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按构造运动发生时期
➢古构造运动:第三纪(25百万年)之前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新构造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二)构造运动的幅度和周期性
构造运动往往表现为:强烈活动期(明显升降运动、岩 浆活动等)与相对宁静期(缓慢沉降、接受沉积)反复出现, 因而形成一定的周期性。
2.构造运动的速度:一般不为 人所能感觉到的,是相当缓慢 的。如:印度古大陆现在每年 仍以近2cm的速度向北移动。 (地震造成的断裂例外,有时 可达几米。)
(四)构造运动的旋回性
构造运动的剧烈时期与缓和 时期是交替出现的,也就是构造 运动的演化具有旋回性。
构造运动分为以下旋回:
1、太古旋回 2、元古代旋回 3、震旦-加里东旋回 4、海西旋回 5、印支旋回 6、燕山旋回 7、喜马拉雅旋回
水平或近水平的(绝大多数):在广阔而平坦的沉积盆地 (如海洋和大湖泊)中所形成的沉积岩层,其原始产状大部是水 平的或近于水平的。
原始倾斜(局部的):只有在沉积盆地边缘、岛屿、水 下隆起和火山锥周围边坡等局部地带,岩层才会出现一定程度 的倾斜,是为原始倾斜。
水平岩层
岩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 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变位,其产状会发生不同 程度的改变。
①相邻块体分离(张开) ②相邻块体相向聚会(挤压) ③相邻块体剪切、错开(平移)
扩张
挤压
平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地 壳(岩石圈)相邻块体或同一块 体的不同部位作差异性上升或下 降,使某些地区上升成为高地或 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成为盆地 或平原。又称为造陆运动。
成都平原
同一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某 一时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另一时期则以垂直运动为主,它们是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常常兼而有之。
岩层的产状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 立岩层、倒转岩层。
倾斜岩层
直 立 岩 层
2.产状要素及其测定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岩石的空间位置及产出状 态。怎么来确定呢?用什么方法确定?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 量出构造面、地质体的产状三要素及厚度。
产状三要素 即: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即岩层面(构造面)与假想水平面 相交的直线。(两个方向,以北为准) 倾向——岩层倾斜的方向,即 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沿岩 层倾斜面向下倾斜的方向所得 的直线为真倾斜线。 倾角——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 交角。水平岩层 倾角<5°;倾斜岩层 倾角5-85°;直立岩层 倾角>85°
第十六章
构造运动 与
地质构造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特征 第二节 岩石的产状与变形 第三节 褶皱构造 第四节 断裂构造 第五节 地层接触关系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 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 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了岩 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 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 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三)构造运动的区域性及速度
1.构造运动的区域性:
构造运动不可能使所有的地方同时升降,因此一般是 某些地区表现为大面积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另一些地区 表现为大面积拗陷,接受沉积。还有的地区表现为大规模 水平挤压运动,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新生代时,我国 喜玛拉雅山褶皱上升了七、八千米,江汉平原则下降接受 了近一千米的沉积。
根据中国及东亚中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特点,可以进 一步分出三叠纪时期的印支旋回和印支阶段(Indosinian),侏 罗、白垩纪的燕山旋回和燕山阶段(Yanshanian)和新生代的喜 山旋回和喜山阶段(Himalayan)。
第二节 岩石的产状与变形
一、岩层的原始产状及产状类型
岩层的产状系指在产出地点的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方位。 即岩层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
岩层的产状要素用地质罗盘来测量 测量的结果用方位角表示,常用的记录格式为:
150∠30
表示倾向为1500(东南方向)

倾角为300
NW 270°
SW
NE 90°
SE
180°
倾斜岩层产状的测定与表示
1.倾 向 方 位 角 ∠ 倾 角 125 ∠ 45
N
2.走 向 象 限 角 ∠ 倾 角 倾 向 象 限 N 50W ∠ 45N E
喜马拉雅 旋回
燕山旋回 印支旋回 海西旋回
震旦-加 里东旋回
元古代旋回
太古旋回
关于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的划分和命名,一般遵循以经 典造山带所在地名(山名或地区名)来命名的原则。
例如根据欧洲早古生代末形成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 代形成的海西(华力西)造山带和中新生代形成的阿尔卑斯 造山带,相应划分出早古生代加里东旋回和加里东阶段( Caledonian),晚古生代海西(华力西)旋回和海西(华力西 )阶段(Hercynian或Variscan)以及中新生代阿尔卑斯旋回 和阿尔卑斯阶段(Alpedic)。
(长线)岩层走向
25
66
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 倒转岩层
仅用于地质平面图
()
短 线 岩 层 倾 向

倾斜岩层产状的测定与表示

1.倾 向 方 位 角 ∠ 倾 角 125 ∠ 45

2.走 向 象 限 角 ∠ 倾 角 倾 向 象 限 N 50W ∠ 45N E


走 向 象 限 角 倾 向 象 限 ∠ 倾 角 N50W NE∠ 45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如 褶皱变动、断裂变动。
构造运动是长期而缓慢的,但却是所有地质作用的主导因 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而且还直接影 响了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控制了地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分类
一)按构造运动方向性
1.水平运动——是地壳(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也 称为“造山”运动。有三种基本形式:

W
E
走 向 象 限 角 倾 向 象 限 ∠ 倾 角 N50W NE∠ 45
25
66
S
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 倒转岩层
仅用于地质平面图
倾斜岩层产状的测定与表示
1.倾向方位角∠倾角 125 ∠45
2.走向象限角∠倾角倾向象限 N50W ∠45NE
(数值)岩层倾角值

走向象限角倾向象限∠倾角 N50W NE∠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