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谢沐风
No.5_——_溶出曲线的测定与比较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3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b. 原制剂平均溶出率在结束时间内达 50%以上但未达 85%时,ƒ2因子大于 55。 c. 原制剂平均溶出率在结束时间内未达 50%时,ƒ2因子大于 61。
¾ 调释制剂 【用于仿制药研发时】 (1)参比制剂在结束时间内平均溶出率达 80%以上,ƒ2因子大于 50。 (2)参比制剂在结束时间内平均溶出率达 50%以上但未达到 80%,ƒ2因子大于 55。 (3)参比制剂在结束时间内平均溶出率未达 50%,ƒ2因子大于 61。 【用于其他各事项时】
公式(1)
t1:溶出率为dA%前的时间点 t2:溶出率为dA%后的时间点
d1:时间点为t1时的溶出率
d2:时间点为t2时的溶出率
表 1 参比制剂每一样品原始测定时间-溶出率数据汇总表
测定时间(分钟)
制剂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2.5 60 67.5 75 90
(1)
应如何进行校正的实例。
A-1 参比制剂平均溶出率在规定时间内达到 85%的实例
假设参比制剂的 12 个单位(片)溶出度试验测定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第一步:延迟滞后时间的求算
针对每一溶出曲线,按照下列公式分别求出溶出率为dA%时的tA时间点。
tA
=
t1
+
dA d2
− d1 − d1
× (t2
− t1)
+ ⋅⋅⋅⋅⋅⋅ + A2 V2
+
A1) ×V1
其中 An为各时间点测得释放量
【注:本子版给出了该种方式的累积计算模板,请参阅!】
(2)不补液时:
各时间点校正后的累积溶出量(%) = Cn ×[V2 − (n −1)V1] + (Cn−1 + ⋅⋅⋅⋅⋅⋅ +C2 + C1) ×V1 ×100% L
NO.2—溶出度测定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谢沐风上海药检所
溶出介质的脱气与方法
溶出度试验规定溶出介质试验前应进行 脱气处理,因为介质中的气体会通过各种 脱气处理, 方式对样品的崩解、扩散和溶出产生影响。 方式对样品的崩解、扩散和溶出产生影响。 脱气与否一般情况下, 脱气与否一般情况下,仅对转篮法影响 一般情况下 有时较为显著,故通常无需脱气。 有时较为显著,故通常无需脱气。
仪
● 外围水浴高度 ● 桨板厚度 ● 转速的影响 明显
器
不大于30转的低转速、有时差异 不大于 转的低转速、 转的低转速
● 注意转动时是否在溶出杯的正中央 甚至比较peak杯内的溶出曲线。 杯内的溶出曲线。 ● 甚至比较 杯内的溶出曲线
● 介质的挥发 当溶出介质中有机相比例较大时, 当溶出介质中有机相比例较大时,应注意预 热过程和试验过程中介质的挥发, 热过程和试验过程中介质的挥发,尽量使用密封性 良好的溶出仪。 良好的溶出仪。 ● 过滤时的损失 取样过滤时,应充分注意到有可能存在的损失。 取样过滤时,应充分注意到有可能存在的损失。 因为滤膜与主成分间存在着一个吸附饱和过程, 因为滤膜与主成分间存在着一个吸附饱和过程,这 一过程是一绝对值的过程, 一过程是一绝对值的过程,即滤膜只有吸附到一定 量之后,方能达到饱和、不再吸附。 量之后,方能达到饱和、不再吸附。
期待着与您的进一步交流! 期待着与您的进一步交流! 谢 谢!
Email地址:xiemufeng@ 地址: 地址 谢沐风) (谢沐风)
辅料干扰通过多次过滤可排除,但不现实! 辅料干扰通过多次过滤可排除,但不现实!
辅料干扰如不超过2%,可勉强接受。 辅料干扰如不超过 ,可勉强接受。
解决办法
● 双波长吸收度差值法 ● 导数光谱法 ● HPLC法 法
(这是最准确、最实效的一种方法) 这是最准确、最实效的一种方法)
谢沐风回帖汇总(2008.12-2010.12)
谢沐风老师关于溶出问题汇总(2008.12 ——2010.12)我的第一个仿制药属于小肠局部给药的降糖类药物,主药易溶于水,中性,且规格小于1mg/片。
参比制剂国家标准中溶出度测定时采用pH5.8磷酸缓冲液100ml小杯法,转速为40转每分钟,30分钟溶出不得低于80%。
参比制剂经测定在水、pH5.8磷酸缓冲液和0.1N盐酸液中15分钟时溶出度为60%~70%,不符合免做溶出曲线的条件(15分钟溶出度必须大于85%)。
自制品在相同条件下5分钟溶出60%、15分钟溶出达90%,比参比制剂溶出速度快很多,按照质量等同的原则,曲线必须与参比制剂一致,但是从药物作用机制来分析,本品通过抑制小肠α-糖苷酶,延缓糖尿病患者餐后葡萄糖吸收,从而预防餐后血糖升高,餐前服药时,应该是药物溶出越快起效越早,越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啊!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必须比较参比制剂与自制品溶出曲线的一致性(f2)?另外本品用0.1N盐酸液溶出时采用参比制剂国家标准中溶出度检测方法检测时(荧光衍生-HPLC法)发现参比制剂和自制品的HPLC图谱中峰型很差,且结果波动特别大,请问一定要自己重新摸索检测方法绘制参比制剂和自制品的溶出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吗?我们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发现,峰型方面要求流动相和溶出液的pH 值必须在5.8以上,每次配制流动相和溶出液时先按照药典标准方法配制,然后测定实际pH,如果低于5.8,则继续用磷酸氢二钾将pH值调至5.8以上,否则检测结果波动很大,无法进行统计,请问这种情况下必须做0.1N盐酸也的溶出曲线吗?【建议】尽可能进行多介质比较。
如在某一介质中,参比制剂RSD较大,建议测定样品数增至12个单位。
不建议省略掉某一介质的研究!问题二:我的第二个仿制药主药为碱性药物,在冷水中难溶,热水中微溶,0.1N盐酸液中易溶,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90%。
该药在美国FDA药审中心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数据库中已有收载,其公布的法定溶出方法为桨法,pH6.8磷酸缓冲液1000ml,50转/分钟,溶出曲线取样时间点为10min、20mi、30min、45min。
No.4 —— 溶出介质的选用与配制
phosphate (KH2PO4) in water,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0 mL. 4. Boric Acid and Potassium Chloride, 0.2 M—Dissolve 12.37 g of boric acid (H3BO3) and 14.91 g of potassium chloride (KCl) in water,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0 mL. 5. Potassium Chloride, 0.2 M—Dissolve 14.91 g of potassium chloride (KCl) in water,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0 mL.
1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摇匀后,加水稀释成 1000ml,即得。 【美国药典】 取 2.0 氯化钠和 3.2g 胃蛋白酶(标识应为每 mg 中含 800~2500 个活度
单位),加 7.0ml 盐酸和水使溶解至 1000ml,即得。该溶液 pH 值应为 1.2。 ¾ 注释:两配制法有一定差异,研究者可酌情选择。
(3) 如能测定更多 pH 值曲线,自然可得到更多关于该制剂内在品质信息;当然工作量亦会 增加。
(4) 无论何种制剂都不建议采用 pH8.0 以上的介质进行表达。如确有必要,应提供充足的理 由。
(5) 某些品种还可根据临床使用情况,考虑在“含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和“含有胰酶的模拟 肠液”中的体外溶出情况。
至于种类,日本倾向采用吐温-80 的原因系为:一者药物较易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互作 用,对试验结果带来影响,而吐温-80 作用较少;二者系因其一般不会因为来源不同而对试 验结果带来显著性影响。研究者可根据试验情况加以综合考虑。
No.5 —— 溶出曲线的测定与比较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谢沐风撰写【No.5 —— 溶出曲线的测定】——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1. 关于测定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的设定 对于测定时间点,普通制剂与肠溶制剂可为 5、10、15、20、30、45、60、90、120 分钟,此后每隔 1 小时直至 6 小时止;缓控释制剂可为 15、30、45、60、90、120 分钟,3、 4、5、6、8、10、12、24 小时。
当连续两点溶出率均达 90%(调释制剂为 85%)以上、且 差值在 5%以内时,试验则可提前结束。
对于结束时间点,在酸性介质中(如 pH 值 1.0)最长测定时间为 2 小时,在其他各 pH 值介质中普通制剂为 6 小时,缓控释制剂为 24 小时。
2. 其他事项 (1) 试验样品 用于比较的两种制剂含量差值应在 5%以内;每个品种各取 12 个单位。
取三个批号样品,在最终溶出率均可达 90%以上的溶出介质(2) 参比制剂标准批号的选择中,取溶出率在约 70%处、位于中间批号的样品进行试验。
在进行仿制药研发时,考虑到原研品批间差异与耐受性,建议从市场流通渠道获得有效 期内不同时间段的 3~5 批样品,分别测定后,取结果均值用于比较;并同时确定参比制剂在 各 pH 值溶出曲线的波动范围,以更为有效地评估原研制剂内在质量和自身仿制制剂的研发 深入程度。
如果主成分是在溶解状态下进行溶出度试验的(如一些散剂、颗粒剂) ,则适当选择某一 批号,即可。
(3) 试验样品的生产规模 由于固体制剂生物利用度与生产规模密切相关, 故一般情况下应不少于今后工业化最大生产规模的 1/10 或不少于 10 万个单位。
3. 累积释放度校正计算公式 在多次取样时、可采取及时补充相同体积同温度溶出介质亦可采取不补液两种方式,但 必须保证每次抽取体积的固定性。
累积校正计算公式如下: (1)补液时:(C n−1 + ⋅ ⋅ ⋅ ⋅ ⋅ ⋅ +C 2 + C1 ) × V1 Cn L / V2 各时间点校正后的累积溶出量(%) = [ + ] × 100% L / V2 V2其中 Cn为各时间点取出后的样品浓度(即稀释前的)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L为制剂标示量(单位需与Cn一致)撰写1上海市药品检验所谢沐风撰写V1为各时间点固定取样体积;V2为溶出介质体积;该公式如采用各时间点测得释放量表示,则可演变为:各时间点校正后的累积溶出量(%) = An +其中 An为各时间点测得释放量 【注:本子版给出了该种方式的累积计算模板,请参阅! 】( An−1 + ⋅ ⋅ ⋅ ⋅ ⋅ ⋅ + A2 + A1 ) × V1 V2(2)不补液时:各时间点校正后的累积溶出量(%) = C n × [V2 − (n − 1)V1 ] + (C n −1 + ⋅ ⋅ ⋅ ⋅ ⋅ ⋅ +C 2 + C1 ) × V1 × 100% LL为制剂标示量(单位需与Cn一致) V2为溶出介质体积;其中 Cn为各时间点取出后的样品浓度(即稀释前的) ; V1为各时间点固定取样体积;4. 曲线比较法 由于多 pH 值溶出曲线的绘制已成为剖析和表达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重要手段,故对溶 出曲线比较的科学评价愈发重要。
No.11 —— 溶出度测定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No.11 ——溶出度测定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谢沐风(上海市药品检验所上海)摘要为保证溶出度测定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列举了在溶出度测定中常见的若干问题和解决办法,希望引起试验者的重视。
关键词溶出度测定The Questions In the Dissolution TestXie Mufeng Cao HongxinAbstruct::To as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dissolution test, analyze and illustrate the questiona in the routine tests, and offer the method of the validations.溶出度试验是反映样品的溶出速率和程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
为保证测定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就溶出度测定中常见的若干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综述。
1、试验前1.1 转篮的处理应用转篮法试验时,应注意转篮的洁净程度,一般在阳光下观察转篮的空隙是否有堵塞。
如有,可采用超声或在稀硝酸中煮沸、再在水中煮沸的办法进行清理,否则将影响溶出度数据的准确性。
尤其是在低转速时,影响更为明显。
同时,还应注意尽可能取用干燥的转篮[]2。
1.2 溶出介质的脱气溶出度试验规定溶出介质试验前应进行脱气处理,因为介质中的气体会影响样品的崩解、扩散和溶出。
脱气与否对转篮法的影响较明显,因为溶液中的气泡会堵塞转篮空隙,抑制释放。
而对桨板法一般认为影响不大。
脱气方法有:煮沸法、抽滤法、超声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抽滤法。
1.3 配制溶出介质的试剂和试液溶出介质中所用到的无机盐或有机溶剂(乙醇或异丙醇等),不同厂商的差异不显著。
而水则会由于来源各异、pH不同,导致测定结果的差异[]3。
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吐温-8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有时会因生产厂商的不同,或进口、国产的不同而导致测定结果的显著差异。
谢沐风老师采访 《实验与分析》杂志 (第一期最终定稿)
投入与研制,甚至是一种新辅料的开发, 这也是药品在仿制时并非轻而易举、易 如反掌的道理所在。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格差少则 5~10 倍、 多则 20 倍甚至更大,而这些原研制剂 的原料药有相当数量是从我国购买的,
品”主要体现在固体制剂上,其他剂型
目前,我国国产固体制剂有高达十 且每年制剂进口数量仍在不断递增。
“吃药不是吃含量、而是吃生 物利用度”
采访中谢老师还谈到,他曾公派赴
在 90%~110%、含量均匀度 A+1.8S 不大 于 15.0,有如此宽泛的余地可供“发挥”。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这仅是将一物件使
感荣幸、又感惶恐。希望能够借助该平 台,与广大业内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促进溶出度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深入。
■ 如何使我国工业药剂学水平可以 忝列于发达国家之列?……
30
实验与分析 02/2009
药物分析与新药研发 专题报道
谢沐风老师简历
谢沐风,1998 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随后进入上 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工作,长期致力于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于 2003 年 公派至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药品部(相当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以下简称“中检所”)研修,适值日本开展以溶出度为核心技术的《药品品 质再评价工程》。他跟随该项工程小组的技术负责人,深入学习了日本如何将溶出
门为新药 / 仿制药研发设立的高技术门 与吸收便可想而知了。所以,含量的准确 过抓住溶出度这一固体制剂的核心,来
槛,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与效仿。同时, 与否与药品的内在品质,即与该药物在体 ‘四两拨千斤’般推动我国药品生产企
也充分意识到溶出度这项检测技术的重 内吸收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一个到 业对制剂工艺的充分、详尽研究,并最
原料药质量研究(上海药检所_谢沐风)
唑来磷酸结构式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检查等】
建议配制梯度对照液,这样可对样品进行一个全 面、综合分析。 【炽灼残渣检查法】
炽灼后放置于干燥器内的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否 则称重不稳。 【崩解时限】
胶囊剂有时会出现胶囊壳存留于网底的情况,可 将囊壳取出,若其中无内容物,亦可判断为合格。
【干燥失重和水分】
薄层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
(1) 尽可能使用商品化薄层板、不建议自行铺制。 (2) 设置梯度对照(1.0%、0.5%、0.2%和0.1%,通过点 样量来实现,方便快捷、事半功倍);实现“半定量”。 (3) 0.1%斑点如显现不出,加大点样量。 (4) 主斑点如超载、“断腰”,可适当减小点样量。 (5) 显色剂尽可能新鲜配制。 (6) 观测时,建议增加翻转观测,即透过玻璃面观测。
★ 强烈建议男同志从事此项工作。 ★ 将对照品溶液浓度配制为限度点。 ★ 对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采用氢火焰检测器(FID)勉
为其难、应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如要强行 检测,可采用的办法有:直接进样、加大流速,使 峰形便尖锐、从而提高峰面积积分精密度。
★ 供试品溶液一定要全部溶解。 ★ 对于一些高沸点和低沸点的残留溶剂,不推荐采用
含量测定浓度和色谱条件如何建立
浓度不要与有关物质浓度一致;一般为1/10~ 1/50。便于过滤(对于制剂)、杂质干扰减少、 积分准确。 色谱条件可与有关物质不一致(如有关物质为梯 度洗脱或保留时间很长),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波长不是最大吸收波长亦可、选用末端吸收。 要注意样品粉末占有一定体积时引起的误差。
具有区分力的溶出曲线_谢沐风
, 其中的标准是涵盖所有国内外既有质量标准。
2 何种溶出曲线具有区分力 本文将分别从最具开发难度、最具“制剂含金 量”的五大类产品进行阐述。 2.1 pH 值依赖性药物制剂 在进行了“pH 值 - 溶解度”曲线测定后 ( 至少 8 个点 )
[ 8]
,便可从趋势中得知本品是否为 pH 值依
赖性制剂。若为本类型,通常会在 50 r/min 条件下 出现如下情形 : 溶解度高的介质中 15 min 达 85% 的快速释放和在溶解度低的介质中 120 min 都达不 到 85%的慢速释放。这两种情形均非内在品质呈现 于外的最佳体现,因过快或过慢均不具备区分力。 此时,应对溶解度急剧变化的 pH 值段予以细分 ( ±0.5 ),找到 45 ~ 60 min 达 85%的 pH 值介质和 90 ~ 120 min 达 85%的 pH 值介质,且溶出曲线应 无拐点和突释, 这样的两条曲线被认为最具区分力。 很多药典的溶出度试验默认 45 min、限度 70%就是 基于这种考虑。 大于 70% +15% ( 通常的允许落差 ), 即大于 85 %,此时的曲线被认为可体现具有代表 性的溶出行为。同时,对于速释制剂而言,药物在 人体胃内排空时间最长不超过 120 min,且超过该 时间点也被认为不适用于日常企业的检测和品质监 督,因此第二条特征曲线被限定在 120 min 内达到 85%,这也是目前既有质量标准中几无 120 min 后 取样时间点的原因。此处需强调的是,针对释放慢 的介质,无需放宽试验参数,最终溶出量未达 85% 仍可进行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曲线比较 ( 谢沐
溶出度试验在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和仿 制药研发中愈来愈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多 种 pH 值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测定和比对”更是 成为剖析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重要手段
溶出曲线详解
(该国注射剂仿制药很少,无必要进行)。
(4) 系统学习了《ICH Q系列指导原则》
该系列《指导原则》是本行业的精髓与核
心,可谓“武林秘籍”和“葵花宝
典”,如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定可成为
业内研发高手!
回国后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撰写了多篇药品质量评价文章(主要为溶出度 文章),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体外多条溶出
★ 批批样品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品一致
(再辅以有关物质的“锦上添花”) ★ 今后市场抽查只抽“多条溶出曲线”
(2) 掌握了药物各剂型关键评价指标与检测方
法,即药品质量不仅可以生产出来,也可以
检验出来。关键就看设定的检测法/检测指标 能否“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也是我们 药检人员工作中应不懈追求的挑战! 从而指导我们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
五、2012年6月起,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到国家仿
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负责撰写《如何测得 原研品多条特征溶出曲线指导原则》和《如何比 较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指导原则》 以及各品种具体测定法。
本 人 体 会
● 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有的放 矢地去攻读,多查文献、多领会,日积月累、潜移默 化之中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疗效才是硬道理 ★ ★ 即生物利用度 ★
!客观看待安全性 !
对质量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深入剖析
◑ 含量(均匀度)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深入讲述制剂生产过程 —— 仅是将一物件使成 均匀状后按照一定规格制作而已。
阐述含量与生物利用度几近无关的根据所在。
一定牢固树立“吃药不是吃含量、而是吃生物 利用度”的科学理念!
A 药厂 / 原研制剂
疗效好
疗效差
B 药厂 / 仿制制剂
论“体外溶出行为一致对于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的重要性”(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
要了,国家应扮演“监、帮、促”角色。
如指挥错误,整个行业就会误入歧途、甚至南辕
北辙。
我国仿制药质量现状与临床表现
“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官方未能找出并给出哪些品种是“害群之马”,
导致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整体国产仿制药产生不信任,
也自然引申至“国产创新药”。 这种局面已持续很久,使得整个医药产业链问题重 重(主要是药品招标环节)。首要任务:先将“处于 产业链上游的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质量提升
★ 1998年~至今 在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工作至今
经历了“1998年~2002年强仿期”和“2002~2006仿制药疯狂
期”
在2003年赴日本进修前,对国内仿制药研发中
出现的种种乱象疑惑不已,对很多技术问题找不到
科学合理的答案。
带着太多的疑问踏上了征途……
★ 2003年8月 ~ 2004年2月 单位公派赴日本
日本在其《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
试验指导原则》中也明确指出:
1)进行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多介质
中溶出行为的比较,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
两者在各种患者体内生物利用度不等效。
2)所以,该指导原则中用了近2/3篇幅详
尽阐述“如何比较体外溶出行为、如何判
定两者溶出曲线一致”的内容。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观点是:只有当建立起 体内外相关性的溶出度试验才有意义
一个绕不开的“对手”与“话题”……
据悉:印度药企很少做创新药。无药可用时、可
以练瑜伽;咱中国人可以练气功!呵呵~~
制药行业的发展完全受 国家层面的专业性与决策性来引导
制药行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特殊”
之一在于完全受国家掌控,受“国家指
挥棒引导”,企业的自主性很低。而
学习谢沐风-溶出度
药剂学分类系统与溶出度试验的关系
申请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还应考虑: 该制剂中的辅料量与主药量相比,不能过大; 且辅料中不能加入表面活性剂; 活性成分应为宽治疗指数药物; 同一制剂不同规格的速释制剂; 对于第二至第四类药物,在研究了溶出度试验基础 之上,一般均应考虑在质量标准中拟定溶出度检查 项。
出现:由多个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对于不同病人 ,生物不等效。
药品疗效的优劣主要表现
药品疗效的优劣主要表现
药品疗效的优劣主要表现
药品疗效的优劣判定
体外一致→体内多数情况一致、BE试验成功率高! 体外不一致→体内多数情况不一致、BE试验成功率 低! 体内一致、即BE试验成功→并不意味着仿制制剂临 床疗效就一定与原研制剂相当,因BE试验是采用年 轻男性、是人体的最佳状态、故有其局限性! 体内不一致、即BE试验失败→则肯定会在体外的某 个溶出度条件下呈现显著性差异。关键在于体外溶 出度研究的深度!
接触过约1000个品种的检验与质量分析。
谢沐风-个人体会
● 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有的 放矢地去攻读,多观察、多领会,日积月累、潜移 默化之中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思维要开放、活跃,不要固步自封、按部就班, 因循守旧。 ● 一定要不断思考,注意查询文献,收集各方面信 息,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敏感度,不要怕遇 到问题,越是遇到问题、将其解决,就越能不断提 高与进步。
赴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药品部(相当 于我国中检所化药室)进修。 ★ 2019年11月~ 2009年1月
借调至中检所起草2019年版药典《溶出度试验 指导原则(新增)》
主要成就
������ 发表了30多篇方法类、思路类文章 (1) 如何建立HPLC(TLC)法测定有关物质; (2) 如何建立HPLC法测定含量; (3) 方法学验证的深入剖析; (4) 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 每日回复来自全国业内人士的来电来信至少在半 小时以上。
谢沐风- 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1)
如何科学、客观、 如何科学、客观、理性地 进行仿制制剂研发中有关物质研究
★ 阐述原料药质量标准中必须拟定有关物质的原理 ★ 阐述制剂质量标准中可不拟定有关物质的情形 年制剂, 当原料药 → 0天制剂 → 2年制剂,有关物质皆未变 天制剂 年制剂 则可不拟定。 化,则可不拟定。 但注射剂必须拟定。(因前几年的“药害事件” 。(因前几年的 ▲ 但注射剂必须拟定。(因前几年的“药害事件”)。
杂质量控制在0.02%范围内波动的试验技巧 范围内波动的试验技巧 杂质量控制在
从首张液相图谱开始, ★ 从首张液相图谱开始,最小峰面积便设定为原料药 /0.03%或制剂 或制剂/0.05%。(阐述原理和众多案例……) 。 。(阐述原理和众多案例 ) 或制剂 。(阐述原理和众多案例 ★ 液相使用技巧…… 液相使用技巧 (1) 必须保证空白溶剂色谱图测定理想! 必须保证空白溶剂色谱图测定理想! (2) 梯度洗脱注意事项(流动相组成与洗脱设定)。 梯度洗脱注意事项(流动相组成与洗脱设定)。 (3) 安装色谱柱的技巧与清洗色谱柱法则。 安装色谱柱的技巧与清洗色谱柱法则。 (4) 最低检出限的“画龙点睛之笔”(相当于 最低检出限的“画龙点睛之笔” 相当于……) )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 研究思路
★ 针对仿制原料药与制剂中特有的未知杂质 (1) 原研制剂不存在 (2) 仿制制剂中该杂质量必须小于 仿制制剂中该杂质量必须小于0.10%。 。 结论:切勿“钻牛角尖—— 做杂质药理毒理研 结论:切勿“钻牛角尖 那就陷入了“罗生门” 究”,那就陷入了“罗生门”!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从原料药合成路径和制剂工艺入手
160
150
柺 愊 曐 帩 帪 娫 柺 愊 %
No.1 —— 溶出度技术的应用
【No.1 ——溶出度技术的应用】固体制剂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含量、含量均匀度、有关物质和溶出度等。
就含量/含量均匀度而言,目前国内生产状况均是在造粒之后、压片之前,在盛装被认为已充分混匀的中间体容器内,于具有代表性的多处抽取一定样品量,混合均匀后送至质检科测定出主药含量为100%的平均片重(或装量),生产部门根据该数值调节充填量后进行压片。
只要制剂机械性能良好、将压片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含量/含量均匀度一般情况下均不会出现问题,更何况含量范围一般在90%~110%、均匀度A+1.8S要求在15.0以内。
由以上过程我们可知,这其中几乎不存在“技术含量”,仅是将一物件使成均匀状后按照一定规格制作即可。
这与药品的内在品质、与该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
所以、关于含量/含量均匀度就固体制剂内在品质而言,没有任何关联性。
因为即便是含量再精确,如到体内无吸收或无有效吸收,该含量亦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要牢固树立“吃药不是吃含量、而是吃生物利用度”的科学理念!至于有关物质,能够建立起准确测定杂质的检验方法固然重要,但与该药物在体内吸收的重要性相比,已显得无足轻重。
因为如果主药尚无有效吸收、主体吸收,即便存在2%杂质已是无关紧要。
除非一些明确的、毒性较强的杂质,例如盐酸二甲双胍中的双氰胍,对乙酰氨基酚中的对氨基酚等需特别注意外。
而溶出度技术可谓是“评价固体制剂的灵魂与核心所在”,随着人们对溶出度的不断研究与深入,对其认识与理解亦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着。
现今,该试验不仅具有为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而设立的理念,且还已成为证明药物体内释放特性的一种简单、廉价而不失严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成为“剖析”和“肢解”原研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一种擘肌分理的科学评价手段与方法;更已成为固体制剂内在品质外在表象的映射与载体。
所以,对该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可在药品研发、质控、生产、流通、变更等一系列事态中均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项技术亦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瞩目与期待!现就该技术的应用方面列举如下——(1) 对于创新药物或新剂型药物,在药品研发阶段,该试验有助于制剂辅料和处方筛选以及活性成分(原料药)的溶出评价。
谢沐风- 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 回国后撰写发表了多篇溶出度与有关物质文章,引起业 内瞩目与同仁共鸣。 ★ 2009年伊始、在国内知名药学网站 —— 丁香园“药物 制剂版”创立“溶出度研究”子版。 ★ 作为专家参与了“全国评价性抽验工作”,指导各省级 药检所开展“如何采用体外多条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 内在品质”。学以致用、结果喜人! ★ 作为药审中心专家,翻译了《日本橙皮书》。 ★ 已作为顾问参与到《中国版的“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
—— 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深入解析(溶出度部 分)
谢沐风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xiemufeng@
请大家将手机调至“振动”
档!(包括闹钟、叫醒、工作 安排、约会等) 谢谢您的配合!
工 作 简 历
★ 1998年~至今 在本所化药室工作
经历了“1998年~2002年强仿期”和“2003~2006仿制药疯狂
体内消化道
体外溶出度试验
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
生物利用度与体外溶出度试验的相
关性,这一点已被人们所知!
疗 效 的 优 劣
制 剂 的 优 劣
关键、核心
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体外溶出曲线的不同
消化道
崩解 Tablet
溶出
溶 液
进入血液循环
头部 心脏
到达作用部位
人体消化道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参数
☻
☻
环境(用pH 值表达)
350 300
胃酸缺乏者 A B
% dissolved
Concentration (ng/ml)
60
250 200 150 100 50 0
40
20
A B
0
Time (min)
0 10 0
20 40 60
具有区分力的溶出曲线_谢沐风
风 . 日本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 药品技 术审评论坛 , 2008 年第 3 期 ),因已有三条曲线达 85%,且其中还含有区分力介质,故该介质无需再 深入研究。 2.2 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 如 在 50 r/min 条 件 下 任 一 介 质 中, 制 剂 在 120 min 时的溶出率均达不到 85%,则建议放宽溶 出度试验参数,但仍应尽可能采用低转速和低浓度 表面活性剂,并且以 45 ~ 120 min 溶出率达 85% 的条件确定具有分辨力的溶出行为。 2.3 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制剂 鉴于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此类药物的体内 / 外 释放行为均极为关键,故质量标准中常拟定两点 法 [ 9] : 通常第一时间点释放量不得过某限度以防止 突释,第二点释放量不得少于某限度以保证全部释 放。如卡马西平片, 《日本溶出曲线数据库》拟定 5 min 不 得 超 过 60 % 和 30 min 不 得 少 于 70 % ; 美 国 药 典 拟 定 10 min 释 放 量 应 为 30 % ~ 50 %, 45 min 时不得少于 75%。两点法的规定既限定了溶 出曲线的具体行为,又可有效防止处方中加入大量 表面活性剂或增溶剂的做法,值得借鉴。 2.4 缓控释制剂 一般设定 50 r/min、并以每天服用次数设定取 样时间点,如 1 次 /d 应测定至 24 h,并在该时间内 曲线应呈缓慢上升状,且无突释和拐点。 为更全面地进行仿制制剂的开发与品质评 价,还应分别比较不同转速下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 的一致性 [ 8 ],如 50 r/min ( 呈现 24 h 释放情形 )、 100 r/min ( 呈现 12 h 释放情形 )、200 r/min ( 呈现 8 h 释放情形 ) ; 且有时在制订质量标准时,为提高 检测效率,拟定 200 r/min、8 h 释放控制的质量标 准也是可以的。如非洛地平缓释片 [ 阿斯利康制药 有限公司 ( 江苏无锡 )],用法用量为 1 片 /d,质量 标准拟定桨板法 ( 200 r/min ) 7 h 的取样测定就是基 于上述考虑 [ 参见非洛地平缓释片质量标准 WS1(X-152)-2005Z]。 2.5 肠溶制剂 针对该类制剂在体内吸收的特性,应进行多方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 2003年8月 ~ 2004年2月
赴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药品部(相当于我国中 检所化药室)进修,其时恰逢该国《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 如火如荼开展,师从该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全面系统地学习 了溶出度理念与技术。同时,还翻阅了大量日本仿制药与创 新药申报资料,掌握了技术审评要点与评价指标。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 两座大山”的深入解析(
溶出度部分
2020/12/10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 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请大家将手机调至“振动” 档!(包括闹钟、叫醒、工作 安排、约会等)
谢谢您的配合!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 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工作简历
★ 1998年~至今 在本所化药室工作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 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十分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 与在座的各位同仁进行交流、研讨!
• 寄望大家在这 半天时间里,多 思考、多提问!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 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工 作 感 悟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 为什么而出发。
——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 (1883~1931)
•制药行业 作为高科技 行业的体现
在哪里?
谢沐风对仿制药研发“两座大山”的 深入解析(溶出度部分
药品疗效的优劣主要表现在—— 一个高品质药品(如原研制剂),患有该疾病
的任何人群服用都会有一定的疗效和作用,即有 效性广。
一个低品质药品(如仿制制剂),可能只会对 患有该疾病的某一部分人群有效(如体内环境正 常者),而对另一部分病人疗效甚微(如胃酸缺 乏者、年老体弱者),即有效性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图也可表示为:
不同制剂在同一患者体内,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3
·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
此时 A:溶出度试验(在 pH 6.8 条件下)
B:胃酸缺乏患者体内
(◆A 厂家产品 ■B 厂家产品)
(◆A 厂家产品 ■B 厂家产品)
前面所述的“溶出试验的装置和转速”是模拟人体胃肠道蠕动,其程度随人体各异而
关键词 溶出度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药物制剂 日本 橙皮书(Orangebook) 品質再評価
在药品使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常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 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建立起体外溶出度试验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2) 如何提高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成功率? (3) 如何使市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或仿制药与原创药),如何使后期大批 量生产的药品具有与临床试验时的药品,以及如何使大批量生产的不同批号间的药品,对 于不同患者均能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相同的临床疗效呢? (4) 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溶出度评价标准,来促进药品生产制剂工艺的提高与改良, 从而完善药品内在品质呢? (5) “后 GMP 时代”,我们还该做些什么?难道“GMP”是药品的终极吗? 等等。 日本厚生省药品管理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于 1998 年起,开展了“薬品品質再評価” 工程[1,2,3]。由于发生以上现象的剂型多为口服固体药物,故该工程主要是针对难溶于水药 物(约 860 个品种)的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等剂型。
(3) pH = 6.8 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 3.4g 和无水磷酸氢二钠 3.55g,加水适量 使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再稀释一倍,即得。其中的离子浓度较我国药典附录中记载 的低)。
(4) 水 优质药品应在采用一定的溶出装置和转速的条件下(这些参数也需进行详尽的研究和 论证),在以上四种溶出介质中均应有“一定弧度”的溶出曲线,这样就能保证该药品用 于任何患者时,均有一定的疗效。如果该制剂仅在 pH 1.2 条件下溶出较好,在 pH 6.8 条 件下溶出较差,结果也许就只能保证胃酸正常的患者疗效良好,而胃酸缺乏患者可能就会 很差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制剂间的品质差异往往就表现如此。如甲硝唑片、地西泮片 均曾出现过此类情况,如图 1 所示。因此,药物在进行溶出度评价时,进行多个介质中 的测定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药物只有在严格条件下(如桨板法、50 转),在以上四种溶出介质中均能具有“较高 的、一定的”溶出曲线,才能保证在各种人体内环境下均有释放和吸收,即对于任何病人, 均能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这就是优质药品内在品质的主要体现所在[7]。亦即:越是在 “恶劣”的溶出条件下,越能具有“较高的、一定的”溶出曲线,与体内的相关性就越强, 越能反映药品内在品质。如需放宽溶出度试验条件(增大转速或添加适量浓度的表面活性 剂),必须在确保了体内生物利用良好的前提下,方可逐步、循序进行!
一、“薬品品質再評価”工程的宗旨和技术核心 “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的目的是保证口服固体制剂对于不同患者均能具有较高的生
物利用度;使同一制剂的不同产品均能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其手段是:通过全面、细 致、深入的体外溶出度试验研究,对药品的内在品质、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其内容 是:通过“在严格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下,在各种介质中均具有较高的、一定的溶出曲线” 这一要求,来提高体、内外间的相关性,从而大力推动药品生产企业对制剂工艺的充分、 详尽研究。并最终延伸至:使用溶出度试验来严格控制每一批药品均能具有相同的内在品
(2) pH = 4.0 醋酸盐缓冲液(0.05mol/L 醋酸-0.05mol/L 醋酸钠=16.4:3.6;且如果参 比制剂在 6 小时内仍未能达到 85%以上的溶出,则可追加其他 pH 值的缓冲液)。该介质 的离子浓度较我国药典附录中记载得低,且在该介质里的溶出度试验研究,我国目前还进 行得比较少。
对溶出度试验的深入研究,势必对制剂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溶出度试验条件拟定得 越严格,则越能迫使制剂工艺的提高与改进;如拟定得宽松,就会导致制剂工艺的粗制滥 造,而当应用于临床时,就会出现在不同患者体内生物利用度的高低、疗效的差异了。
临床疗效上的不同
制
剂
工
艺
生物利用度的不同
的
优
劣
体外溶出度的不同
图 4 制剂工艺、溶出度试验、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四者之间的关系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
5
⎯相⎯⎯关⎯→
4 3
2
1
0
0
5
10
15
20
25
A:溶出度试验
B:不同患者体内
(◆pH 1.2 条件下 ■pH 6.8 条件下)
(◆胃酸正常患者 ■胃酸缺乏患者)
图 2 同一制剂在不同患者体内,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胃酸缺乏者比例
80%
70%
60%5Βιβλιοθήκη %40%30%20%
10%
0%
20
30
40
50
60
70
年龄(岁)
优质药品表现为:患有该疾病的任何人群服用都会有一定的疗效和作用,即对任何人 群均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而劣质药品,可能只会对一部分人群有效(如体内环境正常者), 而对另一部分病人疗效甚微(如胃酸缺乏者、年老体弱者),即生物利用度随人体的差异 而变化。这一点就是药品内在品质差异的核心所在。
1
·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
质!
人体内对药物的吸收部位主要是消化道。体内环境正常者或体质强壮者,胃肠道内存
在有正常量和正常 pH 值的胃酸和肠液;体内环境非正常者或体质虚弱者,胃酸和肠液的 量及 pH 值会各种各样。据文献[4,5,6]报道,人体内消化道各器官情况见表 1。其中,随年 龄的增长,胃酸缺乏人群的比例会逐渐增多,50 岁人群中有约 50%,60、70 岁人群中 则有近 70%,见图 1。总之,人体内环境各异,不能一概而论。
4
·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
同时,由于生物利用度绝大部分情况,均是选用身体状况良好的年轻男性,而患者则 可能以年老、体质虚弱者居多。身体状况良好的年轻男性可以说是人体的最佳状态,在该 类人群体内生物利用度良好,并不能说明在身体状况较差的年老、体质虚弱者体内也良好, 但出于实际情况和人道主义的出发,又无法选用年老、体质虚弱者来做生物利用度试验。 故可考虑:通过对体外溶出度试验的严格要求,来推断性提高在年老、体质虚弱者体内的 生物利用度,从而达到提高药品内在品质的目的。
由此可以推断,当体内外不相关时,也许是因溶出度试验条件选择不当、也许是在低 转速、或是在其他介质中,差异就会显示出来了!或许是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受试者体内环 境正常(尤其是胃酸正常),而对于体内环境非正常者(尤其是胃酸缺乏者),可能差异就 会显示出来了!
在确认了溶出度试验条件的重要性后,“日本品質再評価”专家小组针对每一固体药物 制剂,均制订了参比制剂和溶出度试验条件,依次出版,制成《日本医療用医薬品品質情 報集》(即日本参比制剂目录、橙皮书、Orange book),供全国药品生产企业参照执行。
差别较大。如药物仅能在剧烈条件下(如桨板法、100 转)溶出,那么它也许仅能保证在
年轻人(即身体机能强壮者)体内释放和被吸收,而在身体机能虚弱者(如老年人)体内,
释放和吸收就会较差了。吲哚美辛胶囊就曾出现过此类情况,如图 2 所示。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桨板法、100转时
20
40
⎯相⎯⎯关⎯→
60
不相关
100% 80% 60% 40% 20% 0% 0
在年轻人体内
20
40
60
100% 80%
桨板法、50转时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不相关
⎯相⎯⎯关⎯→
100% 80% 60% 40% 20% 0% 0
在老年人体内
20
40
60
图 3 两制剂在不同转速下的溶出曲线,与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体内相关性
由此可见,溶出度试验条件设定得当,则可有效建立起与体内的相关性,进而推断出 体内是否生物等效;如设定得宽松(如桨板法、100 转;或只进行一种介质的研究),则 虽可得到较好的、一致的溶出曲线,但对于某些体质虚弱者、或是某些胃酸缺乏者,则可 能生物利用度就很差,亦即建立不起与体内的相关性,也无法评价生物等效性。故体内外 相关性的评价,一定要对溶出度和受试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表 1:人体内消化道各器官情况
消化道各器官
胃 pH 表面张力(dyne/cm2) 胃液体积(ml)
十二指肠 pH 收缩压(mmHg)
小肠 pH 胆汁酸(µmol/L) 液体流速(ml/min)
变化范围
1.2~7.6 35~50 5~200
3.1~6.7 <3~30
5.2~6.0 0~17 0~2
图 1 胃酸缺乏人群比例
二、“薬品品質再評価”拟定流程 1. 溶出度试验条件的规定
5
·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
规定在以上四种溶出介质,体积 900ml、桨法、50 转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并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介质的 pH 值(如肠溶制剂,可将 pH4.0 介质改为 pH6.0 介质:由 0.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和 0.005mol/L 枸橼酸溶液配制而成)、转速或添加表面活性剂 (首选吐温-80,浓度由 0.01%、0.1%、0.5%到 1.0%依次递增,逐步研究),但绝不允 许添加有机溶剂】。普通制剂测定时间点分别为 5、10、15、30、45、60、90、120 分钟, 此后每隔 1 小时直至 6 小时止;缓释制剂测定时间点则分别为 15、30、45、60、90、120 分钟,3、4、5、6、8、10、12、24 小时(但在 pH 值 1.2 的介质中,仅需 2 小时即可), 连续两点的溶出率达 90%以上则可提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