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促销策略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促销策略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促销的实质是(B)。

A.出售商品B.信息沟通C.建立良好关系D.寻找顾客2. (B)是一种最昂贵的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3. (B)是最古老的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4.对单位价值高、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通常采用(B)。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5.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较高、价格低廉的产品通常采用( A )促销。

A.广告B.公共关系C. 公共关系D. 营业推广6.在促销组合中一般处于辅助地位的促销方式是(C)。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7.下列有关对人员推销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成本低,灵活性好B.成本高,灵活性好C.成本低,灵活性差D.成本高,灵活性差8. (A)是一种高度大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9. (D)着眼于对消费者或中间商进行强烈刺激,以激励他们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较快或较大量地购买,是短期促销的有效工具。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10.人员推销的缺点主要表现为(D)。

A.灵活性差B. 单向沟通C.选择性弱D. 费用大11. (A)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组织结构。

A.区域型组织B.产品型组织C.顾客型组织D.综合型组织12.促销目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如目标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促销重点应在(A)。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13. (C)是一种间接的促销方式,着眼于树立形象、沟通关系。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14. (A)是诸促销方式中采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A.广告B.人员推销C.公共关系D.营业推广15.企业为获取公众好感,表现社会责任而进行的有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广告宣传,属于(C)。

A.致歉广告B.声明广告C.公益广告D.活动广告16. 为避免大企业在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时该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都被相同的顾客买去了,企业应该建立(C)的推销队伍组织结构。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1章 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1章  企业资源计划

第十一章企业资源计划?一、教学要点1、开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闭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内容。

3、制造资源计划的基本内容。

4、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5、开环物料需求计划、闭环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之间的关系。

6、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7、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要素。

8、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过程。

9、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及其七项原则。

10、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11、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的关系。

12、关键名词:开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闭环物料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二、习题(一)填充题1、企业资源计划是在20世纪40-60年代的_________和1980年代的_________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_________,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

4、19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_________的管理思想,在MRPⅡ的基础上发展出ERP系统。

5、从开环MRP经过闭环MRP直到MRPⅡ,其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个方面延伸,其一是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

6、ERP系统将_________和_________集成到了整个供应链上。

7、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

8、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_________。

9、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观有流程进行_________,然后重新构建新的流程的过程。

10、_________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11、一般的ERP软件的财务管理模块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两大块。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习题解答]11-7 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0.50 T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长度为l = 1.5 m 的导体棒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如图11-11所示。

如果让此导体棒以既垂直于自身的长度又垂直于磁场的速度v 向右运动,则在导体棒中将产生动生电动势。

若棒的运动速率v = 4.0 m ⋅s -1 ,试求:(1)导体棒内的非静电性电场K ;(2)导体棒内的静电场E ;(3)导体棒内的动生电动势ε的大小和方向;(4)导体棒两端的电势差。

解(1)根据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由于()的方向沿棒向上,所以上式的积分可取沿棒向上的方向,也就是d l 的方向取沿棒向上的方向。

于是可得.另外,动生电动势可以用非静电性电场表示为.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导体棒内的非静电性电场,为,方向沿棒由下向上。

图11-11(2)在不形成电流的情况下,导体棒内的静电场与非静电性电场相平衡,即,所以,E 的方向沿棒由上向下,大小为.(3)上面已经得到,方向沿棒由下向上。

(4)上述导体棒就相当一个外电路不通的电源,所以导体棒两端的电势差就等于棒的动生电动势,即,棒的上端为正,下端为负。

11-8 如图11-12所表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导体回路ABCD ,其边AB 可以滑动。

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 0.5 T ,电阻为R = 0.2 Ω,AB 边长为 l = 0.5 m ,AB 边向右平移的速率为v = 4 m ⋅s -1 ,求:(1)作用于AB 边上的外力;(2)外力所消耗的功率;(3)感应电流消耗在电阻R 上的功率。

解(1)当将AB 向右拉动时,AB 中会有电流通过,流向为从B 到A 。

AB 中一旦出现电流,就将受到安培力F 的作用,安培力的方向为由右向左。

所以,要使AB 向右移动,必须对AB施加由左向右图11-12的力的作用,这就是外力F外。

在被拉动时,AB中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电流为.AB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安培力的方向为由右向左。

外力的大小为,外力的方向为由左向右。

第11章弹簧习题解答

第11章弹簧习题解答

第11章习题1.选择题1)圆柱螺旋弹簧的旋绕比是的比值。

(1)弹簧丝直径d与中径D2(2)中径D2与弹簧丝直径d(3)弹簧丝直径d与自由高度H0(4)自由高度H0与弹簧丝直径d2)旋绕比C选得过小则弹簧。

(1)刚度过小,易颤动(2)易产生失稳现象(3)尺寸过大,结构不紧凑(4)卷绕困难,且工作时内侧应力大3)圆柱螺旋弹簧的有效圈数是按弹簧的要求计算得到的。

(1)刚度(2)强度(3)稳定性(4)结构尺寸4)采用冷卷法制成的弹簧,其热处理方式为。

(1)低温回火(2)淬火后中温回火(3)渗碳淬火(4)淬火5)采用热卷法制成的弹簧,其热处理方式为。

(1)低温回火(2)淬火后中温回火(3)渗碳淬火(4)淬火2.思考题1) 弹簧主要功能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 弹簧的卷制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什么条件?3)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受载时,弹簧丝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最大应力值如何确定?为何引入曲度系数k1?4)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强度和刚度计算的目的是什么?3.设计计算题1) 试设计一液压阀中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已知:弹簧的最大工作载荷F max=350N,最小工作载荷F min=200N ,工作行程为13mm,要求弹簧外径不大于35mm,载荷性质为Ⅱ类,一般用途,弹簧两端固定支承。

2)设计一圆柱螺旋拉伸弹簧。

已知:弹簧中径D2≈12mm,外径D<18mm;当载荷F1=160N,弹簧的变形量λ1=6mm,当载荷F2=350N,弹簧的变形量λ2=16 mm 。

第11章习题答案1.选择题1)(2)2)(4)3)(1)4)(1) 5)(2)1.弹簧主要有哪些功能?试举例说明。

答:弹簧的主要功能有(1)缓冲和减振,如车辆中的缓冲弹簧、联轴器中的吸振弹簧;(2)控制运动,如内燃机中的阀门弹簧、离合器中的控制弹簧;(3)储蓄能量,如钟表中的弹簧;(4)测力,如测力器和弹簧秤中的弹簧等。

2.弹簧的卷制方法有几种?适用条件?答:弹簧的卷绕方法有冷卷法和热卷法。

大学写作训练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写作训练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11章通讯1 .比拟消息和通讯的特点,说明它们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讯和消息既同属新闻,自有许多总属于新闻性之下的共同点,如时效性、事实性及报道选择性等等,但通讯与消息既各自独立,那么它们之间又明显不同。

其不同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用表达,少用描写,几乎不用议论和抒情,而通讯那么多用表达也多用描写(如果说消息是对事实的表达,那么通讯就是对事实的描写),同时,通讯也可用议论和抒情。

所以通讯具有一定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性。

二、在表达的口吻即表达的人称角度上,消息一般用第三人称,而通讯那么可以用第一人称。

三、在报道内容上,消息以概要为主,而通讯那么兼有细节,表现内容比通讯多、大、宽、深。

四、在时效性上,通讯的时效性比消息稍迟。

五、在语言上,通讯的语言比消息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六、在文体标志上,通讯与消息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消息的标题可有二行以上的,但通讯的标题最多只有二行,且这二行之间需要用破折号加以区别其虚标与实标。

所有非消息的文章标题,正标题一般都是虚标而副标题一般都是实标。

二是消息有电头与导语,但是通讯那么没有。

2 .通讯和散文、社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通讯和散文的区别通讯与散文尤其是叙事散文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如表达方式都是“无所不用”(即表达、描写、议论和抒情等都用),如艺术手法和文章结构都是自由灵活, 如都不允许虚构而要求真实等,但通讯和散文毕竟不同。

其不同之处主要有:(-)在题材选择上,通讯多项选择用新闻题材即具有一定的时效价值与社会价值者,而散文的题材不仅可大可小,而且可新可旧,主要看重题材的文学价值。

(二)在表达目的上,通讯主要达成的是客观告知目的而散文那么通过对事件的文学性表达,达成作者的主观抒情目的。

3 .通讯一般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通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是:一、事件通讯:以记事为主,记述某一事件的发生、开展和结束。

事件通讯往往也要写到人,但却是“以事带人,以事为主:二、人物通讯:以写人为主,记述人物的行动、语言、事迹等。

赵近芳大学物理学第五版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赵近芳大学物理学第五版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111.1选择题(1)一圆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作下列运动时,哪些情况会产生感应电流()(A )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B )以直径为轴转动,轴跟磁场垂直;(C )沿平行磁场方向平移;(D )以直径为轴转动,轴跟磁场平行。

[答案:B](2)下列哪些矢量场为保守力场()(A )静电场;(B )稳恒磁场;(C )感生电场;(D )变化的磁场。

[答案:A](3)用线圈的自感系数L 来表示载流线圈磁场能量的公式221LI W m=()(A )只适用于无限长密绕线管;(B )只适用于一个匝数很多,且密绕的螺线环;(C )只适用于单匝圆线圈;(D )适用于自感系数L 一定的任意线圈。

[答案:D](4)对于涡旋电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涡旋电场对电荷有作用力;(B )涡旋电场由变化的磁场产生;(C )涡旋场由电荷激发;(D )涡旋电场的电力线闭合的。

[答案:C]11.2填空题(1)将金属圆环从磁极间沿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方向抽出时,圆环将受到。

[答案:磁力](2)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场力是,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场力是,激发感生电场的场源是。

[答案:洛伦兹力,涡旋电场力,变化的磁场](3)长为l 的金属直导线在垂直于均匀的平面内以角速度ω转动,如果转轴的位置在,这个导线上的电动势最大,数值为;如果转轴的位置在,整个导线上的电动势最小,数值为。

[答案:端点,221l B ω;中点,0]11.3一半径r =10cm 的圆形回路放在B =0.8T的均匀磁场中.回路平面与B垂直.当回路半径以恒定速率trd d =80cm/s 收缩时,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解:回路磁通2πr B BS m ==Φ感应电动势大小40.0d d π2)π(d d d d 2====trr B r B t t m ΦεV 11.4一对互相垂直的相等的半圆形导线构成回路,半径R =5cm,如题11.4图所示.均匀磁场B =80×10-3T,B 的方向与两半圆的公共直径(在Oz 轴上)垂直,且与两个半圆构成相等的角α当磁场在5ms内均匀降为零时,求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解:取半圆形cba 法向为i,题11.4图则αΦcos 2π21B R m=同理,半圆形adc 法向为j,则αΦcos 2π22B R m=∵B 与i 夹角和B 与j夹角相等,∴︒=45α则αΦcos π2R B m =221089.8d d cos πd d -⨯-=-=Φ-=tBR t m αεV 方向与cbadc 相反,即顺时针方向.题11.5图11.5如题11.5图所示,载有电流I 的长直导线附近,放一导体半圆环MeN 与长直导线共面,且端点MN 的连线与长直导线垂直.半圆环的半径为b ,环心O 与导线相距a .设半圆环以速度v 平行导线平移.求半圆环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及MN 两端的电压N M U U -.解:作辅助线MN ,则在MeNM 回路中,沿v方向运动时0d =m Φ∴0=MeNM ε即MNMeN εε=又∵⎰+-<+-==ba ba MN ba ba Iv l vB 0ln 2dcos 0πμπε所以MeN ε沿NeM 方向,大小为ba ba Iv -+ln 20πμM 点电势高于N 点电势,即ba ba Iv U U N M -+=-ln 20πμ题11.6图11.6如题11.6所示,在两平行载流的无限长直导线的平面内有一矩形线圈.两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电流以tId d 的变化率增大,求:(1)任一时刻线圈内所通过的磁通量;(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解:以向外磁通为正则(1)]ln [ln π2d π2d π2000da db a b Il r l r I r l r I ab b a d d m +-+=-=⎰⎰++μμμΦ(2)tI b a b d a d l t d d ]ln [ln π2d d 0+-+=-=μΦε11.7如题11.7图所示,用一根硬导线弯成半径为r 的一个半圆.令这半圆形导线在磁场中以频率f 绕图中半圆的直径旋转.整个电路的电阻为R .求:感应电流的最大值.题11.7图解:)cos(2π02ϕωΦ+=⋅=t r B S B m∴Bfr f r B r B t r B t m m i 222202ππ22π2π)sin(2πd d ===+=-=ωεϕωωΦε∴RBf r R I m 22π==ε11.8如题11.8图所示,长直导线通以电流I =5A,在其右方放一长方形线圈,两者共面.线圈长b =0.06m,宽a =0.04m,线圈以速度v =0.03m/s垂直于直线平移远离.求:d =0.05m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题11.8图解:AB 、CD 运动速度v方向与磁力线平行,不产生感应电动势.DA 产生电动势⎰==⋅⨯=AD I vb vBb l B v d2d )(01πμεBC 产生电动势)(π2d )(02d a I vbl B v CB+-=⋅⨯=⎰με∴回路中总感应电动势8021106.111(π2-⨯=+-=+=ad d Ibv μεεεV 方向沿顺时针.11.9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v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中,B 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题11.9图所示),B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设t =0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解:⎰==︒=⋅=22212160cos d klvt lv kt Blvt S B m Φ∴klvt tm-=-=d d Φε即沿abcd 方向顺时针方向.题11.9图11.10一矩形导线框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右穿过一均匀磁场区,B的方向如题11.10图所示.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画出线框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设导线框刚进入磁场区时t =0).解:如图逆时针为矩形导线框正向,则进入时0d d <Φt,0>ε;题11.10图(a)题11.10图(b)在磁场中时0d d =tΦ,0=ε;出场时0d d >tΦ,0<ε,故t I -曲线如题10-9图(b)所示.题11.11图11.11导线ab 长为l ,绕过O 点的垂直轴以匀角速ω转动,aO =3l磁感应强度B 平行于转轴,如图11.11所示.试求:(1)ab 两端的电势差;(2)b a ,两端哪一点电势高?解:(1)在Ob 上取dr r r +→一小段则⎰==320292d l Ob l B r rB ωωε同理⎰==302181d l Oa l B r rB ωωε∴2261)92181(l B l B Ob aO ab ωωεεε=+-=+=(2)∵0>ab ε即0<-b a U U ∴b 点电势高.题11.12图11.12如题11.12图所示,长度为b 2的金属杆位于两无限长直导线所在平面的正中间,并以速度v平行于两直导线运动.两直导线通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两导线相距2a .试求:金属杆两端的电势差及其方向.解:在金属杆上取r d 距左边直导线为r ,则ba b a Iv r r a r Iv l B v b a b a B A AB -+-=-+-=⋅⨯=⎰⎰+-lnd 211(2d )(00πμπμε ∵<AB ε∴实际上感应电动势方向从A B →,即从图中从右向左,∴ba ba Iv U AB -+=ln 0πμ题11.13图11.13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充满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一金属杆放在题11.13图中位置,杆长为2R ,其中一半位于磁场内、另一半在磁场外.当tBd d >0时,求:杆两端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解:∵bcab ac εεε+=tBR B R t t ab d d 43]43[d d d d 21=--=-=Φε=-=tabd d 2Φεt BR B R t d d 12π]12π[d d 22=--∴tB R acd d ]12π43[22+=ε∵0d d >tB∴0>ac ε即ε从ca →11.14半径为R的直螺线管中,有dtdB>0的磁场,一任意闭合导线abca ,一部分在螺线管内绷直成ab 弦,a ,b 两点与螺线管绝缘,如题11.14图所示.设ab =R ,试求:闭合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解:如图,闭合导线abca 内磁通量436π(22R R B S B m -=⋅= Φ∴tBR R i d d )436π(22--=ε∵0d d >tB∴0<i ε,即感应电动势沿acba ,逆时针方向.题11.14图题11.15图11.15如题11.15图所示,在垂直于直螺线管管轴的平面上放置导体ab 于直径位置,另一导体cd 在一弦上,导体均与螺线管绝缘.当螺线管接通电源的一瞬间管内磁场如题11.15图示方向.试求:(1)ab 两端的电势差;(2)cd 两点电势高低的情况.解:由⎰⎰⋅-=⋅l S tB l Ed d d d 旋知,此时旋E 以O 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1)∵ab 是直径,在ab 上处处旋E与ab 垂直∴⎰=⋅ll 0d 旋∴0=ab ε,有b a U U =(2)同理,0d >⋅=⎰l E cddc旋ε∴0<-c d U U 即dc U U >题11.16图11.16一无限长的直导线和一正方形的线圈如题11.16图所示放置(导线与线圈接触处绝缘).求:线圈与导线间的互感系数.解:设长直电流为I ,其磁场通过正方形线圈的互感磁通为⎰==32300122ln π2d π2a a Iar r Ia μμΦ∴2ln π2012aI M μΦ==11.17两线圈顺串联后总自感为1.0H,在它们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反串联后总自感为0.4H.试求:它们之间的互感.解:∵顺串时M L L L 221++=反串联时M L L L 221-+='∴M L L 4='-15.04='-=L L M H题11.18图11.18一矩形截面的螺绕环如题11.18图所示,共有N匝.试求:(1)此螺线环的自感系数;(2)若导线内通有电流I ,环内磁能为多少?解:如题11.18图示(1)通过横截面的磁通为⎰==baabNIh r h r NI ln π2d π200μμΦ磁链abIh N N lnπ220μΦψ==∴ab h N I L lnπ220μψ==(2)∵221LI W m =∴ab h I N W m lnπ4220μ=11.19一无限长圆柱形直导线,其截面各处的电流密度相等,总电流为I .求:导线内部单位长度上所储存的磁能.解:在R r <时20π2R I B r μ=∴4222002π82R r I B w m μμ==取r r V d π2d =(∵导线长1=l )则⎰⎰===RR m I R r r I r r w W 00204320π16π4d d 2μμπ。

分析化学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1.试说明定量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答: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样品往往含有各种组分,当进行测定时常常彼此发生干扰。

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甚至无法进行测定,为了消除干扰,较简单的方法是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掩蔽剂,但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方法并不能消除干扰,因此必须把被测元素与干扰组分分离以后才能进行测定。

所以,定量分离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何谓回收率?在回收工作中对回收率要求如何?答:回收率是用来表示分离效果的物理量,回收率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一般要求R A>90~95%即可。

3.何谓分离率?在分析工作中对分离率的要求如何?答:分离率表示干扰组分B与待测组分A的分离程度,用表示S B/A,S B/A越小,则R B越小,则A与B之间的分离就越完全,干扰就消除的越彻底。

通常,对常量待测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分离率应在0.1%以下;但对微量待测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则要求分离率小于10-4%。

4.有机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有什么优点。

答:优点: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沉淀的溶解度小,沉淀作用比较完全,而且得到的沉淀较纯净。

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沉淀剂而留下待测定的元素。

5.何谓分配系数、分配比?二者在什么情况下相等?答:分配系数:是表示在萃取过程中,物质进入有机溶剂的相对大小。

分配比:是该物质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浓度之和与在水中各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的比值,表示该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当溶质在两相中仅存在一种形态时,二者相等。

6.为什么在进行螯合物萃取时控制溶液的酸度十分重要?答:在萃取过程中,溶液的酸度越小,则被萃取的物质分配比越大,越有利于萃取,但酸度过低则可能引起金属离子的水解,或其他干扰反应发生,应根据不同的金属离子控制适宜的酸度。

7.解释下列各概念:交联度,交换容量,比移值。

答:交联度:在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相互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连接而成网状结构的过程称为交联。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习题答案孟昊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习题答案孟昊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理论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理论一、填空题1、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________用于解释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决定,是对汇率的静态分析;________用于解释某一时间段上汇率变动的原因,是相对动态的汇率分析方法。

2、根据大卫•休谟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将会引起________,使得本国的货币减少和物价下跌,进而本国出口________,进口________,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3、从产业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垄断优势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影响的投资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1963年经济学家斯旺将丁伯根的理论运用于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分析,提出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矛盾问题,被称为“斯旺模型”。

5、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________和________,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在投机冲击下产生危机。

二、不定项选择题1、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如果A国的利率高于B国,则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在远期将( )。

A.升值B.贬值C.不变D.无法判断2、根据国际收支说,影响国际收支进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 )。

A.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B.本国和外国价格水平C.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水平D.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3、关于资产组合分析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分了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的不完全替代性B.在存量分析中纳入了经常账户这一流量因素C.模型过分复杂,影响了其实际运用D.模型中的变量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很难获取统计资料4、在一般情况下,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出口产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可能( )。

A.下跌B.上涨C.不变D.先涨后跌5、以凯恩斯宏观经济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

A.弹性分析法B.乘数分析法C.吸收分析法D.货币分析法6、侧重于国际投资条件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包括()。

11 章 思考题 习题答案

11 章 思考题 习题答案

NaBH4
OH O CH3CH2CHCH COCH2CH3
CH3
HCN (5) HC CH
CH2 CHCN
H2O,H+
CH3OH H+
CH2
CHCOOCH3
O
(6)
CH3OH/H+ NaBH4 HO CO2H
CO2CH3
OH
(7)格式试剂与二氧化碳反应 CH3CHCH3 HBr
Mg/醚
1)CO2 CH3CHCOOH
COOC2H5 CH2=CHCH2-C-CH3
COOC2H5
(1) OH-,H2O (2) H3O+
CH2=CHCH2CHCOOH CH3
思考题 11-19 写出反应产物 O + NCCH2COOH CH3COONH4
答案:为活泼亚甲基与酮的 Knoevenagel 反应: O + NCCH2COOH CH3COONH4
CH3CCH3
CH3CHCH3
答案:β-二羰基的互变性。与 2,4-二硝基苯肼反应的为(a)、(b),(a)使 Br2/CCl4
褪色。
思考题 11-17 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O -C-CH3
答案:为乙酰乙酸乙酯合成环状取代丙酮的方法:
OO
OO
CH3CCH2COC2H5
(1)C2H5ONa (2)Br(CH2)4Br
HOCH2CH2CH2CH2OH
思考题 11-15 由对羟基苯胺合成药物泰诺林的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答案:为酰胺的制备 HO-
OO -NH2 + CH3COCCH3 吡啶 HO-
O -NH-CCH3
3
思考题 11-1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编译原理课后第十一章答案

编译原理课后第十一章答案

对假设(2) B:=3 D:=A+C E:=A*C F:=D+E K:=B*5 L:=K+F
计算机咨询网()陪着您
10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7题 分别对图 11.25 和 11.26 的流图: (1) 求出流图中各结点 n 的必经结点集 D(n)。 (2) 求出流图中的回边。 (3) 求出流图中的循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m-1 j:=n t1:=4*n v:=a[t1] i:=i+1 t2:=4*i t3:=a[t2] if t3< v goto (5) j:=j-1 t5:=4*j t5:=a[t4] if t5> v goto (9) if i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 5 题: 如下程序流图(图 11.24)中,B3 中的 i∶=2 是循环不变量,可以将其提到前置结点吗?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循环不变量外移的条件吗?
图 11.24 答案: 不能。因为 B3 不是循环出口 B4 的必经结点。 循环不变量外移的条件外有: (a)(I)s 所在的结点是 L 的所有出口结点的必经结点 (II)A 在 L 中其他地方未再定值 (III)L 中所有 A 的引用点只有 s 中 A 的定值才能到达 (b)A 在离开 L 之后不再是活跃的,并且条件(a)的(II)和(III)成立。所谓 A 在离开 L 后不再是活跃的是指,A 在 L 的任何出口结点的后继结点的入口处不是活跃的(从此点后 不被引用) (3)按步骤(1)所找出的不变运算的顺序,依次把符合(2)的条件(a)或(b)的 不变运算 s 外提到 L 的前置结点中。如果 s 的运算对象(B 或 C)是在 L 中定值的,则只有 当这些定值四元式都已外提到前置结点中时,才可把 s 也外提到前置结点。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各档输入电流
I1=5mA I2=0.5mA I3=0.1mA I4=50A I5=10A
于是Rf1=U0/-Ix
故RF1=5V/5mA=1k
RF2=5V/0.5mA-KF1=9k
RF4=5V/0.1mA-RF1-RF2=50k
RF3=5V/50*10-6mA-RF1-RF2-RF3=40k
RF5=5V/10*10-6mA-RF1-RF2-RF3-RF4=400K
Uox=-Rf/RixU; (x=1.2.3.4.5)
即:R1x=-Ui/UoxRf
每个量程上输入最大时,输出均为5V。
故R11=50/5*1M=10M
R12=10/5*1M=2M
R13=5/5*1M=1M
R14=1/5*1M=200K
R15=0.5/5*1M=100K
11.3.18
解:输出电压U=-i*RF
即有
R1=100k,Cf=1uF或者R1=10k,Cf=10uF
11.3.13
解:由“虚断”可知
U-=U+=R3/(R2+R3)Ui2
由“虚短”可知
(Ui1—U-)/R1=(U—Uo1)/Rf
所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o1=-Rf/R1*Ui1+R3/(R2+R3)*(1+Rf/R1)Ui2
=-20/10x1.1+20/(10+20)x(1+20/10)x1
R2=R1//Rf=10*500/(10+500)=9.8KΩ
当Ui=10mV时,输出电压Uo=Auf*Ui=-50*10=-500mV
1.3.6
解:UO1=-(Rf/R1)*Ui
UO2=-(R/R)*UO1=-(-R/R)*((Rf/R1)*Ui)=Rf/R1*Ui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波动光学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波动光学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习题11-1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 mm ,缝屏间距D =1.0 m ,若第2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 mm ,试求:(1)入射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由λk d D x =明知, λ22.01010.63⨯⨯= 30.610m m 600n m λ-=⨯= (2)3106.02.010133=⨯⨯⨯==∆-λd D x mm 11-2 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 =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缝,结果使屏幕上的第7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纹的位置。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550 nm ,求此云母片的厚度。

解:设云母片厚度为e ,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e n e ne )1(-=-=δ 按题意 λδ7= ∴610106.6158.1105500717--⨯=-⨯⨯=-=n e λm 6.6=m μ 11-3 在折射率n 1=1.52的镜头表面涂有一层折射率n 2=1.38的MgF 2增透膜,如果此膜适用于波长λ=550 nm 的光,问膜的最小厚度应取何值?解:设光垂直入射增透膜,欲透射增强,则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应满足干涉相消条件,即λ)21(22+=k e n ),2,1,0(⋅⋅⋅=k 222422)21(n n k n k e λλλ+=+=)9961993(38.14550038.125500+=⨯+⨯=k k o A令0=k ,得膜的最薄厚度为996o A 。

11-4 白光垂直照射在空气中厚度为0.4μm 的玻璃片上,玻璃的折射率为1.50。

试问在可见光范围内(λ= 400~700nm ),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哪些波长的光在透射中增强?解:(1)222n d j λδλ=+= 24 3,480n m 21n d j j λλ===- (2)22(21) 22n d j λλδ=+=+ 22n d j λ= 2,600n m j λ==;3,400nm j λ== 11-5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 nm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 解:由反射干涉相长公式有42221ne ne k k λδλλ=+==-, ),2,1(⋅⋅⋅=k 得4 1.3338002674nm 2214 1.3338003404nm 231k k λλ⨯⨯===⨯-⨯⨯===⨯-,红色,紫色所以肥皂膜正面呈现紫红色。

第11章光学习题及答案

第11章光学习题及答案

第11章习题及其答案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 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 ]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2、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A) λ / 4 . (B) λ / (4n ).(C) λ / 2 . (D) λ / (2n ).3、在玻璃(折射率n 2=1.60)表面镀一层MgF 2 (折射率n 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 nm(1nm=10­9m)的光从空气(n 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 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A) 78.1 nm (B) ) 90.6 nm (C) 125 nm (D) 181 nm (E) 250nm4、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A) 2 ( n -1 ) d . (B) 2nd .(C) 2 ( n -1 ) d +λ / 2. (D) nd . (E) ( n -1 ) d .5、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 ] (A) λ / 2. (B) λ / (2n ).(C) λ / n . (D)()12-n λ.6、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 =4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 ] (A) 2 个. (B) 4 个.(C) 6 个. (D) 8 个.7、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 上,装置如图.在屏幕D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BC 的长度为 [ ] (A) λ / 2.(B) λ.(C) 3λ / 2 . (D) 2λ .8、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光栅常数(a + b)为下列哪种情况时(a代表每条缝的宽度),k=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2 a.(B) a+b=3 a.(C) a+b=4 a.(A) a+b=6 a.9、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λ1=450 nm和λ2=750 nm (1 nm=10-9 m)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λ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A) 2 ,3 ,4 ,5 ......(B) 2 ,5 ,8 ,11......(C) 2 ,4 ,6 ,8 ......(D) 3 ,6 ,9 ,12......10、波长λ=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B) 3.(C) 4.(D) 5.11、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0 / 8.(B) I0 / 4.(C) 3 I0 / 8.(D) 3 I0 / 4.12、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A) 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B) 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C) 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D) 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13、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形膜上,劈尖角为θ,劈形膜的折射率为n,第三条暗纹与第六条暗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14、波长为600 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宽为a=0.60 mm的单缝上,缝后有一焦距f'=60 cm的透镜,在透镜焦平面上观察衍射图样.则:中央明纹的宽度为__________,两个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1 nm=10﹣9 m)15、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a=4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ϕ=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个半波带.16、用平行的白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时,波长为λ1=440 nm 的第3级光谱线将与波长为λ2=________nm 的第2级光谱线重叠.(1 nm =10 –9 m)17、用相互平行的一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构成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在一偏振片上,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强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倍,则入射光中,自然光强I 0与线偏振光强I 之比为__________。

第章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习题答案

第章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习题答案
-.192
.707
X8
-.066
.575
.09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a Rotation converged in 5 iterations.
28
61
65
81
98
94
95
29
79
95
83
89
89
79
30
81
90
79
73
85
80
31
85
77
75
52
73
59
32
68
85
70
84
89
86
33
85
91
95
63
76
66
34
91
85
100
70
65
76
35
74
74
84
61
80
69
36
88
100
85
49
71
66
37
63
82
66
89
78
80
38
87
84
100
55.043
43.677
中国石油
33.441
19.900
0.735
0.923
28.068
1.043
42.682
45.593
广聚能源
6.790
15.650
0.441

大学物理下册-毛峰版的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下册-毛峰版的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下册-毛峰版的习题答案第11章热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1、内能和热量的概念有何不同?下面两种说法是否正确?(1)物体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2)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内能越大。

答: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的量度。

内能是状态量,只与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热量是过程量,与一定过程相对应。

(1)错。

热量是过程量,单一状态的热量无意义。

(2)对。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2、pV图上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什么如果该面积越大,是否效率越高答: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循环过程中所做的净功.由于定高,因为还与吸热Q1有关.3、评论下述说法正确与否(1)功可以完全变成热,但热不能完全变成功;(2)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3)可逆过程就是能沿反方向进行的过程,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沿反方向进行的过程.答:(1)不正确.有外界的帮助热能够完全变成功;功可以完全变成热,但热不能自动地完全变成功;(2)不正确.热量能自动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外界的帮助下,热量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3)不正确.一个系统由某一状态出发,经历某一过程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消除原过程对外界的一切影响而使系统和外界同时都能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同时恢复原状态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有些过程虽能沿反方向进行,系统能回到原来的状态,但外界没有同时恢复原状态,还是不可逆过程.4、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证明,在pV图上一绝热线与一等温线不能有两个交点.A净Q1,A净面积越大,效率不一题4图解:(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QEA若有两个交点a和b,则经等温ab过程有E1Q1A10经绝热ab过程E2A10E2A10从上得出E1E2,这与a,b两点的内能变化应该相同矛盾.(2)若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则组成闭合曲线而构成了一循环过程,这循环过程只有吸热,无放热,且对外做正功,热机效率为100%,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5、一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试指出:(1)ab,bc,ca各是什么过程;(2)画出对应的pV图;(3)该循环是否是正循环(4)该循环作的功是否等于直角三角形面积(5)用图中的热量Qab,Qbc,Qac表述其热机效率或致冷系数.题5图题6图解:(1)ab是等体过程bc过程:从图知有VKT,K为斜率vR由pVvRT得pK故bc过程为等压过程ca是等温过程(2)pV图如图(3)该循环是逆循环2(4)该循环作的功不等于直角三角形面积,因为直角三角形不是pV图中的图形.(5)eQabQbcQcaQab6、两个卡诺循环如图所示,它们的循环面积相等,试问:(1)它们吸热和放热的差值是否相同;(2)对外作的净功是否相等;(3)效率是否相同答:由于卡诺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相等,系统对外所作的净功相等,也就是吸热和放热的差值相等.但吸热和放热的多少不一定相等,效率也就不相同.7、4.8kg的氧气在27.0℃时占有1000m3的体积,分别求在等温、等压情况下,将其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所需做的功、所吸收的热量以及内能的变化。

大学应用物理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大学应用物理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第11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1-10 如图11-57所示,由S 点发出的λ=600nm 的单色光,自空气射人折射率n =1.23的透明物质,再射入空气.若透明物质的厚度e =1.0cm ,入射角030θ=,且SA=BC=5cm ,求:(1)折射角1θ为多少? (2)此单色光在这层透明物质里的频率、速度和波长各为多少? (3)S 到C 的几何路程为多少?光程又为多少?解:(1)由折射定律1sin sin θθ=n 可得 0124)23.130sin arcsin()sin arcsin(===nθθ(2)单色光在透明介质中的速度nυ,波长n λ和频率ν分别为).(1044.218-⨯==sm nc n υ,)(4881088.47nm m nn =⨯==-λλ)(100.514z H c⨯==λν(3)S 到C 的几何路程为:)(111.0cos 1m BC e SA BC AB SA SC =++=++=θS 到C 的光程为:)(114.011m BC n AB SA r n i i =⨯+⨯+⨯=∑。

11-1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0mm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第五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2.78mm ,问所用光波长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分析:在双缝干涉中,屏上暗纹位置由x 决定。

所谓第5条暗纹是指对应4=k 的那一级暗纹。

由于条纹对称,该暗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mmx 278.22=,那么由暗纹公式即可求得波长λ。

此外,因双缝干涉是等间距的,故也可用条纹间距公式λdD x =∆求人射光波长。

应注意两个第5条暗纹之间所包含的相邻条纹间隔数为9(不是10,因每边只有4.5条),故mmx 278.22=∆。

解法一:屏上暗纹的位置2)12(λ+=k dD x ,把4=k ,mx 310278.22-⨯=以及d 、D值代人,可得nm 8.632=λ,为红光。

金融市场学(张亦春)第 11 章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市场学(张亦春)第 11 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1 章效率市场假说1.假定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投资于该公司股票获得了高回报。

是否违背市场的强有效形式?答:高层管理人员可能掌握公司的机密信息。

在这些信息基础之上他们有能力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交易,这并不奇怪。

这种能力并不违背市场的弱有效形式;非常规盈利并不是来自于对过去股价和交易数据的分析。

如果这些非常规是来自对过去价格和交易数据的分析,则说明从这种分析中可以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

但这种能力违反市场的强有效性。

很明显,一些机密信息并没有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

2.下列哪种情况与弱势市场假说最为矛盾?(l)超过30%的共同基金表现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2)内幕人士赚取大量的超额利润(3)每年一月份股票市场都有超额收益率答:(3),股票价格不能反映历史信息。

3.你通过对股价历史资料的分析发现了如下现象,请问哪种现象与弱式有效市场相矛盾?(1)平均收益率显著大于 O。

(2)任何一周的收益率与下一周的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都等于 O。

(3)在估价上升 8%后买入并在下跌 8%后卖出就可获得超额利润。

(4)通过持有低红利收益率的股票就可以获得高于平均数的资本利得。

答:(3),股票价格不能反映历史信息。

4.如果效率市场假说成立的话,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1)可以精确预测未来事件(2)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3)证券价格变动的原因无法知道。

(4)股价不会变动答:(2)。

5.下列哪种现象可以作为反对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的证据?(1)共同基金平均收益并未超市场。

(2)在公司宣布其红利超常增加后买入(或卖出)该股票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3)市盈率低的股票有超长收益率。

(4)在任何年份都有 50%左右的共同基金战胜市场。

答:(3)。

6.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认为,股票价格:(1)充分反映了所有历史价格信息。

(2)充分反映了所有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3)充分反映了包括内幕消息之内的所有相关信息。

(4)是可预测的。

答:(2)。

7.假设公司意外地宣布向其股东派发大额现金红利,如果该消息没有事先泄露,那么在有效市场中,你认为会发生什么情况?(1)在宣布时价格会异常变动。

物理学第三版(刘克哲张承琚)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物理学第三版(刘克哲张承琚)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物理学11章习题解答]11-1如果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a,问在15 s内有多少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解设在t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数为n,则电流可以表示为,所以.11-2 在玻璃管内充有适量的某种气体,并在其两端封有两个电极,构成一个气体放电管。

当两极之间所施加的电势差足够高时,管中的气体分子就被电离,电子和负离子向正极运动,正离子向负极运动,形成电流。

在一个氢气放电管中,如果在3 s内有1018 个电子和1018 个质子通过放电管的横截面,求管中电流的流向和这段时间内电流的平均值。

解放电管中的电流是由电子和质子共同提供的,所以.电流的流向与质子运动的方向相同。

11-3 两段横截面不同的同种导体串联在一起,如图11-7所示,两端施加的电势差为u。

问:(1)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是否相同(2)两导体内的电流密度是否相同(3)两导体内的电场强度是否相同(4)如果两导体的长度相同,两导体的电阻之比等于什么(5)如果两导体横截面积之比为1: 9,求以上四个问题中各量的比例关系,以及两导体有相同电阻时的长度之比。

解(1)通过两导体的电流相同,。

(2)两导体的电流密度不相同,因为,图11-7又因为,所以.这表示截面积较小的导体电流密度较大。

(3)根据电导率的定义,在两种导体内的电场强度之比为.上面已经得到,故有.这表示截面积较小的导体中电场强度较大。

(4)根据公式,可以得到,这表示,两导体的电阻与它们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5)已知,容易得到其他各量的比例关系,,,.若,则两导体的长度之比为.11-4两个同心金属球壳的半径分别为a和b(>a),其间充满电导率为的材料。

已知是随电场而变化的,且可以表示为= ke,其中k为常量。

现在两球壳之间维持电压u,求两球壳间的电流。

解在两球壳之间作一半径为r的同心球面,若通过该球面的电流为i,则.又因为,所以.于是两球壳之间的电势差为.从上式解出电流i,得.11-5一个电阻接在电势差为180 v电路的两点之间,发出的热功率为250w。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P234-P236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P234-P236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复习题1.解释一种物品有“排他性”的含义。

解释一种物品有“消费中的竞争性”的含义。

一块比萨饼是否有排他性?是否有消费中的竞争性?答:一种物品具有“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具有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一种物品有“消费中的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比萨饼有排他性,只要不卖给某人比萨饼就可以阻止他使用。

比萨饼也有竞争性,一个人多吃一块比萨饼,会使其他人少享受一块。

2.给公共物品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私人市场本身能提供这种物品吗?解释原因。

答: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比如小镇上的烟火表演。

私人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物品。

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因此,无法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者收费,在私人提供这种物品时就存在搭便车的激励,从而使私人提供者无利可图。

3.什么是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什么它很重要?为什么进行这种分析很困难? 答: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比较的研究。

只有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政府才能决定是否应该提供一种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少。

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没有判断这种公共物品价值的价格。

简单地问人们,他们对一种公共物品的评价是多少是不可靠的。

那些受益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的利益的激励。

那些受害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成本的激励。

4.给公共资源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对这种物品的使用会太多还是太少?为什么?答: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使用这种物品会太多。

因为不能向使用共有资源的人收费,而且,一个人对共有资源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所以,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问题与应用1.考虑你们当地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劳务。

A.用图11-1 中的分类解释下列每种物品属于哪个范畴:⊙警察保护⊙铲雪⊙教育⊙乡间道路⊙城市街道答:⊙警察保护属于自然垄断,因为它有排他性却无竞争性。

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光 学11-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 、S 2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 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图中的S ′位置,则( )(A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分析与解 由S 发出的光到达S 1 、S 2 的光程相同,它们传到屏上中央O 处,光程差Δ=0,形成明纹.当光源由S 移到S ′时,由S ′到达狭缝S 1 和S 2 的两束光产生了光程差.为了保持原中央明纹处的光程差为0,它会向上移到图中O ′处.使得由S ′沿S 1 、S 2 狭缝传到O ′处的光程差仍为0.而屏上各级条纹位置只是向上平移,因此条纹间距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 ).题11-1 图11-2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 和n 3,且n 1 <n 2 ,n 2 >n 3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2222222D 2C 22B 2A n e n e n e n e n λλλ---题11-2 图分析与解 由于n 1 <n 2 ,n 2 >n 3 ,因此在上表面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下表面的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故它们的光程差222λ±=∆e n ,这里λ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因此正确答案为(B ). 11-3 如图(a )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夹在两块平面晶体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形膜,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 变小,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 )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B ) 数目减小,间距不变(C )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D )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题11-3图分析与解 图(a )装置形成的劈尖等效图如图(b )所示.图中 d 为两滚柱的直径差,b 为两相邻明(或暗)条纹间距.因为d 不变,当L 变小时,θ 变大,L ′、b 均变小.由图可得L d b n '==//2sin λθ,因此条纹总数n d b L N λ//2='=,因为d 和λn 不变,所以N 不变.正确答案为(C )11-4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3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 2 个 (B ) 3 个 (C ) 4 个 (D ) 6 个分析与解 根据单缝衍射公式()()(),...2,1 212 22sin =⎪⎪⎩⎪⎪⎨⎧+±±=k λk λk θb 明条纹暗条纹 因此第k 级暗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 个半波带,第k 级明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 +1 个半波带.由题意23sin /λθ=b ,即对应第1 级明纹,单缝分成3 个半波带.正确答案为(B ).11-5 波长λ=55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 =1.0 ×10-4 cm 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 4 (B ) 3 (C ) 2 (D ) 1分析与解 由光栅方程(),...1,02dsin =±=k λk θ,可能观察到的最大级次为()82.1/2dsin max =≤λπk 即只能看到第1 级明纹,答案为(D ). 11-6 三个偏振片P 1 、P 2 与P 3 堆叠在一起,P 1 与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 2与P 1 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45°,强度为I 0 的自然光入射于偏振片P 1 ,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 1 、P 2与P 3 ,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A ) I 0/16 (B ) 3I 0/8 (C ) I 0/8 (D ) I 0/4分析与解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光强为I 1 =I 0/2.由于P 1 和P 2 的偏振化方向成45°,所以偏振光透过P 2 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445cos 0o 212/I I I ==.而P 2和P 3 的偏振化方向也成45°,则透过P 3 后光强变为845cos 0o 223/I I I ==.故答案为(C ).11-7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所示,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 B ,则在界面2 的反射光( )(A ) 是自然光(B )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C )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D ) 是部分偏振光题11-7 图分析与解 由几何光学知识可知,在界面2 处反射光与折射光仍然垂直,因此光在界面2 处的入射角也是布儒斯特角,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反射光是线偏振光且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答案为(B ).11-8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0 mm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2.78 mm .问所用光的波长为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分析与解 在双缝干涉中,屏上暗纹位置由()212λ+'=k d d x 决定,式中d ′为双缝到屏的距离,d 为双缝间距.所谓第5 条暗纹是指对应k =4 的那一级暗纹.由于条纹对称,该暗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离mm 27822.=x ,那么由暗纹公式即可求得波长λ.此外,因双缝干涉是等间距的,故也可用条纹间距公式λdd x '=∆求入射光波长.应注意两个第5 条暗纹之间所包含的相邻条纹间隔数为9(不是10,为什么?),故mm 97822.=∆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直流电源1.1 教学内容与要求本章讨论直流电源的构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

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如表11.1所示。

表1.1 第11章教学内容与要求11.2 内容提要11.2.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电源是向负载提供功率(一定电压与电流)的电装置,是其它设备的能源。

电源有很多种。

本章介绍单相小功率电源,它将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单相交流电压转换为幅值稳定、输出电流较小的直流电压。

1. 单相小功率电源由四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2. 各部分的作用如下: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源的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要的数值。

整流电路:利用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整流元件,将正负交替的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有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之分。

滤波电路:尽可能地将单向脉动电压中的脉动成分滤掉,使输出电压成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稳压电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

11.2.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任务是把正、负交变的电压变成单方向脉动的直流电压。

整流电路有单相整流,属于小功率整流,还有三相整流及多相整流。

小功率整流的单相整流电路包括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桥式整流、倍压整流等。

各种整流电路的组成与性能指标如表11.1所示。

表11.1 单相整流电路11.2.3 滤波电路滤波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或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来实现的,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

1. 滤波电路的分类常用的滤波电路类型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RC-Π型滤波,LC-Π型滤波等。

2. 电容滤波电路(1)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滤波电容愈大,电路负载能力愈强,滤波效果愈好;负载电阻愈小,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愈低,脉动系数愈大。

(2)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 当负载开路时,2)(2U U AV o =实际电路中通常取2/)5~3(T C R L =时,2)(2.1U U AV o = (3)对滤波电容的要求考虑到电网电压的波动范围为±10%,电容的耐压值应大于221.1U 。

在半整流路中,为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电容容量应选得更大些。

(4)电容滤波电路的适用场合电容滤波电路通常适用于负载电流变化不大,负载整流电压较高的场合。

3. 其他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大的场合,其冲击电流很小。

复合型滤波电路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滤波效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且接成多级LC 型滤波,能使脉动成分降到更低。

在负载电流不大的情况下,还可以来用阻容滤波的形式。

11.2.2 稳压电路1. 稳压管稳压电路(1)电路组成稳压管稳压电路如图11.1所示u o-+图11.1(2)稳压原理在稳压二极管所组成的稳压电路中,利用稳压管所起的电流调节作用,通过限流电阻R上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进行补偿,来达到稳压的目的。

(3)特点及适用范围电路最为简单,但稳压值不能任意调节而且稳压性能不好。

仅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小且其变化范围也较小的情况。

2. 串联型线性稳压电源(1)电路组成串联型线性稳压电源由调整管、基准电压电路、采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及保护电路组成。

如图11.2所示。

+-U O如图11.2(2)特点串联型稳压电路具有输出电压可调、输出电流大、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纹波小等优点,但由于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调整管始终工作在线性区(即放大区).功耗较大,因而电路的效率低。

3. 集成稳压电路(1)三端稳压器组成三端稳压器是将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保护电路和启动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构成。

(2)三端集成稳压器分类:三端集成稳压器按功能分为:固定式稳压器(正输出w7800系列和负输出w7900系列)可调式稳压器[(正输出(W117系列)和负输出(W137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通过外接电路可扩展输出电流和电压。

4. 开关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因而功耗小,电路效率高,但一般输出的纹波电压较大,适用于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小、负载对输出纹波要求不高的场合。

自 测 题11.1 在图T11.1中所示的整流电路中,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22221U U U ==,负载电阻均为L R 。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T o i o VD1o o o(a ) (b) (c)图 T11.11. 图(a)所示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最小;( )2. 图(b )、图(c )所示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近似相等;( )3. 图(c )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最高;( )4. 图(b )所示电路的变压器在次级电压的正负半周负载均衡。

( ) 【解11.1】1. √ 2. √ 3. × 4. √11.2 填空题1.常用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系统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2.稳压电源主要是要求在 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3.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调整管工作在 ,而开关稳压电源的调整管是工作在 。

4.在图T11.2.4所示电路中,调整管为 ,采样电路由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组成, 比较放大电路由 组成, 保护电路由 组成;输出电压最小值的表达式为 ,最大值的表达式为 。

-+U o图 T11.2.4【解11.2】1. 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2. 电网电压,负载电阻 3. 放大状态,开关状态 4. VT 1,1R 、2R 和3R ,电阻R 与稳压管Z VD ,VT 2和R C ,R 0和VT 3,)(2BE Z 32321min O U U R R R R R U ++++=,)(2BE Z 3321max O U U R R R R U +++=。

11.3 试分析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应该选用哪一种滤波电路比较合适。

1. 负载电阻为1Ω,电流为10 A ,要求脉动系数S =10%; 2. 负载电阻为lK Ω,电流为l0mA .要求脉动系数S =0.1%;3. 负载电阻从20 Ω变到100 Ω,要求脉动系数S =1%,且输出电压U O 变化不超过20%;4. 负载电阻为l00Ω可调,电流从零变到l A ,要求脉动系数S =1%,且希望U 2尽可能低。

【解11.3】1. 电感滤波 2. ∏-RC 型滤波 3. RC 有源滤波电路 4. LC 滤波电路11.4 判断题1.稳压电源的输出电阻越小,意味着由输入电源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越小。

( ) 2.由硅稳压管组成的并联稳压电路,必须在与输入电压组成的回路中,串接限流电阻。

( )3.若U 2为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则半波整流电容滤被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均为22U 。

( )4.因为串联型稳压电路中引入了深度负反馈,因此也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 ) 5.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必须大于最大负载电流。

( )而且,其最大稳定电流与最小稳定电流之差应大于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

( )6.在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负载电阻相同的情况下。

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2倍。

( )。

因此,它们的整流管的平均电流比值为2:1。

( )7.一般情况下,开关型稳压电路比线性稳压电路效率高。

( )8.当输入电压U I 和负载电流I L 变化时,稳压电路输出电压是绝对不变的。

( ) 【解11.4】1. √ 2. √ 3. √ 4. √ 5. × √ 6. √ × 7. √ 8. ×11.5 已知在图T11.5所示电路中所标注的电压均为交流有效值,现将一纯电阻负载接入电路不同的位置,测得其平均电压的数值分别为:(1)18V ; (2)36V 。

试问,上述两个电压值是负载电阻分别接在哪两点之间? 要求答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ADE图 T11.5【解11.5】(1)输出平均电压为18V 时,电阻可能接在C 和E 之间,或D 和E 之间,或A 和C 之间,或A 和D 之间,也可能是B 和C 之间,或B 和D 之间。

(2)输出平均电压为36V 时,电阻可能接在C 和D 之间。

11.6 整流滤波电路如图T11.6所示,希望输出电压平均值为24V 。

指出图中有哪些错误及不妥之处。

-+U o图 T11.6【解11.6】图中的错误之处为:变压器二次侧一端接地,这样将整流二极管VD 3短路。

应将接地端断开。

不妥之处为: 电容的容量与耐压值的选择。

根据公式2/)5~3(T CR L =,取2/5T C R L =,所以s 05.0250/15L ==C R 已知R L =100Ω,所以μF 500F 10500100s05.005.06L =⨯===-R C 电容C 应大于500μF 。

又因为输出电压为24V ,所以电容的耐压值必须大于24V 。

图中滤波电容的电容值和耐压值都不满足需要。

11.7图T11.7为一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的直流稳压电赂,试说明各元器件的作用,并指出电路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值。

o图 T11.7【解11.7】图中的三端集成稳压器W7812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

电容1C 用于抵消输入线较长时的电感效应,以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电容2C 用于消除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噪声,改善负载的瞬态效应。

电路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值为+12V 。

习 题11.1 整流电路及参数如图P11.1所示。

负载电阻R L1=R L2=300Ω。

⑴ 求负载电阻R L1、R L2两端电压的平均值。

⑵ 求流过二极管D 1、D 2、D 3的电流平均值。

⑶ 求二极管D 1、D 2、D 3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o1-+图P11.1【解11.1】(1)负载电阻R L1两端电压的平均值为U O1(AV)=0.45×(30V+10V)=18V负载电阻R L2两端电压的平均值为U O2(AV)=0.9×10V=9V(2)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平均值为A06.0300V18L1O1(AV))AV(1D=Ω==RUI流过二极管D2、D3的电流平均值为A015.03002V92L2O2(AV))AV(3D)AV(2D=Ω⨯===RUII(3)二极管D1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V6.56V10302RM1=+⨯≈)(U二极管D2、D3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V3.28V1022RM3RM2=⨯≈=UU11.2桥式整流电路如图P11.2所示,要求输出直流电压OU为25V,输出直流电流为200 mA。

试问;(1)输出电压是正是负?电解电容C的极性如何连接?(2) 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电压2U的有效值为多大?(3)电容C至少应选多大数值?(4)整流管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和最高反向电压如何选择?图P11.2【解11.2】(1)输出为电压为负,电解电容C的极性为上负下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