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设计规范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排放标准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2. 经济原则:设计应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尽量减少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故障和停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 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设备布局合理,易于检修和清洁。
三、设备选型1. 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应根据污水性质、处理规模和处理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2. 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滤池、消毒设备等。
3. 设备选型时应考虑设备的处理效率、运行成本、维护便利性等因素。
四、工艺流程1. 污水处理的普通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
2. 预处理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沉淀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3. 生化处理是主要的处理过程,包括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等,用于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4. 深度处理包括滤池、消毒等,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杀灭细菌等微生物。
五、排放标准1. 污水处理后的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包括悬浮物、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指标。
2. 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排放标准,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六、案例分析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设计了一套生化处理工艺。
该工艺采用了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通过调节曝气时间和曝气量,控制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悬浮物浓度小于20mg/L,BOD浓度小于10mg/L,COD浓度小于30mg/L,氨氮浓度小于5mg/L,总磷浓度小于1mg/L,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处理效果,设计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流程、设计参数、设备选择和操作维护等方面。
一、设计流程1.1 前期调研和数据采集:在进行污水处理设计前,需要进行前期调研和数据采集。
这包括了解污水来源、流量、水质特征等信息,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1.2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设计师需要确定适合的工艺流程。
常用的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工艺,并进行流程图的绘制。
1.3 设备选型和布置:在确定工艺流程后,设计师需要根据流程图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布置。
设备选型需要考虑处理效率、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成本等因素,布置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操作维护的便利性。
二、设计参数2.1 污水流量:污水处理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是污水流量。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流量,以确保设备的合理选型和处理效果的达到。
2.2 水质参数:水质参数包括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参数确定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排放标准。
2.3 设计寿命:设计寿命是指污水处理设施的使用年限。
设计师需要考虑设备的耐久性和维护保养成本,以确定合适的设计寿命。
三、设备选择3.1 沉淀池:沉淀池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参数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并确定其尺寸和布置。
3.2 曝气池:曝气池是生物处理中常用的设备,用于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反应。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参数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和曝气量。
3.3 滤池:滤池是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的设备,常用的滤材有砂、活性炭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参数选择合适的滤池,并确定滤材的厚度和布置方式。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污水处理效果的达标,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环境保护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应考虑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安全可靠原则:设计应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预防事故发生,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4.经济合理原则:设计应在满足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三、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根据污水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确定设计流量,包括日平均流量和峰值流量。
2.水质参数:根据污水的水质特征确定设计参数,如COD、BOD、氨氮等指标的浓度要求。
3.处理工艺:根据设计流量和水质参数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4.处理效果:根据国家排放标准确定处理效果要求,如COD、BOD、氨氮等指标的排放浓度要求。
四、设备选型1.进水设备:根据进水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进水设备,如格栅、砂池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沉砂。
2.生物处理设备:根据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设备,如曝气池、好氧池、厌氧池等,用于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
3.沉淀池设备:根据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沉淀池设备,如沉淀池、浓缩池等,用于沉淀悬浮物和浓缩污泥。
4.消毒设备:根据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
五、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计划、应急预案等,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定期检查: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水质参数的监测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更换损坏部件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确保环境卫生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标准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可持续性,包括能源消耗、维护成本等方面。
3.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4.安全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确保操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工艺流程1.预处理:包括格栅、砂池和沉淀池等工艺单元,用于去除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2.生化处理: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生物膜法等工艺,用于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深度处理: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等工艺单元,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
4.污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和焚烧等工艺,用于处理产生的污泥。
四、设备选型1.格栅:根据进水水质和流量确定格栅类型和间距,常用的有静态格栅和旋流格栅。
2.沉淀池:根据处理能力和水质要求确定沉淀池的尺寸和深度,常用的有圆形沉淀池和方形沉淀池。
3.活性污泥法:根据处理能力和出水要求选择合适的容积负荷和污泥浓度,常用的有A2/O法和SBR法。
4.厌氧消化法: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和温度,常用的有UASB反应器和IC反应器。
5.生物膜法:根据处理能力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和曝气方式,常用的有MBBR法和IFAS法。
6.过滤器:根据水质要求和处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滤料和过滤方式,常用的有砂滤器和活性炭滤器。
7.紫外线消毒:根据处理能力和出水要求选择合适的紫外线灯管数量和辐射剂量。
五、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记录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维修,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设计规范的合理应用对于污水处理工程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参数、处理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一、工艺流程设计规范:1.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废水特性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确保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1.2 工艺单元设计:在设计工艺单元时,需考虑废水的水质、水量、处理效果等因素。
例如,在预处理单元中,应根据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含量选择合适的筛选和沉淀设备。
在生物处理单元中,应根据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选择适当的生物反应器。
1.3 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工艺单元组合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可以提高废水的去除率和处理效果。
同时,还需考虑能源消耗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
二、设备选型设计规范:2.1 设备性能要求: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处理要求确定设备的性能要求。
例如,在物理处理单元中,选择合适的筛选设备时,需考虑其处理能力、固液分离效果和维护保养方便性等因素。
2.2 设备材料选择:设备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应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设备在长期运行中不受腐蚀和损坏。
2.3 设备布局和安装:设备布局和安装的合理性对于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效果和维护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减少管道长度和压力损失,提高处理效果;同时,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安全、便捷的原则,以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三、运行参数设计规范:3.1 进水水质监测:在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进水水质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污水,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2. 经济原则:设计应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和工艺的可靠性,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三、设计参数1. 污水流量:根据污水来源和预计的日均流量确定设计流量,以确保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2. 污水负荷: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计算出污水的污染负荷,作为设计依据。
3. 污水性质:分析污水的水质特性,包括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指标,以确定适用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4. 处理效果:根据排放要求和处理目标确定所需的处理效果,如COD去除率、氨氮去除率等。
四、设计要求1. 设计容量:根据设计流量和污水性质确定处理设施的容量,包括污水收集、预处理、生化处理等单元。
2. 设计工艺: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
3. 设备选择:根据设计参数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如曝气系统、搅拌器、沉淀池等。
4. 设备布置:合理布置设备,确保污水流经各处理单元时能充分接触和反应,提高处理效果。
5. 操作维护:设计应考虑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便利性,提供相应的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
6. 排放标准:设计应确保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如COD、氨氮、总磷等指标。
五、设计案例以某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设计流量为5000m³/d,污水性质为COD浓度为200mg/L,氨氮浓度为50mg/L。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了活性污泥法作为主要处理工艺,采用曝气池、沉淀池和二沉池等设备。
根据设计参数和处理要求,计算出各设施的设计容量,并进行设备选择和布置。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处理效果,制定并遵守一系列的设计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可持续原则:污水处理设施应考虑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安全原则:设计应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4.经济原则:设计应合理控制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设施的经济性。
三、处理工艺1.初级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2.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二次沉淀:采用沉淀池或者浮选池,使微生物和悬浮物沉淀下来。
4.氧化处理:包括曝气池、氧化沟等,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5.深度处理:如滤池、紫外线消毒等,用于进一步去除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四、设备选型1.格栅:根据进水水质和颗粒物大小选择合适的格栅间距和清污方式。
2.沉砂池:根据进水水质和沉砂速度选择合适的沉砂池尺寸和倾斜角度。
3.活性污泥法: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曝气方式和曝气量。
4.沉淀池:根据处理量和沉淀速度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尺寸和排泥方式。
5.曝气池:根据进水水质和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曝气方式和曝气量。
6.滤池:根据处理量和过滤速度选择合适的滤料和滤池尺寸。
7.紫外线消毒:根据处理量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紫外线灯管数量和功率。
五、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
2.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数据监测:建立监测系统,定期监测进水和出水水质,及时调整处理工艺。
4.污泥处理:合理处理产生的污泥,可采用厌氧消化、压滤等方式。
六、总结污水处理设计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行和处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环保要求,设计规范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2.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提高设施的长期经济性。
3.安全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确保设施运行稳定可靠。
三、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根据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确定设计流量,通常以日平均流量和峰值流量为基础。
2.水质参数: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确定水质参数,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等。
3.处理工艺参数: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曝气量、沉淀时间、混合液浓度等。
四、设备选型1.格栅和除砂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积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常用的设备有格栅机、沉砂池等。
2.调节池:用于平衡进水水量和水质波动,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冲击。
常用的设备有调节池、混合池等。
3.生化反应器:用于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常用的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厌氧氨氧化法等。
4.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和生化反应器中的污泥。
常用的设备有一沉池、二沉池等。
5.消毒设备: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
常用的设备有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
五、设计要点1.合理布局:根据场地条件和处理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各个处理单元,确保流程顺畅、设备运行便捷。
2.设备选型:根据处理要求和经济性考虑,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确保设施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3.设备配套:各个处理单元之间应有合适的连接和配套设备,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性能。
4.自动化控制: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和监控,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设计案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设计流量为10000 m³/d,水质参数要求COD小于80 mg/L,BOD小于30 mg/L,氨氮小于10 mg/L。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标准、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标准1. 国家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其中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等。
设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并遵守这些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要求。
2. 地方标准各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
设计人员应了解当地的标准要求,并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三、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杂物,沉砂池用于去除沉积物,沉淀池用于沉淀悬浮物。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水水质和流量确定初级处理的尺寸和数量。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膜法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生化处理工艺,并确定反应器的尺寸和操作条件。
3. 二次沉淀二次沉淀是为了去除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
设计人员应根据处理效果和水质要求确定二次沉淀池的尺寸和深度。
4.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处理效果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设备。
四、设备选型1. 污水泵污水泵是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将污水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水流量、扬程和输送距离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污水泵。
2. 曝气设备曝气设备是生化处理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
设计人员应根据曝气池的尺寸和曝气需求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如曝气风机和曝气管等。
3. 污泥处理设备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包括污泥脱水、污泥干化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理设备,如污泥脱水机和污泥干化设备等。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任务,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流程、设备选型、运行参数等方面的要求,以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正文内容:1. 设计流程1.1.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1.1. 确定污水处理的目标和要求1.1.2. 分析污水特性和产生量1.1.3. 确定处理工艺流程1.1.4. 设计处理设备和结构1.1.5. 完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1.2. 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求1.2.1. 设计负荷和处理能力1.2.2. 设备布置和管道连接1.2.3. 设备选型和配置1.2.4. 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1.2.5. 设计安全和环保措施2. 设备选型2.1. 污水处理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1.1. 初级处理设备2.1.2. 次级处理设备2.1.3. 深度处理设备2.1.4. 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2.2. 设备选型的依据和方法2.2.1. 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2.2.2. 设备性能和处理能力2.2.3. 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2.2.4. 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操作要求2.2.5. 设备的经济性和环保性3. 运行参数3.1.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指标3.1.1. 水质指标:COD、BOD、氨氮等3.1.2. 水量指标:日处理量、小时流量等3.1.3. 能耗指标:电耗、气耗等3.1.4. 排放指标:出水水质、排放标准等3.1.5. 运行指标的监测和评估方法3.2. 运行参数的控制和调整3.2.1. 调整处理工艺流程3.2.2. 控制处理设备运行参数3.2.3.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3.2.4. 监测和调整运行指标3.2.5. 处理效果的评估和改进4. 设计规范的应用案例4.1. 工业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范4.1.1. 钢铁行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1.2.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1.3. 食品格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1.4. 制药行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1.5. 电子行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2.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范4.2.1. 生活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2.2. 雨水和雨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2.3. 区域污水处理设计规范4.2.4. 污泥处理和处置设计规范4.2.5.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范总结: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涵盖了设计流程、设备选型、运行参数等方面的要求。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污水的能力,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管道布置等方面。
二、工艺设计规范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污水的性质、处理要求和处理量,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等。
设计时需考虑工艺的适合性、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2. 污水处理设备尺寸根据设计处理量和污水特性,确定污水处理设备的尺寸。
包括沉淀池、曝气池、过滤池等。
设备尺寸的确定需考虑污水的流量、浓度、停留时间等参数。
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根据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备尺寸的确定,设计污水处理的流程。
流程包括进水、预处理、主处理、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设计时需保证各处理环节的顺序和效果。
三、设备选型规范1. 污水处理设备性能选择污水处理设备时,需考虑其性能指标。
包括处理效率、处理能力、耐腐蚀性、运行稳定性等。
设备的性能需满足设计要求,并能适应污水的特性和变化。
2. 设备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材料用于创造污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玻璃钢、聚乙烯等。
材料的选择需考虑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3. 设备布置和安装根据设备的尺寸和处理流程,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和安装方式。
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管道的连接需满足设计要求,并便于维护和操作。
四、管道布置规范1. 管道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管道材料用于污水处理系统。
常见的管道材料包括PVC、HDPE、铸铁等。
材料的选择需考虑其耐腐蚀性、耐压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2. 管道布置方式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合理布置管道的走向和高度。
管道的布置需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并避免管道之间的交叉和干扰。
3. 管道连接方式选择适合的管道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的坚固性和密封性。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罗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设计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择、工艺流程、运行管理和安全措施。
一、设计原则1.1 设计目标: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如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处理效率等。
1.2 设计容量:根据污水产生量和水质特征,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容量,确保设施能够满足日常运行和突发污水排放的需求。
1.3 系统可靠性:设计时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冗余度,确保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处理效果下降。
二、设备选择2.1 污水采集系统:选择适当的管道材料和布局方式,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设施,并避免泄漏和阻塞等问题。
2.2 污水处理设备:根据设计目标和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设备,如格栅、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等,确保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2.3 污泥处理设备:选择适当的污泥处理设备,如污泥浓缩、脱水和干化设备,确保污泥能够安全处理和处置。
三、工艺流程3.1 预处理:包括格栅和沉砂池等设备的使用,去除大颗粒物和沉积物,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
3.2 生物处理:采用生物反应器或者活性污泥法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3.3 深度处理:根据需要采用进一步的处理工艺,如吸附、氧化或者高级氧化等,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微污染物。
四、运行管理4.1 运行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出水水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2 操作维护:制定操作规程和维护计划,培训操作人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4.3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运行数据和污水水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设施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安全措施5.1 设施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施围栏、标识和警示灯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2 废气处理:对于产生气体的设备,如曝气池和污泥处理设备,应采取适当的废气处理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操作维护等方面。
二、工艺设计规范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不同的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等。
设计时应考虑处理效果、运行成本、设备投资等因素。
2. 污水处理工艺参数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工艺的特点,确定关键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曝气量、混合液浓度等。
这些参数是保证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需要合理计算和确定。
3. 污水处理设施布置根据工艺流程和场地条件,合理布置各处理单元,确保污水流向顺畅、设备维修方便。
同时,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交叉污染和能耗浪费。
三、设备选型规范1. 污水处理设备选用根据处理工艺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如曝气设备、搅拌器、沉淀池等。
选用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维护方便性和经济性。
2. 设备数量和尺寸根据设计流量和处理效果要求,合理确定设备的数量和尺寸。
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负荷率,避免过大或过小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设备浪费。
3. 设备布置和安装设备布置应符合工艺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顺畅、操作维护方便。
设备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操作维护规范1.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计划、运行记录等。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 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同时,要做好设备的日常清洁工作,保持设备的卫生。
3. 废水排放监测建立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定期对排放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运行参数,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五、总结污水处理设计规范是保证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行和达到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标。
2. 经济原则:设计应合理选用设备和工艺,以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3. 可靠原则:设计应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可靠性,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4. 灵活原则: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需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三、流程设计1. 预处理:包括格栅、砂沉池等设备,用于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杂质。
2. 厌氧处理:采用厌氧池进行有机物分解和产生沼气。
3. 好氧处理:采用好氧池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和氮磷的去除。
4. 混凝沉淀:采用絮凝剂和沉淀剂进行悬浮物的凝聚和沉降。
5. 滤池过滤:采用滤料进行微生物的附着和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6. 消毒处理:采用消毒剂进行细菌和病毒的灭活,确保出水卫生安全。
四、设备选型1. 格栅:应选用耐腐蚀、易清理的材质制作,格栅间距应根据污水特性确定。
2. 混合池:应具备良好的搅拌和混合效果,以保证污水均匀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3. 曝气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的曝气器,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和混合效果。
4. 沉淀池:应具备合理的沉淀时间和足够的沉淀区域,以保证悬浮物的有效沉降。
5. 滤料:应选用颗粒度适中、比表面积大、易于清洗的滤料,以提高过滤效果。
6. 消毒设备:应选用可靠、安全、易操作的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器等。
五、运行与维护1. 运行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 检修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3. 废气处理:对厌氧池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如厌氧消化、压滤等方式。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达到预期效果,需要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2.经济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和运行成本,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费用。
3.可靠原则:设备和工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易操作性和维护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设计参数1.水质参数:根据污水的来源和处理要求,确定进水水质参数,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
2.处理能力:根据污水的流量和水质参数,确定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包括日处理量和小时处理量。
3.处理工艺:根据水质参数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等。
4.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设备,如曝气系统、污泥处理设备、除臭装置等。
四、设计流程1.污水采集系统设计:确定污水采集管道的布置、管径和坡度,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输送到处理设施。
2.初级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的设计,用于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沉淀悬浮物。
3.生物处理系统设计:根据水质参数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生物处理工艺和设备。
4.二次沉淀系统设计:用于去除生物处理后的污泥和悬浮物,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5.污泥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和处理等步骤,确保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五、设备选型1.曝气系统: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曝气设备,如机械曝气、喷气曝气等。
2.污泥处理设备: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污泥浓缩和脱水设备,如浓缩离心机、带式脱水机等。
3.除臭装置:根据处理设施的位置和周围环境,选择适合的除臭装置,如活性炭吸附、生物除臭等。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设计的规范是为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
二、设计原则1. 适合性原则:根据污水的性质和用途确定适当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
3. 可行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4. 灵便性原则: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5.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操作和维护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三、设计参数1. 污水特性:包括水量、水质、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SS(悬浮物)、氨氮、总磷等。
2. 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
3. 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特性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4. 设备选择:根据处理工艺和水量确定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四、设计流程1. 污水采集和预处理:包括污水采集系统、格栅、砂池和沉淀池等设施,用于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物。
2. 一级处理: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去除悬浮物、油脂和颜色等,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3. 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等,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人工湿地等。
4. 三级处理: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去除磷和余氯等,如沉淀、吸附和高级氧化等。
5. 消毒:采用紫外线辐射或者氯消毒等方法杀灭细菌和病毒。
6. 排放和再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环境中或者进行再利用,如灌溉、工业用水和景观水等。
五、设计要求1. 设计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等。
2. 设计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3. 设计应考虑未来的发展和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设备容量。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水质达标排放,制定一套科学的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设计参数等。
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 活性污泥法: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 厌氧消化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可有效降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
3. 植物湿地法: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景观效果,可同时净化水体。
4. 膜生物反应器法:适用于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场所,具有高效过滤和去除微污染物的能力。
三、设备选型1. 污水提升泵: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能耗低的泵,根据实际流量和扬程确定泵的型号和数量。
2. 曝气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曝气设备,如鼓风机、曝气管等。
3. 污泥处理设备:根据污泥产生量和处理方式选择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如浓缩机、压滤机等。
4. 混凝剂投加设备: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投加设备。
四、设计参数1. 污水流量:根据污水来源和使用人口确定设计流量,包括日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
2. 污水水质:根据污水的COD、BOD、SS等指标确定设计要求,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3. 污泥产生量: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确定污泥产生量,进而确定污泥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容量。
4. 设备运行参数:根据设备性能和处理要求确定运行参数,如曝气量、混凝剂投加量等。
五、安全与环保要求1. 设计应符合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污水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设备选型应考虑能耗和维护成本,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
3. 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六、运维与维护1. 设计应考虑设备的易维护性,方便运维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
2. 设计应提供相应的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指导运维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3. 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寿命和更新周期,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计划和更新计划。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设计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择、操作要求、排放标准和维护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符合标准,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正文内容:1. 设计原则1.1 设计目标: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理目标,包括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能力要求。
1.2 设计流程:设计应按照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进水处理、沉淀池、生物处理、沉淀池和消毒等环节,确保各个处理单元的协调运行。
1.3 安全考虑: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不良影响。
2. 设备选择2.1 进水处理设备:进水处理设备应根据水质特点选择,常见的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等。
2.2 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膜法和生物膜法等,应根据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
2.3 沉淀池设备:沉淀池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沉淀效果和泥泵排泥功能,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2.4 消毒设备:消毒设备应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等,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操作要求3.1 运行控制:污水处理设施应有完善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自动监测、报警和调节功能,确保设施能够稳定运行。
3.2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进水、排泥、投加药剂等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3.3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洗、更换和调试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排放标准4.1 悬浮物:排放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一般要求悬浮物浓度小于30mg/L。
4.2 有机物:排放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COD浓度小于100mg/L。
4.3 氮和磷:排放水中的氮和磷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氮浓度小于15mg/L,磷浓度小于1mg/L。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设计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设备选型、安全措施和运维要求等五个部分。
一、设计原则:1.1 污水处理需求分析:根据污水来源、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等因素,确定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参数。
1.2 设计容量计算:根据污水产生量和处理效率要求,计算处理设施的设计容量,确保处理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1.3 设计灵活性考虑:考虑未来污水负荷增长和工艺升级需求,确保设计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处理工艺:2.1 机械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
2.2 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2.3 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吸附、膜分离等,用于去除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和微量有害物质。
三、设备选型:3.1 污水提升泵:根据污水流量和扬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提升泵,确保污水顺利进入处理设施。
3.2 曝气设备:根据生物处理工艺需求,选用适当的曝气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降解活动。
3.3 深度处理设备:根据深度处理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膜分离设备等,确保有效去除难降解污染物。
四、安全措施:4.1 防爆措施:对于易燃、易爆的污水处理设施,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确保运行安全。
4.2 气味控制:对于产生恶臭气味的处理设施,应采取适当的气味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3 废气处理:对于产生废气的处理设施,应采取合适的废气处理设备,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五、运维要求:5.1 设备维护: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寿命。
5.2 操作培训: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3 数据监测: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系统,对污水处理效果、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以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污水处理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选型、运行参数等方面。
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规范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污水性质、处理目标和处理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
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法等。
2. 污水处理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工艺,确定相应的处理参数。
例如,对于活性污泥法,需要确定污泥负荷、曝气量、污泥浓度等参数。
3.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
常用的设备包括曝气设备、沉淀池、滤池等。
4. 污水处理系统布局根据场地条件和处理工艺要求,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备和管道。
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密切,便于操作和维护。
三、污水处理设备设计规范1. 污水处理设备选材选择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特性的材料,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 污水处理设备尺寸设计根据处理能力和污水水质,确定设备的尺寸。
例如,沉淀池的尺寸应根据污水流量和沉淀速度来确定。
3. 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要求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设备之间的间距应保持足够,以便于操作和维护。
四、污水处理运行参数规范1. 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参数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确定运行参数。
例如,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曝气强度等。
2.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参数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根据设备的特性和工艺要求,确定合适的运行参数范围。
3. 污水处理效果监测要求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
监测参数包括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等。
五、污水处理运行维护规范1. 设备日常巡检定期巡检设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设计规范
(1)业主提供的水量、水质等基础资料
(2)《室外给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3)《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工业与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9)《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CS 138-200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3)《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16)《建筑结构可靠可靠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8)《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 08-9-2003)
(1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 50191-93)
(2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助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版)(23)《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2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140-90)
(2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2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2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3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
(31)《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1993)
(3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
(3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92)
(3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 08-93-2002)
(35)《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
(36)《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
(37)《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T 20511-2000)
(38)《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 20512-2000)
(39)《土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40)《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4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4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4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4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
(4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97)
(4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4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98)(4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49)《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5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3)其他适用于本工程的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
医院废水规范
(54)《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55)《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HJ2029-2013);
(56)《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5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5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J49-88;
(5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60)《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50046-2002);(6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62)《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范》CECS91:97;
(63)国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郑州市的环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