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概况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产玉米的市场分析,揭示其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关键数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产玉米生产概况1. 生产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2亿亩,产量为2.58亿吨。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约为22%,位居世界第二。
2. 产区分布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成为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3. 品种结构国产玉米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食用玉米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饲料玉米和食用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国产玉米消费市场分析1. 消费总量我国玉米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9年消费量为2.57亿吨。
其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约为60%;食用消费占比约为25%;工业消费占比约为15%。
2. 消费结构(1)饲料消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中,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家禽饲料。
(2)食用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玉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玉米食品主要包括玉米粥、玉米饼、玉米面条等。
(3)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四、国产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1. 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254万吨,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2. 进口情况我国玉米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五、国产玉米价格走势分析1. 价格波动国产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国产玉米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价格较2018年有所上涨。
玉米基础知识

• 2 每穗粒数
每穗结实数的多少,取决于果穗上种子行数和每行 粒数。每穗行数主要是品种特性决定的,但穗行数也受苗期营养条件 的影响,在雌穗刚开始分化时施用少量氮肥有助于增加穗行数。每行 的结实数则受整个雌穗分化阶段直至灌浆初期环境条件的影响。雌穗 小穗至小花分化期间营养充足,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小花。如果往后条 件不适宜,已分化好的小穗也可能退化或授不上粉;已经授粉受精的, 也因为营养不足而停止发育,形成常见的“秃尖”。 千粒重是在授粉至成熟期间形成的。由于种子灌浆所 需的营养绝大部分是在灌浆期间由叶片光合作用而合成的产物,因此, 粒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开花以后绿色叶面积的大小,单位叶面积的光 合效率和灌浆时间的长短。灌浆期间绿叶面积越大,干物质生产效率 越高,灌浆时间越长,叶片制造并输给种子的营养物质就多,千粒重 就高。反之,由于脱肥早衰,旱涝灾害和病虫等原因而造成绿叶面积 减少,都会减弱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而降低粒重。
玉米基础知识
主讲人:
一:概述
•
1. 玉米生产的意义 : 玉米是高产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
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居第三位。玉米含有丰 富的营养物质。据分析,玉米籽粒中含有8%--10%的蛋白质,60%--66%的 淀粉和5%--8%的脂肪以及较多的维生素。随着育种业发展,已经培育出高赖 氨酸和色氨酸的新品种,弥补了玉米蛋白质中某些成分不足的缺陷。 玉米是高产的饲料作物,籽粒是精饲料,茎秆含蛋白质5.9%,粗脂肪1.6%, 粗纤维3.07%。在抽雄后至蜡熟期收割,既可青饲也可铡碎后作青贮饲料, 素有“饲料之王”之称。玉米又是工业,食品和医药业的重要原料。利用玉米 各部分制成的工业品就有300种之多。例如籽粒可以制造淀粉,糖浆,葡萄糖, 酒精,醋酸,丙酮,丁醇等;籽粒胚部含脂肪36%--40%,除使用外,可制成 各种油制品;茎秆和穗轴又是纸张,人造纤维,黑色火药,染布,绝缘材料, 糖醛等工业品的原料;玉米也是医药工业制造抗生素的重要原料。玉米花丝 可治高血压,并有利尿,止血等功效。玉米适应性广,产量高而稳定。在我 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的广大领域内都有栽培。玉米适宜与多种作物套 种,提高复种指数。玉米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有机质来源,玉米秸秆,根茬换 田,能有效的培肥地力。
平陆县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均衡 , 降低 了养分 的有效性。
平陆县玉米 田成分含量见表 1 。
表 1 平陆县玉米田成 分含量 mg / k g
4 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4 . 1 搞好 玉米 品种 规划 ,
成分
有机质
5 . 1 0 . 1 要 及 时查 苗 、 补苗、 定苗
黑穗病 , 以及蝼蛄 、 蛴螬等地下害虫。
5 . 3 种 植方 法 5 . 3 . 1 复播
及时采取措施 , 促进苗全、 苗齐 、 苗匀是夏玉米丰产的
平均含量
1 3 5 2 0
适合平陆县高水肥地种植 的玉米 品种是 中科 1 1 号、
晋单 4 2 号、 浚单 1 8号 ; 中水肥地种植品种是郑单 9 5 8 、 农
全氮 碱解氮
全磷 有效磷
全 钾
7 6 0 7 1 . 1 8
7 3 0 2 0 . 5 1
1 7 9 6 0
量为 3 . 0 ~ 3 . 5 k g / 0 . 0 6 7 h m ,点播的为 2 . 5 ~ 3 . 0 k g / 0 . 0 6 7 h m ,
5 玉 米 生产管 理技 术
5 . 1 品 种选 择
机械化精量点播 的为 1 . 0 — 1 . 5 k g / O . 0 6 7 h m 。随着种子质量 的提高 、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机械化程度 的进一步精确 , 玉 米播种可以逐步采取少量 、 单粒 、 精播 的方法 。
5 . 8 播 种 深度
按平陆县 的 自然气候与立地条件 , 适合大范 围种植 的 优质 高产 品种 有晋单 5 2号 、 晋单 6 3号 、 郑单 9 5 8 、 金海
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及贸易概况

区域经济451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及贸易概况王 倩 沈阳工学院李淑静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摘要:我国是生产玉米的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的20%。
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重要产区,是一条可与美国玉米带相媲美“黄金玉米带”。
本文对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种植面积及及进出口情况做了分析,得出东北地区玉米产量虽逐年上升,但所占比重增幅不大;种植面积增加,但单产变化不大,进出口量呈逆差状态的结论。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量;种植面积;进出口量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451-01一、东北地区玉米产量逐年上升,但所占比重较为平稳东北地区玉米产量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4693.3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7555.3万吨,增加了62.12%(如表1)。
虽然产量逐年上升,但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却较为平稳。
2009年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8.6%,2010年占30.9%,2013年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4.6%。
从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省内结构来看,黑龙江省产量最多。
2013年,黑龙江省玉米产量为3216.4万吨,吉林省玉米产量为2775.7万吨,辽宁省最少,产量为1563.2万吨。
三省玉米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产量的14.7%%、12.7%和7.15%。
表1 东北三省及全国玉米产量 单位:万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全国2009年1920.21810963.116397.42010年2324.42004.0011150.517724.512011年2675.7823391360.319278.112012年2887.942578.781423.5201561.412013年3216.42775.71563.221848.9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二、种植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变化不大东北地区土壤肥沃,玉米种植面积大,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表2)。
山西省玉米生产概况

山西省玉米生产概况1.山西玉米分布2.面积、总产、单产3.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划3.1 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区、左云县,朔州市右玉县、山阴县、平鲁区,忻州市的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宁武县、静乐县、偏关县的高海拔地区。
是全省玉米分布最少、单产最低的地区。
海拔高度1100~1300m,年平均气温3.5~5.5℃,≥10℃积温2095~2397℃,无霜冻期80~124d,安全生育期107~124d,只能种植80~90d的特早熟玉米,采用地膜覆盖可种植100d 左右的中早熟玉米。
3.2春播早熟玉米区包括大同市的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县、南郊区全部,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左云县的平川及周围丘陵,朔州市怀仁县、应县、山阴县的平川地区,忻州市繁峙县、五台县、代县等的高海拔丘陵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12万hm2 左右。
海拔高度930~1100m,年平均气温5.6~7.0℃,≥10℃积温2600~2867℃,无霜冻期125~130d,玉米全生育期降水345.0~424.4mm,春旱严重,但多数玉米分布于水浇地上。
3.3春播中晚熟玉米区包括忻定盆地,晋中市、吕梁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全部及临汾市的东西丘陵地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45万hm2 ,又分为六个亚区。
3.3.1忻定盆地丘陵中熟玉米亚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等县(市)的盆地及沿盆地周围的半丘陵地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10万hm2 。
海拔高度790~860m,年平均气温8.0~9.0,≥10℃积温2600~2867℃,无霜冻期145~155d,全生育期降水量337.2~400mm ,玉米多分布于水浇地。
种植制度为不稳定两年三熟制。
3.3.2晋西黄土丘陵中熟玉米亚区包括忻州市的河曲县、保德县,吕梁市的兴县、临县、岚县、方山县、柳林县、离石区、石楼县、交口县全部,交城县、文水县的高海拔地区,临汾市的永和县、隰县、乡宁县、大宁县、吉县等。
(完整ppt)玉米

• 人类最早把玉米作为栽培作物种植的时 候,可能是无意识地就开始对玉米果穗 进行人工选择了。
• 玉米有一个坚硬的、不易腐烂的木质穗 轴。不同时期的玉米穗轴化石,可以看 到一部完整的进化史。
• 野生玉米 穗轴长2.4cm,
• 人工栽培后 穗轴增至5.5cm;
• 16世纪初 穗轴增至13cm。
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各地玉米间、套、复种等种植制度的特点;
玉米在粮食作物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及发展前景。
6个产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西南山地玉米区
南方丘陵玉米区
西北灌溉玉米区
青藏高原玉米区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
(一) 起源
关于玉米的起源有着多种学说: 1. 蒙哥马利共同祖先学说:认为玉米、大刍草、摩擦禾来
玉米高产的原因
玉米是C4植物,光合效率高; 杂优利用最早、最好的作物;
株型合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制造和运输
3.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 料,其饲用价值远高于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
1公斤玉米=1.3公斤大麦=1.35公斤燕麦=1.5公斤稻谷。
在畜禽饲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发展畜 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共同的祖先,以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发育成不同的种族; 2. 圣希莱尔有稃种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 3. 阿谢森大刍草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大刍草; 4. 曼格斯多夫三重学说:栽培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大刍草
不是玉米的祖先,而是玉米的后代,大多数现代玉米都具 有大刍草或摩擦禾的遗传种质。
大刍草植株细小,茎秆瘦弱, 丛生,植株顶端有一个很小 的穗状花序,籽粒在一个脆 弱的花轴上排成对生的单行, 易脱落,种子上却着生一层 极硬的、发亮的、象甲虫似 的外壳,保护种子免受鸟兽 的危害。大刍草还有一种十 分特殊的功能,就是它的根 部生长着极为强大的、密集 的侧枝,尤如今天栽培玉米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引言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研并分析世界范围内玉米种植的分布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种植规模、产量以及发展趋势,为玉米农业的发展和商业合作提供参考。
1. 世界玉米种植概况玉米种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地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陆。
根据最新数据,全球玉米播种面积约为1.93亿公顷,年产量接近1.12亿吨。
其中,美洲、非洲和亚洲是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
1.1 美洲美洲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域,占据了全球种植面积的近一半。
尤其是美国、巴西和墨西哥是美洲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3.6亿吨。
美国中部的农业州,如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是玉米种植的核心地区。
1.2 非洲非洲是玉米的传统种植区域,尤其是南部非洲地区。
南非、尼日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
南部非洲国家组织(SADC)成员国,如南非、坦桑尼亚和马拉维,通过农业合作和技术援助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增长。
1.3 亚洲亚洲玉米种植区域也很广泛,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2.5亿吨。
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是玉米种植的重要地区。
2. 国际玉米产量和贸易2.1 玉米产量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
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玉米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出多年增长的趋势。
2.2 玉米贸易玉米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商品之一。
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而墨西哥、日本和韩国则是最大的进口国。
由于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和低成本,国际玉米贸易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
3. 未来发展趋势3.1 科技推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种植技术的改进将为玉米产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例如,基因改良的玉米品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和耐旱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
3.2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鲜食玉米生产情况汇报

关于鲜食玉米生产情况汇报
鲜食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蔬菜,它的生产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鲜食玉米的生产者,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种植技术和生产
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份汇报中,我将就我们的鲜食玉米生
产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种植的鲜食玉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因为这里的
气候条件更适合鲜食玉米的生长。
我们选择了优质的种子,并采用
了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玉米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在播种期间,我
们严格控制了种植密度,保证每株玉米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和阳光,从而保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我们在鲜食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我们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们还注重土壤
的保护和改良,采用了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保证了土壤
的肥力和健康,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另外,我们在玉米的采摘和储存过程中,也十分注重细节。
我
们采用机械化收割,确保了玉米的采摘效率和品质。
在储存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储存技术,保证了玉米的新鲜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销售渠道的管理,确保了玉米的销售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我们的鲜食玉米生产情况良好,产量稳定,品质优良。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鲜食玉米产品。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确保玉米的销售顺利进行。
希望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中国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的生育时期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中国玉米生产概况玉米的生育时期玉米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地都有种植,分布在南纬40度和北纬50度之间。
主要集中在北半球7月等温线在20-27℃,无霜期140-180 天的温暖地区。
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玉米四大区域为:美国中北部玉米带;中国东北和华北平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区。
中国玉米生产概况玉米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其它作物相比栽培历史最短,发展速度最快。
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单产水平为4703kg/hm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296kg/hm2 )。
玉米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近20年,由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增加了18.5%,单产水平提高了33.5%,总产量增加58.3%。
玉米的生育时期玉米的生育时期是指某种新器官出现,使植株形态发生特征性变化的日期。
常用的生育时期有:播种期:播种的日期出苗期:苗高2-3厘米,第一片真叶展开的时期拔节期: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的日期抽雄期:雄穗主轴从顶叶露出3-5厘米的日期开花期:雄穗主轴小穗开始开花的日期吐丝期:雌穗花丝从苞叶伸出2-3厘米的日期成熟期:果穗中下部籽粒乳线消失,胚位下方尖冠处出现黑色层的日期玉米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的需求(一)温度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高山地区,在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的特性,整个生育期间都要求较高的温度。
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玉米种子一般在6—7℃时,可开始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容易受到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而霉烂。
到10—12 ℃时发芽较为适宜,25—35℃时发芽最快。
为了做到既要早播又不误农时,又要避免因过早播种引起烂种缺苗,土壤表层5—10cm 温度稳定在10一12℃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
玉米出苗的快慢,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通气良好的情况下,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精编第六章 玉米资料

37-42
5-7
生长锥基部不出现分枝,每个节片分化出 现两个并列的小穗
55
6
每个小穗分化出两朵发育的
小花分化期
小花,每朵小花内有三个雄 蕊原基和一个雌蕊原基。以
后雌蕊退化。
47-55
每个小穗分化出两朵发育的小花,其中上 6-8 位花发育,下位花退化。正常花内有三个 61
雄蕊原基和一个雌蕊原基。以后雄蕊退化。
3. 半马齿型 中部凹陷的程度较浅,胚乳和粉质淀粉的含量介于
马齿型与硬粒型之间。是栽培较多的类型之一。 4. 糯质型
角质胚乳,籽粒淀粉全为支链淀粉,籽粒不透明、无光 泽,如蜡状。 5. 爆裂型 穗粒较小,角质胚乳,质地坚硬,加热煎炒时爆裂。 6. 粉质型
穗粒形状均似硬粒型,籽粒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 业的优良原料。
稃的有无,可分为以下9种类型。
1. 硬粒型
籽粒为方圆形,籽粒顶部和四周为角质胚乳,中间部 分淀粉为粉质淀粉,籽粒光滑有光泽,有红、白、黄、 紫色等。是主要栽培类型之一。
2. 马齿型
籽粒中部凹下,中部为粉质胚乳,两侧为角质胚乳, 这种玉米产量高,但品质差,植株和果穗都较大。籽粒 以黄色最多,白色次之,其他颜色较少。是主要栽培类 型之一。
(五) 开花授粉和籽粒形成及成熟
1. 开花授粉 雄穗抽出后3-5天开始开花,一般上午7-11时开花最多, 花粉活力最强。 开花期对温度、水分的要求严格,适宜温度为25-28℃, 低于20℃或高于30℃,都会影响开花授粉。适宜的相对湿 度为70-90%。 花粉活力时间短,一般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5-6小 时,超过30℃,花粉在两小时内丧失活力。 雌穗开花以吐丝为标志。穗中部的花丝伸长最早,基部次 之,顶部最晚。 雌花柱头的生活力比花粉的活力强得多。只要不受粉,生 活力可保持1-2周。花丝伸出苞叶1-3天时,接受花粉的能 力最强,结实率最高。受粉后24小时内完成受精作用。
玉米生产总结报告

玉米生产总结报告一、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玉米的生产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本报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玉米生产概况1. 玉米种植面积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增长的趋势。
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同时,种植技术的提升和新品种的推广也促进了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
2. 玉米产量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同时,新品种的应用也使得玉米产量得到提升。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1. 技术不足部分农民在种植玉米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导致玉米产量无法达到最优水平。
农民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
2. 病虫害防治不力玉米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农民需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合理使用农药,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3. 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地区的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问题,导致环境污染。
政府需要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玉米生产的建议1.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 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提供及时的防治措施和技术指导,减少玉米的病虫害发生,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3.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玉米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提高玉米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农民进行农业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211 玉米的生产概况PPT课件

期,因此是施肥灌溉的重要时期。
13.11.2020
26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13.11.2020
27
玉米大喇叭口期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一、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阶段
1、苗期——从播种到拔节(幼苗的茎节可摸到,茎节总长度 2~3cm)
苗期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为主,即玉米以长根和分化茎、叶为 主。该时期茎、叶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较快,至拔节时已 基本形成强大的根系,为以后地上部生长发育奠定了基础。
占5.3%。
13.11.2020
5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主产国 • 美国—玉米生产居世界第一,总产量占世
界总产量30%左右,出口占世界的60%以上
13.11.2020
6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主产国
• 中国—玉米生产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和 收获面积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 在世界贸易中有出口,也有进口
硬粒种(遂石种,普通种) 甜质种 甜粉种
半马齿种 蜡质种(糯质种)
爆裂种
粉质种 马齿种(马牙种)
13.11.2020
15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13.11.2020
16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籽粒类型
13.11.2020
17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13.11.2020
硬粒种(遂石种,普通种)
• 玉米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2003年总产
量1.45×108 t,收获面积2.5×107ha,分别
占世界的20%和17%左右。
13.11.2020
7
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生产概况
• 中国分布与生产
玉米

3、灌溉与排水: 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为玉米需 水的临界期,保持水分为田间持水量
的70%-80%。
4、防治病虫害: 5、化学调控:
第五节 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
一、花粒期生长特点: 生殖生长阶段,是产量形成的 关键期。 二、花粒期的主攻目标: 养根护叶,防止早衰、贪青和 倒伏,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结实 率和粒重。
四、甜、糯玉米花粒期管理的不同点:
1、掰除无效小穗:
雌穗吐丝1周后,只保留最上部
一个主穗,下面的小穗及早掰掉。
2、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抽雄开花后,尽量避免使用化
学农药。
第六节 地膜覆盖种植玉米技术
一、播种期: 比露地直播提前10-15天,地温7-8 ℃ 即可。 二、施肥: 重施基肥,补施追肥。 基肥:磷钾肥和70% 氮肥 追肥:30%氮肥(大喇叭口期施用)
第二节 玉米播种
一、玉米种子的发芽条件: 1、温度: 最适宜温度:25-32 ℃ 春玉米适期播种的条件: 5-10cm的土温稳定在10-12 ℃ 2、水分: 吸水:占种子干重48%-50% 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60%左右 3、氧气:
二、玉米品种选择原则:
1、选择通过审定的品种 2、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 3、选择优质种子: 纯度≥96% 净度≥99% 发芽率≥85% 水分≤13% 4、注意品种搭配 5、因地选种
四、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1、查苗补苗: 三叶期前完成 2、及时间苗定苗: 间苗:3叶 定苗:4-5叶
3、中耕除草施肥: 中耕除草:第一次4-5叶,深度 3.5-5cm,第二次拔节前,深度8-15cm。 蹲肥: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 蹲湿不蹲干 4、去除分蘖: 玉米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 5、防治病虫害:
(1)硬粒型(燧石型):
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玉米第一节概述一、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玉米是高产作物由于玉米是1种碳四植物,其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较少,而光合效率却比较高。
一般比小麦、水稻等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约高2-3倍。
(二)玉米营养价值高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含淀粉72.0%,蛋白质9.6%,脂肪4.9%,糖分1.58%,另外还含有1.92%的纤维素和1.56%的矿质元素,还含有人类所必须的氨基酸。
(三)玉米是轻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玉米是工业的主要原料,可代替汽油,食用油,还可以制造肥皂、润滑油、油漆涂料。
茎秆可制造纤维素、人造丝、纸张、胶板等。
玉米穗轴能加工制造电木、漆布、软木塞。
玉米也是制药的原料,能制取葡萄糖、红霉素、红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维生素C 、消毒剂和麻醉剂等医药制品。
(四)玉米是优质的饲料作物二、玉米栽培简史玉米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玉米属,又叫玉蜀黍。
起源于美洲大陆,有人认为是墨西哥,有人认为是秘鲁。
三、玉米生产概况(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主要玉米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巴西、加拿大和意大利。
单产最高的家有意大利、法国、前联邦德国、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其中意大利平均公顷产量7492公斤。
(二)我国玉米生产概况我国玉米根据自然条件,划分为3个玉米主要产区。
1、北方春玉米区。
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宁夏的全部,山西的大部以及河北、陕西的甘肃一部分,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30%左右,以春玉米为主的一年一熟制。
2、黄淮平原夏播玉米。
山东、河南全部,河北的大部,晋南、关中和徐淮地区,占全国玉米面积的40%,主要是夏播玉米,两年三熟和一年二熟制。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
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广西、湖南、湖北等省、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20%,现有春玉米、夏玉米。
(三)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概况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黑龙江省除北部少数高寒地区外,其栽培几乎遍及全省,但主要集中在温度条件较好的中南部,播种面积有85%集中在松嫩平原,是玉米的主产区。
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

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10/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10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12/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09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08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10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使用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
唐山市丰润区玉米生产调查报告

除治 播娘 蒿 、荠 菜 等阔 叶杂草 可用 1 0 %苯磺 隆可湿 性粉 剂 5 0 ~6 0 m1 加水 3 0 ~4 0 k g均匀 喷雾 。
膜播 种 ,7月底 收获 。 起身 前 期进行 肥 水管 理 ,促 冬前 分蘖 健壮 和春 季分 蘖早 发 。对 旺长 麦要在 拔 节前 开展 春 季压 麦 、推迟
春 季 第一 水肥 时 间等措 施 。
郁 蔽 ;促 进 基 部 节 间 伸 长 ,在 群 体 较 大 时 引起 倒
伏 。 因此 ,起 身 期 肥水 对 群 体 小 的 麦 田弊 少利 多 ; 群体 适 中 的利弊 皆有 ;群 体大 的 有弊无 利 。 2 . 3 . 2 拔 节 肥水 的作用 。有效 减 少不 孕 小穗 和不 孕
2 0 1 6年 2 0 1 5年
近 两年 由于 干 旱 ,该地 区稀 植 大穗 玉米 种植 面 积逐 年 增加 ,约 占总播 种 面积 的 8 5 %以上 ,逐渐 将
先玉 3 3 5 、沈玉 2 l 等生育期较短 品种挤 出了市场 。 北 部春播 玉米 由于靠 天吃 饭 ,一般 在 5月份 遇透 雨
1 玉米 生产 基本 概况
就 可播 种 ,一直 持 续到 6月 中下旬 ,但 常年 播种 期
廊坊市丰润区玉米种植面积 5 8 万 亩 , 其 中春 玉米 2 9万亩 ,夏 玉米 2 9万亩 。春 玉米 主要 分 布在 1 0 2国道 以北 各 乡镇 , 以及 丰 登 坞 、李 钊 庄 、 小张 各庄 、欢 喜 庄 4个 西南 部 乡镇 。夏播 玉米 主 要 分布
表 1 北 部 山 区春 玉 米 主 栽 品 种 面 积 分布 表 ( 万亩 )
2023年我国玉米的生产概况

我国玉米的生产概况玉米生产概况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起源于美洲大陆。
哥伦布发觉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进展,玉米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
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
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
近年来玉米生产进展很快。
这主要得益于杂交种的采纳、品种更新、生产条件改善与栽培技术的提高。
美国的Hallauer等讨论指出,美国玉米增产总值的60%源于遗传改进即品种更新,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
玉米杂交种秸秆质量的改善及紧凑型品种的消失,使密植栽培成为可能,也使得玉米产量稳步增加。
化肥投入的增加、水利设施的兴建等,都是玉米生产进展的缘由。
2.我国玉米的生产概况玉米何时传入我国尚未定论,大约已有460年的历史。
进展到现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其次位。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原,都有肯定面积。
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我国幅员宽阔,玉米种植形式多样。
东北、华北北部有春玉米,黄淮海有夏玉米,长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广西可以播种冬玉米,海南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
但最重要的种植形式还是春、夏玉米。
春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全部玉米种植区。
河北、陕西两省的北部、山西省大部和甘肃省的部分地区。
西南诸省的高山地区,及西北地区。
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纬度及海拔高度的缘由,积温不足,难以实行多熟种植,以一年一熟春玉米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34
33
主产国的玉米产量变化图
14
4、南方丘陵玉米区
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全部,安徽 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是中国的水稻产区,玉米 种植面积很少,占全国面积的5%左右,近年有扩大之势。
本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霜雪 很少,适于玉米生长的有效时间在250d以上。一年四季都可 种植玉米,但由于降水较高,水稻产量较高,玉米产量不稳 定除在丘陵旱地种植少量玉米外,也是我国秋冬玉米的主要 种植区,玉米可以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或四熟。
21
20
40000 35000
稻谷
小麦
玉米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78 1985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5000
稻谷
小麦
20000
三大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走势
玉米
15000
45
➢ 玉米籽粒的营养价值高
玉米籽粒淀粉72.0%、脂肪含量4.4%、蛋白质8.5%。 玉米油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61.8%,易于被人体
吸收利用。玉米油中还含有维生素F,长期食用可 降低人体胆固醇,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防止心 血管硬化。
44
➢ 玉米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玉米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近代世界上玉米作 为饲料生产耐、肉、油、蛋等畜产品约占总产 量的75-80%。利用玉米饲养家禽。家畜一般每 2-3千克玉米籽可生产1千克的肉食。
22
近年来,国内玉米产量呈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 代初,全国玉米产量为6000万吨,到90年代中期 达到1亿吨水平,199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33亿吨, 1999年又达到了1.28亿吨, 2000年,由于玉米播 种面积调减以及天气干旱,全国玉米产量下降到 1.06亿吨,其后,玉米产量又开始回升,2003年达 到1.16亿吨,2006年为1.45亿吨,2007年为1.52亿 吨,2008年为1.65亿吨。
玉米适应性广,品种类型多,能适应多种生 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产量较高。
40
图片来自网络
二、世界玉米生产情况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38
世界玉米分布简况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北美洲 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1.4亿公顷,总产量6亿 吨左右,约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33%。
37
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是美国,产量占到世界 玉米产量的40%多,其次中国、欧盟、巴西、 墨西哥和阿根廷等,这六大生产国的产量约占 全球总产量的近8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 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 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 要的因素。
36
玉米产量变化趋势
在过去四十年中,全球玉米播种面积从1.02亿公顷 增加到了1.4亿公顷,1998年以后呈现上升的趋势, 目前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8
27
玉米消费以饲料为主,每年有近70%的玉米用作饲料。六十 年代初,饲用玉米的消费量为1.3亿多吨,九十年代后期以后 稳定在4亿吨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世界经济 的发展,饲料玉米的消费量还会继续上升。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工业用玉米消费量也越来 越大。玉米工业用途的开发是世界玉米需求激增的最重要原 因。主要表现在玉米用于制糖、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其中 第三项消费是目前最为重要,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玉米需求。
2011年,我省玉米面积为650万亩。
5
➢ 长期以来,我国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主, “结构性缺粮”问题突出
我省是粮猪型结构的农业大省,年出栏牲猪7000万头, 消耗玉米600万t以上,但自产玉米远不能实现自给。 2006年玉米播种面积26.85万hm2,产量137.2万t
生产量 23%
缺口 77%
29
03/04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为6.47亿吨,04/05年度 增至6.86亿吨,05/06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为6.99亿 吨,较上一个年度仅增长了13万吨,增速放缓, 主要是由于饲料粮需求减少以及全球饲料小麦供 给增加导致了饲料玉米需求下降。06/07年度再度 出现大幅增长,达到7.21亿吨,07/08年度预计为 7.6643亿吨,再次增长了将近45万吨。
32
21
三、世界玉米需求情况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 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 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 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
30
1993/94年度以来全球玉米消费呈现较快增长的态 势,六十年代,玉米消费量仅2亿吨,99/00年度 开始,全球玉米消费已经达到了6亿吨的水平,随 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呈现 出刚性增长态势。
2.5
1.937
2.0
亿亩
4.5 4.0
1.5
3.0
3.5
1949-2009年我国玉米单产变化
2009 2006 2003 2000 1997 1994 1991 1988 1985 1982 1979 1976 1973 1970 1967 1964 1961 1958 1955 1952 1949
kg/亩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五、湖南省玉米生产情况
1978年,湖南省玉米面积 14.5万公顷,总产22万t。当 时的玉米主要作为山区居民的口粮。30年来,饲料工业 的崛起,养殖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大幅增长,玉米 生产迎来了发展机遇。通过推广高产品种的高产示范、 实施温饱工程和丰收计划项目,我省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2007年 全 省 玉 米面积 31.3万 公顷 , 总 产 162.5万 t, 较 1978年增加7.3倍,成为了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作物栽培学各论
玉米栽培
54
湖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概况
玉米育种研究起步于1990S。现已组建长沙市玉米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红兵)
已经培育出4个新品种(湘农白糯2号、湘彩糯玉2 号、湘农甜玉1号、湘农玉14号)
现有两个品种在参加新品种区试,数百个新材料 种在实验地,来势喜人
53
图片为自摄作品
三大粮食作物 10000
总产量走势
5000
0 1978 1985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19
玉米价格走势
国内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和加工业,由于受国际市场和 疫情的影响,历年来畜牧业一直处于稳定的波动中, 直接影响了对饲料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对玉米的需求, 从而作用了玉米的价格走势。
饲养价值:100千克玉米——135千克燕麦—— 120千克高粱——130千克大麦。
43
➢ 玉米是良好的工业原料
以玉米及其副产物为原料加工的工业产品有 50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有玉米淀粉、玉米 果葡糖浆、玉米油等。
42
➢ 玉米是新型蔬菜
甜玉米籽粒入菜、玉米笋等。
图片来自网络
➢ 玉是适宜于多熟种植
东北春玉米带和黄淮夏玉米带是中国玉米主要分布带, 其次是黄淮海春玉米带和西南套种玉米带。
10
中国玉米分布带
图片来自网络
9
图片来自网络
8
7
4.665 3.458
1949-200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2009 2006 2003 2000 1997 1994 1991 1988 1985 1982 1979 1976 1973 1970 1967 1964 1961 1958 1955 1952 1949
15
3、西南山地玉米区
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部,陕西南部和广西,湖南,湖 北的西部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播种面积占 全国的20%。
本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水热 条件较好,但光照条件较差,除部分山区外,无霜期为 240~330d。玉米有效生长期在150~180d。地势复杂,种植 制度从一年一熟至一年每熟兼而有之。高寒山区为一年一 熟春玉米,丘陵山区间套复种玉米,平原地区以玉米为中 心三熟。
12
6、青藏高原玉米区
包括青海和西藏,是我国主要林牧区,玉米在本区种植 历史很短,面积很小。
本区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年平均气温较低,仅在部分 地区可以种植玉米。一般只能种植早熟春玉米。
11
中国玉米分布与生产
玉米在中国分布很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有种植, 集中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山 东、河北、河南,陕西(华北) ;四川、云南、贵州等 (西南),形成了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南区的斜长玉米分布 带。
重点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世界、我国、我省玉米生产情况。
难点
湖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6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玉米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生理特点:C4植物,其光合效率一般比C3作物高 2-3倍。
理论产量:东北:2000-2200kg/667m2,黄淮海: 1200-1400kg/667m2。
13
5、西北灌溉玉米区
包括新疆的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区,属 大陆性干燥气候,降水稀少,历史上不种植玉米。随着农 田灌溉面积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后玉米种植面积逐渐 增加,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