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中药知识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
儿科常用中药知识介绍
张桂菊
第一部分中医儿科学基础简介
一、中医儿科学定义
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二、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内科学的差异
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内科学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共同之点是均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其差异之处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病理、预防护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其特点。②小儿疾病在病因上较成人单纯,以外感六淫、内伤饮食、先天因素致病居多,肺脾二经的疾病占多数。③对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如水痘、百日咳、麻疹等。④儿科特有的病种:胎黄、夏季热、川崎病等。
三、小儿年龄分期
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
2.新生儿期: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满1周岁。
4.幼儿期:1周岁至满3周岁。
5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也称幼童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也称儿童期。
7.青春期: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
四、小儿生理与病理病因特点
1.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病因特点: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
3.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五、儿科中药应用概述
中医学有其独具特色的多种治疗方法。以其治疗手段划分,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以其治疗途径划分,有内治疗法和外治疗法等。作为中医临证医学的指导原则辨证论治,要求任何治法的应用都必须以辨证为前提和依据,同时要遵从因人、因时、因病制宜的原则。儿科疾病的治疗大法基本与成人一致,但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病因、病种上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在治疗方法、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运用上也有其特点。中药汤剂内服因吸收快,加减运用灵活,便于喂服而最为常用。中成药易贮存携带,服用方便。药物外治使用简便,易为患儿接受,用于辅治或主治,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
1.内治法
(1)小儿内治法用药原则:①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②方药力求精。
③注意顾护脾胃。④重视先证而治。⑤不可乱投补益。⑥掌握中药用药剂量: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由于小儿用药一般中病即止,用药时间较短,加上服药多有浪费,所以小儿中药的用量相对较大,尤其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平和的药物更是如此。但对一些辛热、苦寒、攻伐和药性较猛烈的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乌头、大黄、巴豆、芒硝等,在应用时须予注意。为方便计算,临床上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儿童用药量的控制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经验,分别通过精简药味或减少单味药用量来实现。以上成人量指一般用量,并非指最大用量。
(2)药物剂量计算小儿用药剂量较成人更须准确,计算方法有多种,按体重、体表面积、年龄或按成人剂量折算。
①按体重计算是西医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应以实际测得体重为准,或按公式(小儿生长发育章节)计算获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需要量。年龄愈小,每千克体重剂量相对稍大,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剂量超过成人量时,以成人剂量为限。
②按体表面积计算此法较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近年来多主张按体
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体表面积(m2)=0.035×体重(kg)+0.1;>30kg小儿体表面积(m2)=0.02×[体重(kg)-30]+1.05。小儿剂量=剂量/(m2)×小儿体表面积(m2)。
③按年龄计算适用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④按成人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
(3)儿科常用内治法
①口服给药法
服用汤剂,一般一日一剂,分2~3次温服。有时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服药次数。新病、急病要分多次服,慢性疾病可以少几次。如感冒、高热、肺炎喘嗽等,一日内可分4~5次服用。
小儿服药方法:要注意不同年龄服药要求:新生儿吸收能力差,吞咽动作慢,因此喂药需特别细致,耐心。新生儿胃容量小,于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喂服时可把药物进一步浓缩,用奶瓶喂服,或加少量糖浆。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须待吞咽下后再滴第二滴。乳幼儿服药最不易合作,常造成拒服,或入口后不肯咽下,或往外吐出,因此喂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服。但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或引起窒息。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婴幼儿患肺炎喘嗽时,因有气急,喂药不能太快,如有剧咳出现,则暂停片刻,再予喂药。对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由于多半已经懂事,能自动服药,但常有害怕和拒服现象,必须说服鼓励,尽量不采用强行喂药的方法。
服药后的调养与护理:不仅直接影响药效,而且关系到病体的康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在桂枝汤的用法中说:“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荥荥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②注射给药法
将供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的中药制剂,按要求给予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使用便捷,给药准确,作用迅速。目前,儿
科常用的中药注射液有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凡注射用药,特别是静脉用药,在治疗中需注意观察其药物反应,一旦发生要及时处理。
2.外治法
(1)熏洗法: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成药液,熏蒸、浸泡、洗涤、沐浴患者局部或全身的治疗方法。利用煮沸的药液蒸气熏蒸皮肤是熏蒸法,药液温度降为温热后浸泡、洗涤局部是浸洗法,以多量药液沐浴全身则是药浴法。
熏蒸法用于麻疹、感冒的治疗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等,有疏风散寒、解肌清热、发表透疹、辟秽免疫等功效。如麻疹发疹初期,为了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水后,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使空气湿润,使体表亦能接触药气。浸洗法用于外伤、泄泻、脱肛、冻疮及多种皮肤病,有疏风通络、舒筋活血、驱寒温阳、祛风止痒等功效,又常与熏法同用,先熏后洗。如石榴皮、五倍子、明矾煎汤先熏后洗治疗脱肛。药浴法用于感冒、麻疹、痹证及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等多种皮肤病,有发汗祛风、解表清热、透疹解毒、活络通痹、祛风止痒等功效。如苦参汤温浴治全身瘙痒症。
熏洗疗法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提高白细胞吞噬功能而抗炎灭菌,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抗过敏,并可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全身的药力效应。
(2)涂敷法:涂敷法是用新鲜的中药捣烂成药糊,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成药液,涂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处的一种外治法。药液用于发热、泄泻、暑疖、湿疹、药疹、烧伤等病证,具有清热解毒、温中止泻、活血消肿、燥湿收敛等功效。如复方湿疹液(马齿苋、连翘、百部、苦参、五倍子、生甘草、白芷煎液)涂敷患处湿疹;白芥子、胡椒、细辛研末,生姜汁调糊,涂敷肺俞穴,治寒喘;鲜马齿苋、鲜芙蓉叶、鲜丝瓜叶等,任选一种,捣烂外敷腮部,治疗痄腮;白芥子粉,加等量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用纱布包好敷于背部,用治肺炎后期湿啰音不吸收者。
(3)罨包法:罨包法是用药品置于局部肌肤,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如用皮硝包扎于脐部,用治饮食不节,食积于内,或积滞证时腹胀腹满、嗳腐酸臭、时有呕恶、舌苔厚腻等症;用大蒜头适量,捣烂后包扎于脚底心和脐部,有温经止泻的作用,防治慢性泄泻;用五倍子粉加醋调罨包脐内,治盗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