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8章 明朝的教育
第8章明朝的教育1.述评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
答:(1)文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因此,早在立国之初,就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2)具体表现①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
在中央,明朝便有南北两个国子监,同时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而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建立起了学校教育网络。
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个朝代。
②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原来主要有两种:荐举和科举。
后科举日重,荐举日轻,士人都以科举登进为荣,而荐举则名存实亡。
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
明朝科举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科举必由学校这样,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
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明朝统治者广设学校,重视科举,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他们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因此,在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重要的有以下三点:a推崇程朱,删节《孟子》;b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c屡兴文字狱。
2.明朝官学制度具有哪些主要特点?答: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官学体制较为完备。
明朝官学制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①放松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分为举监、贡监、扇监和例监等;②创立监生历事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③实行积分法,使起源于宋,发展于元的这一方法,更为完善。
(2)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官学不仅按地方行政区域设学,而且也按军队编制设学,“教武臣子弟”,还在全国谷物财货集散地和土著民族聚居地设学。
因此,明朝地方学校的普及,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3)社学制度更趋完善社学产生于元朝,明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社学制度,大加提倡,在全国城镇和乡村地区广泛设立,并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概述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有何历史意义?答:洋务运动开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思想界涌动着一股资产阶级启蒙思潮,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
以及后来应用西方思想进行维新运动,并把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改革活动的维新派,他们在对社会的改良过程中也触及到教育领域。
(1)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早期改良派阶段、维新教育实践阶段以及维新变法时期,在每个阶段都独立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
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改良派维新教育总的特点是渐次推进的,以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在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上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实现整体改革方案,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等。
○2维新教育实践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主要措施包括:兴办学堂,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另一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有《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等。
○3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针对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京师大学堂,对大学堂的性质、办学宗旨、课程、入学条件、学成出身、教习聘用、机构设置、经费筹措及使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设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讲求学习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
(2)维新教育的历史意义○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 版)要点总结第 1 章原始期间的教育原始期间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行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获取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明显,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实质。
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异,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以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益同样。
氏族公社是成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育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拥有同样受教育的权益。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原始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知识固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单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行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限制于以身作则。
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教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育,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联合实质动作的示范和模拟。
当时还没有比以身作则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差异,本源在于分工。
因为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
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一样,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差异。
男的劳动重视于打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重视于收集、栽种、家务、纺织。
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类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特意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因为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半的教育活动是分别进行的,随时随处睁开教育性活动。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辈,长辈为师,对年轻人进行知识经验的教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一、六艺的内容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凡是行礼的地方,就需要有乐。
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射:拉弓射箭的技术。
御:驾驭战车的技能。
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书:文字。
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
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
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
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
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事;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
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4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评述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
答:(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提出《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认为应当确立全国统一的教育方针和实施原则,并指出“中华民国今后之教育,应为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
经大会议决的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于4月26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定。
至此,“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最终形成。
(2)“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为了落实和强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年6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
同年9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5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分别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华侨教育、派遣留学生等八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目标”和“纲要”(包括课程、训育、设备三个细目)。
1931年11月,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1929年与教育宗旨配套公布的实施方针进行修订,并再次公布“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原则与方针至此完备。
2.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注意教育问题,并能根据政治和经济需要来发展教育,其统治时期和统治区域的学校教育事业较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所发展。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废止1927年6月,国民党教育行政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在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以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级教育厅。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讲解
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国家的形成,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
(3)文化上。
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论述题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五、名词解释题1、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5章 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1.试述魏晋时期教育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答:魏晋时期的教育事业,总体上呈衰落景况,但仍有许多值得后世承继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就,在教育制度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科教育得到发展。
设了律学、书学、算学、文学、医学等实用学科的学校,丰富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内容,也拓展了教育的职能,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地方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不仅普遍设置州郡学,而且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正式实行地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3)私学得到发展,并成为教育的台柱。
私学多为名师大儒开办,不仅质量与规模超过官学,而且分布面更广,类型多样化。
(4)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士族十分重视家族教育,并以家学为专业,出现了许多儒学世家,家训、家诫等有关家教的著述也大量出现。
(5)落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起步与发展。
当时随着人口大迁移,文化教育也南迁西移,这样促进了文教事业在落后区域的传播与发展。
(6)少数民族教育的兴盛。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重视儒学教育,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这些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准,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促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思想。
2.比较南北朝学校教育之异同。
答:南北朝时期处于长期的分裂和朝代更替的过程中,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包括北魏、北齐、北周。
南北朝之间的教育既具有共同点,又具有不同点,具体分析如下:(1)南北朝教育的相同点①南北朝的各个朝代中,都注重对教育的发展和兴盛,推进教育体制的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制,保障教育的质量和进步。
同时由于朝代的更替,战乱的发生,学校教育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在乱世中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正常作用。
②南北朝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崇尚学校教育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基本上是以经学为主要教授内容。
③不论南朝还是北朝,都盛行博涉的学风,以至罕有纯粹的儒门学者,官学学官也大多为博学洽闻之士,这是与汉代学风不同之处。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2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评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答:1912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阴历壬子年,故称该系统框架为“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规程,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这套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制的基本内容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两级);中等教育4年(一级);高等教育(也只一级,但分预科3年、本科3~4年)。
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
横的方面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两级。
实业教育有甲种实业学校和乙种实业学校两种,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类。
(2)学制的性质“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
它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到1922年新的学制出台前,虽有局部调整,但其整体结构框架基本保持不变。
(3)学制的特点壬子癸丑学制仍保持以小学一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其明显特点是:○1缩短了学制年限。
主要表现在初、中等教育段,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各比癸卯学制减少了1年,有利于普通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发展,学制总年限缩短了3年。
○2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
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
○3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止清末高等教育中的所谓保人制度,大学不设经科,有利于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思想和复古气息。
○4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另外,壬子癸丑学制不采纳清末中学的文、实分科的做法,取消高等学堂,只设大学预科,这都是较大的改革。
2.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对清末教育进行了哪些重要改革?并分析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
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8章明朝的教育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9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0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5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中国教育的起源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书评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书评
《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为著名教育学者孙培青。
这本书不仅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教育的演变过程,更深入地探讨了其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传承。
首先,本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了详尽的梳理,包括礼乐教育、儒家教育和科举制度等。
同时,书中也介绍了西方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其次,本书对教育思想和文化传承的研究也十分深入。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教育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如“敬天爱人”、“治国平天下”等。
此外,本书也讨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继承和创新。
总的来说,孙培青教授的《中国教育史》是一部深入浅出的著作,不仅介绍了教育发展的历史,更深入地探讨了其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传承,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与答案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
括为“ ” 。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编纂和核定的 《 ___》、《___》、《__》、《 》、《__》、
《 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的是 。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或“贤士”,
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
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
“、法家关于教育实
施的主张是“
”。
8 、《 大 学 》 提 出 的 “ 三 纲 领 ” 是 , , ;“ 八 条 目 ”
是、、、、、、
、
”。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
、、、
、 、五个
先后相续的步骤。
6、汉灵帝时设立的 _____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7、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
》。公元 175
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 _____”。
8、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
》,
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_____。
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 》,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 _____ 。
( ) 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三、判断题
( )1、秦朝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
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 )2、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6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6章晴唐时期的教育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其教育的发展有何作用?答: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与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其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就教育制度而言,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教育体系仍然是隋唐时期封建教育的核心,另外还有学习道经的崇玄馆,开创了道举取士。
实际上每一座道观、佛寺都是一座带有宗教色彩的学校,接受教育的道士、僧徒并不少于儒生,教学的形式方法也自成系统。
(2)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也积极吸收佛教、道教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及其组织管理的特点,这为以后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就教育思想而言,由于统治者大都兼重儒、佛、道,不独尊一家,所以隋唐时期的教育思想也呈现出杂糅融合的特点,许多教育家都是出入于佛老而归结于儒家的人物。
(3)科举制度把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
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具有进步意义。
2.隋唐时期在教育制度上有何创新?答:隋唐时期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相对于前朝的教育制度,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中央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的政府机构一一国子监,并对教育管理的模式作了探讨。
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模式之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有国子监,负责统一管理教育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夏商的教育①夏代的教育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②商代的教育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二、西周的教育①西周的社会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②西周的学校制度: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③六艺教育礼乐: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乐(诗歌、音乐、舞蹈)射御:射箭技术以及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数:文字书写以及算法;三、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革: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
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②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③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
私学兴起:①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②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特点: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四、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1、教育的作用: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
(社会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
②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
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
③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
名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评价有教无类: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
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
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3、关于教育的目的名词:“学而优则仕”: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无可怀疑的。
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4、关于教育内容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虽然重点突出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
《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
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5、孔子的教学思想(一)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启发诱导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
(三)学思行结合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6、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原则:(一)立志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
(二)克己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三)力行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四)中庸恰到好处;(五)内省运用内省来提高修养;(六)改过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
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8、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2、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爱护学生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
(四)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实名,既要注意集成,又要探索创新(五)教学相长孔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学相长的;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①养士之风盛行;②百家争鸣;③私学发展儒家私学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既是教学团体也带有宗教色彩;道家私学;法家私学;二、齐国的稷下学官①性质和特点: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容纳百家,思想自由;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特点:学术自由(容纳百家、地位平等、相互争鸣与吸取)、待遇优厚;②历史意义稷下学官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墨子的教育思想①墨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作用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把教育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哀鸿,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
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宝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
(强调主观努力)墨子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
2、教育目的内容的主张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
“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
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材。
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政治道德教育外,还有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3、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主动:“强说人”的主动精神。
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
创造:实践:量力:四、孟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社会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得民心”是“仁政”的社会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个人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
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
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2、教育目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3、理想人格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第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
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
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第二,反求诸已。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
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已”。
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第三,动心忍性。
意志锻炼,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第四,存心养性。
善端要成为实在的善行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
4、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深造自得: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间接,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地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盈科而进:学习和教学工作的循序渐进;教亦多术: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五、荀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个人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