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味精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2.味精的发现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3.1.10接管设计27
3.1.11支座选择28
3.2.1二级种子罐容积和数量的确定28
3.2.2一级种子罐34
3.3空气分过滤器34
3.3.1二级种子罐分过滤器35
3.3.2一级种子罐分过滤器35
3.3.3发酵罐分过滤器36
3.4 味精厂发酵车间设备一览表37
前言
1.味精的主要性质
味精是L-谷氨酸一钠,带有一个分子的结晶水。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谷氨酸仅仅是味精生产中的半成品。谷氨酸盐与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其溶液经过脱色、除铁、除去部分杂质,最后通过减压浓缩、结晶及分离,得到较纯的谷氨酸一钠的晶体,不仅酸味消失,而且有很强的鲜味(阈植为0.3%)。谷氨酸一钠的商品名就是味精或味素。
/(%)/(g/100mL酒精)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谷氨酸一钠量
/(%)/(g/100mL酒精)
99.950.0720
97.950.1052
87.32 0.2204
73.12 2.2019
64.91 3.4102
56.08 6.9270
g.PH:7.0
h.全氮:7.48%
i.熔点:195℃(在125℃以上易失去结晶水)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基酸,他们称谷氨酸,根据原料定名为麸酸或谷氨酸(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样的物质,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1.1.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7
3.1.1发酵罐的选型20
3.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20
3.1.3主要尺寸的计算21
3.1.4冷却面积的计算21
3.1.5搅拌器计算22
3.1.6搅拌轴功率的计算23
3.1.7设备结构的工艺计算24
3.1.8设备材料的选择26
3.1.9发酵罐壁厚的计算26
j.热稳定性:常温~100℃脱湿;100~120℃稳定;120~130℃失去结晶水;130~170℃稳定;170~250℃分子内脱水;240~280℃热分解;280℃炭化。
1.2味精的化学性质
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C5H8NO4Na),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
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
熔点225℃
在水中的溶解度: 易溶于水
a.与酸、碱反应
与盐酸作用生成谷氨盐酸盐:
C5H8NO4Na+HClC5H9O4N+NaCl
+HClC5H9O4N·HCl
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二钠盐:
C5H8O4NNa+NaOHC5H7O4NNa2+H2O
b.味精等电点:pI=6.96
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无色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表1谷氨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பைடு நூலகம்温度/℃ 谷氨酸钠/(g/100mlH2O)
温度/℃谷氨酸钠/(g/100mlH2O)
162.73
1066.84
2070.47
3075.71
40 82.08
50 89.75
60 99.0
70 110.30
80 124.11
表2谷氨酸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谷氨酸一钠量
3.谷氨酸的来源
天然来源
谷氨酸是一种普遍的氨基酸:人体自产谷氨酸,它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自由」形态存在;并且只有这种自由形态的谷氨酸盐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
IUPAC英文名 sodium (2S)-2-amino-5-hydroxy-5-oxo-pentanoate
CAS号 142-47-2
PubChem 85314
SMILES C(CC(=O)O)C(C(=O)O-)N.[Na+]
化学式 C5H8O4NNa·H2O
摩尔质量187.13gmol-1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
1.1味精的物理性质
a.性状: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b.分子式:C5H8NO4Na·H2O相对分子质量:187.13
c.结晶系:斜方晶系柱状八面体
d.密度:粒子相对密度1.635,视相对密度0.80~0.83
e.比旋光度:[a]20D=+24.8°~+25.3°
f.溶解度:味精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纯酒精。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酸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2.味精的发现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3.1.10接管设计27
3.1.11支座选择28
3.2.1二级种子罐容积和数量的确定28
3.2.2一级种子罐34
3.3空气分过滤器34
3.3.1二级种子罐分过滤器35
3.3.2一级种子罐分过滤器35
3.3.3发酵罐分过滤器36
3.4 味精厂发酵车间设备一览表37
前言
1.味精的主要性质
味精是L-谷氨酸一钠,带有一个分子的结晶水。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谷氨酸仅仅是味精生产中的半成品。谷氨酸盐与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其溶液经过脱色、除铁、除去部分杂质,最后通过减压浓缩、结晶及分离,得到较纯的谷氨酸一钠的晶体,不仅酸味消失,而且有很强的鲜味(阈植为0.3%)。谷氨酸一钠的商品名就是味精或味素。
/(%)/(g/100mL酒精)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谷氨酸一钠量
/(%)/(g/100mL酒精)
99.950.0720
97.950.1052
87.32 0.2204
73.12 2.2019
64.91 3.4102
56.08 6.9270
g.PH:7.0
h.全氮:7.48%
i.熔点:195℃(在125℃以上易失去结晶水)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基酸,他们称谷氨酸,根据原料定名为麸酸或谷氨酸(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样的物质,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1.1.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7
3.1.1发酵罐的选型20
3.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20
3.1.3主要尺寸的计算21
3.1.4冷却面积的计算21
3.1.5搅拌器计算22
3.1.6搅拌轴功率的计算23
3.1.7设备结构的工艺计算24
3.1.8设备材料的选择26
3.1.9发酵罐壁厚的计算26
j.热稳定性:常温~100℃脱湿;100~120℃稳定;120~130℃失去结晶水;130~170℃稳定;170~250℃分子内脱水;240~280℃热分解;280℃炭化。
1.2味精的化学性质
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C5H8NO4Na),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
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
熔点225℃
在水中的溶解度: 易溶于水
a.与酸、碱反应
与盐酸作用生成谷氨盐酸盐:
C5H8NO4Na+HClC5H9O4N+NaCl
+HClC5H9O4N·HCl
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二钠盐:
C5H8O4NNa+NaOHC5H7O4NNa2+H2O
b.味精等电点:pI=6.96
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无色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表1谷氨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பைடு நூலகம்温度/℃ 谷氨酸钠/(g/100mlH2O)
温度/℃谷氨酸钠/(g/100mlH2O)
162.73
1066.84
2070.47
3075.71
40 82.08
50 89.75
60 99.0
70 110.30
80 124.11
表2谷氨酸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谷氨酸一钠量
3.谷氨酸的来源
天然来源
谷氨酸是一种普遍的氨基酸:人体自产谷氨酸,它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自由」形态存在;并且只有这种自由形态的谷氨酸盐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
IUPAC英文名 sodium (2S)-2-amino-5-hydroxy-5-oxo-pentanoate
CAS号 142-47-2
PubChem 85314
SMILES C(CC(=O)O)C(C(=O)O-)N.[Na+]
化学式 C5H8O4NNa·H2O
摩尔质量187.13gmol-1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
1.1味精的物理性质
a.性状: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b.分子式:C5H8NO4Na·H2O相对分子质量:187.13
c.结晶系:斜方晶系柱状八面体
d.密度:粒子相对密度1.635,视相对密度0.80~0.83
e.比旋光度:[a]20D=+24.8°~+25.3°
f.溶解度:味精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纯酒精。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酸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