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P102.坍落度:180±20mm三原材料1.水泥:新乡春江水泥厂P.O42.5级。

2.掺和料:巩义怡晟Ⅱ级粉煤灰。

3.中砂:产地禹州,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6。

4.碎石:产地荥阳贾峪,为5~20 mm连续级配,其中1#料为5~10 mm,2#料为10-25mm,掺配比例为20%﹕80%。

5.外加剂:河南新乡科之杰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8%,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8 %-2.0%。

6. 膨胀剂:河南铝成聚能,参量为胶凝材料的10%。

四按规程JGJ55-2011进行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30+1.645×4=36.6 MPa2.计算水胶比:W/B=αa×f ce / ( f cu,0+αa×αb×f ce)=0.53×48/ (36.6+0.53×0.2×48) =0.61按JGJ55-2000表4.0.4校核耐久性要求,结合经验确定W/B=0.463.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225kg/m3测得减水剂减水率18%,m wa=m wo×(1-β)=225×(1-0.18)=184.5 kg/m3,取179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 W/B) =179/0.46=389.1 kg/m3,取390 kg/m35.选取粉煤灰取代量为23%。

计算粉煤灰用量390×23%=89.7kg/m3取90 kg/m3,故水泥用量为300kg/m3。

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本工程位于山东沿海地区,沿路横跨小清河等河流,水下桩的侵蚀性很强,本试验室的所需攻克的技术难关就是设计选定合适的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合适的C5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配合比还应满足以下四点要求(设计坍落度180~220mm):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2.满足施工工作性要求;3.满足耐久性要求(抗冻、抗渗、抗侵蚀);4.满足经济要求。

工作内容1.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承担分工的试验工作。

2.检查核对委托单与所送试验材料的一致性。

并按期完成试验任务。

3.认真熟悉操作规程和试验方法,对分担的试验内容把好质量关;4.按时完成各种试验任务,对不合格产品确切标识并隔离;完成的试验有:钢筋拉伸试验,万能材料试验仪的使用。

水泥胶砂试块制作以及抗压强度试验。

水泥灰剂量试验,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的使用、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操作以及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水泥密度、比表面积试验,矿粉、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粗细集料的筛分、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松散密度、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

砼的氯离子电通量测定试验等等。

按照以上要求,做出了如下设计:(一)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50(水下混凝土)2.坍落度要求: 180-220mm3.使用环境及要求:环境为H4L3环境,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电通量1000C。

4.胶凝材料及水胶比要求: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60kg/m3,最大水胶比不应超过0.36。

5.使用部位:桥桩基耐久性混凝土。

(二)原材料1.水泥: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P.O 42.52.细骨料:昌乐高崖水库砂场粗砂3.粗骨料:青州宇诚建材有限公司 5-20mm碎石(二级配5-10mm占40%,10-20mm占60%);4.水:拌合用水5.粉煤灰:华能辛店电厂 F类Ⅰ级6.矿碴粉:寿光广宇建材有限公司 S957.外加剂:山西奥瑞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减水剂。

C45P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5P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5P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C45P 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对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分析。

标签C45;P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室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地下室的建设必须考虑地下室底板及混凝土墙的防水问题。

本文结合我县某商品房C45P12自防水混凝土的成功实践,对C45P1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作一些探讨。

1 工程概况该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上18层,地下2层,地下建筑面积2855m2,地下室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外贴弹性体改性沥清防水卷材。

由于该工程地下水位高,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要求较高,设计要求采用C45P12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坍落度为55mm~70mm。

混凝土采用现场集中拌和,上料采用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时间自动控制,用塔吊运至浇注现场,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动器配合振捣。

2 原材料的选择2.1 水泥C45P12自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要求抗水性能好、泌水少、水化热低和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

因此,配制C45P12混凝土宜选用旋窑生产、强度等级为42.5级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在环境受冰冻影响时,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2 细集料C45P12自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要求砂颗粒均匀、圆滑、质地坚固、有害物质含量少、级配良好。

因此,应优先选用有害物质含量少且级配良好的Ⅱ区中河砂。

配制C45P12自防水混凝土所用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云母含量不大于0.5%,细度模度处于2.7~2.9之间最佳。

2.3 粗骨料石子的级配、强度、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等对C45P12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用时,应选取质地坚硬、洁净、颗粒形状近似立方体的碎石或破碎砾石。

配制C45P12混凝土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含泥量不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压碎值指标不大于10%石;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骨料的空隙要小,级配要符合JGJ52-2006的要求,通常采用两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工程混凝土一般规定1、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合料配制而成,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6。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

施工1、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2)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3) 灰砂比宜为1:1.5~1:2.5;4)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6)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7)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缓凝时间宜为6—8h。

2、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

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1) 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为±1%;2) 砂、石为±2%。

3、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

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6、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渗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7、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C30二衬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C30二衬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表3:粗集料各项指标检验结果一览表
名称
产地
筛分结果 (mm)
针片状含量 (%)
压碎值 堆积密度 (%) (Kg/m3)
碎石
茂县正泰砂石 符合5-38
1.58
4、水:采用饮用水,各项指标均符合JTJ041-2000规范第11.2.4条
表观密度 (Kg/m3)
空隙 率 (% )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工程名 使称用:部 设位计:标 施号工:单 报位告:日
期:
巴朗山隧道工程 桥梁、隧道工程(拉法基水泥) C30防水砼 华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8月17日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试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精度、规格、准确性等均符合规范
2400

试验 设计 编号 强度
水灰 比
砂率
1
C30防水 砼
0.51
44%
2
C30防水 砼
0.48
43%
3

C30防水 砼
0.45
42%
试配 强度 (Mpa) 38.2
38.2
38.2
水泥 353 376 406
各项材料用量(Kg/m3)

4.75-9.5 碎石㎏ /m3
4.75-16碎石 ㎏/m3
表2:细集料各项指标检验结果一览表
名称
产地
筛分结果
粗砂
茂县正泰砂石 场
1区
细度模数 3.3
堆积密度 (Kg/m3)
1.619
含 表观密度 空隙率 泥 (Kg/m3) (%) 量

2.699 40.0 #

C30水下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

C30水下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

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砼设计标号: C30水下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范》(GB 5011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8、施工图纸二、设计要求: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180-220mm。

使用部位:桥梁桩基使用原材料为:水泥:湖南韶峰水泥有限公司生产韶峰牌()砂:株洲市王十万砂场河砂,细度模数为,属中砂,含泥量 %,表观密度:cm3碎石:湘乡市棋梓桥水泥厂碎石场;表观密度为cm3;掺配比例,(mm):~19(mm):(mm)=30%:50%:20%水:饮用水粉煤灰:涟源市渡头塘华润电力公司粉煤灰,Ⅱ级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8%外加剂:湖南永利外加剂有限公司YL-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

制作与养生的方法把用于砼配制的各原材料混合并机械搅拌均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制作试件,用人工成型,拌合物分层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插捣25次。

二十四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室里进行养生。

三、配合比参数的初步确定1、确定试配强度根据设计规程可知,σ=,试配强度fcu,ο=2、计算水灰比W/B=(f cu,0+),式中:粗集料采用碎石取a a=,a b=,水泥富于系数γc=,f ce=*=,粉煤灰掺量为水泥比例18%,查出r f=f b=r f*f ce=*=由W/B= /(f cu,0+)得出ω/c=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水灰比取ω/c=,符合耐久性要求。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混凝土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C35;2、施工坍落度要求:180mm~220mm;3、使用年限级别:100年;4、抗渗等级:/二、设计依据1、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要求1、最大水胶比:C35≤0.50;2、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m3;3、设计坍落度: 180mm~220mm。

四、试验所选用原材料1、水泥:P.O42.5,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48MPa;2、粉煤灰:F类II级,符合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指标要求,粉煤灰掺量20%;3、砂: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6,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4、碎石:采用5~16.0mm和16~31.5mm二级配碎石按5~16.0mm:16~31.5mm=40:60 的比例复配成5~31.5mm碎石,其质量满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5、水:自来水;6、减水剂:PCA-I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推荐掺量2.0%,减水率25%,其他技术指标满足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1计算配制强度(1)选用JGJ55-2011中4.0.1计算公式fCU,O≥fCU,K+1.645σ考虑水下混凝土的复杂水文环境,配制混凝土时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即C35水下混凝土按照C40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设计,其标准差依据JGJ55-2011中表4.0.2取σ=5.0MPɑ,即:fCU,O≥40+1.645×5=48.2MPɑ(2)粗骨料采用碎石时,其回归系数按照JGJ55-2011表5.1.2中的要求选用:ɑa=0.53,ɑb=0.20(3)使用的P.O42.5水泥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fce=48.0MPɑ。

C5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5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5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二、设计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60-20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主要应用桥面铺装、湿接缝等。

三、原材料情况: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比例为(30%:7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2%,减水率初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50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6.0 Mpaƒcu,0= ƒcu,k+1.645σ= 50+1.645×6.0=59.9MPa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ƒce)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ƒ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4选用42.5水泥γc=1.16。

ƒce =γ c ƒce.g=1.16×42.5=49.3MPa3.计算水胶比(W/B ):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1.2回归系数a α=0.53, b α=0.2040.049.3×0.20×53.09.5949.3×53.0/0,=+=⨯⨯+⨯=b b a cu b a f f f B W ααα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3.0.4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60符合耐久性要求,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根据经验最佳水胶比选取0.30。

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附实际试验记录样表)

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附实际试验记录样表)

a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一、计算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40M 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得,标准差σ=6.0Mpa,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要求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f ce,k =42.5Mpa,水泥富余系数r c=1.08则水泥实际强度公式计算:f ce=f ce,k×r c=42.5×1.08=45.9Mpa○2计算水灰比根据表碎石选A=0.46,B=0.07按公式计算水灰比:W/C=(Af ce)/(f cu,o+ABf ce)=(0.46×45.9)/(49.9+0.46×0.07×45.9)=0.4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m wo=205kg/m3,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掺加6%高效抗渗防水剂,起到抗渗的效果,其减水率为12%,所以用水量为:m wo=205×(1-12%)=180kg/m3a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a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 wo=180kg/m3,水灰比W/C=0.41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每立方米单位水泥用量根据m co=m wo/(w/c)=180/0.41=439kg/m3每立方米单位外加剂用量,439×6%=26.3Kg/m35)确定砂率:根据碎石最大料径31.5mm,且水灰比为0.41,又根据抗渗混凝土对砂率的要求选定混凝土砂率为:S p=35%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m so)(1)采用质量法根据式:m co+m go+m so+m wo=P hm so/(m go+m so)×100%=S p且已知:m co=439kg/m3;m wo=180kg/m3;S p=35%;假定P h=2450kg/m3代入公式可得:439+m go+m so+180=2450m so/(m go+m so) ×100%=35%解之得:m so=641kg/m3;m go=1190kg/m3按质量法得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m co:m so:m go:m wo:m jo=439:641:1190:180:26.3=1:1.46:2.71:0.41:0.06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1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为:a 水泥:439×0.015=6.59kg砂子:641×0.015=9.62kga碎石:1190×0.015=17.85 kg10-30mm(20%): 3.57 kg10-20mm(50%): 8.93kg5-10mm(30%): 5.36kg水:180×0.015=2.7kg外加剂:6.59×6%=0.395Kg(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混合料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25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25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25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说明:1、工程使用部位:双永高速A1标隧道工程中的二衬、边墙等2、材料情况:水泥红狮牌P.O42.5粗集料漳平章华石场 4.75~31.5mm碎石(其中 4.75~13.2mm:13.2~19 mm:19~31.5mm=20%:60%:20%)细集料漳州金色坂砂场Ⅱ区中砂外掺料龙岩龙能F类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厦门宏发FS-F 防水外加剂水饮用水3、设计要求设计强度25MPa、坍落度为140±20 mm 抗渗等级≥S64、设计依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二、设计步骤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f cu,k+1.645σ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选取σ=5.0f cu,o=25+1.645×5.0=33.2MPa2、计算水灰比=aа*f ce/ f cu,o+ aа*a b*f ce因本工程使用碎石,aа选用0.46 ,a b选用0.07=(0.46×1.00×42.5)/(38.2+0.46×0.07×1.00×42.5)=0.49选取W/C=0.523、确定用水量本工程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表选用基准用水量为Wo=230Kg/m3掺宏发FS-F 防水外加剂1.5%*C,减水率为15%,掺后用水量为W=Wo×(1-15%)=196Kg/m34、水泥用量的确定水泥用量Co=W/(W/C)=196/0.52=377Kg/m35、砂率的选择根据水灰比和坍落度的要求查表可选取Sp=43%6、砂、石用量的确定假定混凝土的理论密度为r=2400 Kg/m3采用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C+W +S+G=rSp=43%得S0= 786 Kg/m3G o=1041Kg/m37、初步配合比C :W :S :G =377:196:786:10418、粉煤灰用量的确定查表选取粉煤灰的超量取代率为15%可知粉煤灰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C=377×(1-15%)=320查表选取粉煤灰超量系数为1.3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F=(377-320)×1.3=749、外加剂的用量的确定外加剂用量Wj=1.5%*Co=(320+74)×2.0%=7.88 Kg/m310、超量取代后砂的用量确定按粉煤灰超出的体积,扣除同体积的砂的用量S=786-{[74-(377-320)]÷2.2}×2.60=76611、基准配合比C :W :S :G :外:F =320 :196 :766 :1041 :7.88:7412、为覆盖试配强度,拟定三个不同的配合比,以水胶比0.50为基准,水胶比上下浮动0.05砂率上下浮动1%即得三个水胶比0.50、055、0.45,称料试拌,其容重校正系数δ均小于2%,故容重不需进行调整。

水工砼配合比设计方法

水工砼配合比设计方法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SL352-2006附录A)1.基本原则1.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经济合理。

1.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收集相关工程设计资料,明确设计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强度保证率。

2.混凝土的抗渗、抗冻等级和其他性能指标。

3.混凝土的工作性。

4.骨料的最大粒径。

1.3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收集有关原材料的资料,并按有关标准对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砂石骨料、拌和水等性能进行检验,并符合标准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2.1计算配置强度:f cu,0=fcu,k+tσ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t——保证率系数,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保证率和保证率系数的关系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σ,宜按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确定,当无近期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时,σ值可按下表取用。

2.2选定水胶比根据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水胶比:W/(C+P)= A×fce / (fcu,0+ A×B×fce)式中:A 、B——回归系数;A=0.46、B=0.07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e——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对最大水胶比的限值,选取3~5个水胶比。

水胶比最大允许值2.3选取混凝土用水量应根据骨料最大粒径、坍落度、外加剂、掺合料及适宜的砂率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时,其初选用水量可按下表选取。

常态(普通)混凝土初选用水量表单位:kg/m32.4选取最优砂率最优砂率应根据骨料品种、品质、粒径、水胶比和砂的细度模数等通过试验选取。

即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并达到要求的工作性时用水量最小的砂率。

2.5石子级配的选取石子最佳级配(或组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以紧密堆积密度最大、用水量较小时的级配为宜。

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抗渗混凝土宜掺用矿物掺合料。
一、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二)相关规定 1. 配合比计算遵守 JGJ55-2000 的规定; 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 3.砂率宜为35%~45% ; 4.最大水灰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P6 PS~P12 P12以上
C20-C30混凝土 0.60 0.55 0.50
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5.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 (JGJ55-2000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 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
6.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 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四、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原材料要求 相关规定
四、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一)泵送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1. 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 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 水泥;
2.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下表7.的规定;
四、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石子品种 碎石
卵石
泵送高度(m)
<50 50~100 >100 <50 50~100 >100
粗骨料最大粒 径与输 送管径比
≤l:3.0
≤1:4.0
≤1:5.0 ≤1:2.5 ≤1:3.0 ≤1:4.0
四、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3.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 应少于15%;
五、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全解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全解

TJ04-PB021湖南省 G320 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C30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江西省路桥地道工程有限企业监理单位:湖南省汇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企业时间: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一日目录1、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2、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CS313)3、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稠度(维勃仪法)试验记录表(CS315)4、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CS321)5、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 CS311)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CS312)7、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企业海螺水泥质量查验报告8、资料试验通用报告( CS202)9、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 CS303)10、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CS304)11、粗集料合成级配计算记录表12、碎(砾)石压碎值、磨耗及软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CS305)13、资料试验通用报告( CS202)14、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 CS306)15、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CS307)16、外加剂查验报告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一、设计及施工要求1.1 、强度等级: C30P8。

1.2 、设计坍落度: 140-180mm 。

1.3 、使用部位:地道工程等1.4 、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拥有优秀的和易性,浇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且应充足考虑气温、运距及施工时间的影响致使的坍落度损失。

1.5 、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31.5mm 。

1.6 、集料级配:采纳5~31.5mm连续级配,级配范围见下表。

公称粒2.36 4.759.51931.537.5径( mm )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1.7、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kg/m 3)《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中规定混凝土配合比规定:最大水灰比 0.60 、最小水泥用量250kg/m 3。

1.8 、工作性及持久性按《公路地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有关规定和要求,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持久性,原资料应具备的有关性能要求以下:水泥:采纳的水泥应切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含计算过程)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试设计XX桥梁构造砼配合比,工程位于气候温和地区,要求配制混凝土标号为C30防水,坍落度30mm-50mm,得到数据如下:一、材料水泥:XXXX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比重为3.1g/cm3,容重1.3g/cm3。

砂: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mx=2.53,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级配合格,空隙率为42.19%,压碎值6.37%,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水:地下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假定容重法)1.假定C30防水混凝土容重为2400kg/ m3。

2.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h= RD+ t0σ=30+1.645×5=38.2Mpa3.计算水灰比:根据C30防水和S8查表3-6-30取W/C=0.50,按耐久性要求取W/C=0.50。

4.确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30mm-50mm,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选定混凝土用水量W0=190kg/m3。

5.确定水泥用量:C0= W0/(W/C)=190/0.50=380190kg/m36.计算砂率SP=K(PS×Ng)/(PS×Ng+Pg)×100%=33%根据坍落度,取SP=38%........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试设计XX桥梁构造砼配合比,工程位于气候温和地区,要求配制混凝土标号为C30防水,坍落度30mm-50mm,得到数据如下:一、材料水泥:XXXX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比重为3.1g/cm3,容重1.3g/cm3。

砂: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mx=2.53,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级配合格,空隙率为42.19%,压碎值6.37%,其他性能均符合要求。

水:地下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假定容重法)1. 假定C30防水混凝土容重为2400kg/ m3。

2. 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h= RD+ t0σ=30+1.645×5=38.2Mpa3. 计算水灰比:根据C30防水和S8查表3-6-30取W/C=0.50,按耐久性要求取W/C=0.50。

C30防水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防水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S6)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GB50156-2002C2006版)3、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张应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4、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5、中石化惠水城南加油站工程施工图设计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S6)2、拌合方法:机械3、坍落度:120-160mm4、部位:油罐池自防水钢筋砼底板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四、材料选用:1、水泥:采用贵州豪龙水泥厂生产的“豪龙”牌P.C42.5水泥2、粗集料:采用惠水县城南鸡肠坡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粒径2。

36—31.5mm。

3、细集料:采用惠水鸡肠坡石料厂生产的中砂,通过该砂各项技术测定,均满足C30砼用砂要求.4、水:自来水,符合砼用水要求.5、高效减水剂:采用武汉武钢实业浩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浩源”牌FDN —1型高效减水剂。

(掺量为0。

9%)6、膨胀剂:采用山西黄河外加剂厂生产的“黄腾"牌AEA型膨胀剂。

(掺量为10%)五、材料要求:根据技术规范,C30砼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粗集料:碎石①、粗集料的技术要求:②、粗集料的颗粒级配:2、细集料:石砂①、砂中杂质含量限值:②、砂的级配范围(Ⅱ区中砂)六、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基准配合比(C30-B)⑴、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

645×5=38.2⑵、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46×36。

7/38.2+0。

46×0。

07×36。

7=0.43fce=rc●fce,g=1.13×32。

5=36。

7(MPa)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水灰比取:W/C=0.41⑶、依据JGJ55—2000规范,查表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水灰比(
W C
):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水灰比是确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也
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因素。
2 砂率(Sp ):砂的用量与石子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通常以砂用量占砂、石总量的百分数表示(即砂率)。
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参数。

目录

3
3、单位用水量(W)
混凝土中水泥浆用量与骨料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可用每
(2)计算水灰比(W/C)
因水泥无实测强度,也可取γc = 1.0 fce = γc ×fce,k = 1.0 × 32.5=32.5MPa
W /C
a fce
0.48 32.5
0.47
fcu,0 a b fce 28.2 0.48 0.33 32.5
目录

16

(3)确定用水量(mw0) 查表4-24,对于最大粒径为40㎜的卵
m'c mc 296 kg m's ms (1 0.01a) 631 (1 0.01 3) 631kg m'g mg (1 0.01b) 1340 (1 0.011) 1340 kg m'w mw ms 0.01a mg 0.03b 160 631 0.01 1340 0.03 113 kg
施工配合比为:水泥 m'c 296 kg
砂 m's 631kg
石 m'g 1340 kg
水 m'w 113 kg
目录


14
例2.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20,施工要求混 凝土坍落度为50-70㎜,施工单位无历史统 计资料,所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C30防水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防水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S6)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GB50156-2002C2006版)3、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张应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4、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5、中石化惠水城南加油站工程施工图设计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S6)2、拌合方法:机械3、坍落度:120-160mm4、部位:油罐池自防水钢筋砼底板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四、材料选用:1、水泥:采用贵州豪龙水泥厂生产的“豪龙”牌P.C42.5水泥2、粗集料:采用惠水县城南鸡肠坡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粒径2.36-31.5mm。

3、细集料:采用惠水鸡肠坡石料厂生产的中砂,通过该砂各项技术测定,均满足C30砼用砂要求。

4、水:自来水,符合砼用水要求。

5、高效减水剂:采用武汉武钢实业浩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浩源”牌FDN-1型高效减水剂。

(掺量为0.9%)6、膨胀剂:采用山西黄河外加剂厂生产的“黄腾”牌AEA型膨胀剂。

(掺量为10%)五、材料要求:根据技术规范,C30砼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粗集料:碎石①、粗集料的技术要求:②、粗集料的颗粒级配:2、细集料:石砂①、砂中杂质含量限值:②、砂的级配范围(Ⅱ区中砂)六、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基准配合比(C30-B)⑴、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⑵、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46×36.7/38.2+0.46×0.07×36.7=0.43fce=rc●fce,g=1.13×32.5=36.7(MPa)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水灰比取:W/C=0.41⑶、依据JGJ55-2000规范,查表4.0.1-2。

c35防水混凝土配比

c35防水混凝土配比

C35防水混凝土配比1. 介绍防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地下室、水池、隧道等需要防水的工程中。

C35防水混凝土是一种强度等级为C35的防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防水性能。

本文将对C35防水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详细介绍。

2. 配比原则C35防水混凝土的配比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2.1 强度要求C35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为35MPa,因此配比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或超过该数值。

2.2 流动性要求防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充分填充模板,排除空隙和气泡。

2.3 抗渗性要求防水混凝土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能够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

2.4 施工性要求防水混凝土的配比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 配比步骤C35防水混凝土的配比步骤如下:3.1 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质量之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有重要影响。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水灰比。

3.2 选择骨料比例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有重要影响。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骨料比例。

3.3 选择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非粘结材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掺合料。

3.4 确定砂浆配合比砂浆是混凝土中水泥和骨料的黏结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有影响。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砂浆配合比。

3.5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前面的步骤确定的水灰比、骨料比例、掺合料和砂浆配合比,计算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4. 配比示例以下是一种C35防水混凝土的配比示例:•水灰比:0.45•骨料比例:粗骨料体积占总骨料体积的60%•掺合料:掺入5%的矿物掺合料•砂浆配合比:水泥与砂的质量比为1:3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计算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具体数值如下:•水泥:400kg•砂:1200kg•石子:1800kg•水:180kg•掺合料:20kg5. 施工注意事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5.1 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材料的质量控制影响较大,需要对水泥、骨料等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控制,确保其符合要求。

(水下灌注桩)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水下灌注桩)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水下灌注桩)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水下灌注桩)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试验编号:STTJ3-2009-X17-003 一、设计说明:我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双通高速双辽至通辽段三合同段,主线起点桩号K251+000,终点桩号K259+000;路基桥涵工程全长8km。

连接线起点桩号LK0+000,终点桩号LK9+241,路基桥涵工程全长9.24km。

其中钻孔灌注桩设计标号为C25水下砼,施工采用导管灌注。

通过C25水下砼配合比设计1、检测水泥、砂、碎石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合格料源。

2、检验试配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进一步的工地配合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设计依据:1、《双通高速公路双辽至通辽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5、《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三、设计要求:1、C25的混凝土用42.5级。

2、粗集料宜优先选用卵石,或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

3、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得大于40mm。

4、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5、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6、缓凝外掺剂,只有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才能使用。

7、坍落度要求为180mm-220mm8、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当监理工程师同意掺入适宜数量的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水泥用量可不少于300kg/m3。

9、水灰比宜为0.5-0.6。

1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大于浇注完成时间。

四、原材料说明1、水泥样品编号:C-004 样品名称:鼎鹿牌P.O 42.5样品描述:袋装水泥无结块产地:吉林亚泰鼎鹿水泥有限公司抽样地点:厂家密度(g/cm3):2、细集料样品编号:S-001 样品名称:中砂样品描述:河砂产地:桑树台镇抽样地点:工地料场表观密度(g/cm3):2.5653、粗集料样品编号0001 0002 0003样品名称16~31.5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样品描述玄武岩科左中旗玻璃山产地工地料场抽样地点表观密度(g/cm3) 2.690 2.694 2.682 掺配率(%)40 40 204、水样品编号:W-001 样品名称:水样品描述:饮用水产地:工地抽样地点:工地密度(g/cm3):1.00 5、外掺材料样品编号:001 样品名称:NF-2缓凝高效减水剂样品描述:无杂质产地:锦州万达抽样地点:厂家6、外加剂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描述:产地:抽样地点:五、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33.2M Pa计算水灰比(W/C)=0.53选定单位用水量=187kg/m3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374g/m3选定砂率=42%计算单位细集料用量=773kg/m3 计算单位粗集料用量=1067kg/m3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2.07:2.85:0.5:0.01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25L,各种材料用量水泥:9.35kg 砂:19.33kg40%16~31.5mm碎石:10.67kg 40%10~20mm碎石:10.67kg20%5~10mm碎石:6.67kg 水:4.68kg 外加剂:93.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坍落度。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3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3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目录1、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2、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3)3、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稠度(维勃仪法)试验记录表(CS315)4、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1)5、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CS311)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CS312)7、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水泥质量检验报告8、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9、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3)10、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4)11、粗集料合成级配计算记录表12、碎(砾)石压碎值、磨耗及软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CS305)13、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14、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15、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16、外加剂检验报告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一、设计及施工要求1.1、强度等级:C30P8。

1.2、设计坍落度:140-180mm。

1.3、使用部位:隧道工程等1.4、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浇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且应充分考虑气温、运距及施工时间的影响导致的坍落度损失。

1.5、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31.5mm。

1.6、集料级配: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级配范围见下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中3.0.4规定混凝土配合比规定:最大水灰比0.60、最小水泥用量250kg/m3。

1.8、工作性及耐久性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及耐久性,原材料应具备的相关性能要求如下:水泥:采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细集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的中粗砂。

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中细集料技术指标。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均匀坚硬、粒形良好、级配合理、吸水率小的洁净碎石。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中粗集料技术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说明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C5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60-20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主要应用桥面铺装、湿接缝等。

三、原材料情况:
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比例为(30%:7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减水率
初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50Mpaσ= Mpa
cu,0= cu,k+σ= 50+×=
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ce)
已知采用水泥,28d胶砂强度(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γc=。

ce =γc =×=
3.计算水胶比(W/B ):
a α=,
b α=
60符合耐久性要求,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根据经验最佳水胶比选取。

4.计算用水量(m w 0
):
已知:拌和物坍落度160-200mm ,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选取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172kg/m 3,m wo =172×(1-15%)=146 5.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 ): 则水泥用量:m co =146/=487kg/m 3。

6.选定砂率:
已知集料采用碎石,最大公称粒径20mm ,水胶比W/B=.由《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βs =%。

7.计算砂、碎石用量(质量法):
已知:单位水泥用量m co =487kg/m 3,单位用水量m wo =146kg/m 3,砂率βs=%;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m cp =2450kg/m 3
m s 0
+ m g 0
= m cp - m co - m w 0
=2450-487-146=1817 kg/m 3
m s 0
=1817×%=709kg/m 3
m g 0
=1817-709=1108kg/m 3
8.已知水泥用量487kg/m 3,水胶比为、砂率为%;外加剂掺量为%,则计算基准配合比各材料用量为(kg/m 3):
m c 0
:m s 0
:m g 0
:m ao :m wo = 487:709:1108::146
五.计算平行配合比:
保持用水量不变,以基准配合比W/B=±进行计算,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进行调整计算平行配合比。

根据基准配合比计算方法,可得各平行配合比。

1.水胶比为、砂率为%,各材料用量为(kg/m 3): m c 0
:m s 0
:m g 0
:m ao :m wo = 584:654:1066::146
2.水胶比为、砂率为%,各材料用量为(kg/m 3): m c 0
:m s 0
:m g 0
:m ao :m wo = 487:709:1108::146
3.水胶比为、砂率为%,各材料用量为(kg/m3):
m c0:m s0:m g0:m ao:m wo= 417:755:1132::146
六.试验室配合比确定:
根据初步配合比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经试验,各混凝土配合比性能如下表:
七.最终配合比选定:
通过强度检验,根据经济性、适用性、工作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水灰比为,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kg/m3):
m c0:m s0:m g0:m ao:m wo= 487:709:1108::146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G105东平改建项目一期工程二合同工地试验室
2016年8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