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燃油喷射及混合气形成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发动机性能 受控于燃烧特性 受控于混合气形成 喷油规律 混合气 形成速度 气流运动 燃烧室形状
过程极短 (<0.5ms)
扩散燃烧速度 着火落后期 dp/dφ
本节从油、气两个方面介绍柴油 机混合气形成过程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影响 dp/dφ的主要因素:
滞燃期中的混合气生成量,与喷油 速率、混合速率、滞燃期长短有关
柴油
汽油
3、缓燃期( φC~φD )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现象 剩余10~20%的燃料继续燃烧,远 离TDC,气流扰动变弱,燃烧速度下降。 后燃期过长,会造成: 等容度↓,散热↑,碳烟和微粒排 放↑,排温↑ 、 η t ↓ ; 减少后燃的基本思路 加速混合,以加快燃烧;燃油充分雾 化。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对比项目 汽油机 柴油机
着火
点燃,高温单阶段着火,单点着 火 火焰在均质预混合气中有序传播 ,燃烧柔和 混合均匀,因而后燃期较短
压燃,低温多阶段着火,多点同时 着火 两阶段燃烧,即无序的非均质预混 合燃烧和扩散燃烧,燃烧较粗暴 混合不均匀,因而后燃期较长
2、燃油喷射过程(机械式)
(1)喷射延迟阶段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供油提前角θfs-供油始点至TDC的角度 (油泵出油) 喷油提前角θfj-喷油始点至TDC的角度 (针阀始动) 喷油延迟角=θfs-θfj,转速越高、油管越 长,延迟角越大 (2)主喷射阶段 喷油始点~喷油器端压力开始下降点 喷入绝大部分燃油,具有良好的雾化 qn = f(Δp, 针阀升程,喷油持续期) (3)喷油结束阶段 喷油器端压力急剧下降点~针阀落座 燃油雾化质量差,尽可能减少喷油量
供油速率计算
dqp d PA
•
4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p
2
dhp d PA
(7-2)
对于确定的喷油泵,柱塞直径dp和柱塞 运动规律(由凸轮型线决定)等几何参 数是一定的,由于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 出 因此也称
•
为几何供油规律
现象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大面积多点着火,燃烧极快, 压力陡升;
放热速率取决于滞燃期内形成 的预混合气多少,因此速燃期也 称为预混合燃烧期 注意与汽油机的“预混合燃烧” 有区别
2、速燃期( φB~φC )
燃烧特性参数:
dp/dφ 对动力性、η i 、η m、NOx、振动 噪声有显著影响, 一般柴油机: dp/dφ =0.2~0.6 (MPa/CA)
初期放热率,柴◣,汽▲
形状,汽单峰,柴双峰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汽油机不同负荷时,随负荷的增 加,燃烧持续期缩短; 柴油机,随负荷增加,燃烧持续 期变长; 由于汽油机在中小负荷时的燃烧 持续期拖长,加之上述放热率形 状的不同,其燃烧放热等容度会 低于柴油机,即汽油机最常用的 中小负荷不是“等容放热”
3、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
供油规律
单位凸轮轴转角(或单位时间)由喷 油泵供入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称为供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油速率。
供油速率随凸轮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称 为供油规律 喷油规律: 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定义与上类似
喷油泵
喷油器
现象 剩余燃料边蒸发混合,边燃烧, 燃烧速率受控于燃料扩散混合速率, 也称为扩散燃烧期 出现柴油机燃烧特有的“双峰” pmax的大小及位置:
上止点后10~15CA,取决于喷油时间、 着火落后期、预混燃烧
缓燃期燃烧 “过缓”会造成:
等容度↓,散热↑,η i ↓;碳烟和 微粒排放↑
4、后燃期( φD~φE )
EQ491汽油机,排量2.5升; 大负荷燃烧持续期略有增加,是因为防 止爆震而推迟点火时刻造成的。
汽油机 Vs 柴油机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为什么汽油机燃烧放热呈“单峰”,
?而柴油机燃烧放热呈“双峰”?
汽油机:预混合燃烧 柴油机:预混 + 扩散≈扩散燃烧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油束的雾化质量指油束中液滴的细度和均匀度
平均粒径、索特粒径和粒径分布
di3 ni SMD di2 ni
粒径分布则既表示了油粒大小又表示了其均匀程度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9章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发动机(内燃机)燃烧所追求的目标: 高η e(η i) 、高Pme(Pmi)、低污染、低噪声振动
内燃机燃烧的特点:
高速(混合+着火+燃烧=2~10ms) 高温(2000℃ 左右) 高压(柴油机高达100bar 以上) 复杂过程:流动、喷雾、传热、多相流、燃烧化学
1表示油粒细而匀;3为粗而匀;2则不均匀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喷油压力、喷射背压和喷孔直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9.2.2 缸内气流运动
分类: 涡流、滚流、挤流——控制油气宏观混合 湍流——促进油气微观混合 1、 涡流(Swirl) 绕气缸中心线的有规则的气流运动。柴油机中最常用 (1)涡流种类:进气涡流、压缩涡流 (2)评价指标:涡流比Ω=涡流转速 / 发动机转速
持续期—尽可能缩短,一般柴油机<40~60CA
形状—因性能要求而异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放热始点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放热始点决定了放热率曲线距压缩上止点的位置,在持续
燃烧
后燃
放热规律
燃烧放热先缓后急,燃烧持续期 较短
燃烧放热先急后缓,燃烧持续期长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示功图(P-φ): 柴油机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汽油机
压缩压力
燃烧压力Pmax
压升率(dP/dφ):
各自的合理范围 dP/dφ低,NOx和噪声低 放热速率dQb/dφ:
分为四期: 着火落后期( φA~φB ) 速燃期( φB~φC ) 缓燃期( φC~φD ) 后燃期( φD~φE )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着火落后期( φA~φB )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1 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性分析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燃烧过程的高速摄影实例:
0º (TDC) 4º 8º
火焰特点: 多点大面积着火—粗暴 “有焰”燃烧 —产生碳烟 12º 16º
20º
24º
28º
32º
40º
9.1.1 柴油机燃烧过程
现象: 喷雾及混合+低温多阶段着火,是复 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 影响着火落后期的主要因素:
温度、压力、喷油量、雾化特性
着火点的判断方式: 示功图—脱离压缩线的时点 高速摄影—出现火焰 ROHR —放热率由负变正的拐点
柴油机的着火落后期对后续燃烧过程 有重要影响。
2、速燃期( φB~φC )
期和放热率形状不变的前提下,也就决定了放热率中心距 上止点的位置。 影响:循环热效率、压力升高率、燃烧最大压力
2.放热持续期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放热持续期的长短,一定程度上是理论循环等压放热
预膨胀比ρ 值大小的反映。决定循环热效率,有害气 体排放。 放热持续期原则上越短越好,柴油机一般小于4060CA. 柴油机放热持续期:
最终影响发动机性能的是 喷油规律
异常喷射现象
1.二次喷射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滴油现象
3.断续喷射 4.不规则喷射和隔次喷射
5.气穴和穴蚀
避免异常喷射的方法
缩短高压油管长度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减小高压容积以减缓压力波动
合理选择喷油系统参数:喷油柱塞直径、凸轮型线、出油
阀结构和尺寸,出油阀减压容积,高压油管内径,喷油器 喷孔尺寸、喷油器开启压力
喷雾特性与雾化质量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油束射程(又称为贯穿距离)L 喷雾锥角 油束的最大宽度
汽油机 Vs 柴油机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对比 项目
着火
汽油机
点燃, 高温单阶段着火,单点着火 火焰在均质预混合气中有序传 播,燃烧柔和 混合均匀,因而后燃期较短 燃烧放热先缓后急, “等腰三 角形”放热曲线, 噪声振动小,基本不产生碳烟 排放,热效率较低
9.2.1 喷油系统与喷油特性
1、对燃料喷射过程的要求 合理的喷油特性(喷油规律) 良好的雾化特性 定时 定量 不出现异常 喷油特性主要指供油规律与喷 油规律 喷油特性和喷雾特性是喷油系 统最主要的两类指标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柴油机
压燃, 低温多阶段着火,多点同时着火 两阶段燃烧,即无序的非均质预混合燃烧 和扩散燃烧,燃烧较粗暴 混合不均匀,因而后燃期较长 燃烧放热先急后缓,“双峰”放热曲线, 持续期较长() 热效率高,噪声振动大,易产生碳烟排放
燃烧
后燃 放热 规律 性能
9.1.2 合理的燃烧放热规律
放热规律三要素: 放热始点—存在最佳值,一般使Pmax出现在10~15CA ATDC
注意:看懂图;理解“凸轮工作段”的概念; 在右图上如要改变工作段应怎样调整;工作段 与柱塞有效行程有什么关系。
实际发动机中的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两者的差异
•燃油的可压缩性
•压力波传播滞后-相位变化 •压力波反射叠加-形状变化 •高压油管弹性变形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线面心的位置,也影响预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的比例。
9.1.2 合理的燃烧放热规律
放热率形状: (相同放热始点、持续期时) a:热效率最好(见185页),等 容度最高 d:热效率最低,但排放低 b\c: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有多种 优化结果,取决于实际需要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首先取决于喷油持续角的大小,喷油时间逾长则扩散燃烧期愈
长。 其次也取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扩散燃烧期内混合气形成的快慢和完善程度。
3.放热率曲线形状
放热率曲线形状决定了前后放热量的比例。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放热始点和放热持续期不变,形状的变化,既影响放热曲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