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doc

合集下载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

熟悉社会
退一步说,即使在你扔物的时候现场没有人亲眼看到, 但由于村民对本村人熟悉,仍可在事后通过推理的方式将 你排查出来,而且这样的推理往往八九不离十,进而可以 不指名道姓地说或骂。
有关“乡”的成语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貊(mò)乡鼠攘(rǎnɡ) 旧指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随乡入乡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 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离乡别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离乡背井 离开家乡到外地。
土地神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人类文明社会,土地神的形象是不断变化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至少有两类土地神,一类是指大地之神,也就是整 个大地的神灵,最初被称作地母神,后来又出现了后土地祇;另一类 是天子、诸侯、士大夫社祭活动中的社神,是管辖一定范围内土 地的神灵,早期是作为自然神存在的,后来其人格化的特征越发明 显。
土地神
土地神
农耕文明决定了人们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感情,俗话说故土 难离,对土地和家园的眷恋,实际上就是对于地缘群体和血 缘群体的眷恋。宗族、乡邻间敦睦乡谊,共同谋求和谐相处。 对于乡土家园的深切情感还会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进行彰 显。
土地神
人们对于土地、家园的依恋之情,除了在物质世界中以各 种方式得到慰藉的同时,还会在精神世界中去深化和升华, 于是乡土之思就成为文学艺术中极为厚重的一个主题。
态。
乡土性的特点有哪些?(具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
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
的集团为单位的。 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形式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性的特点有哪些?(具体)

《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课件精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课件精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 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练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习 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题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
迟日江山丽 乡土雨如烟
《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问题 中国的基层社会指的是什么人组成的社会?
回答 乡下人
乡下人的土气是怎么来的?
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不流动
中国人的乡土本色都有哪些典型的表现?
守着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世代以农为生依赖 何崇拜土地(供奉土地神、保有用红纸包土当药
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 4.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5.“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 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6.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7.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指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8.作者眼中,乡下人的“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的风俗)
乡下人生活的常态和变态分别是什么?
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中国乡下最常见的社区单位是什么?
村落
中国乡下村落的特点有哪些?
村间隔膜,村内熟悉
作者用了哪些概者还提到了哪些社会概念?
礼俗社会、法理社会、现代社会
概念 乡土性
土气
人口的流动
地方性
礼俗社会
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 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本色+课件(共6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本色+课件(共6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论证特点题型(答题模板)
• 1.在论证结构上: • 采用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结构进行论证
• ①并列式结构,指的是展开的各层次间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 • ②递进式结构:后面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基础上进行的,前后逐层深入,
步步推进的关系,前后顺序不能随便改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 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原文细读
• 面对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的“流弊”有哪些?需要做出什么措施来改 进?
• 措施: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 • 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 • 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
通读本章内容,标划出下面重点概念在文章中的位置,并概括出其具 体内涵。
乡土性、孤立和隔膜、地方性、礼俗社会、法理社会、熟悉 提示:有些概念课文中有明确的内涵,有些·一·部·分
通读本章内容,标划出下面重点概念在文章中的位置,并概括出其具 体内涵。
参考:有些概念的内涵是明确的: ①礼俗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②法理社会:是一种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③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④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 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2.本章节,在提出主要观点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在提出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 土性的”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在提出“乡下人靠土地谋生”时,用了下定义, 整 解释“土”就是“泥土”;

书 在提出“乡下人世代定居”时,通过“农业”与

读 “游牧”“工业”的对比,引出观点; 在提出“聚村而居”时,先分析了农业本身的分
第·一·部·分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的4个主题词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的4个主题词

1. 乡土2. 本色3. 民间4. 改变文章标题:探寻乡土我国的本色与民间变迁第一章《乡土本色》是《乡土我国》一书的开篇之作,作者通过对乡土的描述和探索,引出了乡土的本色与民间的变迁。

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主题词展开讨论,探寻乡土我国深藏的魅力与变迁的真实面貌。

1. 乡土乡土,是我国大地上最为真实的一抹色彩。

它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的根基所在。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我国乡土的独特风情和独有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青翠的田野、古老的村庄,感受到了乡土的深厚底蕴。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乡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家乡的记忆,是童年的味道,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无论身在何处,乡土都是我心灵的栖息之所。

2. 本色乡土本色,是指乡土的原始、纯粹之态。

这个词汇充满了对乡土质朴、朴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通过对乡土的描绘,呈现出了乡土的本色,让我们看到了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乡土的本色不仅体现在风土人情里,更体现在人们的情感与归属感中。

它是我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底色。

3. 民间民间,是乡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民间,有着许许多多的民俗民风、传统节庆,以及智慧和勤劳的农耕文化。

这些民间的特色,既是乡土的象征,也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深入挖掘了乡土的民间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民间的丰富多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也为乡土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魅力。

4. 改变与乡土本色相对应的是变迁和改变。

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乡土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的生产方式被现代化的农业取代,古老的乡村被城市化的步伐所吞噬,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对乡土的变迁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乡土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乡土的改变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进步,但如何在变迁中保留乡土的本色和民间的古老智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第一章:乡土本色》

《第一章:乡土本色》
从何处来, 向何处去
先说“书外”
“我对国家的关心又复活了。我不再满足于仅仅帮助个人,治疗身体上的
疾病这个目标。人们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所以
我决心不再学医为一个一个人治病,而要学社会科学去治疗社会的疾病。”
“三访赤峰,四访贵州,五下沧州,六上瑶山,六访河南,八访甘肃, 北上内蒙古,足涉东北,像个‘行者’奔走于大江南北”。
• 血缘和地缘 • 名实的分离 • 从欲望到需要
乡 土 本 色
读法探究
• 【试读选段】请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篇《乡土 本色》找一找答案。前后四人为一组,每个人结合选 段中的语言就四个问题中的一个发表看法,填写学案。 推荐本组发言最精彩的同学上台发言。
• 【批注阅读】是指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 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 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 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等符号或者简洁的 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有感想式、补充式、联想 式、评价式、质疑式。
• ——《乡土本色》
• 第1段:提出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第2-6段:分论点:土气——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不流 动 • 第7-10段:分论点:聚居——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 落 •第11-16段:分论点:熟悉——终老是乡,人与人,人 与法,人与物 • 第17段:联系现实——乡土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 会产生了流弊
他研究中国的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 民族的经济发展;他关注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的增收问题。他为中国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人其书
整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
本 书
这里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

乡土中国内容概要.doc

乡土中国内容概要.doc

乡土中国内容概要乡土中国内容概要《乡土中国》内容概括一、乡土本色1、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积小,小农经营;二是在需要水利的地方,需要合作灌溉;三是为了安全;四是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

3、村落间关系是孤立的、隔膜的——地方性限制——“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即礼俗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法理社会。

4、与人交往的原则是个别化原则,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动的规则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二、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1、在乡土社会里不使用文字是因为面对面的来往是直接接触,不需使用文字。

2、乡土社会的文盲多,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

即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三、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1、文化传承时间上的阻碍:个人的今息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解决时间阻隔依靠概念,也就是词。

2、词不一定要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

3、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记忆是多余的。

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

4、在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四、差序格局1、“私”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一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2、社会中人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

3、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所以中国人分外感觉到世态炎凉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而变化。

‘己’为中心,是一种自我主义4、社会的结构架构(人伦)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构所做的事。

5、在差序格局中,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为“公”的。

【语文】《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阅读方法落实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语文】《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阅读方法落实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 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段2) ②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段4) 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我们乡土社会的性 质很有影响(段8) ④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社会(段11) ⑤这(熟悉)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段15)
5.2《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阅读方法落实
一 课前导入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 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 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 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 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褶皱 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 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 粗暴。”这个开头写出了乡土社 会的什么特点?
不流动性
5.2《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二 明确目标
1.巩固借助批注进行阅读的方法 2.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文章内 容、
明确“土气”这一重要概念 3.体会读书分享的快乐
三 课堂阅读
15分钟阅读文本,完成以下 任务:
1.边读边圈画出本章每一段 的中心句,并尝试概括主要讲 了什么内容。
2.利用导读课学到的批注阅 读法,随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 批注在空白处。
四 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 碰撞阅读的火花
四 合作交流
五 课堂小结
让读书 成为一种习惯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社会学著作,全书由 14 个章节组成,深入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文化和传统。

第一章《乡土本色》:作者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黏着在土地上,世代定居。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第二章《文字下乡》:从空间格局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交流往往是面对面的,语言足以传递世代经验,无需文字。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人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保存,口口相传足以应对生活。

第四章《差序格局》:以“私”为核心,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阐述了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

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道德的判断标准是私人关系中的亲疏远近,缺乏普遍性的道德标准。

第六章《家族》:比较了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庭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

而西方家庭的主轴是夫妇,夫妻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是配角。

第七章《男女有别》:指出乡土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有别”的。

为了社会的稳定,乡土社会遵循着男女有别的原则,认定男女不必求同,只需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

第八章《礼治秩序》:论述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人们主动地服膺于传统,遵循礼来生活。

第九章《无讼》:讲述乡土社会追求无讼。

《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

《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

《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第一章乡土本色01章节导读(《乡土本色》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统领性作用。

“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

“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

“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家乡的特点”。

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

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

从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聚村而居。

)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使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而村落内的人又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时间而熟悉、因熟悉而信任、因规矩而自由的关系;人对自然物的认识也是从熟悉中获得的一种个别的经验性的认识。

基于对中国社会乡土性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作者在尾段对乡土社会的发展命运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乡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会逐渐产生弊端,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02分段阅读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段意: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导读、思维导图、练习(附答案)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导读、思维导图、练习(附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阅读导读及学习任务思维导图:【本篇导读】《乡土本色》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土性的,也即乡土本色的。

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人)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土地是农民谋生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

继而,论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强烈的地方性,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小集团村落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

然在聚村而居的小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一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人社会:从生命历程上看,个体的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在互动对象上,面对的是生而与俱而无须选择的人物;在信任信用方面,靠的是习得的礼俗规矩而非契约;在生活需要的知识上,靠的是认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个别联系、具体经验而非普遍、抽象的覆盖万有的真理。

通过对比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干的社会类型概念,作者向我们指出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礼俗社会,是不同于作为机械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的现代社会的。

本篇共1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扼要地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点出了自己对基层社会的基本判断和自己讨论的对象;第2—6自然段阐释了乡下人土气的原因是农民谋生离不开土地,进而被土地束缚;第7—10自然段阐述乡土社会人与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和在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平等继承等需要下呈现的聚村而居的格局,由此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即地方性。

第11—17自然段阐述了在地方性限制下乡土社会作为熟人社会在生命历程、互动对象、信任信用和知识特征上的表现,并指出由于熟人社会的风俗无法在现代社会应用,故而“土气”才变成了骂人的词汇。

重要概念:乡土社会、乡土性、土气、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契约学习任务:1.根据原文填空,并解释其概念。

2.归纳本文主旨及内容提要。

3.(湖北高考)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④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⑤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⑥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规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章节题目】《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论证思路】这一篇是全书的总论。
①开篇即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断。
②之后分析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的特点:
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⑦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感受与评价】①本篇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
②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③最后指出乡土社会的风俗无法应付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
【语段摘抄】①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
样子。
②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③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其 1 至 14 章的概括笔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这一章主要论述了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以种地为生,世代定居是常态,从而形成了熟悉的社会,即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遵循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规矩,这种规矩并非法律所规定,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下来的。

第二章:《文字下乡》作者从空间的阻隔角度探讨了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不必要性。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面对面交流,语言足以传递经验和感情,文字并非交流的必需。

只有在空间阻隔导致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时,文字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阻隔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文字下乡的困难。

乡土社会中的人生活稳定,世代相传的经验无需文字记录就能口口相传。

而现代社会变迁迅速,人在不同时期的经验可能差异巨大,才更需要文字来记录和传承。

第四章:《差序格局》作者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差序格局是以个人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上,论述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乡土社会的道德不是普遍适用于每个人的,而是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有所不同,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

第六章:《家族》比较了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西方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主要功能是生育;而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则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除了生育,还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第七章:《男女有别》指出乡土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有别于现代社会的“阿波罗式”,强调男女间的分工合作,而非情感交流。

这种关系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第一部分:乡土社会的本质第一章乡土本色内容概述:我们常说乡下人“土”,排除这个字的情感因素,“土”字本身却道出了乡土社会的本质。

乡下人以种地为生,生于斯长于斯,土的内涵即为不流动。

不流动在人与人之间的表现就是空间上的隔离,而隔离的单位是村落,即乡土社会中农民是聚村而居的。

聚村而居的后果有二,一是对人熟悉,即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就决定了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二是对事熟悉,即在这个缺少变迁的社会里,不需要抽象的普遍概念,人们只需要依据经验在个别的情况下了解事情即可。

·佳句摘抄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加以说明。

而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覆了他的学生。

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第二章论文字下乡内容概述:乡下人在城市人眼中是“愚”的,直接原因是乡下人多文盲。

因此要推行文字下乡。

但文字对于乡土社会自身来说真的必要吗?这就要讨论文字的作用了。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象征体系,文字更是。

语义经过多次象征体系的转换可能会歪曲或不准确,在人与人无法直接接触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文字来传递信息。

而乡土社会如前所述,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甚至有时候连语言都不能很好的传情达意而有“眉目传情”、“闻步识人”,那就更不需要文字作为桥梁了。

因此文盲并非因为“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内容概述:文字的发生是因为是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

上一章着眼于空间维度,即阐述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会,因此不需要文字;本章着眼于时间格局。

时间格局有两方面内涵,一是个人的今昔之隔,指个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记忆来连接今昔之经验;二是社会的时代之隔,指社会共同创造集体记忆和文化经验并将之延续下去。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乡⼟中国》第⼀章乡⼟本⾊《乡⼟本⾊》是全书的开篇,也是全书的基础。

有三个关键词:“基层”,“社会”,“乡⼟”。

作者从“⼟”字⼊⼿,直指中国传统⼩农经济的内核,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性”。

它包含三个⽅⾯的特点:⼀是“乡下⼈离不了泥⼟”;⼆是靠农业谋⽣的⼈是“黏着在⼟地上的”,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三是聚村⽽居,终⽼是乡。

因此,这⼀章包括两个⽅⾯的内容:⼀是“中国⼈在⼟地不适宜的地⽅依旧种植”;⼆是“中国⼈安⼟重迁的传统”。

教学时,可设置⼀些问题。

⽐如:1、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出国时奶妈给他⼀包灶上的泥⼟,并且把泥⼟带到国外去?答:是为了表现乡⼟中国社会,乡下⼈对⼟地的珍视,对故⼟,故国的依恋,寓含着浓厚的乡⼟情结。

2、怎样理解“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这句话?答:可理解为:它是中国⽂化形态长期浸染着民族⽂化⼼理,并长期影响着中国⼈的⾏为⽅式。

3、为什么说靠农业为⽣的⼈“在空间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和隔膜的”?答:这是由农业本⾝的特点决定的。

即村与村之间的孤⽴。

4、中国农民聚村⽽居的原因是什么?答:中国农民聚村⽽居的原因⼤致说来有下列⼏点:⼀、每家所耕的⾯积⼩,所谓⼩农经营,所以聚在⼀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需要⽔利的地⽅,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起住,合作起来⽐较⽅便。

三、为了安全,⼈多了容易保卫。

四、⼟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在⼀地⽅⼀代⼀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的村落。

5、乡⼟社会的地⽅性有什么特点?答:⽣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熟悉。

6、“美国乡下⼤多是⼀户⼈家⾃成⼀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作者这样写美国乡下居住情况的⽬的是什么?答:这是运⽤“对⽐论证”揭⽰中美乡下的差异,突出中国乡村“聚村⽽居”的特点。

7、“实地考察”⼜叫“⽥野调查法”。

即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研究⽅法,指研究者较长期地居住在研究对家所在地参与并观察⽣活,研究其物质⽂化与精神⽂化诸⽅⾯,以获得对该研究对象全⾯深⼊的了解。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通用8篇)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通用8篇)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通用8篇)读书笔记《乡土中国》篇1第一章是“乡土本色”。

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

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

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

“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

“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

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

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

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

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

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乡土性的影响
2. 文化传统
乡土性也对中国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论是诗词歌赋还 是戏曲表演,都深深 地烙印着乡土的印记 。乡土性使得中国的 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 和魅力,也使得中国 文化始终保持着其原 始的活力和创造力
乡土性的影响
3. 社会制度
乡土性对社会制度的 影响也十分显著。中 国的传统社会制度强 调家庭、家族和国家 三位一体,这种制度 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了乡土性的影响 。此外,乡土性也为 中国社会提供了稳定 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基 础
PART 4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挑战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挑战
尽管乡土性为中国 社会带来了诸多好 处,但在面对现代 化进程中,乡土中 国也面临着许多挑
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挑战
1. 社会结构变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社 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城 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从 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业 和服务业。这使得原本的乡土社 会结构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 一种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结构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挑战
2. 文化认同危机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文化认同 也面临着危机。传统的乡土文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其影响 力,许多年轻人对乡土文化感到 陌生和不理解。这导致了一部分 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进 而失去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尊 重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挑战
3. 社会制度改 革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 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 改革。传统的社会制 度强调家族、国家和 家庭的三位一体,这 种制度已经无法适应 现代社会的需求。为 了应对这些挑战,必 须进行社会制度改革 ,以适应现代化的需 要
2. 家族观念
家族观念是乡土性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中 国社会中,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具有 强烈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家族的荣誉、家族 的利益、家族的和谐,都是每个家族成员必 须维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

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

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

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

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象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

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

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

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

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

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

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

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

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To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

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

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

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覆了他的学生。

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乡土中国》之(2):文字下乡-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

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愚”在什么地方呢?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

这自然是事实。

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