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者的态度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复习要点

旅游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与理论基础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觉1.感觉的含义:在心理学上,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只负责接收、传递、整合信息,不能解释信息。

2.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感觉阈限)感受性:感受性就是人体对于外界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受能力。

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其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

感觉阈限: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适应性: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官持续作用,使感觉器官的敏捷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对比性:是指同一感觉器官在接受不同刺激时会产生感觉的对比现象。

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4)联觉:是指一种感觉见而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3.知觉的特征:(1)选择性:主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客观事物总是有选择地以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2)理解性: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

(3)整体性: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

(4)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而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1)旅游对象的组合(2)旅游对象和背景的对比(3)旅游对象的活动变化(4)新奇独特的刺激物(5)他人的言语提示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与动机(3)个性(4)情绪(5)知识与经验(6)生理条件(7)社会阶层 5.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1)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3)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4)旅游者对旅游点的知觉(5)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知觉6. 旅游风险知觉的种类:(1)功能风险(2)资金风险(3)社会风险(4)心理风险(5)安全风险(6)时间风险7. 风险知觉产生的原因:(1)购买目标不明确(2)购买报酬不确定(3)缺乏旅游经验(4)信息不充分(5)相关群体的影响8. 消除风险的方法:旅游者减少风险的方法:(1)广泛搜集信息,认真比较衡量(2)重复购买相同的旅游产品(3)适当降低对旅游产品的期望(4)寻求高价格,购买名牌旅游产品旅游企业降低风险的对策:(1)做好提醒工作(2)树立自身良好形象(3)注重广告和口碑的宣传(4)兑现承诺(5)注重与客人直接沟通9.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旅游者--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三章 旅游者--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三章旅游者讲授内容:第一节旅游者概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以及能够区分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了解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理解旅游者的常见分类标准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者的概念及其界定2、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教学难点:1、对旅游者概念性定义的理解,即如何区分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启发、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概述第一部分:导入新课问题引入:1)张先生离开家乡,受公司派遣去上海出差了一个月,张先生能算一个旅游者吗?2)李小姐受公司外派去离开家乡上海去北京工作,一年半后又被调回上海,在这期间李小姐是个旅游者吗?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一、旅游者定义Ⅰ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简单讲,旅游者就是出于就业和移民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

这仅仅是个概念性的定义,对旅游者本质属性的概括。

但是,各国政府部门以及旅游界业界所关心的并不是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而是要准确了解旅游者的数量、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整个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等,以便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企业的经营进行更好的服务。

因此,仅仅知道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研究怎样统计旅游者的数量,那些人算是旅游者,那些人不包括其中。

这就涉及旅游者的技术性问题。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动机与旅游倾向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动机与旅游倾向

第三章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二)第二节旅游者的动机一、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动机面对金钱,有的人拾金不昧,有的人抢劫行骗,有的人甚至谋财害命,人的行为为何会有这样大的差别?这就需要你去寻找人的行为的原因,我们常说,行为之后必有原因,这里所说的原因就是动机。

什么是动机呢?动机(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

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

或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所以,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的。

(二)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重要条件”需要”。

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

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

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

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

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二是外在条件“诱因”。

即满足需要的条件。

是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社会性因素,可统称环境因素。

个体的愿望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诱因的作用。

否则,只能停留在大脑里。

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

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三)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

如:好奇心、兴趣,自尊心、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理想等内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推动人们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内在动机。

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2)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条件(诱因)诱发而来的动机。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1.旅游活动的自由度较高
✓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时间、旅行方式的选 择方面,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因而成为 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行业中同类企业竞争 最激烈的市场部分。
✓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较强 ✓跟观光旅游原因相同。
3.对价格较为敏感
✓自费,更关心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4.出游和停留时间较长
✓例如,这类旅游者到一个国家时很少只参 观一个城市或景点,而是要到各地领略一 下不同的风光。即使主要逗留于某一旅游 胜地,由于消遣的原因,逗留时间也会相 对较长。
✓案例分析3-4 ✓P84
谢谢 大家!
2.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短期、邻近地区、自 然风景类为主
由于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出 游多以短期到邻近地区为主。
3.出游方式多以自主群体为主
自主意识不较强,不愿意受限于现行的旅 行社线路和组团安排。有关调查显示,人 数组合以2~7人居多,达到74%,两性搭配 占绝大多数。
4.出游顾虑较多
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 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 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有顾虑较多。尤其 女生对安全的问题考虑更多。
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 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
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 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 游者、徒步旅游者;
11.按照旅行距离划分:可分为短程旅游者、 远程旅游者;
12.按照旅游活动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化旅 游者、人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访古旅 游者、会议旅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很少利用旅游地住宿以 及其他服务设施
三、不同心理类型旅游者及其特点
1.理智型 2.冲动型 3.选价型
补充资料
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注重价格,讲究经济,相对更加重视旅游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3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3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a. 指在访问地或访问国停 留时间超过12个月; b. 指在访问地或访问国停 留时间为12个月或不足12 个月; c. 从接待国的角度看,如 果他们不是以合法方式进 入这个国家,他们不能算 作游客; d. 当他们往返于出发地或 出发国和执行公务的地方 之间或他们在调遣中时 (包括与他们一起旅行的 受赡养者和佣人); e. 当他们往返与出发地或 出发国和他们执行公务的 地方之间(包括与他们一 起旅行的受赡养者和佣 人); f. 包括押送人员

年龄
旅游偏好
职业 学历
3THIRD 决策行为 — 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现实机会
可达机会X
H11
H12
H13
H14
H15
H21
H22
H23
H31
H32
H33
H24
H25
H41
H42
H51
H52
… H1n … H2n
感知机会Y

… …
Hn1
Hn2
Hnn
3THIRD 决策行为 — 旅行距离决策模式
1FIRST 旅游者 — 定义— 国内定义
2.入境(过夜)旅游者
指入境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3.入境一日游游客
指入境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过夜)旅游者不包括下列人员:(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 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 者;(3)常住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 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5)边境地区往来 的边民;(6)回内地(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 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03章 旅游者行为

03章 旅游者行为

信息资料,这些渠道包括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 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第三步是评价对比,旅游者对收集到的信息比较 和评判,对各个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路线和旅 游方式进行选择并作出决策。
第四节 旅游者的可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
2、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
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 限制。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交通时间和游玩时间的比 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作出旅游决策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以便消除感知环境差异 • 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 B,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
•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
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是以后,最求高一 级的需要就成为继续奋进的动力。 •在某一个时刻,可能存在好几种需要,但各类需 要的强度,不是均等的。 •这是研究旅游动机的基础,当人们满足了温饱之 后,就自然而然地追求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动机 就是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生理要求后提出来的。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旅游者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旅游者
• 一、国际上的定义 • 1.国际旅游者:今天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旅
• 1. 2. 3. 4. 5.
游者定义是197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所确定的, 具体内容如下: 下述几类不属于国际游客: 为移民或获得一个职业而进入其它国家的人 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隶属于上述分类的任何个人 避难者、流浪者或边境往来工人 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
游地旅游
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最著名的几个城市接待外国旅游者人次数与所有重点城市接待人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电子教案:第二部分旅游者心理第三章态度和旅游决策等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电子教案:第二部分旅游者心理第三章态度和旅游决策等

《旅游心理学》
第二部分旅游者心理
第三章态度和旅游决策等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涵义
1、定义:是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事物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组成要素
认知要素、情感要素、意向要素
二、态度的特征
1、对象性
2、社会性
3、情感性与评价性
4、稳定性与可变性
5、广泛性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态度和旅游行为
一、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态度是一种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现。

1、通常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态度的影响,所以态度和行为具有一致性;
2、同时,人的行为还受社会规范、行为习惯和情感压力顶影响,从而态度和行为不一致。

(案例)
二、态度与旅游决策(图形)
第三节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需要
2、知识
3、个体的团体观念
4、个人人格特征
5、个人社会实践
二、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1、更新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⑴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⑵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⑶运用价格策略
2 、说服宣传
⑴要实事求是提供信息
⑵要有针对性
⑶要逐步提出要求
3 、引导人们积极参加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4.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规定):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 为“海外游客”,包括:
(1)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 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 同胞。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 国同胞。
不纳入“海外游客”统计之列人员:
2、差旅型旅游者:以业务为主要目的,兼顾 观光旅游的人,包括公务旅游者、商务旅游者、 学术教育旅游者等。
1)需求内容上选择轻松愉快的旅游活动。 2)出行次数频繁。 3)消费较高,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4)不受季节气候影响。 5)选择自由度小。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探亲访友、求学、疗 养治病、购物及其他家庭事务和个人事务而外出旅行 的人。特点:
日本心理学家今井省吾指出,现代人的 旅游动机含有“消除紧张的动机”、 “社会存在的动机”和“自我完善的动 机”。
5、郭亚军因子分析分类
郭亚军等(2002)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 国民生活课题组的“旅游度假者动机测 定表”抽样调查所获得的基础数据分析, 发现旅游度假者动机的重要性呈梯状。 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4项旅游 动机综合变量进行归纳,形成4个大旅游 动机(因子),即社会因子、放松因子、 知识因子和技能因子。
1)具有合家消遣的特点。
2)对出游时间、旅游目的地缺少选择的自由。
3)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
二、不同心理类 型旅游者及其特 点
1、理智型
2、冲动型
3、选价型
三、旅游决策 行为的影响因 素
1、感知环境 (1)旅游者对
距离的感知 (2)旅游者对
旅游地形象的感 知
2、最大效益原则
帕洛格以数千美国人为调查样本,对他们的个 性心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人们可以 被分为如下五种心理类型。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在旅游心理学中,第三章通常会涉及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模式。

这一部分内容旨在探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一、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决策时,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需求:旅游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饮食、住宿和交通等方面的需求。

2、安全需求: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安全和保障,这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

3、社交需求: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4、尊重需求:旅游者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包括尊重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5、自我实现需求: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二、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的动机是推动他们进行旅游的重要因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旅游者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烦恼,寻求放松和愉悦。

2、拓展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3、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4、寻求新的体验和挑战,满足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5、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三、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影响他们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对旅游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体验。

例如,如果旅游者对某个景点或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参与其中并享受旅游的过程。

相反,如果他们对某个景点或活动持有消极的态度,他们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并影响旅游体验。

因此,了解旅游者的态度对于提高旅游质量和满意度非常重要。

2、旅游者的行为模式: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包括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消费习惯和决策方式等。

这些行为模式受到文化、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旅游者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消费行为,购买大量的纪念品、食品和衣物等;而另一些旅游者则可能会表现出探索行为,喜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等。

旅游营销与策划第三章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旅游营销与策划第三章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地点 政治


反应产品品牌选选择择
经销商选择 购买时机选择
促销 文化
购买数量选择
研究“黑箱”的一般方法是根据其外部行的为表现,尽量
地黑箱“(猜B测lac”k B它ox内o部r C的lo情sed况B,ox)通是过一不个断“地控制积论累”对术它语观。当察
的接人对观近察们其资者观的““料刺来察内最,讲一部激终逐,个结→真渐就自构反理是然以逼”一界及应近个和其)对”“人运。它模黑类行的箱社机式”内会理。中不部的能情某知况一道的事,了物该或事解某物(一或即系系所统统谓时对于,的
下下—20%,贫困阶层。低档产品,无固定购买 模式,多为冲动性购买。
时尚标签里的中等收入阶层
房子 车子 股票 笔记本电脑 名牌 健身
旅游 咖啡 西餐 文化
资料来源:胡晓静 .时尚标签里的中等收 入阶层.生活周刊, 2002-02-06。
(二)社会因素
参考群体
1) 定义Reference Group
对受参考群体影响较大 的产品,企业需经常注 意和利用“意见带头人”。
23
如何评价“明星”在营销中 的影响力及号召力?
3、 家庭
1)定义
家庭(Family)是以血缘或财产继承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最 基本单位。
扩展型家庭

包括与父母和子女组成 类
的家庭。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夫妻和子女组 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社会中 最基本也重要的消费单位。
12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13
第3章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购买者黑箱 购买 购买
者行
者决
为特
策过

《生态旅游》第三章 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第三章  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
主讲:王荷英 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
第三章
本章主要内容:
生态旅游者
一、生态旅游者概述
二、生态旅游者的形成
三、生态旅游者的行为
第一节 生态旅游者概述
一、生态旅游者概述
1. 旅游者的界定
国际旅游者:指除了为获得有报酬职业外, 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常住的国家去 访问的任何人。(1963年联合国罗马国际 旅游会议) 旅游者:除了为获得有报酬职业以外的任何 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去异国他乡访问的人 。
2.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特点
(1)环 保性
(4)替 代性
特点
(2)知 识性
(3)参 与性
(二)保护性旅游行为层次与阶段
专门层次——保 护自然 天堂(Nirvana)——“天人合一” 的人间仙境 怀旧(Nostalgia)——怀念人类 的童年 自然(Nature)——回归大自然
提高层次——学 习自然
都 市 人 口
新 西 兰
结论:世界上的生态旅游者主要以发达态旅游者与国内生态旅游者的联系:
(1)中外旅游史揭示出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
旅游目的地总是先近后远,旅程是先短后长,旅游人
数是先少后多,旅游经营活动亦由简到繁。
(2)从经济的作用上来说,其旅游消费都对旅居国或
三、生态旅游者的分类
1. 按生态意识为标准进行分类 严格的生态旅游者 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组织性生态旅游者
介于严格和一般生态旅游者之间的“组织性”生态 旅游者
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严格的生态旅游者
多重目的的旅行 短途旅行 较大的团队 希望获得服务 重视解说性资料
生组 态织 旅性 游 者
强烈的保护意识和行 为
旅行途 中

第三章__旅游者的需要__兴趣及旅游动机

第三章__旅游者的需要__兴趣及旅游动机
第三章 旅游者的需要、兴趣 及旅游动机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
各阶段的心理需要 第三节 各种类型旅游者的
需要分析 第四节 旅游者的兴趣 第五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有哪些内容? 旅游者的兴趣有什么特点?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有哪几种?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什么?
港澳和台湾同胞旅游者 三、国内旅游者 四、业务旅行的旅游者
一、外国旅游者
来华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多数是参加旅行 团,也有一部分旅游者以散客的形式来华旅 游(见图5-7)。
图5-7 外国旅游者
英国人李爱德的两次长征 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前后用了四年的时间沿 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进行考察旅行。 2003 年11月 3日,李爱德和好友马普安,在历经 384天艰苦跋涉之后,成功抵达陕西吴旗县。 2006年10月22日,38岁的李爱德和野外装备专家 杨肖一起,历时365天,到达了宁夏的将台堡。 李爱德一直尝试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 用嘴巴去询问、用镜头去记录、用心灵去贴近、用头 脑去思考70年前的中国长征历史,并力图寻找与这段 光辉历史发生过关联的普通百姓们。
需要、兴趣和动机是人的个性心理倾向。 人们为什么去旅游,选择什么地方、方式旅 游,甚至在旅游的过程中购买什么纪念品等 等,往往都是由人的需要、兴趣和动机决定 的。因此,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倾向,有助于 掌握旅游者活动与决策的规律,使旅游活动 的内容、安排以及服务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心 理要求。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一、兴趣概述
(二)兴趣与情感和需要的联系 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兴趣一旦形成,那么 当他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有关活动时, 总是伴随着积极的、肯定性的情感。 人的各种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兴趣产生的基础不仅是天然性物质需要,而 更主要是精神和文化的需要。

旅游心理学第二讲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讲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 (一)客观因素
• 1、旅游刺激物特性较强 • 2、重复的次数越多——反复出现 • 3、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变化的旅游刺激 • 4、新奇独特旅游产品
容易引起人们的旅游知觉。
• 运用图例理解知觉整合原理
• 闭合原理 • 相似原理 • 接近原理 • 图形——场地原理
• (一)闭合原理 • 闭合原理(principle of closure) • 是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 • 失元素的倾向。
• 3、期望与经验 人总是感知他所期望的东西。 知识经验越丰富, 感知内容和深刻。
• 4、个性 影响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组织和感知方式。
• 5、情绪 良好的情绪会主动感 知,不良的情绪影响感知内容。
三、知觉的特性
• (一)选择性注意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1、选择性注意容量的有限性
•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是知觉的特性、影响旅游知觉 的因素。重点旅游条件的知觉。
关键词:
• 旅游知觉、 • 知觉选择性、 • 知觉理解性、 • 距离知觉、 • 时间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二、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主观因素 三、者的知觉 第四章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第七章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 响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
人的行为依赖于对他所生活的环境的看法。 看法是通过感觉、知觉作用产生的。 “知觉世界”或“认知世界”。
•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知觉的基本 原理和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知觉,以及知觉对旅游消费 决策的影响。
• 轮船:影响知觉的因素 • 轮船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 休闲娱乐设施 • 服务项目 • 服务员的态度

第3章 旅游者行为【精选】

第3章 旅游者行为【精选】
• 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 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 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 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其连续 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 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 获得报酬的人。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 返的人不属于游客 。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惯常居住地10km以上, 出游时间超过6h,不足24h,并未在境内其他地 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出境游客 出境(过夜)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出
境旅游,并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 设施至少停留一夜的游客。
出境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
游,在境外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未在境外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游客。
过至少1夜的游客。
• 国际短途旅游者:指利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 施少于1夜的游客。
•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
时而少于1年的人。
• 国内短途旅游者:指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不
超过24小时的人。
• 不属于游客:移民、职业、外交人员、军队人 员、避难者、流浪者、边境往来工人、逗留时 间超过1年的人。
过境
• 国际旅游者
(2)1963年罗马会议提出“游客”、“旅游者” 和“短途旅游者”3种人。
游客的定义为: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职业以外, 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访问的人。
游客
旅游者(逗留至少24小时)
短途旅游者(一日游游客) (逗留不到24小时)
• 国际上常见定义
• 国际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
替代性起两种作用:一是节省交通费用;二是起过 滤器作用,它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 作用。

第3章 旅游者行为

第3章 旅游者行为

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 一、旅游需要分析
• 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 部动因或动力。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
• 普洛格(Plog,1974)提出的旅游动机模型是学 界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 • 普洛格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是与旅游者人格(个 性)分类结合在一起的。
• 尽管普洛格理论为理解旅游者提供了一
获得报酬的人。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
返的人不属于游客 。
• 国内官方定义 • 游客按出游地分为国际游客(入境游客) 和国内游客: • 按出游时间分为旅游者(过夜游客)和 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入境游客
入境(过夜)旅游者:入境游客中,在我
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 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一日游游客: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 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
• 国际游客中,那些居住在巡游 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属于?
• 二、国内官方定义
• 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 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 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 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其连续
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
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
(2)替代性
当游客从A向B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 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C,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引起游客原
定终点的替换。
替代性起两种作用:一是节省交通费用;二是起过
滤器作用,它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
作用。
(3)可达性
①一般遵从空间作用的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越长,
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
(三)专门层次: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添加标题
预订和支付:预订机 票、酒店、门票等, 完成支付
添加标题
行前准备:准备行李、 证件、行程规划等
添加标题
旅行体验:体验旅游 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美食美景等
添加标题
反馈和分享:分享旅 游体验,为下一次旅 行提供参考
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第五章
旅游者行为的引导
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包括行程安排、景点选择等 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提高旅游者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引导旅游者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和误解
旅游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的特点
季节性:旅游 者行为受季节 影响,如夏季 避暑、冬季滑
雪等
地域性:旅游 者行为受地域 影响,如去海 边度假、去山
区徒步等
目的性:旅游 者行为有明确 的目的,如观 光、休闲、探
险等
群体性:旅游 者行为具有群 体性,如家庭 出游、朋友结
伴等
消费性:旅游 者行为具有消 费性,如购买 纪念品、品尝
当地美食等
体验性:旅游 者行为注重体 验,如参与当 地文化活动、 体验当地生活
方式等
旅游者行为的规律
季节性:旅游 者行为受季节 影响,如夏季 旅游者多选择 海滨、山区等
避暑胜地
周期性:旅游 者行为具有周 期性,如节假 日、周末等旅
游高峰期
地域性:旅游 者行为受地域 影响,如不同 地区的旅游者 对旅游目的地
增长见识:了解不同文化、历 史、地理知识
社交需求:与家人、朋友共度 美好时光
自我实现:实现个人梦想,挑 战自我极限
旅游者行为的决策过程
添加标题

第三章 第二、三节__旅游者

第三章 第二、三节__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指为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
访友、健康或宗教等目的,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 于1年的人; 国内短途旅游者-基于上述任一目的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不超 过24小时的人。
②某些国家的量化定义: 美国和加拿大,以距离为限定区分旅游行为和平时休憩行为。 美国:A、国家旅游资源考察委员会对国内旅游者提出两条限定: a 为上班而定期往返的人除外;b 离家单程距离至少80公里,不论 时间长短。B、旅游数据资料中心:单程距离不少于160公里才是 旅游者。 加拿大:A、国家统计局和旅游署:单程距离至少80公里;B、安 大略省:单程距离至少40公里以上即可。
③197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定义:
▲国际游客:指到另一个国家且其目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并且国
际游客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际短途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过至少一夜的游客; ▲国际短途旅游者:利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少于一夜的游客,
包括住在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不包括过境旅客。
“旅游者就是离家外出到异国他乡旅行访 问的人”(国际旅游者)
“女儿节” 是广元的传统文化节日,而广元是唐代女皇武则 天的故乡。该节取自“正月二十三,女儿游河湾”,以纪念武则天 生日。唐时的利州为纪念在此诞生的这位杰出的女性,当地民众便 在杨氏感龙交而孕生了武媚娘的“利州江潭”处之畔的乌龙山上修 建了一座祭庙“皇泽寺”,那碧波荡漾的江潭也被称为“金轮感孕 所”。 “女儿节”的前身是“妇女游河湾”活动,始于五代后蜀年间。 利州(即广元)百姓为纪念诞生于故土、后来做了皇帝的武则天, 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武则天生日这天,妇女们成群结伴,盛装出 游。上至则天坝,下至塔山湾、河湾场,红粉阵容铺天盖地。对于 一年到头劳碌不堪的妇女们来说,这一天可以不出工,不烧饭,可 以自由自在地玩,因而被视为妇女的盛大节日。这一习俗沿袭于今, 每年的九月一日,这便是多姿多彩、引人神往的“广元女人节”。

第三章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章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章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第三章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了解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购买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

本章将通过对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分析,来探讨旅游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过程以及购买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一、旅游者的购买动机旅游者选择进行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他们对于新鲜体验和娱乐的追求。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活动来逃离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繁忙,寻找放松和休闲的机会。

此外,旅游者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交动机,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活动来结识新的朋友,扩大人际关系圈子。

二、旅游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旅游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

1. 需求识别:旅游者在这个阶段中,会意识到他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并开始寻找适合满足这一需求的旅游产品。

2. 信息搜索:旅游者在这个阶段中,会通过多种渠道寻找相关的旅游信息。

他们可能会查阅旅游指南、浏览旅游网站、听取朋友和家人的建议,以获得更多的旅游信息。

3. 评估比较:在获得足够的旅游信息之后,旅游者将对不同的旅游产品进行评估和比较。

他们会考虑旅游产品的价格、质量、行程安排、酒店设施等因素,来做出最终的选择。

4. 购买决策:在评估比较的基础上,旅游者将做出购买的最终决策。

他们可能会选择直接购买旅游产品,或者与旅行社联系进行预订。

5. 后续行为:旅游者在旅行结束后,会对他们的旅行经历进行评估。

他们可能会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反馈,并根据旅行的体验来影响他们未来的购买决策。

三、购买影响因素旅游者的购买决策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

1. 个人因素:旅游者的个人特征和态度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旅游者的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和购买行为。

2. 社会因素:旅游者的家庭、朋友和同事的看法也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1)在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 学生应列入旅游者范围;
(2)国际游览者;
(3)过境旅行者
罗马会议的定义(1963年)
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入境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
停留过夜——旅游者 未停留过夜——一日游游客
(1)旅游者(过夜旅游者),是指到一个 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 其旅行的目的是:其一,闲暇的消遣(包 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信 仰或体育运动等目的);其二,为了工商 业务、探亲、公务出使或出席会议等。
3、按照海外游客在我国大陆停留时间的差别,将其划分 为两类:第一,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 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过夜游客);第二,海外一 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 日往返)的海外游客(不过夜游客);
4、入境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
除了有关学者个人的研究之外,有关对旅 游者的界定问题多年来也一直为一些权威 机构所注意。二战之前的国际联盟、现今 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经合组织, 乃至世界各国的旅游行政组织和研究机构, 都对旅游者的界定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国际入境旅游者的界定 问题,基本上已经取得了统一的认识。
时 间
按照国际经验,通常当一个国家的人均 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国内旅游开 始兴旺起来,并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 轨道。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 将出现周边出国旅游的热潮;当人均国 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时洲际旅游有所加 快。200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 美元,并基本上已进入到国内旅游快速 增长期。2006年人均GDP达到2004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未来几年,我国居民旅 游仍主要以国内游为主,并处于国内旅 游的快速增长期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的复杂性即人们 对态度对象 所掌握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 多少,它反映了人们 对态度对象的认知水 平。人们对态度对象 所掌握的信息量和信 息种类越多,所形成 的态度就越复杂。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3、旅游偏好的形成 人们在形成旅游态度的过程中,首先要 权衡和评价那个旅游对象能否使他有所 收获。如果经过分析、评价,他认为各 种收获都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就会对这 一旅游对象产生偏好。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游目标吸引力=
(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 (个体感觉到的目三、态度与旅游行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与行为一致 2、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大多数学者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 本上持肯定的意见,即认为一个人的态 度决定了他的行为。 然而,也有人通过研究认为,在一些情 况下,态度和行为会出现不一致。早在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学者R.T.拉皮 尔就在一项著名的研究中对态度与行为 相一致的看法提出了疑义。 他领一对中国夫妇在美国旅行.
拉皮尔的研究结果为什么出现态度 与行为的不一致现象?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对待某类 事物的一般态度,而没有拒绝接待眼前的 中国人,这种行为是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 为,这种行为与对具体对象的具体态度是 一致的。就像某人喜欢鲜花,这是他对鲜 花的一般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喜欢 每一种具体的鲜花,后者是具体态度,也 可以称为特殊态度。
选B的人: 爱情使你产生美好的憧憬,虽然你会渴 望对方带来幸福,使你活得比以前更快 乐,但是你不会盲目的跟随他,仍然会 根据种种的生活因素,来评估你们的爱 情有多麽深厚。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选C的人: 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即使在热恋中, 也会想到如何共度现实的生活。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选D的人: 过去对你来说是美好的,你希望一直生 活在那样的状况中,所以当异性闯进你 的心中时,你会害怕他改变你得生活, 因此你潜意识里拒绝爱情,对爱情的陶 醉度很低。虽然你不会因热恋而迷失自 己但是也失去享受恋爱的机会,不妨适 度的放松自己,才能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被《华尔街日报》誉为“态度之星”的 凯斯。哈维尔(Keith Harrell)在他 的新书《态度万岁》里也强调:“心若 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 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心理测试看爱情的态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爱情是这个时间最美的东西,虽然这个 时候也有动人的友情,感人的亲情,但 是爱情的地位是友情和亲情取代不了的。 正因为爱情的魅力,让很多人在爱情中 又哭又笑。有人游戏爱情,有人把爱情 当作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有人把爱情当 作可有可恶的东西。
测你是否一个负心的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何谓“负心”?有人说是不负责任,有 人说是抛弃,也有人说是另投他爱,其 实意思都差不多,什么忘恩负义,什么 背信弃义,统统都沾上边了。那么,你 会成为一个负心的人吗,先别忙着否认, 测试便知。 题目,如果你发现你的爱人过去曾有抛 弃别人的记录,你会?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态度 情感成分
意向成分
旅 关键组成部分 游 是个人对一个 对象所作的情 者 绪判断 态 的 度 态 情 度 感
认 知
对态度对象所持 的信念和见解
意 向
个人对某 个对象、 人物或场 合作肯定 或否定反 应的倾向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认知成分是指对人、对事物的认识、 理解和评价,即我们通常说的印象。 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情感成分是指对人、对事物的情感判 断,他是态度的核心并和人们的行为 紧密相联。 意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映 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在表面上看来这种人很有正义感,要为 先前的受害者讨回公道,事实上是为自 己的安全要求保障,要让有前科的爱人 发誓不再重施故技。这种人面对爱情, 心态上是一直处于备战的状态,不仅搞 得自己很累,对方也会因为筋疲力尽, 体力不支而逃走。在现代人际关复杂的 生活中,如果不能相信自己和相信对方, 这种人的爱情路会走得很累。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A.“往事不再提,平常心交往” 对爱情有比较理智和客观的看法,而且 不会因为过去的一件事就武断地宣判一 个人的罪行。通常这种人的记忆力不是 很好,当然这只是讲的是心理上的记忆, 意思就是说比较不会翻旧帐,也不会钻 牛角尖,是属于大而化之的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另外,这种人也比较相信自己的观察和 想法,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所以,即 使爱人曾有恶性抛弃别人的事,但只要 自己觉得可以相信对方,就不会受影响。 这种人对自己的选择很有信心,不过, 哪一天遇到骗子,可能就会吃亏。
旅游态度 是人们对旅游对象和旅游条件作出 行为反应的心理倾向。
二、旅游态度与旅游偏好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旅游偏好 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 种心理倾向。
旅游偏好与旅游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相 关。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影响旅游偏好的因素
态度的强度 态度的复杂性
影响旅游偏好 的因素
旅 态度的强度即态度 游 的力量,它是指个 体对对象赞成或不 者 赞成的态度。一般 来说,态度强度越 的 大,态度就越稳定 态 ,改变起来就越困 难。 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最近,买蒙牛酸酸乳,我在箱底划了24 道竖线,每两个竖线用一个框框起来, 然后跟她说,每天只能喝两盒,早上一 盒,晚上一盒,每拿一盒,要划掉一条 竖线,如果一天超过两盒,就再不买零 食了。第一天,没有问题,第二天开始, 从下午4点半到晚上9点半5个小时,一 盒怎么可能够?无法控制了,“再不买 零食”的威胁对她来说太遥远,看来负 强化失败。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构成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态度定义: 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 价与行为倾向。 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 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 (人、事、物)的心理倾向。
2、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认知成分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他领一对中国夫妇在美国旅行.尽管那 对中国夫妇在实际旅行中受到了很好 的接待,但开饭店或旅馆的美国人对 中国人依然怀有极大的偏见和歧视。 拉皮尔和其他一些研究者依此得出了 态度和行为之间有时存在着很大的不 一致性的结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拉皮尔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态度与行 为的关系问题的重视。因此人们更注 意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在什么样 的前提下,态度与行为具有相关关系。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那么你呢?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心理测试, 看看你对爱情的态度。有一天,你单独 乘坐电梯,当电梯达到你要去的楼层时, 门忽然坏了,你费尽了力气也打不开, 只好按下紧急铃,通知外面的人来救你, 当工人好不容易修复了电梯,让大门开 启时,你走出来所说的第一句话是什麽?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改变思路,对她说,如果每天只喝两盒, 第二天下班的时候,就给她买一支雪糕。 除周末的时候放松要求,基本能坚持。 有一天实在馋得不行,她也不去多拿, 而是从她妈妈那里“偷”了一盒纯牛奶 喝,效果显著。看来这种正强化是有效 的,更能满足她的需求。 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理论?
态度与旅游行为
信息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认知 情感 意向
偏好或意图 态度
社会因素
行为
任务三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斯通尼菲尔餐馆如何改变顾客的态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餐馆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2、改变顾客态度的途径有哪些?
一、态度改变的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乐乐同学39个月,胃口一直比较好,所 以已经110cm,问题是太能吃冷东西, 每天要喝4瓶(盒)饮料,要吃两根以 上冷饮,很担心她的胃能不能吃得消。 为了让她克制少吃点冷冻零食,废了不 少心思,软硬兼施,没有太多效果,因 为说到的要求基本执行不下去(她奶奶 带她)。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选A的人: 你对过去的生活[封闭的电梯中]极度 不满,因此深深的陶醉在爱情中,以为 爱情生活能改变你的命运,如果你的对 象真的能善待你,当然是幸福的开始, 万一对方不像你想的那麽好,而你却盲 目的依赖他,岂不是太傻了吗?所以奉 劝你一定要冷静下来,仔细的观察对方 才对。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与其说这种人非常渴望爱情,倒不如说 他是需要避风港或一根柱子,而这个人 是不是真的爱他,有时候是不重要的。 就因为这样,这种人一辈子都要依附别 人的生活中,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想而 知道被抛弃的机会很大。
任务二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一、旅游态度的基本概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二、态度的特性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对象性 社会性 内隐性 稳定性与可变性 价值性 调整性
三、态度的形成因素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四、态度的形成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压力 服从 吸引力 同化 自动力 内化 服从 阶段 自愿 阶段 自觉 阶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内化阶段 同化阶段 服从阶段
服从阶段特点 是行为不是个 体真心愿意的 行为,而是一 时的顺应环境 要求的行为。 同化阶段特点 是个体不是被 迫而是自愿地 接受他人的观 点、信念,使 自己的态度与 他人的要求相 一致。
内化阶段特点 是个体把那些 新思想、新观 点纳入了自己 的价值体系, 以新态度取代 久态度。
补充资料:态度决定美丽 最近,管理学界流传着一本好书 《Change Your Attitude,改变态度, 改变人生》,许多CEO在公司的管理阶 层干部例会上都将这本书列为必读的书 籍之一。作者Tom Bay 和 David Macpherson在书里传递了一个重要的 观念:“态度比你的过去、教育、金钱、 环境、外表、天赋或技能更重要,态度 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