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
(一)气的运动 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入四种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 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 气运动的意义: 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 各种生理活动, 各种生理活动,而且也只有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 的功能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 的功能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
2.气化的形式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 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如: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 精化为气;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 精化为气; 精与血同源互化; 精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化汗化尿 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 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 化精,化神等. 化精,化神等.
举例说明
如肺司呼吸, 如肺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下降 吸清 入 出 呼浊 宣发 肃降
上升
气运动正常,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 气运动正常,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气机条畅 气运动失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 气运动失常 , 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 , 称 气机失调" 有多种表现形式: 为"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形式: 气滞:气运动受阻,停留阻滞于局部. 气滞:气运动受阻,停留阻滞于局部.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气闭:气出入受阻,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 气闭:气出入受阻,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来源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精气 先天之气(元气) 先天之气(元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 水谷之气(谷气) 水谷之气(谷气) 自然界的清气 自然界的清气 后 天 之 气 生成来源
(二)气的生成与相关脏腑的关系
肾 生气之根
先后天之精 藏于肾中, 藏于肾中, 相互促进, 相互促进, 化生元气
2.与邪相争 2.与邪相争,驱邪外出 与邪相争,
《类经疾病类》"正气不足,邪气有余,正不胜邪, 类经疾病类》 正气不足,邪气有余,正不胜邪, 病必留连不解……正气内强,则根本无害,逼邪外出, ……正气内强 病必留连不解……正气内强,则根本无害,逼邪外出, 则营卫渐平" 则营卫渐平"
(四)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液, 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液,津液和精液等液 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其表现形式有: 其表现形式有: 1.固摄血液 1.固摄血液: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气的固 固摄血液: 摄作用才不会逸出脉外(脾气的统摄作用). 摄作用才不会逸出脉外(脾气的统摄作用). 2.固摄津液 2.固摄津液; 固摄津液; 津液包括:汗液,尿液,唾液,胃液, 津液包括: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 3.固摄精液 肾气的封藏作用的体现). 3.固摄精液(肾气的封藏作用的体现). 固摄精液(
(六)营养作用
营养作用是指气具有营养全身, 营养作用是指气具有营养全身,为脏腑组织器 官提供必需营养物质的作用. 官提供必需营养物质的作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具有物质性. 具有物质性. 由水谷精气化生的营气和卫气, 由水谷精气化生的营气和卫气,具有营养全身 的作用. 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减退 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各种出血证,如尿血, 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各种出血证,如尿血, 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 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 固摄津液的功能减退: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 固摄津液的功能减退: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 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 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 固摄精液功能减退:可见遗精,滑精或早泄. 固摄精液功能减退:可见遗精,滑精或早泄.
(二)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元气,宗气,
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肾气的概念类同) .(与肾气的概念类同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肾气的概念类同) 组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受后 组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 天精气的不断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天精气的不断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一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一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二是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二是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气 的 生 作用 理 功 能 作用 作用 气化作用 固摄作用
(一)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是具有活力的物质,对 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是具有活力的物质, 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激发和推动的作用, 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激发和推动的作用,体现 的以下四个方面: 的以下四个方面: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元气)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元气)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2.推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2.推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3.推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3.推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4.推动津液的生成, 4.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推动津液的生成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和 的最基本物质, 包含两个方面: 包含两个方面: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维 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 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 生命的终止. 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 中医学的气概念,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 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察,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二)wenku.baidu.com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能温暖全身,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能温暖全身,是人体热量 的来源. 的来源. 气的温煦作用是通过阳气的作用体现出来的 其生理意义: 其生理意义: 维持机体恒定的体温; 1. 维持机体恒定的体温; 2. 有助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的功能活动; 有助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的功能活动; 3. 血液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在气的温煦作用下 正常运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正常运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五)气化作用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 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 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 泄等等都属气化. 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中医学中, 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 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 谢过程, 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
3. 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是气化过程发 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前提与条件. 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 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 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于生命 过程的始终. 过程的始终.
宗气
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 称为" 气海"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 , 称为 " 气海 " , 又名为膻 中. 宗气的生成, 宗气的生成 , 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 水谷之气; 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水谷之气 ; 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 二者 相结合生成宗气. 相结合生成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 通过上出息道( 呼吸道) 宗气聚于胸中 , 通过上出息道 ( 呼吸道 ) , 贯注 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 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 .《灵枢 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 先成精. 生,先成精." 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 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精化为气.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 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三)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具有保卫人体抗御外邪 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 1.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 护卫全身肌表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的温煦作用失常的表现
气 的 温 煦 作 用 失 常 气 气 气 温煦
畏寒喜热, 畏寒喜热,四肢不温 血和津液运行迟缓
发热,口苦,咽干 发热,口苦,
气虚与阳虚的关系: 气虚与阳虚的关系:
气虚为阳虚之渐, 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 气虚强调的是功能的减退,而阳虚则是在功能 气虚强调的是功能的减退, 减退基础上又见寒象. 减退基础上又见寒象.
(一)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 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 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 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 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以先天之精化生者 为元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 为元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 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 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其行于脉中为营 行于脉外为卫气; 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 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 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 经络之气. 气,经络之气.
《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 邪客》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 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 司开合者也" 理,司开合者也"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宗气,营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
脾胃 生气之源
肺 生气之主
脾胃相合, 肺为清虚之脏, 脾胃相合,接 肺为清虚之脏, 受容纳饮食, 主司呼吸, 受容纳饮食, 主司呼吸,吸 腐熟运化水谷, 清呼浊, 腐熟运化水谷, 清呼浊,在气 化生水谷精微 生成过程中重 之气 要
先天之精
肾为生气之根
元气
一身之气
宗气
后天之精
自然清气 水谷之气
肺为生气之主 脾为生气之源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电子讲稿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徐雅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气 血 津液 气血津液关系 精 神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中医学的气学说, 中医学的气学说 , 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 念 , 生成 , 分布 , 功能及其与脏腑 , 精 , 生成, 分布, 功能及其与脏腑, 血 , 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 , 与古代 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 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