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

合集下载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低层次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低层次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低层次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许文虎【摘要】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in, and representation and pattems of the mental lexicon of low-level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n China, organizational with a view to revealing the inherent laws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i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s.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elicit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responses to the word association tests, shows that paradigmatic associations within the mental lexicon English words are stored in relation to their syntagmatic and of the subjects undertaking the tests, and that, in the main, the syntagmatic associations in the mental lexicon of these low-level EFL learners outnumber the paradigmatic associations by a considerable margin.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o not see eye to eye with previous researchers on the purport that the mental lexicon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was mainly based on phonological connections.%本研究旨在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来探究低层次EFL(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表征特征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揭示出英语词汇习得的规律,进而帮助低层次EFL学习者更科学、更合理地提高词汇学习和词汇习得的效率。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
angularangleentalmindjiang在二语学习者大脑中二语词项与语义表征间的联系太过微弱和松散学习者会借助已有的母语知识系统直接习得二语词汇的基本语义有些甚至是完全套用母语的概念这样二语词条与二语语义之间实际上已被母语占有联结使得二语的概念知识难以进入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中表现在词汇联想测试中就会出现对所给刺激词作出本族语者没有的反应即无意义关联的难以归类的非语义反应恰恰是这类由于母语介入而导致的非语义化反应构成了二语心理词库不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同于一语词库的根本特征也是难以简单界定二语词库与一语词库或同质语义说或异质语音观的原因所在
表 1.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量水平测试结果 词汇水平 L2000 高水平组 30 低水平组 30 L3000 高水平组 30 低水平组 30 L5000 高水平组 30 15. 867 2. 609 17. 400 10. 133 . 770 3. 857 - 6. 743 58 . 000** 17. 433 15. 633 . 858 2. 092 - 4. 340 58 . 000** 组别 人数 方差 16. 767 标准差 1. 455 - 2. 162 58 . 035* t值 自由度 p 值
1. 引言 心理词库 ( me ntal le xicon) 源 于心 理语言 学 , 指词 汇知识存储于大脑 的心 理表 征 , 即 大脑 对词 汇知 识的 长期记忆。由于心理 词库 无法 直接 观测 , 心 理语 言学 家和语言学家们不仅提出了各种类 比试图让 人们对心 理词库有一个直观 的了 解 , 还采用 各种 方法 探索 心理 词库的构建与表征模式。词汇联想任务 ( w o rd asso cia t io n task, 简称 WA T ) 要求 受试 在听到 或看 到刺 激词 时立即给出大脑里所出现的反应 词。测试可以 依据研 究目的设计成一 对一的 单次 自由联 想 ( 一个 刺激 词给 出一个反应词 ) 、 一 对多 的连 续自由 联想 ( 一 个刺 激词 给出多个反应词 ) 、 限制 性联 想 ( 从规定 的词 中选 出反 应词 ) 、 间断性联想 ( 一次给出 一个反应 词 , 但同 一个刺 激词多次出现 ) 等不同联想模 式 ; 还可以 根据受试的语 言水平采用听 说、 听 写、 写 说、 写 写等 实验 方式。词 汇联想任务简便易操作 , 经济 又适用面 广 , 联想 出来的 结果可以推测出受试心理词库中词 汇间的联 结关系及 强度 , 从而了解心理词库的基 本构建模 态 , 因而 被心理 语言学家们所推 崇。对一 语词 库来 说 , 研究 主要 集中

心理词库研究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自变量因变量)

心理词库研究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自变量因变量)

心理词库研究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心理词库研究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 一项基于词汇联想网络体系的实证研究孙继平孙秀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摘要:本文从认知科学角度出发,在简要回顾心理词库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参考心理词库的构建模式,首先建立了二语词汇习得模式——联想网络体系,并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进一步考查了该习得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

研究发现:1)短期内联想网络式词汇习得模式对高水平和中水平学生的词汇习得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对低水平学生来说,联想式词汇习得模式不如“在上下文中学单词”有效;2)在长时间段内联想网络式习得模式较“在上下文中学单词”更有助于各层次学习者的词汇学习;3)相对高水平和低水平学习者,该习得模式更有利于促进中等水平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关键词:心理词库;联想网络体系;二语词汇习得1.引言无论是在母语还是二语学习过程中,词汇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译,没有哪一种语言技能能够脱离对词汇的依赖。

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词汇习得及其研究逐渐成为语言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张文忠,吴旭东2003)。

Lewis(1993)认为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中心任务,近年来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日趋活跃,呈现出多层面、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其中,心理词库研究的不断深人为母语和二语的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

在国内,近年来二语心理词库的研究成果显著,如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研究(肖旭月 2001;董燕萍,桂诗春2002;王雪文,孙蓝2004;龚嵘2007),二语心理词库的结构及其构建方式研究 (张静淑2005),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研究(张萍 2009)和双语心理词库词汇提取(胡开宝2005;章琦,刘绍龙2011)等。

由于学习者心理词库中词汇的存储和构建无法用肉眼看到,而利用精密测试仪器进行的生理反应实验对于多数研究者来说并不切实可行,因此词汇联想实验成为众多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语言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

论词汇联想测试与二语心理词库

论词汇联想测试与二语心理词库

论词汇联想测试与二语心理词库作者:张娜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9期摘要:词汇是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基础,也是组成要素之一。

为了了解语言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情况,研究者普遍采用词汇联想测试法为研究手段。

本文主要对词汇联想测试及二语心理词库进行分析。

通过采用词汇联想测试,使英语教师对其学生的词汇积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对其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词汇;词汇联想测试;二语心理词库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1-01英语学习主要分为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不论对这五个技能中哪个技能的习得,词汇与语法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的教与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多英语词汇同时也是文化的体现。

学习一种语言也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流动中的语言,英语词汇中有大量单词都有其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负载词众多,不胜枚举。

同时,学习词汇学习一旦存在困难也会成为语言整体习得的障碍。

词汇习得既然有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清楚了解学生的词汇掌握现状,发现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索出合理的词汇教学方法。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词汇习得现状,以及知晓学生词汇习得策略的情况,词汇联想测试是被研究者广泛采用的方法。

二语心理词库与词汇联想测试二语心理词库指的是第二语言的各种单词及词汇知识存储于人大脑中的组织结构。

二语心理词库研究基于本族语心理词库研究。

心理词汇研究人的大脑是如何记忆、储存和提取词汇的。

心理词汇是心理语言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中叶,心理学研究专家在对大脑记忆的研究中发现人对母语的语言学习中,对语言的认知、习得、存储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则的、以各种板块模式存在的。

Simon通过比较不同心理学实验的数据证实了的确存在板块的事实,认为板块是人类记忆的基本单位。

_ 基于构建式词汇联想的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及重组研究

_
      基于构建式词汇联想的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及重组研究

2016年3月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Mar.2016第24卷第1期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Vol.24.No.1基于构建式词汇联想的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及重组研究徐歌(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在构建主义的视角下,以刺激词对构建的词汇联想实验为手段,经过对收集到的六次连续的联想测试试卷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组织模式中的个性与共性并存,联想刺激词的词性会直接影响二语词汇提取的数量和类型,其中名词仍然是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构建的主要依托。

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汇深度差异,验证了构建式的词汇联想方式能够帮助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意识的心理词汇重组。

关键词: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词汇重组;自由词汇联想;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76(2016)01-0076-04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and also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six consecutive free word association tests,in which the data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constructing two given stimulus words by the subjects,this paper has found that the special an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L2learners’mental lexicon co-exist in the L2learners;the word class of the stimulus words exert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quantity and type of L2words retrieval;and especially nouns seem to be the main media for constructing L2mental lexicon.Finally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lexical depth of two experimental groups,this resear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nstructive word association in helping the L2 learners consciously rebuild their L2mental lexicons.Key words:L2mental lexicon;organization mode;lexical reconstruction;free word association;constructivism1.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起,心理语言学的兴盛对语言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师专生英语心理词汇的重组的必要性

师专生英语心理词汇的重组的必要性

师专生英语心理词汇的重组的必要性心理词汇是指词储存在人们永久记忆中的表征。

笔者从母语及二语(在本研究的“二语”即指“英语”)心理词汇的发展过程出发,并结合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实证研究,提出师专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心理词汇具有重组的必要性。

一、心理词汇的发展1.母语心理词汇的发展目前学者们都认同儿童在说话前大脑中已存在概念,而婴儿的语言发展却需要经过由发声到咿呀学语,到说出单词句,再到产出双词句四个里程碑式的阶段。

Harris(1992)发现在词汇产出开始后,其早期发展又包括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儿童努力探索单词是什么,能用它们指什么,能把它们应用于实物范畴。

此阶段的儿童只掌握了大约30来个词。

第二阶段称为“词汇爆炸”期,是词汇发展的高速期。

儿童词汇量迅速增加,而且逐步把头脑中的词汇与其概念表征匹配起来进行广泛的归类。

约3-4岁后,儿童进入到了对词汇知识进行修正、重组和巩固的阶段,词汇与概念的关联进一步复杂化,此阶段可以一直持续到18岁左右。

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可看出,词汇是从最初的实物指称发展到了后来对范畴建构的语义层级,而“语义一语用”的发展是主要的。

2.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对于二语词汇能力的发展,Jiang(2000)借鉴Levelt的词条内部结构(即词条是由词目和词位构成)的提法,提出了二语词汇语义表征模型,该模型把二语词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式阶段、母语中介阶段、整合阶段。

在词汇发展的形式阶段,二语词条中的中的信息量很少,只有形式表征(如语音、拼写信息)及一个找寻词义的指针。

二语词汇形式通过指针与母语翻译对等词发生联系。

二语词项的词目结构在这个阶段几近空白,二语词汇的语义与句法知识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激活“母语――二语”的联系。

第二阶段母语中介阶段,二语形式与母语词目层结合,二语的使用以母语系统为中介。

二语词汇与母语翻译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这种联系在二语使用过程中又激活了其母语翻译的词目层信息,从而使得二语的词目层被这些母语词目信息所占据,并在二语词汇处理中起中介作用。

Fcnki_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与发展_谢谜

Fcnki_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与发展_谢谜

。 在 这一 阶段 , 词条 中只包 括形 式 信 息 读 音 和 拼写 , 词 条 中的词 目是 空 缺 的 。 此 外 , 也 可 能包 括一个 把 注意 力指 向母 语 翻译对 应词 的指示 器 , 它 的作用 在 于把 二语 词 汇 与 其母 语 对 应词 联 系起来 。 第二 阶段 是母语 词 目中介 阶段 。 随着 学 习者 二
秒 内写 出头 个高频词 。
的刺 激 词 是 笔 者 从 《新
之所 以从 该 教材 中选词 , 是 因为参加 本研 究 的初级 英语 组受 试正 处 于一年 级 结束 阶段 , 而 该教 材 中的词 汇是 学 生在此 之前 应该 掌 握 的 , 因此 初 级组 受 试 应 认识 所 有 的词 。 该 词 表 充分 考 虑 了词 性 问题 , 在 个刺 激词 中 , 名词 、 动词 、 形 容 词各 个 , 任意 排 列 。 词 表 为词表 的母
各类 反应 类型 的 比例
聚 合反 应 … 组 合反 应
初 级英语 组 高 级英语 组 从表

语音 反应
意 义反 应对 母 语 词 汇 的 反应 差 别 不 大 , 有 意 义 联 系 的反 应 均 占绝 对 优
势 , 只有很 小一 部 分属 于语音 反应 。 这表 明母 语词 汇 的联 想 反 应 几乎 均 与 刺激 词 存 在 着 语 义 关联 。正如 所说 , 在 词汇 联 想 中 “说 本 族 语 的人 经 常在 原 始 词 的语 义 场 中选 择 词语 项 目 ” 。 本实 验 的结果 进一 步证 明 了母 语 心理 词 汇 中语 义联 系 的主导 地位 。 二语 心理 词汇 的性 质 对 于词 表 英语 , 初 级英语 组 的反应 类 型 中 , 语 音 的反 应 比例 高 达 , 远 远 高 于处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的发展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的发展
什么?( 2 ) 二 语 心 理 词 汇 的 发 展 模 式 是 否 是 从 以 语 音 为 组


引言
心理词汇 , 即词 汇 知 识 在 长 时 记 忆 中的 表 征 , 是 衡 量 语 言 学 习 者 词 汇 能力 的 重 要标 准 。 与词 典 中词 汇 按 照 字 母 顺 序排序不同 , 心 理词 汇是 按照语 义 网络形 式 建立 起来 的 。 语 义网络由相互连接的要素 ( 概念 和节点 ) 组成, 它 们 通 过 各种关 系彼 此 连 接 , 如 C o l l i n s和 Qu i l l i a n的 层 级 网 络 模 型l _ 1 ] 。 本 研 究 采 用 词 汇 联 想 测 试 的 形 式 考 察 二 语 心 理词 汇
2 0 1 3年第 3 期 ( 总第1 3 9 g J E )
牡 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报
J 0U RNAL OF M UDANJ I ANG COL LEGE OF EDUCATI ON
N O.3 . 2 01 3
S e r i a l No . 1 3 9
语 音 与 刺 激 词 相 似 的反 应 词 ; 百科 知识 反应 指 “ 把 词 汇 同 客 观 世 界 联 系在 一 起 , 如 对 刺 激 词 THI E F, 研 究 对 象 给 出 的 反应词是 n i g h t , 在关 于盗窃 的图式 中, 两 个 词 极 有 可 能 同
现 。如 果 把 这 一 类 反 应 词 归 入 非 语 义 反 应 类 , 会 掩 盖 刺 激 词 与反 应 词 之 间 的语 义 联 系 , 因此归人百科知识类” E 。不
组织模式的发展特点 , 并 从 中获 得 对 二 语 词 汇 习得 的启 示 。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特征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特征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特征作者:都佳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8期【摘要】目前,心理词汇是心理语言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通过对两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的受试(英语专业组和非英语专业组)进行传统的自由词汇联想测试,揭示词汇知识在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大脑中的组织模式特征,发现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趋向于以语义联结的模式,尤其是以词性相同并有意义联系的词汇联结模式组织其心理词汇,并且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组织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百科知识的主观性影响。

【关键词】心理词汇;二语;词汇联想测试;语义反应;【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引言“心理词汇”是语言心理学上的术语,通常也把它称为“心理词典”或“心理词库”,它研究的是词和词义的心理表征的构建。

如果能够了解外语学习者是如何将已有的二语词汇知识在大脑中进行分类存储,然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及时适时地提取出所需的词汇信息,就可以给我们现有的外语教学提供词汇教学的新思路。

[1]众所周知,学习者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再加上学习者对于心理词汇的存储和提取是动态的,所以需要借助词汇联想测试的分析揭示学习者心理词汇的反应类型。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词汇联想测试研究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在组织模式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一、二语心理词汇词汇在大脑中是以各种复杂的联结方式联系起来的。

这些联结方式中有语义关系、语音关系、形式关系、句法关系或百科知识关系等。

[2]二语学习者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词与词关系的组织结构称作二语词汇网络。

那么,二语词汇之间是以何种方式彼此联结以形成独特的二语词汇网络的,学术界主要存在语音说、语义说和句法说三种说法。

提倡语音说的学者们认为,二语心理词汇相对于语义更多的是以语音关系作为链接点形成相应的词汇网络;语义说认为,人的大脑中只有一个语言系统,二语心理词汇就像母语心理词汇一样,主要是以语义关系作为词汇之间的组织形式;除了语音说和语义说以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倡句法说,他们认为,二语心理词汇在本质上是组合型的,即词与词之间是以一种线性的修饰、搭配关系联结彼此的。

Fcnki_词汇联想实验下的二语心理词汇动态_省略_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研究

Fcnki_词汇联想实验下的二语心理词汇动态_省略_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研究

第21卷第4期2011年12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Vol.21No.4Dec.2011摘要:以二语词汇联想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某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两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异同,从而发现其发展变化特点,即:呈现出逐渐优化的趋势,反映出随着二语词汇习得量与质的提升,心理词汇意义联系逐渐加强;这也同时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互为作用与反作用,打破词汇僵化。

关键词:词汇联想实验;二语心理词汇;英语专业低年级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926(2011)04-0066-04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 in the word association test———An experimental contrastive research on English majorsLIU N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 :The word association test is taken as the main experimental method ,with the English majors as the subjects.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2)mental lexicon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principles.It is found that it is optimized from Grade one to Grade two.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 is emphasized as the lexicon acquisi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is improved.The state of mental lexic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xicon can facilitate each other ,so as to avoid the fossilization.Key words :word association test ;L2mental lexicon ;English majors收稿日期:2011-08-30基金项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SK10-03).作者简介:刘宁(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联想实验下的二语心理词汇动态分析———以某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刘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通过探究二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储存状态与通达路径,发现二语心理词汇状态,从而做出分析与评价,这是目前心理词汇研究领域的热点。

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_张萍_王海啸

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_张萍_王海啸

第29卷 第4期2006年7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9 No .4July 2006收稿日期:2006-01-06作者简介:1.张 萍(1967-),女,江苏镇江人,东南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二语习得;2.王海啸(1959-),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3张 萍,王海啸(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回顾了10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首先从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3方面进行了比较,然后分别从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基础、有效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母语概念与二语心理词汇以及词汇知识的减损机理等4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成果和未来方向。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理论基础;母语迁移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6)0420044204An O verv i ew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 ary Acqu isiti on Research i n Ch i n aZHANG Ping,WANG Hai 2xiao(Foreign Languages School,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 Pr ov .,210093,China )Abstract:Vocabulary acquisiti on has been a hot issue for decades in S LA research .This paper su mmarized the studies in this field f or the past decade in China and recommended that the foll owing as pects of L2vocabulary acquisiti on receive more attenti on in future research:theoretical construct,cognitive p r ocess of vocabulary strategies,L1concep tual transfer and lexical attriti on .Key wor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 on;theoretical construct;L1transfer 0.引言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

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模式研究综述

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模式研究综述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二语习得General Serial No.1012019No.4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模式研究综述薛慧芳1(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00)摘要:心理词库的存储和表征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国内外学者采用词汇联想测试对二语心理词库进行了很多研究。

本文首先以影响心理词库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词频、词性、具体性和语言水平)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二语心理词汇联想模式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由于各研究在研究角度、变量控制、词汇选择和分类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其研究结果并不统一。

其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未来研究可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探究多义词、歧义词和句法知识等在心理词库中的组织特点;结合其他研究方法,根据心理词库不断发展的特点,更加动态全面地考察其组织特征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二语心理词库;词汇联想测试;词汇联想模式1薛慧芳(1992-),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1.引言词汇联想测试是探究心理词库内部结构组织方式的主要手段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词汇联想测试逐渐被应用到一语心理词库研究中(Brown &Berko,1960;Francis,1972;李小撒、王文宇,2016a)。

相关研究表明,一语心理词库组织方式从语音联结逐渐发展为语义联结,且儿童联想反应以横组合关系为主(如:send —letter ),成人则更多依赖于纵聚合关系(如:send —receive )(Brown&Berko,1960)。

相比于一语,二语心理词库则更加复杂,国内外学者对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来自不同语言背景、语言水平的受试、不同的选词标准和分类方法等探究了心理词库的内部组织模式,然而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

2.心理词库与词汇联想测试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 )又称心理词汇或内部,是词汇知识在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表征(Carroll,2000),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大脑是怎样将大量单词储存在记忆里并在需要时将其提取的(桂诗春,2000)。

二语心理词汇联想测试中词频和词性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二语心理词汇联想测试中词频和词性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二语心理词汇联想测试中词频和词性效应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周谨平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以二语词汇联想测试中高频词和低频词刺激反应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词性和词频在二语心理词汇的构建特征。

实验发现,不同类别的高低频刺激词确实能对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构建产生影响。

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名词的语义反应最多,形容词和动词的非语义反应较多。

关键词:二语心理词汇;词汇联想测试;词性效应;词频效应中图分类号:H3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2007204收稿日期:2012-11-28基金项目: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二语心理词汇语义网络构建激活的实证研究——基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调查”(2011jytq058)资助作者简介:周谨平(1978-),女,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教学法研究。

词汇联想测试是伴随着英语词汇联想教学而产生的一种词汇测试法。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词汇联想测试开始应用于心理学,用来评估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态度及同化。

国外大多数关于心理词汇的论著都是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一语心理词汇的问题。

相比之下,国内现阶段有关二语心理词汇研究多见于使用词汇联想测试揭示二语心理词汇的表征及其提取模型的构建。

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词汇联想测试能有效揭示二语心理词汇的结构特点,能从质和量两方面探讨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的发展规律。

尽管大量有关二语心理词汇的实证研究业已表明语义的纵聚合和横组合联系在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然而运用词汇联想测试来揭示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组织形式,学界尚存在着不少争议,选择什么样的词作为刺激词就成了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词具备不同的语义关系和联结特点。

一、实验设计(一)研究方法1.研究目的。

本实验研究不同词性的高低频词是否对二语学习者产生影响。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

从词汇联想测试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摘要】词汇联想测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可以有效考察第二语言心理词汇结构,促进语言学习者词汇能力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由1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和4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与的实验结果,发现高校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和模式。

【关键词】词汇联想测试;刺激词;二语心理词库一、引言心理词库源于心理语言学,指词汇知识存储于大脑的心理表征。

二语心理词库是大脑中对二语词汇知识的长期永久记忆。

心理词库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大脑中所有关于词形、词义及其用法的一个巨大仓库(singleton,1999;richards& schmidt,2002;navracsics,2007)。

词汇联想反应是指被试对刺激词的立即联想反应。

依据研究目的,词汇联想测试分为一对一的单次自由联想、一对多的连续自由联想、限制性联想、间断性联想等联想模式;根据被试的语言水平,词汇联想测试分为听—说、听—写、写—说、写—写等实验方式。

schmitt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基于的假设是自动产出的联想反应词包含了心理词库中与刺激词联系最紧密的词。

[1]由于联想词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心理过程,它与被试的经历、喜好、情绪、实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词汇联想实验对个人心理词库的提取有所不同。

本文试图通过对由14名被试参与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挖掘二语心理词库的联想模式。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借助词汇联想进行的二语研究方向主要从社会文化、语言熟练程度、词汇深度和心理词汇的组织四个方面对母语者和外语者进行比较。

在国内,词汇联想也开始广泛服务于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

例如,白人立根据词汇联想测量结果讨论被动词汇的问题;张淑静、孙蓝和张珊珊等用它来比较双语者二语心理词汇和对应母语者的不同,并来诊断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谢家成使用词汇联想测试探讨英语词汇学习中与文化有关的问题。

[2]三、实验设计(一)被试本实验的被试是1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和4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2382020年51期总第543期ENGLISH ON CAMPUS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文/张璐瑶立起二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较弱联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词汇加工模型中词汇加工模型存在三个层面,即概念层面、标义词层面以及形式层面。

De Bot等人认为猜测词义的过程可以看作标义词位的建设。

在翻译时,二语学习者首先在形式层面将词汇与心理词典的语音以及形态进行匹配,进而激活相应的标义词位,最后该词位的语义信息进一步激活概念层面的概念进行匹配(骆涵 2006)。

但若是该词的形式信息无法激活相应的标义词,则需要高度语境化的输入来填补标义词位的空缺。

当空缺得到填补,词汇加工过程就能进入概念层面进而理解该词。

那么,在词汇加工模型中语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验证了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可行性,对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词汇加工模型没有明确标义词位的概念,未指出如何填补标义词位的空缺。

第二语言词汇发展和表征模型则支持二语学习者很难将二语词汇的最终表征形式做到与一语词汇相似的观点。

原因有二,其一,母语者通过高语境化的语言输入将词汇的足够信息整合入词条中,然而,二语学习者往往是通过课堂学习输入词汇信息的,很显然这种类型的输入无论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够。

其二,二语学习者往往通过以母语位基础的概念/语义系统运用目标语(骆涵 2006)。

但二语学习者在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极其依赖该系统。

此外,词汇习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形式阶段、一语标义词位调节阶段和二语词条整合阶段(Jiang Nan, 2002)。

从理论上讲,若提供高度语境化的语言输入,任何二语学习者都可以达到第三个阶段。

但是,实际上二语学习者极少得到高度语境化的语言输入。

三、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外部一、引言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多关注语法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然而,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并非只有语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才是语言问题的核心(Verhallen,Schoonen 1998),词汇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语心理词汇的提取

二语心理词汇的提取

二语心理词汇的提取石虹【摘要】心理词汇的提取对于词汇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二语心理词汇多数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取。

心理词汇的提取主要受量和质两方面因素影响,模型理论能更好地展现心理词汇提取的过程,同时词频效应和语义联系在心理词汇的提取中起关键作用。

文章从心理词汇提取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以期对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The study of access of mental lexicon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mportant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however, the access in L2 mental lexicon is not available in most cases. Frequency effect and semantic network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access. With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n involved factors and models of mental lexicon this essay is intended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vocabulary, learning in order to give enlightenment to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8)004【总页数】3页(P111-113)【关键词】心理词汇;提取;词频效应;语义网络【作者】石虹【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心理词汇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与词汇习得研究相结合的成果。

心理词汇 (mental lexicon)即词汇的心理表征,是指存储在人脑长时间记忆中的词汇。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原文地址:/ptyuyan/36951.html1、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2、社会语言学论文题目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粤语提示词“呢嗱”的语用特点关于词类多功能性的思考跨语种交际中话语的解码--无共同使用语言前提下以俄汉语为例论现代流行语中体现的语言美学特质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维度与向度马丁内的功能语言学体系网络语言中的方言因素中西民族语言对话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从《正名》篇管窥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符号与跨文化交际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研究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美国俚语与美国文化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礼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动态研究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公益广告用语的社会语言学探析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试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权势关系与话轮转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的会话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面子: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中西文化中的礼貌探究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3、应用语言学论文题目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论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法的关系语言的机制与第二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中几组二分概念的评价与反思认知语境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研究从语言的同一性与特殊性看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韩礼德的机器翻译思想初探翻译中的语言刍议探究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及发展普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英语语言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探究试析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结构主义在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应用与应用语言学语境顺应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及英汉翻译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20世纪应用语言学评述应用语言学还是教育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热点及前沿问题探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谈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的定量型研究方法外语教育语言学理论建构的设想从网络语言研究看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的范围和性质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关于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拉尔森·弗里曼访谈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状况分析综述从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看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体裁分析“应用语言学”与“语用学”术语辨析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应用语言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英语阅读能力及其测试:理论与实践隐喻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特点及运用应用语言学论文各部分中的高频词块分析基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多维研究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四词词串的研究4、比较语言学英汉主语和话题使用方式的对比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论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意义英汉书写系统比较与普通语言学再思考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趋势透析英汉对比、汉语危机和语言理论话语权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与比较语言学新时期中国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回顾历史比较语言学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英汉语语法的临摹性和意象性对比英汉对比语言学在我国的最新发展十九世纪中外语言学比较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汉英网络语言比较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论类型学及其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比较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重建西方对比语言学史--洪堡特和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考察与分析英汉文化动物词语的内涵差异对比分析试论对比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以“一”到“十”为中心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外来语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蒙汉语色彩词“白”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的对比分析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不同的象征意义谈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日文语序对比分析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漫话俄汉成语语义及结构的对比分析当代比较语言学与原则-参数理论中日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关于英汉对比词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汉维颜色词对比研究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演变比较研究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的中西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影响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运用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跨文化的对比语言学浅论满蒙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及特点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汉语语言的任意性汉日反义词的对比研究汉藏语系诸语言关于动物量词“头”的来源从英汉比较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习语特征英汉语味觉词“酸”的语义特征之比较英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研析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兼从产生背景,出处,构词法,修辞法与汉语比较德语状语从句、英语状语从句与汉语偏正复句的对比研究5、心理语言学论文题目语言态度对语言行为的影响《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人类语言的精神导航:汉语视角--论洪堡特语言思想的时间轴和空间轴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汉英语言差异的蕴含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研究汉英禁忌语的文化对比分析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年龄与二语习得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任务型方法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嬗变研究词汇联想与心理词库:词汇深度知识研究现状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形容词、动词重叠对语义认知的影响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二语习得年龄与高熟练度中英文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输出假设的心理语言学基础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从双语心理词汇结构论述词汇学习策略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试论句子理解中几个主要的心理语言学模型乔姆斯基心理语言学理论概述英语复合词在英汉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心理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互补性研究近二十年国内外心理语言学研究综述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中式英语成因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相互解释初探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影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因素的心理语言学分析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听力教学策略英语听力及其心理语言学依据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关于心理语言学:由来、现状与展望第二语言心理词汇表征学习主体的认知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6、汉语言论文题目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结构主义视阈下的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象声词的语言性质和运用特征语言科技新思维与汉语史研究的现代化基于语言经济原则阐释下的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途径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角度看汉语补语问题从洪堡特论汉语语法看汉民族文化精神“字本位”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转向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中文危机拷问语言学理论关于古代汉字所体现的语言与意义的关系问题的一点思考洪堡特对汉语及汉民族精神的错误论述民族精神决定汉语的价值取向--洪堡特语言学评介浅谈汉语的句子类型日本学习者习得普通话舌尖后音的语音变异研究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从东方学到汉学--艾约瑟的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现代汉语“才”与“就”的母语习得我看汉语的词类汉语体貌系统研究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论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汉语构词法研究述评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汉语言隐喻特质现代汉语歧义研究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汉字背景与汉语认知汉语篇章分析的兴起与发展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汉语词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关系浅析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汉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研究7、其他语言学论文题目从学理演变视域看20世纪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阶段英语语言学课程动态评价探究苏联语言学汉译历史分期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问题小论林语堂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传播谈公文写作中的“死线抽象”现象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关于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试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荀子对语言的约定性与强制性的认识商务英语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分析从暧昧表达看日本人的“和”意识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从敬语表达看日本人的敬语意识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中国式英语现象的多角度观察和思考论量词的合并与简化广告语言的间接表达近十年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综述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实验语音学、生成音系学与汉语轻声音高的研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代词的语篇语法属性、范围及其语义功能分类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语言接触中的文化潜移与认同法语保护政策对我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词的具体性对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方式的影响

词的具体性对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方式的影响
具体性以及词汇的语法词性。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 高频词 系 较弱, 因 此抽象词在词汇回 忆, 判断, 再认等任务中 都慢于
与低频词, 同源 词与异源词, 不同 词性的刺激词都会诱发不 具体词。H a m i l t i o n , H . , & R a j a r a m , s . 实验发现, 具体性效应只 同的联想 模式, 尤其是具体词与抽象词差异更为 显著。众多 存在于外显性概念测试, 而内隐概念测试中并未表现为具体 研究表明, 具体词在词汇记忆、 命名再认、 词汇确认和 词汇联 性效应。R o d i f g u e z — F e Ⅱ e i r 0 对 比研究情感动词和行为动词 , 想等认知行为中比抽象词更为准确、 迅速 , 这种现象称为词 结果进一步证实 了情景获 得性假 设 。F i e b a c h c . J , &A . D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5 — 0 3
作者简介 : 吴继红(  ̄ 9 8 o - ) , 女, 安徽蚌埠人 , 蚌埠学院讲 师, 硕士, 研 究方 向: 应用语言学。 项 目基金 : 2 0 1 4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项 目“ 母语与二语心理词 汇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 2 0 l 4 S Kl 8 ) ; 2 O l 5年度安徽省高 校科学研 究一般项 目“ 高校英语学习者母语与二语心理词库联想模 式的对比研究” ( 1 1 3 0 5 2 0 1 5 s k 0 4 ) 。
关 键词: 具体性; 二语心理词库; 联想方式
中图分类号: H 1 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0 4 3 8 《 2 0 1 6 ) 1 2 — 0 0 9 5 — 0 4
心理词汇是储存于人脑中的词汇以 及和词汇相关的一 息的激活程度不同, 具体词本身能提供更多的 相关背景知 切信息的总和。 词汇是语言体系中 的基本单位之一, 研究表 识, 当 具体词单独呈现时, 具体词能激发与之相关的背景知 明影响心理词库建构 模式的 词汇因素主要包括: 词频、 词源、 识; 而抽象词呈现较少的 概念语义表征信息, 与其他概念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的 100 个词都是高频词 ,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 熟悉 。所以只考查对高频词的反应是不全面的 , 科学
50个反应词分别以英语 (母语 ) 、法语 (二语 ) 两 的做法是把不同词频的词都考虑在内。
种语言提供给受试 。结果表明 , 不论是母语还是二
有些研究即使考虑到了词频问题 , 也没有把受
语 , 受试产出的大都是语义反应 (包括聚合型和组 试对刺激词的熟悉程度考虑进去 。二语学习者心理
部是语义反应 。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 就二语心理词汇
支 持 语 义 说 的 进 一 步 的 证 据 来 自 Singleton 的性质而言 , 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 , 而且研究方
(1999) 的研究 。 Singleton主持了三一学院都柏林现 法也有一定的问题 。本研究将就二语心理词汇的性
应大都与刺激词有语义 —语用联系 。
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他们都是通过高考录取 , 学习
113 句法说
期间学习同样的课程 , 使用同样的教材 。19名英语
句法说认为 , 二语心理词汇本质上是组合型 母语者也参加了本实验 。
的 , 即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线性的修饰 、
212 测试方法及步骤
搭配关系 。Wo lter ( 2001) 比较了一组 13 名母语为
关键词 : 二语心理词汇 ; 反应模式 ; 词汇习得 ; 词汇知识 中图分类号 : H31913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722X (2005) 0220052206
Investiga ting Connection s in L 2 M en ta l L ex icon w ith W ord A ssoc ia tion Tests
都产出了很多幼稚的反应 ; 2) 对于中等熟悉的词 , 除 。最后我们得到 36 个词 ,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非母语组产出的语音反应的比例高 ; 3 ) 对于非常 各 12个 。此外 , 我们还从 Wolter ( 2001) 的词表 2
熟悉的词 , 母语组产出的聚合型反应较多 , 而非母 中选取 18个 , 从 A rnaud & Savignon ( 1997) 的研究
句法 ( syntagmatic) 联系在二语心理词汇中起着更 了实 验 要 求 , 并 举 了 三 个 例 子 : dog、 black 和
大的组织作用 。
drink。在确保受试明白所要做的事情后 , 测试正式
然 而 , 上 述 大 多 数 研 究 , 如 Meara ( 1983 ) 、 开始 。实验采取听说形式 。笔者说出一个刺激词 ,
·5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
合型反应词与刺激词属于同一词类 , 如 reactor -
下文我们对受试对刺激词的不同熟悉程度所诱
nuclear, conductor - bus等 。语音反应词只在语音上 发的反应类型做进一步探讨 。
与刺激词相似 , 两者没有任何语义联系 , 如 dog bog, invest - investigate, discip le - discip line等 。
有些词无论是母语者还是二语者都能做出类似的反 应词与 刺 激 词 的 词 性 相 同 , 如 dog - cat, dog -
应 , 如 dog - cat, girl - boy, man - woman, table - animal。组合型反应词与刺激词有搭配联系 , 通常
chair, black - white, good - bad, hot - cold。第二 , 不属同一词类 , 如 dog - bite, dog - bark, 也有的组
0. 引言 心理词汇是心理语言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
领域 。尽管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 , 仍 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 。有关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则 更处于滞后的状态 。很久以来 , 人们想当然地以 为 , 无论是心理词汇还是二语的其他方面 , 都是以 母语的方式运作的 。然而 , 二语习得和母语习得在 年龄 、认知成熟程度 、语义系统及语言输入等方面 都存在着差异 , 这决定了二语心理词汇的运作方式 不可能和母语的完全一样 。
语组产出的组合型反应较多 。最后 , Wolter得出结 中选取 12个 , 共 30个词构成词表 2。实验过程中 ,
论 : 母语和二语心理词汇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 , 但 母语受试测两组词 , 而二语者只测第一组 。
就非常熟悉的词而言 , 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
测试前 , 笔者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对受试讲清楚
自由联想测试 。本研究使用两个词表 , 词表 1
日语的英语学习者和一组 9名母语为英语者对两组 词频较高 , 词表 2 词 频较 低 。词 表 1 取 自 Wolter
刺激词的反应类型 , 其中一组词频较高 , 一组词频 (2001) 的词表 1。该词表充分考虑了词频和词性问
较低 。研究结果如下 : 1 ) 对于不熟悉的词 , 两组 题 , 但先导实验表明有些词不符合要求 , 予以删
111 语音说 最早对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发生兴趣的现代语 言学 家 是 Paul M eara。 20 世 纪 80 年 代 , 他 主 持 B irkbeck词汇工程 , 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 并得出结 论 ,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二语 ) 学习者的心理词 汇和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有重大差异 ” (Meara, 1983) 。 M eara的结论基于下列发现 : 二语心理词汇中 , 词 与词的联系不像母语那么稳定 ; 语音在二语心理词 汇中所起的组织作用更大 ; 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语义 联系和母语心理词汇中的语义联系有系统的差异 。 在此后的研究中 , M eara 的结论被广泛引用 。
Maréchal (1995) 、OπGorman (1996) , 所使用的刺激词 要求受试说出一个联想词 , 并录音 。之后再整理成
都是受试非常熟悉的高频词 , 这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 文字材料 , 并根据反应词把受试的反应分为四类 :
题。第一 , 这些词所诱发的反应词基本上可以预测 。 聚合型 、组合型 、语音及其他 、无反应 。聚合型反
合型反应 ) , 只有一小部分语音反应 ; 母语刺激词 词汇的个体差异有时会很大 。一个人可能认识有些
所诱发的语音反应占 012% , 二语刺激词所诱发的 高频词 , 但却不认识一些常用词 。某个特定的词 ,
语音反应占 3%。
受试甲可能很熟悉 , 而受试乙则可能根本就不认
OπGorman (1996) 调查的是 22 个说广东话的中 识 。而不同 熟悉 程度 的词 , 正 如 S derman ( 1989 )的那样 , 会诱发不同的反应词 。因此 , 使用
的语音说 , 但结果却推翻了他的结论 。在所有的反 自由联想测试来调查心理词汇的性质 , 必须考虑受
应中 , 只有 health - wealth 算是语音反应 , 其余全 试对刺激词的熟悉程度 。 (Wolter, 2001)
( Carter, 1987; Channell, 1988; Gass & Selinker, 1994 )
Laufer也认为 , 母语心理词汇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是语义的 , 而二语心理词汇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主 要是语音的 ( 1989: 17) 。Channell ( 1988) 在回顾了 相关的母语和二语研究后 , 也得出结论 : 很少有证 据表明二语心理词汇与母语心理词汇是相似的 。
ZHANG Shu2jing (Department of English,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Henan Prov. , 471003, China) Abstract: In p sycholinguistics, there has been much controversy over the nature of the L2 mental lexicon. There are mainly three views: the phonological view, the semantic view and the syntagmatic view. The p resent study aim s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L2 mental lexicon through word association tests. Results show that for a large p roportion of words, L2 learners havenπt built meaningful semantic connection between L2 words. For other words, the connection is not strong enough.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is much deficiency in L2 learnersπvocabulary know ledge. The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 pedagogical imp lications. Key words: L2 mental lexicon; response pattern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vocabulary know ledge
摘 要 : 心理语言学界就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一直有争议 , 主要有语音说 、语义说和句法说三种观点 。通过自由联想 测试对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进行的调查表明 , 对于相当一部分词来说 , 二语学习者还没有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 或即使建 立起了某种语义联系 , 这种联系也不够强 , 无法通过联想词进行提取 。这一发现反映出二语学习者词汇知识结构的缺陷 , 对二语词汇教学有重大意义 。
112 语义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