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PPT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课件:课堂观察

第二,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 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 一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 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 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 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 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
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 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 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 如何?
❖ 课前会议 ❖ 课中观察 ❖ 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的发展过程
❖ 探索阶段(20世纪20、30年代—50年代) ❖ 工具发展阶段(50年代后期—70年代中期) ❖ 拓展研究阶段(70年代中期—现在)
课堂观察为了什么:课堂观察方 法的重要作用
❖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 习的改善。
❖ 课堂观察是适用于课堂情境的重要研究方法 ❖ 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记号体系
❖ 记号体系是指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 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种要观察的事 件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 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与编码体系不同 的是,记号体系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 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而编码体系则要记下 单位时间内每一个发生的需要观察的行为。
等级量表
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是什么? 二、课堂观察为了什么? 三、课堂观察怎么做?
何为观察
❖ 《辞海》将“观察”解释为:有计划有目的 地用感官来观察现象的方法,是对某个对象 或事物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常与积极的思维 结合。有效的观察需有具体而明确的观察目 的,以及关于所观察对象的一定的预备知识 ,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记录和整 理材料的具体方法等。
❖ 一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 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 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 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 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
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 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 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 如何?
❖ 课前会议 ❖ 课中观察 ❖ 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的发展过程
❖ 探索阶段(20世纪20、30年代—50年代) ❖ 工具发展阶段(50年代后期—70年代中期) ❖ 拓展研究阶段(70年代中期—现在)
课堂观察为了什么:课堂观察方 法的重要作用
❖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 习的改善。
❖ 课堂观察是适用于课堂情境的重要研究方法 ❖ 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记号体系
❖ 记号体系是指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 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种要观察的事 件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 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与编码体系不同 的是,记号体系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 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而编码体系则要记下 单位时间内每一个发生的需要观察的行为。
等级量表
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是什么? 二、课堂观察为了什么? 三、课堂观察怎么做?
何为观察
❖ 《辞海》将“观察”解释为:有计划有目的 地用感官来观察现象的方法,是对某个对象 或事物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常与积极的思维 结合。有效的观察需有具体而明确的观察目 的,以及关于所观察对象的一定的预备知识 ,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记录和整 理材料的具体方法等。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

❖ 教师指令的频数 ❖ 教师指令的内容 ❖ 学生的学习行为 ❖ 教师的处理策略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二)课堂观察主要视点
❖对具体几名学生的观察 ❖对教学整体的观察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案例 6
练习
➢ 研究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引导策略
➢ 教学课例:《沂水春风》 ➢ 课堂观察:师生语言互动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二)关键问题聚焦观察 ——观察的视角、视点如何设计?
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其相关的重要 因素,选择视角,设计视点(支架)进行课堂 观察。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案例 5
课例:《土地的誓言》(初中语文) 主题:教师指令的有效性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一)课堂观察主要视角
复现的方法、复现的情境; (2)学生学习行为:学生的应答、学生投入学习
的状态、、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识字效果。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观察主题的演变:
❖ 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到课堂的教与学上?
↓
❖ 如何提高一年级识字教学效果?
↓
❖ 复现识字教学法的效果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观察目的如何明确? 1、观察目的必须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 2、能够从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捕捉值得关注的 关键问题。
课堂观察从观察心理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是不自觉的观察,这是一种知觉心理本能
的反映; ➢ 第二个层次,是凭经验、感觉进行的观察; ➢ 第三个层次,是有目的,有一定的观察角度,借助一
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观察,即所谓的 有意的课堂观察。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二)课堂观察主要视点
❖对具体几名学生的观察 ❖对教学整体的观察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案例 6
练习
➢ 研究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引导策略
➢ 教学课例:《沂水春风》 ➢ 课堂观察:师生语言互动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二)关键问题聚焦观察 ——观察的视角、视点如何设计?
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其相关的重要 因素,选择视角,设计视点(支架)进行课堂 观察。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案例 5
课例:《土地的誓言》(初中语文) 主题:教师指令的有效性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一)课堂观察主要视角
复现的方法、复现的情境; (2)学生学习行为:学生的应答、学生投入学习
的状态、、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识字效果。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观察主题的演变:
❖ 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到课堂的教与学上?
↓
❖ 如何提高一年级识字教学效果?
↓
❖ 复现识字教学法的效果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观察目的如何明确? 1、观察目的必须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 2、能够从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捕捉值得关注的 关键问题。
课堂观察从观察心理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是不自觉的观察,这是一种知觉心理本能
的反映; ➢ 第二个层次,是凭经验、感觉进行的观察; ➢ 第三个层次,是有目的,有一定的观察角度,借助一
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观察,即所谓的 有意的课堂观察。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课堂观察ppt

、
1
2
3
听课老师想说的话:
课堂教学问题的预设很好,不知道生 成情况怎样?
今天吴老师讲的是第二课时,不 知道上节课讲了没有。通过螺旋 式问题设计使学生知识得到提升 ,是我最需要学习的。
听课老师想说的话: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下,书写热化学 方程式时反应条件是不是要写?
有一个地方重复了,前面提了一 个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有 哪些不同?后面又提了一次。
四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框架设计的原由:
1.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 2.实践依据:我观察什么?
学生学习
A
四个 维度
C D
B
教师教学
课堂性质
课堂文化
学生学习维度——关注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即学生得到 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准备
学生学 习维度
(5个视角)
倾听 互动 自主
问题出在哪里?
2.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 3.简单类推:盲目听课 4.谁都可以评课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学习点滴
与校领导的合影
向科研处李主任请 教——课堂观察法
专业听评课: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的框架是什么?
1
课堂观察听评课的程序?
4
课堂观察法听评课的 意义何在?
2 3
如何开展课堂观察听评课 ?
课堂观察框架
活动组织 教师对学生 活动的指令: W· H· W
活动内容 口述 书写 实验 交流 其他
教师讲解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 呈示· 讲解 研究问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 环 节 讲解主题 直白 简 洁 语 调 语 速 音 量 节 奏 其 它 辅助方式 实 物 手 势 实 验 视 线 其 它 有效性 重 难 点 逻 辑 性 形 象 性 其 它
1
2
3
听课老师想说的话:
课堂教学问题的预设很好,不知道生 成情况怎样?
今天吴老师讲的是第二课时,不 知道上节课讲了没有。通过螺旋 式问题设计使学生知识得到提升 ,是我最需要学习的。
听课老师想说的话: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下,书写热化学 方程式时反应条件是不是要写?
有一个地方重复了,前面提了一 个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有 哪些不同?后面又提了一次。
四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框架设计的原由:
1.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 2.实践依据:我观察什么?
学生学习
A
四个 维度
C D
B
教师教学
课堂性质
课堂文化
学生学习维度——关注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即学生得到 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准备
学生学 习维度
(5个视角)
倾听 互动 自主
问题出在哪里?
2.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 3.简单类推:盲目听课 4.谁都可以评课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学习点滴
与校领导的合影
向科研处李主任请 教——课堂观察法
专业听评课: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的框架是什么?
1
课堂观察听评课的程序?
4
课堂观察法听评课的 意义何在?
2 3
如何开展课堂观察听评课 ?
课堂观察框架
活动组织 教师对学生 活动的指令: W· H· W
活动内容 口述 书写 实验 交流 其他
教师讲解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 呈示· 讲解 研究问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 环 节 讲解主题 直白 简 洁 语 调 语 速 音 量 节 奏 其 它 辅助方式 实 物 手 势 实 验 视 线 其 它 有效性 重 难 点 逻 辑 性 形 象 性 其 它
开展“课堂观察——构建专业听评课范式”课件

标准化评课流程
通过构建专业听评课范式,可以 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评课流程,确 保评课活动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提高评课结果的可信度。
强化评课的专业性
专业听评课范式的构建,能够使 评课活动更加专业化,评课人员 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 关键点,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进
建议。
推动教学改进
专业听评课范式的应用,可以推 动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改进,提 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课堂环境要素
包括物理环境(如教室设施)、心理环境 (如课堂氛围)等。
专业听评课范式构建
听评课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 表现与收获,评估教 师是否有效促进学生
学习。
关注教学过程
详细观察并分析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 的方法、手段和策略。
追求客观公正
确保评课结果客观、 公正,不受主观偏见
整合课堂观察与评课数据
03
将课堂观察数据与评课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中发现教学问题,
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整合后的实践与评估
开展实践研究
在整合完成后,开展实践研究, 观察整合后的评课体系在实际教
学中的运作情况。
收集反馈意见
收集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对整 合后评课体系的反馈意见,分析并 改进。
进行效果评估
展。
未来发展方向与探索
1 2 3
完善评课指标体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评课指标体系, 使评课活动更加科学、全面,更好地反映课堂教 学的实际情况。
结合新技术手段 可以探索将新技术手,提高评 课的效率和准确性。
拓展应用范围 可以将构建的专业听评课范式应用于更广泛的教 育领域,如中小学、高校、职业培训等,推动教 育的整体进步。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课件

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和工具
观察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课堂整体角度等不同角度进行观 察
观察工具: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课堂互动记录表等工具进 行辅助观察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和工具可以提高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和客观 性
实践应用:在课堂观察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和工具,并 记录观察结果,为后续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观察实践: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从而调 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成长: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发现自身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合作交流:课堂观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评估改进:课堂观察可以为教学评估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持,帮助学 校和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确定观察内容: 根据观察目的, 确定需要观察 的具体内容, 如学生的表现、 教师的教学方
式等。
制定观察计划: 根据观察内容, 制定详细的观 察计划,包括 观察的时间、 地:根据 观察内容,选 择合适的观察 方法,如量表 法、等级法等。
记录观察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 及时记录观察 结果,以便后 续分析和总结。
客观性原则:观察者应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避免受到个人情感、偏见等因 素的影响。 具体性原则:观察者应具体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包括学生的行为、言语、表情等,以 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
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确定观察目的: 明确观察的目 的和意义,以 便有针对性地 进行课堂观察。
展望未来课堂观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多元 化、个性化、智 能化
2023高端幼儿园观察类教案ppt

定义
观察教案是一种以观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 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全面 发展。
特点
观察教案强调对幼儿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同 时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
观察教案的重要性
了解幼儿发展状况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观察教案的优势和价值,共同促 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观察前的准备
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观察 任务和要求。
实地观察
观察人员按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实 地观察,记录并拍摄相关情况。
观察后的整理
对观察记录和拍摄内容进行整理 ,提取关键信息。
观察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将观察记录和拍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数据 表格。
结果分析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幼儿社交能力的 发展特点与问题。
观察记录与整理
实时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及时记录幼儿的行 为表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整理分析
将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 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教学策略 提供依据。
反馈与调整
根据观察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2023
PART 03
观察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REPORTING
观察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观察主题
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
确定依据
社交能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幼儿在园中的社交表现,可 以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为进一步的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观察教案是一种以观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 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全面 发展。
特点
观察教案强调对幼儿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同 时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
观察教案的重要性
了解幼儿发展状况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观察教案的优势和价值,共同促 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观察前的准备
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观察 任务和要求。
实地观察
观察人员按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实 地观察,记录并拍摄相关情况。
观察后的整理
对观察记录和拍摄内容进行整理 ,提取关键信息。
观察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将观察记录和拍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数据 表格。
结果分析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幼儿社交能力的 发展特点与问题。
观察记录与整理
实时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及时记录幼儿的行 为表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整理分析
将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 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教学策略 提供依据。
反馈与调整
根据观察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2023
PART 03
观察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REPORTING
观察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观察主题
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
确定依据
社交能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幼儿在园中的社交表现,可 以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为进一步的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NU.PHY
课堂观察
5
问题与展望
NENU.PHY
对课堂观察的思考
1.观察理论的指导性 2.观察主题的局部性 3.观察量表的科学性 4.观察团队的合作性 5.观察结论的推广性
NENU.PHY
NENU.PHY
3.1 课堂观察的工具
(2)课堂观察记录单
1.拟订提纲进行观察。 例如: 观察的重点:问题导入(新课导入) 观察提纲:(1)问题空间是否适度? (2)问题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问题是否有一定的指向性? (4)问题的可操作性如何? 观察对象:不同地区的三位任课教师。 课堂观察记录的原始资料:
NENU.PHY
3.3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第四步 课堂观察成果展示 论文 研究日志 研究报告 报告会
NENU.PHY
NENU.PHY
课堂观察
4
工具与使用
NENU.PHY
3.1 课堂观察的工具
课堂观察量表: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介绍
NENU.PHY
NENU.PHY
1 1 2 3 4 5 6
NENU.PHY
2.2 课堂观察的特点
目的性 理论性 系统性 选择性
现场性
NENU.PHY
课堂观察
3
内容与步骤
NENU.PHY
3.1 课堂观察的内容
教师行为: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 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的教学机 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风格等。 学生行为: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参与程度,学 生的认知表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与 非学习行为等。 课堂环境:课堂氛围,教室内外的情境等。
NENU.PHY
不足
首先它只反映重视口语行为,不能反映出实验、板书、教 学媒体的使用等非口语行为,而忽略了许多重要信息; 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有7个类别),忽视学 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只有2个类别),这样我们就 无法全面地了解课堂中学生的行为; 分析系统所转化后的变量数据,虽然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 风格,也可以做各种广泛的比较研究,但是无法回溯分析 是因为哪些具体的话语而得到此数据的。
NENU.PHY
我们在采取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进行课堂观察时,往往结 合性质的观察方法记录下课堂中的行为、事件、对话等, 以及观察时的感受、想法、反思和评价等。 量化的观察使我们知道这节课"是什么样子的",质的观察 使我们知道这节课"还可以是什么样子",从而把两者结合 起来就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并提出有意 义的评价和具体的建议。
NENU.PHY
师生对话
1.话语权 2.对话方式
NENU.PHY
话语权
事件主体 教师 事件编码 事件描述 1.表扬与鼓励------参考爱默观察系统和弗兰德斯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与鼓励,包括善意玩笑和“嗯、 哼”点头等鼓励学生说下去。
课堂言语分析系统
2.接受并采纳学生意见
3.提问 4.讲授
NENU.PHY
(2)课堂观察量表
开发的一些观察量表展示
《师生话语》系列观察表
《课堂提问》系列观察表
NENU.PHY
观察量表的设计
课题: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上 课 人: 观 察 人: 观察点: 使用范围: 观察目的:
NENU.PHY
做一做
1.选择观察点 2.选择观察工具 3.记录原始数据 4.数据整理 5.形成观察报告
课堂观察的主流趋势: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融合
量化的课堂观察:编码表、项目清单等科学、量化研究工具的引入,录
音机、录像机等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观察手段与技术,使课堂
观察更具可操作性。
质性的课堂观察:课堂事件、课堂行为回归情境本身,研究者利用个人
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诠释课堂。
两种性质不同的研究取向,从不同层面和不同方向丰富和充实了课堂观 察。两种取向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已经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
1960年弗兰德斯(N.A.Flanders)“互动分类系统”, 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 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 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抓 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为人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 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NENU.PHY
1.提问方式 2.理答方式 3.提问质量 4.提问效果
NENU.PHY
做一做
1.选择观察点 2.选择观察工具 3.记录原始数据 4.数据整理 5.形成观察报告
NENU.PHY
(3)课堂教学录像分析
课堂教学录像观察分析的步骤: (1)建立课堂录像带分析的编码系统; (2)将录像带转化为数字化文件,便于分析软件的处理; (3)根据编码系统对课堂教学的各种特征进行编码; (4)对编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根据初步的分析结果进行二次分析; (6)生成课堂教学分析报告。
课堂观察
NENU.PHY
主要内容
1 2 3 4 5
起源与涵义 意义与特点 内容与步骤 工具与使用 问题与展望
NENU.PHY
感受课堂观察 《磁场》
NENU.PHY
课堂观察
1
起源与涵义
NENU.PHY
1.1 起源
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提出的 “互动过程分析”理论,拉开了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 研究的序幕。
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活动
专业的视角 专业的工具
专业的记录
专业的分析 专业的反思
NENU.PHY
课堂观察
2
意义与特点
NENU.PHY
2.1 课堂观察的意义
课堂观察能够真实地反映课堂问题 课堂观察能够促进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 展 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教学评价提供较 为客观的依据 课堂观察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3.3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第二步 课堂现场观察。 到课堂现场后,观察者: 首先要根据观察的任务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 其次,根据准备的观察工具和观察前的分工,采用定量或 定性的记录方式获取真实详细的课堂观察资料。
NENU.PHY
3.3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第三步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与讨论 课堂观察后尽快对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开展讨论,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执教者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谈论授课体验和心得; 二是观察者立足观察记录数据(或课堂录音录像),发表自 己的看法,如教学优点及不足等; 三是在研讨的基础上确定执教者应继续发扬的优点及以后 努力改进的方向。
第一步 设计观察计划
(课堂观察前的准备) 首先,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的视角,寻找合适的观察 点。 其次,在参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观察点开发观察记 录工具(观察量表),选择记录方式。 观察过程中若需要多位观察者合作,观察前应提前商议, 根据观察者的兴趣或需要明确分工。
NENU.PHY
课堂观察需要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 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 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 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 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 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NENU.PHY
势。
NENU.PHY
1.2 课堂观察的涵义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 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 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 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 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 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 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5.指令 6.批评或维护权威 学生 7.应答性反映 8.主动说话
9.沉默 10.混乱
NENU.PHY
1 1 2 3 4 5 6
2
课堂言语观察量表
3
4
5
6
7
8
9
10
7
...
100
选取5分钟(300秒)为观察时间,以3秒为观察间隔单位,进行课堂言语观察。
NENU.PHY
2.对话方式
NENU.PHY
课堂提问
NENU.PHY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
课堂观察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
确定观察行为、 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 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 不同行为构成。
NENU.PHY
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 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 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肯定学生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若教师更多 地说总结的想法则归入4.
基于教师的想法提出的内容或程度方面的问题,期望 学生回答。 提供与课程有关的事实、观点,表达教师自己的想法 或做出解释,或援引权威(不是学生)的观点。 提出学生能够遵从的命令、指令或要求,以期学生照 办。 明言正告,使学生不可接受的行为变为可接受行为; 斥责学生,并说明理由;强调自身权威性。 学生应老师要求表达自己想法、阐述问题,学生表达 自己的想法受到限定范围。 主动表明自己观点、看法;或向老师、同学发问;或 引出新话题,内容可能超过老师限定范围。
NENU.PHY
3.2 观察主题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