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docx

合集下载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
简介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

该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地下建筑的防水工程质量,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主要内容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范围和适用条件;
2. 地下建筑防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 地下建筑防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5.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验收和质量控制;
6. 地下建筑防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重要性和应用
地下建筑的防水工程对于地下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至关重要。

GB50108规范的制定旨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帮助设计师、
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在地下建筑防水工程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流程。

这将有助于减少地下建筑防水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地
下建筑的使用寿命。

该规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

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可以根
据该规范进行地下建筑防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结论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是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参考文件,对于地下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方应严格按照该规范的要求进行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施
工和验收,以确保地下建筑的防水工程质量。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敞口开挖基坑,再在基坑中修建地下工程,最后用土石 等回填的施工方法。 1.2.3 暗挖法
不挖开地面,采用从施工通道在地下开挖、支护、衬砌 的方法修建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1.2.4 胶凝材料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磨细矿渣、硅 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一、前 言
1.2、术语:
1.2.5 水胶比 混凝土配制时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
1.0.4 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与 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1.0.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一、前 言
1.2、术语:
1.2.1地下防水工程 对房屋建筑、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
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 实体。 1.2.2 明挖法
施工缝
金遇外 中外外水
属水贴 埋抹涂泥
板膨式 式防防基
胀止 止水水渗
止水 水砂涂透
水带 带浆料结











应选二种
应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种
后浇带
预补外 预遇
埋偿贴 埋水
注收式 注膨
浆缩止 浆胀
管混水 管止
凝带



变形缝、诱导缝 中 外 可防外外 埋 贴 卸水贴涂 式 式 式密防防 止 止 止封水水 水 水 水材卷涂 带 带 带料材料
1.2.6 锚喷支护 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的一种围岩支护形式。
1.2.7 地下连续墙 采用机械施工方法面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具有截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规范》简介该技术规范是为了规范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技术而制定的。

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对于保护建筑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旨在提供指导,确保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工作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设计、施工和验收。

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下仓库等地下建筑工程。

防水防护设计要求1. 根据地下工程的性质、用途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防水防护的等级和技术要求。

2. 在设计阶段,根据不同地下工程的情况考虑各种防水防护措施,例如结构防水、管道防水、附属设施防水等。

3. 确保防水防护系统与结构设计相协调,并考虑防水材料的选用及施工工艺。

防水防护施工要求1. 确保施工前的地下工程基础和结构处于良好状态。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层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进行控制和监督。

4. 施工结束后,进行必要的防水层检测和验收工作。

防水防护验收要求1. 对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2. 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防水层性能、防水系统的完整性等。

3. 进行防水层的压力测试和水密性测试,以验证防水效果。

总结本技术规范对于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提供了详细的要求和指导,确保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工作能够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各个阶段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都需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性能。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1. 概述1.1 编制目的GB50108-《地下建筑防水技术规范》旨在为我国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提供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实用的技术指导,确保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地下建筑防水工程,包括地下室、地下通道、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等。

1.3 编制依据本规范编制依据《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208)、《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等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2. 术语和定义2.1 地下建筑防水地下建筑防水是指采用各种防水材料和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雨水、地面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水源侵入地下建筑结构内部,保证地下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2.2 防水层防水层是指设置在地下建筑结构表面或内部,用以防止水分侵入的结构层。

2.3 防水等级防水等级是指根据地下建筑的使用功能、重要性及地下水位等条件,将防水工程分为不同的等级,以确定防水措施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3. 设计要求3.1 防水设计原则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多道防线、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3.2 防水等级划分地下建筑防水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具体划分应根据工程特点、地下水位、结构形式等因素确定。

3.3 防水措施防水措施应包括结构自防水、附加防水层、排水设施、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防水隔离层等。

3.4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耐久性、施工性、环保性等特点,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4. 施工要求4.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特点、防水措施、施工工艺等,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4.2 施工工艺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进行,确保防水层质量。

4.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验收标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4.4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GB50108-《地下工程隔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隔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隔水技术规范》
介绍
该文档是GB-《地下工程隔水技术规范》的简介,旨在规范地
下工程隔水技术的实施。

目的
该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地下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能够
有效隔水,防止地下水进入工程区域,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内容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下工程隔水的原则和要求:规定了地下工程隔水的基本原则,包括排水工程的要求和基本设计参数。

2. 设计与施工准备:介绍了地下工程隔水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隧道和坑口的排水设计等。

3. 隔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详细描述了地下工程隔水所需的材料
和施工工艺,包括灌浆材料、挡水板施工等。

4. 隔水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在隔水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隔水施工前的检查、施工质量记录等。

5. 地下工程隔水设施的监测和维护:规定了地下工程隔水设施
的监测和维护要求,包括监测方法和频率、维护措施等。

应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各种地下工程隔水技术,包括隧道、地下室、基
坑等工程。

结论
GB50108-《地下工程隔水技术规范》是一份重要的技术标准,对于地下工程的隔水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各级建设单
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地下工程
的质量和安全。

GB50108-《地下工程水密技术标准》

GB50108-《地下工程水密技术标准》

GB50108-《地下工程水密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工程水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等内容,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地下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解释具有规范性,应在使用本标准时参阅:-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202-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地下工程:指在地面以下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地铁、隧道、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

- 水密: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地下工程在设计使用寿命内,其内部空间满足不渗不漏的水密性能要求。

- 水密层:指为达到水密性能要求,在地下工程结构中设置的具有一定防水、防渗功能的层次。

4. 技术要求4.1 地下工程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规模、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水密等级和措施。

4.2 水密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水层应具有足够的防水、防渗能力;- 防水层应与工程结构紧密贴合,形成整体;- 防水层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防水层应便于施工和检修。

4.3 水密层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渗性能;- 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耐久性;- 应符合环保要求;- 应便于施工和检修。

5. 设计5.1 地下工程水密设计应包括水密等级的确定、水密层的选材和构造设计、水密施工措施的制定等内容。

5.2 水密等级的确定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规模、使用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5.3 水密层的选材和构造设计应根据水密等级、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5.4 水密施工措施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6. 施工6.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磨细矿渣、硅 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一、前 言
1.2、术语:
1.2.5 水胶比 混凝土配制时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
1.2.6 锚喷支护 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的一种围岩支护形式。
1.2.7 地下连续墙 采用机械施工方法面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具有截
应选一种 宜选一种 宜选一种
一、前 言
1.3、基本规定:
1.3.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具备条件
1、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持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 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或防水专业岗 位证书。
应 应选二种

选 应选一至二种 选
宜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种
应选二种 应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种
一、前 言
1.3、基本规定:
1.3.2 明挖法和暗挖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
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
工程部位
衬砌结构
内衬砌施工缝
内衬砌变形缝、诱导缝

防防防塑膨防金遇外中防水预中
水 水水水料润水属水贴埋水泥埋埋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目录
13 前言 23 地下防水工程各分项工程 33 防水工程质量验收
前言
3
• 1.0、规范修订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现 批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208-2011,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16、 4.4.8、5.2.3、5.3.4、7.2.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
3级 4级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之巴公井开创作强制性条文3.1.8地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含: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资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资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的尺度应符合表 3.2.1的规定。

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尺度防水等级标准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概况无湿渍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概况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包含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1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 m2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 m2三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出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 m2四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3.2.2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

3.2.2 分歧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防水等级适用范围一级人员长期停留的场合;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二级人员经常活动的场合;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三级人员临时活动的场合;一般战备工程四级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操作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操作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操作
规范》
1. 简介
GB5010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旨在为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指导。

2. 规范内容
GB50108规范了地下工程防水防护的技术操作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2.1 防水防护设计
规范了地下工程防水防护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防水层的选择、防水材料的选用、防水施工工艺等。

2.2 施工准备
规范了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材料准备、设备检查等。

2.3 施工工艺
规范了地下工程防水防护的施工工艺,包括基坑开挖、地下室结构施工、防水材料的铺设和固化等。

2.4 施工质量控制
规范了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试验和质量记录等。

2.5 施工安全
规范了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施工中的安全要求,包括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等。

3. 应用范围
GB50108适用于各类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包括地下室、地下管廊、隧道等。

4. 使用建议
在使用GB50108进行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时,建议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 结论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操作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地下工程防水防护的标准规范,对于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图1-1车站标准断面防水示意图
第3.2.1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 表3.2.1的规定。
表3.2.1 地下工程防水标准
防水等级
防水标准
一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二级
三级 四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 地面)的1/1000;任意100㎡的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 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 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 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d) ,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d)。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
第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 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第4.1.26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
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 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 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第5.1.3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Ⅰ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 场检验报告。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GB50108-《地下工程防潮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潮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潮技术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规定了地下工程中防潮技术的要求和实施指导,旨在确
保地下工程的防潮性能达到要求,避免水分侵入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 术语和定义
本章节列举了本规范中使用到的术语和定义,确保在后续章节
中的理解一致性。

3. 地下工程防潮技术要求
该章节详细阐述了地下工程防潮技术的要求,包括建筑设计、
材料选用、防潮层和防潮屏的建设要求等内容。

4. 地下工程防潮技术实施指南
该章节提供了地下工程防潮技术实施的指导,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检测与验收等内容。

5. 监理与质量控制
该章节探讨了地下工程防潮技术的监理与质量控制问题,包括监理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

6. 地下工程防潮技术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该章节列出了与地下工程防潮技术相关的国家规定和标准,以便参考和遵守。

7. 附录
本章节包含了一些本规范中使用的附录,供参考和使用。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GB50108-《地下工程防潮技术规范》的简要概述,具体细节还需要参考原始文档获取。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山岭及水底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

第1.0.3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1.0.4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1.0.5条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

第1.0.6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遇水膨胀止水条 water swelling strip具有遇水膨胀性能的遇水膨胀腻子条和遇水膨胀橡胶条的统称。

第2.0.2条可操作时间 operational time单组份材料自容器打开或多组份材料自混合起,至不适宜施工的时间。

第2.0.3条涂膜抗渗性 impermeability of film coating涂膜抵抗地下水渗入地下工程内部的性能。

第2.0.4条涂膜耐水性 water resistsance of film coating涂膜在水长期浸泡下保持各种性能指标的能力。

第2.0.5条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polymer cement water proof coating以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添加剂制成的双组份水性防水涂料。

第2.0.6条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water-proofing course of watertight plastic sheet采用由工厂生产的具有一定厚度和抗渗能力的高分子薄板或土工膜,铺设在初期支护与内衬砌间的防水层。

第2.0.7条暗钉圈 concealed nail washer设置于塑料防水板内侧,并由与防水板相热焊的材料组成,用于固定防水板的垫圈。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巧标准》之五兆芳芳创作强制性条文3.1.8地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含: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巧指标,质量包管措施;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资料及其技巧指标,质量包管措施;4、工程细部机关的防水措施,选用的资料及其技巧指标,质量包管措施;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类洞口的防倒灌措施.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的尺度应合适表3.2.1的规则.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尺度防水等级标准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概略无湿渍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概略可有少量湿渍产业与民用修建: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包含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1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 m2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 m2三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出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 m2四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3.2.2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按照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3.2.2 不合防水等级的适用规模防水等级适用规模一级人员长期停留的场合;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二级人员经常勾当的场合;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根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三级人员临时勾当的场合;一般战备工程四级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合适表4.1.3的规则.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工程埋置深度(m)设计抗渗等级<10 S610~20 S820~30 S1030~40 S12注:①本表适用于Ⅳ、Ⅴ级围岩(土层及软弱围岩).②山岭隧道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可按铁道部分的有关标准执行.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合适下列规则:(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其实不得贯穿;(3)迎水面钢筋庇护层厚度不该小于50mm.4.1.18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克不及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参加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4.1.22施工缝的施工应合适下列规则:(1)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概略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实时浇灌混凝土.4.3.4卷材防水层为一或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该小于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该小于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该小于6mm;分解高份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该小于1.5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该小于2.4mm.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该小于300mm.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该大于30mm.当计较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纳措施.9.0.5 明挖法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合适下列规则:(1) 地下水位降至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 mm以下.降水作业应持续至回填完毕.。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1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磨细矿渣、硅 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一、前 言
1.2、术语:
1.2.5 水胶比 混凝土配制时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
1.2.6 锚喷支护 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的一种围岩支护形式。
1.2.7 地下连续墙 采用机械施工方法面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具有截
1.3.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防水等级 1级
防水标准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 地面)的1‰;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渍的最大 面积不大于0.1m2; 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m2 防 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其中,隧 道工程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 大于0.15L/(m2.d)
施工缝
金遇外 中外外水
属水贴 埋抹涂泥
板膨式 式防防基
胀止 止水水渗
止水 水砂涂透
水带 带浆料结











应选二种
应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至二种
宜选一种
后浇带
预补外 预遇
埋偿贴 埋水
注收式 注膨
浆缩止 浆胀
管混水 管止
凝带



变形缝、诱导缝 中 外 可防外外 埋 贴 卸水贴涂 式 式 式密防防 止 止 止封水水 水 水 水材卷涂 带 带 带料材料
应 应选二种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之南宫帮珍创作强制性条文3.1.8地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含: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资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资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的尺度应符合表 3.2.1的规定。

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尺度防水等级标准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概况无湿渍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概况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包含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1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 m2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 m2三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出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 m2四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3.2.2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

3.2.2 分歧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防水等级适用范围一级人员长期停留的场合;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二级人员经常活动的场合;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三级人员临时活动的场合;一般战备工程四级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 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
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厚的1:1水泥
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C
A.10~30mmB. 20~40mmC. 30~50mmD. 40~60mm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
施工,炎热季节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大于()℃。B
A.28B.30C.32D.34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厚度单层施工宜为()mm,双层施工宜为()mm。D
A. 4~6
8~10
B. 6~8
8~10
C. 4~6
10~12
D. 6~8
10~12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
A.2 0.2B.1 0.1C.2 0.1D.1 0.2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对于人员经常活动的
场所,防水工程应达到()级防水等级。B
A.一B.二C.三D.四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明挖法地下工程后浇
带必须采用的防水措施是()。A
A.补偿收缩混凝土B.外贴式止水带
地 下 工 程 防 水 技 术 规 范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单选题: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以上。B
A.250mmB.500mmC.1000mmD.1500mm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
中,防水标准要求最高的为()级。A
A.一B.二C.三D.四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防水等级为二级时,
2
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标准, 任意100m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 ()处,
2
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m。C
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
卷材施工时的搭接宽的为()。B
A.80mm
B.100mm
C.120mm
D.150mm
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
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及
高于()或烈日暴晒时施工。A
A.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
B.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10m小于20m时,抗渗等级为P6
C.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20m小于30m时,抗渗等级为P8
D.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30m,抗渗等级为P10
E.山岭隧道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12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
C.28d
D.36d
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在注浆防水施工中,
注浆孔深小于10m时,孔位最大允许偏差为()。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
多选题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说法错误的是: ()。BCDE
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
凝土龄期达到()后再施工。D
A.14dB.28dC.36dD.42d
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
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
于()。C
A.7d
B.14d
C.遇水膨胀止水条(胶)D.防水密封材料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
运输后如出现离析,()。B
A.必须现场振捣后使用B.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C.全部废弃,不能使用D.必须掺入合格砼一起使用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
结构应采用(),并应根据防水等级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C
A.水工混凝土B.纤维混凝土C.防水混凝土D.结构混凝土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
应分为()级。B
A.三B.四C.五D.六
层的材料及防水砂浆的主要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D
A.应使用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或特种水泥,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
块的水泥。
B.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C.砂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应大应小于1MPa
E.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粘接强度不应小于1.2MPa
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
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B
A.7d
B.14d
C.21d
D.28d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防水卷材属于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是: ()。D
A.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B.改性沥青聚乙烯防水卷材
C.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D.聚乙烯丙纶符合防水卷材
A.5℃35℃B. 3℃35℃C. 3℃30℃D. 5℃30℃
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塑料防水板厚度不得
小于()。B
A.1mmB.1.2mmC.1.5mmD.2mm
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
的厚度不应小于()。C
A.200mmB.250mmC.300mmD.350mm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下列防水卷材品种,
属于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是: ()。BCD
A.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B.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配合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BCE
A.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
B.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C.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増至45%
D.水胶比不得大于0.45,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5
E.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对用于水泥砂浆防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