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 R 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韩志萍、梁芙茹2(通信作者)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2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摘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因髓鞘脱失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0)较为常见。
磁共振成像(M R I)在脱髓鞘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的隐匿性损伤在普通M R I常常不能被发现。
随着M R I技术的发展,高级M R I技术可以发现在常规M R I表现正常的细微病变,使得对脱髓鞘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现就M R I新技术在脱髓鞘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MRI〔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04 -0187 -02应用在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磁共振成像(MRI)新技术 主要包括核磁双反转恢复序列(D IR)、功能磁共振(M R 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波谱成像(MR)、弥散 张量成像(DTI)、磁化转移成像(M TI)等,下面将高级M R I技术依次作一介绍。
1 DIR是一种应用于高场强(1.5 T以上)的磁共振序列,于 1994年首次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中。
该序列可同时抑 制脑脊液及全部白质信号,凸显出灰质结构,也可同时抑制 脑脊液及全部灰质信号,突显白质组织。
核磁双反转恢复序 列主要应用于累及灰质病变的疾病,显示出常规M R I很难发 现的皮层病变。
目前,随着D IR技术的发展,多发性硬化 (MS)的皮层病灶不断被发现。
任卓琼等[1]使用3D- D IR与 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SE)对早期脑内病灶的检测进行对 比,发现3D-D IR对脑内总体病灶,以及皮层内和皮层下病 灶的检出率远远高于T2W序列。
2 fMRIM R I是通过脑血流量的变化来判断神经元活动的改变,包括静息态和任务态。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磁共振是临床医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磁共振检查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高端核心技术,不用对比剂清楚显示心脏、血管和体内腔道,可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精确等优点。
磁共振检查在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适应症,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吧?
一:中枢神经系统:1.脑内血管病变.2.颅脑肿瘤.3.脊髓各种病变.4.颅内感染.5.脑部退行性变.6.颅脑先天发育畸形.7.颅脑外伤
注意要点
1.MRI 对钙化与颅骨病变的诊断能力较差。
2.急诊、重危病人,监护仪和急救装置不能带入磁共振机房,限制了MRI 在上述病人中的应用。
3.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
4.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 检查。
二:五官科:1.眼眶内炎症、眶内肿瘤、眶内血管病变.2.副鼻窦炎症、肿瘤.3.舌部肿瘤.4.腮腺病变.5.耳部各种肿瘤、
注意要点
1.可疑眼球及眶内金属异物者,禁忌做MRI 检查。
2.眼眶、眼球病变:先选用头表面线圈扫描,若病变很小或需要观察细微结构时,再加用眼眶表面线圈扫描,以提高影像分辨力。
3.扫描时,嘱病人闭目或注视一个目标,防止因眼球活动产生伪影。
4.先取矢状位定位,然后再取平行于视神经方向的斜位及冠状位T1加权扫描。
三:胸部:1.心脏及大血管畸形及肿瘤.2.纵隔肿瘤及纵隔疝.3.肺部先天畸形、肺血管病变及肿瘤.4.乳腺炎症、增生及肿瘤。
注意要点: 喉部MRI 检查时,嘱病人停止吞咽动作,以减少运动伪影。
本文来源:深圳入职体检//0755/cl/t40。
浅谈MRI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中的应用
4 e l s a e 2 f ma e , g d 0~ 40 e r , a g wa y a s me n a e s 31. 5 e r , 0 a e u de we c nv n i na MRI c n, nh n e, n MRA. s l 1 2 y a s 1 c s s n r nt o e t o l s a e a c a d Re u t s 0 p te s a i nt ha a no ma MRI Amo g h m, c s s wi h n l t r l e i n , p t e s ha b l t r l e i n Co c u i n MRI i g o i d b r l . n t e 6 a e t u i a e a l s o s 4 a i nt d ia e a l s o s. n l s o d a n s s临 床医 Nhomakorabea学
Cl OEN/ lL HAF开l DA N G EC
墨固
浅 谈M 断在 中枢 神 经 系统血 管炎 患者 中的应 用 RI 诊
彭碧 群
( 阳 市 中心 医院 放射 科 湖 南 邵 阳 邵
42 0 ) 2 0 0
【 要 l 目的 对 于M I 断在 中枢 神经 系统血 管炎患 者 中的应 用进行 探 讨 。 法 2 0 年 1 月至2 1 年1 月某 医院收 治的 中枢神 摘 R诊 方 07 2 00 2 经 系统血 管炎 患者 , 共选取 1 例 , 例 , 例 , 0 男6 女4 年龄 为2 ~4 岁 , 均年龄 为3 .5 ,0 均行 常规 M I 扫 、 强及M A 查 。 0 0 平 12岁 1例 R平 增 R检 结果 1例 均有异 常M I 现 。 中6 为单佣 病 变, 例为双 佣病 变 。 0 R表 其 例 4 结论 M I 断 为临床 诊 断和 观察 疗效提 供 可 靠依 据 , 治疗和 估计预 R诊 对 后亦有 重要价 值 , 对临床疑 有 中枢神 经 系统血 管炎 的患 者, R 可成 为常规 及 首选检 查方 法 。 MI
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 原发 性 中枢神 经 系统淋 巴瘤 ( P C NS L ) 是 少见的 结外非 霍奇金 恶性淋 巴瘤 , 近年 来 由于艾滋病 以及 器官 移植 术后服 用 大量 的免疫 抑 制 剂患者增 多, 淋 巴瘤 的发生 率逐 年增加 。 即使在 免疫功 能正常人群 中 P C NS L发病 率也 不 断升 高。 术前正确诊 断 , 为临床制定 合适的 治疗方案。 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MRI 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 多方位 、 多序列、 多参数成像以及功能成 像 等优 势 , 使淋 巴瘤早期诊 断 准确率进 一步提 高 。 近 年来报道运 用 D WI 、 MRS 等技术探 讨淋 巴瘤 的扩散及代谢 情 况 , 为诊 断、 鉴别诊 断 、
部 分病 灶 呈 环状 强化 , 比较公 认 的 观点 为 免疫 缺 陷 病例 发 嗜 睡 。 癫 痫 发 作 比胶质 瘤 、 脑 膜瘤 及脑 内转 移瘤 的发 生率 低 , 这 强化 , 或 淋 巴瘤经 激 素治 疗 后多 为 环形 强化 , 中央 囊变 坏 可 能 在 明 确诊 断 P C N S L时 , 病 变较 少 累及 易 发 生癫 痫 的脑 皮 质 生淋 巴瘤 时 , 区 。未 经 治疗 的 P C N S L的预 后较 差 , 生存 期 仅 为 3~ 6个 月 , 治 死 区 无强 化 。并 表 现 出 特 征 性 的 “ 尖角征 ” 、 “ 脐 凹征” 和“ 硬 环
治疗及预 后提供 依据 。
关键 词 : 原发 性 中枢神经 系统淋 巴瘤 ; 功 能成像
中图分 类号 : R 7 3 4 .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J 3 6 — 0 1 0 4 — 0 2 1 临床 表 现及 治 疗 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高分辨率影像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的最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许多疾病可以影响CNS,如肿瘤、卒中、感染和退行性变等。
为了准确诊断这些疾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高分辨率影像学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高分辨率影像技术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MRI是一种非侵入式无剂量辐射的成像技术,能提供优质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MRI通过检测原子核自旋产生信号,并以高对比度显示组织结构及异常区域。
在CNS疾病的诊断中,MRI广泛应用于头颅CT扫描、脑卒中评估、肿瘤检测和神经退行性变等方面。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CT扫描使用X射线束通过人体进行旋转扫描,并生成切面图像。
CT音像图提供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很好地显示骨骼和血管结构。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常用于头颅外伤、出血和急性脑卒中等情况。
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脑肿瘤MRI是脑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
通过MRI扫描可以明确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并对与周围组织相互影响提供信息。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评估肿瘤周围区域的功能连接。
2. 脊髓肿瘤对于脊髓肿瘤,MRI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工具。
它可以确定肿块是否位于蛛网膜下隙或脊髓内,并提供有关与周围神经组织和血管的解剖关系。
三、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的应用卒中是CNS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及时准确的卒中评估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X射线检测大脑和颈部动脉血液供应情况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显示动脉内的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帮助医生确定卒中类型和进行治疗规划。
2.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利用MRI技术测量水分子运动,可检测急性卒中病例。
T2翻转序列MR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比分辨力 。在 TR中脑脊液是低信号 , 2 其他的组织
包 括 脑血 管 均表 现 为 不 同程 度 的高信 号 , 经 相 对 神 肿 瘤来 说 也表 现 为较 高信 号 , 因此 灰 阶 翻转 影 像 具
有 良好 的视 觉对 比 , 以较 好地 观 察 目标 器 官 解 剖 可
结构 , 以及其 与周 围组 织 的关 系 。 由于设 备 品牌及 场 强 的 不 同 , 术 参 数 略有 不 技 同 。 Sei [ ak 等 使用 P ip .TMR设 备 的参 数 为 hl s1 i 5
T 0 ; E 2 0ms 层 厚 3mm, 距 05mm, R 58 0msT 5 ; 层 .
存在许多不足 。为此 , 临床上迫切需要 MR 提供更 I 多有关方面的信息 。使用重 T 加权翻转磁共振成 2 像, 在显示大的鞍 区及鞍旁肿瘤与周 围结构 间关系
尤 其是 与 视路关 系方 面有着 重 要 的价值 。在 TR中 2
使 用 场 强较 高 的 MR设 备 。 同时一 般 认 为 随 着 T E 时 间 的延 长 T 会 越 来 越 重 ,重 T 翻 转 产 生 的 TR 2 2 2 对 于解剖 结 构 的显 示更 加细 致 。故很 多研究 者推 荐 使用 高 场强 重 TR 2。
广泛使用 。 与传统的序列相 比,2 T R可以满足临床上 大 多数 常规 的需求 。
神 经 放 射 学
T 翻转序列 M砒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2
复旦 大学附属 华 山医院放射科 (0 0 0 204 )
尹
摘要
波综述
耿 道 颖 审校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发展 ,为 MR 提供 了更高的信 噪比 , I 因此 2 也 可以提供 清晰的解剖 结构 以及 r WI
dwi基本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dwi基本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是一种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能够测量组织内水分子的自由扩散程度。
DWI原理基于布朗运动理论,即水分子在组织中不停地随机运动。
DWI采用梯度强度以及梯度方向不同来衡量水分子扩散方向和速度,这些信息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图像,即DWI 图像。
D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因为DWI可以反映大脑中白质和灰质的微结构和组织完整性。
白质病变、水肿和缺血性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DWI检测到。
DWI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为发生脑卒中后,组织坏死开始导致扩散系数降低,DWI可以显示出白质区域的异常高信号或强度减低。
DWI还可以用于定位肿瘤和神经网络功能区域的准确识别,可以帮助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规划和处理。
CT和MRI的临床应用
CT和MRI的临床应用介绍CT和MRI是医学影像学中广泛使用的两个影像检查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利用X射线进行多层次扫描,得到体内各部位的断面影像,广泛应用于检测颅脑、胸腹部、骨骼等部位的病变和异常。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则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进行扫描,其具有丰富的组织对比度和高分辨率优势,特别适用于软组织和血管成像。
本文就CT和MRI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CT的临床应用颅脑影像学颅脑CT检查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变、脑膜瘤、脑出血、颅骨骨折等。
CT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利用CT能够快速得到颅脑各部位的精细图像,早期发现异常,有利于此后的治疗。
胸部影像学胸部CT检查适用于胸闷、咳嗽、咳痰、气促和咯血等症状的病人。
该检查有利于诊断各种肺疾病、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以及肺癌等。
此外,胸部CT检查也可用于检测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病变。
腹部影像学腹部CT检查可用于诊断多种内脏器官的病变。
如肝癌、肝硬化、胆管结石、胰腺疾病、肾病、肾结石、腹主动脉瘤等病症。
腹部CT检查可以检测和确定肿瘤的类型和位置,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化疗和手术等治疗方案。
骨骼影像学骨骼CT检查可用于检查创伤、骨折、关节疾病等。
骨骼CT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显示出骨骼的细微结构和受损情况。
MRI的临床应用颅脑影像学MRI的神经系统成像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脑卒中、癫痫、脑外伤、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MRI图像具有极高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因此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内部结构和神经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脊柱影像学脊柱MRI影像学检查广泛应用于诊断脊柱及周围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炎、脊髓肿瘤等。
MRI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脊柱及相关结构的解剖结构,特别是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结构的详细图像。
肝脏影像学MRI是目前检测肝脏病变的最好方法之一,其结构与功能信息均可提供丰富的扫描内容。
MRS(磁共振波谱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2、多体素氢质子(proton multi-voxel spectroscopy imaging,PMVSI)1H-MRS
可以同时获取病变侧和未被病变累及的区域,评价病灶的范围大 。 匀场比较困难,由于多个区域同时获得相同的磁场均匀性。对临近颅骨、
鼻窦或后颅窝的病灶,由于磁敏感伪影常常一次匀场不能成功
年龄变化 新生儿:NAA 及NAA/Cr 比率逐渐增加, 提示出生后神经元逐渐
成熟 <8月:Cho和 mI水平明显升高 8月至2岁:波谱逐渐趋于正常化 2岁后与成人基本一致
老年人: NAA 及NAA/Cr 比率减低,提示神经元数目减少或生存能
力减低。
Cho和 Cho/Cr比率升高, 提示细胞膜退变加剧和胶质细胞数目增加
振频率的差别就是MRS的理论基础
技术原理
感兴趣区(体素)——用于数据分析和采集的区域 病灶
对照
方法选择
1、单体素氢质子(Single voxel,SV)1H-MRS
覆盖范围有限,一次采集只能分析一个区域,适用于局限性病变,后颅窝
病变
采集时间短,一般3~5分钟 谱线定性分析容易
标记物,是正常波谱中最大的峰。
NAA下降见于神经元损害,包括缺血、创伤、感染、肿瘤等,脑外
肿瘤无NAA峰。
NAA升高少见,Canavan病,发育中的儿童,轴索恢复时可升高。
MRS的主要代谢物及其意义
肌酸(Cr) 位于波谱3.03ppm、 3.94ppm(Cr )附近;此峰由肌酸、磷酸肌酸、
行MRS检查, 结果发现:功能异常区的NAA/Cr无明显异常改变, 提示 TIA患者一过性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尚不足以影响局部神经元的数量 与功能, 而Lac峰升高, 提示脑局部低灌注可能导致局部无氧代谢Lac 浓度升高, 因此该区是可能发展成脑梗死的高危区域。
MRS在中枢神经系统基本应用
脑梗死的诊断
MRS技术:磁共振波谱技术,用于 检测脑部病变
脑梗死:缺血性中风,导致脑部组 织缺血、缺氧、坏死
MRS诊断脑梗死:通过检测脑部组 织代谢物,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诊断优势:无创、快速、准确,有 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脑损伤的诊断
MRS技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
01
脑损伤进行无创、精确的诊断 诊断方法:通过分析MRS图像,对脑损 02 伤的部位、程度、类型等进行判断 优势:MRS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02
信号采集方法: 采用磁共振成 像技术描 时间、扫描 序列、采集 频率等
04
信号采集质量: 保证信号采集 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避免噪 声干扰
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 MRS实验数据、 临床数据等
数据预处理: 去除噪声、异 常值等
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机器 学习等
MRS在中枢神经系统 的应用挑战
成像质量
信噪比:提高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01 提高成像质量
空间分辨率: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02 提高对细节的识别能力
时间分辨率:提高成像速度,减
03
少运动伪影 磁敏感性:提高对磁信号的敏感
04
度,提高成像效果
信号采集
01
信号采集设 备:MRS设 备,如磁共 振成像仪 (MRI)
04 应用范围:中枢神经系统、 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MRS在中枢神经系统 的应用
脑肿瘤的诊断
MRS技术:利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 对脑肿瘤进行无创 诊断
诊断方法:通过分 析MRS图像,判 断肿瘤的性质、位 置、大小等特征
优势:MRS技术 具有较高的诊断准 确性,可辅助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
局限性:MRS技 术对肿瘤的早期诊 断效果有限,需结 合其他诊断方法进 行综合评估
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应用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总院收治临床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均已确切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某种疾病的患者38例,对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检查,分析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p<0.05)。
结论 3.0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阿尔兹海默病(A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随着日新月异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疾病中广泛应用,尤以功能磁共振新技术为著: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均已经大力应用于临床工作之中,尤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其中PWI的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临床常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进行磁共振的PWI检查,因为PWI检查必须要注射磁共振血管对比剂钆贝葡胺等,而这些血管对比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引起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的可能。
有没有一种更安全的检查方法来代替PWI呢?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是一种不需要注射磁共振对比剂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它所用的内在示踪剂为血液中自由弥散的水,利用一个反转脉冲标记待检查区上游动脉内的血液,经过血液自标记区流入待检查区的一段时间后,前面已经被标记的动脉血中的自由水与待检查区毛细管区内组织中的水进行自旋交换,相应的被检查区的磁共振信号也产生了变化,然后与该区域被标记前获得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比较,即将所得到的图像与没有标记过的对照组图像相减就剩下了输送过来的磁化,从而产生了局部血流灌注(rBF)的灌注加权图像,rBF的定量可以通过应用相应的动力学模式来实现,而这种方法多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mri临床应用范围
磁共振临床应用一、颅脑中枢神经系统位置固定,不受呼吸运动、胃肠蠕动的影响,故MRI以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
MRI的多方位、多参数、多轴倾斜切层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极其优越。
颅脑MRI检查无颅骨伪影,脑灰白质信号对比度高,使得颅脑MRI检查明显优于CT。
头部MRI检查的适应症:脑肿瘤。
多方向切层有利于定位,无骨及气体伪影。
尤其在颅底后颅窝、脑干病变优势更明显。
多种扫描技术结合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肿瘤的分级分期有明显的优势。
脑血管疾病。
急性脑出血首选CT,主要是由于CT扫描速比MR快;亚急性脑出血首选MRI;脑梗塞明显优于CT,发现早、不容易漏病灶,DWI(弥散加权成像)极具特异性。
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明显优于CT,我院可不增强用TOF、PC、SWI技术对血管性病变进行三维观察。
脑白质病变。
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明显优于CT。
如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脑外伤。
脑挫伤、脑挫裂伤明显优于CT。
磁共振的DWI 和SWI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显示有绝对优势,颅骨骨折和超急性脑出血不如CT。
感染性疾病明显优于CT,如脑脓肿、脑炎、脑结核、脑囊虫等。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
如脑室内肿瘤、脑积水等。
先天性疾病。
如灰质异位、巨脑回等发育畸形。
颅底、后颅凹病变优势更加明显,如垂体病变,听神经病变,脑干病变等。
总之,除急性外伤、超急性脑出血外,颅脑部影像检查均应首选MRI。
二、脊柱及脊髓MRI对脊柱、脊髓检查与CT比较,有成像范围大、多方位成像、无骨伪影、对比度高等优势。
脊柱及脊髓MRI检查的适应症有:椎管内肿瘤。
可直观显示椎管内肿瘤大小、范围、性质,明显优于CT。
颅底畸形。
Chiari畸形、颅底陷入症等均优于CT。
脊髓炎症及脱髓鞘病变。
MRI显示清晰,但CT几乎无法发现病变。
脊柱先天畸形。
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栓系、脊髓空洞症等,首选MRI 颈椎病、腰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优于CT,可显示脊髓受压及变性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CT(扫描方法)
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线或上眶耳线,层厚8~10mm, 连续8~10个层面
如遇小病变则行薄层扫描(<5mm) 垂体区病变常用冠状面,扫描基线尽量垂直于鞍底
CT
扫 描 基 线
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下部层面
CT
❖CTA (CT angiography)可 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准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分辨肿瘤与水肿。 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MR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等。
4、DS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 肿瘤血供等。
5、椎管造影
显示椎管内有无肿瘤、梗阻以及梗阻 的部位和梗阻的程度。
一、头颅平片
➢ 一般用正、侧位,根据需要增加其它位置
中枢神经系统
一、检查方法
1、X线平片
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只能提示某些 病变,不能确诊。
2、CT扫描
平扫: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3、MR扫描
平扫: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信号病变。
MRI扫描方法
❖ 一般横断面层厚8~10mm,间隔1~2mm。矢状及冠 状面层厚4~5mm
❖ 垂体微腺瘤或微小听神经瘤需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小于 等于3mm
❖ 常规采用SE序列T1WI及T2WI。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晰, T2WI显示病变较敏感
2、MR信号表现
脑脑 脑 脂 颅 板 脑 血 钙 白灰 脊 质质 液 肪 板 障 膜 管 化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怎么看MRI序列和信号?
看扫描参数(TE、TR时间)、片子上的标记
15
怎么看MRI序列和信号?
正常组织
脂肪、骨髓在T1、T2上均为高信号 肌肉、肌腱、韧带在T1、T2上均为较低信号
骨皮质、钙化在T1、T2上均为低信号
气体在T1、T2上均为低信号
快速血流由于具有流空效应,在各种加权图像上均无 (低)信号,慢血流因流速不同,信号可低可高
21
MR 常用序列
MR 水成像 又称液体成像,突出水的信号,合用脂肪抑制 技术,使含水器官显像 MR胆胰管造影(MRCP) MR尿路造影(MR urography,MRU) MR脊髓造影(MR myelography,MRM) MR内耳水成像等等
22
MRCP
23
M R
MRU
24
MR内耳水成像
临床适应症
四肢、关节等
膝关节关节积液
43
临床适应症
四肢、关节等
股骨头缺血坏死
44
临床适应症
四肢、关节等
肩关节
45
临床适应症
四肢、关节等
腕关节
46
临床适应症
四肢、关节
总之,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积液、 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股骨 头缺血性坏死等病变的诊断首选
MRI
47
MR将全面满足高端临床和科研需求
25
临床适应症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中枢神经系统
脑梗塞
CT
MR
26
临床适应症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中枢神经系统
近期脑梗塞
27
临床适应症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中枢神经系统
左侧大脑中动脉 M1段闭塞
CT、MRI在儿科中的应用(中枢神经系统)-孙国强
MR、MSCT在儿科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孙国强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儿科各系统检查。
其密度分辨率高,横断面图像,可进行图像后处理及多方向的重建。
可以显示X线照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
解剖关系清楚,病灶显示良好。
CT 的使用使儿科病变检出率,诊断的准确率有了明显地提高。
使儿科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CT技术有了飞速地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简称MSCT)每次扫描获及16-64层图像,0.625mmx64 单圈覆盖范围40mm,扫描速度快,管球旋转一圈最短0.35s,球管热容量大8M,最大输出电流800mA,重建功能强,一键式CT血管造影成像(CTA)实质性器官容积灌注,图像融合等,多种后处理软件。
当前双源CT、宝石能谱、128排256层,32排640层CT已投入临床使用。
1.5T磁共振(MRI)三维图像,解剖关系清楚,组织分辨率高,增强病变显示良好,MRA可了解大血管及主要分支,MRU,MRCP观察泌尿系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提高。
1.5T磁共振在儿科颅脑、脊髓、大血管畸形、肝胆胰脾肾的先天畸形及占位病变有着广泛的用途。
3.0T MRI在三甲医院已广泛投入临床使用。
2011年3月国内儿童医院第一台3.0T MR已在北京儿童医院为患儿服务。
MR、CT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征,必须与普通X线检查、B超共同使用,互相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儿科影像诊断水平。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小儿颅脑CT解剖特点一.颅骨:刚出生新生儿,经产道挤压,顶枕骨重叠,颅骨变形,数天内可恢复。
新生儿颅骨,主要是顶骨常可骨化不全,甚至完全未骨化。
前囟及后外侧囟约在1.5~2岁闭合,后囟及前外侧囟生后3个月以内已闭合。
颅缝和颅底软骨连合新生儿期较著明,宽约3~5mm,1~2岁不超过1~2mm。
第五节MR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2.颅颈部疾患 由于MR不产生骨伪影, 能为咽、喉、颈部、淋巴、腺体及血管 等多种病变的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3.胸部疾患 由于纵隔内血管的流空效应 及纵隔内脂肪的高信号衬托,形成MR图像 的良好对比,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优于CT, 但对肺内病变的诊断不如CT。 4.心脏、大血管疾患 MR可对心肌、心包 病变、先天性心脏病作出明确诊断。可对 心功能作定量分析。可直观显示主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等大血管病变。对冠状动脉的 显示前景看好。
应包全肝脏左右缘。
3)成像序列:
①横断FSE T2WI,首选ETL较短的FSE序列 配以呼吸触发技术,最好采用脂肪抑制 术助技,于术或病;扰变②相定横G位断R,ESET序1TW1列WI;I可,配③选以冠择呼状FS吸扫E 补T描2W偿,I技或有
扰相GRE T1WI等。
4)动态增强:肝脏MRI检查中最重要的 是动态增强扫描,可发现平扫不能发现 的病灶,并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鼻咽部常规扫描定位像
(2)喉、甲状腺、腮腺成像: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设 定横断层面,使之与甲状软骨垂直或与颈部气管垂直; 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设定冠状层面,使之与颈部气管平 行;必要时行矢状面成像,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设定矢 状层面,使之与颈部气管平行。
甲状腺MR图像 a.横断T2WI b.横断T1WI c.冠状T2WI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 2. 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
3. 除去随身携带的含金属物品 4. 告诉被检者应注意的问题 5. 特殊情况的处理 6.腹部盆腔准备 7. 预约检查
1.制冷剂安全性 2.铁磁性物质的抛射
3.心脏起搏器 4.体内人工植入物
MR的应用
一、常规临床应用1. 神经系统疾患:中枢神经系统位置固定,基本上不受生理运动的影响,故MRI以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
MRI的多方位、多参数、多轴倾斜切层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极其优越。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除颅骨骨折及颅内急性出血不及CT外,在脑部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脑白质病变、脑发育畸形、脑退行性病变、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脑挫伤、颅内亚急性血肿以及脊髓的肿瘤、感染、血管性病变及外伤病变的诊断中,均优于CT。
2.颅颈移行区病变:由于MRI具有不产生骨伪影的优点,对后颅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3.颈部病变:由于MRI具有软组织分辨高的特点及血管流空效应,可清晰显示咽、喉、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血管及颈部肌肉,对颈部病变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4.胸部病变:由于纵隔内血管的流空效应及纵隔内脂肪的高信号特点,形成了纵隔MR图像的优良对比。
MRI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特别的价值。
但对于肺内钙化及肺实质及肺间质小病灶的检出远不如CT。
5.心脏大血管病变:由于心脏具有周期性搏动的特点,运用心电门控触发技术,可对心肌、心包病变、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作出准确诊断,MRI的流空效应,可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患。
6.肝脏病变:多参数技术在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Tl加权像和T2加权像快速序列及动态增强、弥散、灌注成像可鉴别肝脏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肝癌及转移癌,in phase\out phase技术虽不如CT及B超敏感,但特异性高。
对胆管内病变的显示优于CT,对胆囊病变的诊断与CT大致相同,MRCP结合常规及动态增强MRI 对胆囊及胆道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7.肾及输尿管病变:肾与其周围脂肪囊在MR图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肾实质与肾盂内尿液形成良好对比。
MRI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可直接显示尿液造影图像(MRU),对输尿管狭窄、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DWMRI
显彩 示色 灌编 注码 缺的 损脑 区血 域容 增量 大图
2018/6/23
枕 叶 脑 梗 塞
彩 色 编 码 的 瞬 行 时 间 图
灌注成像
42
Oncologist, Sep 2004; 9: 528 - 537. Diego J.
2018/6/23
Axial T1WI elevated CBV high-grade neoplasm.
14
2018/6/23
15
2018/6/23
16
多方位显示更多的病灶:至少两个方位
MS : Examples of spinal cord lesions detected only on sagittal scans (A) while missed on corresponding axial scans (B and C).
肿瘤对功能区的影响
2018/6/23
处于不同分子中的同一原子核由于受周围分子空间结 构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当该原子核受到 激励时,用各种物质特有的共振频率(谱线中的位置) 依据其浓度(高低)不同以波谱形式表现出来。 目前,可观测的原子核有1H、31P、23Na、13C、 19F、14N、15N等多种。 1H人体组织中含量丰富和 磁敏感性高,较多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磁共振波谱研究中。
17
©2016 by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
S. Galler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6;37:963-969
Examples of a cervical (1A and 1B) and a thoracic (2A and 2B) spinal cord lesion detected on axial scans but missed by both raters on corresponding sagittal scans.
4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过程
人体被置于强磁场内,氢质子按所在磁场的方向 进行排列-----平衡状态。 射频脉冲(RF)激励氢质子。
RF停止,氢质子释放能量。
接收线圈接收能量。
梯度场定位以及傅立叶变换,形成MRI成像。
5
禁忌症及检查前准备
6
6
2018/6/23
7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神经及其周围的炎性病 变、椎管构成蛙样表现
马尾神经强化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 发性神经病
格 林 巴 利 综 合 征
21
女,66岁。左侧肢体不灵伴讲话不清15天。
MRI:右顶中央区大脑镰旁脑膜瘤。
2018/6/23
22
女,63岁,右肺癌化疗后,晕倒一次。
2018/6/23
23
2018/6/23
24
8
8
磁共振成像 常规检查 平扫 增强扫描 普通增强 特殊检查
水、脂肪抑制
MRA 水成像 功能性MRI
9
动态增强
2018/6/23
常规MR平扫和增强扫描
2018/6/23
10
T1WI
T2WI
2018/6/23
11
颅脑正常MRI
T2WI 1. 脑脊液、眼球玻璃体 为高信号
TR TE 脑脊液 眼球玻璃体 脂肪
2018/6/23
38
弥散加权成像 DWI
DW MRI
枕叶脑梗塞
2018/6/23 39
弥散加权成像
胆脂瘤术后,残余?残腔?
2018/6/23
40
弥散加权成像
4y,girl with abscess after radiosurgery of pontine glioblastoma
41
2018/6/23
18
©2016 by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
S. Galler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6;37:963-969
平山病
19
20
正常腰丛神经
股神经(↑)、闭孔神经(△) 和腰骶干
GBS腰丛神经水肿及周 围炎性渗出病变
2018/6/23
25
哪些情况需要磁共振增强扫描?
显示小病灶:转移瘤、脑膜病变 定位、定性:脑肿瘤及其鉴别 评价邻近结构
2018/6/23
26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2018/6/23
27
2018/6/23
28
2018/6/23
29
CE-MRA
2018/6/23
30
反映组织磁敏感特性的对比增强技术,广泛应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诊断与研究: 血管畸形、微量出血(如弥漫性轴索损伤所致 的微量出血)、观察肿瘤血管分布以及脑部铁 质的定量分析
2018/6/23
31
2018/6/23
32
2018/6/23
33
2018/6/23
34
35
静脉性血管瘤 48岁,男,头痛
2018/6/23
36
32岁,女,癫痫。 Sturge-Weber syndrome
2018/6/23
37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脑皮层功能定位 波谱分析
2018/6/23 12
2018/6/23
13
Figure. Lesion morphology of NMOSD vs MS lesions
Tim Sinnecker et al.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16;3:e259
© 2016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磁共振成像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2018/6/23
1
提 纲
MRI的原理 MRI的检查禁忌症及检查前准备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2
2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
原 理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Imaging
核
磁
共振
成像
NMRI3磁共振成像(MRI) 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 (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 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 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的图像的成像技术。
FLAIR CBV maps. 2/4 astrocytoma,
灌注成像
43
脱髓鞘假瘤与胶质瘤鉴别
44
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
语言中枢
运动中枢 肿瘤
2018/6/23
脑皮层功能定位
45
AJNR Am. J. Neuroradiol., Sep 2000; 21: 1415.
46
glioblastoma multifor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