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旅游概论》教案 第四章 实践课

《旅游概论》教案 第四章 实践课

第四章旅游资源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1.让学生理解课程中所学习的关于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深刻理解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1.社会实践,市场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分组合作法。

喇叭。

实践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打印好相应的市场调查问卷,利用两节课时间,分别进行市场调查。

或者针对某一旅游景点,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进行考察,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参考调查地点:1.某自然旅游资源景点
2.某人文旅游资源景点
参考调查题目:1.该景点的基础条件如何?旅游设施如何?客人评价如何?
2.该景点进行了怎样的开发?
3.你觉得该景点的开发过程中,有哪些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4.你觉得该旅游景点有没有受到破坏?
5.你觉得要做到该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6.游客对该景点的开发有哪些满意和满意的地方?
[作业]
课后,对搜集的调查问卷或者资料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小组成员互相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关于旅游资源方面的报告或建议。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 “选美中国”活动中,评选出了“中国最 美的三大丹霞地貌”。
➢最瑰丽的岩石雅丹:乌尔禾 (新疆) ➢最神秘的雅丹:白龙堆 (新疆),又称龙城 ➢最壮观的雅丹:三垄沙 (新疆)。
雅丹地貌景观
★小常识:喀斯特地貌景观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 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 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 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 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连 州 地 下 河
(三)气候风景资源
➢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夏 季,许多地方气候凉快,是南方人避暑胜 地。
➢南方的冬季气候温和、花草树木繁茂、是 北方人避寒的到地方。
➢四大避暑胜地:河北北戴河、河南鸡公山 、浙江莫干山、江西庐山
哈尔滨雾松
青海湖的春天
海南岛阳光
Hale Waihona Puke 泰山日出云山雾海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
极 光
极光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四)动植物资源
➢动植物资源,既可单独作为旅游资源,也 可与特定的地貌、环境结合起来作为旅游 资源。
➢ 中国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 泽湖、巢湖
➢ 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其中 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
➢ 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 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 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世界上作为旅游胜地的海滩有西班牙的希 洪海滨浴场、美国的夏威夷岛、意大利的 斯培西亚海滨、法国的尼斯海滨、南斯拉 夫的斯布利特海滨、泰国的宋卡海滩、新 西兰的奥克兰湾等等。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3. 理解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3. 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原则和方法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价值和作用。

2. 讨论法:讨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的理解。

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2.1 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

3. 理解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1. 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3. 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特点和开发利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案例。

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3.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

3. 理解人文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1. 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3. 人文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特点和开发利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案例。

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文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的理解。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4.1 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1.含义——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开拓和建设活动过程。

2.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3.具体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分析(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经济效益的论证、研究。

(4)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中的微观条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1.突出独特性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切忌过分修饰和全面翻新。

尽量选择和利用带“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

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化和地方化。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案例——辽宁古寺壁画惨遭“破坏性修复”所聘公司无资质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网友戏称动画片《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

记者调查时发现,之前的施工单位并不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接寺的勘察、设计资质,而之前聘请来的画师对壁画的“修复”,是直接在壁画上重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作,效果令人咋舌。

修复前的清代壁画壁画修复后被指“红配绿”文物修缮应该是什么样?因为文物不能再造,一旦破坏,不可修复,所以文物修缮工作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然而一位名叫“五角枫”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朝阳云接寺令人发指的维修》的博客,直指这种修复已经玷污了“重绘”这个词。

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广西:“绿色诗境家园”(渲染生态佳境,温馨宜人的观光度假胜地)四川:“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新疆:“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沙漠景观承德:“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深圳:“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苏州乐园:“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显示环境优美、永久中立、人人可游)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暗喻贴近欧洲,兼备欧亚风情)意大利:“露天博物馆”(形象概括文明古国)埃及:“历史的金库”(显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与金字塔形成联想)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国土”(揭示国家独特的历史与风采)2.保护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不经开发难以发挥其效益,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难免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
这一方法带有具体的研究目的或规划任务, 它是将旅游资源普查的成果进行筛选,以确定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对象,然后对这些旅游资源再进行更 为详尽的实地考察。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此种调查方式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再度详查,以掌握其总体情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03年5月出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大条件
三大效益
三大价值
(1)“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
01 季节性 05 基础结构02 联系性06 社会经济环境03 污染状况04 可进入性 07 市场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
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
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动态进展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旅游资源
(5)
(6)
(7)
(3)
(2)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概念
重要属性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二)导致旅游资源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旅游概论》教案 第四章 第一节

《旅游概论》教案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

2.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

2.旅游资源的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

2.旅游资源的特点。

1.讲授法。

2.讨论法。

3.练习法。

多媒体、教学课件。

理论课。

1课时。

[引入新课]上海迪士尼乐园是2016年全球表现最出色的主题乐园和度假区,自2016年6月份正式开业以来,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接待了超过700万人次的游客,而中国春节期间更是几乎天天都在以最大负荷量运转。

基于此,迪士尼总部对上海迪士尼乐园在2017年当中的表现充满信心,预计游客接待量将在园区开业一周年时达到1000万人次,并且在新财年当中实现收支平衡。

你去过上海迪士尼乐园吗?它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吸引那么多游客?你觉得上海迪士尼乐园和中国的其他乐园相比,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讲授新课]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对其定义作了建设性的探讨。

总结起来,旅游资源概念应具备三个方面内容:(1)必须具有旅游吸引功能。

(2)必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3)必须具有效益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一)综合性思考:为什么说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二)地域性讨论:为什么说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表现在哪些地方?(三)时限性思考:为什么说旅游资源具有时限性?(四)永续性讨论:旅游资源是不是真的具有永续性?对于某些生命短暂的旅游资源来说,它的永续性如何理解?[小结]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理解了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可以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打好基础。

【2024版】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2024版】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宗教文化现象等) ④ 交通旅游资源 ⑤ 建筑与园林旅游资源(含古代和近现代建筑、园
林及现代人造建筑) ⑥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三分法
① 自然旅游资源 ② 人文旅游资源 ③ 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
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② 购物旅游资源 ③ 城市景观旅游资源 ④ 会议旅游资源 ⑤ 商务旅游资源 ⑥ 体育保健旅游资源 ⑦ 娱乐旅游资源
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效益(经济、社 会、环境效益)的资源称为旅游资源,也称现实的 旅游资源。
二、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因素
1. 旅游资源自身条件 2. 旅游资源开发外部条件 3. 旅游主体
旅游资源内部因素
① 美感 ② 丰富度 ③ 组合状况 ④ 历史文化价值 ⑤ 科学考察价值 ⑥ 资源容量 ⑦ 环境质量
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① 地貌 ② 水文 ③ 动植物 ④ 气象气候特征 ⑤ 环境因素 ⑥ 历史沿革
1. 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① 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② 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状况 ③ 旅游资源外部开发条件
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状况
① 旅游资源类型 ② 数量 ③ 规模 ④ 结构 ⑤ 级别 ⑥ 成因 ⑦ 与当地旅游资源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风情、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① 主类 ② 亚类(31) ③ 基本类型(155)
主类(8个)
① 地文景观 ② 水域风光 ③ 生物景观 ④ 天象与气候景观 ⑤ 遗址遗迹 ⑥ 建筑与设施 ⑦ 旅游商品 ⑧ 人文活动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指通过适当的方式, 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 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 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 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
1、对于潜在的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必要的人为开发,才 能造就方便旅游者开展活动的旅游环境,使其吸引力得 以有效发挥。
2.对于现实的旅游资源,由于经过初始开发的旅游景点 或景区有其生命周期,因此,需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进 行再生性开发。
2、讲求经济的原则: (1)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规划 (2)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 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有重点的开发 (3)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使用当地的人工 和技术力量 3.注重保护环境的原则:
四川乐山大佛
四川乐山 所建“东方佛都”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同时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的 设施,包括:
(1)一般的公用事业设施,如:供水供电、排污、道路等 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机场、火车站 和汽车站、港口码头、照明等
(2)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或条件,如医院、银 行、食品店、治安管理等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1)基于需求的角度: 拉动旅游者来访的吸引源,是旅游者访问活动的客
体和对象。
(2)基于供给的角度: 旅游业能够借以开展经营活动的凭借物。
定义: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事物,
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1.基于内容属性的分类
1.1 自然旅游资源
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A.经济建设成就: 如:城市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广州珠江新城 长江三峡大坝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动态发展观点?游资源本身及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就是要求旅游资源评价工作不能局限于现状陷入僵化和形而上学必须具有动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和进步的眼光看待变化趋势从而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做出积极和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含义
❖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本上,对旅游资源的 类型、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开发条件等 进行科学分析和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 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又称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指在一定 地域内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 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 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 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
❖2.旅游资源的容量
❖又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 ,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 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
(三)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评价法
评价组织者
专家
❖ 案例分析4-2
Thank You
❖一般以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 时\景点)来度量。
❖3.旅游资源的特质
❖又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 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旅客吸引力大 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 命线,也是区域资源效应的内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构成 了一个地区独创性的吸引源。
❖4.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坚实的
经济基础做后盾。
5.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设施场地

6.旅游开发序位 ❖在对旅游资源系列要素和开发利用条件的
评价完成后,最后应做一个总的开发序位 排列,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四章旅游资源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及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内容及方法;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开发的原则、开发的内同,熟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新课导入】为什么很多旅游者到了广西桂林都会去游漓江?到了北京都会去游览故宫?到了上海则会去看东方明珠电视塔?漓江为什么会吸引旅游者?游漓江,是在水墨画里走,最美的是烟雨漓江——山、水、舟、村都在薄雾笼罩之中,是地道的中国水墨。

坐在竹排的竹椅上,感受空气的湿润、发梢的湿润、肌肤的湿润,听着排工划桨的水声,迷蒙而陶醉……故宫为什么会吸引旅游者?紫禁城是中国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朝皇宫。

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俗称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

至今故宫有近600年历史。

故宫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为什么会吸引旅游者?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

以上三者都是旅游资源,均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展现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漓江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自然景观之美,故宫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东方明珠电视塔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其展示了现代建筑技术。

播放——渡情思考:许仙与白色娘子的故事是不是旅游资源?西湖断桥与爱情故事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享誉天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娘子和许仙令人缠绵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邂逅。

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的一段唱词催人泪下:“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 源的特

①旅游资源的广阔性和地域性 ②旅游资源的审美性和文化性 ③旅游资源的变化性和时令性 ④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和独特性 ⑤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排他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可操作 原则
资源的 景观属性
资源的 特征
资源的 差异性和 相似性
概念 特征 分类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 源的概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 者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旅游的活动的 核心条件,了解和明确旅游资源的特 征,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 源,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以下如下方面。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现场调查 与核实
保证成果 的质量
分区域与 专门调查
产业的 敏感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①旅游资源 专门调查
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人员的准备
调查方法与信息 调查报告与论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人员的准备
实地调查与分析 综合分析与报告
②区域旅 游资源综 合调查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性质、状态、 功能分类
按景观组合分类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气象景观 遗址景观、建筑设施 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自然旅游景观资源 历史遗产景观资源 现代人文景观资源 社会风情景观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指那些本身可能具有某种吸引人的特色,但由 于受该地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尚不为 人所知、或者暂时无法使更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 性事物。
四、基于品味或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以及被列 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于1985年11月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正式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一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6年,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8年,江西三清山,福建客家土楼 ➢2009年,山西五台山 ➢2010年,河南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丹霞 ➢2011年,杭州西湖历史文化遗产 ➢共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西班牙(43处),
位列世界第三
➢此外,中国还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 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拥有)、中国蚕 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 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 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 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 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 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
➢1991年缔约国第11次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为世界遗产 委员会成员。
➢1992、1993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两次当选 为副主席。
➢从1987年起,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世界遗 产名单。当年有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 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山风景 名胜区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其后,中国又有多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

第04章 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 第七版)

第04章  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 第七版)
资料来源:/Detail.aspx?Id=1858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 唐明贵
2010年8月1日傍晚,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根据遗产遴选标准(7)(8),审议通 过了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标准(7):中国丹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和独特的山水自然之美。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 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 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的例证。 标准(8):中国丹霞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发达的红岩地貌,如峰、塔、台、单面山、悬崖、峡谷、洞穴和 拱门。中国丹霞集地质多样性、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珍奇性于一体,其突出记录了中生代白垩纪 以来欧亚板块华南区域陆壳断陷盆地的地质历史和地球中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展示了早 白垩世陆相火山爆发、晚白垩世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膏盐沉积、风沙堆积和恐龙灾难、盆地隆升与地壳形 变等重大地质事件的重要证据。
资料来源:/Detail.aspx?Id=1858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 唐明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3年, 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根据遗产遴选标准(7),新疆天山的托木尔峰(阿克苏地区)、 喀拉峻-库尔德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布鲁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格达(昌吉回族自治州)4个片区以“新疆 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标准(7):天山是一个在中亚绵延约2500公里大型山脉。它是世界上温带干旱地区最大山脉,和全球最大独立东西向山脉。 新疆的天山之美不仅在于其壮观的雪山和冰川覆盖的山峰,美丽的森林和草地,清澈的河流、湖泊和红层峡谷,山与广袤的沙 漠对比。南部斜坡裸露的岩石和北方繁茂的森林和草地形成了鲜明差异,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视觉对比,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 干与湿、荒凉与繁茂异常美丽。 标准(9):新疆天山是正在进行生物和生态进化过程中温带干旱区一个突出的例子。地貌和生态系统,因为由于天山两大 沙漠和中亚干旱大陆性气候,这是新世纪以来世界上山地生态系统中独一无二一直保存的。新疆天山具有所有典型的山地垂直 带温带干旱区,反映不同海拔,坡度和斜坡的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该遗产是在山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在干旱区经历全球气 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新疆天山也是在帕米尔-天山高原生物和生态演化的杰出代表。植被垂直分布,北部和南部 的斜坡的显着差异,多样性的植物,都说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生物生态演化。新疆天山也是孑遗物种和众多的珍稀濒危物种, 以及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它代表整个过程,其中原暖湿植物已逐渐被现代旱生地中海植物区系取代。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三)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分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学 者定 义陈钢,1987指一切足以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李天元,199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保继刚,1992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楚义芳,1992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国家旅游局,1993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罗贝尔·朗加尔,1995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学 者定 义唐学斌,1982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郭来喜,1984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6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可称为旅游资源……学 者定 义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张凌云,1988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益的因素和条件孙文昌,1989旅游资源应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孙尚清,1990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魏小安,1996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国家旅游局,1996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 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 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三) 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按景观属性分类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综合风景按风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

国 家 旅 游 局 , 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 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1993 罗贝尔 · 朗加尔, 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 1995 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 去旅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唐学斌,1982
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 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 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 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
魏 小 安 , 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 1996 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
种要素的集合
国 家 旅 游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 局,1996 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
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一)自然旅游资源
1、山光水色。 2、奇石异洞。 3、流泉飞瀑。 4、阳光海滩。 5、气象气候。 6、风景生物。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历史古迹。 2、民族风情。 3、城乡风光。 4、其他。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 (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 ( 三 )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 分 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 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 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矿藏资源、森林资源等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会不断减少不同,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旅游者付出一定的金钱所购买到的是指一种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永续地利用下去。
7.脆弱易损性
如武当山建于宋代的木质结构的崇真宫古建筑物,由于管理不当,随意出租他人作为他用,缺乏保护,不慎于2002年11月发生火灾,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惨重。
南京的雨花台
2.伟大工程
(1)古文化遗址
人类古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广东韶关马坝人遗址。
古建筑遗址:长城、都江堰、故宫、
(2)古陵墓
乾陵(李治武则天);昭陵(李世民);北京明十三陵
埃及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建于公元前27世纪的法老胡夫和法老哈夫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题 目
第四章旅游资源
学时
4
教学目标
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及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内容及方法;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开发的原则、开发的内同,熟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重 点
一、旅游资源含义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含义
旅游资源分类,就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和存在的差异进行归并,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型)的工作过程。
(二)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颁发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18972-2003)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31亚类、155种基本类型。
3.区域性
旅游资源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正是由于旅游资源在区域上的差异性分布,导致一地的旅游资源对另一地的旅游者形成吸引力,从而产生旅游者的空间流动,也就是产生了旅游现象。
4.时代性
5.时间性
即旅游资源受所在地理纬度、地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自然景观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6.永续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以重复利用的特点。
(二)旅游资源是刺激旅游需要的内在动因
一般来说,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决定着旅游需求量的多少,当其他条件都具备时,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需求度也就越强。
(三)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的多少和质量上的高低,决定着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要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提高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
2.作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必须要能够通过对其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属于客观存在的一种实在物。
吉林的哪些事物具备旅游吸引力?
海南岛的哪些事物具有旅游吸引力?
二、研究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一)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旅游资源的存在,人们的旅游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中,行、住、吃是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购、娱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游则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
8.美学观赏性
如埃及金字塔、法国卢浮宫、美洲印第安部落独特的民族风情等都是因为观赏性极强,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来参观游览。
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9.不可转移性
无论是历史遗产还是天然旅游资源,都具有地理上不可转移的特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四大避暑胜地:河北北戴河、河南鸡公山、浙江莫干山、江西庐山
(四)动植物资源
广州番禺的长隆野生动物园
中国的大熊猫、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2012年新近发现
(五)人文旅游资源
定义: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有时也被称作人造(man—made)旅游资源,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的旅游研究中更是如此。人文旅游资源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两种。此外,在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中,又可分为历史的人造资源和当代人有意识兴建的当代人造旅游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
定义: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怎样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
1.作为旅游资源,必须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够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1.建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2)碑石
碑林反应一个国家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和思想文化。如西安碑林。
(3)石窟
石窟大多与宗教联系,同时,也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
中国四大石窟:
(4)楼台亭阁
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蓬莱阁(山东蓬莱)、镇海楼(广东) 、成都望江楼、西安钟楼、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旅游资源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陆地海洋、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而且涉及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工农业等人文资源。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2.综合性
任何一种旅游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旅游资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二、旅游资源分类
(一)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二)水文风景资源
1.河流
2.湖泊
3.瀑布 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庐山瀑布
4.海洋与海滩
5.泉 天池
6.溶洞
(三)气候风景资源
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夏季,许多地方气候凉快,是南方人避暑胜地。
南方的冬季气候温和、花草树木繁茂、是北方人避寒的到地方。
旅游资源的概念
难 点
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主要教
学内容
及过程
【旧课复习】
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
【导入新课】
为什么很多旅游者到了广西桂林都会去游漓江?到了北京都会去游览故宫?到了上海则会去看东方明珠电视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