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朱利安 1.2.借鉴时代
1.3.因素分析时代 1.4.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5.比较教育 1.6.外国教育 1.7.国际教育
1.8.教育依赖理论 1.9.比较教育之父
2.1.萨德勒 2.2.康德尔 2.3.汉斯
2.4.因素分析法 2.5.结构功能主义 2.6.世界体系分析理论 2.7.冲突理论
2.8.新殖民主义理论 2.9.依赖理论
3.1.比较法 3.2.调查法 3.3.文献法 3.4.分析法
3.5.比较四步法 3.6.科学量化法 3.7.问题法B.《比较教育评论》 3.9.贝雷迪
3.l0.诺亚和艾克斯坦 3.11.霍尔姆斯
4.1.教育国际化 4.2.国际与比较教育 4.3.“民族主义” 4.4.“国际主义” 4.5.“普世主义” 4.6.“世界主义”
5.1.国防教育法 5.2.恢复基础运动 5.3.《2061计划》 5.4.《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5.5.《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6.《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6.1.1988年教育改革法 6.2.中等教育普通证书 6.3.第六学级 6.4.第三级学院 6.5.多科技术学院
7.1.汉堡协定
7.2.教育结构计划7.3.双元制职业教育7.4.定向阶段7.5.专科高中7.6.综合中学7.7.教育总计划8.1.哈比改革法案8.2.课时三分制8.3.高中毕业会考8.4.大学校
8.5.教育优先区8.6.萨瓦里法
8.7.教师培训学院
8.8.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9.1.高等专门学校9.2.各种学校
9.3.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9.4。中央教育审议会9.5.文部省9.6.专修学校9.7.《教育基本法》9.8.《学校教育法》10.1.不完全中学10.2.专用教室制10.3.特科学校
10.4.教学科研生产综合体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朱利安:19世纪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首次正式使用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并系统地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主张为改善本国的教育而研究和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后人称他为“比较教育之父”。
1.2.借鉴时代: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从l817年比较教育产生开始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但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学家对别国教育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1.3.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历史的第二个
阶段,从l900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一段时间里,比较教育学家们开始注意到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所采用的孤立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和问题,并逐步认识到任何出色有效的教育都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历史之中的,只有联系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来研究其教育精神和解决教育阀题的办法,才能从中获得间接的启发。因而,比较教育学家们在这一时期注意密切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该国的教育。
1.4.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在这一阶段,由于受整个社会科学界在研究方法上从注重哲学思辨向强调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转变的影响,比较教育也从以往偏重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界的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影响着比较教育,使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的状况。
1.5.比较教育: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1.6.外国教育:比较教育重要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对除本国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等的研究。外国教育研究一般是以民族一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而“区域”的范围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大可至跨国的文化圈、地理圈、政治圈等,小也可以是一国内部的州、县等。
1.7.国际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研究领域的国际教育主要是对跨国和跨文化的教育问题,以及这些教育问题对国际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所做的比较教育研究,主要包括国际教学法研究、国际教育机构工作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和国际人口和生态环境教育研究等
内容。国际教育有时也特指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和计
划。
1.8.教育依赖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社会科
学领域开始流行的一种理论,主要认为不发达国家之
所以不发达,是因为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
等方面仍然依赖于发达国家,并且发达国家为了继续
保持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剥削和压迫,也在不断强
化着这种依赖关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比较
教育学家开始使用这种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教育
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无批判地接受国
际教育合作,因为有一部分合作项目主要有利于援助
国,而对受援国并不真正有利;第二,发展中国家在
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必须从本国教育实际出发,不
可盲目照搬。
1.9.比较教育之父: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比较教
育学家朱利安。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
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
这个概念,比较教育史上一般以此作为比较教育产生
的标志。由于他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极其重要
的开创性的贡献,人们把他尊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2.1.萨德勒: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因素分析时代”
比较教育发展的先驱者。他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生活
的密切联系,认为教育是社会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特别是教育与民族性和国民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
们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应当联系学校以外那些对
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而不
能把教育当作孤立的事实来看待,更不应该简单地进
行盲目的借鉴和生搬硬套的移植。
2.2.康德尔:美国比较教育学家,他的代表作《比较
教育》系统完整地表述了比较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
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康
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
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办法,
从中发现和总结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他在方法论
上秉承萨德勒的历史主义观点,继承和完善了萨德勒
的因素分析法,并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族性”和
“力量与因素”等重要概念。他是因素分析时代比较
教育学家的典型代表。
2.3.汉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他主张比较教育应当
首先从研究一国教育的历史背景开始,在搜集有关各
国教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解决教育问
题的方案,并且主要应当着重分析影响各国教育制度
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并且认为其中由种族、语言、宗教等多种因素复合而
成的国民性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最大。汉斯对由萨德勒
等人创立的因素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完
善,为比较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作出了贡
献。
2.4.因素分析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由阿
诺德、萨德勒等人首倡,20世纪初至60年代广泛应用
于比较教育研究。这种方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
族特性对其教育的影响,注重分析影响一国教育的各
种因素和力量。汉斯还具体地把影响一个民族国家教
育的因素划分为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三大
类,并且认为其中由种族、语言、宗教等多种因素复
合而成的国民性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最大。
2.5.结构功能主义: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这种
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都发挥
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以维持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20
世纪50年代,这种理论逐渐成为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的
主流,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森、福斯特等。持结构功
能主义观点的比较教育学家把教育如何发挥其社会功
能以维持特定社会结构当作比较教育研究的主线,强
调教育在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整合社会方面的功
能。
2.6.世界体系分析理论: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20世纪70年代
在比较教育学界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梅厄、
阿尔特巴赫和阿诺夫等。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
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往往比来自该国内部的
影响还要大,而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
探讨这些外部力量。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处在国与国
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之中,而西方国家在国际知识
体系和教育体系中享有控制权力,它们因而总是设法
维护现存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并使之合法化。
2.7.冲突理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种理论。20
世纪70年代流行于比较教育学界.挑战在比较教育研
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这种理论
认为由社会分化产生了相互竞争的社会集团,这些集
团为了统治社会而力图控制教育。在研究一国教育制
度及其发展时,应当从这些集团的冲突出发来作出分
析和解释。冲突理论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
伯主义”两大流派,其中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主
要有鲍尔斯、布迪厄和卡诺伊等,新韦伯主义的代表
人物有柯林斯、埃德蒙·金和阿切尔等。
2.8.新殖民主义理论:描述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
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依赖关系的
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把国与国之间现存的这些不平等
关系视为新的殖民关系,将其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联
系起来加以考察。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和黎成魁等都
曾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过这种理论,他们认为,虽
然殖民地国家已经纷纷独立,但西方国家输出给边缘
国家的西式学校教育制度使得西方世界仍然继续维持
并强化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配权力,特别是使西方
世界与第三世界在文化上的不平等关系继续得以维
持。
2.9.依赖理论: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世界经济研究
领域中的一种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一
些比较教育学家把这种理论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主
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和凯利等。这种理
论把世界划分为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和主
要由第三世界国家构成的“边缘”,处于中心地位的国
家总是试图从对边缘国家的控制中获取利益,而处于
边缘的国家由于很多方面受制于人而不得不依赖于中
心国家。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移入加强了边缘国家对
西方国家的依赖关系,进而强化了中心与边缘在政治
经济上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并不断使人们逐步认
为这种关系是合理的、自然而然的。
3.1.比较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比较
教育研究中,比较教育研究者对相同历史时期,或者
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有某种相似之处,等等。以及两
者之间存在某种可比性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
分析和对照,确定其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揭示各种
教育现象之间内在的联系,发现教育发展的内在规
律.认识各种教育现象的本质。这就是运用比较法进
行比较教育研究。
3.2.调查法:比较教育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
地考察和问卷法等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调查法,
是比较教育学者了解各个对象国的教育实际状况,从
而获得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并对所获得的第
一手材料进行必要的整理、描述和统计等处理,进而
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 3.3.文献法:比较教育的一
种基本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分析重要的教育文献
来了解对象国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的重要方法。与
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借助查
阅和分析重要教育文献得来的研究资料,可以是第二
手材料,也可以是第一手材料,如从国际组织的重要
文件和对象国的重要教育法令、教学大纲、统计年鉴
等文献中获得的材料就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文献法一般包括抽样、查阅、鉴别和整理等阶段,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获得客观、典型的比较教育
研究资料。
3.4.分析法: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即对
需要进行比较研究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
剖析研究,以便透过现象洞察研究对象的本质。可采
用两种具体研究手段:一是定性分析,即为了判明事
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进行的分析;二是定量分析,即为
确定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进行的有关数
量关系的分析。 3.5.比较四步法:美国著名比较教
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描
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四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描述,
主要是收集文献资料和通过学校实地考察,获得比较
教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第二步是解释,也就是运用
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从
不同角度对第一阶段获得的有关对象国教育的第一手
材料进行分析,揭示影响这些教育现象的各种因素及
其相互关系;第三步是并置,主要是统一概念,提出
假说。并置分为图表式并置(竖列式)和文字式并置(横
列式)两种;第四步是比较,主要任务是对各对象国的
教育同时进行对照研究,从而验证并置阶段形成的假
说。
3.6.科学量化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亚和纽约
市立大学的艾克斯坦共同把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
了探讨,提出了用实证的量化分析的方法论证比较教
育研究假说的研究方法。他们自己称这种方法为“科
学方法”,人们一般称之为“科学量化法”,也有人称
之为“假设验证法”。 3.7.问题法:英国比较教育
学家霍尔姆斯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五
个主要步骤:(1)问题的选择与分析,明确有待研究的
问题;(2)提出假说,提出有关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可能
的因果关系的解释或有效解决办法的假说;(3)验证相
关因素,验证与问题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4)从所提
出的假说逻辑上预言可能的结果,对教育发展可能的
结果作出预言;(5)比较语言的结果与观察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