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兰州理工大学DOC

合集下载

《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_报告文本格式

《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_报告文本格式

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格式要求
封面
目录(自动生成)
一、前言(包含设计目的) 1页
二、整机系统总述(包含整体原理框图及其工作原理简述) 3页
三、设计指标 1页
3.1
3.2
……
四、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电路图及其仿真效果图要配文字说明)
4.1 1页
4.2 1页
4.3 1页
……
(要求能够提供五个以上单元电路及仿真,内容涵盖整体原理框图)
五、整机电路设计图及说明 2页
六、设计总结(包含设计过程、学习心得、意见建议) 1页
七、参考文献 1页
[1]
[2]
……
附件1:元器件清单 1页
“选择通信,固有一劫,定是高频;祝愿学子,挑落高频,开心过年!”
1. 报告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上2cm、下2cm、左
2.5cm、右1.5cm;
2. 全文行间距22磅,每第一级正文要分页,每第二级正文不分页;
3. 第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粗字,编号用一、二、三、段前0.5行,段后0行;
4. 第二级标题为宋四号字,编号用:1.1 2.1 2.2,段前0.5行,段后0行;
5. 自然段文本用宋体小四号字,段前0行,段后0行;
6. 除封面外,目录页及正文要有页眉,参照本页页眉,华文行楷,二号字;
7. 文档中所有配图要求:
1)设置为浮于文字之上;
2)标明图号及名称;
3)每个电路图及其仿真效果图要配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

8.页码居中,说明书单面打印。

电子通信课程设计

电子通信课程设计

电子通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子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调制、解调、传输和接收过程;2. 学会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子通信系统,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3. 掌握电子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相关软件或仪器进行电子通信系统的模拟与实验;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3. 能够对实际电子通信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持续探究的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电子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通信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通信基本原理:信号与系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 调制解调技术,第三章 信号传输与接收。

2. 电子通信系统设计:系统组成、功能与性能分析,各组件的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信系统设计,第五章 系统性能分析。

3. 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滤波器设计,信号同步与检测;- 教材章节:第六章 数字信号处理,第七章 滤波器设计,第八章 信号同步与检测。

4. 实践教学:模拟与实验,软件及仪器操作,实际案例分析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九章 通信系统模拟与实验,第十章 软件及仪器操作,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

5. 创新与拓展:探讨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新型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十二章 通信技术发展,第十三章 新型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等核心概念。

2. 学习并掌握通信原理,如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为后续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3.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5G通信、物联网等,拓宽学生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调试设备等。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和项目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硬件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电子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通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通信电子知识体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践经验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子基础理论:- 信号与系统:信号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傅里叶变换等。

-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表示、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 电路分析:基本电路元件、交流电路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等。

2. 通信原理与关键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等。

- 信道编码:编码原理、常见编码技术、误码率分析等。

- 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3. 现代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5G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等。

-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等。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功能,并能正确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通信电路设计与仿真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合作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通信原理基础,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路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及功能,包括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分析通信电路的性能指标,如带宽、增益、线性度等。

2. 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学习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掌握通信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和器件,进行系统设计。

3. 电路设计与仿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通信电路设计与仿真,包括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PCB布线等。

4. 实践操作与调试:搭建实际通信电路,进行电路调试和性能测试;学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电子与通讯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与通讯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与通讯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与通讯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的概念、公式和定理。

2. 掌握电子元件和通信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分析其功能、性能和应用。

3. 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关键技术,如数字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与通讯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电子与通讯系统的仿真、设计和调试。

3.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参与电子与通讯项目的研发和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与通讯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电子与通讯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电子与通讯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子与通讯知识体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与通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和新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原理与应用: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应用实例,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通信原理:介绍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技术等基础理论,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通信系统:分析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等不同类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① 模拟通信系统:重点讲解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等关键技术。

② 数字通信系统:介绍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多路复用等技术。

③ 移动通信系统:探讨GSM、CDMA、TD-SCDMA等移动通信技术。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任务 (2)1.1 课程设计目的 (2)1.2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2)1.3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4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3)一、FM解调方案选定与原理分析 (3)2.1 解调方案选定 (3)2.2 锁相环工作原理 (4)2.3 锁相环解调原理 (5)二、单位模块设计 (6)3.1 混频电路设计 (7)3.2 解调电路的设计 (9)四、电路仿真及参数设置 (10)4.1 混频电路的仿真调试 (10)4.2 解调电路的仿真调试 (15)4.3 系统整体的仿真调试 (20)五、系统性能分析 (21)5.1 混频部分滤波电路性能分析 (21)5.2 解调部分滤波电路性能分析 (24)5.3 解调输出误差分析 (25)六、心得体会 (26)七、参考文献 (27)摘要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工作。

鉴于我校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宗旨,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要进行工程素质培养、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基础和发展潜力。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技术为主线多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可以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信电子线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对通信电子线路技术有较深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以仿真电路的形式从通信系统和整机出发来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原理、组成和作用。

通信电子线路的课程内容是以模拟通信电子电路为主,按照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以及频率变换电路来组织整个知识构架。

因此在进行通信电子线路之前需要在掌握电子线路分析的基本知识、串并联谐振回路以及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以及通信系统收发设备中的各种频率变换电路知识。

线性频率变换电路含混频、振幅调制与解调,非线性频率变换电路含角度调制与解调。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软件无线电FSK调制和解调原理。

2、掌握FSK产生、传输和恢复过程。

3、掌握FSK正交调制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

4、掌握FSK性能的测试。

5、加深对FSK调制和解调中现象和问题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1、ZH7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

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首先将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菜单中的调制方式设置成“FSK传输系统”;用示波器测量TPMZ07测试点的信号,如果有脉冲波形,说明实验系统已经正常工作,如果没有脉冲波形,则需按面板上的复位按钮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1.基带FSK信号观测。

2.解调基带信号的李沙育波形观测
将示波器设置在(x-y)方式,从相平面上观察‘TPJ05和TPJ06的李沙育波形。

3.接收位同步信号相位抖动观测
用发送时钟TPMO1(DSP+FPGA模块左下脚)信号作同步,输入信号选择m序列,利用噪声模块的跳线,将噪声增加到最大,测量接收
时钟TPMZ07(DSP芯片左端)的抖动情况,估计定时的抖动值,抖动的单位用时间间隔(UI)来描述。

通信电子线路—调幅发射系统电路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调幅发射系统电路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一调幅发射系统电路设计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摘要本次课设任务是制作调幅发射系统整机电路,用皮尔斯晶体振荡器产生本振信号,经过三极管倍频电路或者锁相环倍频电路放大一定倍数成为调制信号的载波,并与乘法器调制电路与源调制信号调制成相应的调幅信号,调幅信号再送入上混频电路中进行频率的微调,最后由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将调幅信号放大后从天线发射。

各单元电路均在Multisim软件进行了相应仿真,并尝试了整机联调,完成整体的调幅发射系统。

关键字「调幅乘法器功率放大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目录前1一-设计指标 (1)2丄晶体振荡器电路 (1)1.2单(双)差分对构成的乘法器调制电1.3上混频电路 (1)1.4三极管倍频和锁相环倍频电路 (1)1.5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1)二.系统总述 (2)2.1整体原理框图 (2)2.2工作原理 (3)三.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4)3.1晶体振荡电路 (4)3.2倍频电路 (5)3.3乘法器调制电路 (6)3.4上混频电3.5功率放大器电路 (8)四•整机电路设计图 (9)五.高频实验平台整机联调 (10)六-设计总结 (12)参考文献 (13)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刖旨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课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电类专业和机电一体化等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此次课设要求我们学会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掌握所学单元电路及在此基础培养自己分析、应用其他单元电路的能力;并且了解高频振荡器电路、高频放大器电路、调制器电路、音频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运用实验手段检验理论设计中的问题所在,又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指导电路测试工作,使电路更加完善,从而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在起来,锻炼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使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设计参数计算等能力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实践能力。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调频发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

二、实验仪器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台;3)示波器(≥100MHz)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MHz)一台;5)电烙铁、镊子、斜口钳。

三、系统原理分析图1 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的系统框图图2 振荡部分高频等效电路四、电路原理分析1.音频放大低频放大,由三极管实现功能。

理论上该部分能对输入的语音信号放大10 倍左右,被放大后的语音信号就是调频系统的基带信号。

微型麦克风将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电路,R15 微麦克风偏置电阻,用来确定麦克风的静态工作点。

C16 用来稳定放大器,同时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

R16、R17、R18、R19、R20 为三极管9013 的偏置电阻。

C17 为旁路电容,三极管静态工作时,不起任何作用。

当输入交流信号时,R19 被C17 短路,C14、C15 接地起到滤波作用。

C18 为隔离电容。

图 2 音频放大模块原理图2.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调频系统中,用一个频率较高的信号作为载波。

载波的频率将被基带信号所控制,携带基带信号的全部信息。

此处采用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加了变容二极管Cx1 和反馈网络,外接电源后只要有一个微小的开关扰动就能产生自激振荡,最终输出频率为几十M 的正弦波。

通过调节可调电感L1,可逐渐改变正弦波的频率直至达到期望值。

图 3 高频振荡模块原理图3.缓冲隔离与高频功放缓冲高频振荡部分输出的信号,同时隔离前后级电路。

此处采用的是射极跟随器,三极管T2 9018 的静态工作点由偏置电阻R7、R8、R9 确定。

此处同样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模拟滤波电路,由C12、C13、L4 构成,C9 为隔离电容。

图4 缓冲隔离模块原理图高频振荡电路输出的调制信号幅值一般较小,而话筒天线传输出去的信号是在无线信道中传播的,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幅值衰减,所以必须在震荡电路之后添加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通信电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常用的通信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技能目标:具备分析和解决通信电子问题的能力,能够使用常用的通信电子仪器和设备,进行通信电子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通信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电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信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信系统的模型、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调制和解调、信息传输和接收等。

2.通信电子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有线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通信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通信电子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通信电子系统 课设1

通信电子系统 课设1

摘要调频可以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直接调频,就是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的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线性变化。

另一种就是间接调频,先对调制信号进行积分,再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

两种调频电路性能上的一个重大差别是受到调频特性非线性限制的参数不同,间接调频电路提供的最大频偏较小,而直接调频则可得到较大的频偏。

倍频器实质上就是一种输出信号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数倍的电路,常用的是二倍频和三倍频器。

在手持移动电话中倍频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升载波信号的频率,使之工作于对应的信道;同时经倍频处理后,调频信号的频偏也可成倍提高,即提高了调频调制的灵敏度,这样可降低对调制信号的放大要求。

采作倍频器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载波主振荡器与高频放大器隔离,减小高频寄生耦合,有得于减少高频自激现象的产生,提高整机工作稳定性。

由晶体三极管组成的倍频电路如下图所示,它的基本原理是:三极管VT1的基极不设置或设置很低的静态工作点,三极管工作于非线性状态,于是输入信号经管子放大,其集电极电流会产生截止切割失睦,输出信号信号丰富的谐波分量,利用选频网络选通所需的倍频信号,而滤除基波和其他谐波分量后,这就实现了对输入信号倍频功能。

关键字:调频倍频功率放大目录一.前言 (3)二.整机系统总述 (3)三.设计指标 (4)四、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4)4.1并联型晶体振荡器电路 (4)4.2变容二极管间接调频电路及原理 (7)4.3单差分对乘法器混频电路 (8)4.4三极管倍频电路及原理 (10)4.5丙类功率放大器 (11)4.6同相功率合成器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整机电路设计图 (15)六.设计总结 (17)七.参考文献 (18)一.前言频率的调制和解调是通信电子线路中非常重要且比较关键的一部分。

兰州理工大学高频课设调频接收机

兰州理工大学高频课设调频接收机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设计班级:通信工程12级()班姓名:设计质量(30分):学号:说明书质量(10分):同组成员:指导教师:摘要在这次设计中,我主要负责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要求完成各单元电路设计及仿真,利用Multisim开发软件完成整机电路设计;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参数计算,元件选取,仿真测试等意见反馈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设计参数计算等能力环节。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关键词:通信调频仿真Multisim目录一、前言 (1)二、整机系统总机设计 (2)2.1工作原理 (2)三、整机系统设计指标 (4)3.1工作频率范围 (4)3.2灵敏度 (4)3.3选择性 (4)3.4频率特性 (4)3.5输出功率 (4)四、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4)4.1互感耦合双调谐放大电路 (4)1)互感耦合双调谐放大电路设计技术指标 (5)2)互感耦合双调谐放大电路设计方案论证 (6)3)互感耦合双调谐放大电路设计方案框图及性能分析 (6)4.2平衡斜率鉴频器电路 (6)1)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工作原理 (7)2)双失谐回路鉴频器实用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模块分析 (8)3)电路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8)4.3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9)1)单失谐回路鉴频原理 (9)4.4差分峰值鉴频器 (9)1)差分峰值鉴频器电路分析 (9)2)差分峰值鉴频器性能分析及相关计算 (11)3)电路设计 (12)4)电路仿真与实现 (12)五、整机电路设计图及说明 (13)1)分级安装与调试 (14)2)整机联调时常见的故障分析 (14)3)调频接收机实验步骤 (14)六、设计总结 (15)七、参考文献 (16)附件一:元器件清单 (17)一、前言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传输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并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信号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等,并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掌握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理解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

3.学习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通信技术。

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5.能够运用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信问题。

6.学会使用通信实验设备和软件工具进行通信实验。

7.能够编写简单的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了解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信号处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2.信号处理技术: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包括滤波、采样、量化等。

3.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4.编码解码技术:数字编码、纠错编码、信道编码等,以及解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以及通信技术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挑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通信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通信电子系统的原理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与搭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项目报告撰写和成果展示,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沟通。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和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结合电子系统设计与通信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子系统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能指标,分析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及联系。

2. 常用电子元器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等。

3. 通信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学习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仿真等。

4. 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及PCB设计。

5.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包括小型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系统、信号发生器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报告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2年秋季学期《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ZX921型超外差式收音机设计软件仿真与硬件调测班级:通信工程10级(4)班设计小组成员:姓名:何顺全学号: 10250403 成绩:姓名:崔哲宇学号: 10250405 成绩:姓名:卢松品学号: 10250410 成绩:指导教师:何继爱、郑玉峰、陈昊目录一、前言 (3)二、设计指标 (4)三、系统总述 (5)四、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6)4.1输入调谐电路 (6)4.2变频电路 (6)4.3中频放大电路 (7)4.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4.5前置低频放大电路 (8)4.6 整机电路图设计 (9)4.7局部电路仿真 (9)4.8整体电路仿真 (14)4.9 仿真结果 (14)五、硬件安装与调试 (20)5.1印刷电路板上元件排列应注意的问题 (20)5.2元器件检查及安装前的处理 (20)5.3机壳的安装 (21)六、设计总结 (23)七、参考文献 (24)附录一实体照片 (25)附录二元器件清单 (27)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调频发射机也以其良好的发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FM收音机的设计全过程,包括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讨论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

而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FM收音机、差分式、焊接、调试二、设计指标2.1各模块指标天线输入信号频率:87~108MHz本振部分:输出本振频率为77.3~97.3MHZ可调混频部分:(1)设计谐振频率为10.7MHZ的中频谐振回路(2)混频输出频率为10.7MHZ中频部分:(1)30dB功率增益(2)陶瓷滤波器输出端为10.7MHZ调制信号检波部分:(1)设计一个FM斜率鉴频的并联谐振回路(2)检波输出为音频信号低频功放部分:音频信号的幅度可调2.2 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初级线圈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当改变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000字本文简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开题背景、课程设计目的、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和总结。

设计方案包括信号的生成和调制、信道噪声的模拟和信号解调。

实验结果表明,该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一、开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通讯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高效的通信系统。

因此,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

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的基础原理和应用技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来加深学生对通信系统的认识。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针对通信系统的基础原理和应用技能,设计了以下的课程设计内容:1. 信号的生成和调制;2、信道噪声的模拟;3、信号解调。

通过这些实验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三、设计方案(1)信号的生成和调制设计方案:首先,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基带信号(20Hz~20KHz)。

然后对其进行调制,使其成为高频信号。

对于模拟调制方法,我们选择单边带调制(DSB)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容滤波器去除多余的带外成分,使基带信号变成宽带信号。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数字调制方法,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位置调制(PPM)、正交调制(QAM)等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

实验操作: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基带信号输入至单边带调制器,使其与高频信号结合并通过相容滤波器,将多余的带外成分去除。

与此同时,将基带信号进行数字调制,并对其进行解调以验证调制效果。

(2)信道噪声的模拟设计方案:为了模拟通信线路中的信道噪声,我们使用噪声发生器产生高斯白噪声,并将其添加至信号中。

通信与电子信息课程设计

通信与电子信息课程设计

通信与电子信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与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学习并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3. 掌握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仿真软件等进行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 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掌握通信与电子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通信与电子信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模型和通信方式,包括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特点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通信原理- 内容:信号与系统、噪声与信道、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2. 信号与系统:讲解信号的表示、分类、运算及特性,系统及其对信号的处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 内容: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

3. 数字通信技术:学习数字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字通信技术- 内容:数字调制与解调、误码检测与纠正、多路复用与多址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高频实验平台整机联调设计指标 ................................. 12
6.1、分级安装与调试 ...............................................13
6.2、整机联调时常见的故障分析......................................13
4.2 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5
4.3 低频功率放大器 ................................................6
4.4 高频谐振放大器电路 ............................................8
二、设计指标
2.1 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工作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2 灵敏度
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本次课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设计参数计算等能力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次课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要求完成各单元电路设计及仿真,利用Multisim 开发软件完成整机电路设计;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参数计算,元件选取,仿真测试等意见反馈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
4.5 中频谐振放大器电路 ............................................9
4.6 本机振荡器 ................................................... 10
五、 整机电路设计图 .............................................. 11
6.3、调频接收机实验步骤 ...........................................13
七、 设计总结 .................................................... 14
八、 参考文献 .................................................... 15
法。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设计参数计算等能力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
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关键词:通信 调频 仿真 Multisim
一、 前言 .........................................................1
摘要
在这次设计中,我主要负责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完成各单元电路设计及仿真,利用Multisim 开发软件完成整机电路设计;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参数计算,元件选取,仿真测试等意见反馈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
二、 设计指标 .....................................................2
2.1 工作频率范围 ..................................................2
2.2 灵敏度 ..................................................快和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和发送任何信息。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通信技术学习及研究人员的基本要求。在一个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主要有放大,滤波,调制,发射,接收,混频,解调等功能模块,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功能模块的工作过程,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免不了需要与各类电路板打交道。因此,除了对无线通信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之外,我们还必须学会电路板的焊接制作过程,并对电路板进行调试,使它能正常地工作。
三、 系统总述 .....................................................3
四、 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4
4.1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 ............................................5
2.3 选择性 ........................................................2
2.4 频率特性 ......................................................2
2.5 输出功率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