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小拱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小拱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近年来 , 小拱棚西瓜 已成为青铜峡市农 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
业。 经过几年 的摸 索, 总结 出一套小拱棚 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 现介
绍如下。
或坐果节位过高 。基 施磷 、 钾肥 应早施 , 集中施于根系密集的区 域。磷、 钾肥基肥 比例应 占总施肥量的 6% 每 6 7 z 0 , 6 m 基施过磷酸
23 斑潜 蝇防治 .
西瓜苗期斑潜蝇危害 严重 ,可选 用 1 % 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 0 10 0倍液 , 4 % 0 或 0 绿菜宝乳油 1 0 - 0 0 I 0 倍液进行防治。 0 5
43 追肥 .
小 弓棚西瓜追肥最佳时期在果实坐稳 、 有鸡蛋大小时。此期
追肥应以钾肥为主 ,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 6 7 6 m 施尿素 8 g过 k,
13 播 种 .
每年 3月 2 5日左右 , 覆盖地膜后 1 c m地温稳定通过 1 c , O C O 因此将育苗时间确定在 2月 2 5日左右 。 为了保护西瓜幼苗根 系,
度, 以利更 多干物质 的合 成与积 累。5月下旬 , 界气温稳定在 外
1 c 以 上撤 棚 。 c 5
6 c 。 栽 当天 不 封 口 , 栽 后 第 三 天 封 口 。 栽 第 四天 当棚 温超 0m移 移 移
般选 用早 熟、 抗病虫、 含糖量高 的品种 。如 : 金城 l号 , 梅
亚早熟 2 , 号 早熟蜜龙等。
12 种子处 理 .
播种前晒种 1 2天 。用 5 c温水浸泡 1 - ~ 5c 1 0 5分钟 ,或 用 5% 0 多菌灵 5 0倍液浸种 1小 时 ,水 温 2 - 5C 0 0 2 c 清水浸种 8 1 - 2 小时 , 出沥干, 2 - 0c 涝 在 5 3 c 条件 下 2 3天即可发芽。 -

北方地区小棚西瓜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小棚西瓜栽培技术

片( 刮脸 刀 片 即可 , 刮 脸 刀 片 必 须 用 新 的 ) 用 但 。 第 一 步 为 接 穗 处 理 。用 刀 片 在 子 叶 下 0 5~ .
2 定植前准备
结合 耕 翻 施 发 酵鸡 粪 9 ・h 0 t m~, 酸 二 铵 磷
4 0 0 g・ m , 5  ̄6 0k h 硫酸 钾 4 0 6 0k h 5 ~ 0 g・ m~; 定 植前 5天 先把 发 酵 好 的 鸡 粪撒 施 到 地 里 , 后 然 进 行深 松 起 垄 , 宽 6 ~ 7 m 。两 垄 扣 一 幅 垄 0 0c
1 3 2 播 种 方 法 先 把 砧 木播 在 铺 有 电热 线 的 ..
育苗 床上 , 每个 营养 钵播 一粒 催好 芽 的砧 木种 子 。 1 0d左右 在育 苗盘 中播 西瓜 种 子 。
1 4 劈 接 .
1 4 1 嫁 接 方法 ..
嫁接 使用 的工 具有 嫁接 夹 , 刀
砧 木处 理 。去掉 砧 木的生 长 点 , 留一 子 叶 , 子 叶 两
断增加, 小棚 西 瓜 栽 培 , 由于 提早 种 植 , 用 嫁接 采
栽培, 不仅 提前 2  ̄3 0 0d上 市 , 延长 收 获期 , 还 从 而使 产 量 和 效 益 大 幅 度 提 高 。深 受 广 大 农 民
接、 苗 、 摆 浇水 、 膜 、 棚 和遮荫 同 时进行 。 铺 扣
水 分 管 理 : 接 后 水 分 管 理 十 分 重 要 , 在 嫁 嫁 可
接 的前 3d给砧 木 的 营养 钵 浇 透 水 , 防止 当天 浇
水 降低 地温 , 坨 必 须 保 持 湿 润 有利 于成 活 。把 土
温 湿度 调控 : 3天 , 闭小 拱 棚 , 间地 温 前 关 夜 不低 于 1 ℃ , 温 不低 于 1 ℃ 。白天不超 过2 ~ 8 气 5 4 2 ℃ , 阴天 低 温可用 灯炮 加 温 。 白天必 须遮 荫 。 愈 合 期 。砧 木 比接 穗 提 前

小拱棚西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小拱棚西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或 金 雷 多米 尔 l 0 0 0倍 液或 恶 霉 灵 1 5 0 0倍 液 喷 药
壮 苗 地 上部 特 征 : 节 问短且 均 衡 ; 叶 片纯 绿 、 心
叶亮 绿 . 子叶完 好 . 苗 大小 整齐一致 。
防治 , 每隔 7 ~ 1 0天喷 1 次, 连喷 2 ~ 3次 。 农 药最好 交
二、 整 地 施 肥
小 拱棚 西瓜 双膜 覆盖 栽培 技术 是 近年来 博 湖县
大 力推 广 的一项 设施 种植 新技 术 , 以其 技术 简 单 、 投
选择 地 势 平 坦 、 土 层 深厚 、 土 质疏 松 肥 沃 、 排 灌
方便 、 盐碱 化程 度低 、 土 壤肥 力较 高 的壤 土或 沙壤 土 地, 前作 以谷 类 、 葱蒜类 、 豆类 作物 为好 。 结 合秋 翻冬 灌, 6 6 7米 施 入腐 熟有 机 肥 3 0 0 0 ~ 4 0 0 0千克 、 腐 熟 油渣 6 0 ~ 8 0千克 、 重过 磷酸 钙 2 5 ~ 3 0千 克 、 氮 磷钾 复 合肥 2 0 ~ 2 5千克 、尿 素 1 0 ~ 1 5千 克 。机械深 耕 土壤
高 忽低 , 是 防止病 害发生 的关键 。 温室 通风处 加 防虫
四、 育成苗标 准 苗色浓绿 、 叶片肥厚 , 茎秆粗壮 、 节间短 、 有 韧 性, 不易折断 , 株高 1 5 ~ 1 8厘 米 , 茎粗 3 ~ 5毫 米 , 有 5 - 6片真 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和温 室 内悬 挂 黄板 。 发现 个别病 株立 即拔 除 。 病 害 防治应 以 防为 主 ,在 幼苗 出齐后 用普 力 克 6 0 0倍 液
用5 4 ℃温水 浸 种 3 0分 钟 , 边浸 边 搅 动 , 当水 温 降至 2 0 %时 停 止 搅拌 , 浸 泡 2小 时 , 然 后 捞 出催 芽 。

小拱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拱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拱棚栽培是全国应用面积较大的一种早熟西瓜栽培方式,技术简单、成本低,短期即可见效益。

在早春低温条件下,西瓜小拱棚栽培能促进早熟、增产,经济效益可观。

本文总结了小拱棚搭建、西瓜嫁接育苗与田间管理关键技术,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一、小拱棚的构造和特点小拱棚搭建的方向选择南北走向,这样有利于拱棚充分采光,每个拱棚的适宜占地宽度为1.3~1.7米,长度依地形而定。

做栽培床前,在每个拱棚的中间开挖50厘米宽、40厘米深的沟,沟中施入高温发酵过的农家肥,然后进行深耕操作,以保证土壤营养充足、均匀。

为促进西瓜苗的生长,栽培床设计成龟背形,宽60厘米,高15~20厘米。

栽培床两侧分别布置浇水沟和畦埂,浇水沟用来灌溉和排涝,宽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畦埂的高度和宽度均为30厘米,畦埂用来插拱形竹片,每根竹片相距1~1.3米,为保证拱棚内部的空间和牢固性,竹片的长度不小于2米,厚度不小于4厘米。

拱棚架搭建好后,上面覆盖尺寸匹配的薄膜,周边用土壤压严实。

每个小拱棚之间的间距约1米。

二、嫁接育苗1.苗床设置。

苗床的选址地势要高,南北走向最佳,土壤要平整,苗床东西宽不低于1.3米,畦埂的宽不低于30厘米,高度在20厘米左右。

2.营养土配方。

营养土的结构和成分直接影响西瓜幼苗的生长发育。

西瓜育苗用的营养土,要求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营养全面,无虫卵、病菌、石块和杂草种子。

常用的营养土配方(质量比)有:①田土3份、草炭土3份、熟羊粪4份;②田土4份、熟羊粪4份、熟鸡粪1份、稻壳1份;③沙土4份、黑土3份、熟羊粪3份;④草木灰4份、熟羊粪5份、锯末1份。

配好的营养土每立方米再加硫酸钾900千克、磷酸二铵900千克,或磷酸二氢钾400克、多菌灵80克左右,搅拌均匀后待用。

各地种植户根据本地资源情况,选择相应的营养土配方。

为避免土壤带菌,不要从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内取土,更不能从使用过除草剂的地块取土。

3.温棚消毒。

温室大棚的消毒方法有:火烧消毒法、太阳能消毒法、硫磺消毒法。

三膜一苫小拱棚西瓜栽培模式

三膜一苫小拱棚西瓜栽培模式

三膜一苫小拱棚西瓜栽培模式
张 成 霞
贾利 元
体 温 度 升 到 2 q时停 火播 种 , 种 时苗 床 浇 足 底 水 , 在 营 5C 播 先 养 钵 ( ) 问 扎一 个 l 米 深 的 小孔 。 将 种 子 平 放 在 营 养 筒 中 厘 再
(. 丘 市 睢 阳 区农 业局 ; . 丘 职 业技 术 学 院) 1商 商 2 三 膜 一 苫 小 拱 棚 西 瓜 是 商 丘 市 睢 阳 区 李 口镇 早 熟 西 瓜
2 4小 时 。  ̄
定 植 前一 周温 度 控 制 在 2— 5 嫁 接 苗 在 嫁 接 后 的前 2天 。 0 2 ℃。
白天 温度 控 制 在 2 ~ 8 , 行 遮 光 , 宜通 风 ; 接 后 的 3 52℃ 进 不 嫁 .
6天 , 白天 温 度控 制 在 2 — 8 , 间 1— O ; 后 按 一般 苗 22℃ 夜 82℃ 以
湿 度 高 时 通 风 排 湿 ,并 逐 渐 增 加 通 风 时 间 和通 风 量 。嫁 接
2 .催 芽 。将 处 理 好 的 有 籽 西 瓜 种 子 用 湿 布 包 好 后 放 在 2—O 8 3 ℃的 条 件 下 催 芽 。 将 处 理 好 的 无 籽 西 瓜种 子 用 湿 布 包

l~ 2天后 按 一 般 苗 床 的管 理 方法 进行 管 理 。 O1 ( ) 照 管 理 。 幼 苗 出 土 后 , 床 尽 可 能 增 加 光 照 时 3光 苗
顶 插 接 和 劈接 的砧 木 播 在 苗床 的 营养 钵 ( 1 中 , 穗 播 在播 g) 接 箱 里 。 面 撒 毒 饵 防治 地 下 害虫 , 面铺 盖 地 膜 保 温 保湿 。 床 钵 温 床 夜 间 加 盖草 苫 。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一、选地种植西瓜,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地。

沙土地是西瓜生长的理想土壤类型之一,通风透气,透水性好,利于根系生长和排水。

在选地时,要选择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结果。

二、制作小拱棚在沙土地上栽培西瓜,可以选择搭建小拱棚,有利于控制温度、湿度和遮荫。

在选址后,首先要进行清理,清除杂草和石头。

然后搭建小拱棚,选择高度适中的拱形架,用竹子或铁丝制作,再铺设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拱棚上,以利于充分的日照和保温。

三、施肥西瓜对土壤要求较高,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施肥。

选择磷酸二氢钾、有机肥或者腐熟的稻草灰等肥料,进行施肥处理。

在肥料施用后,要充分深耕和松土,以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四、选种在选种时,要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西瓜品种。

常见的有精品西瓜、日本黑皮西瓜、籽瓤西瓜等,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五、播种在播种前,要充分浸水保湿,然后将西瓜种子按照一定间距进行撒播。

播种后,再覆盖一层土壤,轻轻拍实,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播种后,适当喷洒草木灰或者农药溶液,以预防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六、管护管理在西瓜生长期间,要做好充足的灌溉工作。

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同时要注意定时松土、除草和施肥工作,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风透气。

在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要进行揭叶和落蔓,以利于光照和株间通风。

七、收获西瓜生长期大约为70-100天左右,当西瓜表面出现裂纹,果蒂变黄,声音浑浊时,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和整理,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受潮腐烂。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可以在沙土地上栽培出丰硕的西瓜。

选择适宜的土地、搭建小拱棚、施肥、选种、播种、管护管理和收获,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希望这些建议对于想要在沙土地上栽培西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祝大家都能获得一个丰收的季节。

小西瓜早春拱棚栽培技术

小西瓜早春拱棚栽培技术
速克灵 烟雾 剂熏 蒸 。
— —
病 害 主要 是病 毒 病 、 自粉病 、 霉 病 等 。 灰 病毒 病应 以防 为主 , 主要采用 温 汤浸种 , 防止
种子 带毒 , 时早 播 , 适 早定植 , 加强 管理 , 提高
抗病 能 力 ; 一 方 面 , 时 消灭 蚜 虫 , 少传 另 及 减 毒媒 介 ,可喷 l%P 虫啉 20 0倍 液进 行 防 O l t 0
苗 后穴 内浇 小水洇 透 , 水渗 后封 穴 , 随后盖 上 棚 膜 , 后再 盖其 他各层 覆 盖物 。 午 以保 持夜 间
温度。 ‘
主 。 时补 充 一 定 量 的 磷 肥 , 般 6 67 m 同 一 6.
施 氮 磷 钾 复合 肥 5 g 0 k ,于 垄 侧 开 沟撒 施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足基 肥 一 施
小 西瓜 种 植 密度 高 , 留
瓜茬 次 多 , 收期 长 , 采 需肥 量 大 , 因此 应 十分 重 视 基肥 和造墒 , 以维 持 生 长期 间水 分 和养
分 的均衡 。 一般每 6 6 6 .m 施腐熟有机肥 6m , 7 。
氮 磷 钾 复 合 肥 5 g 分 层 施 用 。方 法 是 按 0k , 平 均 行距 20 22 开 深 沟 ,沟 宽 5 m, .~ .5m 0a
栽培 方式 , 在拱 棚 内进 行小拱 棚 、 地膜等 多层
覆盖 , 量提 高地 温 、 温 。适 宜 播种期 在 1 尽 气 月 中下旬 , 初定 植 , 中旬始 收 , 多茬 3月 5月 可 结果 , 产量 高 。 ( )春 季小拱 棚 栽培 二 2月 中下旬 播
深 4 m, 掘 出 的 土 先 回填 一 半 , 7 % 0c 将 把 0

西瓜小拱棚促早熟栽培技术

西瓜小拱棚促早熟栽培技术

防高脚 苗 、 瘦弱 苗 , 确保 瓜苗茁 壮 、 稳健 。
④整蔓
西瓜生长至 6片真叶后 ,为促进主蔓
生长 和早 结果 , 及 时整蔓 。主要 采用 双蔓整 枝和 三 应 蔓整 枝 。 早熟 西瓜 品种 , 2种整 蔓方法 均可 采用 , 双蔓
5 农 科技 213 4 村 o ( 1)
番 茄 高 产 载 培 技 术
7扣 棚 .
③揭棚 喀什地区西瓜小拱棚栽培揭棚一般在
5月 l 7日。揭 棚 前合理 控 温控水 , 大通 风量 , 一 加 以
扣 棚材料 最好 用 3 . 宽蓝 色或透 明无 滴膜 , 5米 棚 膜 要拉 紧 , 部 压实 压严 。为 防风 , 底 棚膜 上 可用压 膜 线 将棚 膜拉 紧 。 拱棚 底宽 1 — . , 6 一 O厘 米 , .2 8 0米 高 O 9 可 当天扣 棚 当天播 种 , 好 提前 5 7天扣棚 , 地温 最 — 待
g _ t u
… …

… …
J l …・ …
西 瓜 I 洪 硼 提 早 熟 载 培 技 术 l l I
唐 新燕 。 李劲 慧
( 巴楚县 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巴楚 83 0 ) 4 8 0


播前 准备
提高 后再播 种 。 二 、 种技术 播
1 种 时间 . 播
1选 地 、 地 . 整
米 合墒湿 土 即可 。
三、 田间管理 1 . 苗期 管理
些 , 小拱 棚彻 底揭 除后 再加 深瓜 沟 , 待 也可将 瓜 沟 次 性开好 , 度 4 深 0厘米 , 沟开 好后铺 地膜 。 瓜
4覆 盖 地 膜 .

① 间 苗定 苗 瓜 苗 I叶 1心 时 每 穴 间 去 1株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理 , 育 苗 龄 3 右 、 理 苗 龄 3 4片 真 叶 、 长 强 健 、 培 0 d左 生 - 生
根 系 发 育 良 、 过 炼 苗 、 应性 强 的大 苗 。 淮 流 域 小 拱 棚 经 适 黄
二 氢钾 或健 植保 , 延长 功能 叶寿 命 。 果 实膨 大 。 促进
6 植 株管 理
1 品 种 选 择
以上 就 应 放 风 , 度 在 2 温 0℃时应 关 闭风 口 , 棚 内 温 度 白 使
天 保 持在 2 — 0℃ , 间 以 1— 8℃为 宜 。 口应 留在 背风 53 夜 51 风
面 , 防 冷风 直 接 吹 人 造成 “ 以 闪苗 ” 随着 温 度 的 升高 , 逐 。 要
2 培 育 大 苗
培 育根 系发 育 良好 、 长 强 健 的 的 大 苗 是小 拱 棚 西 瓜 生 栽培 中 的重 要技 术措 施 。 一般 要 求播 前晒 种 , 阳光 下进 行 在 消毒 , 然后 浸 种 6 8h催 芽 , 子破 壳 后播 种 【 加 强 温 度 管 ~ 种 l 】 。
现 代农 业 科技
2 1 年 第 8期 01
园 艺学
沙 土地 小 拱 棚 西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栽 培 技 术
刘 广
( 南 省西 华 县 农 业 局 檀 保 站 , 南 西 华 4 6 0 ) 河 河 6 6 0
摘 要 总结 了沙土 地 小拱棚 西瓜 栽 培技 术 , 包括 品种 选择 、 苗 、 育 整地 施肥 、 定植 、 棚 管理 、 大 植株 管 理 、 虫 害防 治等 方 面 内容 . 病 以为 种植 户提 供 参考 。
冬 前深 耕 2~ 0 m 晒 茬 , 不 同 品种 特 性在 西 瓜 种植 5 3 c 按

小拱棚西瓜种植经验

小拱棚西瓜种植经验

小拱棚西瓜种植经验西瓜香甜多汁,是夏季消暑的必备水果。

那么小拱棚西瓜如何种植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小拱棚西瓜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吧!小拱棚西瓜种植:小拱棚的结构与性能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1.6米,先在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并做成60厘米宽,10-15厘米高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

每亩用竹片240-260片。

0.014毫米农膜约7.5公斤或0.03毫米农膜约16公斤,0.005毫米地膜约2.5公斤。

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年份4月初最低温度可稳定在5度以上,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小拱棚西瓜种植:培育嫁接苗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有加温设施的简易温室来培育嫁接苗,用南瓜或葫芦做砧木,采用靠接或顶插接法。

苗龄40天左右。

1、苗床设置苗床南北走向、东西宽1.2米,要求畦底平整,畦埂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

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且无病菌虫卵。

一般选用肥沃田园土2份加1份经夏季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过筛有机肥,然后按每立方加入碾碎的二铵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50%多菌灵3-4两,50%辛硫磷1两,充分混匀后装入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的营养钵中。

播前1周浇足水洇透营养钵。

3、温室消毒播种前温室用硫磺粉2公斤/亩+敌敌畏0.2公斤/亩拌锯末薰24小时。

4、种子处理(1)黑籽南瓜黑籽南瓜种子休眠性很强,当年种子发芽率只有40%左右。

需用赤霉素打破休眠。

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搓洗除去杂物,然后用150-200ppm赤霉素浸24小时。

若用上一年陈籽,则可直接浸种,浸种时间12小时即可。

(2)葫芦籽葫芦籽种皮厚,吸水困难,种子萌发慢,出芽不整齐,发芽势、发芽率低。

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 13·
一 是 要根 据 市 场 需 要 选 择 适 销 对 路 的 优 良品 种 ;二 是小拱 棚双 膜 覆盖 早熟 栽培 ,宜选 用低 温条 件 下坐 果性好 、抗 病 、丰 产 、品质 优 良的品种 ,如 京 欣 1号、 黑金钢 、抗 裂瓜 王等 ,均适 宜种 植 。 2 培 育 壮 苗
育苗 棚应 建 于避 风 向阳处 ,并具 备地 热线 等加 温 设施和 草 帘等保 温 设施 。播 种 后 , 白天 苗床 温度 控 制 在 28℃ ~32℃ , 夜 间 20℃ ~25℃ 。经 历 30d左 右 ,当幼苗 长 至 3叶 1心 时 即可定 植 。 3 整 地 施 肥
入 坐瓜 畦 ,两 蔓 间 隔 l5~30 cm。随 瓜 蔓生 长距 根 50 cm 处 压第 l道 蔓 ,坐果 节 位 前 20—25 cm 处压 第 2道 ,坐 果节 位后 25~30 cm 处压 第 3道 。整枝 时尽量 不要 拉动或 拉 掉主 蔓枝 叶 。 5.3 授 粉 与 留 瓜 。 第 2个 雌 花 开 放 后 , 于 上 午 9:0o前进 行人 工辅助 授粉 ,雄 花 少时可 用 5 mg/kg 的 2,4一D 液抹 在 雌 花 柱 头 上 ,幼 瓜 鸡 蛋 大 小 时 , 选 留 1个子 房 中正 、长 势 良好 的幼瓜 ,将 其 余幼瓜 及 时摘 除 , 以免消耗 养分 。 5.4 肥 水管 理 。西瓜 团棵 后 ,在 距植 株根 部 30 cm 处 开 穴 ,追 施 伸 蔓 肥 ,每 亩 追 施 磷 酸 二 铵 20 kg、 尿 素 5~10 kg、硫 酸 钾 5 kg。 在 幼 瓜 直 径 4~5 cm, 已退 毛 并 开始 膨 大 前 ,距 瓜根 30 cm 处 开沟 或 挖 穴 追 施 膨 瓜 肥 , 亩 施 尿 素 、磷 酸 钾 各 10 kg, 并进 行浇 水 。在 幼瓜 直径 长 到 15 cm 时,再 结合 浇 水每 亩追施 尿 素 8~10 kg。西 瓜 生长迅 速 时需水 量 大 ,特 别 是膨 大 期对水 分 需求 最迫 切 ,此 时如果 缺 水 ,膨 大 期 会 过 早 结 束 ,而 进 入 成 熟 期 , 导 致 瓜 小 、产量 低 。在膨 大 期浇 水不 匀还 易形 成 裂瓜 ,所 以膨 大 期要 小 水 勤 灌 ,一 般 6~7 d浇 1次水 ,连 浇 3次水 。西 瓜采摘 前 7~'10 d停止 浇水 。 5.5 病 虫 害 防 治 。 落膜 后 , 为 防止 炭 疽 病 、蔓 枯 病 的发 生 ,可 喷 洒代 森锰 锌 加新 植 霉素 混合 液 400 倍液 ,果实膨 大 期再 喷 1次 。防 治蚜 虫和病 毒病 可 用 l0%吡 虫啉 可湿 性粉 剂喷雾 防 治 。 6 及 时 收 获

露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露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放 置在大 棚各角 落 , 密 闭熏蒸 2 3小 时。 点燃 -
3苗床 设 置 .
播 种后 白天温 度达 到 2  ̄ 0 夜 晚 1 — O 5 3 %, 5 2 ℃即
苗床 南北走 向 , 东西 宽 1 . , 求畦底平 整 , 2米 要 畦
埂 宽 3  ̄ 0厘米 , 1 - 0厘米 。 04 高 52
延 长大棚见光 时间 , 育壮苗 。 培
3嫁 接 及 嫁 接 后 管 理 .
催 芽前要 晾 干或擦 干种皮 多余水 分 ,待种 子无 水膜 包裹后 再放 到 2 - 5 8 3 ℃环境 中催芽 , 以免种 仁内
水分 过 多、 氧气缺 乏影 响种子萌 动。 5育苗材料 准备 .
① 营养 钵 目前 生产上使 用 的是在 市场上 购买 的成 品营养钵 , 主要用 于培育 南瓜苗 。 播前根 据定植
① 嫁 接前 准备
嫁接 前 12天适 当通 风 降 温 , ~
提高幼苗 适应性 。 为防止发 生病 害可 喷 80倍 百菌 0
清或 1 0 0倍 甲基 托布 津 等。 同时嫁 接前 要适 当控 0
水, 以防嫁 接胚 轴脆嫩劈 裂 。
② 嫁接 时 间 以砧木 苗第 1 真 叶出现 至展 开 片
^^ 农村科技 I = i
2 l() O16
N o n g C u n

K e i d

贴 合 在一起 , 用嫁 接夹 固定 , 移栽 前可 去掉嫁 接夹 。 ④ 嫁接 后 管 理 嫁 接 后 及 时 盖小 拱 棚 保 湿 , 并 用 遮 阳网或类 似物 遮荫 。前 3天一 般不 通 风 , 白天
盘 中 , 平板 刮平 , 1 用 每 5个 1 摆好 , 垛 靠重 力作用 使

寒地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

寒地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

栽培技术Zaipeijishu西瓜是人们喜欢的水果种类之一,其栽培方式对其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目前较受欢迎,并称为双覆盖栽培。

小拱棚具有诸多优点,概括地说就是有较强的密封性,而且还有较好的透光保温性能,同时在方风抗霜冻方面也有较好的性能。

利用小拱棚的这些优点,可以给西瓜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使西瓜在生长过程中免受以上因素的侵袭。

特别是对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更加有利。

小拱棚实行近地层覆盖地膜,这样可以有效促进保墒增温,促进根系伸长。

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这种设施使用起来成本低、建立或拆卸简单,便于操作,有利于西瓜早熟高产,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的重要栽培方式。

一、品种选择在西瓜品种选择方面,根据寒地季节差价较大的气候特点,要多选用早熟品种;另外还要根据种植方式、地理位置和市场销售情况选择品种。

双覆盖栽培方式应选择早、中熟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坐果早,而且耐低温、耐储运的特点。

如果季节差价不大,则应选用产量较高的中熟良种。

二、整地做畦首先要选地,要选择土层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该地还要具备地势高燥、排灌便利的条件。

以利促早熟获丰产。

冬前耕地深度要达到25~30厘米,这样做有利于充分晒垡,等到春季再整平做畦。

注意施肥量,仍以1/3全面撒施,1/3丰产沟深施为好。

三、定植1.定植时间:通常情况下,双覆盖栽培可比露地提早定植20天,也就是在幼苗苗龄在30天左右。

或者说通过双覆盖栽培地温和询平均气温来判断定植时间,双覆盖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3℃,旬平均气温8℃以上可视为安全定植期。

此外,也可以采用草苫多层覆盖保温的方法,当旬平均气温达7℃时即可定植。

2.定植方式:一般采用两种定植方式。

单垄单行双株栽植,其垄距、龙宽、垄稿分别为3.0米、50~60厘米、12~16厘米,每垄栽培一行,每穴定植两株,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穴距分别为30~35厘米和50~60厘米,两种品种每公顷种植株数分别为1.65~2.1万株和1.2~1.35万株。

西瓜小拱棚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技术

西瓜小拱棚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技术

2 培 育壮 苗
2 1 苗 床设 置 .
苗 床 南 北 走 向 ,东 西 宽 12 m,要 求 畦 底 平 整 ,畦 埂 .
宽 3 ~4 m、 高 1 ~2 /。 0 0c 5 0 C/ I
南瓜 与西瓜 靠接 ,南瓜 子叶平 展露心时 去掉 生长点 , 在 子 叶 下 0 5 m处 用 刀片 呈 4 。 向下 斜 削 l时定植、定植后 管理等方 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 综述 。
关 键 词 : 西瓜 ;小拱 棚 ;种 植 技 术
近年 来梅里斯区西瓜小 拱棚栽培面积 逐年扩大 ,常年
种 植 面 积 在 0 1万 h 以上 , 已成 为 继 小 棚 多 层 覆 盖 甜 瓜 .3 m
浸种 约1 5 ,降至2 ~3  ̄ 0m n 0 0C浸种6 。无论采用哪种 ~8h
加 通风换气量 ,缩短遮 荫时间 。约 1 嫁接苗成活后 ,温 2d
度 可 降 到 白 天2 ~2  ̄ ,夜 间 1 4 6 C 6~1 " 8 C。注 意 及 时 去 掉 砧
拌 锯 末 薰2 。 4 h
2 4 种 子 处 理 .
24 1 黑 南瓜 籽 . . 黑 籽 南 瓜 种 子休 眠性 很 强 , 当年 种 子 发 芽率 只 有 4 %左 右 ,需 用 赤 霉 素 打 破 休 眠 。 具 体 做 法 :先 0
多菌 灵 10 0 ,5 ̄辛硫 磷 5 ,充分 混 匀 后装 入 直 径 8 5 -20 g 0o / 0g C1 1 /的 营养钵 中 。播 前 l I、高 0C I / T 周浇 足 水浸 透 营 养钵 。
2 7 嫁 接 后 管理 . 嫁接后 及时盖小拱棚保湿 ,并用遮阳网或类似物遮荫。
为茎粗的2 5 I2 / ~ / ,切 口长 约 1c m。 同时 在 西 瓜 接 穗 相 应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一、选地和准备1. 选择土地:西瓜爱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在选择地块时要选择朝阳而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最好选择沙土质地,这样可以避免积水,利于西瓜的生长。

2. 土壤准备:对于沙土地,需要进行厚肥整地,将土壤翻耕深松,加入有机肥料和腐熟的有机物,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 空间准备:栽培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时,需要事先搭建好小拱棚,搭建好拱棚后方便种植和管理,也可以避免天气对西瓜的不利影响。

二、种植和育苗1. 选择品种:栽培沙土地小拱棚西瓜,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例如泰利、黑王子等。

2. 育苗:在育苗前要准备好育苗土,将土壤消毒后再利用。

撒上一层蛋壳碎片和有机肥料,然后浇透水,沙土地小拱棚西瓜,3月中下旬开始种苗,4月份左右移栽苗床。

育苗时要注意保温和适度的水肥供应,让幼苗生长健壮。

3. 种植:移栽苗床后,要合理排布,每个苗床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方便管理。

三、管理和施肥1. 浇水: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要适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尤其是在西瓜生长期,浇水要勤快一些,并在早晚进行浇水,减少蒸发损失。

2. 施肥:在西瓜结果期前要增施腐熟有机肥,保持土壤的肥力。

也可以定期进行追肥,但要避免施肥过量,以免对作物造成危害。

3. 病虫防治:西瓜生长期间要定期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使用农药时要按照说明进行,不要滥用农药。

四、采收和保鲜1. 采收:西瓜要等到瓜蒂呈黄色时再采收,这时候的西瓜口感和甜度都会更好,可以提前用手轻弹西瓜,声音浑厚则表示成熟。

2. 保鲜:采收后的西瓜要及时进行清洗和阴干,然后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日晒雨淋。

也可以将西瓜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存放在潮湿处。

栽培沙土地小拱棚西瓜需要仔细选择地块,进行土壤准备和搭建小拱棚,合理选择品种和进行育苗,管理和施肥要注意适度,采收和保鲜也要注意时机。

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口感好、品质优良的西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一、引言西瓜是夏季常见的水果之一,其多汁的果肉,清甜的味道,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农村,许多农民朋友们也开始尝试在沙土地上种植西瓜,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收益。

沙土地的西瓜栽培技术与其他土壤类型有很大的区别,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首先在种植西瓜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宜在沙土地生长的品种。

一般来说,对于沙土地,耐旱、耐盐碱的品种较为适宜。

推荐的品种有金花1号、金红、景甜等,这些品种都有着较好的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能力,能够适应沙土的生长环境。

三、改良土壤沙土地一般营养较差,土壤排水性能较好,但是保水能力较差。

因此在种植西瓜前,我们需要对沙土地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首先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翻松,然后添加有机肥、腐熟有机物质或者混合种植有一定数量的农作物残体,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四、合理施肥在施肥方面,沙土地的西瓜栽培需要特别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基肥主要是在播种前施用,追肥可以分几次进行,以满足西瓜的生长需求。

施肥的种类也需选择适宜的肥料,可以使用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也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局部补充钾肥等微量元素。

五、合理灌溉由于沙土地保水性能较差,因此对西瓜的灌溉工作需要格外注意。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渗漏、滴流等方式,使水分均匀渗透到土壤中,以满足西瓜生长的需求,同时避免因地表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水分亏缺。

还要注意避免过量灌溉,以免引起土壤盐碱化和西瓜病虫害。

六、建造小拱棚在沙土地上种植西瓜时,由于气温高、阳光充足,需要为西瓜搭建小拱棚,起到遮阳、保温、保湿的作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简易的塑料棚架和遮光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地搭建起小拱棚,以提高西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西瓜小拱棚栽培(重要)

西瓜小拱棚栽培(重要)

小拱棚西瓜栽培现以2米小拱棚西瓜栽培为例介绍如下:小拱棚的结构与性能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 -1.6米,先在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并做成60厘米宽,10-15厘米高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 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

每亩用竹片 240-260片。

0.014毫米农膜约7.5公斤或0.03毫米农膜约16公斤,0.005毫米地膜约2.5公斤。

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年份4月初最低温度可稳定在5度以上,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培育嫁接苗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有加温设施的简易温室来培育嫁接苗,用南瓜或葫芦做砧木,采用靠接或顶插接法。

苗龄40天左右。

1.苗床设置苗床南北走向、东西宽1.2米,要求畦底平整,畦埂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

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且无病菌虫卵。

一般选用肥沃田园土2份加1份经夏季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过筛有机肥,然后按每立方加入碾碎的二铵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50%多菌灵3-4两,50% 辛硫磷1两,充分混匀后装入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的营养钵中。

播前1周浇足水洇透营养钵。

3.温室消毒播种前温室用硫磺粉2公斤/亩+敌敌畏0.2公斤/亩拌锯末薰24小时。

4.种子处理(1)黑籽南瓜黑籽南瓜种子休眠性很强,当年种子发芽率只有40%左右。

需用赤霉素打破休眠。

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种子 1-2小时,搓洗除去杂物,然后用150- 200ppm赤霉素浸24小时。

若用上一年陈籽,则可直接浸种,浸种时间12小时即可。

(2)葫芦籽葫芦籽种皮厚,吸水困难,种子萌发慢,出芽不整齐,发芽势、发芽率低。

可用热水烫种法处理,先用西瓜雕图片集(20张)凉水浸没种子,再倒入80-90度的热水顺一个方向不断搅动,使水温降到70-75度并保持约1分钟,最后倒入冷水使水温降至20-30度,继续浸种24-36小时,也可参照南瓜种子处理法用100PPM 赤霉素处理;(3 )西瓜种子处理:一种是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清洗后再温水中浸6-8小时;另一种是用80-90 度热水烫种3-5秒然后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55度左右,浸种约10分钟,降至20-30度浸种6-8小时。

小拱棚西瓜种植技巧

小拱棚西瓜种植技巧

小拱棚西瓜种植技巧小拱棚西瓜个大味甜,品质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小拱棚西瓜是怎么种植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拱棚西瓜种植技巧,一起来看看。

小拱棚西瓜种植技巧一、氮、磷、钾三元素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足量的氮肥是西瓜高产的基础。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的组成部分,还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

氮元素供应充足,可以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叶面积加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

而氮元素供应过多,光合产物用于生长多,西瓜的大部分糖分被迫用于蛋白质合成,因而含糖量较低。

充足的磷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促进西瓜根系的发育,花芽分化,使其早开花、早坐瓜、早成熟。

有利于物质的积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提高西瓜可溶性糖的含量。

而钾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催化剂,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糖分和淀粉的合成。

能提高同化产物移动到贮藏的速率,并延长同化产物在库中贮藏的时间。

二、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主要是绿色的叶片。

西瓜叶面积的大小素质,维持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

试验证明,结果盛期有40多片功能叶,叶面积5000-7000平方厘米,可以结成约5千克的果实。

结果盛期达最大叶面积时,田间的叶面积指数以1.5-1.8为宜。

保证一定叶面积和合理叶面积指数是增大果形、产量及含糖量的关键。

在生产中采取的措施是:⑴坐果期前在防止疯秧的前提下合理肥水管理,促使营养生长,在坐果期形成一定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

⑵整枝方式:整枝以三蔓整枝为主,二蔓整枝为辅,保证西瓜坐果时有适宜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这样坐瓜整齐,管理一致,瓜的商品性好。

⑶坐果节位:坐果节位与果形的大小有关,已为广大瓜农熟知。

试验表明:小拱棚西瓜最优坐果节位是第二雌花或第三雌花。

节位是10-15节。

坐果节位过高,表明营养生长过旺,无谓消耗养分;而坐果节位过低,营养生长差,影响果实的膨大。

主蔓上第一雌花(根瓜)坐果,因植株叶面积小,合成的有机物质相应减少。

小拱棚双膜西瓜栽培新技术

小拱棚双膜西瓜栽培新技术
4 定 植
7 %, 以有 机 肥 为 主 ,配 施 适 量 化 肥 。 土 0 壤贫瘠、肥力较差的土壤,每亩施有机肥 5 0 0 0

60 0k 、尿 素 2 、磷 酸 二 铵 2 、 0 g 0 0
选择 “ 尾暖 头 ”的 晴天进 行 定植 ,最好 栽植 冷
硫 酸钾 3 g 中等 肥 力 以上 的 土壤 ,每 亩 施有 机 0k 。 肥 40 0k 、尿 素 I 、磷 酸二 铵 1 、硫 酸 钾 0 g 5 5
月底 ~3月初 。
52 通 风管理 。小拱棚 内晴天 中午 气温可 达 5 . 0℃, 如 果 中午有 1 通 风 ,就 可 能 造 成烧 苗 。 因 ~2h不 此 ,通风 是一 项认 真而 细致 的 工作 。晴天 上午棚 温
2 。化 肥 的 施用 方 法 是 一 部 分 普 施 ,一 部 分 在 5 种 植行 # N约 1 m 处开沟 施入 ,然 后用 土覆盖 。 t - 0c 21 追肥 。西瓜 的追 肥 原则 为轻施 苗肥 ,巧施 伸 .2 . 蔓 肥 ,重 施 膨 瓜 肥 。视 西 瓜 长 势 可 采 取 “ 随水 肥 走 ”的方 法进 行追肥 ,施肥 时期 同地 膜覆 盖栽培 。
棚 萎翥 墓萎誉 彗 篓 蓁 翼 双 萼 收 入
蕙 拱的构建 1小 棚 结 与 造
小 拱 棚 由拱棚 架 和 塑料 薄 膜 组 成 ,拱

接 苗 可 基本 愈 合 , 温 度 白天 2 5℃ ~2 8℃ ,夜 间 l 3℃ ~1 ,1 d后 同普 通苗床 管 理 。 4℃ 0
为栽 培畦 ,小 的部分(. ~1 为 空畦( 1 2 m) 爬蔓 用) 。两
51 温 度 调 控 。定 植 后 3~4d内一般 不 放风 ,提 . 高温 度 以利缓 苗 ,但 要 防高温 烧 苗 。要求 白天温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西瓜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随着栽培设施的不断改进,西瓜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众多设施栽培方式中,小工棚西瓜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投入产出比高。

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通过提早栽种、嫁接栽培,不仅可提早20-30天上市,并为收二茬瓜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加之西瓜采收期正值盛夏,容易销售,经济效益较高,深受瓜农欢迎。

目前已成为保护地栽培西瓜的主要方式。

现以2米小拱棚西瓜栽培为例介绍如下:一、小拱棚的结构与性能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1.6米,先在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并做成60厘米宽,10-15厘米高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

每亩用竹片240-260片。

0.014毫米农膜约7.5公斤或0.03毫米农膜约16公斤,0.005毫米地膜约2.5公斤。

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年份4月初最低温度可稳定在5度以上,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二、品种选择目前生产上多采用京新一号做为主栽品种,搭配品种有美抗九号、日本甜珍等。

三、培育嫁接苗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有加温设施的简易温室来培育嫁接苗,用南瓜或葫芦做砧木,采用靠接或顶插接法。

苗龄40天左右。

1、苗床设置苗床南北走向、东西宽1.2米,要求畦底平整,畦埂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

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且无病菌虫卵。

一般选用肥沃田园土2份加1份经夏季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过筛有机肥,然后按每立方加入碾碎的二铵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50%多菌灵3-4两,50%辛硫磷1两,充分混匀后装入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的营养钵中。

播前1周浇足水洇透营养钵。

3、温室消毒播种前温室用硫磺粉2公斤/亩+敌敌畏0.2公斤/亩拌锯末薰24小时。

4、种子处理(1)黑籽南瓜黑籽南瓜种子休眠性很强,当年种子发芽率只有40%左右。

需用赤霉素打破休眠。

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搓洗除去杂物,然后用150-200ppm赤霉素浸24小时。

若用上一年陈籽,则可直接浸种,浸种时间12小时即可。

(2)葫芦籽葫芦籽种皮厚,吸水困难,种子萌发慢,出芽不整齐,发芽势、发芽率低。

可用热水烫种法处理,先用凉水浸没种子,再倒入80-90度的热水顺一个方向不断搅动,使水温降到70-75度并保持约1分钟,最后倒入冷水使水温降至20-30度,继续浸种24-36小时,也可参照南瓜种子处理法用100PPM赤霉素处理;(3)西瓜种子处理:一种是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清洗后再温水中浸6-8小时;另一种是用80-90度热水烫种3-5秒然后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55度左右,浸种约10分钟,降至20-30度浸种6-8小时。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处理种子后,催芽前都要晾干或擦干种皮多余的水分,待种觜无水膜包裹后再放到28-30度环境中催芽,以免种仁内水分过多氧气缺乏影响种子萌动。

5、播种: (1) 用南瓜作砧木靠接。

南瓜籽浸种不催芽,西瓜种子催芽后同时播于营养钵中砧木和接穗种子各点播两粒,覆土1.5厘米,盖地膜。

白天棚温30-35度,夜间18-22度,保证土温在18度以上,出苗后白天降至25度左右,夜间15~16度。

嫁接前1~2天适当通风降温,提高幼苗适应性。

为防止发生病害可喷800倍百菌清或1000倍甲级托布津等。

同时嫁接前要适当控水以防嫁接时胚轴脆嫩劈裂。

(2) 采用葫芦作砧木顶插接,将催芽后的葫芦种子单粒点播于营养钵中,覆土1.5厘米盖地膜、扣小拱棚。

播后约十天葫芦出全苗并有部分幼苗子叶展开,心叶显露(破心)时,即可播种催芽后的西瓜种子。

西瓜种子播于沙盘中,播前将沙土用开水浸烫,降温后将西瓜种子间隔约1厘米撒播,覆土1厘米,盖地膜保湿增温。

将沙盘至于温室温暖处约5-6天出苗,见光晒一天使西瓜幼苗子叶展开并充分变绿,此时葫芦第一片真叶已展开(一叶一心)为顶插接法的最佳嫁接时期。

6、嫁接:(1)南瓜与西瓜靠接:南瓜子叶平展露心时去掉生长点,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呈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为茎粗的2/5-1/2,切口长约1厘米。

同时在西瓜接穗相应部位向上呈45度角斜削,深度为颈粗的1/2-2/3,切口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同。

将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茎的切口,使二者接口紧密贴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固定接口。

约七天后接口愈合,切断接穗根部,10-15天后去掉嫁接夹。

(2)用葫芦作砧木顶插接:嫁接时先将葫芦顶芽及真叶去掉,仅留两片子叶,然后用一个与西瓜苗粗细相当尖端带有6-8毫米斜面的竹签,斜面向下沿葫芦子叶叶脉与葫芦茎约45度角的方向插入,以竹签尖端刚好露出为准。

将西瓜苗在子叶下8-10毫米处用刀片斜切断茎,切面长度8~10毫米,拔下竹签迅速将西瓜接穗切面向下插入葫芦砧木中,使两个切面贴紧,砧木子叶与接穗子叶呈“十”字形交叉。

7、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及时盖小拱棚保湿,并用遮阳网或类似物遮荫。

前三天一般不通风,白天25-28度,夜间20-22度,不低于18度,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5%以上。

三天后逐渐增加通风换气量,缩短遮荫时间。

约12天嫁接苗成活后,温度可降到白天24-26度,夜间16-18度。

注意及时去掉砧木萌生的侧芽。

喷药预防病害发生。

定植前3-5天进行低温炼苗,白天加大放风量,白天22-24度,夜间降至13-15度,以增强定植后秧苗对小拱棚内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定植前准备1、施足底肥: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发酵鸡粪2-2.5方或优质圈粪6-8方(有条件的户最好在夏季将鸡粪和圈粪掺在一起高温发酵,经高温发酵的有机肥多施一些也不易烧苗),二铵30-40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25-40公斤,微肥按缺素情况分别底施或喷施。

2、作畦、洇地、扣棚3月下旬选晴天及时按要求作畦,定植前7-10天洇地、盖地膜、扣小拱棚、烤地、升温。

五、定植1、定植时期:石市及周边县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当小拱棚内5厘米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时,即可选无风晴天定植,从物候上看此时正值柳树发芽杨树落絮。

2、定植密度:每个栽培床定植两行,株距不低于0.7米,亩栽650-700株。

定植时用开穴器或瓜铲在盖好的地膜上直接按株距打孔、座水栽苗,最后将膜孔用土封严,及时加盖小拱棚。

六、定植后管理1、温度管理:(1)定植—团棵即从定植到瓜苗5-6片叶由直立生长转向匍匐生长以前这段时期,大约13-15天。

定植后前三天一般不放风以促进缓苗。

缓苗后可每天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逐步加大放风量,以达到降温、排湿、改善光照条件,降低植株生长速度,提高抗逆能力,达到叶厚、颈粗、根系壮。

(2)团棵—座瓜:此阶段已进入4月下旬,晚霜期已过,一般无须考虑冻害。

此期植株根系和茎叶生长迅速,极易徒长造成坐果困难。

因此要采取上午、中午放大风,夜间虚盖膜促进养分合理分配,提早坐果。

2、整枝方式: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方式,当主蔓长到30厘米长,茎基部枝条达5厘米时,每株选留两条长势均匀的健壮侧蔓,多余的侧蔓及早去掉。

一般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主蔓坐不住时可选留侧蔓雌花坐果。

一般坐果节位以前多余的侧枝及早去掉,而坐果节位以后几节的侧枝可留3~6片叶打尖,以增加叶面积提高产量。

3、肥水管理: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主蔓长约50厘米时,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

当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每亩随水冲入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氢钾20公斤。

果实碗口大小时可根据地力情况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5公斤另外还可喷施叶面肥料防止茎叶早衰。

4、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是每天早晨7-11时,将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轻轻涂抹在已开花的雌花柱头上。

在操作中应注意要周到均匀,以防止出现畸型果。

5、西瓜二次结果的方法及关键技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割蔓再生,即在头茬瓜定个后,注意选留基部萌生的新蔓3条,头茬采摘后,距根茎部30厘米剪除老蔓,利用基部新蔓结果。

另一种是新梢留瓜,即在果实生长后期,利用主、侧蔓顶端发出的新蔓坐果。

一般7-10天可开花坐果,此法管理简单,但坐果节位高,果形偏小,产量较低。

关键技术主要是头茬瓜膨瓜后期做好防病工作,叶面喷肥,严防茎叶早衰,摘瓜后及时清洁田园,用生根剂灌根并追肥浇水,促新蔓健壮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早春栽培,很容易发生鼠害以及蝼蛄、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

防治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

防鼠害可用商品灭鼠药随发现随防治。

杀蝼蛄可用辛硫磷拌炒出香味的麦麸或玉米面,按1份药加5份水拌15份料的比例混成毒饵。

播种后或定植后撒于地表。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

螨类可用杀螨净20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

炭疽病、蔓枯病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75%百菌清800倍、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

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2000倍液防治。

防治病毒病应以种子消毒、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及时处除治蚜虫和白粉虱,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措施。

植株发病初期,可用3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防治。

同时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