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合集下载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09-钢的热处理ppt.ppt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09-钢的热处理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98e9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9.png)
——专指溶入 A 中的Me,或者说成 分均匀化的。
0.5C
T
0.9C+0.5Mn 0.9C+1.2Mn
0.9+2.8Mn
Mn%↑ ,C曲线右移
τ
0.5C+2%Cr
0.5C+4%Cr
0.5C+8%Cr
τ
Cr%↑ ,C曲线右移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只改变C曲线位置 Co,Al,Ni,Cu,Si
T
Si
Co,Al Co, Al 外所有合金元素
例:球化退火,要求获得粒状珠光体 → 要求A 中 C 不均匀 → 控制第三、四阶段
三 奥氏体晶粒度及影响因素
1. 奥氏体晶粒度
奥氏体晶粒度表示奥氏体晶粒大小,工业上一般分为8级。 1 - 4 粗; 5 - 8 细,
8级以上 极细;
计算式: n = 2 N-1
N:晶粒度级别
n:1平方英寸视场中所包含的平均晶粒数(100X)。
1 高温转变产物 ——Fe、C均扩散 亚共析钢: F+P; 共析钢: P; 过共析钢: P+Fe3C
┗ 珠光体(Pearlite)类型
化学成分与晶格类型的转变均靠扩散实现 ——扩散类型
2 中温转变产物
——Fe不扩散,C部分扩散 α(C过饱和的)+Fe3C的机械混合物 ┗ 贝氏体类型( B) 化学成分的变化靠扩散实现 晶格类型的转变非扩散性 ——半扩散性
** 实际中由于CCT曲线测量难,可用TTT曲线代替CCT曲线作定性 分析,判断获得M的难易程度。
** 连续冷却的VC值是等温冷却C曲线中与鼻点相切的VC的1.5倍,故 可用等温冷却C曲线中VC代替或估算.
钢的珠光体转变
1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9e82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9.png)
金属学与热处理
本课程将介绍金属学基础、金属热力学、金属相变、金属缺陷与强化、金属 热处理以及金属表面处理,让您掌握金属材料与加工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金属学基础
1
金属的组成
金属是由原子或离子通过共用自由电子结合而成,是导热、导电、延展、可塑性 极强的物质。
2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是具有整齐排列、具有规律性的晶体结构。晶格是六面体密排结构。
3
金属的晶界和位错
晶界是晶体内部不同晶粒相交界面。位错是晶粒中原子或离子排列存在的缺陷。
第二章 金属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 另一种形式,但能量总量不 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不会自己从低温转移到 高温物体,只有在做功或吸 收外界热量的情况下才可以。
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温度绝对零度的情况下, 能量变为零。
2 热处理设备
有固体加热炉、电阻炉、气体加热炉、水加热炉等。
3 热处理工艺控制
包括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控制参数。
第六章 金属表面处理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包括化学处理、机械加工、电 化学处理、热处理、电镀等多 种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表面清洁、表面活化、表面处 理、表面涂装等环节组成。
产生于晶体生长、切割、变形等过程中。
包括薄亚晶带、位错、蠕变加工硬化带。
3
面缺陷
是金属晶体的缺陷,其形状是哑铃、孔
强化机理
4
等。表现为晶界、裂纹等。
金属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或处理过程, 可以获得不同的强度、硬度、延展性等
性能。
第五章 金属的热处理
1 热处理工艺
是在一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条件下,对金属材料进行组织和性能控制的工艺。
本课程将介绍金属学基础、金属热力学、金属相变、金属缺陷与强化、金属 热处理以及金属表面处理,让您掌握金属材料与加工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金属学基础
1
金属的组成
金属是由原子或离子通过共用自由电子结合而成,是导热、导电、延展、可塑性 极强的物质。
2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是具有整齐排列、具有规律性的晶体结构。晶格是六面体密排结构。
3
金属的晶界和位错
晶界是晶体内部不同晶粒相交界面。位错是晶粒中原子或离子排列存在的缺陷。
第二章 金属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 另一种形式,但能量总量不 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不会自己从低温转移到 高温物体,只有在做功或吸 收外界热量的情况下才可以。
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温度绝对零度的情况下, 能量变为零。
2 热处理设备
有固体加热炉、电阻炉、气体加热炉、水加热炉等。
3 热处理工艺控制
包括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控制参数。
第六章 金属表面处理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包括化学处理、机械加工、电 化学处理、热处理、电镀等多 种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表面清洁、表面活化、表面处 理、表面涂装等环节组成。
产生于晶体生长、切割、变形等过程中。
包括薄亚晶带、位错、蠕变加工硬化带。
3
面缺陷
是金属晶体的缺陷,其形状是哑铃、孔
强化机理
4
等。表现为晶界、裂纹等。
金属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或处理过程, 可以获得不同的强度、硬度、延展性等
性能。
第五章 金属的热处理
1 热处理工艺
是在一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条件下,对金属材料进行组织和性能控制的工艺。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a546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e.png)
举例说明
电子器件中的微型线圈需要采用真空 热处理来确保其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而医疗器械中常用的钛合金则需要通 过特殊的化学热处理来提高其耐腐蚀 性和生物相容性。
05
热处理设备与工艺控 制
热处理设备的分类与选择
热处理设备的分类
根据加热方式、用途和特点,热处理设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电炉、燃气炉、 真空炉、感应炉等。
举例说明
飞机发动机中的涡轮叶片需要采用特 殊的热处理工艺来提高其高温强度和 抗疲劳性能;而医疗器械中常用的钛 合金则需要通过精细的热处理来确保 其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功能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功能金属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 性能,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性能具 有重要影响。
功能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主要包括真空 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和磁场热处理等 工艺。这些工艺能够改变金属的表面 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赋予材料 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磁性 材料需要进行磁场热处理来提高其磁 导率和磁感应强度;而超导材料则需 要通过真空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来确 保其超导性能。
气氛控制
对于某些热处理工艺,如渗碳、 渗氮等,需要控制炉内的气氛, 包括气体组成、压力和流量等, 以确保工件表面的质量。
热处理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减少能源浪费。
降低污染物排放
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降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有害物质排放,如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
相变概念
金属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组织结构变 化,包括晶体结构的变化和相的分离。
相变机理
固态相变、液态相变和气态相变等。
相变类型
共析转变、包晶转变、固溶体脱溶等。
金属学 与热处理ppt课件
![金属学 与热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249088d1f34693daef3ee9.png)
绪论
四、学习方法 前后联系,理论与实践、实验联系。 五、主要参考书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主编(第1版) 六、金属材料及研究手段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 构
【重点】1.金属晶体学的基本概念 2.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及特征参数 3.晶向及晶面指数的确定 4.合金相的结构及性能特征 5.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容】知识点1 金属原子间的结合 知识点2 金属的晶体结构 知识点3 合金相结构 知识点4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二节 金属的晶体结构
• 2、晶面及晶面指数(hkl)的确 定 • 晶面对面:在晶体中,由一系 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
• 晶面指数的确定步骤:
• 1)设空间坐标(坐标原点设在 所求晶面外); • 2)求截距; • 3)求截距的倒数; • 4)将截距的倒数化为最小整数 ; • 5)将最小整数列入圆括号中。
110 [ 110 ] [ 101 ] [ 011 ] [ 1 10 ] [ 1 01 ] [ 0 1 1 ] [ 1 1 0 ] [ 10 1 ] [ 01 1 ] [ 1 1 0 ] [ 1 0 1 ] [ 0 1 1 ]
111 [ 111 ] [ 1 11 ] [ 1 1 1 ] [ 11 1 ] [ 1 1 1 ] [ 1 1 1 ] [ 1 1 1 ] [ 1 1 1 ]
•
第二节 金属的晶体结构
• 三、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 1、面心立方结构 • 例:γ -Fe Al Cu等
• 2、体心立方结构 • 例:α -Fe W Cr等
• 3、密排六方结构 • 例: Zn Mg Be等
4.晶体结构特征参数
2 a 4
3 a 4
《金属学及热处理》课件
![《金属学及热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f344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1.png)
降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磨性、 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
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尺寸精度 和形状精度,保证其装配精
度和性能稳定性
热处理在航空航天工业的应用
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
改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改善疲劳性能和耐磨性
提高零件的尺寸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高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金属学及热处理PPT课 件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金属学基础
金属的热处理原理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 金属热处理的应用 金属热处理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金属学基础
金属材料的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铁、铜、铝、锌等 按照组织结构分类:单相、多相、复合等 按照性能分类: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 按照用途分类:建筑、汽车、航空、电子等
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热处理效果:影响金属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热处理的分类
退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后冷却,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和韧性
正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 冷却,以细化晶粒,提高硬度和强度
淬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 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热处理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绿色热处理技术: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污染排放 节能减排:优化热处理工艺,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循环利用:回收利用废热、废气、废液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环保法规:遵守环保法规,确保热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热处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复习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95cd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c.png)
正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淬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以增加硬度和耐磨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降低内应力、提高韧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用途,如刀具、模具、轴承等。
相变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包括晶体结构的变化和相的转变。
在相变过程中,金属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如硬度和韧性的变化等。
相变是热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之一,它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控制相变是实现金属材料高性能化的关键之一,也是研究和应用热处理工艺用于电子、能源、通信、医疗等领域,作为传感器、执行器、能源转换器件和医疗设备等的关键元件。
应用领域
05
金属学与热处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高温合金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温合金
如钛合金、镁合金等,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3
02
01
整个金属由一个晶格结构组成,具有各向异性。
单晶体
由许多单晶体组成,具有各向同性。
多晶体
没有晶格结构,不具有晶体性质。
非晶体
03
加工硬化
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
01
弹性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逆的变形。
02
塑性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逆的变形。
02
热处理原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子排列的变化、相变、晶体结构的变化等。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复习课件
淬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以增加硬度和耐磨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降低内应力、提高韧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用途,如刀具、模具、轴承等。
相变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包括晶体结构的变化和相的转变。
在相变过程中,金属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如硬度和韧性的变化等。
相变是热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之一,它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控制相变是实现金属材料高性能化的关键之一,也是研究和应用热处理工艺用于电子、能源、通信、医疗等领域,作为传感器、执行器、能源转换器件和医疗设备等的关键元件。
应用领域
05
金属学与热处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高温合金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温合金
如钛合金、镁合金等,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3
02
01
整个金属由一个晶格结构组成,具有各向异性。
单晶体
由许多单晶体组成,具有各向同性。
多晶体
没有晶格结构,不具有晶体性质。
非晶体
03
加工硬化
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
01
弹性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逆的变形。
02
塑性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逆的变形。
02
热处理原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子排列的变化、相变、晶体结构的变化等。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复习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共43页PPT资料
![金属学与热处理共43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8228c1998fcc22bcd10dce.png)
教学内容 ---- 实验教学
实验一:金属的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三:钢的退火与正火 实验四:钢的淬火与回火
五、教材、学时安排与考核办法
教 材 :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丁建生 主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崔忠圻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理论授课学时: 48学时 实验学时: 8学时 练习学时:8学时 考核办法:期末考试(开卷)70%+实验10%+平时
碳钎维合成奔驰公2019款 国产机战机改用复合材料
在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方面我们
的祖先有过辉煌的成就。商周时 代青铜冶炼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能够铸造出875kg的司母戊鼎, 是商王朝晚期王室的青铜祭器。 它是世界青铜文化中最大的一件 青铜器。
到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技术顶峰。著名的越王剑其 制造水平令今人惊讶! 到汉朝又发明了炒钢法,这是一 种古老的炼钢法。直到世界工业革命之前,我国的材料 生产和应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按物质结构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 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按用途分有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等。
本教材主要涉及的是机械工程材料,并按物质结构 及用途进行简明阐述。在机械工程材料中金属材料目 前仍是最主要的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在机械工程中 仍占首要地位。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仍放在钢铁材料 方面。
(考勤+作业+问答)20%
欢迎进入下一课题学习内容
课题二 材料的拉伸性能
1.1 前言 1、拉伸性能:
通过拉伸试验可测材料的弹性、强度、延性、应变 硬化和韧度等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它是材料的基本力 学性能。
2、拉伸性能的作用、用途:
a.在工程应用中,拉伸性能是结构静强度设计的主要 依据之一。
金属学与热处理PPT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bcd9c02f60ddccdb38a0d4.png)
2021/5/21
18
A. 形核时的能量变化
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液体中若出现固态晶核,该 区域的能量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1)液体结晶为固体时体积自由能的下降V△Gv 2)新增晶核的界面自由能σS
因此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为: DG=VDGv+sS
V:晶核体积; σ:界面能;S:晶核的表面积
Δ2G021v/5:/21 单位体积内固液吉布斯自由能之差
a. =18033o
cosθ = (σLB- σSB)/ σLS,当σSB越小时,σLB便越接近于σLS, cosθ才能越接近于1。即固态质点与晶核的表面能越小, 对形核的催化效应越明显。
而表面能与晶体结构有关,两个相互接触的晶体结构越近 似,它们之间的表面能就越小,越有利于促进形核。
在铸造过程中,浇铸前往往加入形核剂,增加形核率, 以达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令 20d 21(/5D /2G 1 )=0
dr
可
以rk得 =D 2G s 到 V D G 非 =D G 均 •23co 4+ sc32
o 3 s
B. 形核率
DG 非 =DG 均 •23co 4+ sco 3s
当θ=0时, DG非=0,说明不需要形核功,液相中的固相杂质质
点就是现成的晶核,可在其上直接结晶长大。
2021/5/21
r0 rc
24
部给来面在 分,补能这 为即偿不个 形需,能半 核要不完径 功对足全范 。形的由围
核部体内 作分积, 功,自晶 ,需由核 故要能形 称另的成 不外下的 足供降表
2021/5/21
r0 rc
25
D G=3 4r3D G v+4r2s
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它采用正棱角锥体金刚石压头在一定试验力下在 试件表面压出正方形压痕,测量压痕两对角线平均长度来确定 硬度值。试验力较小,压头是锥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正四棱 锥体,见图所示。维氏硬度用符号HV表示。
维氏硬度表示方法:
在符号HV前方标出硬度值, 在HV后面按试验力大小和试验力 保持时间(10~15s不标出) 的顺序用数字表示试验条件。例如:640HV300。
与截面相切的
应力称为
F2
DF dF plim
DA0 DA dA
“ 切应力”
应力的国际单位为N/m2 (帕斯卡)
limDFN dFN
DA DA0 dA
1N/m2=1Pa
limDFQ
d
FQ
DA0 DA dA
1MPa=106Pa=1N/mm2 1GPa=109Pa
1.1.2强度
增大的现象。
应力集中
r
D
d
与杆件的尺寸 和所用的材料 无关,仅取决
于截面突变处
几何参数的比
max
值。
nom
r or d
d
D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小结
1.2钢材的脆化
1.2.1冷脆性
冷脆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多数钢材的强度有所增加,而韧性下 降,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现的脆性。
随着温度降低,ak值不断减小,即材料的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锰钢 强铝
退火球墨铸铁
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1)弹性阶段:遵守胡克定律。应力、应变成正比,变形可恢复。
弹性极限:产生最大的弹性变形,可以得到σe=Pe/A0 (2)屈服阶段:至s点——屈服点
在屈服阶段,材料内部晶格间发生滑移,产生的变形是塑性变形,此时 的应力成为屈服应力。屈服极限:σs=Ps/A0 (3)强化阶段:超过屈服点后,材料又恢复了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即欲 使试验继续变形,必须增加应力值——加工硬化现象(形变强化),材 料得到强化,当外加载荷达到Pb时达到最大载何值。—材料的抗拉强度 (强度极限)σb=Pb/A0 (4)颈缩阶段:曲线b~k,应力达到σb,时间的某一部位开始变细—颈缩, 由于将颈缩的部分截面积急剧下降,应力急剧上升,到达k点被拉断。
维氏硬度试验的优缺点:
优点:是可测软、硬金属,特别是极薄零件和渗碳层、
渗氮层的硬度,其测得的数值较准确,并且不存在布氏 硬度试验那种载荷与压头直径比例关系的约束。此外, 维氏硬度也不存在洛氏硬度那样不同标尺的硬度无法统 一的问题,而且比洛氏硬度能更好地测定薄件或薄层的 硬度。
缺点:是硬度值的测定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不如洛氏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基本知识
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
使用性能: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 料所具备的性能。
✓ 包括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 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 和使用寿命。
Rm是衡量脆性材料强度的唯一指标。
金属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国家标准规定《金属压缩试验方法》 (GB7314—87)
d L
b b
L
L/d(b): 1---3
低
压缩时由于
碳
横截面面积
钢 压 缩
不断增加, 试样横截面
上的应力很
难达到材料
的强度极限,
因而不会发
生颈缩和断
裂。
铸铁压缩
铸铁拉伸
o
残余变形—— 试件断裂之后保留下来的塑性变形。
ΔL=L1-L0
延伸率:A=
L1 L0 100% L0
A≥5%——塑性材料
A<5%——脆性材料
断面收缩率
Z=
A0 A1 100% A0
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P
A
de
b
s e p
abc
O
o1 f e g
△L
L
其他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测定硬度的方法比较多,其中常用的硬度测定法是压入法,即用一定 的静载荷(试验力)把压头压在金属表面上,然后通过测定压痕的面积
或深度来确定其硬度。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 和维氏硬度三种。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是用单位压痕面积的力作为布氏硬 度值的计量即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符号用HBS (用淬火钢球压头)或HBW(用硬质合金压头)
工艺性能: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 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焊接、铸造、热处理、压力加工、 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产效率、产品 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 ✓ 指标: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 ✓ 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量得到。
对称弯曲必定是平面弯
F
曲,而平面弯曲不一定是
对称弯曲。
A
非对称弯曲
构件不具有纵对称面,或 虽有纵对称面但外力不作用 在纵对称面时的弯曲变形
y F Ay
F1
FA q
F2
杆轴
X
FB
纵向对称面 Me 纵 向
对称面
B x
F By
应力集中的概念
构件几何形状不连续
d/2 r
d/2
max
nom
r
d
应力集中:几何形状不连续处应力局部
力学性能———指材料受力时在强度和变形方面表现
出来的性能。
塑性变形
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又称永久变形或残余变形
塑性材料:断裂前产生较大塑性变形的材料,如低碳钢
脆性材料:断裂前塑性变形很小的材料,如铸铁、石料
1.1.1应力与应变
✓ 应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而变形时其内部任一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大 小σ=N/A
冲击试验视频
弯曲试验视频
dy
z
有关材料的进一步知识
y
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 上,切应力必成对出现, 两切应力的数值相等, 方向均垂直于该平面的 交线,且同时指向或背
x 离其交线。
dz dx
弯曲的概念
对称弯曲
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外力作用均 对称于杆件的纵对称面
平面弯曲
梁变形后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外力所在平面 相重合
1.1.5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外加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时消耗能量大小的特 性.材料的冲击韧性通常是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测定的,摆锤冲断试 样所作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以Ak表示,若试样断口处截面积为Sn,则 冲击韧性ak=Ak/Sn。试样的缺口型式有夏比U型和夏比v型两种,其冲 击韧性分别用aku和akv表示.V型缺口根部半径小,对冲击更敏感,在 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冲击试验中应用较多。 国家标准现规定采用AK作为衡量韧性好坏的指标。AK越大,材料的韧性 越好。 冲击吸收功AK与温度有关,韧脆转变温度越低,材料的低温抗冲击性能 越好。
表 示,即:
布氏硬度试验方法主要用于硬度较低的一些材料, 例如经退火,正火,调质处理的钢材以及铸铁, 非铁金属等。
布氏硬度表示方法:
硬度值一般不标单位。当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用HBS表示;当 压头为硬质合金时,用HBW表示。符号HBS或HBW之前写出硬 度值,符号后面用数字依次表示压头直径、试验力及试验力保持 时间(10~15s不标)等试验条件。例如, 150HBS10/1000/30。
✓ 强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抵抗塑性 变形和断裂的能力越大,则强度越高。
✓ 强度判据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定的。拉伸试验方法是用静拉伸力对标准试 样进行轴向拉伸,同时连续测量力和相应的伸长,直至断裂。根据测得 的数据据,即可求出有关的力学性能。
1.1.3塑性
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评定材料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经过塑性变形,可使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发生一系列重大 的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 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 ✓ 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 ✓ 织构现象的产生 ✓ 残余内应力
变形前后晶粒形状变化示意图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主要区别:
塑性材料的主要特点: 塑性指标较高,抗拉断和承受冲击能力较好,其 强度指标主要是σs,且拉压时具有同值。
脆性材料的主要特点:
塑性指标较低,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其 强度指标只有Rm。
1.1.4 硬度
金属材料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是衡量材料
软硬程度的判据,它表征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抵抗 破坏的能力。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
硬度是金属材料重要性能之一。由于测定硬度的试验设备比较简单, 操作方便、迅速,又属无损检验,故在生产上和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
布氏硬度测试视频
2、 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是用压痕深度作为洛氏硬度值的计量即,符 号用H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洛氏硬度压头类型:
淬火钢球压头多用于测定退火件、有色金属等较软材 料的硬度,压入深度较深;金刚石压头多用于测定淬火钢 等较硬材料的硬度,压入深度较浅。
试验规范及表示方法:
采用不同的压头与总试验力,组合成几种不同的洛氏 硬度标尺。我国常用的是HRA、HRB、HRC三种,其中 HRC应用最广。其试验规范见表1.1。洛氏硬度无单位, 须标明硬度标尺符号,在符号前面写出硬度值,如 58HRC、76HRA。
一般在零件图或工艺文件上标注材料要求的布氏硬度时,不规定 试验条件,只需标出要求的硬度值范围和硬度符号,如210~ 230HBS。
布氏硬度试验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