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1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B类(样表)
0.07 22739.43
0.25 5684.86
应纳税所得额的 应纳所得税额(3行×11行或6行×11行或10行 计算 ×11行) 减免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 已预缴所得税额 税额的计算 应补(退)所得税额(12行-13行-14行)
3150.00 253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 会计主管: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受理人: 年 月 日
累计金额
324849.00
税 所 得 额 的 计 算
成本费用总额 按成本费用 核定应纳税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所得客 应纳税所得额〔4行÷(1-5行)×5行〕 经费支出总额 按经费支出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换算应纳税 换算的收入额〔7行÷(1-8行)〕 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8行×9行) 适用税率(25%)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项目
收入额 按收入总额 核定应纳税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0 应 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1行×2行) 纳 %)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详解(一):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
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详解(一):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详解(一):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一、表格概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是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的详细情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填报要求和格式,准确、完整地填写本表。
二、表格项目及填报说明1. 企业名称填报企业全称,应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一致。
2.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应与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一致。
3. 报告期间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所对应的报告期间,如2021年度。
4. 主营业务收入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5.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明细项目,包括产品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6. 非主营业务收入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7. 免税收入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取得的免税收入,如国债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8. 减除费用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如成本、费用、损失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9. 税前利润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过计算得出的税前利润,即主营业务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免税收入减去减除费用的金额。
10. 企业所得税税率填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目前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1. 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税前利润减去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金额。
31050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核定征收)
31050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核定征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B类BB1)纳税人识别码:征收管理码:纳税季度:自年月日至年月日会计主管人签字:代理申报人签字:企业盖章:填表日期:税务机关收到日期:接收人:税务机关盖章: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按核定利润率以及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二、企业应当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并同时应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三、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季度所得税申报,在规定的期限内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报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申报期限。
四、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及会计报表、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本表中所称税法规定除另有说明外,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根据税法制定的相关规定。
六、本表帐载金额与依法申报金额有明显差异的,企业应在备注栏简要说明七、填表用中文填写。
八、本表有关栏目的填写如下:1.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登记证上所注明的“纳税人识别号”。
2.征收管理码:填写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管理码。
3.纳税年度:填写公历年度或经主管税务税务机关批准所采用的本企业满十二个月的会计年度。
4.金额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5.企业名称:填写企业税务登记证上的名称。
6.经济类型代码及名称:按企业的经济类型和税务机关确认的相应代码填写。
7.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及名称:按企业的经济行业和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编制的《经济行业代码》(代码位数6位)填写。
8.港澳台:企业应在此注明是港资、澳资、台资企业或非港澳台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A11-14) 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不能合理地计算各分支机构、营业机构应纳税所得额的汇总(合并)申报纳税企业。
二、企业在汇总、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对其应纳税所得总额,应当按照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营业收入比例、成本和费用比例、资产比例、职工人数或者工资数额的比例,在各营业机构之间合理分配。
填表说明一、本表反映企业根据现行税法规定,直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和其他应税项目的情况。
已通过相应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外收支及其他损益等项目下进行调整的,不在本表反映。
二、表中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
“技术开发费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填写按有关规定在所得税税前的加成扣除额。
企业发生技术开发费加成扣除时,应同时附送相关资料。
三、其他应税项目调增(减)额:调增时,用正数表示;调减时,用负数表示。
1.接受的货币捐赠:是指纳税人接受的现金捐赠,应一次性计入企业当年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接受的非货币资产捐赠:是指纳税人接受的非货币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货物)捐赠,按合理价格估价计入有关资产项目,同时作为企业当年度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非货币资产投资收益: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以实物或无形资产以及其它非货币资产向其它企业投资的,其资产投资认定的价格超过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应视为财产转让收益,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4.债权人豁免的债务:是指债权人逾期两年未要求偿还的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包括债务重组收益,应计入企业当年度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表中行次逻辑关系:2=3+4+5+6+7+8。
五、本表第1行第2栏金额与A表第15行数据相一致;第2行第2栏金额与A表第12行数据相一致。
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已纳所得税后,在境内汇总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计算抵免境外已纳所得税。
二、表中所列各项目,除本年度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外,均指按税法有关规定计算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一、本表为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4、第4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4行=第1-2-3行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6行=第4×5行。
7、第7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9、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9行=第7÷(1-8行)×8行。
10、第10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11、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6×10行(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9×10行12、第12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13、第13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中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以及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居民企业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实际经营额或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使用。
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12月31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内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编码”:填报地税机关核发的纳税人编码号码。
4、“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其中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可享受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从该行中减除后填报。
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4、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表单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
------- 精选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曰至年月曰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精选文档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 “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 15 位)。
3. “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 本表第 1 行至第 11 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第 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 第 2 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 第 3 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第 3 行填报 4 行+5 行+6 行+7 行+8行的合计数。
4. 第 4 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 第 5 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 第 6 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 12 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包括核定应税所得率和核定税额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包括依法被税务机关指定的扣缴义务人。
其中: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季度申报时: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季(月)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年度申报时: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地税计算机代码”:填报地税机关核发的征收管理码。
3、“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4、“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填报要求:凡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只需填报本表第1至3行,11至15行。
四、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4、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企税B类申报表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含小微优惠
12 13 14 0.00 0.00
纳税人公章: 会计主管: 填表日期: 年 月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日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受理人: 受理日: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项目 一、以下由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收入总额 减: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按收入总额 应税收入额(1行核定应纳税 2行-3行) 所得额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 税所得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4行 ×5行) 成本费用总额 按成本费用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 核定应纳税 税所得率(%) 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7行 ÷(1-8行)×8行) 税率(25%) 应纳所得税额(6行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10行或9行×10 行) 减:符合条件的小 型微利企业减免所 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计算 已预缴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税 额(11-12-13) 二、以下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15 0.00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00 0.00 0.00 0.00 0.06 0.00 0.00 0.00 0.00 0.25 0.00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 累计金额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受理日期: 年 月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日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6×10或9×10) 11
已预缴所得税额 12
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机关受理专
项 目 行次 累计金额
一、以下由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应 收入总额 1
计 按成本费用核定应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8
纳税所得额
算 应纳税所得额[7÷(1-8)×8] 9
税率(25%) 10
应补(退)所得税额(11-12) 13
二、以下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用章:
经办人:
会计主管: 受理人:
纳 减:不征税收入 2
税 按收入总额核定应 免税收入 3
所 纳税所得额 应税收入额(1-2-3) 4
得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5
额 应纳税所得额(4×5) 6
的 成本费用总额 7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B类(样表)
受理人:
填报日期: 日
年月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日期:
年月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B类)
纳税 人识 别 号:
纳税 人名 称: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项目
行次
按收入总额 收入额
1
应 纳
核定应纳税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0 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1行×2行)
%)
2 3
税 所
按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总额 核定应纳税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计算
11行)
12
减免所得税额
13
累计金额
25%
应补(退)所得 已预缴所得税额
税额的计算 应补(退)所得税额(12行-13行-14行) 谨声明:此
所得 纳税申报表
税法 法定代表人(签字):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14 15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会计主管:
经办人: 经所得额〔4行÷(1-5行)×5行〕
4 5 6
的
经费支出总额
7
计 按经费支出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算
换算应纳税 所得额 换算的收入额〔7行÷(1-8行)〕
8 9
应纳税所得额(8行×9行)
10
适用税率(25%)
11
应纳税所得额的 应纳所得税额(3行×11行或6行×11行或10行×
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填表说明一、本表为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纳税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4、第4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4行=第1-2-3行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6行=第4×5行。
7、第7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9、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10、第10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11、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6×10行(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9×10行12、第12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纳税人识别码:征收管理码:纳税年度:自年月日至年月日会计主管人签字:代理申报人签字企业盖章填表日期税务机关收到日期: 同意人: 税务机关盖章填表说明一、本表及附表适用于能够提供完整、准确的成本、费用凭证,如实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下列简称企业)。
二、企业不管赢利或者亏损都应当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在报送本表的同时,应报送相应的附表、年度会计决算报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三、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可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报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能够适当延长申报期限。
四、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及其附表、年度会计决算报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的,依照《中华人民共与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事实上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本表及附表中所称税法规定除另有说明外,均指《中华人民共与国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事实上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与国务院、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根据税法制定的有关规定。
六、本表及附表的账载金额是指企业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载在相应报表、总帐、明细帐上的汇总或者明细金额。
七、本表及附表的依法申报金额是指企业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对账载金额进行调整后的申报金额。
八、本表及附表的适用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在地区或者所属行业适用的税率。
九、本表及附表的实际征收率是指在适用税率的基础上,按税法规定享受减免税待遇的企业,在减免税期内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率。
十、本表及附表的账载金额与依法申报金额有明显差异的,企业应在备注栏简要说明。
十一、本表及附表用中文填写。
十二、本表有关栏目的填写如下:1.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登记证上所注明的“纳税人识别号”。
2.征收管理码:填写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管理码。
所得税年度B类报表(核定征收企业用)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2021 年版)?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21 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工程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场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件中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工程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填写。
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收入或收益。
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合计数。
“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国债取得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股票缺乏12个月取得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非营利组织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通知?〔财税〔2021〕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511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B类)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年
度申报表(B类)
纳税人识别码:
征收管理码:
纳税季度: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企业名称港、澳、台邮政编码
电话号
码地址
开始生产、经
营
日期
经济类型及
代码名称
经济类型
及
代码名称
开始获利年度
银行名称
及帐号
项目帐载金额企业依法申报金额备注
核定应纳
税所得额
的计算
1、收入总额
2、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3、应纳税所得额3=2*1
经费支出
换算
应纳税所
得额
4、经费支出总额
5、换算的收入额
6、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7、应纳税所得额7=5*6
应纳企业
所得税额
的计算
8、适用税率(%)
9、应纳企业所得税额9=3*8或7*8
10、实际征收率(%)
11、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1=3*10或
7*10
12、减(免)企业所得税额12=9-11
应纳地方
所得税额
的计算
13、适用税率(%)
14、应纳地方所得税额14=3*13或7*13
15、实际征收率(%)
16、实际应纳地方所得税额16=3*15或
7*15
17、减(免)地方所得税额17=14-16
应补(退)
所得税额
的计算
18、全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额
19、全年已预缴地方所得税额
20、应补(退)企业所得税额20=11-18
21、应补(退)地方所得税额2=16-19
22、应补(退)所得税额22=20+21
声明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声明人签字:
会计主管人签字:代理申报人签字:企业盖章:填表日期:
税务机关收到日期:接收人:税务机关盖章:
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按核定利润率以及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
缴纳所得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二、企业应当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并同时应报送
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三、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年度所得税申
报,可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报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申报期限。
四、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年度会计
决算报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本表中所称税法规定除另有说明外,均指《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根据税法制定的相关规定。
六、本表账载金额与依法申报金额有明显差异的,企业应在
备注栏简要说明
七、本表用中文填写
八、本表有关栏目的填写如下:
1.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登记证上所注明的“纳税人识别号”。
2.征收管理码:填写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管理码。
3.纳税年度:填写公历年度或经主管税务税务机关批准所采用的本企业满十二个月的会计年度。
4.金额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5.企业名称:填写企业税务登记证上的名称。
6.经济类型代码及名称:按企业的经济类型和税务机关确认的相应代码填写。
7.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及名称:按企业的经济行业和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编制的《经济行业代码》(代码位数6位)填写。
8.港澳台:企业应在此注明是港资、澳资、台资企业或非
港澳台企业。
9.开始获利年度:是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
10.银行帐号:填写企业用于纳税申报的开户银行和帐号。
11.账载金额:本表的账载金额由企业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按照相应帐户的明细项目分别填写。
12.依法申报金额:本表的依法申报金额指企业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对账载金额进行调整后的申报金额。
13.适用税率:本表的适用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在地区或所属行业适用的税率。
14.实际征收率:本表的实际征收率是指在适用税率的基础上,按税法规定享受减免税待遇的企业,在减免税期内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率。
15.全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额:填写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BB1)表第20行数据。
16.全年已预缴地方所得税额:填写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BB1)表第21行数据。
17.声明人签字: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如法定代表人无法签名的,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名,同时附送授权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