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教学文稿
《长亭送别》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导学案教师版)教师版本
长亭送别(教案导学案教师版)王实甫【学习目标】1.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了解元杂剧的文学知识;2.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学习重点】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学习难点】三课时【学法指导】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
名德信,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编撰杂剧13 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2.杂剧的文学常识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的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作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四折一楔子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它的又一显著特点。
本文是莺莺主唱。
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曲词(歌唱部分)、宾白(道白、对白)、科范(动作、表情等舞台说明)三部分。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
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怅雄壮”。
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
长亭送别导学案
《长亭送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元杂剧,了解元杂剧的基本体制,王实甫及《西厢记》。
2. (过程与方法):鉴赏崔莺莺等人物形象;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的特色;感受文章融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和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王实甫《西厢记》高扬“爱情自由”的主题思想。
【学习重点】《长亭送别》的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长亭送别》是如何完成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音乐《送别》,营造离别氛围。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唐代大诗人杜牧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时常在耳边回响。
“离别”,一直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恒久的话题。
有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婉伤,有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无奈,也有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牵挂。
今天,我们再一同走近王实甫,去体验莺莺和张生别离的刻骨铭心。
1. 元杂剧体制(1)结构:一本四折一楔子。
一部杂剧称一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折是划分杂剧场次的单位名称,相当于后世戏曲的“出”和“幕”,大多表现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开头或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
剧末附“题目正名”(元杂剧每本结尾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概括剧情。
前面叫“题目”,后面叫“正名”,“正名”往往成为剧名)。
王实甫突破元杂剧每剧4折的体例,全局共分5本21折。
(2)唱词:核心部分。
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押一韵,属曲牌联套体。
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同剧情变化相对应。
(3)演唱:一人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戏,正旦主唱的称“旦本”戏。
(4)脚色:分旦、末、净、杂四大类。
末:正末(男主角),如张生;副角有外末、冲末等;旦:正旦(女主角),如莺莺;副角有贴旦、外旦、搽旦等;净:戏剧性人物或勇猛刚烈的人,如张飞;杂:其他,如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等各种角色(5)文学要素:曲辞(剧本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科泛(又称科、介、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2. 作者简介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代著名戏剧家。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及作者;(2)能够分析并欣赏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3)能够解读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2)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3)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离别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品质;(2)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亭送别》的诗意和情感;(2)掌握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2)意象、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长亭送别》的背景、作者及诗词内容;(2)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3)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讨论。
2. 学生准备:(1)预习《长亭送别》,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2)收集有关离别情感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3)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心得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离别情感的诗词,激发学习兴趣;(2)介绍《长亭送别》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亭送别》,理解诗词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2)分析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离别的哀愁。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比较《长亭送别》与其他离别诗词的异同;(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长亭送别导学案6 苏教版
《长亭送别》导学案姓名编写:李文章一、学习目标:、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学习过程●自主质疑、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谂.知(ǎ)暮霭.(ǎ)胸臆.().泠.泠(é)相偎.(ē)栖.迟(ī).赓.续(ē)玉醅.(è)揾.做(è).萧瑟.(è)憔悴.(ì)顷.刻(ǐ)●课前预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泠.泠( ) 余荫.( ) 玉骢.( ) 迍.迍( )笑靥.( ) 玉醅.( ) 金钏.( ) 挣揣.( ) 蹙.眉(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合作探究、赴亭惜别:()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
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怎样的艺术效果?、长亭饯别:()[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幺篇]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残照离别:()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思想和感情?()对[ 耍孩儿] 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4
《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4.把握人物的形象。
【学习重、难点】1、领悟本文独特巧妙的表现手法。
2、崔莺莺的形象鉴赏。
【学时安排】 2课时【作者介绍】王实甫,天一阁本《录鬼簿》称他名德信。
大都(今北京市)人。
诸本《录鬼簿》都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能由金入元。
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可知王实甫于泰定元年(1324)前已去世。
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有《凌波仙》词吊王实甫:“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代指元代官妓聚居的教坊、行院或上演杂剧的勾栏。
显然,王实甫是熟悉这些官妓生活的,因此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
王实甫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剧情简介】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
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
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
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
长亭送别导学案
《长亭送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把握戏曲文学的体裁特点。
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学习侧重点】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课前预习案1、王实甫,字德信,元代大都人(今北京),所作杂剧根据《录鬼簿》记录有14种,其剧作大多以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经典形象。
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篇章。
《长亭送别》选择原作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2、字词正音:筵(yán)席余荫(yìn) 蹙(cù)愁眉经忏(chàn) 杯盘狼藉(jí)保揣(chǎi)身体憔悴(qiáocuì) 暮霭(ǎi) 胸臆(xiōng yì)3.词语补注:①筵席:宴饮的酒席。
②蹙愁眉:皱着眉头。
蹙:皱、收缩。
③杯盘狼藉:指饮宴后乱七八糟的样子。
藉:践踏,凌辱。
④金榜:古代科举殿试录取时,发榜公布的文告。
⑤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不好看,精神不振。
⑥胸臆:文中指胸膛,亦可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4、结构层次:《长亭送别》一折戏因系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得与莺莺完婚之故,恩爱情人的分手才显得特别缠绵感人。
戏由三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一、赴亭惜别;二、把酒饯别;三、残照离别。
三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1结构如下:一.赴亭惜别“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底色和基调;①“西风黄叶”“意痴心醉”---各自暗相思二.把酒饯别②“合欢未已”“眼底空留”---重情轻名利③“两意徘徊”“泪眼愁眉”---意恐迟迟归三.残照离别“夕阳古道”“烦恼填胸”---怎一个愁字了得《长亭送别》情节简单,但依然具有清晰的层次,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长亭送别(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亭送别》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歌的基本内容;(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情、离别的真挚情感;(2)学会珍惜友谊,懂得感恩和回报;(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2)诗歌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的识别;(3)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的领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解读;(2)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将诗歌中的情感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情感教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诗歌,培养自学能力;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4.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5. 审美教育法:欣赏诗歌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王之涣及其作品《长亭送别》;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3. 讲解分析:讲解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长亭送别》;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在日记中;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友谊和离别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字词认读、意象分析、情感表达等方面;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分析思考等方面;4.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学生对友情、离别的认识和感悟。
长亭送别教学教案范文
长亭送别教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知识,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人物情感,理解友谊与离别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王之涣及其《长亭送别》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2.2 诗词内容解析分析诗词的结构、意象、表达技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2.3 诗词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长亭送别》的背景知识,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
3.2 教学难点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理解友谊与离别的主题。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王之涣及其《长亭送别》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诗词内容讲解分析诗词的结构、意象、表达技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5.3 诗词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4 课堂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围绕友谊与离别的主题,展开课堂讨论,总结学习心得。
5.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长亭送别》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朗读和背诵方面的表现。
6.2 评估方式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朗读与背诵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
6.3 评估内容评估学生对诗词背景知识的掌握、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朗读和背诵的准确性等。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介绍其他描写离别主题的诗词,如《桃花扇·送别》、《别董大》等,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
《长亭送别》的教案范文
《长亭送别》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亭送别》的基本情节,了解其历史背景,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亭送别》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的学习。
2. 教学难点:《长亭送别》历史背景的掌握,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长亭送别》的原文和相关资料,教学PPT,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长亭送别》原文,了解诗词的基本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长亭送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长亭送别》原文,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分析:通过对诗词逐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诗词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亭送别》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的态度。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将《长亭送别》与其他送别诗词进行对比,如《登高》等,分析其异同点。
2. 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送别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背诵《长亭送别》。
2. 写一篇关于《长亭送别》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长亭送别》的默写测试,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
十、教学反思:1. 在教学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1《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理解诗人写作《长亭送别》的意图3.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艺术特点4. 熟练掌握唐诗的朗读技巧和背诵技巧5.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水平6.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难点:理解诗人写作《长亭送别》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表达三、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书法或者绘画等艺术作品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选用唐代山水画或者长亭送别相关的图片等等。
2. 课中讲解通过讲解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品背景和文学特色。
同时,讲解诗歌的结构、节奏、韵律、修辞方法等要素,让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这首诗。
3. 课后练习针对这首诗,可以设计以下几种练习,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加强记忆,提高欣赏和批评思维。
(1) 诗歌鉴赏练习。
教师可以出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色彩等等进行思考。
例如:通过表面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怎样抒发出对离别的痛苦呢?(2) 诗歌概括练习。
让学生概括出这首诗的主旨、情感、意象等重点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例如: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写出你心目中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3) 诗歌背诵练习。
让学生背诵这首诗,提高记忆水平,也可以熟练掌握朗读技巧。
例如:背诵这首诗,并准确地朗读出来,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艺术。
(4) 诗歌联想练习。
让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具体场景,提高联想能力,提高作品的亲和力。
例如:课后自行阅读这首诗,画出一幅与之相关的图片或者情境。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2. 课堂互动法3. 练习评估法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欣赏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1《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是任何一位优秀教师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份文学教育教学设计,可以追溯到文学课程最初的规划过程,同时也涉及到教材、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长亭送别》教案13教案教学设计,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探讨一些有益的观点。
一、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读的流畅、适当地理解《长亭送别》这篇诗歌,在闲话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并加强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生情况:本课程的学生年龄范围在十到十四岁之间,是属于中学生刚刚进入文学教育阶段的学生。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课堂上需要有一些简单的互动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教学环境:本课程将在一个传统的课堂环境下进行,并在教室中安排了一些相关的教学用品,如幻灯片和电视。
教学内容:本课程重点介绍李白的《长亭送别》这首诗歌,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可以加强对李白这位大诗人的认知,并在闲话中学习诗歌。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形式、意义和历史价值。
2. 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直观的文学教育习题,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歌。
3. 在教育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创造条件,并且将这种创造力扩展到其他学科和艺术领域。
三、教学活动第一步:导入教师将几张李白的相关图片张贴在教室里,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些简单的问题的形式回答。
问题一:你觉得李白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二:教师给大家来读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内容?问题三:你能否故事给大家讲讲古代时期的故事?第二步:阅读原诗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认真地阅读这首诗歌。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强调每个词的意义,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长亭送别》的文学特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为这首诗歌提出一些问题。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能够分析并欣赏《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3)能够默写《长亭送别》的名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亭送别》;(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情、离别的不舍之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长亭送别》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3. 《长亭送别》名句的默写。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2. 感受作者对友情、离别的不舍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亭送别》的背景、作者生平、艺术特色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理解《长亭送别》;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长亭送别》的名句,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王之涣及其作品《长亭送别》;(2)引导学生关注《长亭送别》的主题——友情、离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亭送别》,理解诗文内容;(2)要求学生圈点批注,记录关键词语、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讲解《长亭送别》的背景、作者生平;(2)分析《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3)解读《长亭送别》的名句。
5. 课堂练习(1)要求学生默写《长亭送别》的名句;(2)选取几位学生进行默写展示。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亭送别》的主题、艺术特色等。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课后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长亭送别》的理解;(2)布置一道关于《长亭送别》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
《长亭送别》导学一、本课目标1. 了解元杂剧常识,作者和《西厢记》。
2. 体会莺莺的离愁别恨,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资料链接1.杂剧知识形式:每本一般由四折构成,也有再加一个楔子的。
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但不能放在末尾。
每一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用同一宫调内的套曲,押同一个韵脚,联套次序有一定的规律,伴奏以弦乐为主。
在演员的表演方面,已具有唱念做打的表演特点,角色也有了细密的分工,剧中男女主角分别由正末和正旦扮演,男女配角由冲末和贴旦扮演,此外还有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扮小孩儿的袜儿、扮皇帝的驾、扮秀才的细酸等各种角色。
每一本戏由一个演员主唱到底,主角才能唱曲,配角只能说白。
在舞台表演上,演员除了唱以外,还有科、白。
科是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白是道白,对情节、人物起连贯作用,以元代口语为基础,分对白(对话)、独白(说心里话)、旁白(背云)、带白(带云),而且必须先白后唱,是杂剧的定格。
曲调:噪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
正宫联套方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2.西厢演变《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
长亭送别导学案
《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学目标:】(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
(二)赏析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学习过程:】一、了解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
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
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
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长亭送别》导学案王实甫【学习目标】1.欣赏文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鉴赏崔莺莺的形象。
【学习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学习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课前预习案一、关于元杂剧1、定义: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元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元杂剧的基本特点:2、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唱即唱词;白即说白,是戏剧人物语言,是我们鉴赏的重点;科即科介,就是舞台说明,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
3、杂剧分四折一楔子。
楔子相当于序幕,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曲牌类似于词牌,和曲子的内容无关,只规定曲子的韵律、格律、字数、句数,一韵到底,一人主唱。
4、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
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
四折可以选用不同的宫调。
元代流行的宫调有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
这些宫调的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化,也是同剧情的变化相对应的。
(1)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
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2)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
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
曲文中多衬字。
5、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
其中又有散白和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的韵文。
宾白既可以穿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
它不仅用于叙事,还可用于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
”“北曲中有全宾全白。
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6、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7、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基若干小类,以此把剧中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于带有程式化的表演。
8、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10、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王实甫:《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二、字词积累1.注音玉骢()訰訰()金钏()笑靥()搵做()挣揣( )谂知()玉醅()白泠泠()筵席( ) 余荫( ) 蹙眉()狼藉()憔悴()暮霭()胸臆()2.字形识记倩疏林婧才靓丽靖边菁华腈纶眼睛萋迷凄凉今宵云霄挣揣惴栗思维维护敝衣遮蔽舞弊狼藉书籍3.词语识记①筵席:宴饮的酒席。
②蹙愁眉:皱着眉头。
蹙:皱、收缩。
③杯盘狼藉:指饮宴后乱七八糟的样子。
藉:践踏,凌辱。
④金榜:古代科举殿试录取时,发榜公布的文告。
⑤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不好看,精神不振。
⑥胸臆:文中指胸膛,亦可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三、整体感知,划分结构层次。
1、课文中出现了那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讲的是件什么事?(1)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长老。
(2)主要人物是崔莺莺、张生。
写的是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故事。
2、试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为每一幅画面找一句唱词来概括画面主题。
【点拨】课文所选部分可分为四幅画面:赶赴长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目送别离。
(1)赶赴长亭——抒离别之苦(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长亭饯别——表难言之屈(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3)临别叮嘱——叙恐弃之忧(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4)目送离别——写别后之痛(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课堂探究案一、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上阕):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在文中有何作用?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采用了排比手法。
用了五个叠词。
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二、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李清照的哪一诗句表情达意的手法相同?采用了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
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手法相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两个典故。
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下阕):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语出苏轼《满庭芳》词。
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
三、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
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
“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三个典故,见课本。
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阅读文章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
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
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
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
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
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
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
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
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
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
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
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
《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里。
六、《西厢记》的语言展现了怎样的特色?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特别是巧用夸张,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
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②.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