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本标准是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整合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ZHENGHE-2014-395。
该标准从2014年7月开始制订,2014年12月完成编制和实验室内验证工作,2015年3月完成实验室间验证工作。
接到标准整合任务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了标准起草小组,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研究工作组,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现行食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方法,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为基础,根据原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开展研究的技术路线。
拟定了标准初稿和编制说明框架,并于2014年7月在杭州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向相关行业、单位征求修订意见,根据收集的修订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工作组根据相关方面意见和实验室内验证结果,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是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以《食品理化检验方法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8—2003)为基础,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 5413.10-2010)、《食品理化检验方法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8—2003)等2项标准统一整合并修订为新的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为黄百芬、王竹、郑熠斌、张京顺、蔡增轩、谭莹、张燕、任一平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受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金属制品》(项目编号ZHENGHE-2014-257)的起草工作;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等单位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陈少鸿、钟怀宁、刘在美、朱晓艳、商贵芹、肖道清、曹国洲、陈煊红、刘玉卫。
根据标准整合工作计划,本标准系对现有两项金属类食品包装和容器卫生标准GB 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和GB 11333-1989《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整合,并经过修订和补充,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种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包括金属镀层),从而解决不锈钢和铝以外的金属食品接触材料缺乏适用标准的问题。
起草工作组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标准整合工作,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金属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关注的安全问题和限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统一马口铁有限公司、九阳公司、沃拓电器公司、杰仕达公司、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并抽取生产线和市场上的各种代表性材料及产品进行安全项目检测,以及有关迁移试验条件的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成了标准草案初稿。
该初稿分别在2015年1月和4月的专家组和行业的研讨会上经各有关方面讨论沟通,形成草案第三稿,并于当年5月发出针对草案第三稿的征询意见表32份,收到22家单位的反馈,其中有修改意见的15家。
在对这些意见整理汇总修改的基础上,经过2015年6月的专家预审会讨论,进一步修改,于2015年7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一)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的起草力求强化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和消费者保护意识,从原材料到产品标识加强全过程的把关控制,而不仅是依赖产品的事后检测。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7.16•【文号】国卫办食品函〔2024〕264号•【施行日期】2024.07.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24〕264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我委制定了《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同时提出以下要求:一、标准研制应当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需要,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标准指标设置科学合理。
二、项目牵头单位负责组建标准起草协作组,提供项目所需人员、经费、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和保障条件,确保项目承担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并充分调动发挥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等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的作用。
三、项目承担单位登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信息系统(https://),填报并打印202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或购买服务合同,由项目承担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于2024年8月10日前报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
四、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制定工作计划、项目路线图和进度表,保证标准研制质量和工作进度,对所制定标准文本负全责,确保标准在起草、送审、修改、校对、印刷、解读等各环节准确无误。
项目完成后,应当按规定向秘书处办公室提交经费决算报告,经费决算报告须由财务负责人和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对未如期完成项目的将采取追回经费、取消再次申请资格等方式。
附件: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4年7月16日。
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一、加强新兴技术领域标准研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1. 制定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指导性文件,建立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在科技研究中强化标准核心技术指标研究,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
2.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科技成果标准化服务平台,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3. 瞄准重要领域和交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新材料、新型储能、核心元器件等领域标准制定。
4. 整合优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
5. 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标准体系。
二、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6.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质量及监测评价、农业投入品管控、种子种畜禽、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分级、农产品包装储藏及流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7.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治理、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标准研制,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
8. 制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9. 大力开展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设。
10. 制定一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的关键核心标准。
11. 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强基工程,加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标准研制力度,部署一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12. 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加强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推动重要基础领域标准国内国际同步制定。
13. 推进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稀土等重点行业分析产业链标准需求,绘制产业链标准图谱,立项和发布一批产业链相关标准。
2024年标准化工作计划5篇
标准化工作计划5篇标准化工作计划篇1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不懈,标准化工作也应持续改进和完善,重在坚持,点在执行,重点在重视、认真。
要摈弃那种标准化考评达标后就放松管理的思想,达标后就松懈执行的行为,我们仍应对这项工作保持高度的关注。
1、坚持安全标准化常抓不懈怠指导思想通过建立安全绩效考核制度,约束人员的安全工作思想,坚持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善,日常安全工作还是坚持从抓源头、控过程入手,全面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积极运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对公司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处于掌控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隐患。
2、制定新的安全标准化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道路运输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
加强以安全为中心的理念,强化提高安全标准化为主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安全员的积极性,及时检查和消除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发生,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通过接下来的几年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希望为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力争在申请导入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在导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3、优化管理责任分工,强化管理工作要求(1)组织机构及分工13年刚刚导入安全标准化,由于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陌生,可能在推进工作中存在比较多的盲区和模糊点,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任务要坚持,仍然要以总经理张建波为主要领导,坚持推进,努力完善。
按已经运行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坚持执行,逐渐优化,持续改进。
(2)加强组织领导,分阶段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重点抓好政策法规、评级程序和评级标准的制订及宣传推广等工作,做好标准化3级的评定工作;-开始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熟健全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可持续和规范化建设,力争实现标准化2级的评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1.28•【文号】国卫办食品发[2014]12号•【施行日期】2014.0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发〔201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有关要求,为指导卫生计生系统科学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完善工作制度,科学进行指导。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要结合本机构承担的食品安全任务,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作出具体规定,明确专人负责。
二、各地在使用《指南》过程中应当注意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衔接。
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有关规定。
三、《指南》作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参考性技术文件,尚不能涵盖实际工作中所有内容,各地在执行中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委食品司。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年1月28日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为指导卫生计生系统承担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科学、有效地开展风险交流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概念及基本原则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指各利益相关方就食品安全风险、风险所涉及的因素和风险认知相互交换信息和意见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以科学为准绳,以维护公众健康权益为根本出发点,贯穿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服务于食品安全工作大局。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中附件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即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被修订标准号:GB/T 5009.212-2008《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SC/T 3024-2004《无公害食品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SN/T 2269-2009《进出口贝肉中大田软海绵酸的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2131.2-2010《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第2部分:小鼠生物法》、SN/T 1996-2007《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酶连免疫吸附法》、SN/T 2131.1-2008《进出口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第1部分:荧光磷酸酶抑制法》。
修订根据以被测指标为基础,对相同的被测指标有多个检测方法的,应进行整合的原则,现整合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包含三种检测方法:1.小鼠生物法,2.酶联免疫吸附法,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的制定过程主要分为标准方法整合、标准编写、不同方法之间互相验证等阶段,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四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其制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第一法小鼠生物法测定腹泻性贝类毒素总量;第二法适用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腹泻性贝类毒素筛选检测;第三法为确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贝类可食部分及其制品(不包括盐渍制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1(DTX-1)、鳍藻毒素-2(DTX-2)和鳍藻毒素-3(DTX-3)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受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金属制品》(项目编号ZHENGHE-2014-257)的起草工作;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等单位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陈少鸿、钟怀宁、刘在美、朱晓艳、商贵芹、肖道清、曹国洲、陈煊红、刘玉卫。
根据标准整合工作计划,本标准系对现有两项金属类食品包装和容器卫生标准GB 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和GB 11333-1989《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整合,并经过修订和补充,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种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包括金属镀层),从而解决不锈钢和铝以外的金属食品接触材料缺乏适用标准的问题。
起草工作组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标准整合工作,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金属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关注的安全问题和限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统一马口铁有限公司、九阳公司、沃拓电器公司、杰仕达公司、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并抽取生产线和市场上的各种代表性材料及产品进行安全项目检测,以及有关迁移试验条件的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成了标准草案初稿。
该初稿分别在2015年1月和4月的专家组和行业的研讨会上经各有关方面讨论沟通,形成草案第三稿,并于当年5月发出针对草案第三稿的征询意见表32份,收到22家单位的反馈,其中有修改意见的15家。
在对这些意见整理汇总修改的基础上,经过2015年6月的专家预审会讨论,进一步修改,于2015年7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一)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的起草力求强化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和消费者保护意识,从原材料到产品标识加强全过程的把关控制,而不仅是依赖产品的事后检测。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的函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7.11•【文号】国卫办食品函〔2017〕697号•【施行日期】2017.07.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17〕69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办公厅,粮食局、标准委、认监委办公室,各有关单位:根据《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强化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的衔接,经征求你部门意见,现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通报如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截至目前,我委会同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24项,包括:通用标准11项、食品产品标准64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9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及相关标准586项、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29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5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25项、理化检验方法标准227项、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30项、毒理学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26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29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106项、被替代和已废止(待废止)标准67项(详见附件1)。
具体标准文本可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数据检索平台(/db)查询。
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按照食品相关标准清理和整合工作安排,我委组织专家和各相关单位对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以及行业标准进行清理,重点解决标准重复、交叉和矛盾的问题。
经清理,1082项农药兽药残留相关标准转交农业部进行进一步清理整合。
对另外3310项食品标准作出了以下清理整合结论:一是通过继续有效、转化、修订、整合等方式形成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详见附件2),二是建议适时废止的标准(详见附件3),三是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的标准(详见附件4)。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培训
主要内容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二、餐饮环节常见违法行为查处
一、餐饮 服务食品 安全风险
控制
1 餐饮业态的风险
2 餐饮食品的风险
3
规范管理、操作加工 与监管风险
4
明厨亮灶和电子视频监 管工作
餐饮服务环节是“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
的末端,是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的最后一道关
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 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 用物质
避免采购、加工、经营和食 用
烧熟煮透,保证消除有毒有 害物质后食用
加强索证索票管理,倡导进 行快速检测
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两 公开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 使用,严格禁用非食用物质, 确保成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二、误食河豚鱼中毒案例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
三、对销售河豚鱼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 规定予以处罚。
三、重大活动中慎用的高风险食物
禁用食品类别(品种)名单:
非本单位加工的直接入口食品:如熟卤菜、凉拌菜、 蛋糕等;
非当日加工的冷荤食品:如醉鸡、糟鸡等; 直接入口的生海产品、水产品(定型包装有卫生许可的
除外); 包括海蜇、海带、海产贝类、深海鱼、虾、蟹及其炝
育恒小饭桌食物中毒
(二)餐饮食品的风险
在高风险食品方面,存在微生物 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 食品中有毒有害因子未去除或误食有 毒有害食品等风险。
一、常见的高风险食物
高风险菜、 微生物易超标,如被致
沙拉制品、鲜榨果蔬汁、病微生物污染易导致食
生食水产品
关于流通环节是否允许销售河豚鱼有关问题的复函
食药监办食监二函〔2015〕624号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流通环节是否允许销售河豚鱼的请示》(晋食药〔2015〕16号)收
我国食品标准的现状_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98·
2010 年 第 35 卷 第 10 期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食品安全与检测
化程度不高。加上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思想 意识相对落后,标准信息的发布渠道不畅通,标 准的宣传、培训、推广措施不到位,部分标准的 可操作性不强。种子、农药、兽药、化肥、饲料 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类标准以及安全卫生 标准虽经发布,但产业界不按标准执行的现象仍 很严重。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食品标准 的实施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2.6 标准意识淡薄
食品安全D TECHNOLOGY
2010 年 第 35 卷 第 10 期
标准按效力或权限,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4 大类;按标准的约束性分 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截至 2003 年底,我 国共发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 2619 项,其中国 家标准 1000 项、行业标准 1619 项。食品安全基 础标准 31 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216 项(其中限量标准 67 项、涉及到限量指标的产品 卫生标准 149 项),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 40 项,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标准 588 项,食品安全 检测检验方法标准 1560 项,食品标签标识标准 21 项,特定食品产品标准 163 项[4]。为了适应进 出口食品检验,还制定了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 业标准 578 项。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status of Chinese food standards was introduced and the problems of this food
standard system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trend were lodged as reference for the near future works related.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1 简要起草过程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委托协议书”,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项目编号ZHENGHE-2014-080。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接到修订标准任务后,查阅资料,征求意见,提出文献小结。
2014年8月28日召开了工作方案会。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生产、应用、提纯净化、检测、设备提供的22家单位的33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确定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制定工作进度、提出工作方案。
2015年6月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的编写,并在行业内征求意见完成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2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起草。
3 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裴、赵敏、张润江、薛定、金向华、边鲁宁、郭元霞、宋庆明、孙林、彭秀娟。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的修订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饮料技术家学会标准ISBT2010(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EVERAGE TECHNOLOGISTS),同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检验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现对主要的指标和方法说明。
1 标准名称的修改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下达的修订计划,对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进行修订,经查阅GB 2760-2014,发现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部分有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煤气化法)两种,功能均为防腐剂;加工助剂部分为二氧化碳。
国外的相关标准,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FCC7)、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2013)、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八版、国际饮料技术学会ISBT2010版(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EVERAGE TECHNOLOGISTS)、CAC标准—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2013修订版)均称为二氧化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编制说明
围 植物油 油脂
玉米、玉米面、玉米渣、玉米片)
鱼、肉
肉及肉制品(熏、烧、烤肉类)
蔬菜
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熏、烤水产品)
饮料
油脂及其制品
糕点
2、原理
被整合的 4 个标准中的原理各不相同,见表 4。
本着节约溶剂、技术稳定可靠、充分取用成熟的商品化产品、技术能覆盖所有食品基质的原则,
起草了方法原理,详见标准征求意见稿。
35℃
35℃
6 进样溶剂
乙腈+四氢呋喃 =90+10
甲醇
乙腈
乙腈
进样前定容
7 体积
0.1ml
0.4ml(油脂)
1ml
1ml
1ml(其他 3 种)
8
流速
1.0 mL/min
1.2mL/min
1.0 mL/min
1.0 mL/min
9
进样量
10μL
10μL
20μL
20μL
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采用 0 ng/mL、0.5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20.0 ng/mL。曲线浓度最低点是
方法的定量限,曲线最高点是卫生限量的 2 倍,最高浓度点是最低点的 40 倍,可以覆盖大部分样品 的含量范围。
关于材料,采用了中性氧化铝柱(22 g)与苯并(a)芘分子印迹柱(500 mg)。前者来源于 GB/T 22509,其商品化产品在国内已经销售 5 年以上。后者在被整合的 4 个标准中是没有的,属于 新采用的技术。分子印迹柱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售 2 年以上,国外与国内品牌的产品都有,价格与 普通 SPE 柱价格相当。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湖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共同承担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起草工作,该标准制定项目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2015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项目编号:ZHENGHE-2014-241。
2014年9月,经承担单位协商决定,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负责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包括: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湖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
2014年11月27日,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组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生产卫生规范》起草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召开,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湖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中焙糖协技术法规委员会、膨化食品专业委员会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的28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秘书处介绍《生产经营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及制定技术要求》,以及在起草标准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与会代表对现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修订标准问卷调查表”等进行了讨论;此外,会上还制定了近期工作进度安排及分工等事宜。
2014年12月,协会向相关单位发送了“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生产卫生规范》问卷调查表”,广泛收集标准修订建议。
截至到2015年1月底,共收到 15 个单位的反馈,经汇总梳理后形成509 条问题及建议(详见附件1)。
为进一步了解行业现状,协会调研了部分有代表性企业的相关情况,主要包括:1、产品类别和主要品种;2、建立了哪些质量管理体系;3、在执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的“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时是如何操作和控制的;4、在执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的“附录A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时,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监控的关键点和具体操作过程;5、在生产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卫生问题?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ZHENGHE-2014-017),食品添加剂柠檬酸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下简称“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海根、郭平、刘海燕、祝建新、占春瑞、石磊、刘秀红、张书敏、杨伟根、邵小宇、于清丽、段吴燕。
简要起草过程:标准任务下达后,技术中心针对制定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4年8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起草工作组首先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生产单位发函,调研我国食品添加剂柠檬酸生产、应用现状等,在参照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标准的技术内容。
2014年11月5日,技术中心邀请同行专家对工作方案进行讨论。
起草工作组收集样品进行了预试验,并形成标准文本草稿。
2015年2月5日~6日,技术中心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了标准研讨会,有相关专家及十几家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会上对标准文本草稿进行了认真地研讨。
研讨会后起草工作组对标准文本草稿进行了修改,经过对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对及试验验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
标准起草工作组以信件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有关企业和专家,同时在技术中心的网站上刊登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
标准起草工作组认真讨论研究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的修订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主要参考了JECFA柠檬酸的质量规格,同时结合我国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1、任务来源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部署,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2014年- 2015年)》的原则要求,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的工作安排,对该标准进行整合。
标准整合项目编号为ZHENGHE-2014-415和ZHENGHE-2015-415。
2、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内蒙古CDC、江苏省农科院、南昌大学。
主要起草人员为:袁飞、邵碧英、祝长青、彭景贤、徐剑宏、吴丽萍、刘秀梅。
3、简要起草过程⑴确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收集国际和国内诺如病毒检验方法。
⑵比较我国原国家标准与国外方法的差异,经过方法的实验比对,和协作组的实验验证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讨论稿。
⑶将标准讨论稿提交起草专家组讨论。
⑷发出《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汇总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
⑸提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供公开征求意见。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标准的重要内容本标准正文包括2部分,2种方法,1-3部分为范围、设备和材料、培养基和试剂,检验程序、操作步骤和结果报告;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试剂和培养基。
2、修订内容本标准与SN/T 1635—2005《食品中诺沃克病毒检测方法普通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相比主要修订了如下内容:1)修改了病毒富集步骤;2)增加了检验程序;3)删减了普通RT-PCR检验方法。
三、国际标准情况(1)2013年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ISO/TS 15216-1:2013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 — Horizont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and norovirus in food using real-time RT-PCR — Part 1: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和ISO/TS 15216-2:2013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 — Horizont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epatitis Avirus and norovirus in food using real-time RT-PCR — Part 2: Method for qualitative detection》;分别用于GI和GII基因型诺沃克病毒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
GB 7655.2-2005《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GB 6227.2-2005《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沈阳化工研究院Leabharlann 限公司2015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
GB 4479.2-2005《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
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QB/T 2244-2010《乙酸乙酯》GB 29224-2012《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97%柠檬醛
QB/T 2643-2004《食品添加剂97%柠檬醛》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苯乙醇
QB/T 2644-2004《食品添加剂苯乙醇》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丙酸乙酯
QB/T 1954-2007《食品添加剂丙酸乙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丁酸乙酯
GB 4349-2006《食品添加剂丁酸乙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丁酸异戊酯
QB/T 2646-2004《食品添加剂丁酸异戊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己酸乙酯
GB 8315-2008《食品添加剂己酸乙酯》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
2015
食品工业用植物蛋白
GB/T 20371-2006《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2015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2015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GB 15961-2005《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附件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
序号
项目名称
拟整合的标准
项目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完成时间(年)
花粉
GH/T 1014-1999《蜂花粉》、GH/T 1030-2004《松花粉》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
食用酒精
GB 10343-2008《食用酒精》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2015
食品加工用酵母
GB/T 20886-2007《食品加工用酵母》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2015
食用粕类
GB 14932.1-2003《食用大豆粕卫生标准》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2015
豆芽
GB 22556-2008《豆芽卫生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2015
冲调谷物制品
GB 19640-2005《麦片类卫生标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2015
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
原卫生部2011年第8号公告《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2015
食品添加剂丙酸
HG 2925-1989《食品添加剂丙酸》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乳酸乙酯
GB 8317-2006《食品添加剂乳酸乙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松油醇
QB/T 2651-2004《食品添加剂松油醇》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
GB 3862-2006《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
GB 16314-1996《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原卫生部2011年第8号公告《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华东理工大学
2015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904-2005《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2015
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
LS/T 3225-1990《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
GB 11959-2008《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乙酸苄酯
QB/T 2645-2004《食品添加剂乙酸苄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乙酸异戊酯
GB 6776-2006《食品添加剂乙酸异戊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异戊酸异戊酯
QB/T 2647-2004《食品添加剂异戊酸异戊酯》
食品添加剂肉桂油
GB 11958-1989《食品添加剂肉桂油》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
GB 12487-2010《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正丁醇
HG 2926-1989《食品添加剂正丁醇》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亮蓝
GB 7655.1-2005《食品添加剂亮蓝》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
GB 4480.1-2001《食品添加剂胭脂红》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
GB 4480.2-2001《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2015
食品添加剂d-α-醋酸生育酚
GB19191-2003《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原卫生部2010年18号公告《食品添加剂d-α-醋酸生育酚》
华东理工大学
2015
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
QB 2394-2007《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2015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亚洲薄荷素油
GB 8319-2003《食品添加剂亚洲薄荷素油》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d-香芹酮
原卫生部2011年第8号公告《食品添加剂d-香芹酮》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食品添加剂l-香芹酮
原卫生部2011年第8号公告《食品添加剂l-香芹酮》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
江南大学
2015
食品添加剂植酸(肌醇六磷酸)
HG 2683-1995《食品添加剂植酸(肌醇六磷酸)》
江南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2015
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GB 13509-2005《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2015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1987-2007《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2015
食品添加剂茶多酚
QB 2154-1995《食品添加剂茶多酚》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2015
食品添加剂环己基丙酸烯丙酯
QB/T 1119-2007《食品添加剂环己基丙酸烯丙酯》原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香料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3-环己基丙酸烯丙酯》
上海香料研究所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