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教案
张静:“法西斯轴心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3课《法西斯轴心的形成》教学设计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历史科组张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时间、人物和过程;了解经济危机对法西斯政权建立之间的关系;知道“进军罗马”、国会纵火案、日本“二·二六”兵变;了解轴心国集团建立过程及影响。
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列表总结德意日法西斯建立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比较三个国家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对内对外政策,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使学生认识到这是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统治的残暴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难点理解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与世界大战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法西斯暴行的相关资料,撰写简单讲稿。
(四)教法学法教法:讲述法、问题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法学法:自主学习、分组协作讨论、探究性学习(五)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六)[教学设计](七)[板书设计]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原因2、意大利建立独裁统治的步骤及措施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4.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三、日本法西斯军部势力膨胀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2.日本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建立四、法西斯轴心的形成。
社会统计学 教案
《社会统计学》教案主讲教师:张静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的统计方法,并且学会如何将统计分析知识应用于社会调查研究之中,掌握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本课程偏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而非其数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不同统计分析方法适用条件的说明,统计公式的讲解,以及对于统计值意义的说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不同统计分析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以及统计值意义的解释。
难点是统计公式的讲解以及不同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教法特点说明: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对实例的讲解。
教材和参考书目:1、卢淑华著:《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沛良著:《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柯惠新等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
4、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5、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一章统计学的简史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对概率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概率论的兴起,难点是大数法则、正态分布。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一、统计学的起源统计技术:古埃及、古中国(大禹治水)统计学:17世纪中叶Status(拉丁词汇,国家、状态)——Statistics 研究国家的宏观状态①国势学②政治算术二、国势学(17世纪的德国)德国大学学派:H·Coring 用文字记录一个国家的状况和制度G·Achenwall 第一个定义——把国家的显著事项全部记录下来的学科三、政治算术(17世纪的英国)英国的经验主义者:用数量或数字的方法说明国家的特征J·Graunt 《关于伦敦死亡表的观察》用数量分析社会、政治问题William Petty 《政治算术》四、概率论(数理特征更加明显)1.J Bernoulli(贝努里)瑞士大数法则借助大数法则可以从社会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中寻找规律,它说明了社会现象的稳定性2.Gauss(高斯)德国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基础)五、数理统计学Adolphe Quetelet(阿道夫·凯特勒)法籍比利时人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经验社会学之父”《社会物理学》“平均人”六、描述统计高尔顿(F Galton)回归现象根据对1078对父、子身高的散布图发现,虽然身材高的父母比身材矮的父母倾向于有高的孩子。
五年级上北师大《练习四》张静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01
练习四(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2、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
3、能进一步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并能进行准确区分和判断。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学过的数学知识,能进一步理解各个概念的意义,并能进行准确区分和判断。
教学难点:能进一步理解各个概念的意义,并能进行准确区分和判断。
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复习引入。
提问:同学们,在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中,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导入: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练习四)二、巩固练习(练习四)1、第1题(1)师:请从这些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乘法或除法算式,再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同桌两人,一人写算式,一人说关系,比一比哪一个同桌合作效率高。
(2)汇报反馈要求汇报时,按以下两点来说明:①选择三个数后,要列出乘、除法算式;②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3)引导学生总结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特点。
2、第2题。
(1)填表,完成后在小组交流。
(巡视,指导)(2)随机选择学生答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想法。
(3)引导学生小结找因数的方法。
总结:找一个非零自然数因数的方法是利用乘法或除法算式成对找举例说明)(4)随机练习:找出36的全部因数。
(5)提问: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3、第3题(2、5、3倍数特征的练习)。
(1)回忆:2、5、3的倍数特征。
(2)指名汇报。
4、第4题。
(1)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2)独立做题。
(3)集体反馈。
5、第5题。
要引导学生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
分层次进行,先判断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
6、第6题。
学生说一说猜想的过程。
7、第7题。
英语音标趣味教学教案张静
英语音标趣味教学教案张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能正确书写26个英文字母。
2. 让学生学会使用音标,并能正确读出单词。
3.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发音准确性。
4.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英语字母表的顺序和书写规则。
2. 音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常用元音和辅音音标的发音方法。
4. 单词的音标标记和读音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英语字母的正确书写和顺序。
2. 音标的概念和分类。
3. 元音和辅音音标的发音方法。
4. 单词的音标标记和读音练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动作展示字母和音标。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练习发音和书写。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和互相纠正。
4. 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进步。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字母和音标的图片、卡片或黑板。
2. 准备趣味游戏教具和奖励物品。
3. 准备单词卡片或PPT展示单词。
4.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英语音频。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唱英文歌曲,如《The Alphabet Song》,活跃课堂气氛。
2. 字母学习(10分钟):教授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和书写规则,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并练习发音。
3. 音标引入(10分钟):介绍音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元音和辅音音标的发音方法。
4. 单词练习(10分钟):挑选几个单词,让学生学习其音标并正确发音。
例如:cat, dog, sun, moon等。
5. 趣味游戏(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音标接力游戏,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与奖励(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复习所学字母和音标,并书写练习。
2. 让学生找几个单词,练习其音标标记和发音。
3.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英语音标练习,增加互动。
金山张静教案
UNIT 4 Moving StoriesRyan, His Friends and His Incredible Torch RunLecturer: Zhangjing (张静), The 2nd Senior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Class: Class 5, Senior IITeaching Material: New Century EnglishTeaching Objectives:1)The main task (outcome)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main idea and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story.2)Language knowledge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vivid descriptions in the story.3)Language skills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ocate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story.4)Affections and Attitudes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 of true friends and learn from the main character and develop their own positive qualities.Teaching Method:Communic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ask-based Approach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a blackboard and a tape-recorderTeaching Procedures:I. Warming-upII. Pre-reading1.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can we get according to the title?2.What kind of people can be a torch runner?3.What did the writer mean by using the word “incredible” to describe the torch run?III. While—readingGuided Questions:1.How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Ryan?2.What qualities of Ryan can you get from these descriptions?3.How did the writer and Ryan become friends?1.What kind of friends can be considered as true friends?2.How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the people in Ryan’s torch run?3.What can we get by these descriptions?1.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word “incredible” here?2.Why did the writer consider this incredible torch run as a historic moment?3.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is historic moment: Love, Enthusiasm andBrotherhood?IV. Post—readingGuided Question: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V. Assignment1.Finish the exercise on Page 55.2.Write an essay about what you’ve learned today.3.Do some research in your spare time and collect more moving stories of friendship. Shareyour stories with the class.。
张静-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一堂录像课徐州市大庙中学张静根据开发区和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安排我开设一节体育课堂教学公开课,要求全程录像并刻录成光盘,下面就这节课的相关情况予以介绍。
一、准备阶段:(一)教材选择根据《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录像课的实际效果,最终选择了健身短棍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健身短棍共有12个技术动作,本次课选择其中的前6个技术动作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教案设计水平四(七年级)——武术(棍术)单元第二课课时设计一、指导思想本次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去,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课安排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中的棍术(短棍)基本动作及组合练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展示、分组教学、集体教学、分组展示等,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外貌特征逐渐接近成人状态,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其逆反心理也在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同学的关注和老师的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上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指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求知欲望较强烈,对武术学习充满了好奇心,有浓厚的兴趣。
该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又是武术传统校,通过本单元第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学习简单的棍术动作及组合,预计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棍术的基本技术动作,能基本做到动作连贯、路线清晰、动作舒展,并能根据挂图及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完成简单的动作组合练习,进而树立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复习教案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复习教案【课时】第四课时【复习内容】语言运用(概括要点,口语表达)【复习目标】1、能简明扼要概括语段的要点。
2、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自信、负责表达自己的观点;能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指导策略】1.找出中心句,或抓住关键词重新整合。
2、充分考虑交际过程中的场合,对话的对象,对话的语气,做到言之有‚物‛(要有内容);言之有‚礼‛(表达要得体);言之有‚序‛(说话要注意逻辑性)。
更要强调的是简明、连贯、得体。
【中考解析】1、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连云港日报5月12日讯在600平方米的舞台上先变出一架30米长的飞机,然后瞬间将其变得无影无踪,眨眼之间,飞机又在距离海拔500米外的海上出现。
这精彩的一幕将于6月底在我市连岛上演。
这一大型魔术节目由我市杂技团团长、魔术家汪其魔主创,曾获全国魔术大赛最高奖-金菊奖,因舞台太小而不得不放弃了今年的央视春晚。
省委书记李源潮听说汪其魔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这个魔术时,称他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
为此,某中学决定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准备采访一位正在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想法,你会怎么说?请写出来。
3、仔细观察右边的图画,这是上大学的儿子写给父亲的家信,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场景,会对生活中的那位父亲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答案:1、汪其魔将于6月底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魔术。
2、例:老大爷:您好!我是某中学学生,想顺一下,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海中,对这种做法您怎么看?3、可以与长辈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进行分析,语言得体、连贯即可。
张静人机对话主题 教案
Teaching DesignReview of the oral English Exam------Situation ResponseDaotian Middle School Zhang JingTeaching Aims:1. Knowledge Objectives:1) Be able to maste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oral English exam.2) Be able to answer different kinds of questions.2. Ability Objectives:1)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 ideas fluently.2) Be able to use English properly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3. Moral Objects:1) Guide the students to face difficulties.2) Encourage them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1. Teaching key points:Make sure the students know underst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Response of the Oral English Exam.2. Teaching Key points:1)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recall the vocabulary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2)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express their ideas with proper fluently. Teaching ProceduresStep1 Warming upLet's watch a short video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Play the video of the New York City)Question 1: What is the place you see in the video?Question 2: Do you want to go there?Question 3: What should you do before you go there?Step 2 Lead in1. Group work : Discuss about the topics we have learned during the three years.1) How many topics have you learned since Grade 7?2) Check some students and try to get the topics from the students.3) Show the more important 12 ones of the 24 topics we have learned.2. Introduce the Oral English Exam with a short video.1) Show the video.2) Show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am.3. Presentation1) Group work:(1) Discuss about the questions of travelling. Then check some students and write the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2) Make conversations about their last traveling in groups. Then check some groups.2) Show a real situati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get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rom it. Guide them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check some students.Step 3 Summary1) Group work: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points they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beforeanswering the questions.2) Ask som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answers.Step 4 Challenge1 Game time!2 Challenges: Ask students to design four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situations. Then they can ask another group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en they show their questions.Step 5 Emotional sublimationShow: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ry their best to achieve their dreams with the help of good ways and hard-working attitudes.Homework:Try to design a situation and 4 questions according to one topic you want.教学反思稻田中学张静1.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马上要面临人机对话,在这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他们渴望用英语来表达。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格复习教案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格复习教案【课时】第三课时【复习内容】【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修辞格: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夸张,对偶及其表达效果(作用)。
2、恰当运用语言,语言表达展示个人的理解、分析、感悟、体验的深度和效度。
【指导策略】1、识记每一个修辞格,对易混淆的修辞格加以比较分析,强化记忆,对常见修辞格的表达作用要烂熟于心。
2、关注生活,注重知识的综合,用‚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节‛的语言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中考例谈】1、下面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恰当的()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象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丈霞光,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2、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教育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
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06江苏无锡市)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瞒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运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附答案:1、C 2、重视平民教育(教育要面向平民)3、‚和平‛应成为今后政治对话的主旋律。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设计张静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设计张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
(2)诗歌的意象分析。
(3)诗歌的情感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诗歌意境的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潼关古渡、华山、黄河等。
(2)简介诗人张养浩及《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分析诗歌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2. 写一篇关于《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利用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张静教学文档
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1. 看图求出未知角的°
(1)
(2)
2. 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2个小三角形,
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y° 31°
(3)
∟
猜一猜: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 我三边相等。
2. 我是等腰三角形,顶角是96度。
3. 我是直角三角形,我有一个锐角是40 度。
拓展提升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你能求出下面的 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数学文化
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 就验证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课件) 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1662) ,法国 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早 在300多年前这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就已经发 现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他当时 才12岁。
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取出量角器和信封袋里的三角形 (三角形大小不同),量出各角的度数,完成下表。
名称
角1的度数
角2的度数
角3的度数
3个角的度数 总和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小组汇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活动二:剪拼法
探究活动三:折叠法
三角形内角和只和角的度数有关系。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活动,主动探究推导出三角形 内角和是180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 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 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 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叮铃铃》教学设计张静
《叮铃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音乐课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
本课是一首具有浓郁风格的湖南民歌。
旋律流畅,情绪活泼、欢快,它描绘了在蓝天白云下,绿草茵茵处牧童们赶着羊群放声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堂上通过聆听、表演、编排律动、创编节奏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学情分析:在感知与欣赏方面,五年级学生能够对各种悦耳的声响具有模仿探索兴趣;在创造与表现方面,能理解局部常用的音乐符号和记号,具备识谱水平;在歌唱活动中能初步掌握并使用准确的声乐方法。
在律动及编配节奏方面能编排出简单的动作。
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音准、节奏准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使用升记号。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二声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组织教学:同学们,让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快乐之旅,来坐上火车出发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歌曲《火车开啦》,师生律动。
哎,火车怎么停了,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啊?1、课件播放小羊跑动图片,出示发声练习。
强调学生声部比照。
4/4 6 6 ⅰⅰ 6 3 | 6 6 ⅰⅰ 6 6 || 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4/4 6 - 3 - | 6 - 3 - || 咩咩设计意图:出示动态小羊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欢快的二声部发声练习,把学生带进了音乐的世界,并且让学生理解了二声部演唱方法,有助于二声部歌曲学习。
2、课件播放图片:一串铃铛。
提示学生又看到了什么?请学生模仿铃铛的声音。
教师示范铃铛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声部“叮铃…….”处。
学生模唱。
提问:叮铃声可能是从哪里传来的呢?揭示课题《叮铃铃》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放松学生心情,吸引学生注意力,营建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气氛。
部编五年级上数学《六 可能性》张静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第四单元:可能性袁庄实验学校张静教学内容:可能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抽签卡纸、铅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指名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学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姓名:张静
职称:小学初级教师电话:0536---- 3222003电子邮件:zhangjing880115@
通讯地址::山东省东门大街53号
个人简介:张静,女,汉族,1988年1月15日生。2011年从事教育工作,执教小学语文学科,担任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
(6)指名读王冕的话,思考:王冕真的觉得在学堂“也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吗?
(7)练习分角色朗读。
(8)教师小结:这段文字通过母亲和王冕的对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家境贫寒,母亲无可奈何,让王冕弃学替人放牛,王冕从小懂事,体谅母亲。
2、品读课文第三、四节
(1)默读课文,思考: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对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这篇课文语言准确、洗练、生动、形象,对人物的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传神。如果能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本来的意思,去感悟、挖掘它们丰富、深刻的内涵,这些看似平常的字,就活跃起来、魅力四射了。下面我举例来谈:
“闷得慌”和“带书去读”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4、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少年王冕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激发学生刻苦学习。
(2)交流:圈划描写景色美丽的词语,加强品析。
(3)体会朗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5)引导体会:王冕是因为读了不少书,明白了不少道理,才会发现这么美的景象,才会励志学画。
(追问:从这节中,你发现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
懂得大自然的美丽,要学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
懂得人要有自信心;)
(6)引导背诵。
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6、交流,疏通。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以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多网络教学发挥最佳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师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句子中的这两个词一考虑:王冕有学校里闷得慌,说明他不爱读书了,那为什么在放牛时还要带书去看,岂不矛盾?学生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中很快体会到王冕虽只十岁,但也很懂道理,非常理解体谅母亲的难处。母亲让他去放牛,王冕心里难免不好受,但他却说,在学堂里“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表明他乐意去放牛,这是他为了安慰母亲,不让母亲难过;再说他依旧还可以“带几本书去读”呢,这是一个多么懂事好学子!
色彩对比丰富
第五自然段对雨后美景的描写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源于作者抓住了那时的色彩。阳光照耀下,地上的“红”、“青”、“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彼此协调,抓住这些色彩让学生体会雨后景色之美。
四、教学方法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课文内容,探究问题。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view/6388.htm
二、学习生字词: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词语:出示幻灯片少年王冕.ppt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
(2)交流:
①秦老对王冕的同情、关心和爱护
②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之情和心里的无奈
③王冕孝母亲、不忘学习五、六节
(1)教师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让他感觉自己是“人在画图中”,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五节,用“~~”画出描写这副景象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作业:
1、背熟第5自然段。
2、搜寻有关王冕的故事。
3、摹仿第5自然段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少年王冕
十岁时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励志学画
十七八岁日益成才
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六、教学反思
在执教本堂课时我抓住王冕的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展开我的教学,由于本文较长,我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法,由点到面,从王冕的那句“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以及两个“舍不得”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教会了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读到人物的内心里去,最后我像叙述故事一样告诉学生王冕通过他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学生体会王冕和他母亲过着温馨而幸福的日子,这都是王冕的勤奋好学的结果,其实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告诉学生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整节课就在王冕和他母亲过着幸福的日子中结束,学生的反映也不错。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二段
1、品读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
(3)评价,再指名读。
(4)交流:从母亲的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5)相机点出:“不是我要耽误你”、“年成不好”、“针线活”“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家境不好,母亲实在无可奈何。
在教学中最让我头痛的是第五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我觉得这和我这节课的主题——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是不怎么相关的,所以怎么处理这段,我想了好久,最终决定把这段美丽的文字变成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好好的品位这幅“夏日雨后美景图”,在感悟完语言文字后我就可以引读王冕的“心里想道”以及“随后转念以想”,这样处理后就产生了一个大的问题:这段文字要好好品读积累的话至少要占用十分钟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是不是太浪费了?我苦思冥想还是没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案,就这样去上了,上完后评课,许多老教师、领导给了我建议:在学生积累完语言后我可以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段文字很美,但似乎和我们的主题——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是不相关的,可不可以删掉,让学生再次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感悟正是因为王冕的勤奋好学,读了不少书,才让他明白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为他自己努力刻苦画荷花最终成为了以个画荷花的高手提供了可能,这样就和我教学的主题之一……王冕的勤奋好学挂上钩,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写作时要学会取舍,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的指导。
五、品读课文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齐读课文。
六、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导入:认识一个人,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加深体会的。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他努力走向成功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他。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view/19453.htm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7)指读第六节,思考:通过这些文字,你对王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8)交流:王冕坚持学画,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4、引读最后一节,引发体会: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简要小结写作顺序和写作特色。
2、完成书后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少年王冕就这样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一边侍奉母亲,一边勤奋作画、读书。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还会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发生呢?课后收集一下王冕的故事,你肯定会有所发现。
“舍不得吃”和“舍不得花”
这一自然段连用两个“舍不得”,是王冕吝啬吗?不是。秦家即使偶尔给一点腌鱼腊肉,也不会太多,他是小孩子自然想吃,但“舍不得”,强忍了吃的欲望,因为他心系含辛茹苦的母亲,不忘孝敬,品德多么美好!而放牛虽然不太辛苦,但一天两顿饭,吃一些点心并不见多,可他“舍不得”花掉这点心钱,为什么?积攒起来买书来读。“这里的”舍不得“既表示他家境贫寒,又表示他自小养成节俭美德,还表示他渴望读书、爱好读书的强烈愿望。因此,两个“舍不得”各尽其用,真是不可更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