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全新Word详解详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卸识点】橋題可1⅛化学与生活的存关知识・化学与能源的内容 【答案】I) 【斛析】甲醉・天然气.浪化石油气都伶仃ffi>ι2⅛t 燃⅛⅛⅛J y Γ√⅛⅛Jfe 1⅝;氢气燃烧生IS 曲无污組是赧环保的0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丙烯的结构简式: C 3H 6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 CfcIiH?-J 的化学川粘 ⅛l ⅛f ⅛A> ⅛ f 式.Ki Γ⅛^^√⅛I ¾W ⅛⅛Γ的・【解折】l ⅛i ⅛!Tj 结构简Λ¾<-H2=C>∣<∣B. IM -轧丫[槪的咆鬥弋为LO'H 】.I lin 盹 中f ⅛ h HS. M Γ S 为9Z 的铀Kl f 的质 ⅛tt ⅛23B. DittiM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Mg"、KS Sθ42~、NO 3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 : Cu 2+> HCO 3「、NO 3「 C . 0. 1 mol L -1AgNO 3 溶液:H 、K +、SO 42 、丨D . 0. 1 mol L -1NaAlO 2 溶液:H +、Na +、Cl _、SO 42~【知识点】本题考查离了并存问题。
【答案】A【解析】便甲基橙变纣的諮液是酸杵瘠液.卩q 种离F 能大最共苗 A 正确;⅛^⅛变红色的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Ni 59 CU 64Cl 35. 5 Ca 40 Mn 55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 •甲醇B •天然气C .液化石油气Fe 56 20分。
2013江苏高考试卷化学卷(含答案)
2013江苏高考试卷化学卷(含答案)D- 2 -- 3 -- 4 -- 5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 === 2Na++2OH-+O2↑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 CaCO3↓+H2O 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 6 -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分。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7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12.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8 -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对2013年高考化学江苏卷的分析与思考
对2013年高考化学江苏卷的分析与思考作者:张金南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4年第06期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与2012年相比,试卷难度变化不大,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试题在小幅调整题型比例的情况下,实现了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信息、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方面的考查。
一、试题特点1.试题以生活以及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地融合于试卷之中,既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2.试题继续体现“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和“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突出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现象、相关模型、数据和图形等的观察,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3.整个试卷题型、题量和字数基本稳定,字数仍维持在4500字左右。
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易入、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
试题呈现的情境向学生传递了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和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的贡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4.试题仍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合理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但仍不回避常考题型和热点题型。
如2013年涉及的热点题型有:①化学用语;②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③限制条件下的离子共存;④物质的性质与应用;⑤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⑥阿伏加德罗常数;⑦对基本实验操作的评价;⑧有实际应用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⑩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B11电化学;B12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的判别;B1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B14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形成实验结论的评价,等等。
2013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江苏卷)(出版原稿)汇总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江苏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答案:D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解题思路: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分析,A、B、C和D都能构成燃料电池,做燃料电池的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从环保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过程:解:选项A中,甲醇中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选项B中,天然气中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选项C中,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选项D中,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是最环保的。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规律总结: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率为 80%,普通燃烧过程能量转换率为 30%左右(《选修四》教材P77),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产物又是水,对环境无危害性,从能效比及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氢气的确是最理想的能源。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有关的化学用语,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的表示方法。
解题思路: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来分析A;根据电子式分析B;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分析C、D。
解答过程:解:选项A中,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故A错误;选项B中,氢氧根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选项C中,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选项D中,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原子的质量数为238。
2013年高考化学(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0 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 分, 共计20 分。
1.D 2.B 3.A 4.A 5.B 6.C 7.C 8.D 9.C 10.D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 共计20分。
11.AC 12.B 13.D 14.BD 15.CD非选择题(共80 分)16.(12分)(1)MgCO 3+2H +===Mg 2++CO 2↑+H 2O(2)2FeSO 4+H 2O 2+H 2SO 4=== Fe 2(SO 4)3+2H 2O(3)Fe(OH)3(4)①CO ② d ③3S+6OH-2S 2-+SO 32-+3H 2O 17.(15分)(1) (2)(酚)羟基 酯基 (3)或(4)(5)18.(12分)(1)偏高 (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颜色由红变蓝(3)n(Ni 2+)= 0. 04000 mol·L -1×31. 25 mL ×10-3L·mL -1 =1. 250×10-3 mol n(NH 4 +)= 56. 00 mL ×10-3 L·mL -122. 4 L·mol -1=2. 500×10-3 mol n(SO 42-)= 2n(Ni 2+)+n(NH 4+)2 =2×1. 25×10-3 mol+2. 500×10-3 mol2=2. 500×10-3mol m(Ni 2+)= 59 g·mol -1×1. 250×10-3 mol=0. 07375 gm(NH 4+)= 18 g·mol -1×2. 500×10-3 mol=0. 04500 gm(SO 42-)= 96 g·mol -1×2. 500×10-3 mol=0. 2400 gn(H 2O)=2. 3350 g ×25. 00 mL 100. 00 mL -0. 07375 g-0. 04500 g-0. 2400 g 18 g·mol -1=1. 250×10-2 molx :y :m:n= n(NH4+):n(Ni2+):n(SO42-):n(H2O)= 2:1:2:10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10H2O19.(15分)(1)c 避免生成Fe(OH)2沉淀(2)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 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D.0. 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丁乙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 A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 A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 === 2Na++2OH-+O2↑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 CaCO3↓+H2O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2013江苏高考化学
2013江苏高考化学一、总览2013年江苏省高考化学科目试题是一份重要的考试文档,通过仔细研究并解答试题,我们可以对当年江苏省高考化学科目的考点和难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将对该份试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希望能为学生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二、试题内容该份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50分。
选择题选择题共有20小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试题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例如,其中一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式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这对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命名规律有一定的要求。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有8小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第二部分为分析题共3小题,每题4分。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例如,其中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计算,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滴定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三、解析与答案选择题1. A2. B3. C4. A5. D6. B7. C8. D9. A10. B11. D12. C13. B14. A15. B16. C17. D18. A19. B20. C解答题1.题目:某无机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MgSO4·7H2O,它可以按以下方法合成:将100.0g MgCO3与水溶液中120.0 g CuSO4溶液反应,得到了产物A,然后将产物A干燥得到固体。
求固体产物的质量。
已知反应之前和反应之后溶液体积不变。
解答:根据题目中反应之后溶液体积不变的条件,可知反应中没有溶液析出或溶液中的物质变化。
因此,反应中产生的产物为固体。
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和反应物的摩尔比,可列立如下方程式:MgCO3 + CuSO4 → MgSO4 + CuCO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 MgCO3生成1mol MgSO4。
而Mg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故100.0 g MgCO3对应的摩尔数为1.19 mol。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杨薇薇
【期刊名称】《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通过对2013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中获取了高中化学教师日常教学的有益启示。
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切实促进高中化学教育的更好发展与进步。
【总页数】1页(P79-79)
【作者】杨薇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例析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平衡考题
2.试题开放,才能创新思维--例析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开放性试题
3.2016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思考
4.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5.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2013年高考化学江苏卷的分析与思考
对 2 0 1 3年 高 考化 学 江 苏卷 的分 析 与 思考
江 苏张 家港 市 崇真 中学 ( 2 1 5 6 3 1 ) 张金南
2 0 1 3年江苏高 考化学 试题 与 2 0 1 2年相 比, 试 卷难 度变化 不大 , 总体上 保持 了一定 的稳定 性 。试题 在小 幅
现 的情境 向学 生传 递 了化 学学科 在 生产 生 活 中的积极 作用和 为生活 质量 的提高作 出的贡献 , 体 现 了化 学学科 的基础 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 4 . 试题仍具有较 宽的知识覆 盖面 、 合 理 的难 度和较 好 的 区分度 , 基 本覆 盖 了中学 化学 的主干 知识 , 但 仍不
.
与方 法 、 基 本概 念与原 理 、 重 要物 质 的性 质 与应用 巧妙 地融合 于试卷之 中 , 既考查 了学生 的化学基 础知识 和基
约 考试 1 2 约 3 6 约 2 4 约 2 04 约 2 4 约 1 56
说 明
1 0 %
3 0 %
二、 试 卷 分 析 1 . 试卷 结 构 分 析
选考 基本概 念 元素及 化 有机化学 化学实验 化学计 算 和 原 理 合 物 基 础
比 比 比
.
体, 对 学生 准确 地获取 试题 所 给的信 息、 在 分析评 价 的 基础上应用新 信息 、 从化学视角分 析解决 实际 问题等 能
调整题 型 比例 的情 况 下 , 实 现 了以学 科 主干 知识 为 载
度) 下平衡地移动 。这种灵活性试 题显示 出较好 的区分 度和较 高的选拔功能 。同时 2 0 1 3年高考试 题继续 回避 了社会热 点 问题 , 有利 于抑制 猜题押 题 、 追逐 热点 的不
2013高考江苏化学解析(精编版)
下表:考查知识点2012年2013年选择题化学与社会第1题(绿色化学)第1题(环保电池)化学用语的表达第2题第2题离子大量共存问题第3题第3题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第5题第4题中学基础实验(结合图像图表)第6题第5题中学常见无机物的相互转化第7题第6题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应用第8题第7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第9题第8题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第12题第10题给出有机物结构考查化学性质第11题第12题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第14题第15题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第15题(电离与水解平衡)第14题(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物质的制备工艺流程题第16题第16题非选择题(Ca(NO3)2的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制备)有机推断题第17题第17题定量计算测定物质的组成第18题(xNa2SO4·yH2O2·zH2O)第18题((NH4)x Ni y(SO4)m·nH2O)物质的制备实验第19题(回收Cu并制备ZnO)第19题(柠檬酸亚铁的制备)热化学、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点拼盘式组合第20题第20题物质结构性质和实验化学第21题(实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合成)第21题(实验:间苯三酚的合成)本解析为名师解析团队原创,授权独家使用,如有盗用,依法追责!一、单项选择题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2-4、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 1 mol·L-1AgNO3溶液:H+、K+、SO2-4、I-D.0. 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2-4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VIP专享】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全新Word详解详析版)
2013 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陈 达
又一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2013 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今 年的高考化学的不管题型、题量还是结构,与去年有惊人的相似,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 年相当,但试题新颖性、灵活性超过去年。下面是南京市析内容(摘自 2013 年 6 月 10 日《扬子 晚报》):
2013 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相对比较稳定,整体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 2012 年相同。 考生反映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但是有些试题较新颖,灵活性较大,对规范 答题的要求较高。
1.注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 法的考查。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 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连续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离子浓度讨论、化学平 衡问题、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如:21A 考查 ZnS 晶胞中的原子个数,H2S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SO42-的空间结构、等电子体等。 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4.贴近生活。试题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新的科技成果、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 社会热点。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如:1 题 的清洁能源、16 题由磷镁矿制备氧化镁等。
5.注重创新。14 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讨论通过图表让学生分析,15 题绝热条件下的 化学平衡讨论等,20 题通过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让考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2.强化能力。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 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如:17 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 和有机合成的信息,设计合成环己醛的路线;其中对于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定, 学生感觉较难。18 题结晶水合物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学生通过 EDTA 滴定计算 Ni2+的物质 的量、氢氧化钠滴定计算 NH3 的物质的量,再通过电荷守恒计算 SO42-的物质的量,最后 由质量守恒计算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2013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复习策略-6页文档资料
2013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复习策略2013年高考是江苏省实施新课程后的第六年高考。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注重考查“双基”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查。
2013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也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创新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本文拟通过对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的分析,揭示其命题特点,以期获得对高三化学复习的有益启示。
1.试卷结构分析2013年江苏化学试卷测试的内容模块和分值分布的描述性统计数据见下表。
从表1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紧扣《考试说明》,表2、3数据显示五大板块知识并举是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化学命题的趋势,且各个板块的分值比例近三年基本不变,命题涉及的内容、试题类型及命题意图基本相同。
选择题部分仍以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以简单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辅;非选择题倾向于另外四大板块知识的考查。
整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做到了不超纲,不增加师生负担。
2.试题特点2.1“喜新”不“厌旧”,稳中求创新。
江苏省2013年化学高考试题都“似曾相识”,题型或题给信息的呈现形式在不少资料或往届高考题中都有所呈现,这对推进中学化学教学,促进课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保持整体难度稳定的同时,在非选择题部分,坚持每个大题的各小题相对独立,都是一个主干背景下的设问,避免考生连锁失分。
高考命题为了有效实现选拔功能必然要求稳中求变求新。
如第15题多选题照例考查化学平衡知识,但与往年的“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条件不同,考查在“绝热”条件(即不同温度下)平衡地移动。
又如第20题的第(4)题要求考生根据氢核磁共振谱图等条件推测物质的结构,这些灵活性试题都显示出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选拔功能。
同时2013年高考试题继续回避了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抑制猜题押题、追逐热点的不良备考现象,让化学教学回归教材。
2.2试题回归基础,考查主干知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江苏卷,)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 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D.0. 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 .称量B .溶解C .转移D .定容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 2B .若甲为SO 2,则丁可能是氨水C .若甲为Fe ,则丁可能是盐酸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 2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陈达又一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
2013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今年的高考化学的不管题型、题量还是结构,与去年有惊人的相似,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相当,但试题新颖性、灵活性超过去年。
下面是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陈廷俊老师对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评析内容(摘自2013年6月10日《扬子晚报》):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相对比较稳定,整体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2012年相同。
考生反映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
但是有些试题较新颖,灵活性较大,对规范答题的要求较高。
1.注重基础。
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连续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离子浓度讨论、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
如:21A考查ZnS 晶胞中的原子个数,H2S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SO42-的空间结构、等电子体等。
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2.强化能力。
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
如:17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和有机合成的信息,设计合成环己醛的路线;其中对于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定,学生感觉较难。
18题结晶水合物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学生通过EDTA滴定计算Ni2+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滴定计算NH3的物质的量,再通过电荷守恒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最后由质量守恒计算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3.突出实验。
试题加强了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图表等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的考查。
如:16题中MgSO4和C反应产物的检验;19题中由废铁渣制备绿矾,要求学生通过所给试剂Fe、H2SO4、NaOH完成制备绿矾的实验步骤,其中还涉及硫酸亚铁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
尽管平时教学中教师已经加强训练,但对于实验步骤的规范叙述和表达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4.贴近生活。
试题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新的科技成果、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
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
如:1题的清洁能源、16题由磷镁矿制备氧化镁等。
5.注重创新。
14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讨论通过图表让学生分析,15题绝热条件下的化学平衡讨论等,20题通过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
让考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
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性质与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原理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几乎是变化着不断重复出现。
只是实验分析与操作向多种题型中渗透,化学实验的权重似乎在不断增加。
础上,重点探索规范化解题模型的建立,强化规范有效的答题过程,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同时,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Cl:35.5 Ca:40 Mn:55 Fe:56 Ni:59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率为80%,普通燃烧过程能量转换率为30%左右(《选修四》教材P77),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产物又是水,对环境无危害性,从能效比及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氢气的确是最理想的能源。
太阳能和氢能全面使用将是新能源领域人类努力的方向。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参考答案】B【解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教学中,我们力求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OH还是OH-、-NO2还是NO2-、-CH3还是CH3+等辨析的角度落实教学内容。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D.0.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碱性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碘离子与银离子、偏铝酸根与氢离子等共存问题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A.源于《必修一》P99第8行原文。
B.源于《必修一》P76第9行原文。
C.源于《必修一》P87第3题及《必修一》P85第7行材料。
D.氯化铝从《选修三》电负性差值来看,它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情况下不导电,不能用于电解制铝。
《必修二》P88-P89都介绍了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铝。
【备考提示】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复习途径。
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内容源于《必修一》P16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A.托盘天平称量物品中的左物右码。
现物品在右托盘,错。
B.搅拌溶解,操作合理。
C.引流要用玻璃棒,并伸至刻度线以下位置。
D.定容时不得将滴管伸入容量瓶。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丁乙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代入逐一对照验证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A.若甲为焦炭,则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若甲为二氧化硫,则乙为亚硫酸氢铵,丙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
C.若甲为铁,丁为盐酸,则乙为氯化来铁,氯化来铁可能再与盐酸反应。
D.若甲为氢氧化钠,丁为二氧化碳,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1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78g 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6.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ClO-水解,ClO-数目小于N A。
B.苯中事实上没有真正的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C.相对分子质量皆为28的CO和N2混合气体,因分子中碳原子数目一样为二个,故为N A。
D.6.72L即0.3molNO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
这种题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内容基础。
A.氯化氢是最解质,水溶液中应拆成离子。
B.铝离子水解不能进行到底,中间用可逆符号,不写沉淀箭头。
C.该反应未配平,系数应为2、2、4、4、1。
D.书写合理。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