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高技层次所有专业授课单位:基础教研室
学时:7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应用文写作》是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高技层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特征。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要遵循以下三项要求:
(1)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
(2)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同时,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项能力往往是同一个人的工作水平、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的。
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3)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勤写多练,一直是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讲不练,或练得不够,是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范文阅读和技能训练。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此外,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同学生所学其他专业课程的配合和衔接,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体的写作,可使相关的专业知识直接得到应用。
2.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精讲多练,注重实训,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上。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讲授法:给学生传授应用写作理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讨论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博采众长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的胆量。
(4)互动式教学法:课堂上师生双向交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5)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积极探索,互相交流,启迪智慧,往往能激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6)情景教学法: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场(情)景,感受现场气氛,学习教学内容的方法。如:写求职信,在班内模拟一个求职现场,鼓励学生求职。
(7)角色教学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角色,每个角色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方法。
如:学习起诉状和答辩状,由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告和法官,组成模拟法庭,进行公开审判。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法律意识、平等意识和正义感。
(8)成败案例对比教学法:通过成功和失败正反两种案例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从而领悟写作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文的文体特点和语体特点,进而认识什么是应用文。
(2)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学好应用文的思想。(3)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文读者和作者的要求要求。
(4)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过程。
教学建议:一般的读者,在中学里接触过一些应用文,但掌握得不很深入。由于中学生尚不熟悉社会情况,不了解应用文在社会上使用的广泛性,因而往往不重视学习应用文。有的人还会以为,“我已经学过应用文了,没学头。”因此,本章讲述要从应用文的文体特点和语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什么是应用文。
第二章公文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性质、特征与作用
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公文不仅是机关工作的工具,而且是具有行政效能的工具;
2、要认识公文的三个特征;
3、要认识公文的各种效用。
教学方法:主要是模拟法、例举法、讲述法、案例法等,以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重点难点:对公文定义的理解,公文的三个特征、法定作者、法定权威,行文关系。
教学内容:上课起始,就要提醒学生,从现在开始,我们开始去摸索、学习一种新的文体——公文。展示各种公文样本,板书;什么是公文?即从公文的概念入手,应强调指出,关于公文的概念,不管社会上有多少版本、怎么说,只有依据国务院的定义(出示《国家机关行政公文处理办法》,并指出,这是我们学习公文这一章的法定依据),这就是:“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这一概念指出了公文的特征和性质:其特征1.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2.具有法定效力,3.具有规范体式;其性质是一发行政和……的重要工具。然后再抓住公文外延例举出各种各样的公文名称来(可利用教材上已列出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公文。
让学生对公文概念和公文实物有了初步印象后,才介绍行政公文的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应是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建议教者在讲第一个特征时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录的例文,例举出“公文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也即是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没有公务便不会产生公文”的事实。例如,可以运用案例方式说明“每一份公文都有明确的制发意图和实际效用”,公文是办事的,无公务便无公文,公文只有从公务中产生。
二、公文的种类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理解13种公文文种;
懂得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法规规定,办文处事必须严格遵守。
教学方法:(同上节)
重点难点:13种文称的文种性质、文体特点、文体功能。
教学内容:按国务院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13种,在介绍具体内容之前,将13
种文种列出,让学生有第一印象。要学生在本节课内强行记忆,将13种文称熟记下来。教者要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读、记,然后才逐一介绍各文种的具体内容。要特别指出:这13种公文是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必须遵照执行,不得有任何的随意性。下面每介绍一个文种,就要让学生翻出例文,作一次浏览,然后在逐一细读。
三、公文的格式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理解公文格式及其规定的含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