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心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心说

结合《内经》理解中医心的内涵,得知中医的心,重在功能阐发,从功能属性上分析,是整个人体的五分之一,是有性情、有功能、有实质的心,结合生活实际重点从养性情、养功能、养实质阐述中医养心。

标签:中医;养心;情志

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奋起追梦的时代,保持健康,养生显得特别重要。从五脏养生的角度,养心是最重要的,在《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也是说心是一身的发动机,心安则神安、身安,是整个人安康的基础。

中医学的心,包括了解剖学的心,从功能层面,包括了以脑为主的整个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以心为主的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通过经络调控全身,”统帅人体生命活动、主宰精神活动” [1],开窍于舌,主持思维和语言,很像解剖学的大脑的功能;”心主血脉”,调节控制一身血液运行,这和解剖学心的作用相似。

《内经》中对心的描述体现了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心或者说是中国的心,有实体”在脏为心,在体为脉”,有功能”心主舌”,有应象”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色为赤”,有性情”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有来源”在味为苦”,有季节”通于夏气”。按照五藏学说,心是整个人体的1/5,是有实体、有功能、有应象、有性情的心;甚至按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在整个社会自然里,作为五藏之一的心也能占1/5,或许更多,以下是笔者根据《内经》条文,所列部分心藏五行相应关系,见表1。

中医的心,是一身的”君主”,君王。古代圣贤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赋予了超出解剖学之外的功用,在全身处主导地位,按五藏划分,心至少是整个人体的五分之一,其所相应关系见上表。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养心,

1 养情志--以喜乐养心

心藏神,”心藏脉,脉舍神”《灵枢·本神》,神伤则心动。是谁动了你的心?不动心的人不精彩,不动心的歌曲不成名,现在大家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词,叫”走心”。有谁没有动过心呢?”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圣经·箴言》篇说”喜乐的心乃为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这是对心情的描述。在《灵枢·本神第八》对这一现象作了内在的诊断”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吴棹仙先生在其《医经精义》中指出[2]:”性志之藏于心者,谓之心性。性根于心,设心气有偏虚实,则性志异常:虚则悲;实则笑。”《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个

心气充足的例子,林黛玉就是个心气虚的例子,心气虚则悲,悲伤肺,火克金,林黛玉的肺病就来了。而《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的范进,就是个心气偏实,”喜伤心,恐胜喜”的例子。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养生就提到了如何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如何去做呢?”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患得患失,寝食难安,过分奴役自己的身体,有知足感恩的心,积极喜乐。有一颗喜乐的心,我们才幸福!这就是第一方面,用喜乐来养心!

2 养功能--以血脉养心

心主血脉,”心生血”,”心藏脉”,血脉病则心病。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也就是心生血和心送血两个方面。气血的正常化生和输送,是一身健康的保障。例如高血压,多是由于心送血的过程中出现障碍引起的,血脉不畅,心脏负担加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心脏疾病,这是一个心主脉的反面例子。心慌心悸,常是因为心生血出现障碍,心血不足不能正常营养心身引起的。生活中导致血脉出现问题的常见原因有三个,饮食、睡眠、外感邪气。那么养血脉,首先从这三方面入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邪气阻滞,通过饮食睡眠来提供生血的原料和时间。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措施就是适当锻炼,加强血脉功能,如打太极拳,跑步爬山等,这正是城市生活的人们最为缺乏,且是最需引起注意的。

3 养实质--以治疗养心

这里的养实质,是指解剖学上的心,有些人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尽早修补,以免发展成为更严重的心脏病,甚至丧失生命,这种以治为补,有病早治,是中医养心的一种方法。还有就是及时积极地治疗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的疾病,未病先防也是中医养心的一种方法。如出现心悸、胸闷刺痛等心脏不适,心电图未见异常、未出现实质病变,就用中药及时调理,防止病情加重。在临床上,患者心脏未见明显不适,但脉象上反映了心脏气血不顺,我们同样会及时予以纠正,这也是中医养心。高血压风湿病的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发展影响心脏等都是中医养心观的体现。

4 其它

心为阳脏,其应象”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色为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形象描述了心为阳脏,宣通温煦全身的生理功能。在养生方面,我们可以避寒就温,保护心阳之气;衣物、居住环境选取温暖色彩,服食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生姜、肉桂等避寒就温,温暖心阳。另一方面,心”在味为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焦苦入心”《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苦味食物药物,可入心经,苦寒可清除余热益心阴、苦温可除寒宣通助心阳。在时间上,对应一年或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可借助一天或一年中阳气旺盛时,资助心阳,恢复心系功能,治疗心系疾患。

5 总结

中医的心,是中华民族的心,是有性情、有功能、有实质的心,中医养心,也有养性情、养功能、养实质的不同,文中略略举例,以喜乐养心,以血脉养心,以治疗养心,以环境、饮食、时间等养心,寓防于养,寓治于养,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观念。其实养心的方法很多,笔者在这里不揣愚陋,略述己见,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0.

[2]吴棹仙.医经精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