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性别建构的理性批判_女性主义的反省_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的双重作用

合集下载

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

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

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第一篇: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在当今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女性,作为社会结构中弱势群体的代表,在大众传媒中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依然享受的是不平等的权力,这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媒介行业中从事的大部分都是边缘工作、大众传媒依然将女性形象刻板化。

大众传媒语篇所透露出的女性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依然受着男权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形象建构。

本文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表明了媒介文本所建构的女性在当今社会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权力意识形态大众传媒1.研究渊源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早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性别则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石。

自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对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就生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在学术界,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的跨学科研究。

“社会性别分析常常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大众传媒、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等概念相联系,检验媒介中的文本建构方式,揭示了媒介潜在鼓励女性在父权社会结构中的从属地位的本质”(刘利群,2004:4)。

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然处于较低的地位,媒体行业中男女两性的关系仍处于“核心”与“边缘”的关系。

以女性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媒介也仍然有限。

这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媒介与女性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还可以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

批评语言学“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2007:23~24),它以语篇为中心,而大众传媒是语篇的一种形式。

女性在大众传媒中无论作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体现。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摘要:大众传媒在传播性别观念方面有两面性,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成见,主要表现为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

媒介所强化的性别成见最终影响受众的性别观念和行为。

另一方面,如果媒体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以具有生命的个体为着眼点,发现和建构入的主体精神,使两性构成平等、对话、互补的良性关系,将有助于改变社会的性别成见,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成见;社会性别理念现代社会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以致有人说21世纪是传媒的世纪。

传媒不仅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媒介还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塑造者。

尤其是在大众传媒力量无孔不入的情况下,媒介所传播的性别意识和价值观对大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传媒神话与性别成见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超越了人际传播的局限,将信息和观念传播到更为广阔的地域空间,使不同国家、种族、地区、性别、阶层都能有效地共享信息资源,达到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创造。

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公共权力,有着构建公共空间、增强信息与意见交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众传媒也有公权私用、为了某种政治和经济利益歪曲事实制造虚假新闻、违背公平与正义的媒介审判以及传播错误理念误导受众的负面影响。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美国新闻理论家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他不仅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与“刻板成见”(stereotype)。

这两个概念戳穿了传媒神话,准确揭示了传媒神话的本质。

所谓“拟态环境”是说大众传媒呈现给受众的内容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客观事件或信息进行主观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从大众传媒看性别平等-文档资料

从大众传媒看性别平等-文档资料

从大众传媒看性别平、社会性别论和传媒社会性别”概念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般来说,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1] 随着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权主义者们为男女平等做出了大量积极的努力。

1966 年成立的美国“全美妇女组织”把妇女解放运动推向了高潮,并极大推动了对性别歧视的研究。

女性主义者认为,“传媒”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做了定型化。

[2] 如女性多以“贤妻良母”为正面形象,而男性多以“勇敢、进取”为主要特征。

1995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189 个国家政府和观察员签署了《行动纲领》。

《纲领》确定的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是“妇女与大众传媒”,认为“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

” [3]二、大众传媒中固有的性别形象表现在大众传媒中,不难发现对女性的性别成见、偏见甚至歧视的报道,这里罗列出常见的八类:(一)“贤妻” “妻贤家兴”素来是中国传统古训,至今仍在广为“传唱”,仍然站在封建道德的高度,约束着众多准备嫁人或者已经嫁人的女性。

在这样的标准里,“贤妻”应服从丈夫,为丈夫的事业做好牺牲的准备,承担全部家务,侍奉公婆并任劳任怨。

大众传媒中对这一角色的渲染也一直如火如荼:广告或电视剧中女性总以温柔贤淑的角色站在厨房或客厅为丈夫解忧等等,新闻往往对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做好贤妻的事业女性更为赞赏,而相反, 如果一个女性为事业忽略家庭,往往为人诟病不耻。

“良母”“无私奉献”的母亲一直以坚稳的姿态傲然在我们的课本、新闻、电视剧等等地方,为家庭无私奉献,为儿女无私奉献往往成为子女、媒体歌颂一位母亲的主要噱头。

每年母亲节,媒体集中颂扬母爱,无一例外、千篇一律、连篇累牍具是母亲为家庭的牺牲。

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

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

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发展的影响徐海燕1( 辽宁 沈阳 110031 )[摘 要]目前大众媒体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和传播,已经与女性的现实存在、生活状态有了相当程度的弥合,当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仍存在男性话语霸权的话语环境特征,并表现出女性角色的传统化和商品化倾向,以及评判视角的刻板模式化。

说明大众媒体在男权文化控制和操纵下,对女性的价值体现及女性的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仍不可小觑。

[关键词]大众媒体 性别意识 女性价值大众媒体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它的媒介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各种印刷媒介(报纸、期刊、图书)以及新兴的电子媒介如录象、光盘、计算机网络等。

同时,大众媒体还具有传播速度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特点。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统计显示,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0.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报纸总印数318.4亿份,杂志总印数28.5亿册,图书总印数73.2亿册。

可以说,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广泛介入,特别是当大众媒体对女性发展的影响在逐渐加强之时,大众媒体中所反映出的性别意识对女性的价值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众媒体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及对两性形象的塑造 社会性别意识即指在承认两性生理差别的基础上,对男女两性所具有的人格、尊严、权力和发展机会的认识,其根本意义在于瓦解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诸多刻板规定,无论这些规定有着多么“合理”或“自然”的存在理由,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是性格、形象、能力、社会及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通过对社会规范、角色定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制约,将被强化的性别成见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影响着受众的性别认识和价值评判。

而基于商业化基础的大众媒体,1 虚海燕,女,1952-,汉族,籍贯为内蒙突泉县,社会学专业,曾在日本北九州大学进修,现供职于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研究所,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其公众性和驱利性,使它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倾向于迎合大众心理,利用受众最熟悉的价值和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来建构不同性别的模式,因此在展现社会主流文化时,难免会表现出一些由传统文化积淀而来的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研究-对大众传媒的性别分析

社会性别研究-对大众传媒的性别分析

•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 颠覆了旧时期“男主外、 女主内”的观念,片中 的女性都渴望拥有自己 的事业,能开辟出自己 的一片天地。在现代化 话语充斥的阶段,虽然 她们的权利和声音还很 微弱,但她们已经不可 能再受人摆布。中国的 女性已经历史性地属于 社会建设中重要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女子写作之路
最初的寻找
当代文化的精神建构需求
女安排解放之路的观念、与封建男权观念是并存 的。 “五四”之后,从宏观发展趋势看,中国现代 文化中的个性主义观念不可避免地被集体主义观 念所接收、征服,旧的男权文化观念还没有被男 女主体性平等观念所克服,政治化的男性类特性 又抑制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单个人个性健康发展的 可能、压抑了女性的类特性。
“五四”时代,尊重女性主体性的观念与代妇
现代性追求

现代性追求
中国现代启蒙男作家、革命男作家,中 国新时期男作家,对女性苦难遭际的描写, 往往还是从男性视角出发进行创作。女性 在男性作家的文本中,除了作为受难者而 成为男性控诉封建礼教、敌对阶级、极左 专制思潮的道具之外,主要还成为作品男 性人物乃至男性作家视阈中的男性精神对 象物和男性欲望对象物,成为男性主体视 阈中的客体
中国近现代男子写作之路
当代文化的精神建构需求
今,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中, 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当代男 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当代男 性作家普遍同情女性苦难遭际、 性作家普遍同情女性苦难遭际、 普遍赞美女性歌颂女性, 普遍赞美女性歌颂女性,便是男 性已经充分尊重女性的表现, 性已经充分尊重女性的表现,便 是性别意识问题已经不成其为问 题的理由。 题的理由。
二、梦醒时分的诋毁
• 女性逐渐摆脱了文学史上带有男性视点的惯例的影响 , 培养起思维方式和话语行为中的性别独立性 性别独立性。 培养起思维方式和话语行为中的性别独立性。如果说新时期 女性对男性的认识角度、 初 ,女性对男性的认识角度、评价尺度与社会一致尚心存幻 可一旦以性别的眼光对他们再认识、 梦 ,可一旦以性别的眼光对他们再认识、再评价时 ,却发现寻 觅已久的“橡树”早被异化了。 觅已久的“橡树”早被异化了。 露出的是怯懦、自私、卑劣的面目。 人为的灵光消失后 ,露出的是怯懦、自私、卑劣的面目。 对男性由希冀、 嘲弄、失望。 于是 ,对男性由希冀、渴望转向 嘲弄、失望。 一个冬天的童话》、 仲夏夜》、《逃遁》、《 》、《 》、《逃遁》、《阳 如: 《一个冬天的童话》、《仲夏夜》、《逃遁》、《阳 台》等

《2024年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范文

《2024年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范文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篇一一、引言女性主义视角为媒介批评提供了一个独特且富有深度的观察视角。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还塑造着社会的价值观。

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媒介进行批评与反思,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媒介如何呈现和塑造女性形象,还能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二、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融合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主要关注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呈现、性别歧视的反映以及女性话语权的缺失等问题。

它要求我们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媒介内容,分析其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在女性主义视野下,媒介批评不再仅仅关注内容本身,更关注内容背后的性别权力关系和性别歧视现象。

三、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呈现在许多媒介内容中,女性形象往往被简化、刻板化。

她们要么是性感的花瓶,要么是贤妻良母,很少有独立、自主、有深度的形象出现。

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呈现,不仅限制了我们对女性的认知,也加深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因此,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我们应该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

四、性别歧视的反映除了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呈现外,媒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

例如,在一些广告中,男性往往被赋予更强的力量和地位,而女性则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或装饰品。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在广告中存在,还在电影、电视剧等各类媒介中广泛存在。

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批判和反思。

五、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在媒介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多媒介内容往往只从男性的视角出发,忽视了女性的声音和观点。

这种话语权的缺失不仅使得女性的经验和感受被忽视,也使得媒介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

因此,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女性参与到媒介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来,让她们的声音被听到,让她们的观点被重视。

六、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通过对媒介的批评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和根源。

大众传媒:女性的窗户

大众传媒:女性的窗户

大众传媒:女性的窗户作者:曹锐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6期[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各类人群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大众传媒对女性刻板形象的刻画影响着社会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因而大众传媒应树立的性别平等意识,为构建性别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众传媒女性刻板形象性别意识作者简介:曹锐(1984-),女,山西运城人,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社会学。

大众传媒又称新闻媒体,是公共信息和社会舆论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包括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因特网络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各类人群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女性作为随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的特殊群体,大众传媒对其影响更是具有深刻的意义。

大众传媒正如女性的窗户,一方面能让社会通过传媒听到女性的声音,另一方面,女性根据“窗户”的要求又不断建构自己的角色与形象,因而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大众传媒建构的女性“刻板形象”关于刻板形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希尔顿给出的定义是:指社会上对某一个群体的特征所做的归纳、概括的总和。

它并不一定有事实根据,也不考虑个体差异,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但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却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1]现如今大众传媒各种媒介又是如何刻画女性形象的呢?我门先来看一下报刊关于女性的报道,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在数量上明显少于男性,其次有关女性的报道多用于表明社会的进步与女性地位的提高。

例如当今流行的财富排行版,如果有女性进入排名中则特别强调其性别,某某企业家,女……,再如报道关于女性有重大发现或发明的文章,标题多为,“××医院女医生发明能治××病的××药物”,而如果是男性则不会强调其性别,无形中已带有明显的性别倾向。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一、何谓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送信息的行业,它己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传播快速,掩盖面广,渗透力强,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宣扬、社会道德伦理的建构及对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重塑都具有不行轻视的影响力。

因此,作为"第四权力〃,媒介通过选择和建构社会学问和社会影像从而对人类的进展与变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何谓生理性别人类基于生理差异形成了性别,这只是生物学上的区分,也就是生理性别.一)性别的鉴定:1、诞生时,生理发育要符合医学鉴定,顺当取得诞生证明上明确的性别归属,这共性别证明一般通过第一性特征来确定。

2、在成长过程中完成其次性征的完全发育。

3、染色体来辨别:X和y染色体构成的差异三、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则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因素基础上,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性别特征与差异,主要基于社会文化的建构。

社会性别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渐渐培育成的,它可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被转变。

因此,社会性别和性别不肯定是全都的,社会性别与性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分,任何人都是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合一。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有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源于社会建构,社会性别法律规范人的行为,打算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

而这一理论渊源来自于波伏瓦在《其次性》中的闻名的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社会性别具有以下几点含义:1、社会性别与性别是相互嵌入的关系。

2、社会性别讨论的动身点是揭示两性不公平的状况。

3、社会性别讨论的内容是分析性别不公平和再生产的缘由。

四、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的关系女性主义媒介讨论都关注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相互作用的关系,对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特征建构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估和推断,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传媒批判类别一一女性主义传媒批判。

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关系的讨论主要包括对大众传媒以下三个方面的检视和批判。

1、制作领域2、文本事域3、对受众的影响1、制作领域。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传递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

在社会性别方面,大众传媒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大众传媒如何影响社会性别,并分析相关案例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性别、性别角色、性别歧视、影响、案例、建议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性别角色通常由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等塑造。

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其对社会性别的影响逐渐加强。

大众传媒通过影视剧、广告、报纸杂志等渠道,向人们灌输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将男性和女性定位在特定的角色和领域中。

在分析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影响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

首先,媒体对性别角色的刻画存在严重的刻板印象。

在许多影视剧中,男性往往被描绘为强大、果断、事业有成,而女性则被定位为温柔、顺从、家庭导向。

这种刻画方式容易限制人们的职业和发展机会,导致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延续。

其次,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媒体报道中,女性常常被视为弱者、从属或次要的角色,而男性则更多地被赋予决策权和主导地位。

这种偏见会导致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声音和地位被边缘化。

为了克服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禁止媒体中出现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的内容。

其次,媒体从业者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意识,注重性别平等,避免在报道和作品中强化刻板印象。

此外,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性别问题的和讨论,推动平等教育的普及,帮助人们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

在具体案例中,可以以美国的性别歧视事件为例。

2017年,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早间节目“Good Morning America”的主持人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在采访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时,询问了她对于丈夫比尔·克林顿性丑闻的看法。

试论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

试论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

试论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作者:赵丹丹祝捷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2期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以性别权力结构作为切入点,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展开批判。

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应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指向,应该更多地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这一视域予以关注,并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创对当代中国的传媒现实更具实用性和解释力的方法。

对女性主义这一批判武器,我们必须加以进一步的反思。

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在解构与建构的双向过程之中对于既有的知识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开放式影响。

当前,在传媒批评的多维图景中,异军突起的女性主义已经成为最具力量的一极。

一、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基本理路女性主义传媒批评所关注的即是女性在传媒话语中的身份以及地位问题。

它以性别权力结构作为切入点,致力于解构传媒话语的生成机制,揭示在男性宰制之下的大众传媒是如何生产出某种性别话语,并且以这种话语塑造出女性所谓的虚伪的“主体性”,从而得以进一步追寻女性失落的话语权力,真正恢复女性的主体意识。

同时,从性别关系这一基本结构出发,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也在其理论建构中检验并评判了诸多大众传媒批评模式,并将应用于这些模式的方式方法——如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法、后现代主义、阿尔都塞及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等——中的有效成分纳入自己的理论之中,形成了一种更开放、更分散的论述取向,从而将自己建构成为一种既能博采众长、又能切实解决种种媒介中的“性别”问题的理论。

二、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一)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中国语境女性主义在中国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如果完全以西方的女性主义为参照点来解析批判中国的传媒现实,不仅勉为其难,而且难以深入。

从文化层面来看,性别关系呈现复杂态势。

虽然各种典章制度确立的纲常伦理决定了性别关系实质上的不平等,但是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却始终隐没在君为臣纲的政治秩序之下,而且以孝为先的伦理传统也使得“慈母”与“严父”成为二元并立的一对平等概念。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文章来源:传媒学术网姜红)在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大众传媒的繁盛是有目共睹的。

这个大众与现代传媒携手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狂欢节”正方兴未艾。

但是,透过光怪陆离的表象和日益先进的传播手段,我们却发现,传媒给人们带来的,并不都是积极的生活方式,或进步的思想观念。

1995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189个国家政府和观察员签署了《行动纲领》。

《纲领》确定的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是“妇女与大众传媒”,认为“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

”[1]那么,女性到底在大众传媒中以什么面目出现?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角色在何种程度上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性别文化观念又怎样对受众产生作用?本文力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和阐释这些问题。

所谓“社会性别”(gender),在英语中本指词的阴阳性,用以区分从解剖学角度来区别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别”(sex)概念。

这种区分意在说明,“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范的。

”[2]一、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虽然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半个多世纪,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大众传媒更以其复杂和隐蔽的方式巩固着本已不十分坚固的男权观念和男权文化规范。

在中国,女性从未像今天这样获得了打扮化妆自我表现的自由,但同时,今天的女性比共和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女性更具有沦为男性的玩物和附属品的可能性。

从传媒不断制造的或为传统的贤妻良母、或为现代的漂亮花瓶等女性形象中,我们已然嗅到了陈腐的、本应式微的价值观和性别观念的气息。

从传媒这块男权文化的布雷区入手,对于清理社会文化观念中的男权污染,提高全社会性别意识水平,都将大有裨益。

从内容上分析,传媒中的男权话语主要有以下几类:1、“第二性”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西蒙娜·波伏娃有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1995-2005)

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1995-2005)

从抱负国到平时生活——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1995-2005)引言近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呈现出愈创造显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切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性别观念。

本文从1995年至2005年的中国大众传媒报道中,分析社会性别话语的演变,并探讨其对中国平时生活的影响。

一、抱负国的传媒:男权话语的主导在20世纪90时期,传统的男权话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在电视电影中,男性被塑造成阳刚、奋斗、成功的形象,而女性往往被打算为附属角色,强调她们的美貌和柔弱。

同时,新闻报道中也更多关注男性在公共事务中的角色,呈现出一种将男性视为理所当然的偏见。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众传媒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问题。

女性杂志、电视节目开始涉及女性的工作、教育、家庭等领域,呼吁性别对等。

这种传媒风气的变化,引发了一些人们对性别对等问题的沉思和谈论。

二、平权的崛起:社会性别话语的重构进入21世纪初,平权意识逐渐兴起。

大众传媒开始提议性别对等的价值观,并强调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电视剧、电影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角色,她们坚持自己的梦想,追求职业进步,并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寻求平衡。

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关注女性权益保障的话题涌现。

女性被赐予了更多重要的角色,比如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领导者。

传媒开始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女性权益,重要的制度改革如女性地位法等也逐渐出台。

三、女性主义浪潮:规范与争议并存然而,社会性别话语的变迁不行一蹴而就,因为新旧观念之间仍存在差异与冲突。

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部分人认为女性主义过度强调女性利益,轻忽了其他社会群体的权益。

同时,一些人也担忧女权运动会对家庭平衡造成冲击,给传统的家庭观念带来负面影响。

尽管有争议,女性主义的兴起仍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性别话语。

妇女权益保障得到了更多关注,各种女性主题的电视剧、电影、杂志也纷纷涌现。

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编者按”您有没有留意,广告中,以专家形象出现的基本都是男性,权威声音大多都是浑厚的男声,展示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都是男性,展示抽油烟机、洗涤剂等家务用品的却大多是女性,为什么?您有没有留意,同样的商品广告在文化底蕴、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域,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虽然同是展示一款新车,有的地域,香车美女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标配”,而有的地域却并没有性别的限制和拘囿,男性女性都可作为“被幽默、被展示”的对象,均等地出现在镜头中。

这就是社会性别的差异化表现,简而言之,就是男女不平等。

→被特别强调的社会性别还有,广告中总是无处不在的“家务女性”“美女女性”形象定位,仿佛女性本身就应该与家务联系在一起、青春靓丽的才是被接纳的。

5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社会性别平等与媒体研讨班上,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高级项目官员马雷军分析了媒体特别是广告宣传中女性的形象定位,认为,这些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宣传,过多强调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角色定型,女性被暗示为男性的附属品,女性角色面临被观赏性的商品化倾向。

同时,这些现象大多数人习以为常,也正从一个侧面暴露出男女真正平等的差距。

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发起人冯媛把报道中存在的社会性别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关注高层多、基层少;先进模范人物报道多,打动人心的少;双重标准,在报道女性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中,常画蛇添足地强调容貌服饰等;一般呼吁多,讨论策略措施少;泛论障碍多,具体对策少;对怀疑和阻碍的观点有说服力的报道少。

→怎样才是真正的平等许多人对“男女平等”这个词并不陌生。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我国基本国策,这意味着,从此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将始终贯彻男女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原则。

女性,是和男性同样的社会性别概念。

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参与社会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平等呢?这个问题,全国劳模申纪兰年轻时就遇到过。

大众传媒符号化的性别与女性主义:评罗萨林·吉尔《性别与传媒》

大众传媒符号化的性别与女性主义:评罗萨林·吉尔《性别与传媒》

大众传媒符号化的性别与女性主义:评罗萨林吉尔《性别与传
媒》
程丽蓉
【期刊名称】《符号与传媒》
【年(卷),期】2014(0)2
【摘要】作者:Rosalind Gill 书名:Gender and the Media 出版社:Polity Press 出版时间:2007年 ISBN:0745612733 性别研究理论方法和途径很多,从批评理论到文化研究,从结构分析到民族志观察,从形象分析到阅听人研究,从文本分析到行动研究,从质性研究到量化研究,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到后殖民主义,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运用的理论方法都在这里各有其领地。

【总页数】4页(P208-211)
【关键词】性别研究;大众传媒;女性主义;符号化;后结构主义;罗萨;人文社会科学;Media
【作者】程丽蓉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从《潜伏》中性别角色塑造看大众传媒制造者性别意识的嬗变 [J], 白艳;李莉
2.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看广告文化与男性霸权 [J], 洪志英
3.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看广告文化与男性霸权 [J], 洪志英
4.大众传媒符号化的性别与女性主义:评罗萨赫·吉尔《性别与传媒》 [J], 程丽蓉
5.大众传媒性别建构的理性批判——女性主义的反省: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的双重作用 [J], 叶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范文

《2024年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范文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内容和形式对公众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媒介批评,旨在探讨媒介内容中性别角色的呈现、性别歧视的存在以及其对女性形象和权益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分析和批判,揭示媒介中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二、媒介中的性别角色呈现在各种媒介内容中,性别角色的呈现往往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媒介作品中,男性往往被赋予更强的权力和地位,而女性则被塑造为男性的附属品或弱者。

这种性别角色的呈现不仅影响了观众对性别的认知,也限制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以广告为例,女性形象往往被物化为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而男性则被塑造为决策者或拥有者。

这种性别角色的呈现不仅使女性形象单一化、刻板化,也使女性在消费决策中受到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对媒介中的性别角色呈现进行批判和反思,以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三、媒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除了性别角色的呈现外,媒介中还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问题。

例如,某些媒体会过度强调女性的外貌和身材,将其作为吸引观众的手段;某些媒体会低估或忽视女性的智力和能力,将其定位为弱势群体。

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媒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此外,一些媒介内容甚至存在直接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言论和行为。

例如,一些电视剧或电影中会出现侮辱女性的情节或台词,这种内容不仅会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加剧现实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媒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深入的批评和反思,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四、媒介批评的方法与途径针对媒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批评和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让公众了解媒介内容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

其次,我们需要对媒介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其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此外,我们还需要鼓励媒体从业者自觉地审视自己的作品,避免过度简化或歪曲女性形象和权益。

浅谈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

浅谈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

选择第二题浅谈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在网络世界发达的现代,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工具来了解这个世界,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然而,在这个如此现代化的世界,仍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如何正确引导大众传媒,正确利用大众传媒来消除性别歧视,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弘扬女性特色,维护女性权利,提高女性地位,推进女性运动的发展成了重要的话题。

在大众传媒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的本质,为了迎合大众心理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常常会表现出一些由传统文化积淀而来的性别歧视。

女性的形象被塑造成了商业模型。

如材料三中的“金龙鱼色拉油”广告中,妻子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丈夫及儿子却在休闲的看报、打游戏。

这一小片段无疑在无意识中将女性在劳动性别分工中定位成了烧饭做菜,而男性却是“成功人士”,暗示着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和“男强女弱”的观点。

这在为潜意识中给新一代的人类重新灌输社会性别的歧视。

这种性别视角的再现,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两性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形象行为模式,反而通过大众传媒内化成为两性评价自己和异性的标准。

这非常不利于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提高女性的地位。

从性别的视角来看,大众传媒内化了女性的自我价值观。

我国的大众传媒对女性的一些报道中将女性当做被男性欣赏,用来取悦男性的一种附属物品,传递着女性依存于男人而活的潜在信息。

而生活在被大众传媒“氧化”社会中的女性却以此将自己定位。

如材料一中的“粉刺一搓净”广告中,衣冠楚楚的男子拿着放大镜对自己的“物品”认真仔细的审视。

女子“自信”地说:女人的幸福就是被男人的喜欢。

再如材料二中的男性用把女人比作荔枝,望着洁白晶莹的果肉说:现在的你就像这个,又大又滑,怎么看都不够。

女孩做无比幸福状。

把男人的物品比喻当做赞赏,并由此感到幸福。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内化了女性的自我价值观,女性内心深处的对性别社会分工的认知结构也被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左右,自觉的认同甚至以男性的话语为依存,扭曲了女性的特质,使得女性自身的主动性和真实感受未能真正的体现出来随之被社会“潜规则”了。

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及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及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及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及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传播已成为构建和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大众传播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因为它与社会、文化以及女性自身的地位息息相关。

本文将综述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并思考如何将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实现女性主义的中国化。

一、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1.1 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表现随着媒体的普及,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电影等传媒中得到广泛呈现。

然而,过去的研究表明,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定型化为无害而弱势的角色。

女性在广告中常常被描绘为性感的物体,而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则经常被定位为依赖男性的角色。

1.2 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的影响与反思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形象给女性带来了身体上、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加剧了身体焦虑和自我否定。

其次,它们也给男性带来了对女性的固有性别角色认知,将女性定位为弱势和依赖的一方。

这种定型化的表现对社会的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推进产生了阻力。

二、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结合2.1 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和理论框架,强调性别平等和性别正义。

这一运动和理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和发展上存在着差异。

2.2 女性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特点在中国的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的中国化具备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女性主义需要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相融合。

其次,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女性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主义需要反思和超越传统的性别观念。

2.3 实现女性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与挑战实现女性主义的中国化需要在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进行努力。

首先,政府应推动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女性赋予更多的机会和权益。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以中国妇女报《传媒守望》专栏为例传媒与性别有何关系?这种关系与妇女发展及社会进步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能够了解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基本共识,了解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女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也许,就容易理解传媒与性别的种种联系,并辨清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大前提下传媒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这方面,我们从《传媒守望》中就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妇女报和“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不懈努力。

《传媒守望》——一个媒介性别批评的每日言论栏目,由中国妇女报与“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联合主办,作者群体包括新闻工作者、女性文化工作者、妇女问题研究者等。

它以批判与建设并重的态度促进媒体表达社会性别平等。

自2003年初开栏以来,始终倡导媒体从时代变革的视角反映丰富多彩的两性形象,促进媒体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多元化的妇女形象,监测并抵制大众传媒中贬抑妇女、鼓吹性别角色陈规定型的报道,并与媒体协商以确保适当反映妇女的需要和关切的问题,为推进两性平等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个关于“媒体监督媒体”的启示一直以来,大众传媒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以或暴露、或隐晦的方式选择性地大量复制着男女角色的陈规定型: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是男人就要顶天立地、赚钱养家,是女人就要温柔贤惠、操持家务……大众传媒通过这种含有性别偏见的传播内容对广大受众的“主观现实”施加影响;于是,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了一代代人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形成了一种基于传统道德伦理的集体无意识。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把许多关于性别平等和妇女运动的理念带到中国。

大会的成果文件《行动纲领》,在其12个关切领域中,将“妇女与媒体”列入其中。

正是《行动纲领》催生了一些媒体研究者和媒体工作者成立“我们自己的监测小组”的念头。

1996年3月,在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1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宣布成立,这是国内惟一以关注妇女与传媒一次关于媒体倡导社会性别意识的实践“以性别视角看传媒”是守望的姿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媒性别建构的理性批判———女性主义的反省: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的双重作用叶 晖(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它都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性别成见而存在。

东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都可谓源远流长,那么,作为一种深植于文化之根部的集体无意识,男权观念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并通过大众传媒广为传扬就不足为奇了。

在一个男性文化霸权的社会里,鉴于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敞开”与“遮蔽”的双重功能,它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媒体再现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中心价值观这种深层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会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使女性遭到象征符号上的消解,或者不被呈现,或者被定型为母亲、妻子等角色。

〔关键词〕 大众传媒;社会性别;性别建构〔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08)04-0009-04The Cr iti que of Gender Con structi on of M a ssM ed i a———Fem inist intr os pecti on:the double functi ons of s ocial gender and mass mediaYE Hui(Zhejiang Nor mal University,J inhua321004,China)Abstract:I n modern s ociety,mass media is both a business and s ocial culture.It cannot separate fr o m traditi onal gender discri m inati on fr om any pers pective.Social discri m inati on t owards women in east and west culture has l ong originati on,thus as an unconsci ousness deep ly r ooted in culture,no wonder male sup re macy exists worldwide and mass s p read thr ough mass media.I n a s ociety dom inated by male culture,when reflecting fe male i m age,mass media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male sup re macy r ooted in s ocial culture and p sychol ogy concerning its exposing and covering functi ons in modern cultural context.And it will discompose or disreflect women’s sy mbolic meaning in public or hiding means,or defined as r oles like mother,wife,and s o on.Key words:mass media;s ocial gender;gender constructi on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娇好的容貌和迷人的身段的确能给人带来感观享受和视觉愉悦。

问题是,在这个大众与现代传媒联袂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狂欢节”中,传媒所表达的审美情结为什么偏偏对女性的体貌而不是男性的体貌情有独衷?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做出角色定型的描述?在这方面,女性主义开始了最初的尝试,她们的早期著作都集中于塔什曼所称的“对女性形・9・①收稿日期:2008-05-13作者简介:叶晖,女,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象的象征性歼灭”之上,它是指文化生产和媒介代表忽略、排斥或鄙视女性及其利益的方式,女性或者缺席,或者根据基于性吸引力和在家务劳动中的表现的成见被呈现。

为此,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反省的角度对大众传媒如何建构性别模式做一次全新的理论解构。

一、社会性别概念的精确解读社会性别与性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别(sex)是指生物学上的差异,即男性与女性个体之间的生理差异,所谓“男女有别”,首先指的就是这种生理差异。

而社会性别(gender)指的则是社会差异,即社会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期望、要求和限制。

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社会性别差异的主要有两大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1]。

生理因素包括染色体、性腺与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等等。

生物学上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因而是先天的。

儿童的大脑发育与性激素有关,所以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会促使特殊的行为和认知策略的产生。

另外,两性体形、体重、身高、力量的先天差异也有可能影响性别行为,如男性的更具攻击性和女性的顺从与被动性倾向。

这些都说明生理因素的确对性别差异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但多数研究表明,生理因素对性别的心理差异并不起决定作用,性别差异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取决于对儿童的教养方式。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1930年代对新几内亚境内3个不同的原始部落的考察发现:在阿拉佩什部落,男性与女性同样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其中男性所具有的特质与其他社会文化规定的女性化特征极为相似;而在蒙杜古马部落,男性和女性都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和攻击性,脾气暴烈、敢做敢为,在性生活上积极主动,部落中的女性均具有其他社会角色定型中的“男子气概”;第三个部落德昌布利的情形正好与我们社会相反,即“男主内,女主外”,男人通常敏捷、负责购物,在感情上依附于女人,而女性则个个精力充沛、善于经营,处于家庭的主导地位。

这个部落中的男性具有其他社会中的女性特质,女性则具有其他社会中的男性特质。

米德由此得出结论:所谓男性和女性分工并不依赖于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

相反,它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监制”的产物[2]。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名著《第二性》中也指出,“永恒不变的女性气质”只是一个谎言,女人想事情的方式、情绪、走路的样子,并不是生下来就这样的,而是渐渐形成的,是教育和日常生活培养的结果。

可见,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培养的结果,或者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差异,而非生理方面的必然结果。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就是对基于生理差异的生物决定论的否定。

作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概念,“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

”[3]而生物决定论在性别问题上的性别本质主义认为,两性及其特征是截然分开的,女性特征被绝对地归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男性特征则被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考的[4]。

尽管与西方强调两性之间的二元对立的斗争关系不同,我国传统的性别观念更倾向于视两性为协调互补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其立场仍然是本质主义的,即把乾、阳、强、大等特征归为男性气质,把坤、阴、弱、小等特征归为女性气质,而且认为这些气质的形成都是天生的。

这就是深层次的性别成见,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无限扩大到社会领域,把性别等同于社会性别,结果得出了女性必定不如男性,而更适合承担家务劳动的荒谬结论。

这样的定位,完全印证了凯特・米立特(Kate M illett)在1970年提出的“性别权术”(sexual politics)理论:以性生理差异为借口,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无论是在政治结构、权力结构、历史发展、两性关系……还是在文学作品中,将女性置于附属的、可被征服的和屈辱的地位[5]。

・1・二、大众传媒“敞开”与“遮蔽”功能并存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它都不可能脱离性别的传统成见而存在。

一方面,只要社会中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基于商业化基础的大众传媒出于追求大众交流和认同的需要,就必然通过选择性的陈述和对某些主题的强调来反映对性别的理解、对性别角色、性别构成的等级和对不同性别的人的制约的文化成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大众传媒又是模式化的重要来源,具有建构性别意义或模式的功能。

比如,广告总是利用受众最熟悉的价值和前提,即社会中的优势意识形态来建构性别意义和模式,赋予女性漂亮、温柔、顺从等固定的特征,媒介对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的这种描述,常常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甚至控制受众的性别认识和行为。

因此可以说,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媒介模式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并由此形成了性别歧视以及对性别歧视的无意识。

英国学者蔼理斯曾说:“带着雄性动物打扮的意味,什么时候女性才开始打扮呢?是女性失去了地位,需要哀求男人和让男人看自己时。

因此,两性中谁去打扮,关键在于两性的社会地位,即谁处于下风。

”要挖掘这种世界范围内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与异化必须追溯历史。

历史上,东西方妇女都曾是男性的奴役对象。

在西方,传统女性观的形成渊源有二:其一是古希腊哲学家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

从《荷马史诗》中就能体味到古希腊的性别观念与妇女的从属地位:男子外出打仗、谋生,女子在家纺织、料理家务。

这种性别分工的划分在《荷马史诗》中俯拾即是。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更是借伊斯可马可斯之口提出了女性美德的标准,那就是无条件地服从丈夫。

亚里士多德则说:“女人之所以是女人,是因为她们的身体缺少某些品质,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憾而遭受痛苦。

”[6]毕达哥拉斯也说:“世上善的法则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而恶的法则创造了混乱、黑暗和女人。

”[7]直至19世纪,尼采、卢梭和叔本华等都还有对女性贬抑甚至污辱性的言辞。

基督教文化的经典之作《圣经》是西方传统女性观的另一个重要渊源。

在《旧约・创世纪》中可以找到对女性的两个重大的负面评价:第一是将女性视为万恶之源,即认为人类最初的堕落是因为夏娃偷吃禁果所致,她是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魁祸首;第二是把女人看成是男人的附庸,她存在的理由是给男人做伴,耶和华上帝造出女人,仅仅因为男人“独居不好”。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国家,男权中心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男权社会的文化传统把男性塑造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以其全部的性别优势承载着文明的命运,而女性则在随意的书写中被扭曲进时代的经典叙事里充当着工具和附庸。

”[8]在人类长达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公有,妇女与男子的体质是一样的,他们一样负重、一样勇敢作战,在经济生活、氏族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或者可以说妇女在社会上更受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