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课程介绍绪论

合集下载

设计概论-1绪论

设计概论-1绪论

第一章 绪论
4.3 设计是进行生产与管理的手段
现代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体现是在企业形象策划的视觉识别系统中, 且以此来塑造企业文化。 作为CIS的视觉识别系统(VIS),它是以企业标志为中心所展开的一系列的设计 ,包括企业产品包装、信息传播、商业活动等方面使用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色彩 、统一的理念、统一的服饰、统一的标识、统一的规则、统一的策略和方法,使 企业成为一个具有个性和可以认知的整体。这种个性主要体现在对外交流中企业 所展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面貌。
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 1.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 2.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求; 3.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前两个层次的消费主要是大批量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实用商品,以“ 物”的满足和低附加值商品为主。而第三个层次则满足“人无我有,人有 我优”的愿望,这种“知”的满足,必然要求高附加价值的商品。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跨入了设计时代,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 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即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价值 的时代。
第一章 绪论
二、设计的定义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ara”,其本意是“徽章”、“记号”, 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使之得以被认知的依据或媒介。 1974年,第15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Design”的解释更加明确, 更具有现代性。即指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 思。一般是指能用图样、模型表现的实体、但并非最终完成的实体,只指计 划和方案。
功能性
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
审美性
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

工业设计专业所有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专业所有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view/982781 64f5335a8102d2200f.html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3)《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5)《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7)《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9)《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12)《速写》课程教学大纲 (14)《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序》课程教学大纲 (16)《透视与阴影》课程教学大纲 (18)《材料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20)《字体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2)《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24)《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6)《设计表达》课程教学大纲 (28)《计算机辅助设计Ⅰ》教学大纲 (30)《计算机辅助设计Ⅱ》课程教学大纲 (32)《计算机辅助设计Ⅲ》课程教学大纲 (34)《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6)《展示与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8)《产品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40)《产品设计Ⅱ》课程教学大纲 (41)《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44)《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6)《商业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48)《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0)《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2)《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4)《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工业设计专业总学时 48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大概了解工业设计以及相关的课程。

2、了解工业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3、要了解工业设计最终要解决的是人们在生存活动中不合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要使学生明确四年的工业设计教学最终要教给学生的是一套发现问题、限定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课程基本内容1、绪论工业设计概述什么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产生工业设计与经济的联系工业设计在社会总的地位2、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革命莫里斯和手工艺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包豪斯北欧美国日本台湾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3、工业设计的概念概念的限定人的意义与地位----设计的目的工业设计的定义和外延工业设计的观念工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工业设计的原则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与职责4、设计观念的正误装饰观造型观技术观功能观方式观5、工业设计的范畴和程序及评价工业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的评价(九个标准)三、课程教学要求1、绪论工业设计及产生的背景2、工业设计的发展莫里斯和手工艺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包豪斯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3、工业设计的概念工业设计的概念提出与限定人的意义与地位——设计的目的工业设计的定义与外延工业设计的概念工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工业设计的原则4、设计观念的正误装饰观造型观技术观功能观方式观5、工业设计的范畴和程序及评价工业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的评价(九个标准)四.课程考核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和基本概念,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围绕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目的进行思考,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

工业设计概论框架图pdf(程能林)

工业设计概论框架图pdf(程能林)

第五章 设计形态学
第一节 设计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概述
一、形态的基本概念 二、设计与形态学
第二节 艺术设计形态的构成与分类
一、形态的构成与分类 二、概念形态的运动、变化与组合 三、自然形态的启示
第三节 艺术设计形态的创造与人类的感知特性
一、艺术设计形态创造中的秩序感 二、艺术设计创造的形式美法则 三、艺术设计形态创造与完形心理学
第二节 设计管理的历史与三个发展阶段
一、设计管理简史 二、设计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三节 设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把设计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三、将设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品牌整合设计管理
一、什么是品牌 二、品牌的打造 三、品牌传播 四、从企业的品牌到企业的产品品牌文化内容推演
一、环境与环境意识 二、环境设计的概念与要素 三、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四、现代环境设计的理念与趋向
第二节 环境设计应用与发展
一、室内环境设计 二、公共环境设计与规划 三、新媒体与展示设计
第十章 设计管理
第一节 设计管理的根本目标与基本任务
一、设计管理的根本目标 二、设计管理的任务 三、设计管理的一般分类 四、设计管理的作用
一、艺术设计符号的外延意义 二、艺术设计符号的内涵意义 三、符号意义的意识形态层面
第四节 艺术设计符号的传播与认知
一、艺术设计符号的传播模式 二、艺术设计符号的认知与理解 三、影响设计符号语义传达的因素
第五节 艺术设计符号的分析原则、方法与运用
一、艺术设计符号的分析原则 二、艺术设计符号分析与应用的方法
一、工艺美术运动 二、新艺术运动
第二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 二、包豪斯

无机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绪论

无机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绪论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并向其它专业提供设计依据和要求工厂设计由各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包括矿山原料工艺总图运输电气动力土建工业卫生工程和技术经济等专业工厂设计由各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包括矿山原料工艺总图运输电气动力土建工业卫生工程和技术经济等专业1需要大宗天然矿物原料矿山依存性大一般自开矿山靠矿山建厂2产品燃煤也是大宗材料物料运输量大同时为低价物品必须有良好的运输条件3煤电能源消耗大余热大节电节煤余热利用垃圾废弃物能源利用其他能源利用4重型设备与建构物质量大须有良好的地质条件5设备多种体型大多层厂房工艺布置与土建关系密切6粉尘大硝硫含量高1设计要达标投资省工艺流畅人力少环保
(5)工程设计是一个多影响因素、多学科专业人员配合才能完 成的复杂过程,但设计过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设计文件包括图纸、 计算说明书及与工 程相关的其他文件
设计的类型
新建工厂设计 老工厂改造与扩建 车间与厂房局部修建
绪论
4、工厂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的好 坏取决于设计
工程项目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实现:工厂建成或改造后不但产品优良、产品 市场广阔,而且原、燃材料消耗低、劳动生产 率高、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投资效益高, 同时安全系数高,对环境污染小。 工厂建设与改造后技术先进与否,产品质量如 何,主要取决于工厂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须有良好的 地质条件 工艺布置与土
建关系密切
防尘 脱硝 脱硫
绪论
7、工艺设计人对工程设计应有的基本认识
(1)设计要达标、投资省、工艺流畅、人力少、环保。
(2)在可靠、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3)追求整体的最优效果,综合考虑各种因数,以达到最佳设 计。
(4)进行多方案对比、听取多方意见,考虑发展、扩建需要。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学科发展问题
教育目的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环境分析



学习心理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方法设计
修 改
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操作系统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因素 第二节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课程编制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第二节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第六节课程实施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七节课堂管理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 第二节课改前提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 教学反馈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 教学反馈的意义、内容及形式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课程概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

设计概论教案范文

设计概论教案范文

设计概论教案范文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DESG101
学分:3
课时分配:48学时(18讲授学时,30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无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从而为他们在设计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创作提供基础。

二、课程内容
1.设计概论概述
-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设计领域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设计思维与创新
-设计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创新与设计的关系
-创新方法与工具
3.设计原则与要素
-设计原则的种类与应用
-设计要素的概念与应用
-设计原则与要素在实践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4.设计方法与过程
-设计方法的种类与选择
-设计过程的基本步骤与流程
-设计项目管理与评估
5.设计与社会责任
-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设计与文化传承与创新
-设计与社会问题解决
三、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设计概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式教学:通过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设计概论理论,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3.讨论式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和创新思考。

4.模拟演练式教学:利用角色扮演等模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估
1.课堂小测: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自然科学概论讲义设计.绪论

自然科学概论讲义设计.绪论

●公元前30世纪,古埃及创造了世界上当时最辉煌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创造了奴隶社会最辉煌的科学技术体系。

●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8世纪,中国的汉唐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对外开放的超级大国。

●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文化科学技术全面倒退。

如何理解这些历史之谜?惟有认真研究东西方科学、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史全过程,才能得出比较清醒的结论。

第一讲绪论课程的定位:《自然科学概论》是为提高学生科学技术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当代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相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程所蕴涵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多地关注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树立对科学的崇敬和对人的关怀。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大概内容,能够对科学技术重大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作出分析;形成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方面的基本素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能够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文化对于现代人类文化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科学技术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课程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史;●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构成、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科学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基本的教学策略:●从问题出发,采取逻辑推导,进入基础理论解决问题。

●在讲解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渗入哲学方法论的精神。

●通过科学发展的历程,从动态的角度加深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采取形式:以讲授和小组研究学习相结合●学习方式:查询资料、阅读书籍、小组讨论、整理提炼、专题报告等。

自然科学概论专题作业参考题目1.结合自己成长历程谈谈对自然科学的认识2.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3.自然观演变的轨迹追踪与启示4.古希腊形成了什么科学传统?5、你是怎样看待“李约瑟之谜”?6.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7.人与自然怎样走向新的和谐8.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说明了什么?9.“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重要”(莱辛(德))10.谈小教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科学概念的认识1、“科学”名称的由来●历史上,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

设计概论课件-图文

设计概论课件-图文

设计概论 绪论
儒、道、禅三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干,它们对“器”的认识,对造物的思 考构成了中国传统设计形态的哲学视野 。 中国古代虽然有着对造物设计的思考与 言说,但并没有将设计作为一项独立的 本体来研究,而中国现代设计则更多是 西学东渐的产物。
设计概论 绪论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各种设计思潮和国 内时局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设计在近百 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图案学”到“工艺 美术”再到“艺术设计”的名称变换。 这三个名称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最 初“图案”一词就包括了平面图形和立体 形态的设计,与Design一致。后来的工 艺美术指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类物 品的设计。现在用的艺术设计是前两个 名词内容完全相同。
设计概论 绪论
什么是艺术设计? 就字面意思而言,由“艺术”和“设计”两个 词组合而成的,其中“设计”是中心词,“ 艺术”是它的限制词和修饰词。艺术设计 不是纯粹的艺术,也不是一般的设计。 而是融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 。
设计概论 绪论
艺术设计术语来源:1998年在制定高校 专业新目录时正式提出来,白以前的环 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 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 室内与家具设计等专业合并而成。
设计概论 绪论
中国古代的造物工艺是中国设计的古典 形态,而且在中国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 (儒、道、佛)中,有着许多关于设计 的思考。 如:儒家重器,特别是礼器。礼器原本 也是实用器具,当其在特定的礼仪上使 用成为定制之后,就转变为礼器。
设计概论 绪论
道家轻器,轻视用器,也不重视礼器。 这种态度是道家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 真的必然结果。 禅宗讲究心灵的觉悟,因此根本问题不 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即对于人自身 的佛性也就是自性的发现。所以,器在 禅宗中也是无关紧要的,甚至会搅乱人 的本性,使人妄生贪欲,阻碍人顿悟成 佛。

设计概论1.第一章 绪论

设计概论1.第一章 绪论
现代设计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手段、改善人类生活的方法, 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1.2.1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设计作为经济和意识形态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机构或 团体发展自我的强有力的手段。
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把发展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作 为一项基本国策,置之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英国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展示馆—日本一共有68家企业入选,分别是: 排名 企业中文名 企业国籍 经营范围 营业额收入(百万,美 元) 8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 185,805.0 24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4,869.3 31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 87,510.7 38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83,596.3 41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 83,273.8 47 松下电器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78,557.7 65 索尼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025.6
• 战后初期,由于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及美国产品和文化输入 的影响,美国工业设计的方法及表现形式都对欧洲和日本 的工业设计产生广泛的影响。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加 上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国家都逐渐形成了具有 自己特色的工业设计,特别是意大利、德国、斯堪的纳维 亚国家和日本。
德国设计
• 随着经济的复兴,德国成了设计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 并发展了一种以强调技术表现为特征的工业设计风格,认 为产品在整体上不应有与功能无关的表现性特征。
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设计发展起步晚,与日本有 许多相似之处,而且,我们有着比日本更为悠久的传统,无比 丰富的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是我们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设计源 泉,在发展民族风格上更具有优势,在现代设计方面,东邻岛 国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苹果手机的收入分配 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 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

服装设计概论结课论文

服装设计概论结课论文

服装设计与服装潮流绪论:如今服装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多元化了,服装设计与潮流之间存在的唯美关系也越演越热。

我们日常生活中,服装不仅仅只是一种遮掩身体的功能,还承载了其他的多种功能。

一个成熟和生活有品质的消费者,他在选择服装时,不仅要考虑自己职业和年龄,还需要考虑到所穿服装出现的场合。

而对于服装设计者来说,也应该看清趋势,设计出符合潮流,又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服装。

本文就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这一议题,介绍了时尚文化概论相关概念,分析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共同性,最后讨论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服装、潮流、设计、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一、服装设计的精神追求当前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对时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重点介绍了时尚文化概论相关概念,分析了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共同性,并讨论了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得出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在文化方面、设计方面、灵感方面相互契合之处。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必要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如何感知、如何行为和如何思维。

尤其是在当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情感越来越成为服装产品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砝码。

它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力和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被设计师们所认识、所运用、所追求。

“情感化没计”就是“全面注重美观和情感因素的设计”它是以人性化的理念从事产品设计,努力将人们的情感要素植入到设计之中,使设计作品与人之间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并形成稳固的情感纽带,在满足人们对产品普通实用性需求的基础上,又满足了人们情感上的深层次需求。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的基本造型要素包括:造型要素、款式要素、面料要素、色彩要素、图案要素、搭配要素、风格要素等,都各自会在服装表现中呈现出不同的情感特征。

如:柔软宽垮的休闲服装给人惬意、舒适的情感体验,合体挺括的职业装给人严肃、庄重的感受、皮草领饰的羊绒大衣给人温暖奢华的感受,粉红色给人稚嫩、柔软的感觉,绛紫色给人高贵、冷艳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公35—95) 的艺术分类:“理论的艺术”、“行动的艺术”和“产品的艺术”。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定义“理性的正当秩序”,出现了“自由艺术”, 分类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 •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古老含义才重新恢复,艺术家等同于工匠。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达·芬奇(1452-1519)和他的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米 开 朗 基 罗 (
1475-1564
) 和 他 的 艺 术 设 计
圣彼得教堂圆顶(1546-1651)
最后的审判(1536-1541)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设计不但丰富历史文化遗产,更缔造了当代社会的物质文明, 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桥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什么是设计?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清晨梦中醒来,你会看到什么 ?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舒 适 柔 软 的 床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格 调 高 雅 的 设 计 风 格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舒适的生活用具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漂亮的植物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下课,今天的作业是上网,要快。”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设计的起源:人的需要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古代,人们为了生活而创造工具、建造房屋,在这些技术性行业中,肯定是先有形象和计 划。当形象和计划得以实现时,开始产生设计意识。在那个时代,这种意识是包括在制造物品 这种技术行业之中的。
网络学习资源
• • • • • • • CO •

白视中视视筑
蹄土茶觉国觉觉龙
室木居中建在同网
内在家国筑线盟
设线











考核方式
课时时间:18周 共36节课 课程考核:百分制
期末考核(60%) 过程考核(40%)
期末考核:闭卷考试 过程考核:1.平时作业 20%
2.出勤率 20% 旷课五次(含五次)以上取消考试资格,五次以下1次扣2分。
• 教师讲解
例:半坡文化的介绍
❖既要把知识点、知识面讲到位, 又要适当穿插设计史趣闻轶事, 传奇人物。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 教师讲解 • 案例分析 • 学生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 教师讲解 • 案例分析 • 学生讨论 • 老师总结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这一切全是设计创造的难以抵御的诱惑力。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当你和家人进入博物馆,你会看到什么?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商周时代纹饰彩陶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西周青铜器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细腻繁杂的清代刺绣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当你看电视正入迷,你会看到什么的出现?
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
课程重、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 设计的发展历史 • 设计的门类 • 现代设计方法的探讨
本课程的难点:
• 对于设计思维,设计心理等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及自身认识的提升 • 设计理论的整体把握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教师
案例
讲解

分析

学生

讨论


教师总结

学生思考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远古的人们会用动物的牙齿做成项链,用树叶做成衣裙,树皮做成面具。这种既有实 用功能又有装饰作用的造物活动,使设计与美,设计与艺术从一开始就已经不可分割了。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远古人类的造物活动
山顶洞人的项链复原图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酒具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 远古时期,人类就出现了设计活动 •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只是指一种”技能“或者“手工操作技巧”。
设计首先是一种最简单原始的造物活动。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设计的起源:人的需要
心理学家们认为在造物的背后,应该毫无疑问地有着更为强大的动力,那就是人类对 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思考。远古人类一旦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于灵魂就会充满丰 富的想象,这些物是一种象征。可以推断,造物的原始动力一方面离不开生活的物质需求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动力来自于精神需求。
设计概论
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必修课
公修课程模块
大学英语、形 势与政策、 计算机应用基 础、传统文化 经典导读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色彩、素描、 装饰材料学、
设计概论、
施工工艺学、 徒手表现
选修课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CAD、 3DMAX技术、 室内装饰概预算
根据探讨的结果做一个总结,归纳
上文 。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 教师讲解 • 案例分析 • 学生讨论 • 老师总结 • 学生思考
根据理论知识查找相关案例,加以
分析简述。加深对本章知识点的 印象。
教学保障
图书馆艺术类资料
2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制定课程内容
1
5
优秀案例欣赏评析
网络学习资源
3
4
教学PPT学习资源
• 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也直接反映了该国的政治面貌、经济实 力和文化传统。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装潢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
设计概论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美术基础
计算机应用 基础
设计概论
摄影技术
CAD
3DMAX
概概预预算算
装潢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定位和培养目的
培养目的: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风格,开发艺术想象力 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独立艺术创作的 能力。通过学习设计概论,掌握设计理论研究的 一般方法,学会运用非文字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形成自己对设计 的认识。
精 致 的 软 装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这些都是设计的产物。 正是设计构建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面貌和行为模式,并 改变了人类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思维。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当你和朋友逛商场,看到心动的商品,你会如何?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Nhomakorabea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导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