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饭店景观建筑分析
寻根_建筑大师贝聿铭谈香山饭店设计
![寻根_建筑大师贝聿铭谈香山饭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3248d2a58da0116c174923.png)
寻根——建筑大师贝聿铭谈香山饭店设计关 晟采访孙 捷译 孙凤岐校作者单位:美国哈佛大学译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校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收稿日期:1997年7月 本篇是哈佛的《亚太评论》杂志对贝聿铭就香山饭店设计的专访,经作者同意,在此献给读者。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是中国经济改革之初所建造的一批最新的旅馆建筑之一。
那是一次对“第三种方式”的尝试,一种为中国在不久之后发生的转变所尝试的新本土建筑风格。
它地处北京郊区香山,这里曾是皇家狩猎场,以秋天满山的红叶而闻名。
贝最终的设计是一幢谦虚的与逐渐倾斜的山坡结合在一起的建筑,它淹没在了香山的枫树和松树之中。
白粉墙,灰瓦顶,还有几何形状的窗子,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儒家文人的古典园林,而贝氏家族本身就曾拥有这么一座被誉为典范的园林——苏州的狮子林。
在设计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肯尼迪图书馆,确立了他的现代主义大师的领衔地位之后,贝又回到了这个他17岁时就离开了的国家,并试图重新发现他自己的根。
香山饭店对贝聿铭来说正是这样一个寻根的作品,但从那时起,它显然已不仅仅是一个个人作品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对中国年轻建筑师是个极大的鼓励。
关:1979年,你接受了中国政府委托,在香山设计一座饭店,这项业务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贝:是中国。
实际上在1974年,大约在我离开中国40年后,我随一个美国建筑师小组回到了中国,对我来说她完全是一个新的国家了。
毛泽东是当时的领导人,我家的园林已经成了公园。
1978年我应谷牧副总理的邀请再次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做了学术报告,我对听众们说:你们要更考虑周到些。
那时,他们还没有建造什么,只有一些小规模的工程在进行,当然这不包括北京饭店,它太高了,而且我认为它的形式也不恰当。
他们应该考虑一下总体的影响,考虑一下象紫禁城这样的因素,而它给传统的和谐硬加上了某些东西。
对一个建筑师来说,周围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我想我的话是起了作用,对此我一直十分自豪,那以后,在紫禁城附近的区域再也不允许建造高层建筑了。
香山 饭店
![香山 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47048c2ab4daa58da0114a28.png)
香山饭店由贝聿铭设计于1982年,十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香山饭店的重要价值。贝聿铭选择设计香山饭店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对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正如他自己所说:香山饭店,并不仅仅是一个旅馆,而是代表了寻求一条道路的努力。贝聿铭寻找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要素,把它们提炼、整合,并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成为贝氏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传统民居形式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他本人曾说过:“我重游了我家在苏州的园林, 我发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 一些能使这种本土建筑语言成为可能的东西, 从某些方面说, 它们已经在那儿了。这些50 年前, 100 年前建造的东西, 至今仍是站得住脚的。建筑与人的生活休憩相关, 人们的生活没有改变。1978 年, 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我在那儿生活的时候没有什么变化, 建筑没有改变, 有些仍被沿用。于是我打算按照这一信念去设计香山饭店。”
(二) 建筑立面造型
贝聿铭放弃了古典式的大屋顶,客房各翼的顶层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形式— — 硬山和单坡屋顶,形成一种韵律,体现了传统风格。三角形构架的顶棚是传统四坡顶的新阐释。深色的钢管,浅色的玻璃重复着园林厅堂室内黑椽与青面瓦的关系。最令人震撼的还在于它的外观形象:醒目的白墙,美丽的线脚,深色的压檐。曾经被问到北京的气候与白色墙面是否不相宜,贝聿铭解释说:北京气候与南方的不同, 这是事实, 但北京住宅里的庭院布置与南方住宅里的没有什么差别, 家居生活仍是以庭院为中心的, 它们同样都是低层建筑, 尽管有气候因素的影响, 但在某些方面, 它们之间的差别并不象想象的那么大。最初对于是否应该把墙壁粉刷成白色我有所保留。北京人对沙石的颜色会感觉更舒服些。在北京, 灰尘是个大问题, 他们说, 一幢白色的建筑要不了多久就会变脏, 但香山是一个公园, 灰尘要比城市里少些。”
建筑观察之香山饭店
![建筑观察之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0bfb84c22cc58bd63186bd9f.png)
建筑观察之香山饭店建筑师背景: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建筑概况:香山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间,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平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建筑与环境: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
饭店依凭山势,院落相间,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
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主庭院巧置有“曲水流觞”(见流杯亭)、“洞天一色”、“古木清风”等庭院十八景。
另有“冰裂纹”大地毯、赵无极画、会见松、飞云石庭院四绝。
总体积约15万立方米,但并没有视觉的庞然,建筑师结合地形,巧妙地营造出高低错落的庭院式空间,匍匐在层峦叠翠之间,如同植物漫地生长。
这座依偎在香山怀抱的建筑,为了保留珍贵的古树,局部建筑园林建筑的性格。
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建筑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贝氏在平面布局上,沿用中轴线这一具有永续生命力的传统。
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设计中的精髓: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着眼于未来旅游功能上的要求;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有一片水池,一座假山和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建筑交通流线及空间组织:建筑的前庭、大堂和后院,分布在一条南北的轴线上。
空间序列的连续性,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深深的美学表现。
“曲水流觞”流华池中心有小桥与平台相连,---仿王曦之之《兰亭序》中“曲水流觞”之意。
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5e7f740f4a7302768e99398f.png)
香山饭店是人们熟知的,建于1982年,位于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香山之中,是一座中型饭店。
他以与环境和谐共处为原则,尽量不破坏环绕四周的自然景观,并在院落中制造了一些人文景观,充当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过渡。
三面建筑、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小径叠石、高树低草的后花园,精巧的错落布置尽显“步移景异”的狮子林之特色。
用材上他没有突出玻璃和钢结构的现代材料,室内多采用木、竹等自然材料。
从外到内的色彩配制均以白、灰作为主色调,追求一种纯洁朴素的宁静,这同香山的地理位置也相互映衬。
而以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多层建筑为形式,将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若干部分,并从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多单元分开和联系的方式中得以借鉴,将整个建筑分为五个互联的部分。
在入口的前庭只配有少量的绿化,形成了缓冲地带,满足了功能上的需求。
中央为一巨大钢架玻璃顶棚的中国庭院,从这里伸延出客房和园林等区域。
外观将立面开窗设为三层,以视错觉的效果达到在心理上减低立面高度的目的,使建筑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中。
“建筑不能与自然争美”。
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上,并没有硬性的使用现代主义风格,也没有对中国古典风格进行复古式的模仿,而是将东西方的技术和文化的元素进行了有效组合,传统的形式理念与现代的空间理念在他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
贝幸铭选择香山兴建香山饭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对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
而且,他对香山饭店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与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所以他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结合地形的、高低错落的、院落式的多层建筑。
这样将体积约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的目的。
同时,在对这些3层一5层的底层建筑设计中,比重较重地加入传统园林建筑的色彩。
香山饭店(分析)PPT
![香山饭店(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4d9b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1.png)
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和特色活动,如主 题晚宴、品酒会等,吸引新客户并保 持老客户的兴趣。
服务质量与顾客体验
服务质量
香山饭店注重服务质量,提供专业、 周到的服务,确保顾客在入住期间享 受到舒适、贴心的照顾。
顾客体验
关注顾客体验,从客房布置、餐饮服 务到活动安排等方面,力求满足顾客 的个性化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
景观设计风格
自然主义风格
景观设计以自然主义风格 为主,强调与自然环境的 融合和共生。
人文景观
景观设计注重人文元素的 融入,如设置文化雕塑、 景观小品等,提升景观的 文化内涵。
多层次景观
通过植被、水景、小品等 多种元素的组合,营造出 多层次的景观效果,提供 丰富的视觉体验。
03
香山饭店的经营策略
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
足了客人的需求。
多样化的餐饮服务
饭店拥有多个餐厅和酒吧,提供各 种美食和饮品,满足了客人的味蕾 需求。
完善的会议设施
饭店拥有各种规格的会议室和宴会 厅,提供先进的会议设备和专业的 会议服务,满足了商务客人的需求。
服务品质优势
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香山饭店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员工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为客人提 供了贴心、周到的服务。
市场定位
香山饭店将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 商务旅客和休闲度假旅客,提供 高品质的住宿、餐饮和会议服务 。
品牌形象
香山饭店以豪华、舒适、安全和 私密为品牌形象,营造宾至如归 的氛围,提升客户忠诚度。
营销策略与推广
营销策略
采用多渠道营销策略,包括线上预订 平台、社交媒体推广和与旅行社合作 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来源。
绿色发展
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 绿色发展。
北京香山饭店
![北京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98c90efcc850ad02df80411b.png)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下午10时39分58秒22:39:5820.10.2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10时39分20.10.2122:39October 2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10时39分58秒22:39:5821 October 2020
贝聿铭是最典型的第2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982年贝聿铭设计兴建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这
个饭店的时候,考虑到香山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也
考虑到这里众多的历史文物,因此刻意设计设计成能
够和这种多元环境的文化因素融合起来的特别形式,
在设计中他把握了几个关键因素:1 建筑比较低矮,
不破坏四周的的景观,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想吻合。
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因为重复 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后 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 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 空间。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 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假山和青 竹,使前庭后院具有连续性。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2:39:5822:39:5822:3910/21/2020 10:39:58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22:39:5822:39Oc t-2021- Oct-20
然而对贝聿铭本人来说,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 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 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实际上, 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 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 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 放在何处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 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 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
贝聿铭对香山饭店设计理念
![贝聿铭对香山饭店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978fd3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d.png)
贝聿铭对香山饭店设计理念贝聿铭作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师,他的设计作品总是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建筑思想。
他对于香山饭店的设计理念也不例外,他通过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
香山饭店位于香山公园的腹地,周边环境非常优美。
他充分利用了建筑场地的地势特点,将建筑物设置在山坡上,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方式。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最大化地保留原始的山景。
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结合,营造出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景观。
其次,贝聿铭注重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交流。
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建筑物与人们的互动关系。
不论是在建筑的外部还是内部,他都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开敞的空间布置,使人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然的美景。
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够看到美丽的山景,这样一来,人们在其中居住、工作、休闲时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享受。
此外,贝聿铭的设计还体现了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
他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
他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既能够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又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他还在建筑的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的利用,为饭店提供了可再生的能源。
这种富有环保意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贝聿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还为后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总的来说,贝聿铭对于香山饭店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他注重建筑的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倡导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他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还对于环境保护提供了积极的思考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香山饭店中国风浅析
![香山饭店中国风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c091b964bcf84b9d57b70.png)
香山饭店“中国风”浅析摘要:贝老在中国的建筑创作一直关注中国建筑民族化问题。
香山饭店是贝老在大陆的一件很有影响力能很好的体现“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
本文主要浅显的讨论一下此建筑体现的“中国风格”以及所蕴涵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中国风格光线院落墙1. 关于传统建筑建筑-人类物化的产物,体现了一种人类群体行为;同时也是精神产品,带有文化方面的意义,作为文化载体,大于器物,早于典册,久于金石。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 独树一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单体建筑-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真实(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融于环境,室内室外相互流通渗透),同时在平面、结构、造型三方面不可分割。
(2)群体建筑-以组合见长,主要运用院落,庭院是群体布局的灵魂。
(3)建筑与环境-主导思想“天人合一”,与环境融为一体。
2. 关于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功能的出现,要求建筑突破传统的构图、形式,创造新的建筑-现代建筑。
其中以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为标志。
现代建筑对中国来说是出现如此之快,以至于让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来不及反应-无法容纳新的功能要求以及时代审美需求。
结果是起先在现代建筑的脑袋上带一个传统的“大屋顶”帽子,后来就慢慢被丢弃,完全代之以西方现代建筑的骨皮。
由此就就产生一个让国内建筑师耿耿于怀的中国建筑民族化的问题。
20多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成就,而创作实践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
从80年代的香山饭店,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广东新建筑,到90年代以来的仿欧风建筑,国家大剧院,央视新楼,鸟巢之争,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同时对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的代价。
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尤其是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与继续。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解读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045d59afad6195f302ba63f.png)
设计师简介:贝聿铭,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他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获得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项目背景: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
那时的中国政府希望贝聿铭的到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高潮的象征性开端,一场大戏令人振奋的序幕。
因此,政府给出了相当宽松的条件,提供了二三十处选址和项目让其选择,甚至提出在首都北京最核心的位置——长安街,由贝聿铭来设计十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
贝聿铭审慎得对待了政府方面的热情并婉拒了设计高层建筑的邀请,认为过高的建筑会破坏北京作为古都的风貌,为此,他排除了高层建筑的选项,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雄辩地证明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和价值,因为建筑的生命力就是文化的生命力。
由于对外开放,政府就要考虑一定的对外接待能力。
香山饭店是外事管理局委托的项目,选址于香山,一处皇家园林的选址上。
于是贝聿铭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
香山饭店园林景观规划
![香山饭店园林景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836c4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2.png)
香山饭店园林景观规划香山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是一座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著名建筑。
其园林景观规划更是独具特色,将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完美结合,营造出了宁静、典雅的氛围。
香山饭店的园林景观规划充分考虑了场地的自然条件。
饭店依山而建,周边山林环绕,景色优美。
规划师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起伏,打造出了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
在高处,可以俯瞰整个香山的壮丽景色;在低处,则能亲近溪流、池塘,感受水的灵动。
在植物配置方面,选用了大量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品种。
春季,桃花、杏花竞相绽放,为园林增添了一抹粉嫩的色彩;夏季,绿树成荫,给人们带来清凉;秋季,枫叶如火,银杏金黄,构成了一幅斑斓的画卷;冬季,松柏依然翠绿,傲雪挺立,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这些植物不仅美观,还能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降低了养护成本。
水体的运用是香山饭店园林景观的一大亮点。
园内设有多处池塘和溪流,水面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建筑和植物。
池塘中种植着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诗意。
溪流则顺着山势蜿蜒流淌,发出潺潺的水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园林中的道路规划也别具匠心。
既有宽敞的主路,方便游客通行;又有曲折的小径,引导人们深入探索园林的各个角落。
道路的材质选用了当地的石材,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沿途还设置了休息座椅和观景平台,让游客可以随时停下脚步,欣赏美景,放松身心。
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是香山饭店的一大特色。
饭店的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与园林相互渗透。
庭院中的景观小品,如假山、石雕等,与建筑相得益彰,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建筑的外观和色彩也与园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白墙灰瓦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典雅。
在功能分区上,香山饭店的园林景观规划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求。
设有休闲区、观赏区、活动区等不同区域。
休闲区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让游客可以在此品茶聊天;观赏区则布置了精美的花卉和景观,供游客欣赏拍照;活动区则为游客提供了开展户外活动的空间。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3dfe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0.png)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香山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距离市区20公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香山饭店建筑结合地形依凭山势采用了水平方向延伸院落式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巧又有北方园林的开阔;还有若干小庭院沟通了香山自然景色与香山饭店的联系用简洁的处理取得了丰富的效果;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有长春四合院的一片水池、几座假山、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光彩夺目的四季厅从形式、尺度上看类似于北方四合院但其空间的抑扬明暗的强烈对比又表明这是一座扩大的苏州园林的天井里面的假山水池也很好的呼应了这一点;长春四合院是贝聿铭在对中国传统“院”的理解之上运用园林的设计元素和现代空间的处理手法对中庭空间的全新阐释;而覆盖在长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单有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的作用而且它是一个画框通过这个画框可以欣赏室外的景色;所以园林建筑的开窗样式需要慎重考虑; 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离不开统一与变化的原则;除了将苏州庭院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作为建筑符号运用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外;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采用的另一种手法是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主要利用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洞窗两侧和漏洞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甚至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套、屋顶、围墙压顶处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窗帘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统一和谐形成整个建筑和环境的主调氛围; 由此可知香山饭店建筑设计将形式美法则中统一与变化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贝聿铭也是别具匠心;饭店的窗户采用了北京城墙上的那种旧式瓦片做装饰;这种瓦片具有与众不同的深灰色光泽简约而不失优雅;还有小花园的装饰方面贝聿铭采用了云南石林那如剑一般的石灰岩柱给人一种凝重森然神秘脱俗的感觉与饭店的灰瓦十分匹配;那些岩石也为花园平添了一份神秘的原始气氛;可见在建筑造型艺香;。
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8cedca44e45c3b3567ec8b95.png)
闲 情 偶 记 房 舍 第 一 向 背
· ·
香山饭店的设 计多处借鉴了江南园林的艺术 特色,同时又兼备了北方院落布 局中轴线的形式——贝聿铭受 家乡苏州园林的影响,结合传 统北京四合院的规整布局,相 对自由地安排建筑,并保护场 地中的古树,规矩方正中带着 轻妙纤巧。对“大屋顶间的空 间——庭院”这一基本传统元 素的重复运用,形成大量的室 外庭院空间。 香山饭店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后勤供应区、客房 区和游憩区。公共活动区以常春四合院为主体居中,与其它三个功能区 取得紧密、简捷的联系。后 勤供应区紧挨公共活动区并靠近交通道,联 系方便。客房区采用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曲曲折折,走道很长,但走道上 多半有景可赏。游憩区三面被客房区和公共区所 包围,但一面敞开,借 后花园之景。
香山饭店是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 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 级酒店。 香山饭店位于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 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色各异。 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此地水 清气新,为休闲旅游佳境。饭店建筑独 具特色,总建筑面积36900㎡,占地面积 30000㎡。 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 院落式的建筑,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 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 香山争高低”的目的,饭店只用了白、 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 雅。
空间形制与平面布局
内简 单 需园 要之 ,布 实局 全, 含虽 于变 “幻 園无 ”尽 字, 之而 其 最
江 南 园 林 志
……
总平
也穴 补 如 东 则 。之 之 东 者 面 高。西虚北 屋 者牖北右者 以 ,之皆,宜 面 可大无面虚 南 抵者余西其 为 窗,地者后 正 二可,虚, 向 扇抵则左以 。 。小开,受 然 不门窗亦南 不 可二借由薰 可 不扇天是; 必 知;以也面 得 。 ,
浅析香山饭店
![浅析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835d3f96daef5ef7ba0d3cb6.png)
香山饭店北京香山饭店,贝律铭设计,为四星级饭店。
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园内。
1982年10月17日开始试营业。
主庭院巧置有“曲水流觞”(见流杯亭)、“洞天一色”、“古木清风”等庭院十八景。
另有“冰裂纹”大地毯、赵无极画、会见松、飞云石庭院四绝。
香山饭店的总体环境布局饭店依凭山势,院落相间,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
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大面积采用白色,给这个建筑形象带来了鲜明强烈的特征。
总体借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与现代建筑风格融合。
是一座具有中国园林庭院建筑特色的旅游饭店。
香山饭店的空间环境设计 一 对称·轴向如左图所示,饭店大门采用对称手法,即左右一致,即中国古典建筑的对称原则。
二 采用共同的形体在香山饭店设计上,贝律铭反复采用菱形来开窗,又或单纯利用来丰富立面,应在一种典型江南特色。
采用共同的形体形成一种统一和谐的氛围。
菱形是建筑师在建筑细节上采用的一种个性装饰。
而建筑总体也采用相同的形体来塑造空间,营造氛围。
三利用简单的形体建筑总体用线条切割出简约的方形和三角形,主要突出饭店的简单大方。
如下图。
香山饭店的画龙点睛之笔1 利用门洞连通透过门洞,酒店的景色映入眼底。
而另一个作用则是连通内外空间。
2 外部空间的渗透利用古典地灯和抬高的基面,来处理隔断与联系的关系。
在下图中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处理行车道与饭店空间的关系。
图五这一处理手法,在中国古代陵墓中也可以见到,如图例中的石生像。
公共建筑的空间环境还有很多种方式表现,比如利用外部空间的围合与界定,利用顶面,下沉或抬高的基面,又或外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渗透与层次。
Public Architecture使公共建筑达到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有很多,例如对称.轴向.向心.与地形相结合.采用共同的形体或者利用简单的形体等。
生活中这种利用方式很多,要靠自己去发现,去体会。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这种建筑性格的方式,从而形成它自己的风格。
现代中式建筑分析——北京香山饭店
![现代中式建筑分析——北京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46ab23cc0c22590102029dbe.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建筑特点的运用:
1、布局上沿用轴线布局 2、传统符号的重复运用(圆形,方形,菱形) 3、覆盖在常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的 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九 脊顶精髓。 4、园林手法的运用 5、颜色搭配
园林手法的运用
打破传统体现现代:
1、打破传统的对称式布局
2、突破传统的大屋顶
3、后花园三面被建筑包围,朝南一面敞开远山近水 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的 精巧又有北方园林的开阔。 4、材料的运用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
设计 手法
方形、菱形的运用
圆形的运用
欲扬先抑
曲水流觞
色彩方面
在色彩运用方面,香山饭店主要采用白、灰、黄褐三色。三色 的搭配使其显得纯净而自然,古朴而典雅。 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 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 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在室外用在勒脚、门窗套, 联系窗户的装饰格带,屋顶、围墙压顶等处,而且一律用 磨砖对缝; 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性,如墙面花岗石勒脚, 木材的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处, 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室外,都十分统一,和 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 都不会忘记是在香山饭店。
新中式建筑赏析 北京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四星级酒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 园内距离市区20公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 方米,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设计特点
1、香山饭店建筑结合地形依凭山势采用了水平方向 延伸院落式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融中 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 2、香山饭店的设计多处借鉴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色, 同时又兼备了北方院落布局中轴线的形式,贝聿铭受 家乡苏州园林的影响,结合传统北京四合院的规整布 局,相对自由地安排建筑,并保护场地中的古树,规 矩方正中带着轻妙纤巧。 3、对“大屋顶间的空间——庭院”这一基本传统元素 的重复运用,形成大量的室外庭院空间。
建筑景观分析-北京香山饭店
![建筑景观分析-北京香山饭店](https://img.taocdn.com/s3/m/1a9f47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0.png)
引导与暗示 “曲径通幽处”半藏半露与林木间的小路可以 引导人循此探幽。 片山有致 寸石生情 厅堂前花木配置:以孤植松柏偏于一角,挺拔 苍劲。丛植树木疏密有致。 后花园 飞云石
曲水流觞可以算是整个 香山饭店的精华所在, 抽象的曲水仿佛蜿蜒过 千百年的历史聆听今日 钟声。它以一种含蓄的 姿态,体现了中国文化 的博大精深,通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号 的提炼体现了设计者对 于中国文化的理解。
而前 这院 种 设 计 , 恰 好 符 合 中 国 传 统 园 林 的 层 次 丰 富 , 藏 与 漏 巧 妙 结合的关系。
01
行走香山饭店中,你可以感到中国人寄情山水的情调,于是园林就不仅仅使室外的院子,取于自然高于 自然的精髓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常春四合院的一片水池、一座假山、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光彩夺目的四季厅从形式、尺 度上看类似于北方四合院,但其空间的抑扬,明暗的强烈对比又表明这是一座扩大的苏州园林的天井, 里面的假山水池也很好的呼应了这一点。常春四合院是贝聿铭在对中国传统 “院”的理解之上,运用园 林的设计元素和现代空间的处理手法,对中庭空间的全新阐释。而覆盖在常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 的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九脊顶精髓。
从视觉上形成了看与被 看得意趣。
后花园
谢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北京香山饭店
园林111 09
季艳艳
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件作品。这座350个房间的酒 店以中国庭院式风格建成。它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 大堂像一个中国庭院。在香山饭店,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 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室外
室内
从平面布局上来看, 对中轴线这一几乎是传统生命 力的东西,贝聿铭理所当然的加以利用,事实上 室外 这条轴线从入口处的广场就已开始,穿过入口, 通过主体建筑,直至后花园。如果说建筑内部 “常春四合院 ”的设置使室内外建筑环境相交融, 那么后花园的设计,使整个香山饭店更加整体。 抽象的曲水流觞正是后花园之于轴线的点睛之笔
世界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世界设计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80e0766bec0975f565e2a3.png)
2021/5/27
2
赏析:北京香山饭店
建筑吸收中国园林 建筑特点,对轴线、 空间序列及庭园的 处理都显示了建筑 师贝聿铭良好的中 国古典建筑修养。 贝聿铭说,他要帮 助中国建筑师寻找 一条将传与现代相 结合的道路。
2021/5/27
3
3
赏析:北京香山饭店
这是贝聿铭第一次 在祖国设计的作品, 他想通过建筑来表 达孕育自己的文化. 不是迂腐的宫殿和 寺庙的红墙黄瓦,而 是寻常人家的白墙 灰瓦。他说建筑必 须源于人们的住宅, 他相信这决不是过 去的遗迹,而是告知
2021/5/27
10
2021/5/27
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 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 择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 议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 公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世界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北京香山饭店
2010级环艺一班 刘璨
2010050511
2021/5/27
1
赏析:北京香山饭店
您可以创作演绎作品 您必须按照作者或者许可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 您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2
名称 : 北京香山饭店
地理位置 : 北京西郊香山 公园内
设计师 : 著名建筑大师 贝聿铭
然采用承重砖的传统建筑结构,色彩配置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灰白两色为基本 色调。 5 重视园林和绿化在建筑中的作用,借景入室的手法比比皆是。 6 内部材料尽是采用自然材料,特别是木,竹等。色彩中性偏暖。 7 重复使用具有中国传统符号特征的形式:方和圆,无论建筑立面内部,大门, 照明灯具,还是客房内部设计,这两个形式总是重叠,反复出现,简单而丰 富。
浅析香山饭店的褒贬之处
![浅析香山饭店的褒贬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4ee45847c850ad02de804157.png)
浅析香山饭店的褒贬之处田仁合建101-1 学号2010645011191979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
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
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1香山饭店简介1.1香山饭店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故国。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他设计了著名的香山饭店。
这一具有超前意识的名作,是对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提醒。
香山饭店的存在是告诫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学习外国建筑技术的时候别忘了传统,优秀的作品大都吸取了传统的精华。
贝幸铭选择香山兴建香山饭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对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
而且,他对香山饭店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与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所以他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结合地形的、高低错落的、院落式的多层建筑。
2褒·香山饭店2.1香山饭店的空间之美2.1.1对称·轴向香山饭店有一条中轴线贯穿广场式的前院、常春四合院和后花园,而轴线两旁的建筑结合古树保护,布置相对自由。
香山饭店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后勤供应区、客房区和游憩区。
公共活动区以常春四合院为主体居中,与其它三个功能区取得紧密、简捷的联系。
后勤供应区紧挨公共活动区并靠近交通道,联系方便。
客房区采用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曲曲折折,走道很长,但走道上多半有景可赏。
这也使得客房周边各自独立的庭院由于人的视线移动而有了连续性。
2.1.2 外部空间的渗透利用古典地灯和抬高的基面,来处理隔断与联系的关系。
香山饭店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处理行车道与饭店空间的关系。
北京香山饭店分析
![北京香山饭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c29aad284ac850ad024214.png)
●北京香山饭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国特色的红条幅”。
该饭店的设计师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
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园林建筑中观赏路线的布置使人感觉到从幽然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强烈对比,都是世上罕见的,是再设计中应该努力继承的优秀处理手法。
●香山公园的景色自然天成,古木参天,泉水栖栖,仲夏碧阴,晚秋红叶。
加之寺庙亭台古代遗迹,处处诗情画意。
这就决定了香山饭店应该以其园林和居民的典型性格融合在它所处的环境之中,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院落组合是设计中的精髓所在。
●整个建筑分为五个区段。
中央区段的中心是一个带有采光玻璃顶棚的中庭,这是一个把粉墙翠竹、山石水池组织在一起的真正中国式中庭,是主要的活动部分。
中央区段向四外放射出去即为各客房楼,一直到达边缘围墙,这样便把围墙组织到建筑构图之中,在很多院落中围墙成为形成院落的一个侧面。
各客房区段的单面走廊围绕着院落布置,向客人提供外部景观。
客房和走廊的窗子成为室外景色的画框,就像在任何中国园林中所能见到的那样。
各客房区段的平面布局蜿蜒曲折,除为了达到体型变化的目的之外,主要是为了保留场地内多株有价值的观赏树木。
●由于对称性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容忽视的原则之一,旅馆的主要吐口和中庭仍然具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这条轴线自旅馆大门开始,穿过入口门厅,中庭直达主要庭院中按原样重制的曲水流觞。
●和贝律铭设计的其它建筑相比,玻璃的表现不那么重要。
建筑的外观上最突出的材料是白色的抹灰墙面和特制灰砖的线脚。
线脚的图案则受唐代木构建筑墙面划分的影响。
以灰、白为基调的色彩配置素雅和谐,与茂密的林木互相衬托最为相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施工过程中,云南山石运到现场,很多人为其奇美所动,着意重新安排 显要位置,以致置于“溢香厅”的对景位置。现在看来与“清音泉”有些争景 和重复。“烟霞浩渺”
•
对面的墙体砌得欠妥,松树遮挡不够,致使远景与近景的联系不紧,中间 隐约出现了隔断。“高阁春绿叶”和“古术清风"仍然显得分量稍轻,建筑气氛过 浓而园林气氛不够。 • 现景台”和“青盘敛翠”的挡墙处理稍显呆板,不够自然。其他如“流水 音”的坐凳过重、庭园中的石桌凳造型不够理想等等,主要是设计上考虑不够 造成的。 • 香山饭店建成后,在京的建筑界专家对其选址和建筑创作提出了不同的看 法,但就庭园来说是成功的,还弥补了建筑上的一些不足。就建筑为庭园创造 了主庭园和其他几个庭园空间而论,应该归功于建筑师的精心安排。
•
•
四、景观与意境
• 香山饭店大小庭园共13处,除人口的前庭和屋顶花园外,设计师承担了11处庭园的设计。 • 主庭园。该园位于“溢香厅”(玻璃大厅)以南,面积约7000平方米,东西为客房。 • 庭园中保留古松柏40多棵,还有两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大银杏。为了给这些大树创造合适的 生长条件并使周围地形有机地联系起来,湖面成钟形,东西宽40米,南北长50米,面积 1400平方米。原有“流水音”中心线位置与建筑的南北轴线向东偏离3.5来,为了使建筑构 图更稳重、水面与建筑的关系更紧密,将“流水音”移至中轴线。这样水面也就分成了一 大一小,以小村大,又增加了景深。中心水面平静开阔,与三层的建筑物在体重、横竖线 条的比例都达到均衡和协调。白粉墙映在湖中,苍松翠柏回清倒影,几株金色的银杏、红 色的枫树幻影摇动,丹黄朱翠,丽而不妖,艳而不俗,胜似金碧辉煌的雕粱画栋。
二、历史与现状
• 香山在历史上是着名的风景区。据记载,在辽代(938年前后)为私人所有,盖 有住宅。金代开始建寺院,金大定26年(1186年)修建丁行官。金章宗时(1190 1208年)又在这里增建了“会景楼”和“祭星台”。从此这里就成了历代皇家的园圃和 游山幸寺。此后,元、明、清代都有扩建,规模较大者在清乾隆10年(1745年), 乾隆亲题二十八景,并定名“静宜周’’。1860年和1900年帝国主义者两次入侵北京, 周内大部遭焚毁。现香山饭店坐落在原“虚朗斋”和”学古堂”一带,其西南为“璎洛 岩竹,东西分别为原有的“郁兰堂”和“伫芳楼”。饭店院内尚存“流水音”亭座和“璎洛 岩”的延续地形。民国时期建起了“慈幼院”的一部分建筑。1957年开设了香山饭店, 以后又添建了大餐厅和一部分住房。1978年北京地震后经查原有房屋属危险建筑, 1979牟决定全部拆除改建为园林式的高级饭店。
• 流水音。古迹流杯亨底座过去称“流水音”,源于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记载 的“曲水流觞”,是古人“修契”的一种劝酒形式,以后多置于庭园中。此处是北 京的六处亭座之一,规格较大,为7米×8米,花纹粗犷、简洁,外部作台阶和坐凳+ 并有曲桥与岸相连,均用淡高梁红花岗石贴面。其色彩与线条都与绍兴“兰亭”相 仿。可以使人联想到“兰亭”秀丽淡雅的景色。
三、设计要求与构思
饭店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提出,希望 通过这次创作能在继承与发展中国建筑上有所成就,并 且建议把饭店庭院建成为高级庭园。有关方面的人士和 贝先生的具体的想法是: ① 中间的主要庭园最好有水池; ② 比较小的庭园是为了从室内往外看的:有的可以仿 建江南园林; ③ 植物要成片布置; ④ 整个庭园要自然、素雅 ⑤ 山石从云南石林石中选用一些。
• 海棠花坞。西餐厅窗前原有两米多高的土台。先用山石将大树保护好,再将士台削 戚缓坡,在变化的地形中穿插同路,散植西府海棠,从窗内看去,斜坡的草地作为 海棠的背景,每至仲春,花团锦簇,以明快的空间代替了闭塞阴暗的环境。
• 观景台。东山坡上,古柏间,有5米见方的林中空地,这里可远望1300米外的 香山最高峰——“鬼见愁”。在空地砌石为台,以供客人小憩。这种透景线的 开辟虽不足为奇,但可使人与香山的主景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受到香山风光的 感染,更感觉到身处山中。
景观设计-北京香山饭店庭园景观建筑分析
王佳璐 201410105034 2014级环境设计一班Fra bibliotek 探索分析目标
1.香山饭店简介 2.历史与现状(建造时间、占地面积、地理位置) 3.设计要求与构思(景观性质、景观布局) 4.景观与意境(具体景点)
5.探索与不足
北京香山饭店简介
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籍华裔建筑 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国 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 体的四星级酒店。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 区的香山公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 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 此地水清气新,为休闲旅游有氧健身的佳 境。饭店周边路网交通发达,五环擦肩而 过,由市中心驾车顷刻而至。
• 烟霞浩渺。该景点伫立在“溢香厅”前平台,向南望去,视线透过两裸高 耸的大银杏中间,越过一片开阔的永面,直抵700米以外的山颠。山上布 满黄栌,万树吉烟,人秋如霞。 • 清音泉。就同中西南较高的地势,叠石堆山作为“璎珞岩”的延续。以 “大斧劈”的理石手法在12平方米的地基上叠成9米高的主峰。瀑布自7 米高处蔼下。水顺溪流三跌而下,经溪涧水谷、汀步飞粱注入池中。立于 汀步之上仰视峭壁,流泉若银链飞舞,水流激荡,拍岸有声,古树环合, 静中有动。每至晴朗夜空,尽人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 金鳞戏渡。其西侧水池,岸陡峭,石以劈山手法堆砌,池中有数块“影石” 与岸边山石呼应。此处水面高于“流华池”,水满后溢过汀步流到大池中。 池中部水较深,可利用循环水隆冬不冻,终年养鱼供应餐厅。
•
设计的构思要从对环境特点的分析人手。饭店高2-4层,全部建筑面积35 800平方米,体型较大;地处离公园主要入口200多米,为公园的心脏地带{建筑 色彩基调为白色,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香山的风景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深、幽、古”。 清乾隆曾分析香山的地形与景观特点为:“横峰、侧岭、牝谷、层岗、欹涧、曲 径。不以峻削为奇,而遥睇诸岭回合交互。”张养潜游香山诗谓:“山林弥日山 益奇,乱峰扶翠纷参差,浒人如蚁度林杪,细路一线云间重,我来青帝已回驭, 太古残雪犹离离+声声啼鸠百花落,两岸红雨春淋漓……。”现在,每至春夏, 此处翠岗峥蝾,绿荫夹径;人秋红叶遍山,如火似霞。就是到了冬季,这里也是 青松伫立,满山郁郁葱蒽。 庭园设计力求根据饭店庭园的功能需要,使庭园形式与香山环境协调,为其 增色,又要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要尽量保留好古迹和原有古树、大树。
五、探索与不足
• 园林是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创造出的艺术空间。这里贵在一个“创”宇。抄袭 不是创造。我们既不能去追求过去的某个园林形式,也不应该模仿某个自然的环境。 设计者应该以更高的标准去追求前人所追求而还未得到的东西。创造自然环境也应 该是艺术加工的自然,是人需要的典型的自然,香山饭店庭园中没有照搬“江南园 林”,固然是由于整体协调的需要;另一方面,创作出一个具有江南园林的“神 采”、又有北方园林¨根基”的园林,不是更有欣赏的价值吗?冉清音泉”山石的 堆叠也没有延续北方“山子石张”的传统技艺。原因之一是对其传人后期的实际作 品在艺术价值上仍然有不同认识;另外由于环境的需要以及山石本身的形状、质地 的特点,而采用了现在的作法。这种作法突破了某些程式,更接近于自然,更简炼, 反而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 在园林设计中贵在“创”。设计者积极的创作态度是应该肯定的。对其具有 “性格”的成果也应该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着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 “在艺术中如有丑陋的作品,那就是无性格的东西。”某些造园家也讲到:“美的 表现本质的特点之一就是个性。比较优秀的伪造品和逊色于它的原作相比,我们宁 可喜欢后者。这是由于前者一开始就丧失了个性的缘故。”当然,这与为了表现而 表现的空洞追求是两码事。
占地面积、地理位置
香山饭店整个院落占地2.8公顷,建筑占地 10799平方米,处在香山最高峰“鬼见愁” (海拔557米)的东山坳海拔140米的地带。院 内西高东低,高差10至12米;南北高差不大, 在1.3米之内。西南原有高台高1米多;南部有 从西南至东北起伏的山丘,长60余米,宽10至 20米,有各种树木470棵。
•
饭店庭园的设计者根据各方面的要求和现实条件,以“水墨画”的效果作 为庭园艺术形式的追求对象,是别具匠心的。在色彩上没有过分渲染,在布置 上投有过分造作,在线条上没有过分繁琐。它的轻快淡雅,与建筑物、与周围 环境都取得了协调。它的身分和气质都是恰当的。在庭园中,“数学的”和 “外相的”东西较少采用,而更多的是“内含的”,“传神的”,能耐人寻味, 能激发人的联想。 • 设计者应该善于利用设计对象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不是一下子就 能捕捉到。 • 它需要设计者去发掘。香山饭店庭园中有若干古树,利用好、保护好就可 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种上10棵新树,也比不上1棵古树。这就在于设计 者如何巧妙地加以组织。这次设计中只砍伐了4株杂树,其他树术都保护得较好。 庭园中保留了古树,不仅减少了工程造价,取得了大片绿荫,而且显示了古朴 的气氛。设计者还发掘了周围的景色,运用借景手法纳入园中,使整个庭园更 为生动。这是造园家精心“相地”、细致勘察取得的。庭周中的古迹“流水音” 的复原,也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的古为今用。
贝聿铭 (华裔建筑大师)
•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 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也荣 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 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 自由奖章等。 •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 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 后大师”。
• 飞云石。为溢香厅的对景,是一组来自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的山石,取自石林 风景区边缘的卧牛岭水库。经过摆布高低,藏露选取,加以水景衬托,构成了 姿态奇美、至为壮观的“小石林”。其中主峰高4,7米,因取自云南,故名“飞 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