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老树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学会通过课后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教育学生尊老爱幼、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课后阅读,自主学习。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后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老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老树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后阅读:(1)教师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

(2)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故事内容。

3. 完成课后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复述故事内容的完整性。

3. 课后阅读反馈:评估学生对课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和感受分享。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老树的故事》的基本内容,理解老树的成长历程。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老树的成长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观。

学会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尊重。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老树的故事》课文内容简介:讲述了一棵古老的大树,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和变迁。

树上的鸟儿、昆虫等生物都与树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生字词:古老、村庄、变迁、生态系统等。

2.2 生字词学习古老:年纪大的,历史悠久的事物。

村庄:农村中的小社区,通常由几户人家组成。

变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系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整体理解,把握老树的成长历程和所体现的价值观。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理解。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写作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5.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老树的故事》教学后反思

《老树的故事》教学后反思

《老树的故事》教学后反思1、《老树的故事》教学后反思周一的早晨,孩子们显得有些疲惫,或许是还没有从周末的疯狂中醒过来一样。

就在这种状态下,我给孩子们讲起了老树的故事。

首先,图片引入,进入课文。

本课时我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

课文有4个小节,我将每一小节的生字进行归类集中识字,但整篇课文的'识字又是集中识字,并且这种识字是在教师范读完以后立即进行。

想法是美好的,两种识字方法的结合看上去互相都弥补了对方的不足,可操作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分小节的集中识字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在讲读课文,就像是把文章撕得很细,一一喂给学生。

这种综合识字的方法很难把握,要求教师能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所以这节课显得很乱,但是小节与小节之间、教学的各个环节还不算混乱,只是两种识字方法结合的时候有些摸不着头脑。

字词的抽读、齐读或者是开火车读都是放在了自主识字的后面,起到一个检查、复习的作用。

但就检查的结果来看,今天的这种综合识字的方法没有发挥出效力,还有待研究、讨论。

在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环节中,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老师对我进行了微格指导,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提问没有引导性,没有启发学生的想想力,朗读的方式过于单一等等,都说到了点子上。

在这种及时的“微格”中,我能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失误并有深切的体会,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才能有立足于实际的教案设计。

2、《天鹅的故事》的教学反思《天鹅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齐心协力勇敢破冰,最后找到了食物的感人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勇敢奉献的品质和众天鹅团结合作的可贵精神。

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感触颇深:1、尊重学生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教学伊始,回顾了课文主要内容后,让学生找到描写天鹅破冰的感人场面,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来体会老天鹅的勇敢、奋不顾身和无私奉献。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老树与小鸟之间的友谊。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培养想象力,学会关爱周围的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学会珍惜友谊。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体会老树与小鸟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两只小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3.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老树为什么会变成小鸟的家?5. 品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老树与小鸟的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 拓展训练:学生发挥想象力,画一画老树和小鸟。

学生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发生的趣事。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小短文。

五、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家庭作业、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学习效果:课文理解程度、生字词掌握情况、阅读理解能力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 情感教育:抓住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4.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老树的变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老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老树的变化过程,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仿写。

三、教学方法:2.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观察思考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表达训练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老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老树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老树的看法和感受。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老树的变化过程。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教师通过卡片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拼写。

(3)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仿写,巩固所学。

4.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老树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点评。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树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并感受老树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老树的遭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3.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老树的故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老树的形象特点及其遭遇。

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生命价值观。

4. 运用多媒体展示老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老树的形象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生命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老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

2. 阅读课文《老树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老树的形象特点及其遭遇,引导学生感受老树的善良和生命的坚韧。

4.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老树的画面,并配以适当的文字描述。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的理解。

3. 预习下节课文,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老树的图片和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资源:1. 课文《老树的故事》文本。

2. 老树的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

3. 学生作业作品。

4.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老树的故事》,了解老树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的能力。

3. 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

2. 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素材,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增强阅读体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老树的故事》。

2. 相关图片、音频素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游戏准备。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复述老树的成长历程。

2. 学习新的生字词,并进行组词练习。

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七、课堂活动:1.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检验对故事的理解。

2. 学习新字词,进行组词比赛。

3. 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八、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故事,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事物,写一篇小作文,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老树的故事》中的情感表达。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的重要句子结构。

3.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老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七、课堂活动:1. 学生朗读故事,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氛围。

一年级下册《老树的故事》教案和研讨

一年级下册《老树的故事》教案和研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老树”、“故事”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老树的特点和价值;(2)培养学生倾听、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3)运用想象和创造,让学生尝试编写类似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2. 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老树的特点和价值;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老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老树的特点;(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老树的认识和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记忆;(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大意。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老树的特点和价值是什么?(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关爱老树和生态环境?4.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组编写关于老树的故事,并选择代表进行朗读;(2)教师点评故事编写和朗读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3)学生运用生字词,创作类似的故事。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推荐学生阅读与老树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热爱文学的习惯;(3)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编写一篇关于老树的故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编写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老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了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老树的故事》教学实录及反思

《老树的故事》教学实录及反思

《老树的故事》教学实录及反思1、《老树的故事》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喜欢听故事,“故事”两个字要是会写就更好了!看看老师怎样写故事两个字,聪明的孩子跟我写一写。

(师板书“故”“事”二字。

)师:小时候都听过谁讲故事?生:……师:从小就听过这么多爱你的人给你讲故事,今天张老师也带来一位会讲故事的朋友,请他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师板书“老树”。

)生读课题:老树的故事二、初读诗歌,认识生字师:老树究竟长什么样,在语文书19页上去找找看。

1生:很大,健壮高大。

树干上有很多皱纹。

师:哦!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就像满脸皱纹的爷爷奶奶一样。

会观察的孩子!师:对啊!这就是一棵老树呢,枝叶茂盛,看上去像什么?1生:一座绿色的小山。

师:自由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圈出不认识的字。

师:诗歌真美,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生:行!师:认真听,刚才哪些字你不会读?(师读全诗)生:鼓掌师:掌声送给我,代表老师读准了每一个字的字音。

刚才不认识的字,这会儿你能读准了吗?自由读一读诗歌。

师:有一个字想提醒大家!(师板书“乐”)生:是多音字。

师:谁来说说它的两种读音,分别组一个词。

生:——师:把多音字送回到诗歌里,也能读得准吗?生:当然能(齐读诗歌)。

三、抓住问题,分小节学习诗歌师:老树的故事一定不少吧,赶快找到第一节诗歌,谁愿意读一读?1生:读第一节师:读问句的时候,尾音轻轻往上扬,就该这样读!再请一个孩子来读读。

师:老树爷爷枝叶繁茂,遮天敞日,一起来问问他的年龄。

(生齐读第一节)师:往下看,自由读一读第2节诗歌。

师:谁单独来试试。

(1生读)师:究竟有多少鸟儿?想知道吗?(播放CAI)师:数得清吗?生:数不清——师:数不清的鸟儿在老树上空盘旋,谁更能读出鸟儿多的语气来。

(1生示范读第2节)师:向他学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安家”什么意思?生:就是盖一座房子——师:小鸟的家在哪儿?生:在树上。

老树的故事

老树的故事

《老树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彭俊莎教材分析:《老树的故事》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图文兼美的儿童诗。

整篇诗歌分为4节,每一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其中四节文字都以设问的形式谋篇布局。

在诗中,人与树、人与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理念。

以孩子纯真的心灵去感悟文本,定会产生珍惜,呵护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要求:1.认字:认识16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认识言字旁,知道它表示的意思。

学习写6个生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朗读中体会感叹句和问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你瞧谁来啦?<课件:老树爷爷>2、小眼睛看看老树的“老”怎么写。

你学会了怎么写吗?(全班书空)追问:“老”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3、你能给老树打打招呼吗?4、今天老树爷爷还给我们带来了他的故事呢?齐读课题。

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18页。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注出不认识的生字。

2、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读课文。

要求:a、小手指着书。

b、认真听一听每个字的读音,特别注意你不认识的字老师是怎么读的。

3、四人小组学习课文。

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准你所勾画的生字字音。

如果遇到你不认识的字请小组成员帮忙解决。

4、自学反馈。

读完的孩子你知道这首儿歌有几个小节呢?(4个小节)谁能站起来大声地读给我们听一听。

(第一小节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提醒:这么“这”是翘舌音。

(第二小节请同桌的孩子来读一读)提醒:安过家、谈过话、“身上”是翘舌音。

(第三小节请学习小组来读一读)提醒:礼服、音乐(注意乐是多音字,要强调提醒。

)(第四小节愿意来读的孩子请读给我们听一听。

一年级下册《老树的故事》教案和研讨

一年级下册《老树的故事》教案和研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理解老树与小鸟、小鱼之间的友谊,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用品:生字词卡片、课文文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老树的故事。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老树、小鸟、小鱼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阅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学生发挥想象力,画一幅老树与小鸟、小鱼友谊的画,并发给家长,家长签字确认。

3. 家长监督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并将情况反馈给教师。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Step 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老树的故事。

2. Step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Step 3:图片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Step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为《老树的故事》的教学计划,适用于四年级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树与村庄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老树与村庄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树与村庄的深厚情感。

2.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老树的故事》。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颗老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老树的特点。

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3. 精讲细读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大意。

3.2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3.3 学生讨论:老树与村庄的关系,体会作者对老树的深厚情感。

4. 品读感悟4.1 学生闭眼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5. 拓展延伸5.1 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老树。

5.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

6.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布置作业。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老树的故事》,表达对老树的敬仰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老树与村庄的图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老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与点评(精选13篇)

《老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与点评(精选13篇)

《老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与点评(精选13篇)《老树的故事》与点评篇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初步了解大树的一般知识。

3.掌握边阅读边想像边加动作的阅读方法。

4.认字15个写字8个。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儿童诗,分四小节以设问的形式,问老树的年龄,问栖息在树上的小鸟及鸟儿的歌唱,最后问老树爷爷的故事,安排诗歌的内容。

诗中,人、老树、小鸟在大自然中达到一种相融的境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与大自然产生一种亲和力。

通过教学,能把学生潜藏在心中的一些闪亮的东西释放出来,比如环保意识的树立、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引入:出示老树图。

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简单的板书,对学生进行渗透性识字,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今天,老树爷爷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好吗?(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二、文中识字1.教师范读,学生可小声跟着老师读。

2.师简笔板画老树,进一步创设情景。

3.测读本课的生字字卡,把全班都会的放在一边,把不太会的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把个别学生不会的先处理。

[利用简笔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根据学生实际随机贴出:“这、告、诉、礼、谈、身、所”,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

]4.课件再现课文,其中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为红色。

5.两人合作学习生字。

步骤:(1)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2)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这些字。

(3)互相检查生字。

6.交流汇报:你认为记住什么字用什么办法最好,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经过半年多的识字能力培养,已掌握了许多的识字方法,但在此时引导学生去感悟不同的字用不同识字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能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7.在游戏中检查学习情况:大树爷爷把今天同学们要学会的生字都藏在果实里了,他说如果哪个小朋友认识了它们,就可以把这些红苹果采回家。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课文结构。

(3)学会欣赏自然美,关注环境保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3)培养学生尊重长辈、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环保意识。

(3)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棵老树,引发学生对老树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老树的看法和故事。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5. 课文拓展:(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老树的故事。

3. 调查身边的自然环境,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课文理解:通过课后访谈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老树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老树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老树的故事》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老树的故事》教案及反思

《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闫辰晨《老树的故事》是一篇充满童真童味的诗歌,所以课堂伊始,我便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切入主题,“你见过老树吗?在哪里见过?”,再将学生心目中的老树化身为诗歌中树爷爷的形象出示在黑板上。

第一次试讲时,是以老树爷爷来做客,小朋友与老树爷爷进行亲切问好导入课题,进行了礼貌教育,并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老树都有不同的观察,有的学生说:“我看到老树长了许多叶子”。

有的说:“老树爷爷的身上有许多皱纹”。

有的说:“他的树干很粗、很大”。

观察较细致的同学说:“老树爷爷它是在甜甜的微笑呢!”在愉快的观察中,不同层次的观察能力都有不同的提高。

顺势问学生:“你想问老树什么问题呢?”这就为学生学习诗歌作了辅垫。

不同学生纷纷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来,难能可贵的是,不爱表达的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树爷爷,您多少岁啦?”“老树爷爷,您快乐吗?”课后请教黄老师,觉得虽然入题注重贴切学生真实生活,但课题导入部分过于复杂化,整节课不免显得头重脚轻,因此在后来的试讲中,这一部分有所删节,取而代之的是开门见山式的入题,并且在课题揭示的过程中指导书写课题中的“老”字,真正落实随文识字的教学理念。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是一个重点,只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才能顺利过渡到由文成篇,为高段的教学打下基础。

所以第二次试讲时,我制作了美丽的树叶书签,将本课的词语写在上面,“小老师”教读,再全班齐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识记,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经过半年多的识字能力培养,已掌握了许多的识字方法,所以在生字认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与生字互动的小游戏,同时兼顾了字型结构、音节拼读、以及扩字组词,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课后请教黄老师,在字词认读环节可以强调部分词语的理解,如“礼服”,学生能说出节日时穿的服装即可。

并通过分类的方式来记忆生字,如带“口”字旁的字为一类,有:“吗、哪、吧”,让学生示范读一读,读准轻声,再全班齐读,或者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三个字的句子,读出语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指名读一读,感悟不同的语气。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

语文课文《老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老树的故事》。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老树经历的沧桑与坚韧。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与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老树的故事》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粉笔。

4.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一棵老树的形象,引发学生对老树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老树的认识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老树的故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教师举例,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

4. 写作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棵老树,你会想对自己说什么?(2)学生动笔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老树的故事》。

(2)抄写生字词。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坚韧与勇敢”的短文。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文《老树的故事》的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树的故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树的故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树的故事》⼀课采⽤以⼉童的⼝吻向⽼树提问的形式谋篇:先问⽼树的年龄,再问居住在⽼树上的⼩鸟,问⼩鸟的歌唱,最后⼜问⽼树知道的童话和故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树的故事》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树的故事》原⽂ ⽼树,⽼树, 你怎么这么⼤! 你有⼀百岁了吗? 有多少鸟⼉, 在你⾝上安过家? 和你谈过话? 这些⾝穿礼服的⾳乐家, 是从哪⼉来的? 唱的都是什么歌? ⽼树,⽼树, 告诉我吧,告诉我—— 所有的故事和童话。

 【篇⼆】⼩学⼀年级语⽂《⽼树的故事》教案 第⼀课时: 知识⽬标: 认识本课15个⽣字和1个多⾳字“乐”,⽣字组词并造句。

能⼒⽬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情感⽬标: 学习本课,了解⼀些植物⽅⾯的知识,培养环保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四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教学⽤具:⽣字卡、课⽂插图 教学措施:⿎励学⽣⾃主识字,并结合具体的语⾔环境来掌握字的⾳、形。

教学策略:运⽤图画创设课⽂情境,激发学⽣的参与热情,⾃主进⼊⾓⾊,⾛进⽂本。

教学⽅法:⾃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创造情景,导⼊新课。

1、出⽰课⽂挂图,问: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棵“⽼树”呢?⽼树为什么笑?什么样的⼩鸟在树上安家?右边的⼩朋友在对⽼树说什么? 2、导⼊新课,板书课题:⽼树的故事 3、齐读课题。

⼆、初读课⽂,认识⽣字。

1、让学⽣⾃由读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认识。

2、范读课⽂,注意不认识的⽣字(学⽣评价⽼师读得怎样)。

3、学⽣再读课⽂,把字⾳读正确。

4、同桌互读课⽂,并互相评价。

5、指名读课⽂,激发其他学⽣读课⽂的兴趣,展开竞赛,看谁读的好。

(师⽣评议) 6、了解⼀下认识⽣字的情况。

(1)出⽰⽣字卡⽚,让学⽣认读⽣字。

(2)学习多⾳字“乐”。

(3)利⽤多种形式读⽣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老树的故事》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老树的故事》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老树的故事》教后反思《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老树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想体现四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利用丰富多采的课外生活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活水源泉。

在讲课之前,我利用休息日,带领班级部分学生来到了罗台子小学,参观那里的古树。

通过与老树合影、在老树下嬉戏,使学生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亲身体验到了老树的茂盛与粗大。

在上课时,用这些照片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及兴趣。

二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节课学生需要认识的字有15个,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对学生已经认识了的一些字,我先带领学生把都会的字(百、这、吗、吧、音)利用很短的时间复习了一下;然后再去学习部分学生不会的字;在剩下的字里面,“礼、谈、诉、所”是比较难记的,又做了重点学习。

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已知经验的新课改精神。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

这样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选择读书小组的:有的齐读;有的每人读一小节,形式不一。

选择表演小组的,由组长分工,每人扮演一个角色。

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感受到了与人相处、共同成长的快乐。

四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

评价变得开放,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

评价的目的不再只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展现自己,欣赏他人。

教学完这一课后,觉得在设计上除了以上可取之处以外,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让学生读课文的次数太少了,学生的朗读水平由低到高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因此应该再多安排一些读书的环节。

其次是“小老师”的环节不太可取,一是耽误时间,二是只能使一部分学生受益,大多数学生不能参与到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执教完《老树的故事》一课后,我有很多思考,觉得认真备课,灵活上课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图文兼美的儿童诗,本堂课为第一课时,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侧重扫清字词障碍,以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诗歌节奏音韵都很美,倘若读起来结结巴巴,那么又怎能体会出诗歌的语言美,怎能让学生沉浸其中去感悟呢?更别谈插上想象的羽翼自由翱翔了。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随文识字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的前三节是小男孩向老树提了三个问。

原教学设计中,我计划采用扶放结合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从学生朗读的语气,动作等方面重点指导第一节。

第二节让学生互读互评理解有很多鸟曾经在老树身上安过家,第三节比赛读,理解音乐家礼服并想象这些鸟来自哪里。

在教完诗歌第三小节后让学生明白树木为鸟提供了生活的乐园,鸟儿们在这儿快乐的生活着也随时为大树捉虫治病,他们相互依存。

那我们人类是否能离开树木呢?让孩子想一想树木对人类的作用,明白:树、鸟、人类要和谐相处相互依存。

学生汇报交流之后自然引出树木有这么多作用,那你还想对老树
爷爷提什么问题呢?过渡到这么多问题是否很期待老树爷爷回答呢引出让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读最后一段。

再完整读课文。

然而,由于不能灵活上课,就决定了这堂课的失败。

由于开始上课时已晚了大概七、八分钟,课堂上刚开始时还不着急只想着有些环节压缩,结果后来重要环节也没给学生足够时间,老师慌了手脚!影响到学生思维很受局限,提出的问题也仅限于文本。

反思起来,认识到主要是本人上课智慧欠佳,遇到突发事情,不能马上把整堂课理出个新思路来,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让学生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

而在诗歌教学中,想象和情感体验是十分必要的,而我,只草草点了一下。

因此当我说老树活了一百岁,和人一样,见的多,听的多,特别是有这么多的鸟儿在他身上做客,遇到这棵老树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你们问一问老树爷爷好吗?学生活跃不起来。

我想只有让孩子们才能走进诗歌展现的童话世界里,只有当情感的闸门打开了,思路才会自然打开。

另外,我感到备课时有一点儿的不细心就会带来一堂课的失败。

比如这节课刚开始我让学生观察课件中老树的图片,看看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提示:树干是否粗壮高大,枝叶如何?高大、粗壮都是相比而言的,而我在准备课件时就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