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计与测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测验总分的分布呈正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A.偏难B.偏易C.适中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A解析:若测验项目的难度普遍较大,则测验分数集中在低分段,分数分布将呈现正偏态。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当测验的题目要么过难,要么过易时,分数的分布将会A.较广B.较窄C.适中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B解析:当测验的题目过难或者过易时,会导致大多数受试的分数一致,即对于过难的题目都无法回答,对于过易的题目都能够回答出来,因此分数的分布将会较窄。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在有100名学生参加的测验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80人,则该项目的项目难度P为A.0.80B.0.20C.0.40D.0.60正确答案:A解析:题中的测验项目是二分法记分测验项目,其难度通常以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即P=R/N,P代表项目难度,N为全体被试数,R为答对通过该项目的人数。
从这个公式来看,P值越大,说明难度越小。
因此本题应选A。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4.三个测验项目A、B和C的P值分别是0.30、0.50和0.90,那么A.项目C的难度最大B.项目C和项目B的难度差是项目B是项目A难度差的2倍C.项目C和项目B的难度差与项目B和项目A难度差的比值大于2D.项目C和项目B的难度差与项目B和项目A难度差的比值小于2正确答案:C解析:P值越大,说明难度越小,因此项目C的难度最小。
难度值属于顺序变量,不具有相等单位,因此项目难度差0.2和0.4之间不具有倍数关系,但是当样本容量很大时,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此时可将难度值转换为标准分布。
根据正态分布的规律,难度0.50时,Z值为0。
根据正态分布的规律,难度0.7和难度0.3时Z值的绝对值相同。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关于测验题目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项目鉴别指数法大于0.2的题目一般可以保留√B.各种方法计算出的区分度可以相互比较C.区分度的大小与样本特点无关D.项目鉴别指数不会受被试分组影响解析:解析:不同方法计算的区分度是不能直接比较的;区分度大小受样本群体的多少以及异质性程度的影响;使用项目鉴别指数作为区分度的指标时,是会受到被试分组大小的影响的。
故本题选A。
3.在确定问卷中的题目是否保留时,符合下列哪种情况的题目最易被保留(分数:2.00)A.难度值越大的题目B.区分度值越大的题目√C.难度越小的题目D.区分度越小的题目解析:解析:在项目分析中,应保留难度值中等、区分度较大的题目。
故本题选B。
4.在真分数理论中,真分数意味着(分数:2.00)A.欲测量的心理品质B.包含随机误差的欲测心理品质C.包含系统误差的欲测心理品质√D.包含随机和系统误差的欲测心理品质解析:解析:经典测验理论或真分数理论假定实测分数中分为真分数和随机误差,而不区分欲测心理品质和系统误差。
故本题选C。
5.用两个平行或等值的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就是(分数:2.00)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复本信度的概念。
本题选A。
6.使用同一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所得的相关系数是(分数:2.00)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重测信度的概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研究中要优先考虑不要犯I类错误B.研究中要优先考虑不要犯Ⅱ类错误C.I类错误和Ⅱ类错误呈互补关系D.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少犯I类错误的概率,就会增加犯Ⅱ类错误的概率正确答案:D解析: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不可绝对避免的,但在什么情况下更应避免哪类错误,则应根据所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两类错误的概率相加并不等于1,所以两者不是互补关系。
选项D的表述是正确的。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已知F(2,24)=0.90。
则F检验的结果A.不显著B.显著C.查表才能确定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正确答案:A解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中,F等于组间均方除以组内均方,在本例中,所计算的F值等于0.90小于1,说明组间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比重很小,由此可以推断结果不显著。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在上题中,假定自变量是被试间操纵的,则研究样本的容量为A.25B.26C.27D.28正确答案:C解析:在上题中,设组数为尼,样本量为n,则df组间=k一1,df组内=(n 一1)一(k一1),根据题意,可知df组间=2,df组内=24,因而可求n=27。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4.在一项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想要将样本量由30增加到60,下列选项会增大的是A.统计功效B.效应大小C.αD.β正确答案:A解析:研究的样本量增加,会导致样本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减小,统计功效增加。
但效应大小是由所研究的问题本身所决定的,不受样本量大小影响。
显著性水平α是由研究者事先决定的,不受样本量影响。
统计功效等于1-β,统计功效增加,β错误会减小。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5.两变量X,Y之间满足方程Y=a+bX,X对Y的回归系数为0.85,已知变量Y的变异中有64%可由X的变异解释,那么回归系数b的值为A.0.75B.0.85C.0.80D.1.33正确答案:A解析: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存在如下关系,由题意可知,X对Y的回归系数为0.85,设其为b’,则变量Y的变异中有64%是由X的变异引起,即r2=0.64,则r=0.8。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5(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变化的误差叫做(分数:2.00)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解析:解析:系统误差是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变化的误差。
它既可以由被试引起,也可以由主试产生。
本题选B。
3.关于测验的信度、效度、项目难度与区分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增加测验长度,信度会增大B.增加测验长度,效度会增大C.测验项目的难度越大越好√D.测验项目的区分度越大越好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测验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这几个指标的掌握情况。
题目较难,因为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多为细节。
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正确的说法是测验项目的难度接近0.5较为理想。
故本题选C。
4.信效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信度高,效度一定高B.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C.信度低,效度一定低D.效度高,信度不一定高解析:解析: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是: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换言之,信度高,效度未必高,而效度高,则信度必定高。
因此,本题选择B。
5.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叫做(分数:2.00)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解析:解析:测量中的随机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
因此,本题选择A。
6.一位研究者使用智力测验对一个孩子进行了三次测量,每次的分数都不同,请问,这里智力分数的不同反映的是(分数:2.00)A.测量的随机误差√B.测量的系统误差C.测量的信度D.测量的效度解析:解析:测量中存在着随机误差,导致每一次测量的分数都会有变化。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7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7(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分数:2.00)A.散点图B.圆形图√C.条形图D.线形图解析:3.两列正态变量,其中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多类,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
(分数:2.00)A.积差相关B.多列相关√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点二列相关解析:4.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108,11,8,5,6,8,8,7,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 )最为适宜,其值是( )。
(分数:2.00)A.平均数;14.4B.中数;8.5C.众数;8 √D.众数;11解析:5.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 )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方法。
(分数:2.00)A.斯皮尔曼B.皮尔逊√C.高斯D.高尔顿解析:6.在次数分布中,曲线的右侧部分偏长,左侧偏短,这种分布形态可能是( )。
(分数:2.00)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常态分布解析:7.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的办法是( )。
(分数:2.00)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减小B.控制β水平,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解析:8.在回归分析中,考察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 )。
(分数:2.00)A.内部一致性系数B.决定系数√C.概化系数D.列联系数解析:9.计算列联相关系数的适应资料为( )。
(分数:2.00)A.等级资料B.计数数据√C.二分变量D.等距数据解析:10.高分组在某一项目的通过率为0.7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8,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
心理学统计方法
心理学统计方法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而统计方法则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统计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本教案将介绍心理学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以及如何正确地解读统计结果。
一、心理学统计方法概述心理学统计方法是指将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以帮助心理学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
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验证假设,以及进行科学的决策和预测。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 测量与变量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对心理现象进行测量。
测量的结果可以用来表示心理现象的变量。
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通过实验或观察操纵或测量的变量,而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
2. 数据收集方法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验、问卷调查、观察等。
实验是一种控制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
问卷调查则通过询问被试者的意见、态度和行为来收集数据。
观察是指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行为和反应。
3. 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描述统计。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和数据录入等过程。
描述统计是通过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三、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1. 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统计推断是指通过从样本中收集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总体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整个群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统计推断的目标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检验研究者提出的关于总体特征的假设。
假设检验包括建立零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并计算得到的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
四、常用的统计方法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分布、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集中趋势和变异程度。
心理学统计与测量
心理学统计与测量
心理学统计与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主要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解释,以便从中得出科学结论。
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解释。
测量则是用来测量和评估心理特征或现象的方法和工具。
心理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法、观察法、面谈法等。
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测量工具,心理学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心理学现象,并为心理学实践和应用提供科学的支持和指导。
201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_真题-无答案
201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总分300,考试时间180分钟)单选题1. 1.误差变异越大,信度越低;误差变异越小,信度越高。
这里的误差指的是( )A. 抽样误差B. 随机误差C. 系统误差D. 计算误差2. 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量表(MMPI)采用的编制方法是( )A. 理论推演法B. 经验效标法C. 因素分析法D. 序列系统法3. 3.心理测验实质上测量的是( )A. 人的行为指数B. 人的行为整体C. 人的行为标准D. 人的行为样本4. 4.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使用心理测验对被试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A. 心理诊断B. 描述评价C. 控制观察D. 取样分组5. 5.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不属于四种合成分数指数的是( )A. 言语理解指数B. 知觉推理指数C. 数量关系指数D. 加工速度指数6. 6.根据样本数据推理总体时,可能犯如下错误: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
假设检验中的这类错误被称为( )A. Ⅰ型错误B. Ⅱ型错误C. H0型错误D. H1型错误7. 7.运用方差分析原理估计信度的方法是( )A. 荷伊特信度分析B. 克伦巴赫α系数分析C. 弗朗南根信度分析D. 库德一理查德逊信度分析8. 8.一项研究收集了一批大学新生的高考分数,入学一学期后测量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2,这个相关系数表示的是( )A. 再测信度B. 同时效度C. 预测效度D. 内部一致性信度9. 9.观察分数X的方差可分解为SX2=SV2+SI2+SE2,如测验要具备较高的效度,应使( )A. SV2尽可能大B. SI2尽可能大C. SE2控制在合理范围D. SI2控制在合理范围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第题。
下表列出了高分组100人和低分组100人在两道四选一选择题的各个选项上的选答人数,第①题的正确选项为A,第②题的正确选项为B。
10. 10.第①题的难度是( )A. 0.30B. 0.32C. 0.60D. 0.6411. 11.根据艾贝尔(L.Ebel)提出的区分度指数的评价标准,第②题的区分度属于( )A. 优秀,可以使用B. 良好,修改更好C. 尚可,必须修改D. 劣等,必须淘汰12. 12.用来估计速度测验的信度的方法是( )A. 奇偶分半法B. 等级相关法C. 反应时法D. 重测法13. 13.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平均数21kg、标准差3.2kg,身高平均数120cm、标准差6.0cm,则下列关于体重和身高离散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重离散程度更大B. 身高离散程度更大C. 两者离散程度一样D. 两者无法比较14. 14.已知某正态总体的标准差为16,现从中随机抽取一个n=100的样本,样本标准差为16,则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 )A. 0.16B. 1.6C. 4D. 2515. 15.如果学生参加压力量表测试的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2,那么分数处在5和9之间的学生百分比约为( )A. 34%B. 48%C. 50%D. 68%16. 16.对样本平均数进行双尾假设检验,在α=0.10 K平上拒绝了虚无假设。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6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66一”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3,则该组的组中值是A.63.5B.64C.64.5D.65正确答案:C解析:xc=FL+,组中值等于组下限加二分之一组距。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推论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数是A.方差B.标准差C.平均差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A解析:由于方差具有可加性,通常采用方差的可加性分解并确定一组数据的总的变异性的来源和大小,说明各种变异对总结果的影响。
故方差是推论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数。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标准分数是以( )为单位的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A.方差B.标准差C.百分位差D.平均差正确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标准分数的性质,标准分数是一个无实际单位,以平均数为参考点,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故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4.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7,此时可以认为身高解释了体重变异的A.0.5B.0.25C.0.49D.0.6正确答案:C解析:r2为测定系数,代表因变量Y中,可以用X解释的变异占其中的r2。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5.以下哪种分布为离散分布?A.正态分布B.χ2分布C.二项分布D.t分布正确答案:C解析:当随机变量只取孤立数值时叫作离散随机变量,由这种变量组成的概率分布叫作离散分布,二项分布就是典型的离散分布。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6.已知一组数据的分布为卡方分布,那么A.其自由度df=n-2B.这组数据和相同分布的数据相加仍然是卡方分布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dfD.这组数据转化成Z分数后就可以变换为正态分布正确答案:B解析:卡方分布自由度为n一1;卡方分布具有可加性,相加后仍然为卡方分布;只有df>2,这时χ2分布的平均数:μχ2=df;Z分数变化并不会改变原始数据形态。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8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8(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1.将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就与其智力作比较,得到的是(分数:2.00)A.教育商数B.智力商数C.成就商数√D.发展商数解析:解析: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是智商。
教育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是教育商数。
教育年龄与智力年龄的比率是成就商数。
其中教育年龄是指某岁儿童所取得的平均教育成就。
因此本题选C。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分数:2.00)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B.艾森克人格测验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D.韦氏智力测验解析:解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重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关注某个考生在整个考生中的相对位置。
因此本题选A。
3.想要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应该使用的测验类型是(分数:2.00)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最高行为测验D.预测性测验解析:解析:常模参照测验只能描述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无法说明他对测验内容所达到的绝对水平,而标准参照测验旨在考查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
最高行为测验是和典型行为测验对应的测验,最高行为测验要求受测者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典型行为测验要求受测者按照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
因此本题选B。
4.下列选项涉及的各种情况中,适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的是(分数:2.00)A.选拔性考试B.诊断性考试√C.总结性考试D.安置性考试解析:解析:标准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界定个体在测验内容上达到的绝对水平,因此能够了解受测者是否掌握了该领域中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在这一领域中的所存在的缺陷,因此诊断性考试适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
5.标准参照测验的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的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直觉分析法B.专家评定法√C.因素分析法D.实证效果分析法解析:解析:对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一般缺乏客观的统计分析手段,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
考研⼼理学统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考研⼼理学统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单选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数据类型属于顺序数据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解析:解析: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率数据。
称名数据只说明某⼀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
顺序数据指既⽆相等单位,也⽆绝对零点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
等距数据是有相等单位,但⽆绝对零点的数据。
⽐率数据是既表明量的⼤⼩,也有相等单位,同时还有绝对零点的数据。
本题中,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反应时属于⽐率数据;年级属于顺序数据。
故本题选C。
3.⼀个⼈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分数:2.00)A.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B.等距数据和⽐率数据C.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和⽐率数据√解析:解析:性别有男和⼥两种类别,男和⼥只表⽰属性不同,没有量上和顺序上的差别,因此属于称名数据。
体重就是个体⾝体的重量,重量有绝对零点,也有相等单位,因此属于⽐率数据。
因此本题选D。
4.下列数据类型属于离散数据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班级个数√D.数学成绩解析:解析: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可以把数据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离散数据⼜称为不连续数据,这类数据在任何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去的数值的个数是有限的。
连续数据指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限多个不同的数值。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研究性别(男、女)与购房区域(城区、郊区)选择之间的关系,应该使用( )。
(2018年)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φ相关正确答案:D解析:积差相关适用于测量数据,即两个相关的变量是正态的连续变量;等级相关适用于顺序数据,也对称名数据、不是正态分布的等距和等比数据也适用;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两列变量中一列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而且总体分布为正态,另一列变量是真正的二分变量的数据资料;二列相关适用于两列变量都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而且总体分布为正态,但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划分为二分变量的数据资料;φ相关适用于当两列变量都是二分变量,无论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还是人为的二分变量。
题中性别(男、女)和购房区域(城区、郊区)两个变量是真正二分的称名变量,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统计中的易考点和易混淆点,考生注意各相关的适用条件。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下表是一次大规模考试中一道单项选择题的数据统计表。
表中样本总人数为2320人,分成五组,每组464人。
该选择题满分2分,正确答案为D。
2.所有考生在该选择题上得分的平均分是( )。
(2016年)A.0.3B.0.5C.1.0D.1.2正确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得知,该题满分为2分,D选项的通过率为0.5,就是正好有一半人选对,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因此所有考生的平均分就为1分。
本题需考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灵活运用。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该题目得分的标准差为( )。
(2016年)A.0.3B.0.5C.0.8D.1.00正确答案:D解析:标准差的公式是s=,题中总共有2320人,即2320个数据。
从上题已知平均分是1,有1160人的得分是0分,1160人的得分是2分,将其带入,可得标准差为1。
本题需考生熟记方差的公式,并具备计算的能力。
2020年心理统计与测量题库考题
1.离散数据,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数据。
例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只能按计量单位数计数。
这种数据的数值一般用计数方法取得。
在统计学中,数据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数据与离散数据两种。
2.连续数据,统计学概念,又称连续变量。
指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的数据。
在统计学中,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
例如:生产零件的规格尺寸、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为连续数据,其数值只能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
3. 推论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和推测4. 全距是用来表示统计资料中的变异量数(measures of variation),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即最大值减最小值后所得之数据。
其适用于等距变量、比率变量,不适用于名义变量或次序变量。
全距也称为极差,是指总体各单位的两个极端标志值之差,即:R=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因此,全距(R)可反映总体标志值的差异范围。
举例例:有两个学习小组的统计学开始成绩分别为:第一组:60,70,80,90,100第二组:78,79,80,81,82很明显,两个小组的考试成绩平均分都是80分,但是哪一组的分数比较集中呢?如果用全距指标来衡量,则有:R甲=100-60=40(分)R乙=82-78=4(分)这说明第一组资料的标志变动度或离中趋势远大于第二组资料的标志变动度。
根据组距计算极差,是测定标志变动度的一种简单方法,但受极端值的影响,因而它往往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离散程度。
5. 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组中值仅存在于组距数列分组数列中,单项式分组中不存在组中值。
例如,可以根据人口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人群分为婴幼儿组(0-6岁)、少年组(7-17岁)、中青年组(18-59)岁、老年组(60岁以上)等。
2013考研基础阶段测评试题-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卷及答案解析
25.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 A、内容取样 B、时间取样 C、随机误差 D、评分者误差 正确的答案是: A 答案解释:
信度可以分为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复本信度(无间隔施测‐等值性系数;有间隔施测‐ 稳定性和等值性系数)、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都是内部一致性系数)、评分者信度。误差 来源四种:内容取样指两个测试是否等值的误差,时间取样指两个测验之间时间间隔导致的 误差,随机误差,评分者误差。本题中问复本信度无间隔时的等值性系数反映的误差来源, 即内容取样,选 A。
卡特尔编制的。
网
24. 下列这些测验,哪一种客观性最低?()
程 A、智力测验 教 B、视 D、神经心理测验
正确的答案是: C 答案解释:
【 投射测验优点是弹性大,被试可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进行测验,且不受被试阅读能力限制;
缺点是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结果难于解释,且对特定行为不能进行较好预测。选 C。
A、双侧检验
B、单侧检验
C、双侧 t 检验
D、双侧和单侧检验
正确的答案是: B
答案解释: 本题考查各种检验的适用条件,单侧检验的条件就是要检测一个平均数大于另一个平均数是
om 否达到显著水平。 ipin.c 19. P45=65 表示()。 h A、低于 45 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5% 3s B、高于 45 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5% .12 C、高于 65 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45%
2. 数列 11,11,11,11,13,13,13,17,17,18 对应的中数是()。
A、12.66 B、13.33
om C、12.83 in.c D、12.5 ip 正确的答案是: C h 答案解释: 3s 共 10 个数据,中数为第 5、6 个之间,即第一个和第二个 13 之间,12.5+1/3=12.83,选 C。 .12 3. 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w A、M=Md=Mo ww B、Mo=3Md‐2M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0
考研⼼理学统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0考研⼼理学统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0(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正、负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曲线下总⾯积的(分数:2.00)A.68.26%B.95.00%C.95.44%√D.99.72%解析:解析: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1⽣质,查正态分布表,可知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曲线下总⾯积的68.26%;正、负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总⾯积的95.44%;正、负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总⾯积的99.72%。
正、负1.96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曲线下总⾯积的95%。
正、负2.58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曲线下总⾯积的99%。
这些数字需要考⽣熟记。
因此本题选C。
3.某智⼒测验的智商分数转化公式是IQ=100+15Z。
10 000⼈参加了测验,测验分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
智商145以上的⼈占参加测验的⼈员的⽐例是(分数:2.00)A.0.14%√B.0.28%C.2.46%D.5.56%解析:解析:智商分数是145的话,Z分数为3。
正、负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积占总⾯积的99.72%。
那么智商⾼于145的⼈占总⼈数的0.14%。
另外的0.14%的⼈智商低于70。
因此本题选A。
4.某研究者抛投硬币10 000次,有5 042次正⾯在上,在另外的5 000次抛投中,有2 496次正⾯在上,此时研究者将0.50作为硬币正⾯在上的概率的估计值,这⾥的0.50属于(分数:2.00)A.先验概率B.古典概率C.真实概率D.后验概率√解析:解析:概率因寻求的⽅法不同有两种定义,分别是后验概率和先验概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2(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各种情形中能够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是(分数:2.00)A.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B.学生的智力分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C.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D.教师的性别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积差相关系数需要满足的条件。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要求成对的数据,即若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
本题中,选项A不符合这个条件,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观测值无法计算积差相关系数。
(2)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
本题中,教师的性别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非连续变量,因此选项CD不符合这个条件。
(3)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
这一条件应通过查阅已有资料或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进行分析。
(4)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
这一条件应通过绘制相关散点图或查阅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的选项应是B。
3.研究者试图考察五位评委对七名选手的排序是否一致,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分数:2.00)A.斯皮尔曼等级相关B.肯德尔W系数√C.肯德尔U系数D.二列相关解析:解析: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是等级相关的一种,它适用于只有两列变量,而且是属于等级变量性质的具有线性关系的资料,主要用于解决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的相关问题。
肯德尔W系数,又称肯德尔和谐系数,是表示多列等级变量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列以上的等级变量。
肯德尔U系数又称一致性系数,适用于对K个评价者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测量的概述)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概述一、一般测量概述(一)测量及其种类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掌握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2)“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3)“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4)“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数量”不仅指事物特征的符号,而且指一种有序的量。
数量具有四个特征: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
2.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既与测量对象的性质有关,也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关。
(1)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
可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把它分为三种类型: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
(2)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尽可能使用技术精密的测量工具,是保证测量精确度的重要条件。
3.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测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物理测量:即对事物的物理特征的测量。
(2)生理测量:即对机体生理特征的测量。
(3)社会测量:即对社会现象的测量。
(4)心理测量:即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1.测量的参照点(1)参照点的定义测量的参照点是指测量工作中的量的起点。
(2)参照点的分类①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②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3)参照点的常见使用情形①最为理想的测量参照点当然是绝对参照点,因为它的意义最为明确。
②在人们难以找到绝对参照点的情况下,就必须改用相对参照点。
2.测量的单位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没有歧义。
(2)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个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2017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想考察不同工龄员工的离职意向,将整个企业3000名员工按工龄分为三组:两年以下有1000人,两年至五年有1500人,五年以上有500人。
如果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600的样本。
那么,从两年至五年工龄的员工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A.100B.200C.300D.400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数据抽样方法中分层抽样的理解和掌握。
分层随机抽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层,再分别在每一层中随机抽样。
具体实施中,分层随机抽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按各层人数比例分配;第二种,最佳分配。
本题可采用第一种方法,根据各层员工的人数计算出各层的所应分配的比例为2:3:1,依据题干中给出的需要抽取的样本容量为600,可计算出两年至五年工龄的员工应抽取300人。
故本题选C。
2.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各组被试人数相同,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为29,则该实验每组的被试数为( )A.8B.9C.10D.11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方差分析自由度的理解和掌握。
单因素方差分析时,总体自由度为df=nk-1,其中n为组内人数,k为分组数。
本题中给出了总体自由度和组数,因此代入公式29=3n-1,可知实验总人数为30,平均分配到三个组中,则每组为10人。
故本题选C。
3.研究者选取了28对夫妻,考察双方承受压力的差异,正确的检验方法是( )A.独立t检验,双侧假设检验B.配对t检验,单侧假设检验C.配对t检验,双侧假设检验D.独立t检验,单侧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两样本平均数差异检验的理解和掌握。
本题中要检验的28对夫妻之间承受压力的差异。
因为夫妻长期共同生活,所以可认为丈夫组和夫妻组这两组被试所面对的压力有较高的关联,存在一一配对的情况,故应选择配对样本t检验。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6(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分数:2.00)1.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构成测验情境关系的是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分数:2.00)A.测量对象B.测量侧面√C.测量主体D.测量工具解析:解析: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
概化理论提出,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
同时一个测量侧面又包括多个侧面水平。
因此本题选B。
二、多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下列量表中,不具有绝对零点的是(分数:2.00)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解析:解析: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就是量表。
根据测量的不同水平以及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单位和参照点,可以将测量量表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
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
等距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表和等级,而且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但等距量表没有绝对零点。
比率量表是最完善的测量量表,它除了具有类别、等级和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因此本题选ABC。
3.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分数:2.00)A.参照点√B.量表C.行为样本D.单位√解析:解析: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是测量中量的起点。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绝对零点;一种是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因此本题选AD。
4.对其度量的数据可进行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的量表是(分数:2.00)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解析:解析:适合于对称名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检验。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一个呈负偏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众数、中数、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 )。
(2016年)A.三者相等B.众数最小C.中数最小D.算术平均数最小正确答案:D解析: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相等。
在正偏态M>Md>Mo,在负偏态分布中,M<Md<Mo。
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永远位于尾端,中数位于把分布下的面积分成两等份的点值上,众数则在波峰对应的点值上。
一般偏态情况下,中数离平均数较近,众数距离较远。
本题需考生熟记在不同的分布中,各种集中量数的关系,该考点为考试高频考点,需考生牢牢掌握。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下列几组数据中,标准差最大的一组是( )。
(2013年)A.-2,-1,0,1,2B.2,6,10,14,18C.5.756,5.765,5.890,5.895,5.923D.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正确答案:B解析:标准差的公式s=,其中∑X2=,本题为基础题,需要考生熟记标准差的公式。
标准差是表示离散数据最好的指标,本题中,对数字敏感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来,看不出来同学根据公式计算也不难。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分数,平均数是27,方差是9。
将这组数据转化为Z分数后,z分数的标准差为( )。
(2011年)A.0B.1C.3D.9正确答案:B解析:标准分数的性质:Z分数是指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
Z分数无实际单位,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若原始分数为正态分布,则转换所得的Z分数呈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从性质中可以看出,正态分布的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后,标准差为1。
标准分数为考研高频考点,需考生重点复习。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4.根据下面的表,处理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统计图
2.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
2.中数
3.众数
(三)差异量数
1.离差与平均差
2.方差与标准差
3.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
1.百分位数
2.百分等级
3.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积差相关
2.等级相关
3.肯德尔等级相关
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5.Φ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概率
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4.t分布
5.F分布
6. 样本平均数分布
7.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的检验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协方差分析
5.多因素方差分析
6. 事后检验
(五) 统计功效与效果量
(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七)卡方检验
1.拟合度检验
2.独立性检验
(八)非参数检验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主成分分析
3. 因素分析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基础
l.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二)经典测量理论
1.经典测量理论模型
2.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3. 心理测量的误差
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测量误差的估计。
4. 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难度;区分度;项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三)项目反应理论
1. 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
2. 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
3. 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
(四)概化理论
1. 方差分量的估计
2. 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
3. G研究与D研究
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题目编制技术
4. 测验标准化
5. 测验等值技术
(二)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三)测验常模
1.常模与常模团体
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
4.几种常用的常模
(四)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五)常用心理测验
1. 成就测验
2. 智力测验
3. 能力倾向测验
4. 特殊能力测验
5. 创造力测验
6. 人格测验
7. 态度测验
8. 兴趣测验
9. 心理健康量表
10. 发育量表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