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夏琼
课程中文名称:新闻采访学
课程英文名称:News Gathering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分数:3
课程学时数:54(其中包括18个学时的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课时)
授课对象:新闻学、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新闻记者认识、把握客观事物、采掘新闻素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巧的应用科学。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与采访技能为目的。本课程内容以采访为重点,主要讲授新闻选择、采访程序、采访策划、访问方法、观察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如采访实习、模拟记者招待会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实地采访能力,使学生不仅熟悉新闻采访的理论知识,更能掌握实地采访的方法与技巧,为媒体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本课程教材《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的内容,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将划分为十章内容,共计16讲54个课时(其中包括36个课堂教学课时,18个课时的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课时)。
知识点与课时设计表
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课时设计(18课时)
第一章学习新闻采访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研究新闻采访学的意义
(一)对新闻实践的指导意义
1.理论对实践的作用
2.当前新闻实践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3.新闻采访学学习之实用目的,掌握采访活动规律,规范采访行为,指导实践
(二)对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
1.学科建设的规范与要求
2.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进程:表层研究→里层研究→立体研究
3.新闻采访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三)对我国新闻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世界新闻业发展概况
2.我国新闻业发展的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
3.学习新闻采访学与我国新闻业发展的关系
二、新闻采访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习新闻采访学的方法论的根本原则
1.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次上考察
2.从新闻采访学的个性层次上考察
3.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引进系统科学方法,注重学习的整体观、立体观
1.系统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之关系
2.引进系统科学方法论进行学习的作用与意义
3.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既要联系实际,又要同实际“保持一定距离”
1.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2.理论的学习研究要“超前”现实的实践
3.理论的学习研究“超前”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特征与路线规定
一、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1.两种哲学观的分歧
2.各种采访定义的评价
①采集材料说。
②调查研究说。
3.新闻采访的科学界定: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情况的活动
4.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
1.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①工作目的:新闻采访主要目的是为了大众传播。
②工作任务:新闻采访主要任务是要“抓新”。
③工作进程:新闻采访过程要求快。
④工作方式:新闻采访基本方式是社会活动方式。
⑤工作难点:新闻采访过程中充满矛盾冲突。
2.是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
①排斥不是事实的“新闻”。
②排斥不是新闻的事实。
3.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①取与予的矛盾。
②生与熟的矛盾。
③说与做的矛盾。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
(一)“内在”特征
1.公众性
2.公开性
3.事新性
4.快速性
(二)“外在”特征
1.广泛性
2.对等性
3.自由性
(三)新闻采访活动特征的体现与社会制约
1.社会物质生产技术的制约与影响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与影响
3.社会政治制度与政治形势的制约与影响
三、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及其规定
路线的概念: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采取的基本准则”。它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并根据现实实际而制定的。
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核心是求真
1、求真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2、求真要求真诚地对待新闻事业,真诚地对待公众。
3、求真还要求新闻媒体与公众联手排除各种干扰。
(二)实事求是认识路线是对“客观主义”的扬弃
1、事实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体。
2、事实经过记者的“报道”,必然融入记者的主观色彩。
3、事实本身的生成与确认不可能是纯客观的。
(三)实事求是路线的贯彻在于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1、实证原则:要求记者客观、如实地认识和把握事实。
2、程序原则:要求记者在认识程序上坚持先感性后理性,由感性到理性。
3、动态原则:要求记者以运动的、变化发展的眼光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
4、网络原则:要求记者用系统、联系的眼光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
四、新闻采访工作路线及其规定
(一)正确处理与各级党委的关系
1.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主动与党委保持密切联系。
3.尊重和依靠基层党委。
4.与党委发生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二)坚持“三贴近”
1.要与群众广交“友”,深交“情”。
2.要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
第三章新闻记者的职能与修养
一、记者的职能与地位
(一)记者的社会职能
(二)记者的社会地位
(三)正确认识记者的职能与地位
二、记者的工作特点与任务
(一)工作特点
1.活动引人注目,社会影响力大。
2.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幻无穷”。
3.“脑体”并用,工作十分艰险。
(二)我国记者的工作任务
1.采访新闻。
2.反映情况。
3.做群众工作。
三、记者的修养
(一)“识”的修养
(二)“学”的修养
(三)“才”的修养
第四章新闻事实的识别及其方法
一、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
(一)依据
记者识别、选择新闻的主要依据是新闻价值。客观事实只有具备了新闻价值,才值得采访报道;新闻价值越大的事实,就越应注意重点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