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知识
咨询心理学知识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6.1. 概述(教材393—406页)一、咨询心理学的简史1. 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高尔顿:“自由联想”1882年•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论文1890年•韦特默: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年•比内-西蒙:编制智力测量1904年*大卫:为学生进行行为指导1907年•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2. 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1)起源于帕森斯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2)韦特默:在19世纪末以临床心理学家的立场,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07年已创办了专业刊物.3)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确定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标准.4)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同一事实,不同表述”(二)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 在科学的领域中,给某类事物下定义,按原则,应当是用最概括的语言说出该事物的本质。
• 1.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P395页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2. 心理咨询师的操作定义P397页“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程。
”*罗杰斯、威尔森、中国的陈仲庚等都提出各自观点。
•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
3. 关于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强调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本质和正确领会所谓的相识性,其目的在于使心理咨询师在临床操作中不把两者混淆,在交替使用两种措施时,角色能随时自觉地转换,以免发生角色混乱的错误。
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P3981.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唯物主义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整体性观点•限制性观点・咨询师的职责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制*咨询目标限制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ppt
一、心理咨询的对象
1.心理咨询的对象:三大类: ①精神正常者,但遇到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助的人群; ③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 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三种人:有一般心理 问题和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人。(不包 括精神病人) • 注意: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 疾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 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心理咨询专家的目标,不单纯是为了那些连基本的、最低的适 应状态都不能达到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构成某 一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个人的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作出贡献。
美国心理咨询现状
• 咨询的范围比以前远为宽广。从ACA的分会 的数量就可看出咨询的多样化。咨询者在社 会正义和维护来访者利益中的角色也是咨询 职业开始出现的创新。咨询流派日益重视人 类成长与发展。预防也在咨询专业中变得越 来越重要。 • 生态咨询——咨询更重视考虑背景因素。在 过去20年内,有关性别、种族、社会经济状 况、文化背景的问题受到关注。
• 大部分问题是由于自身的人格特点和处事 风格引起的。 • 大多数心理问题是由内部产生的,外部环 境不过是个舞台,冲突在这个舞台上展开。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 (一)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 心理咨询师 知识,遵守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技 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 业人员。 • 2001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开 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颁布<心理 心理 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 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陈玉祥
第一节
概述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式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和形
心理学教程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并成为现在的教育训练委员会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
养计划的认定标准。同时,这一分会还向美国心理专业职业考试委员会派出常任代表,积
极地参与心理咨询指导员的特别执照的颁发。同年,美国心理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了
展的重要标志。
(5)社会的认可
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已被社会接受,从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和电台广播节目)
获得的信息来看,全社会已比较重视这一学科。
(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出台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8月颁发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从2001年8
月执行,其中规定了培训、资格考核条件等内容。
2.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所做的第二点估计是:目前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
发展,学科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归宿方面,还是在方法学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切需求;
而从业者的水平与素质起点低,能力尚显不足。总体来看,尚属职业化的初级阶段。所以,
一般说来,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形成之前,已具备了几个充分和必要条件:
1.高尔顿[F.Gai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年);
2.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J.M.Cattel1)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
主题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后来的发展历史十分曲折。到70年代,这一学科几乎销
声匿迹。然而,社会需求是无法阻挡的。从80年代开始,心理咨询与治疗问题又一次被重
视起来,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它已具备了以下特征: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简史:●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高尔顿:用测量法对心理活动的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卡特尔:《心理测验和测量》论文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治诊所,提出临床心理学比内-西蒙:弱智儿童编制心理测量大卫:学生行为指导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兴起●社会需求背景:韦特默:19世纪末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创办刊物,提出就业前必须经过心理测量1956年APA发表《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从三个方面做贡献:1、通过关心人的动机和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个体)2、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人际)3、正确的利用个体差异、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了解(社会)第二单元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涵盖内容:1、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从业者即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又有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既包括非标准的技术,如心理咨询,又包括标准化技术,如心理治疗,不包括药物使用;3、“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1)咨询关系是“求”和“帮”(2)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除此以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尔森:AB两人面对面,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A是咨询师B是求助者《心理学大词典》: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 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 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理论观点
4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 务、 分类和一般程序程序
第一单元:咨询对象、任务 第二单元:咨询的分类、程序
5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16
李心天: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心理 学会原常务理事、医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 中国医学心理学和临床神经心理学奠基人 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创立 者,中华医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国内医学心理学事业的创始人。
17
龚耀先(1923年---2009年)我国著名 心理学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心理学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心理卫生协 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 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 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 会主任,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常委。
23
钟友彬(1925年---2009年)1945年考入北 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毕业留校,在北京大学 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精神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 工作,对神经衰弱进行研究,写出了《神经衰弱 对心因的否认》,提出了心理因素对心理疾病的 影响。并开始用精神分析对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的 治疗和探讨。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 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 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依据 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 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 24 分析,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式心理分析,或
42
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
一、亲子关系的内涵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一、基本概念
马斯洛、罗杰斯 人的潜能及自我实现假设。 心理问题源于潜能发展受阻。 以特殊的关爱方式帮助求助者实现 自我价值。 重点:共情、无条件关注、尊重与 温暖、真诚等咨询方式。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观点
了解郭念锋教授的人性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3.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目标:“帮助求 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一是咨询关系是“求”与“帮” 的关系(联盟性质的人际关系)。 二是帮助解除的只能是心理问题 及相关的行为问题(联盟的敌人是求 助者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 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过程。
咨询关系是一种联盟性质的人际 关系,其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尝试改变 自己,以更合适的方式思考与行动。
五、关于适应问题
自我防御: 真实焦虑与应对,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获 得的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需要协 调本我与超我、现实条件的矛盾所引起的 ,相应的应对方式是自我防御机制。 类型:精神病型(外射、否定、歪曲) 、神经症型(潜抑、隔离、转移、抵消、 补偿、反向、合理化)、儿童型(内射、 退行、幻想)、成熟(压抑、替换、升华 、利他)
1、人性
人性指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
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制约的生物属 性(人是受限的动物)。 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 精神属性(基于生物与社会的高级心理活 动)。 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 形式的社会属性(心理活动表现出个体与 文化差异)。
2、人性心理学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 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
3、心理动力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源于人的内 在自我生存与保护的需要: 一是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 二是认识世界,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和适 应环境的探究本能。 三是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附本能。
咨询心理学课件第六章阻抗
如咨询关系的建立、咨询环境的设置 等。
咨询师的因素
如咨询师的权威性、专业能力、咨询 风格等。
CHAPTER 02
阻抗产生的原因
心理因素
防御机制
当面对潜在的威胁或痛苦时,人 们可能会采取防御措施来保护自 己,这可能导致在咨询中产生阻
抗。
自尊心强
有些人可能因为自尊心强,不愿意 承认自己的问题或弱点,从而在咨 询过程中产生阻抗。
阻抗的表现形式
阻抗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沉默、寡言、回避问题、争论、 歪曲等。咨询师需要敏感地察觉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深化对阻抗的理论研究
阻抗的评估与测量
进一步探讨阻抗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 素,完善阻抗的理论模型,为咨询实践提 供更有力的指导。
发展更为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技术, 对阻抗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以提高咨 询的效果和针对性。
案例三:阻抗在团体咨询中的处理方式
总结词
在团体咨询中,阻抗表现为对团体规范的反抗、对团体任务的抵触和对团体成员的竞争。
详细描述
在团体咨询中,阻抗表现为对团体规范的反抗、对团体任务的抵触和对团体成员的竞争。 团体成员可能会试图控制咨询进程,或者通过不积极参与、沉默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 满和抵触。咨询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处理这种阻抗,如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引导
个体在咨询中产生阻抗。
人际关系
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经验和观念 可能影响其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如过去的不良咨询经验或对咨询
师的信任不足可能导致阻抗。
生理因素
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或慢性疾病可能导致个体情绪不稳定,对咨询产 生阻抗。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认知功能,从而在咨询中产生阻抗。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不管此刻多么黑暗,爱和希望总在前方。
——乔治·查克里斯第一单元心理咨询学的简史与现状☆核心知识点:1、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2、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重要性指数: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心理咨询学的产生既有学术背景也有社会需求背景。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韦特默不仅提出了临床心理学概念,而且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咨询心理学诞生以后,促使它大步发展的外在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内部关键因素是该学科自身方法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在面临职业规划,恋爱交友,亲密关系,亲子教育等困惑和压力时,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一起解决心中的疑虑,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点:1、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2、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通过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只帮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罗杰斯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廉森等认为,A,B两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做为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B是求助者。
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结合以上观点,教材给出的定义是: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核心知识点:1、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2、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心理咨询师应具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包括以下五点:一是唯物主义观: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和巫术。
第6章 咨询心理学-第2节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全文阅读)
过程中,如果持这种观点就会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参照点,或者以某一种固定的价值取
向作为参照点,这样就必然要对求助者的个性特点及其观点进行评价,从而丧失了心理咨
询所要求的中立态度。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或固定的某一种价值取向去评论,甚至批判求助
者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做法。因为一个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消除、个性心理的成长
只能是以他原来的心理状态为基础,在与咨询师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并提高自己的
认识能力之后,对原有价值取向进行自我批判的结果。
为了保持非评判性态度,咨询师在和求助者谈话时,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
是评论性意见,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当看着日落时,我们
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在考虑心理问题时,要求咨询师无论在整理资料、形成诊断、确定咨询
方案和实施咨询时必须防止或克服工作中的片面性。对待心理问题时应考虑心理、生理及
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一观点要求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人员
要有整体观念,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既要重视心理活动诸要素
为上。即使在认知疗法中,强调求助者出现问题的起因在于错误的认知方式,也只是强调
他的认识和观点有与现实不适应的地方,对于求助者本人并不能进行刻意的批评和责怪。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操行(情操与行为)条件
心理咨询面对的是求助者,所以咨询师必须愿意和善于帮助他们,能够通过心理咨询
方式协助求助者克服各种心理问题。钟友彬(1982)十分概括地对心理咨询师提出以下要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263.
一、有自知之名
06咨询心理学知识(基础6章)
二、关于人格结构
本我(唯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它我(道德原则)
1.本我(id) 潜意识深处的性本能和破坏欲等,即“性欲或 欲力”(libido),是人类本能的内驱力,其控制机制是 “快乐原则”。
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三、操作条件反射
1. 实验依据 • 斯金纳(Skinner BF)1953年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 回避操作条件作用(avoidance conditioning)实验: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根据这一理论, 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 可以是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这一理论 可以解释个体不良行为如吸烟、依赖等的形成机制;用 来指导各种行为治疗如厌恶疗法等。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一、 关于心理结构
自我 超
我 本我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附图 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示意图
1.意识(Conscious) 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清晰的感知觉、情绪、 意志、思维等的心理活动。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2.潜意识(Unconscious) 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 动。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 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其活动遵循“享乐原则”。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附: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认知理论
• 埃里斯的ABC理论 他认为在环境刺激或诱发事件(A)——信念或信念系
统(B)——情绪后果(C)。
• 贝克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在埃里斯的ABC理论此基础上,贝克认为各种生活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总体评述: 精神分析理论:食、色本能是人类心理动力之一----真理的一个侧面; 行为主义理论:反射本能与外部世界构成已知和未知、习惯与环境变化 之间的矛盾,表达出人的认知特性,说明了人类认知活动及其发展 的依据之一----真理的一个侧面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依附本能发展出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构成“存在 性焦虑” ,表达出人的社会性----真理的一个侧面
4、关于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无意识”冲动和性欲,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 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 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 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或时期): 1、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 来自咬牙。 2、肛欲期(l-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 3、生殖器期,(3-5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 4、潜伏期(5-12岁),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 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 要。 5、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 个成年期。
2、关于人格结构
“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它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 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或 被迟误,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自我”介乎“本我”与“超 我”之间,按着“现实原则”活动。“自我”通过与外界环境 的接触,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特发展。“自我”感知外界刺激、 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应对现实 的功能,“自我”的这一功能是基于个体保存的本能 ,弗洛伊 德称他为“自我”本能,它可以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 “自我”可以按“现实原则”确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 求。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 “超我”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从个体发育来看,“超我”在较 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超我”一旦形成之后,“自我”就要 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为此,“自 我”就成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本我”与“超我” 之间的调节者。
心理咨询师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总结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高尔顿:差异心理学之父1882年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强调遗传的作用: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雷蒙特‧卡特尔:人格心理学家、心理统计与测量专家詹姆斯‧卡特尔:世上第一个心理学教授1890年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研究心理测验与个体差异利希特纳‧韦特默: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第一个学生1896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世上第一个心理诊所)创造了“心理诊所”的术语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特‧比内: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5年用研究方法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1908年经修订形成比纳-西蒙智力量表T西蒙:法国沃克卢斯精神病院医生,比纳的合作者弗兰克‧帕森斯: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职业指导运动之父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创建就业辅导局1909年出版《职业选择》1913年成立全美职业指导协会(NVGA)比尔斯:美国精神卫生专家心理卫生之父1907年出版《自觉之心》(《寻找一颗失落的心》)1908年成立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成立全美心理卫生委员会戴维:1907年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儿童与学生行为指导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4年,由20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其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方面做出贡献:第一: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心理咨询专家的目标,不但要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给出定义:1.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2.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3.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1.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2.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狭义的心理咨询: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是各类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的统称广义的心理咨询:包括狭义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类临床技术手段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威尔森:A、B两个人面对面,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三. 动力学观点 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 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 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 神经症起源于“自我”和性的矛盾。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 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一个人要保持心理正常,要生活得平稳、顺利和有 效,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的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失常。 弗洛伊德晚年提出了与自己原有观念相矛盾的假说,即生本能与死本能问 题。 四. 发展观点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 1. 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 快乐来自咬牙。 2. 肛欲期(1—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便,肌紧张的控制。 3. 生殖器期(3—5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 父。 4. 潜伏期(5—12岁),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获得快感, 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应付环境需要。 5. 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
(三)善于容纳他人 咨询师往往要像容器一样包容求助者,承载求助者情绪的张力,容忍求助者不假思索的情绪 化的随意表达,同时通过咨询师的过滤加工,将这些杂乱的倾吐物转化为富含营养的精神食粮返 还给求助者,让求助者感到自在、放松、舒适的情境下获得新的领悟、开始对自身深入思考。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咨询师必须对求助者负责,面对求助者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感到“雪上加霜”;应对 求助者真诚相待,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当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时,应向 求助者说明,并转诊。 (五)自知之明 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常常和自我成就感连在一起。把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就感 融为一体。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 五、中立性态度
?
?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品格、自我平衡能力、善于容纳他人、有强烈的责任心、“自知之明”
?
?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 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 对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 贝克/雷米 认知疗法
? 梅肯鲍姆 认知行为疗法
?
? 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 以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为基础
? 以咨询关系的建立为中心
?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为前提
? 以平等、温暖、真诚等技术为重要手段
? 以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为目的
? 代表人物:罗杰斯 马斯洛
? 爱情 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
? 性爱 性的满足,生物的需要;情爱 心理的满足,精神的需要;恋爱 依附体验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
?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 如何把握婚姻的质量
? 抛开细节,锁定三个要点: 情爱、理解、相互依附
? 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原则: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依据爱情的定义判断爱情的质量;以理性警示求助者走出“爱的旋涡”;恋爱是利人利已的事;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才是正确的
?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 关于心理结构
? 关于人格结构
? 关于心理动力
? 关于心理发展
? 1.口欲期(0~1岁左右);2.肛欲期(1~3岁);3.生殖器期(3~5岁);4.潜伏期(5~12岁);5.生殖期(12岁以后)
咨询心理学(串)
及化
10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五大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改善认知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
就可能矫正心理问题 存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无条件关注 人性心理学——三种根本属性:生物-精神-社会
11
图2-咨询的流派与疗法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第 心理咨询的对象、 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三
任务、分类和
节
一般程序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第 不同年龄阶的
四 心理咨询
节
第 婚恋、家庭心
五
理咨询
节
第 六 性心理咨询 节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原因:生理、心理、社会环境 性行为问题
性行为失调、性行为障碍、性行为变态
性角色问题 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性动机偏离 泄欲、奉献、生育、交 谢!
25
1、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现状:具备职业化根本条件,处于
初极阶段。
〔1〕社会化水平
〔2〕社会效益 〔3〕经济效
益
〔4〕组织建设和信息 〔5〕社会认可 〔6〕职业标
准出台
2、展望
第一,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
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外乡化
第二,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普
精神分析 • • 心理结构 • 人格结构 • 心理动力 • 心理发展 • 适应问题
• 心理分析 • 认知-领悟
行为主义
咨询心理学相关范本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第一节咨询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简史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根本概念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根本条件-、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态度:咨询师正确的观点与态度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第四单元中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展望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5观点: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一般程序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1、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正常、请求帮助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三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人类性科学概述
第二单元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单元性行为问题
内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咨询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1882年,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1890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在宾西法尼亚大学,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
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比奈一西蒙在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
在咨询心理学形成之前,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前提学术条件,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①高尔顿;②卡特尔;③比奈一西蒙。
大卫于1907年,开展了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908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作为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年在美国诞生了的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属于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的是:①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②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的解决;③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
通常认为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默。
作为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起了极其重要作用的是:①心理测验的研究;②个体差异的研究。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1954年,2O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发表了“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其主要内容为提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贡献,而且三者不可偏废。
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最初确定的咨询心理学的三个贡献的是:①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②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③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的是:①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②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关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①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②心理咨询师理应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①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②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③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使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属于广义的心理咨询概念。
属于狭义的心理咨询概念的是:①采纳各种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②采用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
在2005年版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
2005年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守则:(1)尊重求助者的意愿。
(2)促进求助者的身心健康。
(3)对求助者的个人隐私及所提供的资料保密。
(4)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咨询关系,不得产生和建立除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罗杰斯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
受过专门训练的A一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一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威尔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①求助者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②咨询师的技术和手段;③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
陈仲庚教授认为心理咨询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心理咨询的社会背景。
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三、关于心理治疗教材中推荐的心理治疗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治疗包含如下过程:①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②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
不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同点的是:①操作方式相同;②使用方法一致;③操作规范相同。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目的是一样的,“实现目标一致”。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正确的说法是:①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②心理治疗是问题矫治。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思维方式四个观点:唯物主义;普遍联系;限制性;三统一发展观。
一个态度:中立性。
实用主义的观点不是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善于利用个人经验去推理;②善于把握整体观念。
符合心理咨询唯物主义观点的是“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问题”和“依据事实做出判断”。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三个观点:心身一体;三因素交互作用;整体性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如下普遍联系的观点:①具有整体观念;②透过关系把握本质。
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心身一体的观点属于咨询师需要遵循的心身一体的观点的是:①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②心理和生理互为因果;③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④生理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心理问题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
3.整体性观点知、情、意、行不是永远相联系的不属于整体性观点的内容。
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三)限制性观点四个限制:职责;时间;感情;目标咨询师的费用限制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的内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职责限制的内涵涉及如下内容:①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②任务限于心理问题本身。
2.时间上的限制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定属于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3.感情限制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
4.咨询目标限制属于咨询师咨询目标限制的内涵的是:①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②咨询目标应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内容的是:①考察个人史原因;②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③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④对于求助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
(五)中立性态度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中立性态度,指的是:①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②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
在心理咨询中,如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认知、情绪方面有分歧,心理咨询师应持中立态度。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在于:①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②“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③“理解”一词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不在于有助于咨询师保持自身尊严。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五项心理素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素质。
(一)品格用一句话表达,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就是对咨询师“品格”素质要求。
(二)自我平衡能力对心理咨询师“自我平衡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包括:①有能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②在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
(三)善于容纳他人咨询师“善于容纳他人”的素质要求的意义不在于体现咨询师的高水平、高境界。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符合心理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素质要求的做法是:①对求助者负责;②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转诊。
(五)“自知之明”如果咨询师清楚自身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并不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就具备自知之明。
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的贡献在于:①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②采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关于综合快速疗法,正确的说法是:①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②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属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业具备的特点有:①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②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社会认可;③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1986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医院。
是否有足够高水平的咨询师不是心理咨询达到职业化阶段的可操作性指标。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职业化将使得专业人员因为咨询行业缺乏神圣意义而不满属于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具备的特点。
评估心理咨询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评价:①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②该职业的管理、服务体系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③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过失心理学”;②“性学三论”;③“梦”;④“神经症通论”。
阿帕波特是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五个观点的精神分析家。
移情观点不属于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概括观点之一。
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不属于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
一、关于心理结构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是由于其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深层心理学,是因为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0511-3-85)。
二、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构成是本我一自我一超我。
精神活动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属于精神分析的结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力量平衡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属于本我的特征包含:①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结构;②遵循快乐原则;③要求是无约束地寻求快感。
弗洛伊德学说认为,自我的概念意味着:①按着现实原则而起作用的人格结构;②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③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①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②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教育的影响。
三、关于心理动力动力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核心内容。
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
符合精神分析的动力观点的说法是:①力比多不是个体惟一的心理动力;②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成为心理动力。
四、关于心理发展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观点认为,生殖器期在12岁以后不属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五、关于适应问题符合精神分析的适应观点的说法是:①个体常常不惜改变本我能量的存在或表达的模式,以求得到变相满足;②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③正常人也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①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②源于自我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③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