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差生的转化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差生的转化教育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差生的转化教育论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在十多年的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自己的做法和研究谈一些体会。
一、与差生和谐共处,对他们的成绩多加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由于各种原因如社会、家庭环境、教师、学生本人的能力差异,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
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差生比优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温暖和爱心。
教师在对待差生时,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对他们不提旧事,不抓辫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他们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
差生由于胆怯、害羞等心理,往往在课堂上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我在提问时,尽可能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比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在课堂上分组操练新句型时,只要他们能积极参与,即使有一些小错误,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惜使用诸如“Good!”“Verygood!”“Welldone!”“Goodjob!”之类的词。
我在纠错时总是面带微笑,从来不讽刺挖苦或横加指责。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差生开始开口说英语了,他们不再因回答错误而感到紧张、难堪。
二、精心培养差生对英语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动力实践证明,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步入科学殿堂的起步阶梯,更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动力。
学生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一上英语课就感到厌倦,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实物、挂图、简笔画、猜谜语、顺口溜、巧记单词、语法、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以激发差生的兴趣。
比如,讲现在进行时和begoingto句型时,我教学生结合口诀:“am、is、are往前调,大写小写注意到,句末句号变问号,朗读时候用升调。
”又如,教“afew”和“alittle”作定语时,学生总是记不住哪个后面跟可数名词,哪个后面跟不可数名词,我教给他们一个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few这个词只有三个字母,好数,后面就跟可数名词;而little这个词字母多,相比之下不好数,后面就跟不可数名词。
英语教学中怎样转化初中学困生论文
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的策略笔者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上的学困生。
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要达到转化学困生这一目的,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分析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才能找到相应的转化途径。
在这方面笔者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是指品德和成绩停滞的学生。
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力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
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分化为优、良、中、差各类参差不齐的群体。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因素,同时还有教育工作的失误[2]。
学困生学习欲望低,自信心不足,毅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他们感到学习困难越来越大,成绩偏差,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
其中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是十分关键的。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及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二、解决学困生的可行策略1、情感策略入手学困生进入中学时,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
在小学考试中连遭失败,他们对英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笔者便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缩短笔者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英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
并以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好师生感情,情感策略具体如下:(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教育心理学告诉笔者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
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
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
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笔者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
多次找他们的父母交谈,不要因为双方离异,不负责任,不管孩子。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方式探究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方式探究【摘要】This article explores effective ways to transform "learning-disable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learning-disabled studen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they fac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al education, suggests methods to increas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oposes ways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methods.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future prospects, and a summary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in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se students and finding practical solutions to help them succeed in their studies.【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困生, 转化方式, 解析, 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 学习动力, 学习方法, 有效性, 未来展望, 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learning-disabled students" is rooted in theincreasing concern over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of students who struggle in their studies. With a growing emphasis on academic success and competition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issue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is is further compounded by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challenges in meeting these needs effectively.1.2 研究目的The ultimate goal is to provide educators, parents, and policymakers with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and interventions that can help these students thrive in their academic pursuits. By addressing the unique needs of "学困生" students and focusing on personalized support, we hope to enhanc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improve their study skills, and foster a positiv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at promotes their success.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also seek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involvement in supporting these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a holistic approach to education that considers not only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also 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1.3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ways 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learning-disabled students" lies in the fact that every studentdeserves the opportunity to succeed academically, regardless of their challenges or difficulties. By explor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support these students, we can not only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but also promote inclusivity and equity in education.2. 正文2.1 “学困生”概念解析“学困生”指的是那些在学业上遇到困难,难以适应学习节奏和内容的学生。
初中英语论文: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
初中英语论文: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成了“学困生”。
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
为此,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方法教学效果初中英语学困生大多是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大,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不了,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产生的。
随着学困生数量的增加,学困生的转化方法成为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建立师生感情1.走进学困生,施以爱心。
爱是学生的基本生理需要,特别对学困生而言,平时可能更缺少教师赋予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我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把教师和学困生的关系建立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础上,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为他们尽量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多种教学活动。
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问他们难易适度的问题。
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是满面春风地说:“great!”他们往往因此而激动,慢慢地开口的习惯养成了,参与的意识也大大加强了,消除了畏惧心理。
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兴趣,我常结合课文做游戏、教歌曲、听录音、讲有趣的故事等,让优秀生与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训练的方法,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2.善待学困生,用心沟通。
英语教学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
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
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同学鄙视,为此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引导他们。
当看见他们抄同学的作业时,我不但不责备,反而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有意识地叫他们站起来口头做一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点体会论文
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点体会初中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起英语来很吃力,很费劲,逐渐地就对英语产生一种厌学情绪,甚至放弃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
因此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走出困境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必尽的责任和义务。
本人在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实践中,了解、分析、研究差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学习特点,从消除差生心理障碍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着手,并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这一话题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了解、分析、研究学困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就我们农村学生而言,造成差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外,主要是过重的课业负担。
这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两大因素。
负担的轻重是指学生机体承受学习量时产生的感受与反应,就同样时间,同一内容的学习量,不同个体的学生产生的反应量是不同的。
我曾对2008届的初三?二班差生做过问卷调查,其中3.25%的差生是学习目的不明确;96.8%的差生是山于初一、初二阶段就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所致,但不少差生到了初三阶段对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差,面对初三学习量大,篇幅长,综合性强的学习内容就会感到茫然,并目产生畏惧心理。
再加上初三学习,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习负荷量大,当学习负荷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力时,逐渐地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信心、情感、意志、动力和恒心就大受影响,从而对英语学习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和畏惧心理,这是造成他们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适时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树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多和差生接触,进行情感勾通,进而表示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殷切期盼将会产生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教师既要对差生经常关心,还要有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同情心和爱心去化解他们心中的灰气,鼓励他们重振旗鼓,从头开始,一点一滴,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m。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歧视,不排斥,积极引导他们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对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能及时的予以表扬奖励,信任他们,理解他们,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转化对策研究论文设计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困生及英语学困生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同时指出迄今为止研究获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问题,为本调查研究做好准备。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设计,主要描述了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调查研究的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果分析,主要针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调查结果予以分析与讨论,并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方面来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的转化策略,通过总结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研究展望。
This thesis willmade up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will be explained the background and question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nd then it will summarized the essenti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Chapter two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chapter will be described the definition oftheunderachiever of English and elaborate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research,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is study. Chapter three i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theunderachiever of English. This chapter will be described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cause of the underachiever’ English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apter four is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is chapter will be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ernal factor.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xternal factor. Chapter five is the solutions. This chapter will be sum up the cause of the underachievers of English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Main findings will be summarized in this chapter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点滴谈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点滴谈【摘要】由于农村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个体品质方面的原因,造成在农村初级中学产生大量的英语学困生。
转化英语学困生,不但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法指导,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多途径采取综合措施进行。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转化对策多数农村初中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英语教学普遍受到重视,英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滞后,最终成为学困生。
所谓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是指因后天和外界的原因造成学习上障碍,达不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如何做好英语学习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分析1、接受能力较差接受能力是指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
如果学生在小学启蒙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将造成学习基础不扎实。
具体表现为见识少、知识窄、思维欠活跃、接受能力较差。
有些学生连汉语拼音都不过关,不仅影响了语文学习,也影响到英语学习。
他们没有任何英语学习的基础,更不会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初学英语时只凭单纯地模仿,后来学习遇到困难,如:在发音、拼读、朗读、单词记忆、语法等方面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会在英语学习上陷入恶性循环。
2、家庭教育缺失目前农村中学生约一半是留守孩,隔代教育,学生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拼搏精神,耽于生活享受。
加上家长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忙于打牌或搓麻将,对子女关心不够,无力指导子女的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
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习就寸步难行了。
3、学校教育条件限制农村学校师资紧张,班组学生容量大,教师难以照顾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格的学生。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因素。
农村中学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不少老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赶不上时代要求。
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论文]
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每班均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英语学困生,平时常用谈心、利用课余时间补习、布置强制性的作业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效果也不甚理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英语早期学困生的成因分析1.社会与家庭的认识。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学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等娱乐设施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不能全心身地把精力投到学习上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最好的老师。
有些学生的父母关系不和,子女教养不够,缺少温暖和乐趣,导致其对前途丧失信心。
有些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子女交给祖辈带养,他们成了“小皇帝”,过分溺爱,袒护和放纵,致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习惯。
这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对小学英语课的认识。
在小学还没有完全开设英语课,有的即使开设也是形同虚设,为了升学,教师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副科”上。
另一方面,小学缺乏专职的英语教师,上英语课也是为了应付。
这样导致学生在小学时就对英语有疏远感。
有的甚至认为“我又不出国,学不学英语无所谓”。
因此,对于农村七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无英语基础可言。
3.教师对学困生的认识。
中考是衡量教学的重要标准,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升学。
教师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少数学习优等生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
农村学校一般每班有五六十人,教学中不利于师生的交流,以及信息的反馈,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导致有的学生被“遗忘”。
特别是学困生,有时候教师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迁怒、急躁,训斥,甚至说出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时时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时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抱怨。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在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大批学困生。
这类学生对英语学科完全没有兴趣,在课堂上从来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或者哪怕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也不能理解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在课堂之外从来都不能自主腾出时间用于英语学习,也不能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对待英语作业总是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甚至不惜抄袭作业、欺骗教师。
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含许多客观因素,并不能简单地将全部责任推到学生或者教师身上,更不能将其判定为学生的智力缺陷问题。
新课标中要求各学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引导和提升,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对于英语学困生而言,新的教学理念为这个群体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新课标中不仅对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有着高度重视,而且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一定的独到之处。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一)缺少家庭英语教育在城市当中,一些家长本身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提供帮助,诸如音标、字母和简单英语单词、句式等的学习,能够为初中英语提供巨大的帮助。
然而在农村中,一方面,绝大多数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当有限,初中学历的比比皆是,家长很难在英语学科上给予孩子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如今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但受到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家长无力将孩子也一同带入城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有一部分初中生从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不仅无法得到英语学科的有效指导,甚至缺少学业方面的监管,未能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英语学科缺乏重视性,步入初中后,英语学习举步维艰。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学困生的成片出现意味着英语教学质量偏低,教师责无旁贷。
据了解,少数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思想落后,不能积极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主动革新和升级教育理念与方法。
其将目光过多地聚焦于学生的英语成绩,并将成绩作为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
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对策论文
浅谈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对策摘要:英语作为相互交往的语言,作用很大。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尤其重要。
由于英语这门学科不是中国的母语,所以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学起来有很大难度。
我们英语教师就面临着怎样转化英语学困生这样一个大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对策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总是充满兴趣,但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句型语法知识的增多,教学要求和目标的提高,少数同学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且基础不够扎实,随着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学习兴趣的淡化,成绩不断下降,逐步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通常称为英语上的“两极分化”现象。
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师,就应不断研究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引导他们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树立信心。
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如何转化学困生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接受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的基本生理需要,特别对学困生而言,平时可能更缺少教师赋予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把教师和学困生的关系建立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础上,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要为他们尽量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多种教学活动。
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或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是满面春风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字激动,慢慢地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养成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
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兴趣,我常结合课文做游戏,教歌曲,听录音,讲有趣的故事等,让优秀生与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论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论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山区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对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深有感受。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存在诸多问题,而大量的英语学困生却是一个棘手而又突出的问题。
那么,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呢?这是许多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致使英语学困生的原因。
学生学不好英语,致使成为学困生,其间有许多因素,总的来讲,有以下几点:一。
农村经济贫困,学生家长思想意识落后,对孩子的英语学习重视与支持不够,这是重要原因。
当今,许多农村的学生家长将孩子一送到学校,就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很少与班主任、教师主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求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学习的对策与方法。
二。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师资匮乏,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应试教育的模式过早的扼杀了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是最主要原因。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数年,但各级各类学校在“考绩”的重压之下,对应试教育则抓的更紧更牢。
三。
学困生在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学校、教师积极的帮助,而这些都是被忙碌的教师所忽视的。
四。
学校缺乏帮助学困生成长与展现学困生的平台。
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活动的开展,通过活动平台帮助其健康成长。
以上几点是本人认为致使某些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其实若深究,还有很多因素,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我们既然已知道致使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那么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
学校对学困生应建立家校互访制度。
定期相互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以取得家长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关注与支持。
在农村,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家长对英语学科的认识肤浅,对外面的世界认识不清,普遍有“学习英语无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思想意识。
学校应积极主动的帮助这些家长改变并消除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以获得家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支持和高度关注,形成一种积极支持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初探【摘要】由于农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数量远远超出城市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数量。
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
怎样转化英语学困生是摆在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鉴于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学困生大量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本人切身的体会和实践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转化策略,以期和同行共勉:一、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因素在于教师。
教师的素养决定教育教学的成败。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学历都比较低,有的是通过函授、自考取得的学历,他们的知识结构都比较散,不够系统。
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差,专业技术低,上课浅入浅出,课堂气氛不活跃,死水一滩,课堂上无精打采的,睡觉的学生一大片,可以说,连他们自己都不太懂,不太清楚,怎么能教好学生呢,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得而知。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起码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善于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思想,重视教学实践,将教学理论知识灵活而又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科技在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需要不断的提高。
传统的枯燥而又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课堂教学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要使课堂教学实现质的重大突破,就必须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积极地、极大限度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于课堂教学中。
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向英语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比如在记忆单词这方面,如果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老师应该指导他们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灵活记忆单词,比如学完china___ chinese,就应该联想到canada____canadian,america___american 等几组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中前一个词表示国家,后一个词则表示该国语言和该国人甚至该国的。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生转化对策论文
谈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对策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困生数量偏高的现实,仍然是当前制约农村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着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是农村初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困生对策现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薄弱的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现象,有些七年级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未完全掌握,很多学生学英语不到一年时间就成绩跟不上,成为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这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而它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让学困生多一点成功感作为英语教师,要提高农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就必须给每个学困生建立档案。
只有建立学生档案,教师才能以记录的材料为依据,客观地分析、判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为学困生创造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从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勇气和信心。
每当学生取得点滴的进步,老师都要记录在学生的档案上。
二、鼓励实践,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使人带有一种积极的情绪色彩,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力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运用语言,改变“我又不出国,学它做什么”的观念。
如引导学生认识进口电器的牌子,观看英语版电影,唱英文歌,表演英语课文剧,把学生带到室外去,创造真实的“购物(shopping)”、“问路(asking the way)”、“谈天说地(talking about everything)”等语境,让学生自由谈论(free talk);举行各种“party”等等。
学生通过在各种场合中运用英语,不断积累运用英语的经验,掌握一些语言运用技巧,这样,越会运用就越有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转化我校英语学困生的研究 人教新目标版
转化我校英语学困生的研究现状评述及选题意义:我们学校校深处偏僻的农村,我们的学生好多都是小学基本没有学过英语的,而有很多还养成了极不良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比如进取心不强、贪玩、缺乏定性、不能吃苦耐劳等,这样理所当然很快就成了学困生,在英语上就更困难了。
每班都很多英语学困生,150试卷只考30—40分的大有人在,还有更低的,比如上学期末全县统考:七(1)平均分55,及格率13.6%七(2)平均分60及格率18.3%七(3)平均分79.87及格率47.37%七(4)平均分82.14及格率46.6%,而且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少了,课堂上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人也了了无几,九年级就几乎没人活动了。
到九年级,及格的平均一班也只有十来个。
这些都一直困扰着我们!这次想借新一轮校本培训: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和育好人,及县教育局开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东风,我们结合本校实情,组织全体英语老师展开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研究,力求改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全面提高本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实验目的:(一)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加强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和研究的水平,认识教育规律,完善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找出理清“学困生”的“困”因,为转化他们做好准备。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真正找到造成学生的“困”因,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帮助并使之转化。
(三)研究转化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针对不同的困难生,初步形成一些可以借鉴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转化方法。
(四)提炼研究成果,并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之中课题实验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所有的实验要求源自于真人真事,所有研究数据不得凭空臆造,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夯实坚实的基础。
2、循序渐进原则因为课题所含内容多而广,要求老师们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盲目冒进、为了追求一时的成效而走捷径。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的论文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的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抓好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学困生”、培养学困生学英语的信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焦虑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困生英语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树立信心;培养兴趣;营造课堂气氛;消除焦虑感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
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抓好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注意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就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为学困生树立学英语的信心查找原因在平时和学困生谈心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基础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的是因为刚刚学英语时重视不够,导致后来跟不上班;有的功夫虽下了不少,但方法不当,最终收效甚微;有的是从兴趣出发,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遇困难挫折就丧失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弃而不学。
让“爱心”唤醒“差生”的学习热情关爱与真情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师要学会利用情感的特点,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学困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多加关心、照顾。
课余时多接触他们,与他们多聊聊天,了解他们学习上,生活中的困难,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并提供帮助。
实际上,“学困生”的心灵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
平常他们听到的表扬少,斥责多,更渴望能够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和帮助。
只要教师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就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学困生找到自我,获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他们就能以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逐渐提高成绩。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1.教师因素(1)英语专业第一学历率低,就我校而言,现有11名英语教师,全日制英语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只有1名,仅占9%,而且这些英语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英语专业技能训练,选择英语教学大多出于对英语感兴趣,有的甚至是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而接受了外语教学工作。
(2)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知识结构老化,自我发展意识差,专业发展缺乏有效的途径和策略,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要求严重脱离。
一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一味用填鸭的方式,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喜欢英语而不学。
2.英语学困生的内部因素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就以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失去学习信心;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造成所学的英语内容没时间去消化、巩固。
从而对英语逐渐失去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差。
加之现行的教材,起点高、内容多、任务偏重。
尤其是农村初中,很多学生在小学里没有正规地学过英语,升入初中后开始都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新的学科,但是后来接触到了大量的词汇,使一些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产生厌学现象。
3.家庭因素(1)农村家庭家长传统观点和家庭教育方法。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认为教学是学校是教师的事。
大部分家长只顾自己的工作而对于子女的学习情况却很少关心。
(2)特殊的农村家庭生活环境。
大部分农村的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差,他们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加上本来英语基础薄弱,所以英语成绩一直没有进步。
4.社会的因素。
电脑、游戏机、电视节目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部分农村村风、民风差,对学生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个别学生也染上了一些不良风气,无心向学,导致了农村初中出现大量英语学困生。
二、转化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1.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每个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因人而异,如果一味地以一种模式去教育不同的学困生是行不通的,只有找出其各自不同的原因,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辅导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摘要:文章对所教学班级的学困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实施因材施教和加强辅导等相应的补差措施,加强他们的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现状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头痛的教育对象,提高学困生成绩是最难攻克的难关。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分析了解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及困难,研究转化学困生的策略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及困难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
部分学生没有学好英语的使命感,英语学习容易受到不稳定的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这一现象在大多数的学困生中普遍存在。
2、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大多数是被动式地“跟着教师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知识涉及面的增广,他们便面临着词汇难记,遗忘率高,长此以往,最终积重难返,学习成绩节节下降,失去了学习兴趣。
3、英语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
有的学生因为小学基础差,成绩跟不上,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能力逐减,具体表现为情绪烦躁而低落、思维抑制等。
4、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而学困生往往缺少的正是这一点。
5、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和技能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为本,要求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际目的,而学困生根本不会小组合作学习。
二、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重要性,激发学英语的动机
为了使学生明确学英语的目的,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我从个人理想、前途等方面入手,力图使他们意识到:学好英语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也是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使他们产生学好英语的迫切感,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重塑自信心
1、强化兴趣刺激物
一个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只有明确并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使良好的兴趣得到强化,结果得到反馈,才能使兴趣稳定持久。
英语教师要创造成功的条件,使英语学习者的兴趣得到满足。
如试卷别太难,使学生感到英语好学。
开始练习会话时速度要放慢,
使他们感到英语语音、语调可以模仿。
这样,他们可以从成功中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2、创设学英语的良好氛围
语言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需要一个良好的语境。
我通过英语歌曲、谜语、笑话、游戏等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和增长他们的英语学习情绪。
如初一复习五个元音字母时,我让学生打着拍子来唱“the abc song”这首歌(元音字母打上,其它字母打下)。
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要求打错的同学重唱一次。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复习了五个元音字母。
3、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开口”,克服“聋哑英语”
教育家威兼·詹姆斯说:“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赏识的渴望。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善于疏导,对于在课堂上羞于开口的学生,要予以多多鼓励,尽量引导他们“开口”。
对于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予以大力表扬,并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使他们树立信心,不断激发出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因材施教,加强辅导,使学困生体验进步的喜悦
1、分层教学,鼓励参与
古代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搞分层教学。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就要
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特别要照顾到学困生,把教学内容设计得难易得当。
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较难的问题,先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学困生补充或者回答,两者都给予鼓励。
对于相对简单的练习,例如认识生词,进行组词等,可以让学困生多回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体验了成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弥补欠缺,巩固基础
由于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认识能力缺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抓不住学习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强化学困生的“感知—理解—记忆”的认识过程,必须对他们进行易混淆词的区别、概念的区别,重点句型再理解、再分析等方面的教学。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课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做好辅导工作,给他们增加有关的练习,比如,一些与课文的词汇相关的训练,或者符合他们阅读水平的阅读材料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预习,提前进入
学困生大多养成了等待和依赖的习惯,学习不主动。
因此,对学困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
例如我在指导他们进行阅读课文预习的时候,我把所要预习的东西写成有形的条目,使他们的预习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在预习方法上,先要求学生用英语词典查单词,自己解决生词;然后,指导学生对
重要词组、有用短语等进行罗列,作好预习笔记,并且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等,以便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抓住教材的重点,把握听课的方向,跟上老师授课的进度。
2、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都有懒惰心理。
例如,懒动脑,喜欢抄作业,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处理办法就是,先让他们抄,但是抄完后,必须对所抄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既可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又能在一定的程序上改变他们的惰性。
(五)培养学困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技能,让学困生学会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互动合作的意识,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根本。
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困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他们在生动、活泼、有趣的互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和乐趣,增强他们互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互动学习首先要求学困生要有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要理解集体协作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就要培养学困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小组互动学习中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互动学习中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为学困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结束语:
十多年来,在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心分析学困生的学困根源,不断探究转化策略,全面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让我们针对学困生这一群体,一起想办法攻克这一难关。
参考文献:
[1]余海彬;剪去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中的实践[j];成才之路;2009年29期
[2]教育科学论坛[j];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4;31-32
[3]谭东山;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a]; 2009年
[4]姚艳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2-13
[5]冉玉霞;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
[a];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