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_0763文档
小班科学《五彩的泡泡》教案
小班科学《五彩的泡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教材《五彩的泡泡》。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泡泡的产生原理、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以及如何用彩色的方式制作泡泡。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产生原理,知道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泡泡的产生原理,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
难点:如何用彩色的方式制作泡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解PPT、显微镜、实验器材(包括泡泡水、液体、彩纸等)。
学具:每个学生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泡泡秀,引发学生对泡泡的兴趣。
2. 讲解:用PPT讲解泡泡的产生原理,以及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
4. 彩色泡泡制作:学生动手制作彩色泡泡,并观察彩色泡泡的特性。
6.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产生原理2. 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3. 彩色泡泡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泡泡的产生原理。
2. 请说明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
3. 请展示自己制作的彩色泡泡照片,并简述制作过程。
答案:1. 泡泡的产生原理:泡泡是由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
当液体分子受到扰动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形成一个薄膜,从而产生泡泡。
2. 不同液体对泡泡的影响: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不同,会影响泡泡的稳定性和大小。
例如,酒精的表面张力较小,容易形成大泡泡;肥皂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容易形成小泡泡。
3. 彩色泡泡制作过程:将彩纸剪成小片,放入泡泡水中原地晃动几下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 研究其他液体对泡泡的影响,如糖水、盐水等。
2. 探索彩色泡泡的其他制作方法,如使用食用色素等。
3. 深入了解泡泡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泡泡的稳定性、破裂原因等。
【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
【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泡泡水,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吹泡泡的游戏,让幼儿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以及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1)洗洁精、白糖、水、塑料瓶、吸管、杯子、勺子、搅拌棒等。
(2)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泡泡,有吹泡泡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吹泡泡的玩具,吹出许多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探索泡泡的奥秘(1)教师将泡泡水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泡泡水的颜色和状态。
(2)提问幼儿:“你们知道泡泡是怎么形成的吗?”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教师讲解泡泡形成的原理: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当我们向泡泡水中吹气时,气体进入液体中,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这层膜包裹着气体,就形成了泡泡。
3、制作泡泡水(1)教师介绍制作泡泡水的材料:洗洁精、白糖、水、塑料瓶、勺子、搅拌棒等。
(2)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的过程:先在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一勺洗洁精和一勺白糖,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让幼儿分组制作泡泡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材料洒出来。
4、吹泡泡比赛(1)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泡工具,进行吹泡泡比赛,看谁吹出的泡泡又大又多。
(3)在比赛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否有不同。
5、活动总结(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的过程,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做了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多彩的泡泡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详细内容为“多彩的泡泡”一节。
通过观察和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探索色彩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圆形、透明、轻盈等。
2. 学习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善于发现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让幼儿理解色彩的混合。
教学重点:观察泡泡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各色食用色素、吸管、搅拌棒、实验盘等。
2. 学具:空瓶、吸管、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制作泡泡,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基本特性,如形状、颜色、轻盈等。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泡泡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介绍食用色素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将食用色素滴入泡泡水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制作多彩泡泡(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制作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吸管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观察泡泡的颜色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发现色彩的混合现象。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基本特性:圆形、透明、轻盈制作方法:泡泡水+食用色素色彩混合:红+蓝=紫,黄+蓝=绿,红+黄=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多彩的泡泡画要求:用不同颜色的泡泡在画纸上吹出图案,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了解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观察不同环境下泡泡的变化。
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光的反射)教案
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光的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到泡泡的颜色和形状,了解泡泡是由水蒸气和空气组成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合作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泡泡的颜色和形状,了解泡泡是由水蒸气和空气组成的。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泡泡水、吸管、彩纸、镜子、透明容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泡泡玩具,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颜色和形状。
2. 探索: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用泡泡水、吸管和彩纸制作出多彩的泡泡。
让幼儿观察泡泡的颜色和形状,引导幼儿发现泡泡是由水蒸气和空气组成的。
3. 讲解:教师讲解光的反射现象,让幼儿理解为什么泡泡看起来会五颜六色。
4. 实践:教师引导幼儿用镜子和小容器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光的反射现象。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让幼儿明白泡泡的颜色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程度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小游戏,如“泡泡接龙”,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泡泡的特性。
2.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进行家庭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家中也能够体验科学的乐趣。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评价:1. 教师应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操作、表达等,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教师可以收集幼儿的家庭作业,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九、教学建议:1.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小班科学教案-彩色泡泡
小班科学教案-彩色泡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泡泡的形成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泡泡的形成过程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泡泡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肥皂水、洗洁精、甘油、糖、醋、食用色素、吸管、碗、盘子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幼儿可以自由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肥皂水的碗,用吸管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吹泡泡,感受泡泡的神奇。
(二)探索泡泡的形成1.教师提出问题:“泡泡是怎么来的呢?”引导幼儿思考。
2.教师演示肥皂水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肥皂水的成分。
3.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探索泡泡的形成过程。
(三)制作彩色泡泡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让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
2.教师示范如何将食用色素加入肥皂水中,制作彩色泡泡。
3.邀请幼儿分组制作彩色泡泡,鼓励幼儿互相合作。
(四)观察和描述泡泡的特点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彩色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描述泡泡的特点。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泡泡的知识?”引导幼儿思考。
3.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彩色泡泡,记录制作过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实验和制作彩色泡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泡泡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在实验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六、教学效果评价1.课后对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泡泡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观察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1)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科学》第三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多彩的泡泡》。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探索泡泡的色彩秘密,学习制作彩色泡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圆形、透明、轻盈等;2.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重点: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彩色吸管、泡泡环、调色盘、颜料、抹布等;学具:泡泡水、彩色吸管、泡泡环、调色盘、颜料、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幼儿展示五彩斑斓的泡泡,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以及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使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彩色泡泡。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泡泡秀”,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泡泡的特性。
6. 清理战场(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收拾教具和学具,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特性:圆形、透明、轻盈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添加颜料、搅拌均匀、吹泡泡色彩搭配:红、橙、黄、绿、蓝、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五彩斑斓的泡泡2. 答案:准备泡泡水、彩色吸管、泡泡环、调色盘、颜料、抹布等;添加颜料,搅拌均匀;用彩色吸管吹出泡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有趣的泡泡现象,如泡泡的大小、形状等;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泡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互动环节的组织;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明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教案: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索》第一章第三节,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制作和观察泡泡,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以及影响泡泡颜色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帮助幼儿认识泡泡的基本特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以及影响泡泡颜色的因素。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胶带、吹风机、盆子、洗洁精、食用色素、水。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盆子、吹风机、透明胶带、食用色素、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制作泡泡,并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基本特性。
2. 讲解与演示(5分钟)教师讲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透明、轻盈、易破等,并演示如何通过食用色素使泡泡变得多彩。
3. 动手操作(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多彩泡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观察与讨论(5分钟)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泡泡,并讨论泡泡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影响泡泡颜色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科学探究——多彩的泡泡1. 泡泡的基本特性:透明、轻盈、易破2. 影响泡泡颜色的因素:食用色素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制作泡泡的方法以及泡泡的基本特性。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其他材料尝试制作泡泡,并观察泡泡的颜色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强。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对影响泡泡颜色的因素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着重加强对这一方面的讲解,以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户外活动,用自制泡泡机在户外制作泡泡,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影响泡泡颜色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2023年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七彩的泡泡(精选3篇)
2023年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七彩的泡泡(精选3篇)课题:七彩的泡泡课型:小班科学优质课年级:2023年小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泡泡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观察泡泡(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泡泡水,并鼓励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实验活动:制作泡泡(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泡泡,包括准备泡泡水、吹泡泡和观察泡泡的过程。
教师可以借助泡泡片、吸管等工具,示范吹泡泡的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泡泡,并观察其形态和颜色的变化。
3. 创意活动:绘制泡泡(15分钟)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想象中的泡泡,可以使用彩色蜡笔、水彩笔等工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七彩的泡泡图案。
4. 摸索活动:吹泡泡比赛(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吹泡泡比赛。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比赛吹出最大、最漂亮的泡泡。
比赛结束后,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5. 总结活动: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泡泡和绘制的泡泡展示出来,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和认识泡泡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合作和分享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促进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多彩的泡泡》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颜色变化、泡泡的制作方法以及泡泡的玩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幼儿掌握泡泡的制作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和颜色变化。
重点:泡泡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吸管、泡泡圈、彩笔、透明胶带等。
学具:空瓶、水、洗洁精、色素、吸管、泡泡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泡泡水,吹出五彩斑斓的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2)邀请幼儿尝试吹泡泡,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点。
(2)教师演示泡泡的制作方法,让幼儿了解泡泡的颜色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2)幼儿互相交流制作心得,观察泡泡的颜色变化。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制作出更多有趣的泡泡?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泡泡》2. 内容:(1)泡泡的形成原理(2)泡泡的制作方法(3)泡泡的颜色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彩色泡泡2. 答案:(1)准备材料:空瓶、水、洗洁精、色素、吸管、泡泡圈。
(2)制作方法:将洗洁精倒入空瓶中,加入适量水和色素,搅拌均匀。
用吸管或泡泡圈蘸取泡泡水,轻轻吹出泡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泡泡的形成原理、制作方法和颜色变化。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制作更多有趣的泡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如观察不同颜色的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的制作方法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一、泡泡的形成原理1. 表面张力: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使得液体表面趋于收缩,形成表面张力。
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大全5篇)
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大全5篇)第一篇: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能参与讨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喜欢科学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记录纸一张,苹果贴纸若干。
2.实验材料:每人一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具。
用铁丝围成的三角形,各种形状的工具。
3.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吹泡泡吗?”二、介绍材料及吹泡泡方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吹泡泡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出示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
幼儿说说、认认。
2.示范吹泡泡的方法:先蘸一蘸,再靠一靠,看一看上面有层薄膜,轻轻的吹。
3.幼儿吹泡泡。
要求:吹的时候注意轻轻的,当心不要把水泼掉。
4.教师总结:刚才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圆的)圆圆的泡泡是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圆形的工具)三、利用三角形工具吹泡泡。
1.“刚才我们用圆形的吹泡泡工具吹出了许多圆泡泡,现在我们换一种形状的工具来吹。
出示三角形工具,引导幼儿猜猜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师:“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工具?那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2.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猜想用红苹果贴在下面的空格内。
“老师准备了一张大大的记录纸,你们觉得三角形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就把红苹果贴在哪个家里?”“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圆形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三角形的,那到底会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小朋友自己来吹一吹。
”3.幼儿用三角形的泡泡工具吹一吹,看看吹出来的泡泡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4.展示结果并总结。
“原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四、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我们刚才用了圆形、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你们还想用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呢?出示各种形状的工具,引导幼儿猜猜这些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
【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班科学领域的《多彩的泡泡》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初步了解泡泡的产生原理,探索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亲自动手制作泡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泡泡的产生原理,知道如何制作泡泡。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制作泡泡的基本方法,知道泡泡的产生原理。
难点:探索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风机、肥皂水、滴管、彩纸、毛巾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吹泡泡的小瓶子、一张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孩子都吹一个泡泡,观察泡泡的颜色和形状,引发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
3. 制作泡泡:孩子们按照教师的要求,用吹风机和肥皂水制作出自己的泡泡。
4. 观察泡泡:孩子们用滴管将彩纸上的颜色滴在泡泡上,观察泡泡的颜色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泡泡的颜色。
5. 探索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因素:孩子们分组实验,尝试改变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观察泡泡的稳定性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多彩的泡泡1. 泡泡的产生原理2. 制作泡泡的方法3. 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因素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泡泡的颜色和形状,并画出一个泡泡。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泡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动手制作泡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探索影响泡泡稳定性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表达,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课堂中,部分孩子对泡泡的产生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泡泡,并观察泡泡的稳定性变化,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班科学《五彩的泡泡》教案
小班科学《五彩的泡泡》教案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小班学生(3-4岁)教学时间:1课时(约40分钟)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泡泡的基本概念;2.能够观察、感受泡泡的特性;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泡泡水、吸管、食用色素、洗手液、酒精、硅胶油、小盘子等制作泡泡材料;2.透明玻璃杯、小容器;3.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讲师手持一些泡泡的图案或视频资源,让学生们看看,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们逐渐认识泡泡。
然后,手持透明玻璃杯和吸管,演示一下如何制作泡泡,并简单介绍一下制泡泡的材料和方法。
2. 实践环节(20分钟)步骤一:教师先在小盘子中放入一些泡泡水,然后向其中滴入几滴食用色素,让学生们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学生精细观察,认识颜色。
步骤二:接下来,让学生们分别拿起刚才准备好的制泡泡材料,先将泡泡水中的食用色素混合均匀,然后试着用吸管吹出泡泡,看看泡泡会变成什么颜色。
步骤三:再让学生们用洗手液、酒精、硅胶油等溶液分别制作泡泡,帮助学生们体验使用材料的不同特性。
3. 总结环节(15分钟)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总结泡泡的基本概念,如形状、颜色、泡沫的轻盈等,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最后,再回归实践环节,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建自己的泡泡作品。
教学扩展对于小班学生而言,科学课堂应该更注重实践和体验,给予他们自由创造和探索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其探索精神。
在本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引申出以下教学扩展:1.利用泡泡探究颜色、光和泡沫的相关知识;2.引入泡泡内的气体和化学反应的教学内容;3.在影响泡泡稳定性的条件中进行探究,如湿度、温度、气压等。
4.利用泡泡进行交流和游戏,如看谁吹出的泡泡最多,最大等。
总结小班科学《五彩的泡泡》教案是一节充满趣味性的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本教案的实践环节和教学扩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多元化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标准教案多彩的泡泡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标准教案多彩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神奇变化》,详细内容为第2节《多彩泡泡》。
通过观察、操作,让孩子们解泡泡基本特性,探索泡泡色彩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泡泡基本特性,如圆形、透明、轻盈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泡泡基本特性,学会用正确方法吹泡泡。
难点:让幼儿理解泡泡色彩变化,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各种颜色色素、调色板、吹泡泡玩具。
2. 学具:小盘子、小勺子、湿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准备一瓶泡泡水,在课堂上吹出五彩斑斓泡泡,引发孩子们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见过泡泡?它们是什样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泡泡有哪些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泡泡水、吸管等教具,讲解泡泡基本特性,如圆形、透明、轻盈等。
并让孩子们亲手尝试吹泡泡,观察泡泡色彩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泡泡水和各种颜色色素。
他们需要用小勺子将色素滴入泡泡水中,搅拌均匀,然后用吹泡泡玩具吹出不同颜色泡泡。
六、板书设计1. 泡泡基本特性:圆形、透明、轻盈2. 泡泡色彩变化:加入色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不同材料(如洗洁精、肥皂水等)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变化,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孩子们实际操作结果,画出不同颜色泡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对泡泡特性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带领孩子们探索其他科学现象,如为什泡泡会破灭?如何吹出更大泡泡?激发他们对科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是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是实践情景引入设置,还有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多彩的泡泡”。
通过让幼儿亲手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探究泡泡的成因,使幼儿初步了解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泡泡的成因。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制作泡泡水的方法,观察泡泡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彩色笔、卡片、气球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彩色笔、卡片、气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吹泡泡,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 制作泡泡水(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讲解制作方法,然后让幼儿分组制作。
3. 探究泡泡成因(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水中的泡泡,让幼儿尝试解释泡泡的成因。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为什么泡泡是五颜六色的?”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彩色笔和气球,让幼儿在气球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泡泡图案。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泡泡水的步骤。
2. 泡泡的颜色、形状、大小。
3. 泡泡的成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肥皂泡,描述其颜色、形状和大小,并尝试解释泡泡的成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制作泡泡水的方法,观察了泡泡的特征,但对泡泡成因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制作泡泡水,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并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同时,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让泡泡更加美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成因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彩色的泡泡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彩色的泡泡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
彩色的泡泡教案
教学主题:彩色的泡泡实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泡泡的形成原因;
2. 学生能够了解色彩是如何在泡泡中呈现的;
3. 学生能够了解泡泡是如何在不同材料中形成的机理。
教学内容:
1. 彩色的泡泡实验
2. 形成泡泡的机理
教学准备:
1. 洗涤剂
2. 次氯酸钠
3. 塑料管、洗涤液盘
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场歌咏或者坐下来一场关于颜色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关于颜色的常识。
2. 实验环节:老师将欣赏到的色彩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猜测颜
色是如何在泡泡中呈现的,随后进行实验。
3. 教学分析:为了能够形成彩色泡泡,需要在一条塑料管的内壁上把
次氯酸钠覆盖,用压力通过塑料管将混合好的洗涤剂溶液切割出来,
这样便能在管壁上形成泡泡。
4. 实验结果:学生们学会了制作彩色泡泡的技巧,在泡泡中加入色彩
粉末来制作彩色的泡泡。
5. 总结:老师与学生梳理扩展学习思考:在泡泡中添加不同的物资,
例如糖浆和食物染料等等,会对泡泡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评估:
因为学生年龄小,故只能通过实验的成功和出现问题的情况评估。
扩展学习:
儿童想要进一步了解泡泡,可以试着任意观察其形态,探究泡泡在不
同情况下的行为演变,并评估其表现的联系性。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
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使用不同的内体素材料,以及不同色彩粉末来创
造不同的泡泡世界,让大家一起在集体合作中创造美丽的色彩泡泡!。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彩的泡泡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奇妙的泡泡》,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探索泡泡的形成原理,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以及观察泡泡的色彩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发现泡泡的色彩变化。
3. 通过制作泡泡,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泡泡的色彩变化,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吸管、各种颜色的色素、毛巾、湿巾、教学PPT 等。
学具:小碗、勺子、色素、吸管、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展示吹泡泡的表演,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点,如颜色、形状、易破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3. 制作泡泡(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用泡泡水和色素制作自己的多彩泡泡。
4. 观察泡泡色彩变化(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的色彩变化。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顾制作泡泡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基本特性:透明、圆形、易破泡泡的形成原理:表面张力泡泡制作方法:泡泡水+色素泡泡色彩变化:无色→彩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自己的多彩泡泡,并与家人分享。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使用泡泡水和色素制作多彩泡泡。
2.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泡泡的色彩变化。
答案:无色→彩色,随着色素的加入,泡泡颜色逐渐变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泡泡的基本特性、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的色彩变化,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彩色的泡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彩色的泡泡》含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察看和试验,了解颜色是由混合不同颜色的光线产生的。
2. 乐意尝试新事物,培育孩子的古怪心和探究精神。
3.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彩色泡泡,磨练孩子的动手本领和掌控本领。
教学内容:1. 彩色的泡泡2. 通过混合颜色产生新的颜色教学准备:1. 洗涤剂、颜色玻璃瓶、蒲公英,桶,水,并在桌上倒置。
2. 用玻璃棒将不同颜色的水染成绿色,红色和蓝色3. 3个玻璃眼滴4. 幼儿绘画纸5. 彩色蜡笔教学过程:1. 开始前,首先导入问题“你们喜爱什么颜色?为什么?”了解孩子对颜色的了解和喜好。
2. 接下来,用洗涤剂,制作泡泡液,将其放在桶中,让孩子用蒲公英吹泡泡。
3. 在幼儿绘画纸上画一张卡通人物或动物,然后让每个孩子用洗涤剂和玻璃眼滴制作彩色泡泡,让孩子把泡泡吹到他们的绘画纸上,让彩色泡泡传递到绘画纸上。
4. 在颜色玻璃瓶中放入不同颜色的水,如蓝色,红色和绿色,然后请孩子一起看到每个颜色的玻璃瓶,然后把两种颜色的水混合在一起,知道混合后的颜色,给孩子们看这个奇妙的效果。
5. 激励孩子自由探究,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孩子制作本身的颜色泡泡,让他们看到混合颜色的妙处,让他们了解颜色的运用和把握。
6. 教育孩子保持桌面干净乾净,使用洗涤剂、玻璃眼滴等试验设备要当心,不要任意乱扔任何东西。
教学反思:1. 教材的选择:选择这个“非常好玩”的主题,引起了孩子对课程的爱好。
同学在探究中学习,可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课程采纳了察看–试验–讨论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探干脆强,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诚,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 教育目标的要求: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孩子的爱好。
在充分发挥孩子的各种感官开发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对生活、认知和探干脆的爱好。
4. 教与学的互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孩子们的反馈效果关系紧密。
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激励孩子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可以让他们更兴奋、更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七彩的泡泡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七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七彩的泡泡》。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泡泡的形成原理、色彩的产生以及泡泡与色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形成原理,知道泡泡为何会有色彩。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泡泡色彩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重点:泡泡的基本形成原理,了解并掌握制作七彩泡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滴管、吹泡泡工具、教学PPT等。
2. 学具:小碗、吸管、色素、调色盘、湿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演示吹泡泡,引发学生对七彩泡泡的兴趣。
学生观察泡泡的颜色和形状,讨论泡泡为什么会有色彩。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泡泡的基本形成原理,以及泡泡色彩的成因。
分析不同颜色的泡泡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制作不同颜色的泡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讨论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艺术、环保等方面。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泡泡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七彩的泡泡2. 内容:泡泡形成原理泡泡色彩成因泡泡制作方法色彩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七彩泡泡,并记录色彩变化过程。
2. 答案:根据实践操作,学生记录下自己制作的七彩泡泡的颜色变化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泡泡色彩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色彩的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其他色彩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等。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泡泡》,详细内容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性质以及如何制作彩色泡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以及彩色泡泡的制作。
重点:让幼儿掌握泡泡的基本性质,学会制作彩色泡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彩色泡泡液、吸管、搅拌棒、实验器材。
学具:小碗、小勺、颜料、水、面巾纸、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
(2)邀请幼儿观察泡泡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2)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彩色泡泡。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吹泡泡活动,观察泡泡的性质。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彩色泡泡。
(1)幼儿分享自己吹泡泡和制作彩色泡泡的体验。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的性质3. 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彩色泡泡(1)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彩色泡泡,记录制作过程和结果。
(2)将制作过程和结果拍照,下节课分享。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彩色泡泡的制作成功与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泡泡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吹泡泡和制作彩色泡泡活动。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泡泡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索泡泡的奥秘。
(2)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了解更多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一、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形成原理涉及表面张力、分子间作用力等科学概念。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来说,这些概念较为抽象。
多彩的泡泡科学教案
多彩的泡泡科学教案教案名称:多彩的泡泡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原理和形成过程。
2. 探索不同材料制作的泡泡的特点和差异。
3. 学习使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4.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洗碗液、水、食盐、白糖、玻璃棒、吸管、不同形状的容器等。
2. 实验器材:量筒、试管、滴管等。
3. 实验环境: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泡泡,让他们描述一下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2. 提问引导:为什么会有泡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不同颜色或形状的泡泡?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泡泡的原理:向水中加入洗碗液后,洗碗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水分子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膜变薄,形成泡泡。
2. 形成泡泡的条件:除了洗碗液,我们还可以添加其他物质来制作泡泡,如食盐、白糖等。
这些物质可以改变水分子间的表面张力,从而影响泡泡的形成和特点。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实验一:观察不同材料制作的泡泡a. 准备不同材料制作的洗碗液溶液,如只加水、加食盐、加白糖等。
b. 将每种溶液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c. 使用吸管吹出气泡,并观察不同材料制作的泡泡的特点和差异。
d.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泡泡形成的影响a. 准备两个相同温度的洗碗液溶液。
b. 将一个溶液放在常温下,另一个溶液放在冰箱中冷却。
c. 分别用两个溶液制作泡泡,并观察温度对泡泡形成的影响。
d.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实验总结(15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让学生按小组整理并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引导他们总结不同材料和温度对泡泡形成的影响。
3. 总结归纳: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 为什么加入洗碗液可以制作出泡泡?b. 不同材料和温度对泡泡形成有什么影响?c. 如何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一下,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作出不同颜色或形状的泡泡吗?他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_0763文档
EDUCATION WORD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多彩的泡泡
_076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能参与讨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喜欢科学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一张,苹果贴纸若干。
2.实验材料:每人一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具。
用铁丝围成的三角形,各种形状的工具。
3.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你们想吹泡泡吗?”
二、介绍材料及吹泡泡方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吹泡泡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出示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
幼儿说说、认认。
2.示范吹泡泡的方法:先蘸一蘸,再靠一靠,看一看上面有层薄膜,轻轻的吹。
3.幼儿吹泡泡。
要求:吹的时候注意轻轻的,当心不要把水泼掉。
4.教师总结:刚才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圆的)圆圆的泡泡是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圆形的工具)
三、利用三角形工具吹泡泡。
1.“刚才我们用圆形的吹泡泡工具吹出了许多圆泡泡,现在我们换一种形状的工具来吹。
出示三角形工具,引导幼儿猜猜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师:“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工具?那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2.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猜想用红苹果贴在下面的空格内。
“老师准备了一张大大的记录纸,你们觉得三角形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就把红苹果贴在哪个家里?”
“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圆形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三角形的,那到底会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小朋友自己来吹一吹。
”
3.幼儿用三角形的泡泡工具吹一吹,看看吹出来的泡泡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4.展示结果并总结。
“原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四、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我们刚才用了圆形、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你们还想用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呢?
出示各种形状的工具,引导幼儿猜猜这些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2.请幼儿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探索尝试。
3.展示结果并总结。
“原来不管工具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
五、游戏“吹泡泡”。
活动延伸:
继续玩吹泡泡的游戏,探索泡泡的其它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