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3)
自然地理学大纲(伍光和)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绪论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一)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理坐标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宇宙和天体二、太阳和太阳系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4海洋和陆地水
③ 混合潮:可分为不规则半日潮和不规
则全日潮两类。
➢ 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也有两次 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潮差不等,涨潮时 和落潮时也不等。
➢ 不规则全日潮,则是在半个月内大多数 日子里为不规则半日潮,但有时在一天 里也发生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但全月 潮的天数不超过7天。
(三)潮汐成因
潮汐是由日月引潮力所产生的。
第二节 海水运动
一、潮汐与潮流
㈠ 潮汐 由日月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
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二)潮汐的分类:
① 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24h50m),有两次 高潮和低潮,而且相邻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几 乎相等,这样的潮汐,称为半日潮。
② 全月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 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其 余的日子里则为一天两次潮,称为全月潮。
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海水盐度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 重量之比,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 表示。
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 氯度。
盐度=0.03+1.805×氯度
P-降水量,E-蒸发量,可根据经验公式 计算一地的海面盐度:盐度 =34.6+0.0175(E-P)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
P大洋年降水量;R入海径流量;E大洋年 蒸发量;
全球年水量平衡表
从全球年水量平衡看出:
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 和。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 %和陆地降水量的89。 4)P-降水量,E-蒸发量,R-径流量, 海洋水量平衡式:P=E-R;陆地水量平 衡式:P=E+R。
海水来源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 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4 自然地理学 海洋和陆地水
概念
水文:指在自然环境中,水的各种现象的发
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
水体:是指以一定形态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
中的水的总称。 如大气中的水、江河湖海的水、冰川、地下水、 生物有机体中的水等等。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 结合水,以及为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 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 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潮汐的类型
◆全日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太阴日内, 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这样的潮汐称为全日潮。北 部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全日潮海区之一。
潮汐的类型
潮汐的类型
◆混合潮:在一个太阴日内,也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 潮,但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
(二)潮流
◆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 水平流动。随涨潮而产生的潮流叫涨潮流,随 落潮而产生的潮流叫落潮流。 ◆潮流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两种 回转流:外海、开阔海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在北半球作顺时针回转,流速约4 ~ 5km /h ; 往复流:海峡、河口等,受地形影响而成。其 流速较大,可达 18~22 km/h 。
(三)颜色与透明度
◆海水的透明度 定义:以直径300mm的白色圆盘垂直投入海水中 的可见深度表示 影响因素:海水颜色、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 涡动、入海径流、天空云量等
规律:越近大陆透明度越低,越近大洋透明度越高
世界上最透明的海水是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 66.5m;我国黄海仅为3~15m,南海为20 — 30m
三、海及其分类
1.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 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各大洋共有海54个。 海的面积和深度远小于洋。 河水的注入使海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发育状况有别于 洋。 海没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 海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层。
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第九节 冰川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
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海洋:96.5%(咸水) 冰川:1.7% (固体淡水) 地下水:1.7%(包括淡水0.8%和咸水0.9%)
湖泊水:0.013%(淡水和咸水基本各半)
河川水:0.0002%
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浅层地下淡水(水资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陆架制度确立了沿海国家在其大陆架上的主权地位。 沿海国家在其大陆架上行使的主权既不同于领土主权,也非 单纯的管辖权,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对其大陆架的上自然资 源的所有权以及勘探开发这些资源的专属权。 重新确立的大陆架制度自然衔接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制度。《公约》正式提出并肯定了专属经济区制度,对其宽 度、法律地位等做出详细规定。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 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受国际海洋法规定的特定法律制度酌限 制,其宽度不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既非公海,也非领 海,其地位自成一类。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的主权主要是经 济性的。沿海国对自己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 源享有所有权,行使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权;对其内的设 施、人员和活动也享有一定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 区内享有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毛细血管每分钟润滑你的眼睛25次。没有水,人不可能看见东西, 也不能哭泣。 人的一生中,喝下大约80吨水。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第六节 河流
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
第八节 地下水
与能量外,还包括港湾、航线、水产养殖空间、海洋上空的风、
地理总结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地理总结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表现象及与之相关的空间组织、相互关系和地球资源的科学,它主要包括两大分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本文将围绕着自然地理中的两大主题——陆地和海洋,进行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总结和介绍。
一、陆地陆地是指地球上水面以上的陆地区域。
它包括了大陆、岛屿、半岛等地理单位。
陆地的形成和演变是地球地质活动的结果,其形态和地貌多种多样。
(一)陆地的形成和地质构造陆地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上的地质构造活动所形成的。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大陆和岛屿。
大陆主要由陆壳和地壳构成,其形成有地质构造作用、火山作用和风化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
1. 地质构造作用:地球上的陆地是在地壳形成和构造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
它们一般是在地壳板块的相互运动中,通过地壳变形、抬升、断裂等地质构造作用而形成的。
2. 火山作用:火山作用是地壳城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由于地幔部分的岩石熔化并喷发到地表形成了岩浆和火山岩,从而塑造了陆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3. 风化作用:风化是指地表岩石受到大气、水、植被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分解,从而形成了土壤和地貌。
风化作用也是陆地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陆地的地理特征除了地质构造的影响外,陆地的地理特征还受到气候、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1. 气候:气候是陆地地理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的差异会导致陆地上的植被和动物群落有所不同。
2. 植被:植被是陆地地理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植被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
3. 水文:水文条件也是陆地地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地表水、地下水和湿地条件会影响陆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导致陆地地理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活动会改变陆地的地貌和生态环境。
(三)陆地的利用和管理陆地的利用和管理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的利用和管理问题变得越发重要。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洋:洋的主体应该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盐度平均为35‰。
水色高,透明度大。
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
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
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
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
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
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盐度=34.6+0.0175(E-P)。
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
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洋流:大范围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海流)。
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
《自然地理学》全书重点
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一、“地球表层”特征●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自然地理环境。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
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pt课件
波浪的要素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等。
2、海洋波浪分类
按成因分类:
风浪: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波浪。
海啸: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波浪。
精品课件
47
潮波: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海浪要素 海浪是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它的产生是外力、重力与
海水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精品课件
48
2/4
根据波浪行进海岸时的变化,对于坡岸较缓的海滩,近岸水域按不同 水深可分为:深水区、浅水区、击岸波区及岸边区。
第四章
精品课件
1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1.地球水圈 ① 活动水(液态与固态水):海洋、河流、湖泊、沼泽、
地下水、冰雪 ② 气态水: 大气水分 ③ 矿物化合水、结合水 ④ 2.地球总水量 ⑤ 国际水文协会认为15×108 km3 ⑥ 3.地球的水量分布 ⑦ 非均匀性 以海水为主体,海水占97%以上
海洋资源: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化学元素,海洋生物,矿藏,能量,热量。
一.海洋资源
(一)海水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量最大的化学物质是水,水本身就是一项重 要而宝贵的资源。除水以外,海水中含有大量溶解 固体和气体物质,其中包括80多种化学元素。
1.水资源:即海水淡化
2.化学物质资源
①盐
② 常量化学物质:镁、钾、重水、溴、铀
② 盐度
③
海水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
之比。
④
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
⑤ 4.物理性质
① 温度:海水表层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度间
② 密度:1.022-1.028g/cm3 ,是温度,盐度,压力 的函数。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②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 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 量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为规律。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时间 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⑤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 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9.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①河流就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 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足以补 偿蒸发和渗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 而干旱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 ②除气候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 密度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决定着下渗状况, 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
5.厄尔尼诺现象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有来自南赤道洋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洋流和沿南美洲海岸北 上的秘鲁洋流。与秘鲁流边部连接一起的大量上涌海水为浮游植物提供了足够的营 养物质,使以此为食的秘鲁鱼产量占师姐领先地位。但有时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 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 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 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 月以上,成为厄尔尼诺现象。
《陆地和海洋》课件
CHAPTER 04
陆地和海洋的关系
陆地对海洋的影响
陆地是海洋的边界
陆地决定了海洋的形状和范围,也影响了洋流和潮汐的形成。
陆地上的河流对海洋的影响
河流将淡水带入海洋,同时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 生影响。
陆地的气候对海洋的影响
陆地上的气候变化会影响海洋的气候和洋流,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海洋对陆地的影响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总结词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但海洋中含有大量的 水,但海洋面积远远超过陆地面积。
详细描述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1%;而陆地 则只占地球表面积的约29%。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但平均水深约 为3795米,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
海岸线资源的保护
保护海岸线资源,防止海岸侵蚀和土地流失,维护海岸线生态系 统的稳定。
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
制定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和完善陆地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 为。
科技创新的推动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对经济的影响
海洋通过调节地球温度来影响气候, 例如通过洋流和热盐环流来调节全球 气候。
海洋运输、渔业、旅游业等对全球经 济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区 域之一,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其他资源 。
陆地和海洋的相互作用
陆地和海洋的物质交换
01
陆地上的物质通过河流和风等作用进入海洋,而海洋中的物质
也会通过沉积等方式影响陆地。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二)潮汐(tide)和潮流(tidal current)
1.潮汐及其类型
(1)概念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 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主要在地 球的低纬度海区最为显著,因为潮汐是地 球自转及日月引力所致。一般一个太阴日 有两次涨落,白天的称潮,晚上的称汐, 合称潮汐。
(2)类型
潮汐类型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 三种类型。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水的分布
地球总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 积为3.613亿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1%。海 洋总水量为13.38亿立方公里,约占地球总水量 的96.5%。地表约3/4被水覆盖。
地球上的水体主要分布在地表、各种矿物、 深部岩石以及土壤中,从而形成地表水、地下 水和土壤水。
地球上水的组成
图2 图1 地球上水的组成
世界淡水的组成
注:其它淡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淡水、 大气水分、生物水、土壤水、沼泽水体 等,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 0.3%;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 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以及大气中
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地球上水圈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参考书目: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水文学》,黄锡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地下水),中
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科学出版
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2、水资源的特性
• 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 •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 利与害的两重性
自然地理课件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1 地球上水的分布 •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
水,以及为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 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 成地球的水圈。 2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Page 6
1 地球上水的分布
Page 7
2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水循环:水不断的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返运动过程称为水 分循环。 • 大部分直接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水分与大气之间的内循环; • 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具体
Page 30
蓝色—透明度高
Page 31
蔚蓝色1
古巴
Page 32
绿色2
葡萄牙
Page 33
绿色3
Page 34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1 潮汐与潮流 2 海洋中的波浪 3 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Page 35
1 潮汐与潮流
潮汐现象与引潮力
• 基本概念 • 潮汐: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叫潮汐。 • 涨潮:海面升高,海水涌入海岸,涨潮时海水面最高位称为高潮。 • 落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 • 潮差:高潮与低潮的高差。潮差以朔望月为周期变化,潮差最大时为大潮, 潮差最小时为小潮。 • 引潮力:地球中心所受的引力是太阳对其的引力以及月亮对其引力的平均 值,由于地球上任何地点所受的月球与太阳引力与该平均值相比大小有别, 方向也不同,由此造成的引力差是海面发生升降的根本原因,所以称为引 潮力。
海水运动使得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 减小到最低限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建立盐度、氯
和 的 度和密度相互关系的基础。
氯 基本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
P6(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P15-16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复习整理笔记
《自然地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地球(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4.天体引力产生潮汐,由于自转,相反的潮汐又阻碍它的运动;5.地球整体的自转,同它的局部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可以影响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
此外,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影响地球形状的原因。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
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或得太阳热能的多少。
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
3: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事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
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
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
(三)、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在人类的参与下,使其变得更加复杂。
(四)、试述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和外部圈层构造分别有哪些?要点:1)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可将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划分为: A)地壳(按书简述);B)地幔(简述);C)地核(简述)。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地球: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2.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
(14960×105km=1.5亿千米)。
3.恒星日: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恒星日。
(注:真正周期,23h56’4”,360°)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太阳日。
(平均太阳日:24h,360度59分)第二章地壳: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克拉克与华盛顿依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的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级元素的丰度,所获数值后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3.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4.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
6.构造运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它反映在地表表现为地形高低变化,海洋、陆地范围的改变,岩石圈的改变及地震等。
7.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是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
8.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层有地层缺失。
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
9.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10.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自然地理学-(地理)海洋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洋流的主要动力: 风力
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等。
(一)洋流的分类
1、成因类型,洋流可以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 流和潮流三类。
2、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二)主要洋流
降水和蒸发 量均少,并 接近平衡。
第二节 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海水的组成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 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 物质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96.5%,其他物质占3.5%。
1、主要元素:氢和氧。
2、主要盐分: Cl Na Mg S Ca K Br C Sr
3、溶解气体:O2、 CO2
三、海平面变迁
平均上升速率为 2.6mm/a,高于全球平 均水平(1.7mm/a)。
(200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
200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8mm,处于近30年高位。 与2008年相比,总体升高8mm;其中南海升幅最高,达 18mm,东海次之,上升15mm,渤海、黄海基本持平。
2009年中国各海区海平面变化
(三)大洋水团及其环流 各大洋水下结构与流动情况均不相同。
格陵 兰冷 流、 拉布 拉多 冷流
近表层流
深部冷流
The following illustration describes the flow pattern of the major subsurface ocean currents. Near surface warm currents are drawn in red. Blue depicts the deep cold curren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 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叫做引潮力 引潮力。 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叫做 引潮力。 它是引起潮汐的 原动力。 原动力。
引潮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不相同。 引潮力在不同时间 、 不同地点都不相同 。 在地球上处 于月球直射点的位置,吸引力大于惯性离心力, 于月球直射点的位置 , 吸引力大于惯性离心力 , 所涨 的潮称为顺潮 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对趾点的位置( 顺潮; 的潮称为 顺潮 ; 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对趾点的位置 ( 下 中天) 则离心力大于引力,亦同时涨潮,称为对潮 对潮。 中天),则离心力大于引力,亦同时涨潮,称为对潮。 在距直射点90 则出现低潮。地球自转一周, 在距直射点900处,则出现低潮。地球自转一周,地面 上任意一点与月球的关系都经过不同的位置, 上任意一点与月球的关系都经过不同的位置 , 所以对 同一地点来说,有时涨潮,有时落潮。 同一地点来说,有时涨潮,有时落潮。
钱 塘 江 大 潮
3.地形对潮汐的影响 地形对潮汐的影响
• 潮汐还要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潮汐还要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 物体失去外力作用后还能自行振动,这振动称为自由振 物体失去外力作用后还能自行振动, 其振动周期称为自然周期。潮汐是一种受迫振动, 动。其振动周期称为自然周期。潮汐是一种受迫振动, 当受迫振动周期与海水本身的自然振动周期相接近时, 当受迫振动周期与海水本身的自然振动周期相接近时, 便会产生共振,反应就强烈,振动就特大,否则相反。 便会产生共振,反应就强烈,振动就特大,否则相反。 而海水振动的自然周期与海区形态和深度有密切关系, 而海水振动的自然周期与海区形态和深度有密切关系, 故各海区对天体的引潮力反应也不同。例如, 故各海区对天体的引潮力反应也不同。例如,在雷州半 岛西侧的北部湾为全日潮,而东侧的湛江港则为半日潮。 岛西侧的北部湾为全日潮,而东侧的湛江港则为半日潮。 又例如钱塘江口,由于呈喇叭形,故常出现涌潮。 又例如钱塘江口,由于呈喇叭形,故常出现涌潮。其特 点是潮波来势迅猛,潮端陡立,水花飞溅,潮流上涌, 点是潮波来势迅猛,潮端陡立,水花飞溅,潮流上涌, 声闻数十里,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异常壮观。 声闻数十里,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异常壮观。这一 奇特景观也叫怒潮, 潮高可达6-8米 最大可达12米 奇特景观也叫怒潮 潮高可达 米,最大可达 米,前 进速度6-7米 秒 吼声在几十公里外都可听见。 进速度 米/秒,吼声在几十公里外都可听见。
2.潮汐的成因
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一种具有自由表面、 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一种具有自由表面 、 富于 引潮力。 流动性的广大水体;而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 即是说, 流动性的广大水体 ; 而外因是天体的 引潮力 。 即是说 , 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 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 , 具有自由表面而富于流动性的 广大水体——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广大水体 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混合潮:可分为不规则的半日潮和不规则的全日潮。 混合潮 : 可分为不规则的半日潮和不规则的全日潮 。
不规则的半日潮,一般在一个太阴日中,也有两次高低潮, 不规则的半日潮,一般在一个太阴日中,也有两次高低潮, 但潮差和潮期不等。不规的全日潮,则是在半个月中出现全 但潮差和潮期不等。不规的全日潮, 日潮的天数不超过7 其余天数为不规则的半日潮。 日潮的天数不超过7天,其余天数为不规则的半日潮。
4.潮流
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 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涨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 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 ,称为涨潮流 ; 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 , 称为落潮流。 称为落潮流。 潮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 潮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 在外海和开阔海区, (1)回转流 在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而成 回转流(也叫八卦流) 回转流 ( 也叫八卦流 ) 。 回转流的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 在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次数取决于潮汐类型, , 在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 。 旋转的次数取决于潮汐类型 , 半 日周期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测转两次;全日潮则回转一次。 日周期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测转两次 ; 全日潮则回转一次。 其流 速从最大到最小,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再到最小, 速从最大到最小 , 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 , 再到最小 , 不断往复 旋转流动。 旋转流动。
在海峡、河口、 (2)往复流 在海峡、河口、窄湾 ) 受地形影响, 内,受地形影响,潮流便成了往复 其流速从零到最大,再到零, 流。其流速从零到最大,再到零, 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再到零, 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再到零,这 样不断循环( )。其往复的 样不断循环(图5.44)。其往复的 )。 次数也取决于潮汐类型。当半日潮 次数也取决于潮汐类型。 一个太阴日内,水流往复两次; 时,一个太阴日内,水流往复两次; 当全日潮时,一个太阴日内, 当全日潮时,一个太阴日内,水流 则往复只有一次。 则往复只有一次。往复流的最大流 速较回转流大,每小时可达18 18- 速较回转流大,每小时可达18- 22km,而回转流一般每小时只达4 22km,而回转流一般每小时只达4 5km。 实际海洋上的水流, -5km。 实际海洋上的水流, 既不是纯粹的潮流, 既不是纯粹的潮流,也不是纯粹的 海流,而是两者合成的结果。 海流,而是两者合成的结果。
• 所以地球表面的潮汐现象,以月球为主,月 所以地球表面的潮汐现象,以月球为主, 球的直射点和它的对趾点, 球的直射点和它的对趾点,大体就是潮峰的 位置。月球中天的时间, 位置。月球中天的时间,大体就是高潮的时 而潮汐变化的周期, 刻,而潮汐变化的周期,是月球周日运动的 周期,即大阴日。 周期,即大阴日。 • 地球表面各点,一般说来,所受引潮力的 地球表面各点,一般说来, 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但对于同一天体来说, 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但对于同一天体来说, 下中天有近似的对称性。由于日、 上、下中天有近似的对称性。由于日、月、 地球具有周期性的运动, 地球具有周期性的运动,故潮汐现象也具有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