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物理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完整版)电子科大薄膜物理(赵晓辉)第二章蒸发
主要内容
• 真空蒸发原理 • 薄膜膜厚分布及纯度 • 蒸发装置
2
PVD的特点
利用物理过程,实现物质从源到薄膜的转移。
特点:
1. 固态或熔融态作源物质 2. 经过物理过程转移 3. 较高真空度 4. 没有化学反应
3
4
Evaporation
电子束
蒸发系统
*
5
§2-1 Principle of Evaporation
• 在设计优良的系统中 ,扩散油蒸气不明显。
22
薄膜纯度
残余气体
b 3.5 1022
Pb Mb T
(atoms• cm2 sec1 )
蒸发源
S
NA d• Ma
atoms• cm2 sec1
薄膜杂质浓度
Ci
Pb M a
Mb T d•
d • : deposition rate
18
• 由于lnPv与1/T的近似正比关系,所以当T 有微小变动时,蒸发速率会有剧烈的变化!
20% 对于金属,温度变化1%,蒸发速率变化可达
必须精确控制蒸发温度!
19
五、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碰撞频率
1)Collision Probability 碰撞频率
在低真空蒸镀时,气体分子入射到基片上,单 位时间、单位面积入射的气体分子数。
– Pvap = vapor pressure (Torr) – M = molecular weight
– cm2 => area of source
17
• 可以转化为质量流量(mass flux)
evap 5.834 102
薄膜的蒸发沉积原理与技术
(2) 受热升华
固体—---- 气体 固体 ----—气体 ----
因材料而异。 因材料而异。
DINGQUAN LIU
2 材料在真空中的热蒸发
2.3 材料在真空中的热蒸发
SITP - CAS
(1) 电阻加热方式
适合低熔点材料。 适合低熔点材料。能量 相对较小。 相对较小。
(2) 电子枪加热方式
能量更大,更集中, 能量更大,更集中,适 合高熔点材料,非升华材料。 合高熔点材料,非升华材料。
4 膜层厚度控制与均匀性
4.2 膜层厚度的在线测量
SITP - CAS
(2) 光学监控法 镀层薄膜的透射率和 反射率随着膜的厚度d 反射率随着膜的厚度d的 增加变化,膜层每增加四 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时, 出现透射和反射光强的一 次极值,通过这一变数计 极值, 算膜厚。
DINGQUAN LIU
4 膜层厚度控制与均匀性
DINGQUAN LIU
1 关于薄膜的一些基本概念
1.4 薄膜的聚集情况
SITP - CAS
(3) 真空度的影响: 真空度的影响: 残余气体分子与沉积粒 原子、 碰撞, 子(原子、分子、团粒等 碰撞, 原子 分子、团粒等)碰撞 影响沉积动能和方向, 影响沉积动能和方向,易形成 松散结构。 松散结构。 真空度对蒸发镀金属膜 层微结构的影响: 层微结构的影响:
DINGQUAN LIU
1 关于薄膜的一些基本概念
1.5 薄膜的应力
SITP - CAS
(1) 薄膜中的压应力: 薄膜中的压应力: 膜层中聚集密度较大时, 膜层中聚集密度较大时,膜 层中“柱状结构”相互排斥, 层中“柱状结构”相互排斥,它 们 受到挤压的作用。 受到挤压的作用。 (2) 薄膜中的张应力: 薄膜中的张应力: 膜层中聚集密度较小时, 膜层中聚集密度较小时,膜 层中“柱状结构”相互吸引, 层中“柱状结构”相互吸引,它
薄膜技术 03蒸发镀膜
NA p 2MRT
P 残余气体分压
3.1残余气体对蒸发沉积膜的影响
• 气体杂质在沉积物中的浓度为
pM A c G G sN A 2M g RT
P 残余气体分压 S 厚度沉积速率
– 沉积物中杂质的含量与残余气体的压强成正比,与薄膜 的沉积速率成反比。
(残余气体压强p/蒸发速度f)的比是薄膜光洁度的关 键
微平面源的等膜厚面
2.4.2如何获得均匀的膜厚?
h↑ l↓
2.4.3如何获得均匀的膜厚?
行星盘
3. 如何控制薄膜的纯度?
薄膜污染有哪些来源?
3. 蒸发沉积薄膜的纯度
薄膜纯度的影响因素
1. 蒸发源物质的纯度– 高纯物质作蒸发源 2. 加热装置、坩埚等可能造成的污染—改善政 法装置设计 3. 真空系统中残留的气体—改善设备真空条件
D L 蒸发物分子发生碰撞的 百分数 1 e
D—蒸发源到称底直线距离 L---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 真空度10-2 ~ 10-4 Pa
蒸发系统
• 真空罩、蒸发源、基片架、挡板、膜厚监控装置
1.蒸发基本概念
1.1蒸发速度
• 蒸发速度定义
– 单位时间,蒸发源单位面积蒸发的分子数
• 化合物薄膜的组分不同蒸发材料组分
In 2O3 In , In 2O , O2 In 2O3 x 0 x 1
薄膜技术—3
蒸发镀膜技术
主要内容
• 蒸发理论
– 基本概念 – 如何控制膜厚 – 如何控制薄膜成分 – 如何控制薄膜纯度
• 蒸发种类
– 蒸发源
蒸发沉积
• 原理
– 利用物质在高温下的蒸发现象
薄膜物理与技术要点总结
第一章最可几速率: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可以从理论上推得分子速率在m v 处有极大值,m v 称为最可几速率M RT M RT m kT 41.122==,Vm 速度分布 平均速度:M RT m RT m kT 59.188==ππ,分子运动平均距离 均方根速度:M RT M RT m kT 73.133==平均动能真空的划分:粗真空、低真空、高真空、超高真空。
真空计:利用低压强气体的热传导和压强有关; (热偶真空计)利用气体分子电离;(电离真空计)真空泵:机械泵、扩散泵、分子泵、罗茨泵机械泵:利用机械力压缩和排除气体扩散泵:利用被抽气体向蒸气流扩散的想象来实现排气作用分子泵:前级泵利用动量传输把排气口的气体分子带走获得真空。
平均自由程:每个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的路程称为自由程;其统计平均值成为平均自由程。
常用压强单位的换算 1Torr=133.322 Pa 1 Pa=7.5×10-3 Torr1 mba=100Pa 1atm=1.013*100000Pa真空区域的划分、真空计、各种真空泵粗真空 1×105 to 1×102 Pa 低真空 1×102 to 1×10-1 Pa 高真空 1×10-1 to 1×10-6 Pa 超高真空 <1×10-6 Pa旋转式机械真空泵油扩散泵复合分子泵属于气体传输泵,即通过气体吸入并排出真空泵从而达到排气的目的分子筛吸附泵钛升华泵溅射离子泵低温泵属于气体捕获泵,即通过各种吸气材料特有的吸气作用将被抽气体吸除,以达到所需真空。
不需要油作为介质,又称为无油泵绝对真空计:U 型压力计、压缩式真空计相对真空计:放电真空计、热传导真空计、电离真空计机械泵、扩散泵、分子泵的工作原理,真空计的工作原理第二章1.什么是饱和蒸气压?蒸发温度?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的蒸气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力蒸发温度:物质在饱和蒸气压为10-2托时的温度。
薄膜物理课件2蒸发源的类型
蒸发源在金属薄膜制备中,通过 控制蒸发速率和温度,可实现均
匀、连续的薄膜生长。
常用的金属蒸发源有铬、铜、镍 等,通过选择合适的蒸发源材料 ,可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薄
膜。
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
高温超导薄膜具有零电阻、高磁导率等特性,在电力传输、磁浮交通等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需要高真空度和高温环境,蒸发源作为重要组成部 分,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温蒸发材料。
发材料。
它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且成本低 ,适用于大多数金属和部分非金
属材料的蒸发。
缺点是加热速度慢,难以实现快 速蒸发,且难以控制蒸发的速率
。
电子束蒸发源
电子束蒸发源是利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材料表面,使其加热和蒸发。
它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可以获得较高的蒸发速率,且加热区域较小,有利于实现 局部蒸发。
缺点是需要高真空环境,设备成本较高,且对某些材料(如绝缘材料)不适用。
激光诱导蒸发源
激光诱导蒸发源是利用高能激 光束照射材料表面,使其加热 和蒸发。
它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可以 获得较高的蒸发速率,且对材 料的适应性较强。
缺点是需要高真空环境,设备 成本较高,且对某些材料(如 透明材料)的透过率较低。
等离子体辅助蒸发源
等离子体辅助蒸发源是利用等离子体 (高度电离的气体)轰击材料表面, 使其加热和蒸发。
通过优化蒸发源的加热方式和材料选择,可提高高温超导薄膜的结晶质 量和均匀性。
光学薄膜的制备
光学薄膜在光学仪器、显示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具有高透明度、低反射率等特性 。
蒸发源在光学薄膜制备中,能够实现薄膜的高精度控制和均匀性生长。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作为蒸发源,结合精密的控制技术,可获得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光 学薄膜。
薄膜物理第2章真空蒸发镀膜
1. 2. 3. 4. 蒸发速率大,比电阻蒸发源大10倍左右; 蒸发源温度均匀稳定,不易产生飞溅; 蒸发材料是金属时,从内部加热; 蒸发源一次加料,控温容易,热惰性小, 操作简单。
2.2.1 真空蒸发原理
例
计算1%的温度变化,Al蒸发薄膜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 B值为3.586×104K,蒸气压为1托时的蒸发温度值为1830K
dG B 1 dT 2.3 G T 2 T
dG 3.586 104 1 2 10 0.1909 G 1830 2
蒸发装置是实现蒸发的关键部件。最常用的有:电 阻法、电子束法、高频法等。 1 电阻加热蒸发 (熔点低于1500 0C的镀料) 低电压大电流供电(150~500)A*10 V,通过电流的焦耳 热使镀料熔化、蒸发或升华。
1. 高熔点:蒸发源材料的熔点必须高于镀料的蒸发温度。 对加 2. 饱和蒸气压低:防止和减少高温下蒸发源材料会随镀料蒸发而 成为杂质进入镀膜层。 热材 料的 3. 化学性能稳定,高温下不与蒸发材料反应。 4. 良好的耐热性,功率密度变化较小。 要求 5. 原料丰富、经济耐用。
B lg P A T
式中A、B为常数,常见金属蒸气压方程中计算常数A、B值,可查表)
2.2.1 真空蒸发原理
2. 蒸发速率 由气体分子运动论,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压强为P的气体 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为:
P 1 J na 4 2 mkT
n:分子密度 Va:算术平均速度 m:分子质量 k:玻尔兹曼常数
2.2.1 真空蒸发原理
薄膜物理2-2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课堂上课.ppt
23
学习课堂
24
四、环状蒸发源 为了在宽广面积上得到较好的膜厚均匀性,可以采用环
状蒸发源(简称环源)。在实际蒸发中,当基板处于旋转状 态时,就与此情况相类似。图2—l0为环状平面蒸发源的 发射特性示意图。设蒸发源与基板平行、并假定为细小平 面环状蒸发源。 如在环上取一单元面积dS1,则单位时间蒸发到接收面 dS2上的膜材质量为
发针形蒸发源或电子束蒸发源中的熔融材料为球形,
与点蒸发源近似。舟式蒸发源中,若蒸发料熔融时与
舟不浸润,从舟中蒸发时也呈球形,但位于舟源表面
处的蒸发料,使原来向下蒸发的粒子重新向上蒸发,
故与小平面蒸发源近似。蒸发料润湿的螺旋丝状蒸发
源是理想的柱形蒸发源。锥形篮式蒸发源在各圈间隔
很小时,其发射特性与平面蒸发源近似。坩埚蒸发源
学习课堂
29
学习课堂
30
环状平面蒸发源的膜厚分布如图2—11所示。选择适 当的R与h比时,在蒸发平面上相当大范围内膜厚分布 是均匀的。如在R/h=0.7一0.8时,膜厚分布就比小 平面蒸发源(曲线S)要均匀得多。对于一定的R,可由 式(2—40)计算出源—基距为h平面上的膜厚分布。
学习课堂
31
五、球曲面基板上的膜厚分布 当蒸镀面积较大时,为获得镀层的膜厚有较好的均匀
dm m d 2
(2-39)
学习课堂
25
从图2—10可以看出,环源与基板平面上任意一点间的距离r 可按下式计算,即
r 2 h2 R2 A2 2 AR cos( )
r 2 R2 A2 h2 2 AR cos h2 (R A)2 4RAsin2 ( 2 )
接受平面dS2的膜厚可通过式(2—31)求得
t
t0
薄膜物理
缺点: 电子束能量的绝大部分要被坩埚的水冷系统所带 走,因而其热效率较低。
典型应用: 1、磁隧道结的Al2O3介质层 2、有机电致发光薄膜,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 (OLED)
平板显示技术
• 第一代:TFT-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 第二代:PDP(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 FED(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 • 大屏幕投影显示: LCOS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 第三代: OLED (organic light emission devices),“梦幻显示器”。
合金在蒸发的过程中:
也会发生成分偏差。但合金的蒸发过程与化 合物有所区别。这是因为,合金中原子间的结合 力小于在化合物中不同原子间的结合力,因而合金 中各元素原子的蒸发过程实际上可以被看做是各自 相互独立的过程,就像它们在纯元素蒸发时的情况 一样。
合金的蒸发过程可以由热力学定律来描述。 当AB二元合金的两组元A-B原子间的作用能与AA或B-B原子间的作用能相等时,合金即是一种 理想溶液。由理想溶液的拉乌尔定律,合金中 组元B的平衡蒸气压pB将小于纯组元B的蒸气压 pB(0),并与它在合金中的摩尔分数xB成正比, 即
要求: 昂贵的准分子激光器,需要采用特殊的窗 口材料将激光束引入真空室中,并要使用透凹 面镜等将激光束聚焦至被蒸发的材料上。针对 不同波长的激光束,需要选用具有不同光谱透 过特性的窗口和透镜材料。 典型应用: 氧化物超导薄膜(YBCO)、氧化物铁电介 电薄膜
第二节 物质的热蒸发 (Thermal Evaporation)
最常见的两种 PVD方法
蒸发法: 1、较高的沉积速度; 2、相对较高的真空度,较高 的薄膜质量。
镀膜装置蒸发源发射形态与膜厚分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镀膜装置蒸发源发射形态与膜厚分布
蒸发源是真空镀膜装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
在多个蒸发源共存的装置中,如何在设计中正确选择蒸发源与蒸发源、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距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基板涂层均匀性。
本篇文章根据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物理联系入手,分析基片- - 蒸发源距离对基片涂层均匀性的影响,进而对蒸发源与蒸发源、蒸发源与基片之间距离的确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在各种真空镀膜装置中,大家都期望在基片上获得均匀的涂层。
然而,
由于受到蒸发源形式(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子束加热、e 型电子枪、电弧蒸发源和磁控溅射等)、形状(丝状、篮状、坩埚、箔状、舟状、小平面状等)、加热材料(石墨、导电氮化硼、钨、钼等)、加热器功率大小、涂层厚度及均匀性要求以及蒸发速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蒸发源设计中,如何对蒸发源与蒸发源、蒸发源与基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基片幅宽与蒸发源数量进行正确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基片涂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因此,用便捷的方法确定蒸发源和蒸发源、蒸发源和基片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同基片幅宽下的蒸发源数量,是各种卷绕真空镀膜装置在工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多年来,通过对真空镀膜装置中蒸发源与发源、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距
离对基板涂层均性的影响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它们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总结,在这里给出了一些经验公式和计算式,供大家参考。
5、结束语
在卷绕镀膜装置的设计中,对于多大幅宽的基片,应该配置多少蒸发
源?蒸发源与蒸发源、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距离如何确定?目前尚无文献明确。
Chapter-2(热蒸发)
则得 f 1.5 ·H ·P
由此则得出,为了保证镀膜质量,在要 求 f 0.1时,若源-基距 H=25cm 时,必须满 足:P 3×10-3Pa。
2021/3/10
讲解:XX
23
应注意残余气体的组成
残余气体分子的存在,除对平均自由程有影响外, 还会对膜层造成污染,故应注意残余气体的组成。
2021/3/10
讲解:XX
29
2.热辐射损失的热量估计
这部分损失的热量与蒸发源的形状、结 构和蒸发源材料有关,可由下式估计
Q2= •S•T4 式中
(1)真空室 (2)蒸发源或蒸发
加热器 (3)基板 (4)基板加热器及
测温器等
2021/3/10
讲解:XX
5
真空蒸发镀膜的三个基本过程
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真空蒸发镀膜包括 以下三个基本过程:
(1)加热蒸发过程。
加热蒸发过程,包括由凝聚相转变为气 相(固相或液相→气相)的相变过程。每种蒸发 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有不相同的饱和蒸气压; 蒸发化合物时,其组分之间发生反应,其中 有些组分以气态或蒸气进入蒸发空间。
(气体分子对基板表面的粘附系数,决定于残余 气体分子、基板表面的性质以及基板温度等因 素。)
2021/3/10
讲解:XX
19
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定义: 蒸发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所飞行的
平均距离称为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蒸发材料分子在残余气体中飞行,
这些粒子在不规则的运动状态下,相互 碰撞,同时又与真空室壁相撞,从而会 改变原有的运动方向并降低其运动速度。
质的原子或分子,另一种是残余气体分子。真
空蒸发实际上都是在具有一定压强的残余气体
第二章 真空蒸发(蒸发镀膜)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温度
规定物质在饱和蒸气压为10-2Torr时的温度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对于薄膜制作技术有重要
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蒸发材料和确定蒸发条件。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主要内容
6-1 真空蒸发原理 6-2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6-3 蒸发源的类型 6-4 合金及化合物蒸发 6-5 膜厚和淀积速率的测量与监控
第二节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均匀膜层厚度是薄膜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取决于如下因素: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 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 基板与蒸发源的相对位置
简单。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5. 蒸发所需能量和离子能量
★ 能量损失的种类
Q1 —— 蒸发材料蒸发时所需的热量
Q2 —— 蒸发源因辐射所损失的能量 Q3 —— 蒸发源因热传导而损失的能量
★ 蒸发材料蒸发时所需的热量
W Q1 M
Tm
T0
Cs dT Lm CL dT Lv
Tm
Tv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dP Hv v dT T Vg Vs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
(Clapeylon-Clausius)方程
H v 为摩尔汽化热或蒸发热(J/mol); Vg 和 Vs分别为气 相和固相的摩尔体积(cm3); T 为绝对温度(K)。
因为 Vg Vs ,假设低压气体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则有
当 dS 2 在点源正上方,即 0 时,膜层厚度 t 0 为:
m t0 2 4 h
第三章_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Ⅰ)讲义-蒸发法
五、元素、化合物、合金蒸发的特点
4、多组分薄膜的蒸发方法
利用蒸发法制备多组分薄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 (1)单源蒸发法:先按薄膜组分比例的要求制成合金靶,然后
对合金靶进行蒸发、沉积形成固态薄膜。基本要求是合金靶 中各组分材料的蒸汽压比较接近。 (2)多源同时蒸发法:利用多个坩埚,在每个坩埚中放入薄膜 所需的一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同时蒸发。 (3)多源顺序蒸发法:把薄膜所需材料放在不同坩埚中,但不 是同时蒸发,而是按顺序蒸发,并根据薄膜组分控制相应的 层厚,然后通过高温退火形成需要的多组分薄膜。
平衡蒸汽压。当被蒸发物质的分气压降低到了它的平
衡蒸汽压以下,才可能有物质的净蒸发。单位源物质
表面上物质的净蒸发速率为:
由
dN(Pe Ph)
Adt 2mkT
v 8 RT M mol
PV nRT 推出
四、物质的蒸发速率
单位物质表面的质量蒸发速度:
m e ( P eP h)
2M R T 5 .8 3 1 2 0 (p ep h)
六 真空蒸发源
1、电阻式加热蒸发 普通电阻加热: 利 用 一 些 高 熔 点 、 低 蒸 气 压 的 金 属 ( W , Mo, Ta等)制成各种形状的加热器;一方面作为加 热,同时支撑被加热的物质。(低压大电流)
六 真空蒸发源
六 真空蒸发源
实际合金的蒸气压之比更加偏离合金中的原始组分之比。 PA = A APA(0) ;PB = B BPB(0) ;
-A, B 分别为元素A、B在合金中的活度系数 合金中A、B组元的蒸发速率之比为
A AxAPA(0) MB B BxBPB(0) MA
对于初始成分确定的蒸发源,易于蒸发的组元优先蒸发,造成该 组元的不断贫发,造成该组元的蒸发速率下降。 实际采取的措施:采用双源或多源,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来控制 每一组元的蒸发速率。
薄膜物理蒸发源的特性及膜厚分布
蒸发源的热流密度
01
热流密度是影响膜厚分布的重 要因素之一。随着热流密度的 增加,蒸发速率加快,导致膜 厚减小。
02
在高热流密度区域,膜厚较小 ;而在低热流密度区域,膜厚 较大。因此,热流密度的空间 分布决定了膜厚的分布。
03
热流密度的影响还与蒸发源的 几何形状有关。在某些形状下 ,高热流密度区域可能导致局 部过热,进而影响膜厚分布。
和反射镜。
抗反射涂层
通过使用薄膜技术,可以为光学 器件提供抗反射涂层,以减少光
的反射损失。
保护层
薄膜可以作为光学器件的保护层, 防止划伤和磨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值模拟方法与软件
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物理过程进 行数值计算和模拟的方法,它可以模拟薄膜的 生长过程、流场分布、温度分布等。
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包括ANSYS、FLUENT、 COMSOL等,这些软件能够通过求解偏微分方 程或有限元方程来获得物理过程的数值解。
数值模拟方法能够预测薄膜的厚度分布、流场 分布和温度分布等,为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提 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05 膜厚分布的控制方法
优化蒸发源的设计
优化蒸发源的结构设计
通过改变蒸发源的结构,如增加加热元件的长度、调整加热元件的间距等,来 控制膜厚分布。
优化蒸发源的材料选择
选择具有合适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稳定性的材料,以实现均匀的热传导和稳 定的蒸发过程。
控制蒸发工艺参数
控制加热温度
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影响蒸发速率和蒸汽流动,从而控制膜厚分布。
基材的物理性质
基材的物理性质对膜厚分布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基材的导热系数、比热 容和热膨胀系数等都会影响其与蒸发源的热交换。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蒸发法资料
2.2 薄膜沉积厚度均匀性与纯度
(1)薄膜沉积的方向性和阴影效应 蒸发源几何类型: •点源:蒸发源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基片的尺寸; – 蒸发量:
– 沉积量:
– 基片某点的沉积量与该点和蒸发源连线与基片法向的夹角有 关;
2.2 薄膜沉积厚度均匀性与纯度
• 面源:蒸发源的几何尺寸与基片的尺寸相当; – 沉积量:
2.1 物质的热蒸发
2、合金的蒸发 合金蒸发与化合物蒸发与化合物蒸发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也会发生成分的偏差。 区别:合金中原子的结合力小于在化合物中不同原子的结合力 ,因而,合金中元素原子的蒸发过程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各自 相互独立的过程,就像它们在纯元素蒸发时的情况一样。
2.1 物质的热蒸发
合金的蒸发: • 合金薄膜生长的特点:合金薄膜不同于化合物,其固相成分 的范围变化很大,其熔点由热力学定律所决定; • 合金元素的蒸气压: – 理想合金的蒸气压与合金比例(XB)的关系(拉乌尔定律):
2.3 真空蒸发装置
优点: 1.电阻式蒸镀机设备价格便宜,构造简单容易维护。 2.靶材可以依需要,做成各种的形状。 缺点: 1. 因为热量及温度是由电阻器产生,并传导至靶材,电阻器本身的材料难免会在 过程中参加反应,因此会有些微的污染,造成蒸发膜层纯度稍差,伤害膜层的质 量。 2. 热阻式蒸镀比较适合金属材料的靶材,光学镀膜常用的介电质(dielectric)材 料,因为氧化物所需熔点温度更高,大部分都无法使用电阻式加温来蒸发。 3. 蒸镀的速率比较慢,且不易控制。 4. 化合物的靶材,可能会因为高温而被分解,只有小部分化合物靶材可以被闪燃 式蒸镀使用。 5. 电阻式蒸镀的膜层硬度比较差,密度比较低。
2.1 物质的热蒸发
由气体分子通量的表达式,单位表面上元素的净蒸发速率等于:
(完整版)电子科大薄膜物理(赵晓辉)第二章蒸发
– Pvap = vapor pressure (Torr) – M = molecular weight
– cm2 => area of source
17
• 可以转化为质量流量(mass flux)
evap 5.834 102
M T Pvap g/cm2 sec
at Pvap = 10-2 torr, mass flux = 10-4 grams/cm2 sec
B)直枪 轴对称的直线加速电子枪,阴极发射电子,阳极加 速,缺点是体积大,成本高,蒸镀材料会污染枪体, 灯丝逸出的Na+离子污染膜层。
55
C)e型枪 1)电子束偏转270度,避免了正离子对膜的影响。 2)吸收极使二次电子对基板的轰击减少。 3)防止极间放电,又避免了灯丝污染。 4)可通过调节磁场改变电子束的轰击位置。
38如何获得更好的均匀性?缩小样品尺寸l?增加靶基距h更大的腔体更高的真空度更多的浪费?采用多个源?沉积过程中移动衬底39224coscosoeessrmrmdamd??????实现厚度均匀性的小诀窍源与衬底的表面位于球面上40三细长平面蒸发源?相当于热丝由许多小平面蒸发源构成蒸发源ds上的蒸发物质量为dm?s可视为小平面蒸发源则基板小元面积d上的膜厚为?mdmdsl?2222coscosdmmdtdsl??????????41四环状平面蒸发源?蒸发特性?dm相当于小平面源2mdmd???224242hdmmhdtd?????????42实际蒸发源的发射特点?1点源
x h
28
设薄膜密度为,单位时间在dS2上的淀积厚 度为t。
则dms= ·dS2 .t
t
m4• Nhomakorabeacos 2
m*h
薄膜物理课件1蒸发源的类型
板的各种原子与所需合金薄膜的组成相对应。为使薄膜厚度均
03
匀,基板常需要转动
04
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2) 多数化合物在受到电子轰击会部分发生分解,以及残余气体 分子和膜料分子部分地被电子所电离,将对薄膜的结构和性 质产生影响
(3) 电子束蒸镀装置结构较复杂,设备价格较昂贵
(4) 当加速电压过高时所产生的软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伤害
蒸发源的类型
01.
高频感应蒸发源是将装有蒸发材料的坩埚放在高频螺旋线圈
U:电子的加速电压 e:电荷(1.6×10-19C) m: 电子的质量(9.1×10-28g)
这样高速运动的电子在一定的电磁场作用下,使之汇集成电 子束并轰击到蒸发材料的表面,使动能变为热能
电子的运动速度为
假如U = 10 kV, 则电子速度可达到6×104 km/s
当加速电压很高时,产生的热能可足以使蒸发材料气化蒸 发,从而成为真空蒸发的良好热源
05
比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06
这是因为易于蒸发的组元的优先蒸发将造成该组元的不断贫
07
化,进而造成该组元蒸发速率的不断下降
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0 MCu= 63.7
03
在PAl=2×10-4Pa, PCu=10-3Pa,它们的蒸发速率之比MAl=
02
计算:已知在1350 K的温度下,Al-2%Cu合金(Al 98%, Cu 2%)
蒸发源的类型
电子束蒸发是将蒸发材料放入水冷铜坩埚中,直接利用电子束 加热,使蒸发材料气化蒸发后凝结在基板表面成膜,是真空蒸 发镀膜技术的一种重要的加热方法和发展方向
电子束加热原理与特点
电子束加热原理是基于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获得动能轰击处于 阳极的蒸发材料上,使蒸发材料加热气化,从而实现蒸发镀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对膜厚进行理论计算,找出其分布规律,首先对蒸发过程作如下几点假设; (1)蒸发原子或分子与残余气体分子间不发生碰撞; (2)在蒸发源附近的蒸发原子或分子之间也不发生碰撞; (3)蒸发淀积到基板上的原子不发生再蒸发现象,即第一次碰撞就凝结于基板表面上。
上述假设的实质就是设每一个蒸发原子或分子,在入射到基板表面上的过程中均不发生 任何碰撞,而且到达基板后又全部凝结。显然,这必然与实际的蒸发过程有所出入。但是, 这些假设对于在10-3Pa或更低的压强下所进行的蒸发过程来说,它与实际情形是非常接近的。 因此,可以说目前通常的蒸发装置一般都能满足上述条件。
d tm c o s 2 l r2 d S m lh 2[(( 2x -3 5) S d )S a2]2
积分后得出
tmla2
1 2
d
1 2[(xS)2a2]2
(2-36)
2 m h l2 a 2[a 2 2 l(x xl)2 a 2 2 l( l xx )2 a 1ta n 1 (2 la x) a 1ta n 1 (2 la x)]
因此,在蒸发材料到达与蒸发方向成 θ角的小面积dS2的几何尺寸已知时,则 淀积在此面积上的膜材厚度与数量即可 求得。由图可知
dS1dS2cos
dS1 r2d
则有
(d2 -22 ) dS2rc2 osdh S2 2 co xs2
式中,r是点源与基板上被观测点的距离。
所以,m蒸发材co料s到达dS2上的蒸发速率dm
(2-29)
式中,1/π是因为小平面d源m的蒸发m 范围局co限s在半球d形空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图2—5所示,如果蒸发材料到达与蒸发方向成θ角的小平面dS2几何面积已知,则淀积在 该小平面薄膜的蒸发速率即可求得
dmm(2c-3o0s)d
同理,将代入上式后,则可得到小型蒸发源时,基板上任意一点的膜厚t为
(2-31)
可写成
4
r2
dS2
(2-23)
假设蒸发膜的密度为ρ;单位时间内淀积
在dS2上的膜厚为t,则淀积到dS2上的薄 膜体积为tdS2,则
(2-24)dmtdS2
将此值代入式(2-23),则可得基板上任意一点的膜厚
m cos
t
4
r 2(2-25)
经整理后得
mh
mh
t4r3
4
(h2 ( 2-2x62 ))3/2
蒸发源的种类繁多,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最常用的蒸发源。
一、点蒸发源
通常将能够从各个方向蒸发等量材料的微 小球状蒸发源称为点蒸发源(简称点源)。一 个很小的球dS,以每秒m克的相同蒸发速率 向各个方向蒸发,则在单位时间内,在任 何方向上.通过如图2-4所示立体角dω的蒸 发材料总量为dm,则有:
(2-
21) dm m d 4
m 当dS2在点源的正上方,即θ=0时,cosθ=1,用t0表示原点处的膜厚,即有
t 0 4 h 2(2-27)
显然,t0是在基板平面内所能得到的最大膜厚。则在基板架平面内膜厚分布状况可用下式 表示
(2-28)
t t0
1 1(x/ h2)3/2
二、小平面蒸发源
如图2-5所示,用小型平面蒸发源代替点源。由于这种蒸发源的发射特性具有方向 性,使在θ角方向蒸发的材料质量和cosθ成正比例,即遵从所谓余弦角度分布规律。θ 是平面蒸发源法线与接收平面dS2中心和平面源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则膜材从小型平 面dS上以每秒m克的速率进行蒸发时,膜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该小平面的法线成θ角 度方向的立体角dω的蒸发量dm为
图2—7和2—8为两个蒸发用料重量简便计算图,可用以估计某一用途所需蒸发量的 重量。要注意这个图适用于点蒸发源,并假定淀积簿膜密度为块状材料的密度。
三、细长平面蒸发源 细长平面蒸发源的发射特性如图2—9所示。下面讨论这种蒸发源的膜厚分布问题。设基 板平行放置于长度为l的细长蒸发源,源一基距为h,与中心点距离S的微险小面积为 dS,在x一y平面上任意一点(x,y)的微小面积为dσ,在dS与dσ之间的距离为r时,由 几何关系可得
,
,
cosh/r r2(xS)2a2
a2 h2 y2
当蒸发物质m均匀分布在蒸发源内时,在蒸发源dS面上的质量dm为
dm m dS l
这样.就可视dS为小平面蒸发源。所以,可参照式(2—30)求出在dσ上得到的蒸发质量为
(2-34)
dmcos2d mdS (h2 x2) l
如果蒸发物质的密度为ρ,在某一时间内淀积到dσ的膜厚为dt,则dm=ρdtdσ。由此可得出
四、环状蒸发源 为了在宽广面积上得到较好的膜厚均匀性,可以采用环状蒸发源(简称环源)。在实际蒸发中, 当基板处于旋转状态时,就与此情况相类似。图2—l0为环状平面蒸发源的发射特性示意图。 设蒸发源与基板平行、并假定为细小平面环状蒸发源。 如在环上取一单元面积dS1,则单位时间蒸发到接收面dS2上的膜材质量为
薄膜物理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第二章
真空蒸发镀膜
2-2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在真空蒸发镀膜过程中,能否在基板上获得均匀膜厚,是制膜的关键问题。基板上不 同蒸发位置的膜厚,取决于蒸发源的蒸发(或发射)特性、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相对 位置以及蒸发物质的蒸发量。镀膜过程中对于膜厚的分布如何,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tm cosrc 2os(h m 2h 2x2)2
当dS2在小平面源正上方时(θ=0,β=0),用t0表示该点的膜厚为
t0
m (2-32) h2
同理,t0是基板平面内所得到的最大蒸发膜厚。基板平面内其他各处的膜厚分布,即t与t0之 比为
(2-33)
t t0
[1
1 (x /
h)2
]2
图2—6比较了点蒸发源与小平面蒸发源两者的相对厚度分布曲线。另外,比较式(2 -25)和(2-31),可以看出。两种源在基片上所淀积的膜层厚度,虽然很近似,但是 由于蒸发源不同,在给定蒸发料、蒸发源和基板距离的情况下,平面蒸发源的最大厚 度可为点蒸发源的四倍左右。这一点也可从式(2—27)与(2—32)的比较中得出。
2
2
整理后得
t2m lh2 a2[(a2x2 l) (a 22 (a x2 2 x l4 2 2))l2l4 (2a 1 -37ta ) n 1a2lx a 2l2]
4 16
4
在原点O处,由于x=0,n=h,则膜厚为
(2-38)
t0 2l m a 2(h 2 ( ll2/4 ) h 1 ta n 1h 2 l ( h l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