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th预估算法-Darling算法

合集下载

Smith预估控制原理

Smith预估控制原理
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
R(S)
这样,引入了Smith预估器后,系统 中等效对象的传递函数就不含纯滞 s 后环节 e 部分
_
D(S)
G(s)
e s
显然,经Smith预估补偿后,已消除了纯滞后部分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而受控制对象的纯 滞后部分在等效系统的闭环控制回路之外,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对任何纯滞后时 间,系统都是稳定的。
u (t ) K P e(t ) TI
e(t )d (t ) T
0
D
dt
式中u(t)-控制器的输出; e(t)-控制器的输入,它是给定值和被控对象输出的差,称为偏差 信号;
K P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TI
TD
-控制器的积分时间; -控制器的微分时间。
PID控制器各控制规律的作用如下: (1)比例控制(P):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 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能较快克服扰动,使系统稳定下来。但当仅 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2)积分控制(I):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 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 此控制系统是有差系统。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 积分项对误差的累积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越大。 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 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但是过大的积分速度会降低系统 的稳定程度,出现发散的振荡过程。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 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3)微分控制(D):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 (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环节或有滞后环节,具有 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 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大林算法与SMITH预估器的比较及前馈抗扰补偿

大林算法与SMITH预估器的比较及前馈抗扰补偿

、 挂 / 、 了
J 少 3、 2


故 这里
,
D
(z)二E
e 一万
(z )
( 之)
~
,

甲 Lz 夕
C (幼 - 一 e 一几 1 下 甲 戈 一 z L e 下厂 一 一下 打 火 少 乃
.
e

石犷下丁下 一下
」 .



j

乃寸
1
~
( l一f (l一

r
/”
`
)(l一
z一 一
,
`
) 之一
B

z 一
。一
,
)
e 一

1一 B 一 月
/, 刀
一 l+
/,

即 2
D (之 ) 在
:
一 1 处 有极 点
) ~ D 习 中 含 有 积 分 环 节 故 稳态时 应有 侧 k (
,
0

带 有前馈补 偿 的 大 林 控 制 器
大 林 算法 是按 对 给定 输 入
才 图 一
实 现 期 望 的 闭环 响应 而 设 计 的 因 此对其抗 扰性应 作 以 分 析

,
并进 行 了数 字仿 真

仿 真 结 果 脸 证 了 理论 上 的 分 析与设 计

关 镇词
大林 界 法
s
n
”h t
预估尽
前 情撞 制

大 林算 法 和
s
n

。 ,
”h t
预 估器 是 在控 制 对象 带有 大 滞 后 特性 的 情况 下 两种 常 用的控 制 算法

Smith预估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Smith预估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Ab s t r a c t :S mi t h p r e d i c t i v e c o n t r o l i s a me t h o d t h a t c a n c o mp e n s a t e f o r t i me d e l a y s .I t h a s w i d e a p p l i - c a t i o n a c r o s s p r o c e s s i n d u s t r i e s .On t h e b a s i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S mi t h p r e d i c t i v e c o n t r o l t h e o r y, u s i n g e x i s t -
Na t i o n l a I n s t r u me n t s . Ke y wo r d s: t i me d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a y;S mi t h pr e di c t i v e c o n t r o l ;PI D ;c o mpu t e r c o nt r o l
在很 多 工 业 过 程 ( 如热工、 化工过程 ) 中, 由于
得 到较 为直 观 的监 控界 面。将 S mi t h预估 器 与 P I D
容积或传输延迟 , 使得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 , 这
种 纯 滞后 对 系统 的控 制 性 能 具 有 较 大 的影 响 , 严 重 时甚 至会 破 坏系 统 的稳 定 性 。纯滞 后时 间 T 与 系 统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2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3 0 5 . 2 0 1 4 . 0 1 . O 1 1

基恩士 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基恩士 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基恩士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基恩士算法是一种常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广泛应用于网络路由、地图导航等领域。

该算法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赫尔·基恩士(Edsger W. Dijkstra)在1956年提出,并于1962年发表。

基恩士算法通过不断更新节点的最短路径信息来找到从起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其核心思想是每次选择未加入最短路径集合中的最短路径节点,更新其邻居节点的最短路径信息。

基恩士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2),其中V为节点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优先队列等数据结构将时间复杂度降低至O((V+E)logV),其中E为边数。

基恩士算法的简洁高效使其成为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首选算法之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包括基恩士算法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基恩士算法的简介、应用领域以及其优缺点。

详细介绍了基恩士算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和表现。

-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展望了基恩士算法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一些结论性的观点和见解,为整篇文章做一个简洁的总结。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基恩士算法的概念和应用,深入探讨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些展望和思考。

1.3 目的:基恩士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文旨在对基恩士算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通过对基恩士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评估在实际问题中选择该算法的可行性。

同时,结合对基恩士算法的未来展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算法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读者能够对基恩士算法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在厚规格轧制中的应用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在厚规格轧制中的应用
定义与起源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是一种工业控制算法,主要用于预测和补偿系统中的延迟和偏差。该策略由美国 人W.C.Smith在1957年提出,因此被命名为史密斯预估器。
应用领域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在许多工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钢铁、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在厚规格轧制 中,该策略也被广泛采用。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的原理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在厚规格轧制 中的应用
2023-11-10
目录
• 引言 •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 • 厚规格轧制过程分析 •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在厚规格轧制中的应用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02
03
工业4.0的发展要求轧制过程更加高 效、精准和节能,以满足市场对高质 量产品的需求。
研究方法
首先对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将其与厚规格轧制过程的特性相结合,设计适用于该场景的预测控制 器。其次,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实验 结果对控制器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生产环境。
02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概述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的特点
优点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的优点在于其对系统模 型的精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较低,同时具有较 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该策略 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振荡和不稳定。
缺点
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的缺点主要在于其结构 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成本。此外,由于该 策略依赖于精确的系统模型,因此如果模型 不准确,控制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开展更多实验研究,验证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在厚规格轧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工业生产提供更为可 靠的指导。

计算机控制—史密斯预估器编程

计算机控制—史密斯预估器编程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名称:院(系):专业:姓名:杨康学号: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月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步骤 (3)四.实验分析 (12)实验二 Smith预估控制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Smith预估控制的方法及程序编制及调试。

二实验内容1.Smith预估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一对象G(S)= K·e-τs / (1+TS),K = 1, T1 = 10 s , τ = 5 s ,1Wc(z)采用数字PI控制规律。

2.对象扰动实验画出U(t) = u0·1(t)时,y(t)曲线。

3.Smith预估控制(1)构造Wτ(S),求出Wτ(Z)。

(2)整定Wc(s)(按什么整定?)(3)按图仿真,并打印曲线。

(4)改变Wτ(S)中K,τ(对象不变),进行仿真比较,观察它们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对象扰动实验(1)差分方程如附录。

(2)源程序如下:#include"iostream.h"#include"math.h"#include"fstream.h"void main(){fstream outfile("data1.xls",ios::out);double t;double u0;cout<<"请输入采样周期:";cin>>t;cout<<"请输入阶跃幅值:";cin>>u0;double ee=pow(2.718,(-t/10.0));int N;int i;double u[100],y[100];for(i=0;i<100;i++){u[i]=u0;y[i]=0.0;}N=1+5/t;for(i=N;i<100;i++){y[i]=(1-ee)*u[i-N]+y[i-1]*ee;}for(i=0;i*t<100;i++){cout<<y[i]<<'\t';}for(i=0;i*t<100;i++){outfile<<i*t<<'\t';}outfile<<'\n';for(i=0;i*t<100;i++){outfile<<y[i]<<'\t';}outfile.close();}(3)输出结果:当采样周期T=1,阶跃幅值为1时:Y(t)输出数据:0 0 0 0 0 0 0.0951532 0.181252 0.259159 0.3296520.393438 0.451154 0.503379 0.550634 0.593392 0.6320820.667091 0.698768 0.727431 0.753367 0.776835 0.798070.817284 0.83467 0.850402 0.864637 0.877517 0.8891720.899717 0.909259 0.917894 0.925706 0.932776 0.9391720.94496 0.950197 0.954936 0.959224 0.963104 0.9666150.969792 0.972666 0.975267 0.97762 0.97975 0.9816770.98342 0.984998 0.986425 0.987717 0.988886 0.9899430.9909 0.991766 0.99255 0.993259 0.9939 0.99448 0.9950060.995481 0.995911 0.9963 0.996652 0.996971 0.9972590.99752 0.997756 0.997969 0.998162 0.998337 0.9984960.998639 0.998768 0.998885 0.998991 0.999087 0.9991740.999253 0.999324 0.999388 0.999446 0.999499 0.9995470.99959 0.999629 0.999664 0.999696 0.999725 0.9997510.999775 0.999796 0.999816 0.999833 0.999849 0.9998630.999876 0.999888 0.999899 0.999908 0.999917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二2、Smith预估控制(1)差分方程见附录:(2)源程序如下:#include"iostream.h"#include"math.h"#include"fstream.h"void main(){fstream outfile("data1.xls",ios::out);double t,kp,ki;int t1,k;cout<<"请输入Wt(s)中的K:";cin>>k;cout<<"请输入Wt(s)中的迟延时间t:";cin>>t1;cout<<"请输入采样周期:";cin>>t;cout<<"请输入PI调节器的参数kp:";cin>>kp;cout<<"请输入PI调节器的参数ki:";cin>>ki;double ee=pow(2.718,(-t/10.0));int N,N1;int i;double r[100],e1[100],e2[100],cm[100],q[100],u[100],y[100];for(i=0;i<100;i++){r[i]=1.0;e1[i]=0.0;e2[i]=0.0;u[i]=0.0;y[i]=0.0;cm[i]=0.0;q[i]=0.0;}N=1+5/t;N1=t1/t;cout<<N<<'\t'<<N1<<endl;for(i=0;i<100;i++){if(i==0){e1[i]=r[i];cm[i]=0;q[i]=0;e2[i]=e1[i]-q[i];u[i]=kp*e2[i]+ki*e2[i];}if(i>0&&i<N1){e1[i]=r[i]-y[i-1];cm[i]=ee*cm[i-1]+k*(1-ee)*u[i-1];q[i]=cm[i];e2[i]=e1[i]-q[i];u[i]=u[i-1]+kp*(e2[i]-e2[i-1])+ki*e2[i];if(i>=N){y[i]=(1-ee)*u[i-N]+y[i-1]*ee;}}if(i>=N1){e1[i]=r[i]-y[i-1];cm[i]=ee*cm[i-1]+k*(1-ee)*u[i-1];q[i]=cm[i]-cm[i-N1];e2[i]=e1[i]-q[i];u[i]=u[i-1]+kp*(e2[i]-e2[i-1])+ki*e2[i];if(i>=N){y[i]=(1-ee)*u[i-N]+y[i-1]*ee;}}}for(i=0;i*t<100;i++){cout<<y[i]<<'\t';}for(i=0;i*t<100;i++){outfile<<i*t<<'\t';}outfile<<'\n';for(i=0;i*t<100;i++){outfile<<y[i]<<'\t';}outfile.close();}(3)输出结果:以下所涉及到的采样周期均为T=1,PI控制器的参数均为Kp=1,Ki=1;当Smith预估器中的K=1,延迟时间τ=5时(即与对象的特性完全符合):Y(t)输出数据:0 0 0 0 0 0 0.190306 0.421441 0.663641 0.8917551.08676 1.23639 1.37128 1.47104 1.5311 1.549551.52761 1.46956 1.38931 1.29344 1.18983 1.085670.987246 0.89981 0.828799 0.776983 0.745653 0.7345240.741955 0.765251 0.801257 0.846217 0.896223 0.947450.996402 1.04011 1.07631 1.1035 1.1209 1.12848 1.126831.11708 1.10079 1.07973 1.05581 1.03093 1.00680.984919 0.966463 0.952253 0.942744 0.938032 0.937890.941816 0.949101 0.958895 0.970279 0.982333 0.9941951.00511 1.01448 1.02186 1.02698 1.02978 1.030321.02882 1.02561 1.02108 1.01569 1.00987 1.004060.998627 0.993893 0.990086 0.98735 0.985745 0.9852490.985771 0.987163 0.989238 0.991783 0.994581 0.997421.00011 1.0025 1.00445 1.0059 1.0068 1.00715 1.0071.00641 1.00547 1.00428 1.00293 1.00155 1.000220.999027 0.998028 0.997269 0.996773扰动曲线如下:图三当Smith预估器中的K=1,延迟时间τ=2时(即与对象的特性不完全符合):Y(t)输出数据如下:0 0 0 0 0 0 0.190306 0.421441 0.663641 0.9279711.21095 1.50619 1.810532.08577 2.31463 2.489892.60123 2.63889 2.59562 2.46564 2.25095 1.958931.59989 1.18774 0.740093 0.277571 -0.176632 -0.598368-0.963966 -1.25121 -1.44044 -1.51579 -1.4662 -1.28642-0.977633 -0.547714 -0.0112532 0.610765 1.29164 1.999962.700933.358 3.934554.39588 4.71103 4.854644.80862 4.56351 4.11952 3.48712 2.68715 1.750360.716479 -0.367272 -1.44817 -2.47036 -3.37751 -4.11571-4.63639 -4.89916 -4.87439 -4.54543 -3.91026 -2.98249-1.79168 -0.38278 1.18524 2.8415 4.5062 6.09408 7.518558.69603 9.55045 10.0176 10.0494 9.61689 8.713477.35632 5.58704 3.47109 1.09587 -1.43244 -3.99312-6.45626 -8.68888 -10.5616 -11.9554 -12.7687 -12.9234-12.3704 -11.0941 -9.11507 -6.49149 -3.31832 0.2752394.13026 8.06445 11.88 15.3731 18.3435扰动曲线如下:图四当Smith预估器中的K=2,延迟时间τ=2时(即与对象的特性不完全符合):Y(t)输出数据如下:0 0 0 0 0 0 0.190306 0.385225 0.546344 0.7250840.920371 1.11455 1.30834 1.46909 1.59338 1.692661.7608 1.79027 1.78227 1.73766 1.66147 1.560211.43778 1.29949 1.15302 1.00558 0.863901 0.7341210.621319 0.529913 0.463425 0.423874 0.411896 0.4269230.467201 0.529943 0.611457 0.707298 0.812552 0.9221031.03084 1.13389 1.22683 1.30585 1.36793 1.410941.4337 1.43598 1.41848 1.38278 1.33121 1.266721.19274 1.11298 1.03127 0.951381 0.876845 0.8108160.75594 0.714253 0.687116 0.675179 0.67838 0.6959770.726605 0.768367 0.818936 0.875681 0.935797 0.9964341.05484 1.10845 1.15505 1.19281 1.22037 1.236891.24206 1.23609 1.21971 1.19405 1.16064 1.12131.07804 1.03296 0.988182 0.945705 0.907359 0.8747110.849012 0.831146 0.82161 0.820506 0.82755 0.8421020.863208 0.889656 0.920041 0.952835 0.986462 1.01937扰动曲线如下:图五四实验分析当系统是特征方程中含有纯迟延项的时候,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事下降的,当迟延时间τ比较大的时候,系统就会不稳定。

算法学习:图论之SPFA算法,Bellman-Ford与差分约束系统

算法学习:图论之SPFA算法,Bellman-Ford与差分约束系统

转:Bellman-Ford算法及其改进---SPFA算法一、Bellman-Ford算法最优性原理它是最优性原理的直接应用,算法基于以下事实:l 如果最短路存在,则每个顶点最多经过一次,因此不超过n-1条边;l 长度为k的路由长度为k-1的路加一条边得到;l 由最优性原理,只需依次考虑长度为1,2,…,k-1的最短路。

适用条件&范围l 单源最短路径(从源点s到其它所有顶点v);l 有向图&无向图(无向图可以看作(u,v),(v,u)同属于边集E的有向图);l 边权可正可负(如有负权回路输出错误提示);l 差分约束系统(需要首先构造约束图,构造不等式时>=表示求最小值, 作为最长路,<=表示求最大值, 作为最短路。

<=构图时, 有负环说明无解;求不出最短路(为Inf)为任意解。

>=构图时类似)。

算法描述l 对每条边进行|V|-1次Relax操作;l 如果存在(u,v)∈E使得dis[u]+w<dis[v],则存在负权回路;否则dis[v]即为s到v的最短距离,pre[v]为前驱。

时空复杂度for i:=1 to |V|-1 dofor 每条边(u,v)∈E do Relax(u,v,w);for每条边(u,v)∈E doif dis[u]+w<dis[v] Then Exit(False)算法时间复杂度O(VE)。

因为算法简单,适用范围又广,虽然复杂度稍高,仍不失为一个很实用的算法。

改进和优化如果循环n-1次以前已经发现不存在紧边则可以立即终止; Yen氏改进(不降低渐进复杂度);SPFA算法二、SPFA算法算法简介SPFA(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是Bellman-Ford算法的一种队列实现,减少了不必要的冗余计算。

它可以在O(kE)的时间复杂度内求出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可以处理负边。

算法流程SPFA对Bellman-Ford算法优化的关键之处在于意识到:只有那些在前一遍松弛中改变了距离估计值的点,才可能引起他们的邻接点的距离估计值的改变。

第4章控制算法史密斯预估器和大林算法PPT课件

第4章控制算法史密斯预估器和大林算法PPT课件

8
(2)大林算法介绍
不论是对一阶惯性对象还是对二阶惯性对象,大林算法
的设计目标都是:使闭环传递函数Φ(s)相当于一个纯滞后环节
和一个惯性环节的串联。
RAC 2eT/T eT/T 1eT/T2 C 1
其中: ① 闭环系统的纯滞后环节的滞后时间τ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 间完全相同; ② 惯性时间常数为 Tτ 按要求选择。 这样就能保证使系统不产生超调,同时保证其稳定性。
20
21
22
u(kT) 以二倍采样周期大幅度摆动。 y(kT) 由于系统自身的惯性,不会这样大幅度摆动。 这种现象——叫做振铃现象,简称振铃 这种现象对系统不利。
23
(6) 振铃现象及其消除
所谓振铃(Ringing)现象,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以二分 之一采样频率大幅度衰减的振荡。
振铃现象中的振荡是衰减的。
14
① 被控对象为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系统
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D (z)(19 0.z91z(8 1 1 )01 .(3 z0 .13)z1 (1 )01 .(7 z0.1 4)z1)
带入D(z)中,得到
R A 1 ( b 1 a 1 1 ) a 1 b 1
其中对于特定的对象,T1是确定不变的常数,Tτ是选定的常 数,T是采样周期也是选定的常数,因此
经过补偿后的闭环传递函数
1
G 教(材z ) 85页4.41有错误
Y (z)G (z)U (z)
3
经过补偿后的闭环系统,因其滞后特性e-τs相当于已到了闭环 回路)eS
r(t)
e(t)
+-
D(s) u(t) GP(s) y1(t) e-τs y(t)
它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只是将y1(t)后移了一段时间。其控 制性能相当于无滞后系统

用S7_200PLC实现Smith预估控制

用S7_200PLC实现Smith预估控制
实施 Smith 预估控制, 必须求取补偿器中所采用的被控对 象 的 数 学 模 型 ,若 Smith 预 估 补 偿 控 制 器 Gk(s)中 的 对 象 模 型 与被控对象特性不一致时,闭环特征方程中还会存在时滞项,两 者严重不一致时,甚至会使系统稳定性变得很差。
项 目 的 PID 控 制 器 基 于 识 别 出 来 的 对 象 模 型 进 行 设 计 ,通 过现场的调试,达到了由环境温度(调试投运时是 21℃)上 升 到 目标温度 85℃历时 13min,仅仅有 0.6℃超 调 ,温 度 误 差±0.8℃ 的技术指标,优于采用分段 PID 控制由环境温度(调试投运时是 21℃)上 升 到 目 标 温 度 85℃历 时 17min,仅 仅 有 0.8℃超 调 ,温 度误差±1℃的技术 指 标 ;可 见 预 估 模 型 与 被 控 对 象 的 适 配 性 也 较为理想。
)= 0.276 204s+1
(1- 1 + 169s ) 169s+1 169s+1
-τs
图 5 Smith 预估器 Gk(s)=Gp (s)(1-e )框图 4.4 Smith 预估控制的实现
按照经典 PID 控制器的设计, 再将图一中的 Gc (s) 采用 S7-200 PLC 的 PID 7 编程实现就完成了整个 Smith 预估控制 器的实现。 5 结束语
系统,它也能提供极具价格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其编程调试软件
STEP 7-Micro / Win 提供了简单 PID 控制的开发功能, 软件还
包含了一个 PID 整定控制面板, 能够以图形的方式来监视 PID
回路。 本文采用 S7-200 PLC 8 个模拟量回路中的两个来实现
Padé 近 似 算 法 , 采 用 STEP 7-Micro / Win 来 编 制 相 应 控 制 程

数据挖掘十大经典算法_光环大数据推出AI智客计划送2000助学金

数据挖掘十大经典算法_光环大数据推出AI智客计划送2000助学金

数据挖掘十大经典算法_光环大数据推出AI智客计划送2000助学金国内势力巨头的学术构造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 2006年12月评比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C4.5, k-Means, SVM, Apriori, EM, PageRank, AdaBoost, kNN, Naive Bayes, and CART.不仅仅是选中的十大算法,实在加入评比的18种算法,实际上随意拿出一种来都能够称得上是经典算法,它们在数据挖掘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 C4.5C4.5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种分类决定筹划树算法,其核心算法是ID3算法. C4.5算法承继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临ID3算法结束了改良:1) 用信息增益率来决定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决定属性时方向决定取值多的属性的不敷;2) 在树布局进程傍边结束剪枝;3) 能够或者完成对持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4) 能够或者对不完备数据结束处理。

C4.5算法有以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懂得,精确率较高。

其毛病是:在布局树的进程傍边,需要对数据集结束屡次的次序扫描和排序,因此招致算法的低效。

2. The k-means algorithm 即K-Means算法k-means algorithm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把n的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k个朋分,k < n。

它与处理混杂正态分布的最大期望算法很相似,因为他们都试图找到数据中天然聚类的中间。

它假定对象属性来自于空间向量,而且目的是使各个群组外部的均方误差总和最小。

3. Support vector machines支持向量机,英文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机(论文中同样平凡简称SVM)。

它是一种監督式學習的方法,它广泛的应用于统计分类和回归阐发中。

支持向量机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建立有一个最大间隔超平面。

数模十大常用算法及说明&参考文献

数模十大常用算法及说明&参考文献

数模十大常用算法及说明1. 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几乎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 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TLAB 作为工具。

3.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算法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 、Lingo 软件求解。

4. 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 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竞赛中很多场合会用到。

6. 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 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两者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 一些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 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 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问题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会需要图片来说明问题,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 进行处理。

十类算法的详细说明1.蒙特卡罗算法大多数建模赛题中都离不开计算机仿真,随机性模拟是非常常见的算法之一。

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

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

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题⽬: Smith预估器控制设计姓名: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号:2010年12⽉3⽇《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2010年7 ⽉5 ⽇Smith 预估器控制设计⼀.实验⽬的被控对象为ses G s+=-110)(1.0,画出系统框图,设计Smith 数字预估器。

三.控制系统仿真 1.⽅案设计已知纯滞后负反馈控制系统,其中其中D(s)为调节器传递函数,ses G s+=-110)(1.0为对象传递函数,其中G 0(s)e -0.1s包含纯滞后特性,纯滞后时间常数τ=0.1。

系统的特征⽅程为:0.1101()()1()01seD s G s D s s-+=+=+由于闭环特征⽅程中含有0.1se -项,产⽣纯滞后现象,有超调或震荡,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甚⾄使系统不稳定。

为了改善系统特性,引⼊Smith 预估器,使得闭环系统的特征⽅程中不含有0.1se-项。

Smith 纯滞后补偿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上图所⽰Z O H 为零阶保持器,传递函数:1()Tsh e G s s--=并且有:lT τ=(l 为⼤于1的整数,T 为采样周期)。

2.采样周期T 的选择采样周期在计算机控制中是⼀个重要的参数。

从信号保真度看,采样周期不宜太长,即采样频率不应该过低。

Shannon 采样定理给出了下限⾓频率ωs ≧2ωmax ,ωmax 为原信号的最⾼频率;采样周期应尽可能的短,以使采样后的离散信号可以近似于连续信号,数字控制具有接近于连续控制系统的质量。

但采样频率过⾼,将使得数据存数容量加⼤,计算⼯作量加⼤,并且采样频率⾼到⼀定程度,对系统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

所以,我们要找到⼀个最佳的采样周期。

纯滞后较⼤不可忽略时,可选择T 在/10τ附近,当纯滞后占主导地位时,可选择T 约为τ,再加上参考课本上表3.4扩充响应曲线法选择数字PID 参数计算公式,预选了l =2,3,5,10。

Smith预估器

Smith预估器

0 引言时滞现象常产生于化工、轻化、冶金、计算机网络通讯和交通等系统中[1,2]。

就控制系统而言,时滞是指作用于系统上的输入信号或控制信号与在它们的作用下系统所产生的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延迟,当时滞较大时,将会使系统中的被调量不能及时反映控制信号的作用;另外,当被控对象受到干扰而使被调量改变时,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作用不能及时有效地抑制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较大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时间,甚至产生不稳定。

因此,大时滞系统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目前过程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过程控制中,通常用过程纯滞后时间常数和系统时间常数之比来衡量过程时滞。

当τ/T≤0.3时,称为一般时滞过程,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常规PID控制就能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当τ/T>0.3时,称为大时滞过程,需要采取特殊的高级控制方法,其控制难度随τ/T的比值增加而增加。

本文分析了在过程控制中广泛采用的大时滞过程控制算法——Smith预估补偿法,即Smith预估器,并重点讲述了其改进算法——双自由度Smith预估器,最后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是可行的。

1 传统Smith预估器传统Smith预估器实质上是一种模型补偿控1.1 Smith预估控制基本思路Smith预估控制是瑞典科学家Smith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解决时滞系统控制问题的预估控制方法,其控制基本思路是预先估计出过程在基本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然后由预估器进行补偿控制,使被延迟了的被调量提前反映到调节器,并使之动作,以此来减小超调量与加速调节过程[3]。

1.2 Smith预估控制补偿算法引入补偿环节Gk(s)后的闭环系统方框图如图1所示。

其中,Gc(s )e-τσ表示实际过程,Gk(s)表示系统一般PID调节器。

由图1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引入补偿环节Gk (s)后,希望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不再含e-τσ项,即要求1+Gc(s )Gk(s )+Gc(s )Gk(s )e-τσ=1+Gc(s)Gp(s) (2)即Gk(s)=(1-e-τσ)Gp(s) (3)将式(3)代入图1便可得到图2所示的传统连续Smith预估器方框图。

第6章大林算法

第6章大林算法
H e ( z ) = ( 1 − z −1 ) m ( 1 − p1 z −1 )( 1 − p2 z −1 ) ⋯ ( 1 − pv z )( 1 + f 1 z (a 1 z
−1 −1 −1
+ f2 z
−2
+ ⋯)
H ( z ) = ( 1 − z 1 z −1 )( 1 − z 2 z −1 ) ⋯ ( 1 − z mz −1 ) + a2 z
6.5.1 史密斯预报器
为采样周期整数倍。 已知对象 G ( s ) = G 0 ( s )e −τs ,τ = lT为采样周期整数倍。 则G d ( z ) = z − l G d 0 ( z )。
D(z )
Gd 0 ( z ) z − l
史密斯预报器设计准则 : 1 按系统要求,先构造一 个无时延的闭环系统 H 0 ( z ), 按系统要求, H 0 (z) 考虑对象的时延, 对应 D 0 ( z ) = ,考虑对象的时延,则 设 G d 0 ( z )[1 − H 0 ( z )] 计系统特性为 H 1 ( z ) = z − l H 0 ( z )。
D0 ( z )
Gd 0 ( z )
z −l
2 针对 G d ( z ) = z − l G d 0 ( z )设计 D ( z ), 希望 H ( z ) = H 1 ( z ), D ( z )G d 0 ( z ) z − l D 0 ( z )G d 0 ( z ) z −l = 则有 1 + D 0 ( z )G d 0 ( z ) 1 + D ( z )G d 0 ( z ) z − l D0 ( z ) ⇒ D( z ) = 1 + (1 − z − l ) D 0 ( z )G d 0 ( z ) 传函。 即为史密斯预报器的 Z传函。

马尔柯夫预测法对经济分析PPT模板

马尔柯夫预测法对经济分析PPT模板




pN1(n) pN 2 (n)...pNN (n)
某经济系统有三种状态E1,E2,E3,系统状态转移情况如表。 求系统的二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状态1 E1
E2
E3
状态0
E1
21
7
14
E2
16
8
12
E3
10
8
2
P11P12 ...P1N P11P12...P1N
P2

0.6 0.2 0.2
s1
(0.30.40.3)0.1
0.7
0.2

0.1 0.1 0.8
=(0.25 0.37 0.38)
下月市场占有率:
0.6 0.2 0.22 s2 (0.30.40.3)0.1 0.7 0.2
0.1 0.1 0.8
0.4 0.26 0.32 =(0.3 0.4 0.3)0.15 0.53 0.32
经济分析马尔柯夫预测法
马尔柯夫链的简介 马尔柯夫链预测法 市场占有率预测 期望利润预测
无后效性
系统在每一时刻的状态仅仅取 决于前一时刻状态
马尔柯夫链
就是一种随机时间序列,它在将来取什么值 只与它现在的取值有关,而与它过去取什么 值无关. 具备以上这个性质的离散性随机过程, 称为马尔柯夫链
状态
从到 甲


合计
甲 400 50 50 500
乙 20 300 80 400
丙 10 10 80 100
合计 430 360 210 1000
从到 甲


合计
甲 400 50 50 500
乙 20 300 80 400

Smith预估算法-Darling算法

Smith预估算法-Darling算法

8-1 题目要求: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1se G s s -=+采样周期T =0.2s ,采用零阶保持器,针对单位阶跃输入函数,按以下要求设计:1. 采用施密斯预估控制,求取控制器输出u (k )的递推公式,并仿真验证。

2. 试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控制器D (z ),求取u (k )的递推公式,并仿真验证。

解:1. 施密斯预估控制施密斯预估控制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施密斯预估控制器的控制系统1.1 被控对象离散化()()P 1111110.1810.819Ts Te G s Z s s zz z Z z z ez ---⎡⎤-=⎢⎥+⎣⎦⎡⎤=--⎢⎥--⎣⎦=- 1.2 设计辅助调节器()()()()5r P 556510.18110.8190.1810.1810.819D z G z z z z z z z --=-=---=- 1.3 设计调节器调节器D (z )采用间接设计法设计。

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类型为()1P 1K G s Ts =+,要校正成典型I 型系统,可知调节器类型为2K s 。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21K K G s s Ts =+。

设12K K K =,KT =0.5,由于11,1K T ==,所以取20.5K =。

所以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0.5D s s=。

1.4 由D (s )求D (z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2110.50.0511z s T z D z Z D s s z z -=+=⎡⎤⎣⎦=+=- ()()()()0.0511U z z D z E z z +==- 1.5 求递推公式展开得,()()()()10.051z U z z E z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10.0510.05u k u k e k e k +-=++降一个序号可得u (k )的递推形式为,:()()()()10.050.051u k u k e k e k =-++-1.6 在Simulink 环境下系统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数学建模十大经典算法(__数学建模必备资料)

数学建模十大经典算法(__数学建模必备资料)
i 1
n
其中
p( x ; )是来自 X 的样本 X , X
i 1 i
1
2
,
X n 的联合分布律。
若 L( ) L( x1 , x2 ,
ˆ) max L( x , x , , xn ; 1 2

, xn ; )
ˆ( x , x , 则称 1 2
ˆ( X , X , , xn ) 为 的最大似然估计值,称 1 2
2
10 12.9
20 16.3
30 20.1
40 26.8
程序(Mathematica) : data={{3,2.4},{10,12.9},{20,16.3},{30,20.1},{40,26.8}}; a1=Fit[data,{1,x,x^2,x^3},x] Show[ListPlot[data,Filling->Axis],Plot[{a1},{x,0,60}]] 结果: -3.68428+2.38529 x-0.0934637 x2+0.00132433 x3
图论
赛题发展的特点:
1.对选手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赛题的解决依赖计算机,题目的数据较多,手工 计算不能完成,如 03B,某些问题需要使用计算机软件,01A。问题的数据读取需要计算机 技术,如 00A(大数据) ,01A(图象数据,图象处理的方法获得) ,04A(数据库数据,数 据库方法,统计软件包) 。计算机模拟和以算法形式给出最终结果。 2.赛题的开放性增大 解法的多样性, 一道赛题可用多种解法。 开放性还表现在对模型假设和 对数据处理上。 3.试题向大规模数据处理方向发展 4.求解算法和各类现代算法的融合 从历年竞赛题来看,常用的方法: 线性规划 整数规划 非线性规划 图论方法 拟合方法 插值方法

数学建模的十大算法(数学建模必读)

数学建模的十大算法(数学建模必读)

数学建模主要参考资料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07-2-1 17:34:13 阅读次数:588 感谢点击本站广告:1、主要参考资料:2、数学模型相关软件工具:matlab,lingo,lindo,mathmatic,maple,spss等3、数学基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微分方程,运筹学,图论与网络流,4数学建模的十大算法(按重要程度排序)(1)、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可以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2)、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tlab作为工具)(3)、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问题(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Lingo软件实现)(4)、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5)、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场合可以用到竞赛中)(6)、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7)、网格算法和穷举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8)、一些连续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认的是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9)、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一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10)、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应该要不乏图片的,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进行处理)常用网站:;;其他主要算法:Floyd算法、分治算法、概率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搜索算法、贪婪算法、遗传算法、组合算法、蒙特卡罗算法、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问题、图论算法、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一些数学建模的资料,我放到下面的邮箱中,需要的进,....user_mosaic@密码:16899168数学建模竞赛中应当掌握的十类算法发布时间:2008-5-11 点击数:30221、十类常用算法数学建模竞赛中应当掌握的十类算法:1.蒙特卡罗算法。

带扰动模型失配史密斯预估器的自适应控制

带扰动模型失配史密斯预估器的自适应控制

带扰动模型失配史密斯预估器的自适应控制丁晓迪;崔宝同【摘要】在扰动情况下,针对传统史密斯预估器的模型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史密斯预估器.首先,在控制对象输入端添加前馈增益矩阵和反馈补偿矩阵,和控制对象相互结合,通过调整矩阵参数,使控制对象和预估模型匹配,消除系统的模型失配误差.其次,在前向控制器输出端引入扰动补偿矩阵,调整扰动补偿矩阵的相关参数,对系统的扰动进行补偿.最后,选取合适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求取自适应率.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disturbance, model mismatch caused by the system, a method based on the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Firstly, feedforward gain matrix and feedback recourse matrix combining with the plant are added to the input of plant, the plant can track the original reference model through adjusting the parame-ters of matrix, and also can eliminate the error. Secondly, interference recourse matrix is added to the output of the controller.The system can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urbanc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parameters of matrix. Finally, the adaptive law is obtained by Lyapunov fun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by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SIMULINK.【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7(053)006【总页数】5页(P223-226,257)【关键词】史密斯预估器;模型失配;自适应控制;扰动补偿矩阵;李雅普诺夫函数【作者】丁晓迪;崔宝同【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传统的史密斯预估器(Smith Predictor)[1]适用于时滞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题目要求:
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01
s
e G s s -=+
采样周期T =0.2s ,采用零阶保持器,针对单位阶跃输入函数,按以下要求设计:
1. 采用施密斯预估控制,求取控制器输出u (k )的递推公式,并仿真验证。

2. 试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控制器D (z ),求取u (k )的递推公式,并仿真验证。

解:
1. 施密斯预估控制
施密斯预估控制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施密斯预估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1.1 被控对象离散化
()()P 1111110.1810.819
Ts T
e G s Z s s z
z z Z z z e
z ---⎡⎤
-=⎢⎥
+⎣⎦
⎡⎤=--⎢⎥--⎣⎦
=
- 1.2 设计辅助调节器
()()()
()5r P 556
510.181
10.819
0.1810.1810.819D z G z z z z z z z --=-=
---=- 1.3 设计调节器
调节器D (z )采用间接设计法设计。

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类型为()1
P 1
K G s Ts =+,要校正成典型I 型系统,可知调节器类型为
2K s 。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1K K G s s Ts =+。

设12K K K =,KT =0.5,由于11,1K T ==,所以取20.5K =。

所以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0.5
D s s
=。

1.4 由D (s )求D (z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
()()()211
0.5
0.0511
z s T z D z Z D s s z z -=
+=⎡⎤⎣⎦
=+=
- ()()()()
0.0511
U z z D z E z z +=
=
- 1.5 求递推公式
展开得,
()()()()10.051z U z z E z -=+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10.0510.05u k u k e k e k +-=++
降一个序号可得u (k )的递推形式为,:
()()()()10.050.051u k u k e k e k =-++-
1.6 在Simulink 环境下系统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施密斯仿真模型
仿真波形如图3所示。

图3施密斯仿真波形
图3中,横轴为时间,单位为秒;采样周期为0.2秒,每秒5次采样。

上图中,黄色-控制器输出,紫色为连续输出,青色为离散后的输出;下图中,黄色为误差
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典型I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一个阻尼比为0.707的二阶系统,其单位阶跃相应的超调约为5%。

观察上图可知,其输出(紫色或青色)有一个5步(1秒)纯延时,且超调为大约5%。

说明史密斯预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 大林算法
大林算法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大林算法控制框图
2.1 被控对象离散化
首先将被控对象离散化,
()()P 5
61
1110.18110.819n
Ts G z G z z e z Z s s z z -----=⎡⎤-=⎢⎥
+⎣⎦=
- 2.2 构造闭环传递函数
按照大林算法的要求,①闭环传递函数G c (z )中应包含被控对象G (z )中的全部纯延时以保证D (z )的可实现性、包含G (z )中的全部单位圆院外的零点因子以保证D (z )的稳定性、②包含G (z )中的全部在“-1”附近的零点因子以避免振铃现象。

现选取闭环传递函数G c (z )为,
()6
c 1
0.18110.819z G z z
--=- 2.3 调节器D (z )设计
()()()()()()()c c P 1
16
110.81910.8190.181n
U z G z D z E z G z G z z z
z z ----==
--=
--
2.4 控制器D (z )的递推公式设计
将上式展开,得
()()()()1
1
610.81910.8190.181z E z z
z U z ----=--
()()()()()0.81910.81910.1816e k e k u k u k u k --=---- ()()()()()0.81910.81910.1816u k e k e k u k u k =--+-+-
2.5 在Simulink 环境下仿真
系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大林算法仿真模型
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大林算法仿真波形
图中,横轴为时间,单位为秒;黄色为误差,紫色为连续输出,青色,离散后的输出。

由图可见,其单位阶跃响应具有1秒纯延时且输出稳定,稳态误差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