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海超;张赟;陈雪静
【期刊名称】《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卷),期】2015(32)7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以此抢占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构建了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了提升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策略。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李海超;张赟;陈雪静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64.2
【相关文献】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综合评价研究
3.高科技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与我国高科技产业融资体系的构建
4.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5.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摘要:针对荆州市农业发展现状,在阐述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型,构建了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结合荆州市2005-2009年的农业创新活动数据,对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

从而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农业自主创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提高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农业;自主创新;层次分析法;荆州市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717-0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指新的组合、新的应用、新的过程、新的服务相结合的一种过程。

根据荆州市农业发展现状,荆州市农业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不利农业发展的要素[1,2]。

因此,合理构建一套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中得出荆州市农业的创新现状,将对荆州市农业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为此,本文利用湖北省荆州市2005-2009年的农业相关指标数据对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3,4]。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在系统工程领域中既简单又实用的决策方法,其能对一些较为复杂、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并将那些难以完全量化的问题进行分析。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强调了层次化与系统化,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本质上讲,ahp是一种思维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时,首先需要把问题层次化、条理化,构造出一个具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这样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被分解为各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可以再被相同原理继续分析。

层次分析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解为 : 外部 要素 也 即 市场 需 求 拉 动 力 、 竞争压力、 科 学 技术 推 动力 、 政府 的支 持力 , 直 接或 间接地 促进 了 企 业 的技术 创新 。企业 家通 过 内部激励 机 制和企 业 文化保 证企 业 中创 新 主 体 持 续从 事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 企 业创 新 能力则 提 供 了创 新 活动成 功 的物质 和智 力 基 础 。成功 的创 新 活动 又会 反作用 于技 术 、 行业 、 市 场 和政 府 , 激发 出新 的创 新要 求 , 如 此 反复形 成 良性 循环 , 使得 企业 技术 创新 持续 进行 。
企业 创新 能 力 ( 主 要 指 内部 的 技术 研 发 能力 ) : 企 业创新 能 力是 指企 业 在 技 术 创 新 过程 中 , 充分 动
的影 响要 素及 其之 间 的互 动进 行创 新 的能力 。没 有 清 晰地 了解 技 术创新 的能力 , 盲 目引进 技术 、 设备 或 项 目, 将会 欲速 则 不 达 。对 影 响要 素及 其 对 技 术 创 新作 用机 制不 了解 , 就 难 以对 技 术 创新 决 策 进 行 正 确 的理论 指 引 , 就 难 以使 企 业 的技 术 创新 行 为 持 续
太经济。

4 0・
第2 7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河南 商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B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V0 1 . 2 7 No .1
F e b . 2 0 1 4
三、 影 响 因素 的层次 分析
员其所拥有资源去系统完成与创新有关的各项活动 的能力 , 获得 创新 收 益的实 力及 可能性 , 是 企业 在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魏曼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魏曼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No.4,2013引言1.研究的背景。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不断地发现、发明和科技创造中产生和发展的。

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企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

因此,这时如何客观有效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等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

3.研究的意义。

首先,可以为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企业选择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有助于高新上市企业管理者分析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和确定技术能力发展目标。

再次,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中国上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可以使监管部门了解上市企业在经营实务方面的深层次信息。

最后,从宏观层面上看,上市企业具有实力强、运作规范、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

一、论文的基本理论(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种创新活动可分为新设想产生、研究与开发、设计、试制、生产、营销、扩散几个环节,这诸多环节既有各自独立的要求和内容,又可以相互沟通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过程。

这种创新能力是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根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二)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建立的方法研究1.多元统计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主要是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所确定的权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出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有较好的客观性,而且得出的指标之间的信息交叉少,可比性强。

其缺点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给出的评价结论仅对方案决策比较有效,但并没有反映现实中评价目标的真实重要性程度,而且还对数据量的要求较大,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创造价值能力评估——以我国家电行业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创造价值能力评估——以我国家电行业为例

表 1 各指标权重系数表
aij=1/aij遥 2. 对现实内含价值进行层次单排序 偿债能力 D 措施层只有两个指标袁
因此不 存在不一致问题袁 通过 BSC 和 KPI 综合分析袁可以得到权益乘数和速动 比率的比重分别为 0.4尧0.6曰同理袁对盈利 能力尧 发展趋势 D 措施层也只有两个指 标袁因此不存在不一致问题袁毛利率和核 心利润获现率的比重分别为 0.45尧0.55曰 利润增长率和知识与智力资产贡献价值
率的比重分别为 0.3尧0.7遥 渊1冤对营运能力可构建其对于 C 措
施层的比较判断矩阵
1晌上

64
7 裳梢 梢


A=
上 上 上
1/6
1
1/3
1/4
梢 梢

上 上
1/4
3
1
2梢 梢


上 尚上
1/7
4
1/2
1梢 捎梢
பைடு நூலகம்
A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 4.2482袁与其
一尧引言 绩效评估 渊performanceappraisal冤袁是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
性工作袁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尧原理来评 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
作效果遥本文新引入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评 估 方 法 BSC 和 KPI 来 确 定 权 重 遥 BSC 渊Balance Score Card冤是由罗伯特窑卡普兰 和戴维窑诺顿建立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 考核的工具遥该计划从财务尧顾客尧内部过 程尧学习与创新这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 面的测评袁目的是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 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曰KPI渊Key Perfor鄄 mance Indicator冤 是衡量公司管理工作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k y i d sr si n n p o ic stk n it o a a ie a ay i wi e n u ti n He a r vn e i a e n o c mp r t n lss t AHP.T ef d n sr v a h tt ei d p n e t n e v h h n i g e e lt a n e e d n — i h i n v t n a i t ft e k y i d sr si o e n h o f u a in b t e n i d sr s i i aa c d tmu ti r v h o ai b l y o e n u t e S lw r a d t e c n g r t e w e n u t e S mb ln e .I o i h i i o i s mp o e t e e v rn n fid p n e tin v t n t p r d h n u ty Si d p n e ti n v t n a i t . n i me to n e e d n n o ai o u g a e t e i d sr ’ n e e d n n o ai b l y o o o i Ke r s n e e d n n o ain;e a u t n i d c trs s m ;a a y i h e a c y p o e s e n u t y wo d :id p n e ti n v t o v l ai n iao y t o e n l ss ir r h r c s ;k y id sr y
随着 世 界 经 济 、科 技 的发 展 ,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高低 已经成 为衡 量 一 个 国家 和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水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衡量创新型企业的绩效和能力,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二、理论基础1. 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运用市场和技术知识资源,主动与环境进行交互与学习,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科学性是指评价指标应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创新能力的内涵。

系统性是指评价指标应覆盖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用性是指评价指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和测量方法可行,易于收集和计算。

三、构建方法研究1. 构建步骤(1)明确评价目标: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明确创新能力的评价目标。

例如,强调技术创新的企业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目标。

(2)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评价目标,确定一系列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例如,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包括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素质、专利申请量等。

(3)构建指标体系:将各个评价指标按照一定分类逻辑,构建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可以按照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绩效等维度进行分类。

(4)确定权重和计算方法: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计算方法。

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种数学模型。

(5)整合评价指标:将各个评价指标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中,形成一套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方法选择(1)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收集意见和建议,得出一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成功创新型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取和总结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

的优劣 。不仅能够 了解到 当今我 国创新型产业集群 的优 早期 具有 专业化 性质 的家庭 作坊 以及 规模较 小 的企业
势 ,更能够全面 的了解我 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所面 临的不
足 ,这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创新型产业 的速快发
开始在 区域 内崭 露头 角 。随着政府 政 策支持 以及 本地
阻 碍 了浙 江 经 济 持 续 发 展 。如 何 更 有 效 地 提 高 集 群 展成熟之后 ,不仅仅跨 国公司在后 期投 资中愿意将研发
的创 新 能力 , 实 现 集 群 升 级 已经 成 为 学 术 研 究 和 创 中心放置在该地区 ,本地 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变得独立 , 新 实践 中关 注 的 问题 。
尤 其 是 自主 创 新 能 力还 是非 常 薄 弱 ,造 成 一 些 过 去 的 发展速 度 也迅速 加 快,甚 至在达 到 一定水 平之 后,
有 竞 争 力 的产 业 集 群 逐 步 丧 失 了 原有 的活 力 。这 些 有可 能 出现一 大批 本地 的 明星企业 ,无论 是在 规模还 缺 陷 的存 在 , 已经 制 约 浙 江 省 的产 业 结 构 的升 级 , 是 管理方 式上 ,都会 具有 十分 明显 的竞 争优 势 。在 发
教 育观 察
基于层 次分析 法和模 糊数学 的创新型产业 集群 的评价研 究
夏 良康
摘要 :在 产业 集 聚 的浙江 ,一批 传统 的产 业 集群 对 于集群 本 身来讲 也 是有着 十分 重要 的作用 。只有 通 经 过产 业升级 后正在转型 ,逐渐成为 区域支柱产业 ,各 过对 创新 型产 业集群 发 展过程 中不 同的因素进 行全 面 类具 有活力的新型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而衡量产业集群 的评 价 ,才 可 以科 学、客观 的获得影 响着 整个 集群 发 的创新性 ,需要 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现代企业技术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现代企业技术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 于 层次 分 析 法 的 现 代 企 业 技术 管理 的评 价 指 标 体 系研 究
徐 小 钦 ,杨 敏
( 重庆 大学 贸易与行政学 院,重庆 4 0 4 ) 30 4
摘要 :层次分析 法是一种 重要 的多 目标 、多判据 的 系统评价 办法 ,在社会 经济评估 项 目上有 着广泛 的应 用。本 文 应用层 次分析 法的思想 ,对现代企业技 术管理 的评价指标体 系的权重进行 了确定和量化 ,以期达 到对现代 企业技术 管理进行科 学、准确考核 评价的 目的。同时,这种方 法有效 弥补 了定性研 究的不足 ,为现代企业建 立完善 的技术 管
文献标 识码 :A 究主要是介绍和综述 西方 的研究 成果 ,在 清华大学傅 家骥教 授等人带领下 ,在技术创新经 济学 、技术创 新管理 等方 向作 了大量研究工作 ,将国外最新 技术管理 理论介绍 给 中国,并 对技术管理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的运用提 出 了一些 宝贵的 观点和建议。 目前 我国技 术管理 的理论研究 进展 主要 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技术 管理 的案 例研究 ;技 术 管理 体制 的研究 : 技术创新的发展研究 ;创新与 组织的研 究 ;国家创新 体系的
理 体 系提 供 了一 种 新 的思 路 。
关键词 :技 术管理 ;层次分析 法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 20 7 F 7 . 现代技术对经济 、社会 的影 响 日益广 泛而深入 ,社 会和 经济的发展对技术的依赖程度 日益加强 ,技术 越来越成 为企 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技 术管理不 仅仅满 足对一套特 定技 术 的管理需求 ,而且 也根据 可用 的资源 、现有 技术 、未 来市 场 和社会经济环境来开发执行 战略 。因此 ,有 效地管理技 术 成 为 企 业 取 得 领 导地 位 的基 础 。 但是 ,要想及时、高效地 完成技术管 理的任 务是 比较困 难 的 。这 是 因 为 ,各 个 技 术 环 节 之 间 关 系 复 杂 ,变 量 繁 多 , 而且技术专业分工越来 越细。要科学 地规划 和合理地组 织技 术能力 ,做到最科学 、最 有效地完成 技术管理 的任务 ,就必 须从整体 出发 ,通盘 筹划 ,合理安排 整体 的每 个局部 ,形成 整体的技术优势。只有 建立完善 的技 术管 理体系 ,才能有 效 地沟通 固有技术之间的联系与渗 透 ,更好地从 整体角度 把握 技术管理工作 ,提高企业的技术 水平 。此外 ,技术 管理 工作 的 目标是要使整个企业适 应外界 环境 变化 。这 种适应性 表现 在各种专业技术相互联合 的基础 上。只有建立起 完善 的技术 管理体系 ,才可以对各 种专业技术进 行有效 的调节 ,使各个 局部有节奏地运转起来 。因此 ,建立 完善 的技术 管理体 系对 企 业 的技 术 管 理 工 作 是非 常重 要 的 。

基于动态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基于动态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参 与竞 争 , 应对 市 场 风 险 , 通过 整 合 并 运用 内外 部 创 新 资源 , 将创 新 资源 转化 为创 新 成 果 , 并将 成 果 进 行
有 效商 业化从 而 获 得利 益 的综 合 能力 。企业 的 自主
创 新能 力有 三个 主要特 征 : ①系统 整体 性 。即企业 只
有 在从 资源 获取 到商 业 化 的各 个 环 节 中 有效 组 织 和
进 消化 吸收再 创新 , 提 高企业 的核 心竞争 力 的创新 活
动 。企业 自主创新 曾被认 为是 企 业 通 过 自身 的努 力 实 现技 术突破 , 以 良好 的商业 营销 能力 完成技 术成 果 商业 转化 从而 获 得利 益 的活 动 。而 随 着社 会 的发 展
和科 技 能力 的提 升 , 开 放 创新 将 成 为 创 新 的 内在 要 求 。因此对 于企业 来说 , 只要 通过 合理 的手段 和创 新
第 1 3卷 第 9期
201 3焦


和 产 业
V 0 1 . 1 3 . N o . 9
Se pt e mb e r, 2 01 3
9月
Sc i e nc e Te c hn o l oj
基于动态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宋赛 赛 ,刘 云 ,栾 超
( 1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管 理 与 经济 学 院 ,北 京 1 0 0 0 8 1 ;2 .黑 龙 江 省 统 计 局 ,哈 尔 滨 1 5 0 0 0 1 )
摘要 :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提 高企 业 的 自主 创 新 能 力 , 在 关 键 技 术 领 域 拥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 是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数互反或互补矩阵 ;
要性是渐变 的,而不 是像萨蒂所 定义 的突 变的 比率等级 ,这 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
( )用区间数 [i, _ 3 a a ]代替 a’形成区间数互反判 + I '
断矩阵 。

人们在运用 F HP解决实际 问题 时并不局 限于 以上三种 A 方法 ,如 w.B e .Le等学者对模块化产品 ( d l rdc) mou r out ap 的设计进行模糊层析分 析时 ,就采用 了有别 于三者 的一种新 的方法。 w.B E … .L E等人 所用的方法 比较简便 ,易 于理解
指导意义。
关键词 :模糊层 次分析法 ;技 术创新能力 ;评价 中图 分 类 号 :F 2 . 14 3
文 献标 识 码 :A
1 引言
当前 ,企业要想在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 必须对其在行业 中的技术创新 能力 进行准确定 位 ,及时发现 自己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 ,制定切 实可行的对策 提高技术 创新能力 。科 学、有效 、客观地 评价 企业 的技 术创 新 能力 , 不仅对 于企业 采取合 理 的技术创 新策 略,获 得核 心竞争 力 ,
收 稿 日期 :2 0 0 2 。修 回 1期 :20 0 9— 6— 0 3 0 9一O 8一l 5
图 2 模糊 比率等级
的技术创新 能力进行科学地评价 。
在 FH A P中,一般用模糊 比率 级别来 表示评价 准则 中各 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从而建立模 糊判 断矩 阵。各备选方案 的 最终得分 以模糊数来表示 。通 过对模糊数 进行排序 ,就可 以 得到最优方案。F HP的工作程 序如 图 1 A 所示。

析法。
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 ,而且还可 以为政 府有关部 门提供 有力 的决策依据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问题具有 一定的模糊性 。影 响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 ,而一个 因素往往又具有 多个 层次 ,因此有必要探讨企业技 术创新能力综 合评价 的指 标体 系、评价方法和实际应用 问题。本文将简要介 绍模糊层 次分 析法的基本 思想 和步骤 ,构建企业 技术创新 能力评价 的指标 体系 ,在此基础上 ,运用模糊层 次分析法对某行 业 四家企业

211093840_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1093840_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论坛园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黄 建1,刘仲武1,吉祥雨1,李泽中2,李竹君2(1.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以非常迅猛的态势展现着日新月异的进步[1],铁路工程建设也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新时代要求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代之以高质量发展[2],在此时代机遇下,铁路施工企业需要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势,积极投入到铁路建设中。

构建系统合理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铁路施工企业展示和激发其自身优势和能力、促进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国内众多学者已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在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崔卓然[3]以国际竞争理论为基础,构建工程建造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国内企业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

李成伟[4]构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帮助国内建筑企业系统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竞争地位、类型、优势。

陈永高等[5]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合理性。

在企业信用评价方面,张航[6]对广州、重庆和深圳现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出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现有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计分法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

鲍依蓓等[7]基于AHP-熵值法构建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建筑市场公平公正发展提供建议。

傅鸿源等[8]根据建筑企业特点构建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分级。

此外,在其他评价方面,周凯辉[9]基于成熟度理论,构建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企业进行成熟度评价。

张爱民等[10]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建筑业绿色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当前建筑绿色企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绩效评估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绩效评估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绩效评估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摘要: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如何对企业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华为企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华为企业的绩效进行了有效评估,希望可以为企业绩效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企业;绩效评估1 引言随着企业绩效的增加,如何对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企业绩效得到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是有一个方便实用的企业绩效评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企业在科学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绩效评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本文立足企业绩效评估的基本现状,对华为企业绩效评估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文献,可以归纳出现有研究的整体现状主要表现为,在视角上:王辰如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三维绩效评估理论,为传媒企业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有序的、多层次的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1];吴易洲,苗瑞,高喆等提出了构建N维评估系统,多角度评估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在分析的过程中从价值、风险、成本和效益4个维度展开研究[2];在方法上:黄婧华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总结了该企业绩效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估体系的措施[3];杨光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提出了适用于的这类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

本研究在正视既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以华为企业为例,结合研究者判断的主观性与数据信息的客观性,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估。

2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企业绩效评估模型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T.L.Satt 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这一结构模型,将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定性的问题定量化,将人们思维过程层次化和数量化,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测度方法

测度方法

众所周知,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大企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但长期以来,我国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不高,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因此,如何推动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度。

这就需要根据当今测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合大企业实际情况的测度方法,来提高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准确性,增强测度过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大企业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基础。

一、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是现代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科学分析与决策提供了先进科学的方法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和应用的测度方法达近百种之多,这些测度方法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科技研究和评价分析有着普遍适用性,而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可采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专家测度法,如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基于运筹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的测度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等方法;基于智能原理的测度方法,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粗糙度量评价法等方法。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为全面评价山东省首批 4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参考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 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 3级体系、30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山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 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 44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分值,然后利用 K-均值分类法将所有农业科技 园区进行分类,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发现阻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因素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投 入占比、发明专利数、高端人才数等,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对 3类农业科技园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资源配置 进 行 了 区 域 比 较 分 析。 霍 明 等 [11]基 于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过程和战略定位,构建 了包括 5个一级指标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并依据华东地区 6省市 4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的调查数据,利用 AHP-TOPSIS模型对该地区国 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其一级分项指 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彭竞等 运 [12] 用网络分析 法计算了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农 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 8家农业科技 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评,并提出在供给侧改 革的背景下农业科技园区应特别加强权重占比高 的评价指 标。 雷 玲 等 [13]在 对 杨 凌 农 业 科 技 示 范 园区 2013—2015年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 础上,从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 支撑 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杨凌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障碍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7(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1)11-0144-07

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创新型企业是指通过创新活动不断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企业类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评价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创新型企业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逐渐无法满足对创新绩效的评价需求。

研究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和关键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创新概念与特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及特征,以及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衡量自身的创新绩效,全面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为企业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1.2 研究意义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科技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对于促进企业内部创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可以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创新活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创新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也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时,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创新绩效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推动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并针对关键因素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衡量自身创新的效果,指导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获取和整合创新资源,组织和动态管理创新过程,以及创造和推广创新成果的能力。

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帮助企业识别和了解自身的创新水平和潜力,进而制定相应的创新策略和改进措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一、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和评判标准来度量和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资源能力评价创新资源能力评价主要关注企业获取和整合创新要素的能力,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知识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人才数量和质量、科研投入和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等。

2.创新过程管理能力评价创新过程管理能力评价主要关注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动态管理能力,包括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团队构建和协同管理、创新流程优化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创新项目数量和成功率、创新团队结构和运作、创新流程规范和效率等。

3.创新成果推广能力评价创新成果推广能力评价主要关注企业创造和推广创新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品牌价值的提升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新产品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新技术转化和应用情况、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等。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手段,用于获取和统计评估指标的数据,从而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企业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等相关人群的意见和看法,从而获取创新能力评价的数据。

根据评价指标设计问卷,并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数据得出评价结果。

2.专家评估法专家评估法是通过组织一些创新领域的专家参与评价,他们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

可以采用Delphi方法或层次分析法等专家评估方法,通过专家评分和专家群体讨论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3.测量指标法测量指标法是通过定量化的数据和统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二、 中国企 业技术 创新 能力 评价
( 一) 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评价 的指标体系 1 . 投入 能力 C 。 。按照 国际通行 的方法 , 企业投 入的创新 资源分为研究开发投入和非研究开发投入。 研究开发投入能 力集 中体 现在 经费 、 人员和设备上 。非研究开发投入分两种 情况 : 一是指技术创新活动 中除研究开发经费之外的其他部 分, 包括市场研究 、 设计 、 工艺和材料准备 、 试制 、 试销和广告 活动的经费; 二是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 的投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在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 企 业所面I 1 名 的竞争压 力愈 来愈 大的情况下 , 企业是否具有技 术创新 能力 , 实
现有效的技术创新 , 是企业摆脱 困境的有效 出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结构、 评价指标体 系与评价方 法等 方 面, 在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分析的基础上 , 指 出企业技 术创 新能力评 价研 究存在 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 势。企业均衡 、 合 理的发展 以及研发能力、 制造能力、 产出能力投入 强度的大小在很 大程度上直接决定 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
因素的影响 , 有较好的客观性, 而且得出的指标之间的信息 交叉少 , 可 比性强。 其缺点是 ,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给出的评价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0 9
关键词 : 技术创新能力 ; 评价指标体 系; 层 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 F 2 7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0 4 — 0 2 2 8 — 0 3
引言
1 . 研究 的背景 。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和改造 自然 的过程 中, 在不断地 发现 、 发 明和科技创造 中产生 和发展 的。一个企业 的技术创新能 力越高 , 企业利 用内外部资 源的效率越 高 , 竞 争实力就越强 。因此 , 这 时如何客 观有效地对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和考核 , 就显得尤为重要。 2 . 研究 的主要 内容。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的含义 、 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层次分析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层次分析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为分层分析法,是指将多个的层次分解分析出来,从而根据需求达到最优的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层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用于把握研发
的重点,合理规划资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层次分析法,从宏观上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定义目标,明确计划研发成果的方向及要求,细化研发过程中各领域的关键进度;其次,完善计划,从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层次分解,确定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指标,同时考虑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加以处理、预案备案,避免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

层次分析法中,研发过程中关键各领域应全面把握,分层分析全面把握各个细节,保证研发过程质量,而完善计划,从项目运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原因,改进补救措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层次分析法能全面分解研发步骤及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层层深入,把握可能存在的风险,把柔性的计划和优化的管理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而使得计划更加
科学、更加合理,实现最优的计划效果。

在实施中,层次分析法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让研发及实施更加有序及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原创产
品开
发时
间率=
原创 创新产
产品 品开
开发的时间 发的平均时

×100%
(11)
(3)原创生产 设 备 水 平 可 按 国际 先 进 水 平 、国 际 一 般
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等档次,分别计算各档
次水平的生产设备占总设备的比例,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
算。
原 创 生 产 设 备 水 平 =1× 国 际 先 进 (% )+0.75× 国 际 一 般
境支撑 金融部门支持度
政府部门扶持度
2.1 原始创新投入能力指标设置
(1)原 创 设 备 投 入 指 的 是 企 业 从 事 原 始 创 新 的 设 备 经
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
原创
设备

入=
原创设 企业销
备 售
经费 收入
数额 总额
×100%
(1)
(2)非 研 发 投 入 指 企 业 除 研 究 开 发 以 外 的 经 费 占 企 业
(13)
(6)原 创 产 品 生 产 周 期 反 映 的 是 产 品 初 始 投 入 到 产 品
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原创产品生产周期率=
原创产品生产周期 同类产品平均生产周期
×100%
(14)
2.5 原始创新环境支撑指标设置
(1)大 型 企 业 所 处 地 域 信 息 化 水 平 反 映 信 息 化 程 度 对
度衡量了企业的开发投入与进步状况,研究开发人员越多
说明企业越重视原始创新。
R&D人
员投
入=
科技活动经费数额 全体员工平均数
×100%
(5)
原创人员增长率指的是企业当年从事原始创新人员
与上一年原始创新人员增长的比率。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越
重视对原始创新人员的引进。
! " 原创人员增长率=
当年从事原创人数 上一年从事原创人数
采取的激励政策,本项指标通过薪酬增长率进行体现。
! " 薪酬增长率=
当年薪酬奖励 上一年薪酬奖励
-1
×100%
(4)
原 创R&D人 员 投 入 强 度 指 的 是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企 业 从
事原始创新的员工平均数占全体员工平均数的比率。反映
了企业在原始创新投入的人员情况,它从人力资源投入角
-1
×100%
(6)
2.2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指标设置
(1)原创产品 率 指 的 是 企 业 原始 创 新 产 品 开 发 情 况 。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原创能力越强,企业的竞争力越强。
原创
产品
率=
原创 创新
产品 产品
数 数
×100%
(7)
(2)原 创 产 品 的 市 场 占 有 率 反 映 的 是 企 业 原 始 创 新 产
员工知识和技能提高的重要性。
(3)员 工 原 始 创 新 精 神 和 合 作 意 识 反 映 的 是 企 业 文 化
和企业精神对原始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企业文化和企业
精神是原始创新核心能力的基础。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和
崇高的信念,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奋发向
上的精神,崇尚团结协作的企业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
销售收入的比率。
非研
发投
入=
非研究经费数额 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100%
(2)
(3)科 技 经 费 投 入 指 的 是 企 业 从 事 研 究 开 发 的 经 费 占
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
科技
经费

入=
科技活 企业销
动 售
经费 收入
数额 总额
×100%
(3)
(4)原 创 人 员 激 励 指 的 是 大 型 企 业 为 了 留 住 创 新 人 才
摘 要:从原始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核心能力、实施能力和原始创新环境支撑5个角度对大型企业原
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大型企业原始
创新能力相关要素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总结出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
中 图 分 类 号 :F27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348 (2010)01-0125-05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企业拥有的先进产品 和技术变得极易被模仿,企业在短时间内就会丧失所拥有 的竞争优势。 尤其是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国外大型企业纷 纷打入国内市场, 我国大型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大型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原始创新,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通常包含以下3个层次: ①目标层 (最高层)。 这一层只有一个元素,是对问题目标的描述;② 准则层(中间层)。 这一层包括了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 节,是对目标层的具体描述和扩展;③指标层(措施层)。 这 一层也是最低层,是对准则的细化。 根据描述确立的评价
指标,构建出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AHP采用 的 是 两 两 比 较 的 方 法 , 决 策 者 或 专 家 要 回
不断地出现新发明(专利)。
2.3 原始创新核心能力指标设置
(1)企 业 家 的 原 始 创 新 愿 望 是 指 企 业 家 具 有 的 创 新 主
动性和前瞻性,反映了创新愿望的真实性和创新愿望的强
烈程度。 企业家的创新性强 ,则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多 ;反之
创新性弱,则表现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少。
(2)原 创 员 工 培 训 力 度 反 映 企 业 有 计 划 的 员 工 培 训 对
如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方针,政府间接调控企业原始创
新的活动等。
3 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构建大型企业原
始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是将评价对象或问题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 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 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度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 同层次聚集组合, 从而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系统, 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 3.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内原创技术售出额与原创技术购入额的差。 改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原始创新技术能力越强。

创技
术贸

指标=
原创技术净收入 原创技术购入额+原创技术售出额
×
100%
(9)
(4)专利和专 有 技 术 拥 有 数 :研究 开 发 的 重 要 成 果 是
专利。 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可能不是当年研究开发的成果,
而是数年研究开发的产物,但持续的研究开发活动应连续
原始创新核心能力指的是能真正帮助企业形成长久 竞争优势的能力。主要包括原创企业家的创新愿望和责任 心、员工培训力度、员工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1.4 原始创新实施能力
原始创新实施能力包括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研发能 力是原始创新的基本要素,企业只有通过研发,才能把新 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和设备。 研发能力主要包括:原创研究 开发成功率和原创开发的时间。原创生产能力是原始创新 的积累能力,主要包括原创生产设备水平、原创标准化工 作 水 平 、原 创 工 艺 准 备 周 期 、原 创 产 品 生 产 周 期 [2]。 1.5 原始创新环境支撑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反映的是效益实现和生产进步的 能力。 原始创新产出包括两个方面: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
和这些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型企业的研究成果主 要为应用性基础研究的成果, 主要包括重大技术创新、产 品创新和方法的重大发明等。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具体包 括:原创产品率、原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原创技术贸易指 标 和 专 利 、专 有 技 术 拥 有 数 [1]。 1.3 原始创新核心能力
(%)+0.5×国 内 先 进 (%)
(12)
(4)标准化工作水 平 为 定 性 指标 ,利 用 “强 、中 、弱 ”表
示。
(5)原 创 工 艺 准 备 周 期 指 的 是 生 产 技 术 成 果 转 化 为 现
实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原创准
备周期率=
原创产品工艺准备周期 同类产品平均工艺准备周期
×100%
第27卷%第1期 2010年 1 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7 No.1% Jan. 20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柏洲,董媛媛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收 稿 日 期 :2008-12-3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70673014) 作者简介:李柏洲(1964-),男,辽宁彰武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
生 产 力 学 会 常 务 理 事 ,黑 龙 江 省 科 技 经 济 顾 问 委 员 会 委 员 ,研 究 方 向 为 科 技 管 理 与 创 新 管 理 ;董 媛 媛 (1982-),女 ,黑 龙 江 哈 尔 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
品的商业化程度。原始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
场竞争性指标的关键。 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原始创新产品
市场竞争力越强。
原创
产品
市场
占有
率=
原创 该类
产品 产品
销售 销售
量 量
×100%
(8)
(3)原创技术 贸 易 指 标 属 于 收益 性 指 标 ,反 映 的 是 企
业在原创技术买卖方面的情况。高新技术净收入是企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