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一年级《影子的游戏》教案
影子的游戏(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一年级下册
![影子的游戏(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27014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0.png)
本节课将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影子的基本概念: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讲解时要强调光线、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总之,这次《影子的游戏》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影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影子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影子随光线方向和物体形状变化的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出以下调整:
1.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
2.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在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影子的游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使学生能够发现影子与光线、物体的关系,提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影子画过程中,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与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欣赏影子美术作品,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bab8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3.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体验,了解影子的产生、变化和特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包括影子的定义、影子产生的条件、影子的变化、以及影子的艺术表现。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变化和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难点:1. 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理。
2. 影子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手电筒、白纸、彩笔、画板等。
2. 学具: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投影仪展示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影子,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影子的定义、产生条件、变化和特性,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基本知识。
3. 演示:用手电筒和白纸演示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影子的特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创作指导:讲解影子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画。
6. 学生创作:学生独立创作影子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影子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板书设计:1. 影子的游戏2. 内容:影子的定义、产生条件、变化、艺术表现3. 重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理,影子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影子画,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表现出影子的变化和特点。
2. 观察身边的影子,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发现和体验,让学生了解了影子的产生、变化和特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 《影子的游戏》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 《影子的游戏》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a0d0ea31b765ce04081441.png)
《影子的游戏》名师教案教学目标(一)简单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特点。
创作时能掌握影子外形的特征,绘画出有创意的作品。
(二)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画影子,运用绘画或剪贴等方法创作作品。
(三)通过影子的游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样、丰富、有趣味的特点,感悟生活中的小乐趣。
学情分析影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犹如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又是最神秘的朋友。
本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贴近生活,利于学生创作。
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绘画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幼儿园时期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利用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表现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
重点难点(一)能感受到影子的存在,了解影子的特点。
(二)影子与光的关系和由影子引起的联想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影子的游戏猜一猜:我走你也走,我停你也停,一对好朋友,随形同舞动。
——影子看看下面这些影子像什么?影子和我们做了个游戏,变成了许多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出示课题——《影子的游戏》活动2【讲授】影子的游戏欣赏——我们身边的影子想一想: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呢?物体挡住光线,就会投射出影子。
影子的变化——将手电筒对准物体进行前后、上下左右、拖动,仔细观察影子的变化。
总结影子的特点——只有物体的轮廓,形状和物体的形状一样。
影子是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的。
大师作品欣赏——马蒂斯《刺客》马蒂斯简介欣赏同龄人作品如何使影子变得更漂亮?——点线装饰法、色彩重叠法、剪影法、虚实对比法活动3【练习】影子的游戏动手做:把有趣的影子描下来,或利用剪纸、绘画的形式画一幅很特别的画。
(影子在美术作品中可以想象成各种颜色,不必只是黑色或者灰色。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3c28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8.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概念,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掌握影子的绘制方法,培养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内容1.影子的概念介绍。
2.影子的游戏示范。
3.影子画的绘制方法讲解。
4.组织学生按照小组进行绘制。
教学重难点•影子的概念理解和绘制技巧掌握。
•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步影子的概念介绍在黑板上画上一些物品的影子,如书包、水杯、铅笔等。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影子并简单介绍影子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第二步影子的游戏示范教师和学生一起玩影子游戏,让学生猜测自己的影子是哪个物品并进行讲解。
同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影子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影子画的绘制方法讲解1.展示几幅影子画的图片并进行简单讲解。
2.讲解如何确定影子的位置和形状。
3.讲解如何选择颜色和填充阴影。
4.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边缘的清晰度和明暗度的正确性。
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影子画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
2.按照老师的要求,让学生先在白纸上画出物品的轮廓,再根据不同光线的角度,确定影子的位置和形状。
3.学生选择颜色并填充阴影,沟通分享互相帮助,完成影子画。
4.讲解如何展示影子画和引导学生分享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监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收集学生的影子画并进行评分。
3.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影子画,并进行互评。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物品并画出其影子,分享于班级中。
总结本节课通过影子的游戏和绘制影子画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对影子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绘画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收获。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db8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5.png)
解答:
1. 游戏名称:影子猜猜看。
2. 游戏规则:参与者需根据其他参与者用手摆出的影子形状,猜出对应的物体或动物。
3. 游戏玩法:分组进行,每组轮流摆出影子,其他组成员猜谜。答对者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例题5:分析以下美术作品中影子元素的应用,并谈谈你对作品的理解。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影子的游戏”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影子相关知识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影子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课 影子的游戏 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教学内容以影子为创作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影子的形成与变化,运用简单的绘画手法表现影子游戏。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结合课本中影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将已知的线条、形状等绘画元素运用到影子主题创作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将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审美素养。
- 色彩运用:根据光源和物体的颜色,选择适当的颜色来表现影子的色彩变化。
- 技法尝试: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如水彩、蜡笔、剪贴等,来表现影子的不同效果。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9211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d.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影子的游戏》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的产生与光源、物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影子的形成原理:介绍影子的产生与光源、物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影子的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发现影子的美。
3. 影子的创作: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作品。
4. 影子的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创作具有创意的影子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创作出独特的影子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手电筒、白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与光源、物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发现影子的美。
4. 创作: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作品。
5.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板书设计1. 《影子的游戏》2. 提纲: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的观察影子的创作影子的游戏作业设计1. 画一画:让学生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的影子,要求画出影子的细节。
2. 做一做:让学生用手工材料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的影子,要求制作的影子具有创意。
3. 写一写: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影子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影子现象。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讲解、观察、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发现了影子的美,创作出了具有创意的影子作品。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影子的游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影子的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190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0.png)
影子的游戏一、教材分析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影子,但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还不太了解,对他们来说还很有趣味性和神秘感。
因此,本课着重让学生了解影子产生与变化的原因,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手电筒、玩具、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我有一个好朋友,跟我不分手,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学生回答:影子)2.教师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影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子的游戏》。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了解影子的产生原因(1)教师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吗?(学生回答)(2)教师演示:用手电筒照射玩具,让学生观察玩具和影子的关系。
(学生观察并回答)(3)教师小结: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就会挡住一部分光线,形成影子。
被挡住的部分就是影子的部分,没有被挡住的部分就是物体的部分。
2.了解影子的变化原因(1)教师问:你们发现过影子会变化吗?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回答)(2)教师演示:用手电筒照射玩具的不同部位,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
(学生观察并回答)(3)教师小结:当物体离光源的距离不同或者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影子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3.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1)教师问:你们想知道影子有哪些变化规律吗?(学生回答)(2)教师演示:用投影仪投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
《影子的游戏》优秀教案(通用5篇)
![《影子的游戏》优秀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a75e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e.png)
《影子的游戏》优秀教案(通用5篇)《影子的游戏》优秀教案1教材简析: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让每个同学展现自身的“艺术之手”、“灵巧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教学,协助其他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
使同学有把自身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目标:1、通过描画自身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示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丰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发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同学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同学: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
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一:看影子放有关皮影戏扮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
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扮演。
带领同学来到学校里,在阳光下观察自身和大树和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
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教学二:再现影子以游戏的形式与同学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
同学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教学三: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发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三:创作影子同学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
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教学四: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第二课时教学一:看剪影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
教学二:把影子留住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协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
教学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同学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
教学四:我们一起演皮影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示的是哪位同学。
一年级下册美术影子的游戏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影子的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2c3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b.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影子的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子的基本概念,知道光和影子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什么是影子,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2. 光和影子的关系:光的方向和影子的形状、大小的关系。
3. 影子的游戏:制作影子游戏道具,进行影子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子的基本概念,知道光和影子的关系。
难点:制作影子游戏道具,进行影子游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影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影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影子,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展示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
3.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影子游戏道具,如影子人、影子动物等。
4. 游戏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比一比谁的动作更有创意,谁的影子道具更生动。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影子游戏,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影子的概念和光与影子关系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制作的影子游戏道具,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学生在游戏环节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创意。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影子游戏,增进家校互动,培养家庭氛围。
2. 组织学生进行影子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3. 结合科学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实践环节,注意指导学生使用剪刀和胶水等工具,确保安全。
2. 在游戏环节,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碰撞和摔倒。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https://img.taocdn.com/s3/m/812e86d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影子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一【课程简析】本节课通过做手影游戏,让每个同学展现自己的“艺术之手”、“灵巧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
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目标】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课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影子吗?2谁来说说你是在什么时候见过影子的?(月光下、灯光下、阳光下)3是啊,影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夜晚的路灯下,灯光照到我们的身上,看到了影子,当洁白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也看到影子,还有白天的阳光下各种物体也都有影子。
二、新课1、今天我们来看看影子是怎样做游戏的呢?(手影视频)2、这些手影精彩吗?那你们知道影子的出现需要些什么吗?(光、物体)有了光和物体,我们的影子就可以表演了。
3、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影子的游戏》(板书:影子的游戏)请打开课本。
4、我们的中国有传统皮影表演。
(播放皮影表演)让我们来看看,这就是利用了幕布后的灯光照在皮影小人的上面形成了影子再配上音乐在老艺术家的手里就成了皮影戏表演。
5、哪位小朋友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影子呢?(上台做手影)6、小朋友,平日里,在阳光下你们是怎样和影子做游戏的?快乐地做游戏,人走影子也跟着走。
7、通过同学们的平时观察,我们发现了影子在我们的脚下是千变万化的,当我们跳起来的时候,她跟着我们一起舞动的,当我们停止的时候,影子也跟着我们停止。
(是呀,影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和我们形影不离。
影子的游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影子的游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67c3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d.png)
影子的游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影子是什么,学习利用手影、光影等创作手法表达形象、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1.影子概念的引入;
2.影子艺术的创作方法;
3.形象与情感的结合。
三、教学难点
1.形象与情感的表达;
2.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艺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
1.工具:黑色别针纸、小彩灯、蜡烛、树叶、玩具等;
2.教具:故事书、动画片、优秀作品等;
3.美术作品:阴阳,影子组合,装饰画等。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1. 了解影子
通过图片、动画片、故事书,引导学生认识影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子的形态、特征、颜色、大小等。
2. 感性体验影子
让学生分别用黑色别针纸和小彩灯、蜡烛、树叶、玩具等制作影子,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影子艺术的魅力。
3. 创造影子艺术
为学生提供一些影子艺术创作范例,例如阴阳、影子组合、装饰画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制作影子艺术作品。
4. 分享与欣赏
学生完成影子艺术作品后,进行分享和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
1.影子艺术创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表达形象和情感的结合,这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影子艺术的创作方法非常多样化,可以从各个角度入手,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f777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c.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一、教材分析1.1 课程背景影子是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种神奇现象,它既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又能够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因此,将影子作为美术教学的一种主题,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尝试创造性地使用各种绘画材料表现影子,还能够寓教于乐地启发孩子们的艺术感悟。
1.2 涉及知识点本次课程旨在让孩子们掌握以下知识:1.影子的形成原理以及变化规律;2.影子的各种表现形式,如立体感的影子、动态影子等;3.使用各种美术绘画材料表现影子。
1.3 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让孩子们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以及基本变化规律;2.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实践,以自由、活泼的方式表现各种形态的影子;3.培养孩子们绘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教学准备1.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舒适;2.准备所需要的各种美术绘画材料,如彩笔、颜料等;3.准备课件或PPT,方便讲解和演示。
2.2 导入新课1.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影子的特点和形成原理,引导孩子们逐渐注意影子的细节;2.为孩子们展示一些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效果的影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3 正式学习1.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并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孩子们理解;2.让孩子们试着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自己的影子变化,并描述影子的不同表现形式;3.让孩子们尝试使用各种美术绘画材料,以自由、活泼的方式表现各种形态的影子,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创造出不同的影子形态;4.在孩子们绘画的同时,教师要时刻观察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4 课堂总结1.回放课上的重点内容,并复习影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形式;2.对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多进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们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使用各种美术绘画材料表现影子的方法和技巧。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影子的游戏∣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影子的游戏∣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ecc2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e.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影子的游戏∣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
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用画笔和色彩表现影子特性
3.体验影子的变化和趣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色画纸、彩色笔、粉笔等画笔工具
2.教师准备故事书籍或其他媒体,介绍影子的概念和特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入影子的概念及其特性,或是利用具体的示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影子的实际操作
1.以黑色画纸为背景,让学生互相站在灯光下,观察和模仿自己和他人的影子。
2.用彩色笔或粉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这些影子的特征并进行记录。
3. 色彩语言的学习
1.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语言描述和传达影子的表现特点。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笔下的影子作品及其特色。
4. 深化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影子及其表现方式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在创作中的想象力。
教学评估
1.教师观察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和结果;
2.学生可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中获取反馈,如是否完全符合想象中的影子,是否刻画生动等。
拓展学习
1.带领学生探究光线观察与影子的关系;
2.对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指导,并在以后的课程中展示。
总结
影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践和表现,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性,并且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表现和描述,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影子的游戏》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影子的游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6ec5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0.png)
3.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4.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情感态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创作一幅以“影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技法,表现影子的形状、质感、明暗对比等要素。作品可以是以自己的生活场景为背景,也可以是创意想象之作。
2.写一篇关于影子的小短文。学生可以从科学角度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描述自己与影子有关的趣事,或是观察到的有趣影子现象。
6.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影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在美术学科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影子的游戏》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有助于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短文要求语言通顺,内容充实,字数不限。
3.家长辅助作业的照片需清晰,能体现出影子与生活场景的关联。
4.艺术家作品分享要有针对性,能激发同学对影子画的兴趣。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二上课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影子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2.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联想和创意,将影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30c9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e.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帮助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影子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色彩感知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鉴赏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海报展示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影子的海报,引导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影子的变化和神秘感。
2. 影子的引导游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一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引导学生发掘和感受影子的奥秘,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 影子的观察练习让学生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场景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特点,并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用手指、玩具等物品探索不同角度和造型的影子。
4. 影子的表现练习教师可以放映一些影子的动画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到影子的流动性和灵动感,然后让学生在上面进行创作,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表现影子的样子和特点。
5. 影子的彩绘艺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影子进行彩绘,引导学生使用不同色彩和画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影子艺术作品。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艺术欣赏及建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影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色彩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鉴赏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影子的一些综合属性;•如何让学生在不同的观察场景下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特点,进而表现影子的特色和意义。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开发潜在观察和表现艺术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分享、交流创作心得和体验,从而拓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和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全面发展艺术感官和协调能力。
五、教学评价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 表现方面•学生是否理解了影子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学生是否具备了观察和表现影子的能力;•学生绘画和色彩感知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鉴赏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0624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9.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影子的游戏”展开,通过观察和创作,让学生了解影子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影子与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手电筒或其他光源制造有趣的影子,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这些影子的形状。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影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描绘影子。
3. 通过影子游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光源与物体之间距离、角度对影子形状的影响。
2. 学生如何准确地描绘出影子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1. 手电筒或其他光源。
2.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不同形状的小物品,如玩具、树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故事或图片引入影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光源下的物品,讨论影子的形状、大小与光源、物品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手电筒和其他物品制造影子,观察并记录下影子的变化。
4.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影子,用画笔在纸上描绘出来。
5.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1. 影子的游戏2. 关键词:影子、光源、物品、观察、创造3. 示意图:展示光源、物品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1. 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下不同光源下的物品影子。
2. 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这些影子的形状。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影子的概念是否有了深入的理解?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是否能够准确地描绘出影子的形状?4. 如何改进教学,使学生对美术有更深的兴趣和认识?---本教案共2000字,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八部分内容,标题与正文内容间隔两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教学难点在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 影子的游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64b0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6.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影子的游戏》人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素描工具,描绘出自己的和同伴的影子2.能通过影子发现事物的特性和不同之处3.能表达自己对影子的感受和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正确使用素描工具,描绘影子•难点:学生能通过影子发现事物的特性和不同之处教学前准备•照明灯一个•白纸若干•黑色/彩色铅笔、炭笔(可替代素描铅笔)•教师/学生提供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球、方块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互动问答引入本课的主题——影子。
通过导入,让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在玩的一些游戏,比如躲猫猫等,为课堂营造轻松和愉快的氛围。
实践过程(40分钟)1. 观察影子教师展示一个场景,如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灯光下,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影子来感知物体的特性和形状。
2. 素描影子教师让学生以同伴的身影为素材,用铅笔或炭笔素描出同伴的影子。
在素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线条的粗细和不同部位的强弱,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素材找到影子与自己或同伴的差异之处。
3. 总结发现经过前两个步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影子是不同的,并且影子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让学生口述,让学生展示发现的特性和不同点。
4. 发挥想象教师鼓励学生,从刚才素描过程中发现的不同之处出发,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在白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特别的影子”。
结束(10分钟)教师会对学生画出的影子进行点评和讲解,让学生思考影子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以便加深学生对影子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从影子的角度加深了对物体特性的理解,还通过创作了解了一种特别的绘画表现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
特别是在第二步的素描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设置不同的难度及速度,以便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一年级下册美术影子的游戏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影子的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1c4e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f.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影子的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通过绘画表现影子的大小、方向和形态。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影的关系3. 影子的观察和表现4. 绘画技巧的指导5. 团队协作创作三、教学重点1. 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光与影的关系。
2. 学会观察和表现影子的形态、大小和方向。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影子形态的描绘和表现。
2. 团队协作创作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室光线充足,能够展示影子的形成。
2.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示范作品。
4. timer或计时器,用于团队协作创作的时间控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些有关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影子。
2. 提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光与影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2. 示范如何观察和表现影子的形态、大小和方向。
3. 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和构图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观察,讨论并记录影子的形态、大小和方向。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绘画,尝试表现影子的特点。
四、团队协作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表现光与影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用多种材料和绘画技巧表现影子。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与影的关系以及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创作亲子作品,展示光与影的奇妙世界。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影子的游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影子的游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65ec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d.png)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学会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学生对影子的审美感知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影子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介绍影子的定义、产生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影子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影子,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
3. 影子的描绘:教授影子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技巧,引导学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影子画作。
4. 影子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影子艺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学会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学生对影子的审美感知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影子的观察和描绘方法,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课件、教学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影子的概念、产生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对影子的基本认识。
3. 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影子,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力。
4. 实践:教授影子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技巧,引导学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影子画作。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影子的游戏》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影子为主题的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影子的变化和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
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
那同学们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
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
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
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至今未能扭转。
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
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
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
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
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
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
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
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看来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真是了不起啊!刚才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皮影的原理,那我们同学们是否可以到大自然中,在我们玩的游戏中去找一找呢?譬如:在太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以及大树和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师在投影仪的光照中用手做出各种动物的形状)。
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来试着做一做各种造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描画下来。
并
思考在不同光线下影子的不同变化。
三、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影子造型,了解皮影的相关资料,及制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皮影,也知道了它是我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一种。
同学们如果还有知道更多内容的,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同学们们可以利用电脑查找我们需要的各种知识,真是又快捷,又省时间。
不会的可以求助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
(一)欣赏他那独具风格的剪纸作品
马蒂斯他用剪刀创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有趣,充满动感,使人感受到他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精神。
本来马蒂斯只用油彩画画,后来他发现了色纸。
他先用色纸做出布局,再开始画。
剪刀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线条简单有力、色彩鲜艳明亮。
马蒂斯真正剪纸是在年纪较大时。
有一次开刀,身体复原期间,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画素描或剪纸,才发现剪纸比绘画更有趣味性。
马蒂斯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变化却很多。
红色、橘色、蓝色的树叶,果实、美人鱼、鹦鹉,像是一首大自然的组合曲;同样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变化充满旋涡动感的海洋。
他说,在剪纸的过程里,并不知道要剪出什么,只是完全信赖他的手,当他剪出一只鹦鹉时,他觉得自己就变成那只鹦鹉了。
剪纸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大自然光的造化下,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请同学们把你观察到的奇妙景象和其他同学们交流一下,老师看看谁最勇敢?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也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
了解
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姿态互相描画。
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书中图例,并谈谈感受。
三、学生作画
1.画有趣的影子
作业要求:(1)合理的构图,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准确。
(2)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讲评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五、小结
每个同学们画的都非常有自己想法,老师很高兴。
希望你们继续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六、课后拓展
1.向大师学画,运用色彩组合和变化。
完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影子画。
2.试着做做你熟悉的故事中的形象把它做成皮影戏。
影子的游戏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让每个同学展现自己的“艺术之手”、“灵巧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
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 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
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
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
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
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活动二: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
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
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活动三: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创作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
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活动五:美化影子:
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第二课时
活动一:看剪影
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
活动二:把影子留住
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
活动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
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
活动四:我们一起演皮影
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现的是哪位同学。
教学评价:
1.合理的构图使的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2.描画的影子清晰并准确的造型。
3.是否有助于学生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