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ppt课件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8069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3.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诊病人抢救配合的重要性 • 急诊病人抢救配合要点 • 急诊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 急诊病人抢救与护理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急诊病人抢救配合的重要性
提高抢救成功率
抢救配合是急诊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关 键环节,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将在急诊病 人抢救配合与护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如智能监测、智能诊断和治疗等。
针对不同病情和需求的病人,提供更加个 性化的护理服务,如心理护理、营养护理 等,以提高护理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跨学科合作
远程医疗
加强急诊科与其他相关科室的跨学科合作 ,如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等,以提高抢 救成功率和对复杂病情的处理能力。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 会诊和远程指导,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 覆盖范围,提高急诊病人的救治效率。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加强培训
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 和技能训练,提高医护人员的
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鼓励交流与合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分享经验和技巧,共同提 高专业水平。
药物缓解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 止痛药,缓解病人痛苦。
非药物缓解
采用物理疗法、放松技巧 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
预防并发症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 发生。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预防褥疮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期翻身、 按摩,预防褥疮的发生。
04
CHAPTER
使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 确保输液通畅,避免针头滑脱 或血管损伤。
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配合
![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31ced4da1c7aa00b52acbe3.png)
41
三级: (急症)
• 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 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 腹痛等。
• 2.决定:各诊室候诊。
• 3.目标反应时间:<30分钟。能 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42
四级: (非急诊)
1.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 患者。
姿态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 3.听:听说话声音、呼吸、咳嗽等
46
• 4. 闻:特殊气味。 • 5.触:脉搏、皮肤温度、疼痛部位 • 6.查:体温、血压、瞳孔等。
47
分诊技巧
48
SOAP公式
• Subjective(主诉):收集病人或陪护人告诉的资料。 • Objective(观察):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
收回出车费用,进行医护交接登记
补充、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填写出车信息并反馈 协助清理出车费用
整理
生命体征观察 专科观察
如实做好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
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协助清理费用
二、急诊预检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
35
预检分诊
• 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 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主要内容
急诊工作流程 急诊抢救预检分诊 急诊救护配合
一、急诊抢救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流程
院内急救护理工作流程
呼救方 式
记录信息
出车
现场救治
“120”急救电话
手笔记录 准备出车
3分钟内出车 带急救箱.专科人员\急救器材
意识生命体征判断 病情危重:现场抢救CPR 稳定病情转运 可疑死因报警接,记录警号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3a431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e.png)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医院急诊科属于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以及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
常规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发病都非常急,而且病情非常危重,基本上都是一进入急诊科室就立即开始抢救。
从临床实践工作可以发现,之所以急危重症患者可以抢救成功,主要原因还是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并在正确时间段采取有效措施而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在急诊抢救当中应该怎样保障患者安全,强化急救效果,还需要全部医护人员做好护理配合工作。
下面,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急诊抢救护理配合都有哪些。
一、做好急救前准备工作配合在对患者进行完评估工作之后,护士要按照要求配合医生完成后续急救处理工作,常规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给患者选择合理舒适的体位摆放,然后建立静脉通路,保障循环功能正常运行,检查患者气道是否通畅,以此来保障呼吸功能正常,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进行维持。
要松解掉受伤患者的衣服,辅助进行电除颤、心电图检查工作,按照病症做好诊治处理,比如伤口止血、止痛或者是包扎等。
二、配合医生,引导患者采取正确急救体位休克患者:体位要取平卧位,将患者的头部、胸部抬高,保障患者呼吸系统通畅,改善通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抬高患者下部肢体,帮助静脉血回流,以此来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
昏迷患者:要首选平卧位,然后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也可以取侧卧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分泌物或者呕吐物吸入到气管当中,引发窒息。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半坐卧位或者是端坐位,这样会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负担,防止肺部淤血,另外要下移膈肌,增加肺活量,这样会帮助患者调整呼吸。
脑部受伤的患者:应该采取头高足低位,患者采取仰卧,然后将患者头部垫高二十到三十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减轻颅内压力,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猝死者:对患者采取复苏体位,也就是仰卧位,然后放置在硬地板或者是木板上,随即开始心肺复苏。
其他类型的患者:比如腹部疼痛的患者,应该将双膝弯曲至腹部前方,从而减轻腹部的张力,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良好效果。
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
![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7e2da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4.png)
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标题: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1. 引言急诊抢救是医务人员在急救中心对病情危急的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和抢救的过程。
在这个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合适的抢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就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
2. 病情评估在急诊抢救中,医务人员首先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的发病过程和可能的危险因素。
一旦发现病情危急,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3. 快速处理对于急诊抢救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医务人员需要快速而果断地处理病情,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对于严重外伤或大出血的患者,需要迅速止血并进行血管复苏。
4. 护理措施在急诊抢救中,护理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务人员需要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循环功能,监测病情变化等。
也需要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他们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5. 个人观点对于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我认为,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保持冷静、果断,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也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确保病人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6.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全面介绍了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
医务人员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快速处理病情,同时做好护理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更多生命,让病人尽快脱离危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急诊抢救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抢救能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结尾语:文章内容经过深度和广度的探讨,详细介绍了急诊抢救病人的处理及护理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使医务人员更加了解和熟练掌握急诊抢救的方法和技巧。
7. 急诊抢救流程急诊抢救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有清晰的流程和规范的操作。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课件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34ed2610a6f524cdbf8518.png)
1
高效的复苏团队
全面的急救知识
CPR
精湛的急救技能
分工合作
良好的心理素质
密切协作
2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五定内容: 定数量品种
-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
定点安置 定人保管
-制定抢救方案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做好查对工作、抢救记录 、做好交接班工作
• 医护按要求分工、协作,抢救时合理分布
位置最快时能保障1分钟完成除颤,三分钟 完成插管,极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医 疗纠纷的发生
16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
就诊病人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所
急
以一切工作都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
争,迅速处理。
病人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在发
忙
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抢救工作
甲护士
乙护士 丙护士
31
二人抢救法
甲护士
•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 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 • 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 气管切开配合 • 必要时洗胃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 • 抢救记录,对外联络,分流病人
9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心电监护仪 辅助抢救
医生
负压吸引
灯
氧气
呼吸机 主抢救医生 主抢救护士
抢救车
15
研究表明
• 护士的主动性更能为病人赢得黄金时间 • 护士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复苏质量 •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需要高质量的团队组合,
危重症患儿抢救时的医护配合
![危重症患儿抢救时的医护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588780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4.png)
危重症患儿抢救时的医护配合
危重症患儿的抢救需要争分夺秒,医护配合是成功的基础,而强化制度管理,落实诊疗规范是密切医护配合的重要措施。
1.体现急诊意识
小儿疾病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病情重,常需紧急救治,把握抢救时机。
因此,体现急诊意识是关键,无论从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抢救程序、人员配备、医疗仪器、药品供应,还是科室位置、布局设施,均要围绕“急”字进行严密安排,做到“稳、准、快”,力争分秒。
2.人员专业化
从事急救专业的医护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有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
3.抢救程序化
各种危重病抢救的诊疗常规均需统一抢救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医护配合的抢救步骤。
各种技术操作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和操作具体步骤,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措施。
笔者医院急救中心根据儿科急救的特点制定了心肺脑复苏、休克、脑水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等抢救程序,见图1-1。
4.管理制度化
(1)设备仪器:
定人管理、定点放置、消毒备用、定期检查、合理保养。
①固定设备:监护仪、吸引器、输液装置等;②定点设备:插管用物、抢救车等随手可取;③移动设备:建立仪器房放置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等;④消耗设备:各种导管。
(2)人员管理:
①工作人员:建立时间观念,工作程序化,急诊意识强;②患儿:入院时称体重、洗澡、更衣、紧急抢救(给氧、输液、插管等);③家属:无陪,建立探视制度,定期解答病情,联络通讯,谈话记录。
怎样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怎样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eca6f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怎样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急诊抢救中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医院中,急诊科室是病种最复杂,也是人最多、最集中的科室,同时也是任务量最重,且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接受治疗必须经过的“一条路”。
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看出这个医院的总体,可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人员素质水平和工作质量。
急诊科的特点主要是急、忙、且患者病情复杂。
“急”主要是指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是意外发生,抢救时间是分秒必争的,应快速做出决断和处理。
“忙”是指病人病情发展一般变化的比较快,而且就诊人数多,医生未必能忙得过来,由于要承担很大的抢救工作,所以每个人都是很繁忙的,所以应该做到紧张有序。
“病情复杂”是指就诊的患者病情是不同的,有的患者是初次就诊,而有的患者可能病情带有传染性,容易造成感染,所以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分诊,以免二重伤害。
急诊的工作范围一般包含非抢救性的病人和抢救性的病人。
非抢救主要指的是,一般处理的伤痛,比如:肠胃炎、发烧、感冒,是不致命的外伤,主要就是治疗、留院观察、接诊等处理。
而抢救是急诊室的重点工作,关乎生命,抢救中护士也是有责任的,这是由于护士配合程度是影响患者抢救成败的。
一个急诊患者是否能够被及时抢救,护士的急救意识是很关键的,来急诊科室的患者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事发突然,所以急诊科的护士先主动接触患者,此时护士的语言、行动对患者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护士应该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分秒必争的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工作;护士也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给患者做出正确的分诊,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护士不应该着急或者是慌乱,应该做到忙中有序,也要有端正的服务态度,安抚家属的心理,这是由于家属此时心情焦虑,需要得到安抚,护士应该采用和蔼、冷静的态度处理相关情况,并让患者处于最优的治疗状态,以此对患者的病情救治也有帮助。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从各方面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在每次救治工作后做出总结。
急诊科患者一般都是病情危重患者,患者的生命与医生和护士的医疗服务行为是相联系的,这要求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给予医生默契的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1006bf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8.png)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不管对于哪所医院而言,急诊抢救室都是十分关键的场所之一,这个科室患者流动量相对比较大,病情变化比较快,病情比较严重。
若是该科室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以及护理,那么就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严重的话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护理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当护理工作者具备较强工作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后,才能够配合医生更好的完成急救抢救工作。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护士应该如何配合急诊抢救工作,希望可以为护士提供有用参考。
1.保证分诊速度急诊科是患者就医时的第一站,是患者检查身体以及抢救的关键科室。
并且,急诊科患者流动性相对比较大,患者病情各不相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分诊在急诊科中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急诊科护士,分诊是每名工作者需要掌握的能力。
病人进入到急诊科后,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按照相应的原则将病人进行分诊,保证分诊的速度。
分诊工作结束后,要快速将患者安排到各个区域中,病情严重的病人要立即送到抢救室进行抢救,科学开展护理工作,和抢救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其余病情不是很严重的病人要立即安排各个就诊区域进行等候。
1.掌握急救抢救的护理配合流程对于急诊室护士而言,如果想要更好的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那么就需要按照标准的护理配合流程开展操作,建立一套科学化的抢救护理配合流程,不管对于病人来说,还是对于医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
首先,要按照参加急救工作的护士人数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抢救流程。
其次,按照相应的抢救配合流程确定每个人负责的内容以及开展哪些操作,且要按照医生的抢救措施来配合医生,进一步对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急救。
另外,在开展抢救工作时,如果想要更好的配合急救工作,那么需要注意抢救工作所处环境,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管理,认真检查以及核对抢救仪器的位置以及数量等。
在开展抢救工作时,呼吸机需要放置在抢救床左侧,其他一些抢救仪器也需要正确摆放。
急危重病人抢救护理配合
![急危重病人抢救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da938d93b9d528ea81c779ea.png)
三、 急诊危重病人接诊的要求
• 1. 快速接诊:当危重病人来院,护士应立即迎诊,推至抢救室,通知 医生,先抢救后挂号。注意尽量减少搬动病人的次数,对做检查、住 院、手术的病人安排医护人员护送,途中观察病情变化。 • 2. 立即开放气道:病人头偏向一侧,清除呼吸道异物,为有效呼吸 提供保证;对昏迷病人给予吸氧,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 及辅助通气的准备。
(二)护士二人配合抢救程序
协助护士: 1. 通知医生。 2. 建立静脉通道。休克、出血、复合伤者必须建立两路静脉通道,需大 量输液(血),使用套管针穿刺。 3. 遇有活动性出血伤口,用无菌纱块覆盖、包扎。 4. 备好心电图机、吸引器、呼吸机、除颤机、抢救车。 5. 负责外勤,如备外科手术包、治疗用品、用药、借取用物等。 6. 通知会诊。 7. 收费、补充、归还物品。
谢谢!!
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方法
• 1.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医护人员应积极救治,同时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警惕; • 2.预检护士应立即通知上级并报治安部门,病历书写全面、真实、准 确,并注意保管; • 3.开具诊断证明实事求是; • 4.服(中)毒者要留标本送毒物鉴定,财物要妥善保管; • 5.留观察期间要有家属或公安人员陪守。
(情观察,测生命体征,并作记录。 2. 协助抢救护士进行各种操作。 3. 负责记录抢救、治疗、护理、用药时间和内容。 4. 负责收费,补充归还物品。
六.抢救中的医护配合
医护关系:共同构成医院医疗服务的支柱,彼此不缺失,彼此不可替 代,彼此相互补充。 医护配合:团队精神,技术互补,分工合作,团结和谐(CPR、人工气 道、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搬运病人),抢救治疗措施在实施过 程中相互弥补,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保证抢救工作的顺 利、及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全力以赴、谨言慎行) 与医生的交流: 1.抢救时言简意赅,表达清楚。 2.抢救时口头医嘱要复述。 3.交流时要注意相互尊重。 4.了解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 5.对诊断和治疗有不同意见时注意方式和场合。 (最反感的事:公众场合对他不尊重)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78d6ed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f.png)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比较紧急的患者,这类患者病情严重,进展较快,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往往由于护理操作不当,导致急救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从而使得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不断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以便可以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医生尽快完成抢救工作。
下面本文主要谈一谈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工作。
一、优化护理配合流程要确保急诊抢救中护理工作有序进行,一定要对护理配合的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
这就需要根据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及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配合方案,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认真负责,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护理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作,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质量。
二、快速准确对患者进行分诊,并做好交接对于急诊科护士来说,快速准确分诊是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一定要保证分诊万无一失,否则很有可能导致病情严重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死亡。
这就需要对急诊科护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护士分诊能力,并在上岗前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急诊科护士接待患者要快速,然后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分诊,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颜色分类标识,对急危重症患者标识红颜色,对急重症患者标识橙色,对急症患者标识黄颜色,对亚急症患者标识绿色,坚持急诊科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确保病情严重患者优先得到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护士在接诊患者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后,要注意控制好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其平稳,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抢救治疗,见到急诊医生之后,护士向医生讲述患者的情况,做好交接工作,以便医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做好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另外,急诊护士还需要负责疏散围观的人群,并对家属做好心理指导工作,引导家属挂号缴费,确保抢救活动顺利开展。
医院急诊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急诊抢救病人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487c1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3.png)
医院急诊抢救病人护理常规(一)心跳呼吸骤停急救及复苏护理【护理评估】患者是否有下述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大动脉博动消失。
3.呼吸呈叹息样或断断续续,常发生在心跳骤停后的30秒内,随后即呼吸停止。
4.心音消失。
5.瞳孔散大。
6.皮肤灰白、发绡。
【护理要点】一、心肺复苏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反响: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无反应。
3.同时迅速判断患者呼吸: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4.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立即呼救。
5.同时检查脉搏,时间V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6.患者仰卧在坚实外表(地面或垫板)。
将病人迅速置于复.迅速评估患者有无以下病症和体征:①原因不明的突发剧烈头痛;②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性;③ 恶心、呕吐;④一侧脸部、手臂或腿突然乏力或麻木;⑤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⑥双侧瞳孔不等大;⑦说明或理解困难;⑧偏瘫;⑨吞咽困难或流涎。
1.评估患者年龄、起病状态、起病速度、生命体征、意识等。
【护理要点】1.立即给予绝对卧床,抬高床头15-30度,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情绪激动和过多搬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支持呼吸循环功能,昏迷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分泌物,舌后坠者给予口咽通气道协助通气,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的准备。
3.连接心电、血压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肢体变化,评估是否并发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
4.建立静脉通路,畅通给药途径。
5.遵医嘱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时间、血糖以及心电图等检查。
6.对躁动不安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注意保障患者安全。
7.迅速协助获取头部CT扫描,鉴别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排除其他卢页内原因所致疾病。
108.脱水降低颅内压,遵医嘱使用20%的甘露醇250ml, 选择粗大血管,保证在15-30分钟内滴完,密切观察输液局部有无外渗,观察记录尿量、尿色、肾功能与水电解质情况。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95d850b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c.png)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在医院日常工作中,作为重要的科室之一,急诊科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护任务。
在急诊科抢救工作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确保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落实,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
基于此,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不断发展,大批医护工作人员,针对如何开展急诊抢救护理配合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希望有效促进医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针对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希望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综合水平的全面改进。
一、急诊抢救中护理配合的价值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急诊患者抢救工作开展期间,护理配合工作的合理落实可以进一步确保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保障患者抢救期间的安全性,有助于促进抢救目标的充分达成,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充分控制与病情的缓解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二、提升急诊抢救中护理配合质量的建议(一)确保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为了确保急诊抢救期间护理配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方面应及时结合急诊抢救工作总结实践经验与相应的抢救工作护理流程,以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分配,确保护士各司其职。
在医生呼叫患者无应答后,应及时呼叫护士对患者呼吸和心脏情况进行判断,若出现呼吸骤停或心脏骤停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或除颤处理。
在此期间,应依据护理人员的从业年限与专业能力有效实现护理工作中不同职能的合理分配。
在具体分配期间,对于资历较低的护士,应负责联络和抢救记录的撰写工作,资历中等的护士应负责患者循环系统的护理配合工作,患者气道与呼吸系统的护理配合应由高年资的护士担任。
通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可以有效确保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于具体工作的全面落实,对于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二)合理明确急诊抢救工作流程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可以将急诊抢救中的主要内容分为呼吸配合、循环系统配合以及抢救记录撰写等三大主要部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心律不齐与呼吸不稳等问题,应及时采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通气。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dba90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b.png)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急诊抢救是指在急性疾病或急性病情恶化时,及时对患者开展全面、科学、精准的救治,包括巩固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稳定病情,缓解临床症状,及时消除病因等。
护理人员在急诊抢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协同医生进行紧急的医疗救治。
那么,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您了解吗?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1、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进行急诊抢救前,护理人员必须仔细交接班。
首先,要检查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的齐全性、有效性以及使用状态,以保证抢救过程的连续性,其次,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方案:在急诊抢救中,护理人员需要明确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方案,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征、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只有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进行护理配合。
2、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快速分诊、争分夺秒以及配合抢救患者来到医院后,护士应该要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快速分诊。
分诊是急诊护士的基本工作。
急诊护士在抢救患者时,切记不能分心,尽可能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平安无事,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合理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抢救室的护士一旦接到患者后就要快速接诊,迅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病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还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抢救治疗措施,其原则为先救命后治病。
危重患者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
3、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良好的素质都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地学习、训练和提高。
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心理素质过硬,灵活处事,技术娴熟,态度和蔼,同事之间富有互相协助的精神,遇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从而营造一种有高尚医德、浓厚集体意识以及精湛技术的协作氛围。
将护士培养成技术过硬、心理素质稳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与管理能力的人才,才能使得抢救工作质量得以保证。
4、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患者往往处于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等状态,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予以患者心理上的支持,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不断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b12c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9.png)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急诊是指因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需要立即医疗救助的情况。
对于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急诊抢救的效果。
下面将针对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1.行为配合: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尽量保持镇静,遵循医生的指示和护士的安排。
急诊病人应主动告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变化,如有过敏史、手术史等重要信息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医学史告知:急诊病人在接诊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包括常见病史、过敏病史、手术史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同时,告知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抗凝药物、降压药以及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
3.配合治疗: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完成相应的检查、化验后应主动配合医生的抢救措施。
如需进行手术治疗,应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术前准备,并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合作,履行好病人的主动配合责任。
4.保护自己: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要尽量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暴力或激动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如口头安抚、止痛药物或约束措施,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急诊病人的护理1.病史采集:急诊病人在接诊时需要进行相关病史采集工作,包括详细询问病史、病人主诉和疼痛评估等。
采集完整准确的病史有助于医生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
2.体征监测:对急诊病人进行有效的体征监测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心电图、血气分析等特殊体征的监测。
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密切监测重要指标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3.采集标本: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标本采集工作,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采集标本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4.给予精心护理: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得到精心的护理。
包括床位整理、换洗衣物、营养膳食的提供、协助患者进行舒适的卧床活动等。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29dab7e7cd184254b3535fe.png)
2.快捷的反应速度
临床急诊,无论是病情和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的 情绪,突出表现在一个急字,这要求急救护士必须作出迅 速反应,护士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急救 工作充满风险和不稳定性,护士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 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
3.有效的反应质量
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作出的快速反应,必须是有效的 、高质量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救治 效果。
常用药 物 盐酸利多卡因、硫酸阿托品、盐酸肾上腺素 尼可刹米、洛贝林 多巴胺 速尿 西地兰(毛花甙丙) 阿托品 碘解磷定
7
如气管切开包、 静脉切开包、导 尿包、气管插管 包、各种穿刺包 、缝合包,以及 心内注射长针头 等。
8
消毒皮肤用物、开口器、 压舌板、舌钳、喉镜、治 疗盘、血压计、听诊器、 扣诊锤、简易呼吸器、手 电筒、止血带、绷带、胶 布、电源插座等。
9
10
11
12
13
14
心电监护仪 辅助抢救
医生
负压吸引
灯
氧气
呼吸机 主抢救医生 主抢救护士
抢救车
护士的主动性更能为病人赢得黄金时间
护士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复苏质量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需要高质量的团队组合,复苏团 队至少5人(2位医生,3位护士)
医护按要求分工、协作,抢救时合理分布位置最快 时能保障1分钟完成除颤,三分钟完成插管,极大 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及时沟通 无法改变死亡结局时及时与家属沟通 沟通时选择病人家属中的核心人物 多次反复有效沟通
知识多,不会讲话——服务态度 会讲话,没知识——危机大 有知识,会讲话——病人满意 不会讲话,没知识——打架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医护配合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医护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ef8b7d2f7e21af45b207a816.png)
定位分工配合法
(二)进 行 抢 救 配 合 高年资护士
吸痰器
气道管理,开放气道,吸痰,配合气管
护士甲 插管或气呼管吸切机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抢救现场所有护士的统筹安排
中年资护士 除颤仪
循环管理,心电监护,建立静脉
床
通路,抽血医等生甲
执行所有的口头医嘱
护士乙
抢
低年资护士
救
止血包扎固医定生乙
车
实时记录抢救经过
急诊120送入或巡视病房中 判断意识发现病变、呼救值班医生或护士
开放气道给氧、辅助呼吸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 室颤者备除颤仪 气管插管箱, 建立静脉通道 备专科物品
口头医嘱要复述
生命体征观察 专科观察
如实做好抢救记录
整理
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协助清理费用
(二) 进 行 抢 救 配 合
仪器定位
团队分工
三、如何组织高效的抢救
MET
两名 医生
三名 护士
制定抢救 流程
进行抢救 配合
培养急救 思维
三、如何组织高效的抢救
呼吸
•清理气道 •打开气道 •气管插管/切开/喉罩
循环
•胸外按压 •多功能监护 •除颤
通路
•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 •深静脉置管 •采血、用药
(一)制 定 抢 救 流 程
呼救 BLS ALS 按医嘱用药 病情观察 护理记录
谢 谢
第 16 页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护理配合
急诊科 张梅
内容提要
一 如何快速识别急危重患者 二 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特点 三 如何组织高效的抢救
一、如何快速识别急危重症患者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特点
病情危重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9fd73df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5.png)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172020年 第23期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急诊科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经常遇到一些需求进行抢救的患者。
在此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从而导致急诊科抢救工作的难度出现了大幅的提升。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急诊抢救治疗效果的提升与优化,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从而为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急诊抢救工作的主要特点总的来看,急诊科抢救工作普遍具有患者病情危急与复杂的特征,因此,在抢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患者抢救质量的有效保障,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抢救工作的合理配合,从而确保医疗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抢救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二、确保急诊抢救工作护理配合质量的相关建议(一)积极做好医疗护理知识学习,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研究人员指出,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往往会对护理配合工作的水平造成影响。
基于此,研究人员指出,为了进一步实现急诊抢救护理配合度的提升与优化,护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以便在抢救过程中有效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为医疗人员抢救工作的合理进行提供保障。
实践表明,通过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医护工作者可以更为充分地对医护人员的抢救内容进行了解,以便实现配合度的提升与优化。
(二)有效做好抢救设备操作练习,优化护理人员设备操作在急诊抢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各类医疗设备的合理应用是抢救工作顺利开展重要依凭。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急诊抢救护理配合度的提升与优化,在日常工作中,急诊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急救设备操作方法的练习,从而确保其在抢救护理配合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对于相关设备的合理应用,继而为护理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实践表明,通过对设备操作方法进行集中训练后,医护人员的抢救配合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患者护理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纷的防范
• 3.技巧 • 抢救时尽量隔离家属,保持抢救的封闭性 • 在家属接受前可以适当延长抢救时间, 让家属有接受死亡的心理适应过程
纠纷的防范
• 4.及时沟通 • 无法改变死亡结局时及时与家属沟通 • 沟通时选择病人家属中的核心人物 • 多次反复有效沟通
你会沟通吗?
知识多,不会讲话——服务态度 会讲话,没知识——危机大 有知识,会讲话——病人满意 不会讲话,没知识——打架
规范抢救护理程序的意义
• 1 急救程序的执行确保了抢救过程顺利完成 科学规 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减少了急救时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 性。通过对护理人员和护理任务的分工管理,保证了每个
参与救护的护士有自己的工作空间和工作任务。使护理任
务落到实处,不遗漏,而且护士能较快进入抢救状态,确 保抢救过程顺利完成。真正做到忙而不乱,同时也可减少 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纠纷的防范
• 1.尽早尽快完善医疗程序 • 听到呼叫第一时间赶至病人身旁 • 迅速了解病情,急救措施立马到位 • 用药治疗及时执行
纠纷的防范
• 2.言行谨慎 • 不当病人面指责医生或护士处置不当 • 不在病人面前讨论治疗的合理性或质疑抢 救设备的性能 • 不给病人家属十分肯定的结果承诺 • 病人质疑时,立即解释落实,不留悬念
感性,提高急救护理意识。
抢救工作对急诊护士的要求
• 2.快捷的反应速度
临床急诊,无论是病情和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的 情绪,突出表现在一个急字,这要求急救护士必须作出迅 速反应,护士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急救 工作充满风险和不稳定性,护士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
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
• (2) 护士方面:一人时,护士要能把握全局,两人及以 上时,以一人(高年资)为主,分工配合。白班:护士长或 高年资护士应指挥全盘并带教 • (3) 执行口头医嘱应重复一遍,并让指挥的医生听到。 • (4) 指定专人记录用药情况。
人力资源的管理
1 2 3
呼吸配合
循环配合
抢救现场记录
抢救中护士的配合
盐酸利多卡因、硫酸阿托品、盐酸肾上腺素 尼可刹米、洛贝林
多巴胺 速尿 西地兰(毛花甙丙) 阿托品 碘解磷定
7
•如气管切开包、 静脉切开包、导 尿包、气管插管 包、各种穿刺包、 缝合包,以及心 内注射长针头等。
8
消毒皮肤用物、开口器、 压舌板、舌钳、喉镜、治 疗盘、血压计、听诊器、 扣诊锤、简易呼吸器、手 电筒、止血带、绷带、胶 布、电源插座等。
院前抢救
负责出诊救治工作,检 查出诊箱及救护车的物 品,并参与一切抢救工 作。
抢救配合的要求
团队精神
互相协作
以老带新
当快则快
抢救患者时护理配合包括
人力资源的 管理
环境的 管理
家属的 管理
物品的 管理
人力资源的管理
抢救时人员配合的基本要求:
• (1) 医生方面:听在场的一个总指挥,以他的医嘱为主
非抢救性工作
分诊
又称预诊,负责接待来诊病人,通过询问 病人,简单体查让病人分科就诊, 负责这 项工作的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较强的判断能力,才能使来诊病人得到 尽快的诊治处理,使危重病人及时被发现 ,及时抢救。因此要求这个岗位的护士必 需要认真负责,服务态度热情、周到预检 分诊迅速、准确、及时,不得擅离接诊室 。E:\李兴革\论文与课件\课件\抢救配合 课件\急诊分诊流程.doc
乙护士
甲护士
物品的管理
• 抢救仪器放置合理 • 保证运行正常 • 使用后物品及时清洁、消毒、归位
物品的管理
• 各类物品的摆放:(1) 监护仪(2) 心电图机(4) 呼吸机等 抢救车(5) 除颤器(3) 吸痰器(7) 治疗车(6)
• 合理的摆放能减少纠纷,缩短时间,场面不混乱,井然有
序。在病房床头或床边是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器、呼 吸机等放置,抢救车与治疗车应避开,一边通道留给医生, 一边通道留给护士。
• 气管切开配合 • 必要时洗胃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
丙护士
乙护士
三人抢救法
乙护士
• 中年资护士
• 主要负责循环系统 • 快速建立多个大的静脉通路,抽血, 配血,输血 • 上心电监护,协助医生除颤,必要时作 胸外心脏按压 • 必要时导尿 • 执行所有的口头医嘱,配合医生作各
乙护士 甲护士
种穿刺检查
丙护士
三人抢救法
丙护士
• 低年资护士/进修护士/学生 • 必要的压迫止血包扎 • 做术前准备,补充物品药品 • 抢救临时记录及连络工作
甲护士
• 生命体征测量记录
• 病员信息记录、分流病人 • 巡回、维持秩序
乙护士
丙护士
二人抢救法
甲护士
•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 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 • 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 气管切开配合
总
结
抢救配合
记录 要一致
急诊医护协作和抢救配合
• 病人的康复是医生与护士共同劳动的成果, 而每次成功的抢救更是医护团队的完美协 作 • 没有优秀的医生,病人的生命安全难以保 障,没有护士的良好协作,优秀的医生无 法彰显职业才华
急诊医护协作的重要性
• 医疗和护理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有分工又各有侧重,既要紧密合作,又不能相 互取代,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抢救生命、促进康复。 • 医护双方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疾病治疗的全过程。 • 急诊科长期处于急、忙、乱的环境,社会矛盾容 易转化给医护人员,所以医护协作尤为重要。 • 协调的医护关系是取得抢救成功的重要前提。
• 许家属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宣泄,但要控制 局面 • 通知家属后,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 答他们的问题 • 对遗体适当处理以便家属告别 • 及时通知总值班,尤其是有潜在医疗纠纷 的时候
抢救工作对急诊护士的要求
• 5.良好的素质
良好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 训练、提高。急救护理人员需要训练有素,技术娴熟,态 度和蔼,同事间富有互相协助的精神,遇事齐心协力,营 造一种有高尚医德、浓厚集体意识和崇高群体目标加精湛
技术的协作氛围,把护士培养成技术过硬,心理稳定、有
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才 能使得抢救质量得到保证。
五定内容: 定数量品种 定点安置 定人保管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
3
抢救设备管理
-抢救室 -抢救床 -抢救车 各种常用急救药品 、急救用无菌物品、其他急 救用物 -急救器械
4
抢救室 抢救床 抢救车 急救器械
5
急救药品 无菌物品 其它用物
6
类 别
常 用 药
物
心三联 呼二联
升压药 利尿药 强心药 解毒药
规范抢救护理程序的意义
• 用 2 急诊护士在危重患者抢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急诊科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并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高度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力的急救护理队伍。急患者所
急,想患者所想,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不抛弃、不放弃,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以赴。我们的睿智、我们的沉 着冷静、我们娴熟过硬的操作技能,无异于给患者及家属 一颗定心丸。让患者安心,家属放心,最终获取抢救的成 功。
物品的管理
抢救药物的备用
• (1)除抢救车外,应再备一盘适合本科的常用抢救药品, 定点放置。 • (2) 药盒上除剂量名称外,应编号保管。 • (3) 要预测够一个病人抢救中所需的药量
物品的管理
治疗车与抢救车上的放置
• (1)药盒应归类顺序放置
• (2)注射器应备好放置(与药盒一致) • (3)常用药物可以抽好放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等) • (4)抢救车里的东西不能乱放,以免丢失在床上 • (5)标本与弯盘不能乱放或乱动(装安 )以免安瓿 丢失,应独 立存放,抢救后经双人核对后方能丢弃。应备两个弯盘.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滕州市中医医院
吕高静
高效的复苏团队
CPR 全面的急救知识 精湛的急救技能
分工合作
密切协作
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 -制定抢救方案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做好查对工作、抢救记录 、做好交接班工作 -安排护士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善的抢救器械和药品 -抢救用物的日常维护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
急
就诊病人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所 以一切工作都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 争,迅速处理。
忙
病人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在发 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抢救工作 ,所以急诊工作十分繁忙。
多学科性
就诊病人病种复杂,常常需要多专科人员 协作会诊,另外,多数病人是初次急诊就 诊,常常有传染病人,易造成交叉感染。
抢救工作对急诊护士的要求
• 1.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 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挽救生命,要求护士必须具备 高度的抢救意识,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 患者的同情心,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迅速应变能力。 因此,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自觉地钻研业务,学
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逐渐养成对急救工作的特殊敏
非抢救性工作
治疗
负责就诊后病人的治疗 ,如各种注射,抽血、 导尿等工作,要求治疗 无差错,并负责治疗物 品准备齐全,供应室物 品确保不过期。
留观
负责留观病人的治疗、 护理、观察病情,并做 好记录,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等。
非抢救性工作
清创
协助医生做清创缝合的 术前准备及做好清创物 品的准备,包括小手术 包的清洁、包装、消毒 及清创室内的器械、敷 料及药等确保无菌消毒 ,不得过期,常备不得 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