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笔算乘法进位

合集下载

笔算乘法(进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笔算乘法(进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笔算乘法(进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本篇教案的内容是关于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笔算乘法(进位)”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

通过此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进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做加减乘除计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进位;•掌握进位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进位方法解决相关的数学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的概念;•掌握进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解决多项式计算中进位带来的难题;•培养学生对进位的灵敏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口述或写在黑板上的数学算式来引导学生回顾数学中的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并且提示学生们要注意是否经常遇到进位现象。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位的现象和意义。

2. 讲解笔算乘法(10分钟)在笔算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概念和作用,并告诉学生,在乘法计算中,在遇到进位的时候,应该如何操作。

3. 演示进位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演示进位的方法和技巧是整个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字运算举例,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进位的方法和技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考虑中进行多次练习和计算,以巩固内化算式的进位流程。

4. 课堂练习(15分钟)在整个教学中,课堂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在此环节中,教师应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关于进位计算的试题,并且要指导学生注意进位的实质和特殊情况。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回答和计算方法,及时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帮助。

5. 总结归纳(10分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结归纳非常必要。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验证方式,检验学生是否完全理解本节课程内容,并总结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观察。

教学反思总体来说,本节教学采取了基于范例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进位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教学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口算3×6+2= 9×3+6= 6×3+5=4×5+3= 3×8+7= 2×8+4=2. 用竖式计算(全班在练习本上做,4生板演)2 3 3 2 4 2 1 2 1 2× 2 × 2 × 2 × 3———————————————二、指导探究1. 师生共探讨18×3的算理算法。

(1)学生独立探索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可以相互商量,不限制方法。

a.汇报结果,教师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b.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生边回答,师边板书)c.不同的方法都摆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哪种方法好,把共同的学习目标转向笔算竖式。

d.操作演示师:列竖式计算乘法的时候,要从个位开始算起。

先算个位上的“8”乘3,三八二十四,满十要怎么办?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边说边演示)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师:进上来的2捆就相当于这里的“2”(教师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2)。

所以应该用1乘3再加上进来的2。

为了避免漏加2,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2”。

一三得三,再加上进位2,十位上应该写5。

2. 尝试练习教师出示23×4,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

3. 反馈练习36×2 28×3 63×2(订正时,着重讲评第三题)4. 师生归纳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特别是进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运用乘法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进位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进位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和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笔算乘法的学习,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好几倍?”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1)讲解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展示PPT,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笔算一个例子。

(2)讲解进位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进位的结果。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笔算乘法并正确进位。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笔算乘法和进位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总结笔算乘法和进位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笔算乘法进位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笔算乘法进位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教学道具3. 练习题4. 计算器十、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0分钟,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笔算乘法进位的学习。

2. 主体活动:讲解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笔算一个例子,并讲解进位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30×50,先算3×5 = 15,再看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所以30×50 = 1500。

2. 笔算乘法。

-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例如:23×12,先用23乘2得46,再用23乘10得230,最后46+230 = 276。

-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与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只是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进位。

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34×25,先用34乘5得170,其中4×5 = 20,满十向十位进2;再用34乘20得680,最后170+680 = 850。

3. 解决问题。

-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找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例如:一个商店运进5箱饮料,每箱有12瓶,每瓶卖4元,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可以先算一箱卖多少钱(12×4 = 48元),再算5箱一共卖多少钱(48×5 = 240元);也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5×12 = 60瓶),再算一共卖多少钱(60×4 = 240元)。

-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要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 例如:有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能装多少箱?可以先算一共能装多少盒(960÷6 = 160盒),再算能装多少箱(160÷8 = 20箱);也可以先算一箱有多少个杯子(6×8 = 48个),再算能装多少箱(960÷48 = 20箱)。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五节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课本61页例2。

教学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进位的笔算乘法。

[板书“笔算乘法(进位)”]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1页例2。

(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

思考:第一步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第二步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些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措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65“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笔算乘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笔算乘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笔算乘法》1 设计说明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

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理解算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1.能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握计算中为什么进位。

难点: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教师准备: 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二.复习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计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3×13=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三.新知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创设情境。

师:刚刚同学们在做题时,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师很好奇,我想采访一下他。

师采访。

Xx你喜欢喝酸奶吗?(课前准备一生说:是的,老师,妈妈说每天喝一盒酸奶对我长身体有好处。

)师:妈妈做的真好。

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每天喝一盒酸奶是可以加强我们的免疫力。

同学们春风小学的孩子们每天也喝一盒酸奶,今天我们就去帮帮春风小学解决一个关于酸奶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忙吗?生:愿意。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简单说说几何图形)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4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习题ppt课件1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4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习题ppt课件1新人教版

3.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改正:
21 ×3 4
84 63 714
错误
错误
改正:
59 ×2 2 11 8 11 8 12 9 8
正确
(选题源于教材P50第3题)
(选题源于教材P50第4题)
4. 一共卖了多少钱?
16×56=896(元) 答:一共卖了896元。
(选题源于教材P50第5题)
5. 李老师带380元钱还没花完。
(1)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 26×13=338(元) 29×13=377(元)
27×13=351(元) 答:足球的价格可能是26元、
28×13=364(元)
27元、28元或29元。
(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 380-16=364(元) 因为28×13=364(元),所以足球的价钱是28元。
24×78=1872(瓶) 答:一共购进1872瓶饮料。
6.松鼠老师要把376个榛子分给小松鼠,小松鼠的数 量比20只多一些,如果每只小松鼠分到了16个榛子 ,榛子还没有分完。
(1)小松鼠的数量可能是多少只? 21×16=336(个) 22×16=352(个) 23×16=368(个) 24×16=384(个) 答:小松鼠的数量可能是21只、22只、23只。
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RJ 3年级下册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乘法
教材习题
1.
(选题源于教材P50第1题)
782
1566
2914
6396
2. 列竖式计算。(选题源于教材P50第2题)
24×36= 864 27×14= 378 15×62= 930 37×19= 703 63×25= 1575 42×28= 1176 48×31= 1488 45×76= 3420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笔算乘法例2》集体备课 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笔算乘法例2》集体备课  教案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1.笔算下面乘法:
16×16=
25×13=
18×17=
24×19=
2.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颗,一共有多少颗苹果树?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集体讨论)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备课主题
笔算乘法例2
重点
难点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1)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
列出48×37的算式后,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得数。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参与对不同方法的评议。评议估算乘积的范围时,注意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在对竖式计算进行评议时,可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了解学生掌握算理的情况;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2)在讨论中明确算法,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
小组讨论时,应结合之前所学习的不进位的乘法和本节课所学的进位乘法,讨论列竖式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一般步骤,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明确笔算乘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顺序。全班汇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报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经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计算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处理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2. 掌握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重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3个袋子,每个袋子有4个苹果,他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43×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3乘以2等于6,而4乘以2等于8,所以答案是。

讲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45×3和56×4,引导学生运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4.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如果有进位要向前一位加进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连续进位笔算乘法1. 从个位数开始相乘2. 如果有进位要向前一位加进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2. 答案:第1题:23×5=115第2题:46×7=322第3题:34×8=272第4题:57×9=513第5题:68×2=1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加强巩固。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二)(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二)(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③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某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 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列竖式计算。
23×16= 368 57×38= 2166
答:买排球所花的钱可能是33、34、35、36、37元。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2)如果买完排球后剩余30元,排球的价钱是多少?
14个排球的价钱
30元
你知道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吗?
520元
520-30=490(元)
14×(35)=490(元)
根据(1)得知
可能是33、34、35、36、37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 25 元贵。买了 13个足球后没花完。 (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
380-16=364(元) 28×13=364(元) 答:足球的价钱是 28元。
学习任务三
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达标练习
practice
02. 重点难点 Leaning points
学习重点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学习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 行计算。
核心素养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细心的 学习习惯。
课前导入
Lead
in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笔算下列各题。
怎样计算呢?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笔算乘法(进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笔算乘法(进位)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笔算乘法(进位)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乘法(进位)的计算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和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乘法的基本理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法则。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准备的笔算乘法(进位)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困惑。

2. 教师总结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法则,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适量的笔算乘法(进位)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笔算乘法(进位)的课堂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笔算乘法(进位)的互动游戏,例如:填空题、连线题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答对题目的小组获得奖励。

3. 教师通过游戏检查学生对笔算乘法(进位)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小组讨论与合作(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个笔算乘法(进位)的综合练习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八、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笔算乘法(进位)的知识解决。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10.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被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 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教材P53第6题)
(3)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示例: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答:参赛的男生有168人。
25 500 625 750 875 1000 1125 1250 1375 1500 26 520 650 780 910 1040 1170 1300 1430 1560 27 540 675 810 945 1080 1215 1350 1485 1620 28 560 700 840 980 1120 1260 1400 1540 1680 29 580 725 870 1015 1160 1305 1450 1595 1740 30 600 750 900 1050 1200 1350 1500 1650 1800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7课时 单元复习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 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 实际问题。
整理知识 理清思路
(1)今年小亮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8×4×25 =32×25 =800(千克)
或 8×25×4 =200×4 =800(千克)
答:今年小亮家一共收获橘子800千克。
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当求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 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得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 乘每份的数量,得出总数。
14×50= 700 190×2= 380 13×60= 78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第二部分是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可以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难点:能正确处理笔算时的进位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1.口算乘法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算的知识。

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20分钟)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看图编一个小故事。

(2)组织学生获取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4)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5×3的计算方法,并汇报。

(5)教师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将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将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求得的积相加)(6)课件出示例1“想一想”,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7)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教学例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46笔算乘法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为了奖励我们三年级爱读书的学生,王老师准备为大家购买《童话故事》书,这一套书有14本(出示课件2),老师想买2套,请问,一共买了多少本?算式是什么? 14×2=28(本)(板书:14×2=28)为什么用乘法?求2个14是多少?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乘数这是我们学过的几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买10套呢?(出示课件3)14×10=140(本)(板书:14×10=140)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那么如果王老师要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4)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从题中我们知道: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5)这是14本《童话故事》书,这也就是1套书,2套书,3套书……12套书。

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圆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

(课件出示6)这是1个14,、2个14、3个14……12个14.12套书一共多少本?12个14列成算式就是14×12,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

我们一起来看温馨提示:(课件出示7:温馨提示)(1)先独立思考,你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转化成14乘一位数或14乘整十数来计算?(2)用彩笔在点子图上先分一分,并圈画出来,再把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进位)
课题引入
1.复习旧知.
列式计算: 12×23=276
12 ×2 3 ————
36 24 ———— 276
33×21=693
33 ×2 1 ————
33 66 ———— 693
24×21=504
24 ×2 1 ————
24 4—1—8 —— 504
课题引入
2.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请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知识梳理
特别讲解:52×23
方法二:第一步:5×(2+1)=15。 第二步:2×3=06。 用上面的方法把前两步的计算结果组合在一起就是1506。 但是这道计算的正确答案是1196。
为什么计算结果不正确呢?
【结论】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十位数必须相同;②个位数相 加必须等于10。
课堂练习
1.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1)卖8箱奶可收款( 360 )元。 (2)卖20箱奶可收款(900 )元。 (3)卖28箱奶可收款(1260 )元。
知识梳理
小练习: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C)。
A. 990
B. 189
C.1089
(2)一个两位数乘15,所得的积( C )。
A.一定是三位数。
【答案】 数学信息: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个学生,一顿午餐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新知
例1: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5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5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5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38×10 20×14 91×40 81×6072×30 50×31 62×30 70×212、笔算。

35×7= 23×21=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XX(盒)大约有20XX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笔算乘法(进位)(含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笔算乘法(进位)(含答案)人教版

笔算乘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比算式,相同的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去乘,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记忆口诀: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有点难。

数位对准是关键,进位数字记心间。

一、不进位的乘法14× 122 8……14×2=2814……14×10=140 注:14 表示 14 个十,个位的 0 省略不写1 68……28+140=168计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____________和两位数的________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____________和两位数的________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进位的乘法3 9 × 1 1 27 8……39×2=78 3 9 ……39×1=394 68 ……390+78=468注意事项: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一定要记得加_____。

知识点一:笔算乘法例1:列竖式进行计算,并进行填空:22×23=1、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

2、用十位上的()乘22,得()。

3、把()与()加起来得()。

练习1:竖式计算:45×27= 83×19=练习2:森林医生.知识点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例2:红星商品店有24 包保健毛巾,每包12 条,每条毛巾卖8 元.这些毛巾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分析】先用12×24 求出24 包保健毛巾的条数,再乘每条毛巾的钱数,即可求出这些毛巾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解答】解:12×24×8 =288×8 =2304(元);答:这些毛巾一共可以卖2304 元.练习1:梅江小区一幢楼有16 层,共3 个单元,每个单元每层住2 户,这幢楼一共住多少户人家?练习2:6 箱蜜蜂可以酿48 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35 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先将网式图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练习3:万全小学有380 名学生乘8 辆汽车去郊游.前面的7 辆车各坐48 名学生,第8 辆车要坐多少名学生?知识点三:简便运算例3 观察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72×78= 5616 83×87= 7221 61×69=4209 55×55=302528×22= ______ 34×36= ______ 46×44= ______ 79×71= ______82×____= ______ 43×____= ______ 64×____= ______ 97×____= ______23×____= ______ 15×____= ______ 28×____= ______ 66×____= ______知识点四:解决问题例题4 一本书有500页,如果每天读25页,两个星期可以读完吗?如果每天读75页,一个星期可以读完吗?练习1 学校食堂买了一批粮食。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第四单元思维导图教学内容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

在自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育学生较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领域数学的能力。

3。

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备考引入78×11= 33×21= 24×12= 14×12=(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就是两位数乘坐两位数不位次的乘法,今天我们稳步去深入探讨较繁杂的两位数乘坐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新课讲授1。

导入:仔细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2。

基准2:课件出来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师:你从题目中赢得了什么信息?必须怎样列式排序呢?引导学生列式:48×37=3.各组探讨:怎样排序48×37。

师: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非政府交流。

师: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50×40=20xx大约20xx盒。

(2)40×37=8×37= +=一共需要盒酸奶。

(3)48×30=48×7=+=一共须要盒酸奶。

(4)48×37=(盒)一共须要盒酸奶。

5。

师生评议。

(1)恳请学生说一说,讨厌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师:先用个位的7回去乘坐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排序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入几,再用十位上的3回去乘坐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提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试牛刀 3.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530千米。一辆运菜的
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这辆货车早晨 6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
12时-6时=6小时 90×6=540(千米) 540>530 答: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
小试牛刀
4.计算下面第一列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根据 规律直接填写其他各题得数。
15×15= 225 55×55= 3025
25×25=625 65×65= 4225
35×35=1225 75×75= 5625
45×45= 2025 85×85= 7225
发现规律略。
夯实基础
1.口算下面各题。 60×80=480012×4= 48 36×10=360 5×90=450 14×6= 84 13×5=65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 两位数和以前学习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 么不同呢?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 乘两位数出现了进 位,计算时要加上 进位的数。
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 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
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 数的个位对齐; 2. 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 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3. 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 两次乘得的积相同数位对齐相加。
夯实基础
1.口算下面各题。 60×80=480012×4= 48 36×10=360 5×90=450 14×6= 84 13×5=65
3.列竖式计算。 13×34=442
14×35=490
43×23=989
47×22=1034
竖式略
4.小朋友帮帮忙。
42
23
× 15
× 54
210
92
42
11 5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需关注。 乘完个位乘十位,数位对准细计算。 进位数字记心间,克服马虎是关键。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50第1题)
23
× 34 1 92 69 782
54
× 29 3 48 6
10 8 1566
47 × 61 2
94 2 84 2 2914
78 × 81 2
15 6 6 26 4 6396
小试牛刀 1.中国“天宫一号”载人航天器绕地球飞行
一圈需要90分钟。绕地球16圈,需要多少分 钟?
90×16=1440(分钟) 答:需要1440分钟。
小试牛刀 2.有32个国家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每
队有23名队员。一共有多少名队员参加决赛?
23×32=736(名) 答:一共有736名队员参加 决赛。
45
改正: 4 5
× 47
× 47
285 ( × )
315
160
180
1885
2115
辨析:忘记加上进位数。
(3)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就不会有0。 ( × )
易错辨析
7.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4 1 改正: 4 1
5 9 改正: 5 9
× 23
× 23 × 34
× 34
83 ( × ) 123 236 ( × ) 236
82
82
177
177
903
943 413
2006
7.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4课时 进位的笔算乘法
R 三年级下册
看谁都能算正确。
34
57
× 21 34
68
714
× 11 57
57 62 7
同学们,你都做对了吗?
1 课堂探究点
进位的笔算乘法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进位的笔算乘法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 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630
1 2 42
5.算一算。 46
× 35 1610
34 × 27
918
52 × 38
1976
74 × 53
3922 竖式略
27 × 45
1215
56 × 38
2128
6.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
(2)计算23×34的结果的个位数是7,说明得数一定错了。( √ )
48×37=?
先怎样估列计式一呢下?大约有多少盒吧。
用竖式怎样 计算呢?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48×37= 1776 48
×
2
357
33 6
14 4
1776
结合本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观察对比
今天学习的
48 × 35 7
336 1 42 4 1776
以前学习的
57 × 11
57 57 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