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复习纲要(完整整理版)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复习纲要(完整整理版)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葛华才)第一章气体一.重要概念理想气体,分压,分体积,临界参数,压缩因子,对比状态二.重要关系式(1) 理想气体:pV=nRT , n = m/M(2) 分压或分体积:p B=c B RT=p y B(3) 压缩因子:Z = pV/RT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一、重要概念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1. 体积功:δW= -p外dV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δQ +δW3.焓的定义:H=U + pV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 v,m = δQ V /dT = (∂U m/∂T )V定压摩尔热容C p,m = δQ p /dT = (∂H m/∂T )P理性气体:C p,m- C v,m=R;凝聚态:C p,m- C v,m≈0理想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C v,m+R=5R/2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f H Bθ (T)或标准燃烧焓∆c H Bθ (T)计算∆r H mθ = ∑v B∆f H Bθ (T) = -∑v B∆c H Bθ (T)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T2∆r H m=∆r H mθ(T1)+∫∆r C p,mdTT1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Q p-Q v = ∆r H m(T) -∆r U m(T) =∑v B(g)RT8.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方程:p1V1ϒ= p2V2ϒ ,p1V1/T1 = p2V2/T2,ϒ=C p,m/C v,m三、各种过程Q、W、∆U、∆H的计算1.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内容(1) 对于气体,题目没有特别声明,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气体,如N2,O2,H2等。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64-2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64-2试卷

2.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 Δ A A.>Δ G B.<Δ G C.=Δ G D.不能确定
3.理想气体从状态 I 经自由膨胀到状态 II,可用哪个热力学函数来判断过程的自 发性? A.Δ H B.Δ G C.Δ S D.Δ U
4.在标准压力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的沸点: A.必低于 373.2K C.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B.必高于 373.2K D.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
C. △G=△A+△pV=△A+nR△T =△A C. 一般过程只能用熵来判断 A 因水和有机物都有一定的蒸气压, 故系统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0.25 2 =2
1
△G1 = △G2 + △G3 , —z1F E1 = —z2F E2 —z3F E3
E3=2 E1-E2 = 2×0.337V - 0.521V = 0.153V
5.已知温度为 T 时反应 2NH3 = N2 + 3H2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同温下, 反应
1 2
N2 +
3 2
H2 =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B. 1 C. 2 D. 4
A.0.5
6. 298K 时,Cu2+ + 2e— = Cu Cu+ + 则反应 Cu2+ + e— = A.-0.153V e— = Cu
E1 ADVANCE \ll6 E2 ADVANCE \ll6
O ADVANCE \l5
O ADVANCE \l5
ADVANCE \l6

= 0.337V
O ADVANCE \l5
ADVANCE \l6
= 0.521V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9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09年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2俄语:东方俄语(1-3),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语言大学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3日语:新编日语(1-2),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14德语:新编大学德语(1-2),朱建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99 MBA联考英语:2009年英语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60高等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初步):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五版639专业综合: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05年重印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周西宽,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2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美学原理,杨辛、甘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4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48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649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地质学,沈锡昌、郭步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802地学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3会计:基础会计学,陈国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805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杨子庚等,青岛出版社,2000806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朱志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07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08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晶学,赵珊茸等,地质出版社,2002809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10地球化学:地球化学,韩吟文等,地质出版社,2005813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819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1应用沉积学: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沉积学原理,赵澄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2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24矿床学: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5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829 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3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2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83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35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上、下册),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编著,地质出版社, 198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苏现波等,科学出版社,2001836油气(层)物理学:油气(层)物理学,张博全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837石油渗流力学: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葛家理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838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五版839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40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43安全系统与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安全人机工程学,李红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5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848钻井工艺原理:钻井工艺原理,刘希圣,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51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2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853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54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第一版857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9产品设计快题(徒手):产品设计原理,李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工业设计创新的方法与案例,高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64首饰设计快题(徒手):首饰设计基础,任进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首饰设计,(英)伊丽莎白.奥弗尔著,刘超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65宝石学:宝石学基础教程,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66钻井与完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等,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67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69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电路分析基础,李翰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三版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870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72地图学:地图学概论,王琪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875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彭文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77测绘学概论: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030502方向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郑永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88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883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8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887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四版888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889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辛建荣、张俊霞,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版903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地质学基础,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905翻译与写作: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吕林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高等代数,王萼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908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7次印刷913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917应用地球物理基础: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一、考试要求:闭卷考试,书写规范、工整,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二、考试内容:1.气体p-V-T性质:(1):理解理想气体模型、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p-V-T性质的差别。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分压、分容概念及应用、气体液化与临界性质、临界参数、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等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1):理解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性质、过程和途径、可逆过程、功和热的概念。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焓、Cp、Cv、ΘfHΘmrHm、、相变焓等重要概念以及rHΘm、相变HΘm与温度关系的重要关系式。

熟练掌握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的Q、W、ΔU、ΔH的计算。

(3):会设计过程计算复杂情况下的热、功、温度、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

(4):掌握化学反应焓、相变焓和温度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节流过程特点。

知道溶解焓、稀释焓、离子生成焓的概念。

3.热力学第二定律:(1):掌握卡诺循环、热机效率概念。

会在p-V,T-S,H-S等图上表示卡诺循环。

(2):理解第二定律的表述、实质、卡诺定理及其推论。

掌握熵的概念、实质、统计意义、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原理、熵判据、ΔF、ΔG判据。

(3):理解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的概念及其数值求取。

ΔH、ΔS、ΔF、(4):熟练掌握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的ΔU、ΔG的计算。

掌握热力学基本关系式、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能够较熟练地做有关证明题。

熟练克拉佩龙及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各种形式和应用。

4.多组分体系热力学:(1):熟练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2):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偏摩尔量间关系。

(3):掌握理想气体、理想溶液、稀溶液中化学势的表达、各种标准态的选取和化学势在化学平衡、相平衡中的应用、理想溶液、稀溶液定义、特点及微观说明。

各大高校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必备突击必取

各大高校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必备突击必取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 》(48、56、64学时)试卷(B)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形式:闭卷;本试卷共 四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每题2分, 10题共20分)1. 已知反应CO(g)+1/2O 2(g) → CO 2(g) 的焓变为△H ,下列说法中何△H 是CO 2(g) 的生成焓 B. △H 是CO(g)的燃烧焓 △H 是负值 D. △H 与反应△U 的数值不等2. 室温下,10 p O 的理想气体绝热节流膨胀至 5p O 的过程有:(1) W < 0 ; (2) T 1> T 2; (3) Q = 0 ; (4) △S > 0A. (3)、(4)B. (2)、(3)C. (1)、(3)D. 、(2)3. 反应N 2(g) + 3H 2(g) = 2NH 3(g) 可视为理想气体间反应,在反应达平衡后,若维持系统温度与压力不变,而于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则A. K p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增加,而NH3的量减少B. K p不变,且N2, H2, NH3的量均不变C. K p不变,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而NH3的量增加D. K p增加,平衡时N2和H2的量将减少,NH3的量增加4. 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且知k A>k B,则当A和B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A. A的量大于B的量B. A的量小于B的量C. A的量等于B的量 C. A的量与B的量无法比较5. NH4HS(s) 和任意量的 NH3(g) 及 H2S(g) 达平衡时有( )A. C = 2,P = 2,F = 2;B. C = 1,P = 2,F = 1;C. C = 2,P = 3,F = 2;D. C = 3,P = 2,F = 3;6. 下列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B. 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C.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D. 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7. 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______________ 。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
-2-
考试科目

625 公共管理学 628 地史学 643 数学分析 644 普通物理
647 基础英语
参考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信息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2009 年版
Enclusre Fire Dynamics.
Karlsson, B. and CRC Press, 2000
Quintiere, J.G.
830 运筹学
《管理运筹学》
魏晓平、宋学锋、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新宇、王桂强编
三版
832 管理学 833 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3 月第 陈传明、周小虎编著
孙桓、陈作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机械原理》(第 2 版)
王知行、邓宗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机械原理教程》
申永胜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土地经济学》
汪应宏等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毕宝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四版)
《材料科学基础》(第 3 版)
刘智恩
西北工大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胡赓祥
上海交大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础工业工程》第 2 版
易树平、郭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1

吉林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带封面)

吉林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带封面)

648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须携带计算器):
1.《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宋天佑,程鹏,徐家宁,张丽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2.《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王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3.《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版)》,王莉,张丽荣,于杰辉,宋天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4.《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第4 版)》,徐家宁,王莉,张丽荣,于杰辉,宋天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年。

5. 《无机化学考研复习指导(第二版)》,徐家宁,王莉,宋晓伟,张萍,科学出版社,2014 年。

6.《无机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王莉,范勇,张丽荣,宋晓伟,李国祥、杜金花、徐家宁,科学出版社,2019 年。

7.《物理化学教学笔记》杨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8. 《物理化学》杨永华、杨桦、郭玉鹏、夏宝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2 版。

9.《物理化学题解》杨永华、夏宝辉、杨桦、郭玉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2 版。

858 有机化学与分析化学(须携带计算器):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4 版。

2.《有机化学学习笔记》刘在群,科学出版社,2013 年,3 版。

3.《Organic Chemistry》Francis A. Carey,麦克劳-希尔公司,2014 年,9 版。

4.《分析化学》苏星光、田媛、贾琼、季桂娟、齐菊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2 版。

5. 《分析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苏星光、田媛、季桂娟、齐菊锐、冯国栋,科学出版社,2020 年,1 版。

809物理化学

809物理化学

2023年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物理化学考试涵盖该课程中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和胶体化学等内容,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控制上述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主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主意分析、判断和解决物理化学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光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化学热力学(包括气体;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与化学平衡)45分电化学30分化学动力学45分界面和胶体化学30分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挑选题40分(15小题,每题3分)填空题15分(5空,每空3分)论证及验证题15分(3小题,每题5分)相图说明题(二组分物系相图)15分(1小题,15分)计算题65分(4小题)三、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一)化学热力学1. 气体的pVT性质第1 页/共6 页主要内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道尔顿定律及阿马格定律。

实际气体的pVT性质与分子间力;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基本要求:〔控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及压缩因子图。

〔理解〕理想气体模型、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了解〕分子间力,对应状态原理。

2.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压热、恒容热及焓。

过程热的计算:标准热容;标准相变焓;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燃烧焓。

可逆体积功的计算基本要求〔控制〕pVT变化、可逆相变化及不可逆相变化、化学变化中H,,∆,UQW∆的计算。

尤其是状态函数法的应用。

〔理解〕状态函数、内能、焓的定义;恒容热、恒压热、摩尔热容、平均摩尔热容、相变焓、反应进度、标准态等的定义;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恒压反应热、可逆过程、等温可逆功、可逆绝热功等概念及计算公式;焦耳实验的结论、焦-汤系数的意义。

考试大纲2024

考试大纲2024

考试大纲2024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本次考试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对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1. 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公式的含义和应用,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专业知识: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考察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应用。

考生需要熟悉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验技能:考察学生对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能力。

考生需要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出合理结论。

4. 文献阅读与综述:要求考生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领域的文献,能够对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写作能力:考察考生书面表达和论文写作能力。

考生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符合学术规范。

三、考试形式和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难度适中。

四、考试评分标准1. 基础知识:根据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分。

2. 专业知识:根据考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分。

3. 实验技能:根据考生对实验的设计、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

4. 文献阅读与综述:根据考生对文献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进行评分。

5. 写作能力:根据考生书面表达的清晰度、准确性和逻辑性进行评分。

五、注意事项1. 考生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文具进入考场,遵守考场规则,不得作弊。

2. 考生需提前了解考试内容和范围,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

3. 考生需按照规定时间参加考试,不得迟到。

4. 试卷整洁、字迹清楚,并在答题纸上按规定区域用黑色签字笔答题。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工科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D1013156英文译名: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性质:核心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化工、材料、生工、环境等专业,2年级下学期、3年级上学期 开课系及教研室: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学分数:6-8学分总学时数:90-128学时 理论课学时:90-128学时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现代基础化学教材:《物理化学》(第四版),胡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考书: 1. 教材中所列参考书2.《物理化学教学指南》,吕瑞东等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学科,是整个化学科学和化学工艺学的理论基础。

它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 pVT 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为后继专业课程如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等提供更直接的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并为与化学有关的技术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二是学习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获得知识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8学时):1.理解pVT 关系和热性质是物质的两类基本的宏观平衡性质。

它们是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宏观上的反映。

2.掌握系统、环境、状态、平衡态、状态函数、强度性质、广延性质等基本概念,以及反映物质pVT 关系的状态方程。

3.对于pVT 关系的实验规律:要求掌握流体的pVT 状态图、pV 图和压缩因子图的特点,气液相变和气液临界现象的特征,以及饱和蒸气压、沸点和临界参数的物理意义。

要求理解包括气液固三相的pVT 状态图,掌握pT 相图的特点以及三相点的意义,理解稳定平衡和亚稳平衡的区别和联系。

4.对于pVT 关系的半经验方法:先复习范德华方程。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

⼤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2009-2010学年物理化学(下)复习讲义【电化学纲要】⼀、重要概念阳极、阴极,正极、负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导,⽐电导,(⽆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迁移数,可逆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的写法,分解电压,标准电极电位、电极的类型、析出电位,电极极化,过电位,电极反应的次序⼆、重要定律与公式1.电解质部分(1)法拉第定律:(2)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稀的强电解质(3)离⼦独⽴定律:⽆限稀释溶液,电解质(4)电导应⽤:i.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ii.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5)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电解质(6)德拜-许克尔公式:2. 原电池(1)热⼒学G= -zFES= -(,G/, T)= zF (, E/, T) ppH = G + T S = -zFE +zFT (, E/, T) pQ = T S =zFT (, E/, T) irp(2)能斯特⽅程G =zFE= -RTlnK rm(3)电极电势,电池的电动势 E = E- E,电池的写法, + -三、关键的计算题类型1.电解质溶液部分由摩尔电导率计算解离率和解离平衡常数相关的题型。

2.给出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计算电池反应热⼒学基本函数。

这⼀类型相对容易。

3.给出反应,设计电池并计算电池反应热⼒学基本函数。

4.给出⼆个反应的基本量或若⼲个电极的电极电池,求相关反应的电动势或热⼒学量。

这类题⽐较综合。

【化学动⼒学纲要】⼀、主要概念反应速率,依时计量学反应,(⾮依时计量学反应,)消耗速率,⽣成速率,基元反应,⾮基元反应,质量作⽤定律,级数,总级数,(基元反应的)反应分⼦数,速率⽅程,半衰期,反应级数的确定⽅法(积分法,微分法,初浓度法,隔离法,半衰期法),活化能,指1前因⼦,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或经验活化能,对峙反应,平⾏反应,连续反应,稳态处理法,平衡态近似法,单分⼦反应机理,直链反应,⽀链反应,爆炸,碰撞理论,势能⾯,反应途径,过渡状态理论⼆、主要定义式与公式1.反应速率,反应进度,⽣成速率(反应物),消耗速率(产物)。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研《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研《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气体1、气体分子动理论2、摩尔气体常数3、理想气体状态图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8、实际气体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概论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4、热力学第一定律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6、焓7、热容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9、Carnot循环10、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DU和DH11、热化学12、赫斯定律13、几种热效应14、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Kirchhoff定律15、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Carnot定理4、熵的概念5、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7、熵变的计算8、熵和能量退降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10、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11、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12、DG的计算示例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2、偏摩尔量3、化学势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6、理想液态混合物7、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8、稀溶液的依数性9、活度与活度因子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同时化学平衡8、反应的耦合9、近似计算(七)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配分函数4、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5、分子的全配分函数6、用配分函数计算和反应的平衡常数(八)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电解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4、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九)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十)电解与极化作用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碰撞理论7、过渡态理论8、单分子反应理论9、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0、光化学反应11、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二)表面物理化学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X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溶液的表面吸附4、液-液界面的性质5、L-B膜及生物膜6、液-固界面现象7、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8、固体表面的吸附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三)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6、双电层理论和x电位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8、乳状液9、凝胶10、大分子溶液11、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二、考试要求(一)气体了解气体分子运动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微观的运动模型。

分类号

分类号

∙O64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O641结构化学∙O641-3结构化学研究方法∙O641.1化学键理论∙O641.2化学键的种类∙O641.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化学∙O641.4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O641.6立体化学∙O642化学热力学、热化学、热力学平衡∙O642.1化学热力学(反应热力学)∙O642.2化学亲合力∙O642.3热化学∙O642.4热力学平衡∙O642.5体系的物理化学分析∙O643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O643.1化学动力学∙O643.2燃烧、爆炸和爆破∙O643.3催化∙O643.4高压化学∙O643.5高温化学∙O643.6低温化学、深度冷冻化学∙O644光化学、辐射化学、超声波作用的化学过程∙O644.1光化学∙O644.2辐射化学∙O644.3超声化学∙O645溶液∙O645.1液态溶液∙O645.2固体溶液∙O645.3气态溶液(气体的混合体)∙O645.4熔盐∙O645.5熔盐和溶液中的结晶作用∙O646电化学、电解、磁化学∙O646.1电解质溶液理论∙O646.2电化学平衡∙O646.5电解与电极作用∙[O646.6]金属的溶解和腐蚀的电化学理论∙O646.7气体电化学(放电反应)∙O646.8磁化学∙O646.9等离子体化学∙O647表面现象的物理化学∙O647.1表面现象的理论∙O647.2表面活性物质的化学∙O647.3吸附∙O647.4粘∙O647.6毛细现象∙O647.9其他表面现象∙∙O648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O648.1胶体∙O648.2粗分散体系∙O648.3胶体系统陈化、传动凝结作用∙O649半导体化学∙O649.1半导体晶体结构∙O649.2半导体表面化学∙O649.3半导体分析化学∙O649.4半导体物理化学、化学物理∙O649.5有机半导体化学∙O65分析化学∙O651分析化学基础理论∙O652分析作业方法与技术∙O652.1分析实验∙O652.2化学仪器∙O652.3试剂、反应∙O652.4试样、分解∙O652.6富集方法、分离方法∙O652.7其他方法∙O652.9分析自动化∙O653无机分析∙O654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学)O654.1半微量及微量定性分析、显微结晶分析O654.2湿法分析O654.3干法分析 O654.9其他方法∙ O655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学 O655.1重量分析O655.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法)∙O655.4结构分析O655.5价态分析O655.6状态分析O655.9其他分析∙O656有机分析∙O656.2有机定性分析∙O656.3有机定量分析∙O656.4结构分析∙O656.5价态分析∙O656.6状态分析∙O656.9其他分析∙∙O657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7.1电化学分析法O657.11电导分析法O657.12库仑分析(电量分析法)O657.13电解分析法O657.14极谱分析O657.15电势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O657.2磁化学分析法∙O657.3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O657.3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O657.319激光光源的光谱分析法O657.32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O657.33红外光谱分析法O657.34X射线荧光分析法∙O657.35γ射线分析法O657.36微波光谱分析法O657.37拉曼光谱分析法O657.3 8激光光谱分析法O657.39其他光学法∙O657.4放射化学分析法、活化分析∙O657.5超声波分析法∙{O657.6}质谱分析∙O657.61波谱分析∙O657.62能谱分析∙O657.63质谱分析∙O657.7色谱分析O657.7+1气相色谱分析法O657.7+2液相色谱分析法O657.7+3吸附色谱分析法O657.7+4分配色谱分析法O657.7+5离子交换色谱分析法O657.7+6络合色谱分析法∙O657.7+7纸上电泳分析法O657.7+8热色谱分析法∙O657.8毛细管分析、电毛细管分析∙O657.91物理化学常数测定分析法∙O657.92氢离子浓度指数(PH)的测定∙O657.99其他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8元素及化合物的分离方法∙O658.1色层吸附分析(层析法) O658.1+1吸附层析O658.1+2气相层析O658.1+3离子交换层析法∙O658.2萃取法∙O658.3蒸馏法∙O658.4汞电极分离法∙O658.5渗碳法∙O658.6物相分析O658.6+1气体色层分析O658.6+2分子筛分析法O658.6+3热扩散法∙[O658.6+4]薄膜色层法O658.6+5环炉技术O658.6+6浮选法O658.6+7超离心机法∙O658.6+8离子交换膜法∙O658.9其他∙O659气体分析∙O659.1气体定性分析O659.11微量气体定性分析O659.12混合气体分析∙∙O659.2气体定量分析O659.21微量气体定量分析∙O659.3气体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9.31气体电化学分析法O659.32气体光学分析法∙O659.33气体量热分析、热导分析O659.34气体光声分析[O659.35]气体色层分析∙O659.36空气分析、含毒气体分析[O659.37]工业气体分析∙O661液体分析、水分析∙O661.1水分析∙O69应用化学∙O647.6毛细现象∙O647.9其他表面现象∙∙O648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O648.1胶体∙O648.2粗分散体系∙O648.3胶体系统陈化、传动凝结作用∙O649半导体化学∙O649.1半导体晶体结构∙O649.2半导体表面化学∙O649.3半导体分析化学∙O649.4半导体物理化学、化学物理∙O649.5有机半导体化学∙O65分析化学∙O651分析化学基础理论∙O652分析作业方法与技术∙O652.1分析实验∙O652.2化学仪器∙O652.3试剂、反应∙O652.4试样、分解∙O652.6富集方法、分离方法∙O652.7其他方法∙O652.9分析自动化∙O653无机分析∙O654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学)O654.1半微量及微量定性分析、显微结晶分析O654.2湿法分析O654.3干法分析 O654.9其他方法∙ O655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学 O655.1重量分析O655.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法)∙O655.4结构分析O655.5价态分析O655.6状态分析O655.9其他分析∙O656有机分析∙O656.2有机定性分析∙O656.3有机定量分析∙O656.4结构分析∙O656.5价态分析∙O656.6状态分析∙O656.9其他分析∙∙O657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7.1电化学分析法O657.11电导分析法O657.12库仑分析(电量分析法)O657.13电解分析法O657.14极谱分析O657.15电势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O657.2磁化学分析法∙O657.3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O657.3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O657.319激光光源的光谱分析法O657.32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O657.33红外光谱分析法O657.34X射线荧光分析法∙O657.35γ射线分析法O657.36微波光谱分析法O657.37拉曼光谱分析法O657.3 8激光光谱分析法O657.39其他光学法∙O657.4放射化学分析法、活化分析∙O657.5超声波分析法∙{O657.6}质谱分析∙O657.61波谱分析∙O657.62能谱分析∙O657.63质谱分析∙O657.7色谱分析O657.7+1气相色谱分析法O657.7+2液相色谱分析法O657.7+3吸附色谱分析法O657.7+4分配色谱分析法O657.7+5离子交换色谱分析法O657.7+6络合色谱分析法∙O657.7+7纸上电泳分析法O657.7+8热色谱分析法∙O657.8毛细管分析、电毛细管分析∙O657.91物理化学常数测定分析法∙O657.92氢离子浓度指数(PH)的测定∙O657.99其他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8元素及化合物的分离方法∙O658.1色层吸附分析(层析法) O658.1+1吸附层析O658.1+2气相层析O658.1+3离子交换层析法∙O658.2萃取法∙O658.3蒸馏法∙O658.4汞电极分离法∙O658.5渗碳法∙O658.6物相分析O658.6+1气体色层分析O658.6+2分子筛分析法O658.6+3热扩散法∙[O658.6+4]薄膜色层法O658.6+5环炉技术O658.6+6浮选法O658.6+7超离心机法∙O658.6+8离子交换膜法∙O658.9其他∙O659气体分析∙O659.1气体定性分析O659.11微量气体定性分析O659.12混合气体分析∙∙O659.2气体定量分析O659.21微量气体定量分析∙O659.3气体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9.31气体电化学分析法O659.32气体光学分析法∙O659.33气体量热分析、热导分析O659.34气体光声分析[O659.35]气体色层分析∙O659.36空气分析、含毒气体分析[O659.37]工业气体分析∙O661液体分析、水分析∙O661.1水分析∙O69应用化学∙O647.6毛细现象∙O647.9其他表面现象∙∙O648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O648.1胶体∙O648.2粗分散体系∙O648.3胶体系统陈化、传动凝结作用∙O649半导体化学∙O649.1半导体晶体结构∙O649.2半导体表面化学∙O649.3半导体分析化学∙O649.4半导体物理化学、化学物理∙O649.5有机半导体化学∙O65分析化学∙O651分析化学基础理论∙O652分析作业方法与技术∙O652.1分析实验∙O652.2化学仪器∙O652.3试剂、反应∙O652.4试样、分解∙O652.6富集方法、分离方法∙O652.7其他方法∙O652.9分析自动化∙O653无机分析∙O654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学)O654.1半微量及微量定性分析、显微结晶分析O654.2湿法分析O654.3干法分析 O654.9其他方法∙ O655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学 O655.1重量分析O655.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法)∙O655.4结构分析O655.5价态分析O655.6状态分析O655.9其他分析∙O656有机分析∙O656.2有机定性分析∙O656.3有机定量分析∙O656.4结构分析∙O656.5价态分析∙O656.6状态分析∙O656.9其他分析∙∙O657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7.1电化学分析法O657.11电导分析法O657.12库仑分析(电量分析法)O657.13电解分析法O657.14极谱分析O657.15电势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O657.2磁化学分析法∙O657.3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O657.3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O657.319激光光源的光谱分析法O657.32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O657.33红外光谱分析法O657.34X射线荧光分析法∙O657.35γ射线分析法O657.36微波光谱分析法O657.37拉曼光谱分析法O657.3 8激光光谱分析法O657.39其他光学法∙O657.4放射化学分析法、活化分析∙O657.5超声波分析法∙{O657.6}质谱分析∙O657.61波谱分析∙O657.62能谱分析∙O657.63质谱分析∙O657.7色谱分析O657.7+1气相色谱分析法O657.7+2液相色谱分析法O657.7+3吸附色谱分析法O657.7+4分配色谱分析法O657.7+5离子交换色谱分析法O657.7+6络合色谱分析法∙O657.7+7纸上电泳分析法O657.7+8热色谱分析法∙O657.8毛细管分析、电毛细管分析∙O657.91物理化学常数测定分析法∙O657.92氢离子浓度指数(PH)的测定∙O657.99其他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8元素及化合物的分离方法∙O658.1色层吸附分析(层析法) O658.1+1吸附层析O658.1+2气相层析O658.1+3离子交换层析法∙O658.2萃取法∙O658.3蒸馏法∙O658.4汞电极分离法∙O658.5渗碳法∙O658.6物相分析O658.6+1气体色层分析O658.6+2分子筛分析法O658.6+3热扩散法∙[O658.6+4]薄膜色层法O658.6+5环炉技术O658.6+6浮选法O658.6+7超离心机法∙O658.6+8离子交换膜法∙O658.9其他∙O659气体分析∙O659.1气体定性分析O659.11微量气体定性分析O659.12混合气体分析∙∙O659.2气体定量分析O659.21微量气体定量分析∙O659.3气体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O659.31气体电化学分析法O659.32气体光学分析法∙O659.33气体量热分析、热导分析O659.34气体光声分析[O659.35]气体色层分析∙O659.36空气分析、含毒气体分析[O659.37]工业气体分析∙O661液体分析、水分析∙O661.1水分析∙O69应用化学∙O6-0化学原理和方法∙O6-01化学物质命名法∙O6-04化学计算、化学统计∙O6-05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O6-09化学史∙O6-1化学现状与发展∙O6-3化学实验(实验化学)∙O6-31实验室∙O6-32实验仪器∙O6-33实验技术及设备∙O6-37实验安全技术∙O6-39电子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O6-6化学参考工具书∙O6-64化学用表∙O61无机化学∙O611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O611.2结构∙O611.3性质∙O611.4无机合成化学∙[O611.5]分析与鉴定∙O611.6无机化合物∙O611.7同位素及同位素的化合物∙O612周期系统各族元素∙[O612.1]第Ⅰ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2]第Ⅱ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3第Ⅲ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4第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5第Ⅴ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6第Ⅵ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7第Ⅶ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8]第Ⅷ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2.9]零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3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3.1零族元素、惰性气体(钝气或稀有气体)∙O613.2氢H∙O613.3氧O∙O613.4第Ⅶ族非金属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O613.5第Ⅵ族非金属元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3.6第Ⅴ族非金属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O613.7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O613.8第Ⅲ族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1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11碱金属(ⅠA族)元素(O614.111锂Li O614.112钠Na O614.113钾K O614.114铷Rb O614.115铯Cs O614.116钫Fr)∙ O614.12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O614.121铜Cu O614.122银Ag O614.123金Au)∙O614.2第Ⅱ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21铍Be∙O614.22镁Mg∙O614.23碱土金属(ⅡA族金属元素)(O614.23+1钙Ca O614.23+2锶Sr O614.23+3钡Ba∙O614.23+4镭Ra)∙O614.24锌副族(ⅡB族金属元素)(O614.24+1锌Zn O614.24+2镉Cd O614.24+3汞Hg)∙O614.3第Ⅲ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3+1铝Al∙O614.32钪副族(ⅢB族金属元素)(O614.32+1钪Sc O614.32+2钇Y)∙ O614.33镧系元素(稀土元素)(O614.33+1镧La O614.33+2铈Ce O614.33+ 4镨Pr∙O614.33+5钕Nd O614.33+6钷Pm O614.33+7钐Sm O614.33+8铕Eu O614.33+9钆Gd O614.341铽Tb O614.342镝Dy O614.343钬Ho O614.344铒Er O614.345铥Tm∙O614.346镱Yb O614.347镥Lu)∙O614.35锕系元素(O614.35+1锕Ac O614.35+2镎Np O614.35+3钚Pu O 614.35+4镅Am∙O614.35+5锔Cm O614.35+6锫Bk O614.35+7锎Cf O614.35+8锿Es O614.35+9镄Fm∙O614.361钔Md O614.362锘No O614.363铹Lw O614.364铹后元素)∙O614.37镓副族(ⅢA族金属元素)(O614.37+1镓Ga O614.37+2铟In O614.3 7+3铊Tl)∙O614.4第Ⅳ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41钛副族(ⅣB族金属元素)∙O614.42钍Th∙O614.43锗主族(ⅣA族金属元素)∙O614.5第Ⅴ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41+1钛Ti O614.41+2锆Zr O614.4 1+3铪Hf)∙O614.6第Ⅵ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61铬副族(ⅥB族金属元素)∙O614.62铀U∙O614.63钋Po(ⅥA族金属元素)∙O614.7第Ⅶ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7+1锰副族(ⅦB族金属元素)∙O614.8第Ⅷ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O614.81铁系金属元素∙O614.82铂系金属元素∙O615放射性元素、放射化学∙O615.1放射化学一般性问题∙O615.11放射性元素的分离、提纯与浓缩法∙O615.12分子的导入法∙O615.13活度的测定法∙O615.2天然放射性元素、同位素∙O615.3人工放射性元素、同位素∙O615.4实用放射化学、同位素指示剂的应用∙ O615.4+1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O615.4+2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O615.4+3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O615.4+4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O615.4+5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O615.5核转变化学∙O616稀有元素与分散元素∙O619其他新化学元素。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926艺术设计基础: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28遥感导论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30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4,第四版
931大气化学:大气化学基础,秦瑜、赵春生编,气象出版社,2003
642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学原理,杨辛、甘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44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802地学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03会计:基础会计学,陈国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版
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917应用地球物理基础:
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版

839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考试大纲

839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考试大纲

839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化学学院全日制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物理化学(包括结构化学)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1. 要求考生具备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相应的背景知识。

2. 掌握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这些原理和思想方法处理、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运用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物理化学(占70%)、结构化学(占30%)。

一、物理化学部分1. 化学热力学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及其应用;各种变化过程(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判别、热力学函数增量及热和功的计算;组成恒定及组成变化的封闭体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在气体体系、多相体系、混合物及溶液体系、相平衡体系和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应用;相律及其应用;单组份体系、二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及解析;克拉贝龙方程及杠杆规则的应用。

2. 统计力学统计力学基本原理及玻尔兹曼分布定律在理想气体体系中的应用;理想气体热力学函数的统计力学计算;热力学定律的统计力学解释及相关计算。

3. 化学动力学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特点;反应级数及速率方程的确定;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影响;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根据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在气相反应、多相反应、溶液中反应、催化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4.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其应用;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的能斯特公式及其应用;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极化与超电势及其应用;分解与分解电压;金属电沉积;不可逆电极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试卷结构选择题:约20%问答题:约20%计算题:约60%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考试内容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状态函数,状态方程,过程和途径,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功与过程,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焓,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Gay-Lussac-Joule实验,理想气体的C p与C V之差,绝热过程的功和过程方程式,Carnot循环,热机效率,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U和∆H,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标准反应摩尔焓变,Hess 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离子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Kirchhoff定律。

考试要求1.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会用基本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2.熟知功和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及各种过程中功与热的计算。

3.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U、∆H、Q和W。

4.能熟练地应用生成焓、燃烧焓来计算反应焓变。

5.会应用Hess定律和Kirchhoff定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考试内容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热力学第二定律,Carnot定律,熵的概念,Clausius不等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加原理,热力学基本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联合公式,熵变的计算,等温过程中熵的变化值,非等温过程中熵的变化值,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熵与热力学概率的关系—Boltzmann公式,Helmholtz自由能,Gibbs自由能,变化的方向与平衡条件,等温物理变化中的∆G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的∆G—化学反应等温式,基本公式,特性函数,Maxwell关系式及其应用,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Gibbs-Helmholtz方程,Gibbs自由能与压力的关系,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值。

考试要求1.了解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2.熟记热力学函数S的含意及A、G的定义,了解其物理意义。

3.能熟练地计算一些过程中的∆S、∆H、∆A和∆G,会设计可逆过程。

会运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及Gibbs-Helmholtz公式。

4.理解熵的统计意义。

5.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规定熵值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

三、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考试内容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偏摩尔量的定义,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Gibbs-Duhem 公式—系统中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化学势的定义,化学势在相平衡中的应用,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非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逸度的概念,Raoult尔定律,Henry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稀溶液的依数性,非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活度的概念,非理想稀溶液。

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

3.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及其标准态的含义,了解逸度的概念。

4.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

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

5.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6.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

四、相平衡考试内容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相律及其推导,单组分系统的两相平衡—Clapeyron方程,外压与蒸气压的关系—不活泼气体对液体蒸气压的影响,水的相图,超临界状态,理想的二组分液态混合物—完全互溶双液系,杠杆规则,蒸馏(或精馏)原理,非理想的二组分液态混合物,部分互溶的双液系,不互溶的双液系—蒸气蒸馏,简单的低共熔二元相图,形成化合物的系统,液、固相都完全互溶的相图,区域熔炼,固相部分互溶的二组分相图。

考试要求1.理解解相、相分数和自由度等相平衡中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2.熟练掌握相律在相图中的应用。

3.能看懂各种类型的相图,并进行简单分析,理解相图中各相区、线和特殊点所带代表的意义,了解其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4.在双液系相图中,了解完全互溶、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相图的特点,掌握如何利用相图进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5.会用步冷曲线绘制二组分固液相图,会对相图进行分析,并了解二组分固液相图和水盐相图在冶金、分离、提纯等方面的应用。

五、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反应进度ξ的关系,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表示式,复相化学平衡,标准状态下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值,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近似计算考试要求1.掌握并能使用化学反应等温式。

2.掌握各类平衡常数的表达方式。

能利用平衡转化率计算平衡常数。

3.掌握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的不同。

4.理解Δr Gθm 的意义以及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掌握Δr Gθm的求解和应用。

理解Δr Gθm的意义并掌握其用途。

5.熟悉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六、电解质溶液考试内容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电池和电解池,Faraday电解定律,离子的电迁移现象,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离子迁移数的测定,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导的测定,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离子强度,Debye-Hückel离子互吸理论。

考试要求1.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的测定迁移数的方法。

2.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掌握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电迁移率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4.理解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5.会计算离子强度及使用Debye-Hückel极限公式。

七、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考试内容可逆电池,可逆电极和电极反应,对消法测电动势,标准电池,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电动势的取号,Nernst方程,由标准电动势求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由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求反应的∆r H m和∆r S m,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间电势差的形成,接触电势,液体接界电势,电动势的产生,标准电极电势—标准氢标电极,参比电极,电池电动势的计算,求电解质溶液的平均活度因子,求难溶盐的活度积,pH值的测定。

考试要求1.掌握形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可逆电极的类型和电池的书面表示方法,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了解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电池的作用。

3.熟练地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4.掌握热力学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会利用电化学测定的数据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5.熟悉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会从可逆电池测定数据的计算平均活度因子、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pH等。

八、电解与极化作用考试内容分解电压,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极化曲线—超电势的测定,氢超电势,金属析出与氢的超电势,金属离子的分离,电解过程的一些其他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的防腐,金属的钝化。

考试要求1.理解掌握分解电压、极化现象和超电势。

2.了解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极化曲线有哪些异同点。

3.掌握如何计算超电势,能在电解过程中,用计算的方法判断在两个电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物质。

.4.了解金属腐蚀的类型,了解常用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九、化学动力学基础(一)考试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反应的级数、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的速率常数,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零级反应和准级反应,反应级数的测定法,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Arrhenius经验式,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几种类型,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直链反应(H2和Cl2反应的历程)—稳态近似法,支链反应—H2和O2反应的历程,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

考试要求1.掌握宏观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如一级、二级和零级)的特点,会从试验数据利用各种方法判断反应级数,还要能熟练地利用速率方程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等。

3.掌握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的特点,会使用合理的近似方法,作一些简单的计算。

4.掌握温度对反应就速率的影响,特别是在平行反应中如何进行温度调控,以提高所需产物的产量。

掌握Arrhenius经验式的各种表示形式,知道活化能的含义,它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掌握活化能的求算方法。

5.掌握链反应的特点,会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和速控步等近似方法从复杂反应的机理推导出速率方程。

十、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考试内容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单分子反应理论,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笼效应,原盐效应,光化学反应与热化学反应的区别,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光化学最基本定律,量子产率,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光化学平衡和热化学平衡,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均相酸碱催化,络合催化,酶催化。

考试要求1.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掌握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溶液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会判断离子强度对不同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原盐效益)。

3.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平衡与热化学平衡的区别。

掌握量子产率的计算和会处理简单的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问题。

4.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了解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本质。

十一、表面物理化学考试内容表面能及表面Gibbs自由能,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Young-Laplace公式,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Kelvin公式,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吸附公式,粘湿过程,浸湿过程,铺展过程,接触角与润湿方程,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面活性剂的一些重要作用及其应用,固体表面的特点,吸附等温线,Langmuir 吸附等温式,混合气体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Freundlich等温式,BET多层吸附公式,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吸附等温线。

考试要求1.明确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自由能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2.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掌握Young-Laplace公式。

3.掌握Kelvin公式,会用这个基本原理来解释常见的表面现象。

4.掌握Gibbs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该式作简单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