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化学实验报告18个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4+实验目录
![高中化学选修4+实验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67d5ff9ba0d4a7302763aa5.png)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试剂
时间
实践活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量筒(50 ml)、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硬纸板、泡沫、泡沫塑料板、纸条、0.5 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第一周
实验1-2、电解饱和NaCl的溶液
第十六周
实验3-3沉淀溶解平衡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氢氧化镁固体、盐酸、氯化铵溶液
第十八周
实验3-4沉淀的转化
试管、胶头滴管、0.1mol/l硝酸银溶液、0.1mol/l碘化钾溶液、0.1mol/l硫化钠溶液、0.1mol/l氯化钠溶液
第十八周
实验3-5沉淀的转化
试管、胶头滴管、0.1mol/l MgCl2溶液
U形管、石墨棒、铜棒、电流表、KI淀粉试纸酚酞溶液
CuCl2溶液饱和NaCl溶液
第二周
实验1-3、电镀
铜的精炼
U形管、石墨棒、铜(粗)棒、铜棒、锌(Zn)片
CuSO4溶液ZnSO4溶液
实验1-4、锌铜原电池原理
烧杯、电流表、导线、盐桥
锌(Zn)片、铜(Cu)片、ZnSO4溶液、CuSO4溶液
第三周
科学探究:制作原电池
第六周
试管;0.01mol /L氯化铁溶液和1mol/L氯化铁溶液;0.03mol /L硫氰化钾溶液和1mol/L硫氰化钾溶液,
实验2-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针管;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
第七周
实验2-3化学反应速率
锥形瓶、分液漏斗、注射器、铁架台(附铁夹)、导管、Zn粒、1mol/LH2SO4、4mol/LH2SO4
第十一周
选修4-课本实验汇总
![选修4-课本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812a86031b765ce05081419.png)
高二化学演示实验统计表人教版《选修四》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实验小结实践活动:( 4页)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目的】1、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2、学习中和热的测定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领会做定量实验的方法。
【知识点回顾】中和热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 【实验原理】1、0.50mol ·L -1盐酸和0.55 mol ·L -1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1g ·cm -3,所以50mL 0.50mol ·L -1盐酸的质量m 1=50g ,50mL 0.55mol ·L -1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 ·L -1盐酸与0.55mol ·L -1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又因50mL 0.50mol ·L -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 ,0.025molHCl 与0.025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 2O ,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所以生成 1 mol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 △H=-025.0)(418.012t t kJ ·mol -1【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 ·L -1盐酸、0.55mol ·L -1NaOH 溶液。
注:为了保证0.50mol ·L -1盐酸完全被NaOH 中和,采用0.55mol ·L -1NaOH 溶液,使碱稍微过量。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3、4、5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3、4、5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0124e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2.png)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3、4、5实验总结高中学期一,在化学必修2的学习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有关碳水化合物的知识,包括糖类、淀粉类、脂肪类、蛋白质类等,并有关于识别实验和实验分析等实验的操作。
首先,对淀粉的检测实验,我们使用了比较实验操作,萃取淀粉溶解液,用碘酒测出淀粉的约定试纸,利用铁(Ⅲ)苯三酚检验法来测定淀粉含量,并用革兰氏染色法测定是淀粉是α淀粉型还是β淀粉型。
其次,对于蛋白质的检测实验,我们通过实验操作来识别蛋白质,从而检测实验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通过萃取液,碘量测定、梭状球质结合实验和它体和二硫键的形成来识别蛋白质并判断蛋白质的性质。
此外,我们还用铁氰化钾、红绿丁香酸酯测定实验实验,还用百拉内克实验来判断实验室样品中是否含有脂肪,以及它含有几种不同种类的脂肪分子。
高中学期二,我们学习选修3、4、5的知识,包括酸碱及其水的分类性质、离子方程式的求解等,并在有关的实验中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些酸碱及其水的性质实验,包括强碱的和实验的分类,溶液的pH值检测,测定溶液中的氯离子,酸碱的滴定实验等,以及乙醚、二乙醚、氯乙醇和乙醇氮的分类实验。
其次,我们学习了离离式方程式的求解,包括碳酸氢钠滴定实验,测定水中苯酚的滴定试验,滴定氨水的浓度,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用酸碱来测定水溶液中的钙离子等。
此外,我们还在实验中学习到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选择、物质的溶解度和离子的移动等内容,以及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技术应用等知识。
以上就是我们接受了高中一、二学期化学必修1、2及选修3、4、5课程时所完成的实验总结,考虑到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都很复杂,而且实验结果对理论和实际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在实施实验时态度认真、细心操作,在实验数据评估分析方面力求精准、标准,以此达到认真学习的目的。
高考化学总复习教材化学实验汇编-选修4(精)
![高考化学总复习教材化学实验汇编-选修4(精)](https://img.taocdn.com/s3/m/1c2a0264cf84b9d528ea7a67.png)
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实践活动】中和热的测定测定原理:ΔH=-(CmΔt)/n(H2O);测定仪器:量热计(温度计、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试剂: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稍过量,为什么?)测定步骤:可能误差: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实验2-1〗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 1mol/L和40mL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H所用的时间。
〖实验2-2〗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2234〖探究〗设计实验比较在4和224,加不加4对反应速率有否影响?总反应为:2MnO-2-+2+〖探究〗现有淀粉溶液、碘水、硫酸溶液。
比较唾液、稀硫酸对反应速率影第3节化学平衡O72—+H2O 2CrO42—+2H+【实验2-5】,观察记录现象Cr橙色黄色〖探究2〗实验2-6,观察记录现象3+—结论:当加入3溶液或溶液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都变深了。
这说明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Fe(SCN)3。
〖探究3〗实验2-7,观察记录现象2NO2(g)=N2O4(g)△H= —56.9KJ/mol结论: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2浓度增大,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实验3-1】等体积1mol/LHCl和CH3COOH分别与等量镁条反应。
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由于镁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大,表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中c(H+)大,并由此推断: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2)由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的pH小,且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盐酸中H+浓度几乎相等,表明溶液中HCl分子是完全电离,而CH3COOH分子只有部分电离。
化学实验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化学实验总结报告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d70a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0.png)
化学实验总结报告范文大全一、硫酸铁(II)制备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添加还原剂,将硫酸铜(II)溶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成铁离子,并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硫酸铁(II)晶体。
实验原理:利用还原剂还原溶液中的铜离子,生成铁离子,然后进行热稳定处理,使得硫酸铁(II)晶体析出。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硫酸铜(II)溶液放入烧杯中。
2. 把一小块锌片加入硫酸铜(II)溶液中。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铁锈颜色的形成和其他变化。
4. 将溶液过滤并加热,以得到硫酸铁(II)晶体。
5. 取出晶体,用纸巾吸去水分,最后称重记录。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出了一定量的硫酸铁(II)晶体,并称重记录了晶体的质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到了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生产中,还原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还原反应是一种有范围的反应,需要掌握适当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和反应时间等。
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将硫酸铜(II)溶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成了铁离子,并得到了一定质量的硫酸铁(II)晶体。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还原反应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二、酯化反应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柠檬酸乙酯,并探究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酯化反应是一种醇与酸的缩合反应,它是通过酸催化的方式进行的。
酯化反应的一般方程式为:酸+醇→酯+水。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柠檬酸和乙醇,混合搅拌至均匀。
2. 添加硫酸作为催化剂,继续搅拌。
3. 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与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反应完成后,用水进行稀释。
5. 进行滴定实验,确定产品的纯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一定量的柠檬酸乙酯,并通过滴定实验测定了其纯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酯化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酯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反应,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酯化反应速率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催化剂的添加量等。
2020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实验题总结实验大全附答案
![2020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实验题总结实验大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afb4d763231126edb11bf.png)
实验2-1 【X04-18】按图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 1mol/L和40mL 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
加入试剂反应时间/min 反应速率/mL·min-11mol/L H2SO44mol/L H2SO4〖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实验2-2【X04-20】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草酸)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mol/LH2C2O4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实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2-3【X04-2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01mol/L Na2S2O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 H2SO4;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
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2-4【X04-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10mL左右10%的H2O2,双孔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
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经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MnO2后,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一.科学探究【X04-23】1.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mL 0.1 mol/L FeCl3、0.1 mol/L CuSO4溶液(注意:滴管悬空放在试管的上方),比较H2O2分解速率。
2.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4mL0.01 mol/L KMnO4溶液和2mL0.1 mol/LH2C2O4;再向其中一只试管加入一粒黄豆粒大的MnSO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08bf059c0066f5335b81211f.png)
纯水中:
促进了水的电离
H2O
加入醋酸钠
CH3COONa
H+ + OH- c(H+)=c(OH-)
= CH3COO- + Na碱+ 性 CH3COOH c(OH-)>c(H+)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CH3COONa水解化学方程式: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小魔术】 白纸上用醋酸钠溶液写字
盐的类型 强碱弱酸盐
强酸弱碱盐 强酸强碱盐
【小结】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酸的阴离 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原理
谢谢大家!请多指教!
THE END
制作人: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 黄清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 第二节
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原理
【思考】
电解质可分为酸、碱、盐 酸溶液呈酸性 碱溶液呈碱性 那么盐溶液呢?
表一:实验结果记录
盐溶液
pH
酸碱性
CH3COONa
9
碱性
NH4Cl
5
酸性
NaCl
7
中性
1.探究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①溶液中存在哪几个电离过程? ②溶液中H+和OH-从何而来?CH3COONa 未加入之前二者浓度有何关系? ③CH3COONa加入后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 ④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如何改变?对水的电离 平衡有何影响?对溶液酸碱性又有何影响?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f353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d.png)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以下是一个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涵盖了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实验名称: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目标:
1. 理解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原理。
2. 掌握制备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3. 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
1. 硫酸铜(CuSO4)
2. 氢氧化钠(NaOH)
3. 试管、烧杯、滴管、搅拌器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 用滴管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搅拌器搅拌。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产生。
4. 等待反应完全后,用滤纸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观察沉淀物的性质。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果:
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产生蓝色沉淀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蓝色沉淀物逐渐增多,最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双替换反应,其中铜离子(Cu2+)被氢氧根离子(OH-)替换,而钠离子(Na+)被硫酸根离子(SO42-)替换。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5f34f3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必修一》 1、粗盐的提纯 P5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SO 42-、Mg 2+、Ca 2+以及泥沙等杂质广沉淀NaOhL N 即CO"过滤ITHCl一发.结晶二药干f 港液 二 ■*精盐试剂的添加顺序能调换吗?2、溶液中SO 42-的检验方法P6溶液中Ag +的检验方法P8注意:沸石、温度计位置、冷却水流向、收集微分的温度(弃去开始的储出液)4、萃取、分液P9操作方法:注意:查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解水P13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2个)溶解 BaCb 粗盐-k——*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 P26(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泳(P28科学视野)补充:带正电的胶粒 ;带负电的胶粒(5)NaOH(酚M )+HCl9、钠单质的性质 P47、P49(1)如何取_小块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的切割、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P16^s s 8、离子反应 P31-33(现象) (1)Na 2SO 4+KCl ______________(3)NaOH+HCl _____________(2)NaSO 4+BaCl 2(4)CuSO 4+NaOH (6)Na 2CO 3+HCl10、铝单质的性质 P48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11、铁单质与水反应 P50反应方程式: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P55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如何?试管外壁如何?滴加酚酬:后如何?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P56(1)外观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的温度变化(3)滴加酚Mt 溶液的现象(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5)与酸反应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14、焰色反应P57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氢氧化铝的性质 P58 (1) Al 2(SO 4)3溶液中滴加氨水(2) Al(OH) 3加稀盐酸和NaOH 溶液碳酸氢钠澄清石灰水16、铁的氢氧化物P60⑴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2) Fe(OH)2 的制备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17、Fe3+ 的检验P61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FeCl3溶液中加Fe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 2溶液中滴加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FeCb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P62现象、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硅酸的制备P76饱和Na2SiO3溶液(按1 : 2或1: 3稀释)+酚M+稀盐酸,至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高中化学选修4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d8b3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e.png)
高中化学选修4总结1. 导言高中化学选修4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的实验技巧。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选修4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1 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导致温度上升。
吸热反应则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导致温度下降。
2.2 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的一种常见类型。
例如,燃烧木材会产生热量。
燃烧过程中,木材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量热器法和恒温法。
量热器法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恒温法则是在恒定的温度下测定反应热。
3.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3.1 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其中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3.2 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定律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存在平衡常数K。
化学平衡定律描述了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
4. 酸碱中和与盐类的制备4.1 酸碱的性质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酸具有酸味、能溶解金属和变红蓝石蕊纸的性质,碱具有苦味、能溶解油脂和变红石蕊纸的性质。
4.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遵循化学平衡定律,生成物的比例与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相关。
4.3 盐类的制备方法盐类可以通过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来制备。
常见的盐类制备方法包括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混合反应、酸酸化反应以及重复结晶等。
5.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5.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020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实验题总结实验大全附答案
![2020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实验题总结实验大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afb4d763231126edb11bf.png)
实验2-1 【X04-18】按图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 1mol/L和40mL 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
加入试剂反应时间/min 反应速率/mL·min-11mol/L H2SO44mol/L H2SO4〖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实验2-2【X04-20】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草酸)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mol/LH2C2O4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实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2-3【X04-2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01mol/L Na2S2O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 H2SO4;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
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2-4【X04-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10mL左右10%的H2O2,双孔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
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经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MnO2后,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思考作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一.科学探究【X04-23】1.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mL 0.1 mol/L FeCl3、0.1 mol/L CuSO4溶液(注意:滴管悬空放在试管的上方),比较H2O2分解速率。
2.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4mL0.01 mol/L KMnO4溶液和2mL0.1 mol/LH2C2O4;再向其中一只试管加入一粒黄豆粒大的MnSO4。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实验(PDF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实验(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25df2983c4bb4cf7ecd1a0.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实验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 O,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一绝通过观察收集10mL H所用的时间或1分钟收集到的H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在实验中,控制KMnO溶液的浓度及反应温度不变,探究草酸的浓度不同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在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 2O 2-7(橙色)+H 2O2CrO 2-4(黄色)+2H +(K 2Cr 2O 7固体是橙红色晶体)。
增大H +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变为橙色;增大OH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变为橙色。
0. 1mol/L K Cr O 溶液、浓硫酸、6mol/L NaOH 溶液;三支试管、胶头滴管、白纸。
3Fe3++3SCN-Fe(SCN)3(红色)0.005mol/L FeCl 溶液、饱和 FeCl 溶液、 0.01mol/LKSCN 溶液、 1mol/LKSCN 溶液、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FeCl3(黄色)+3H2O Fe(OH)3(红褐色)+3HClFeCl溶液、FeCl晶体、HCl气体、NaHCO固体;pH试纸、试管、胶体滴管、酒精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与酸反应,溶于酸性溶液。
NH C1水解显酸性,能溶解氢氧化镁。
Ag+ +Cl-=AgCl↓,AgCl+I-=AgI+Cl-,2AgI+S2-==Ag S+2I-Mg2++2OH-=Mg(OH)↓,3Mg(OH)+2Fe3+=3Mg2++2Fe(OH)单液锌铜原电池双液锌铜原电池铜片(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锌片(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氧化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四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四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a3f6b695a8102d276a22fb6.png)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
1、【第4页实践活动】定量测量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1)【第18页实验2-1】不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第20页实验2-2】不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第21页实验2-3】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第22页实验2-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第63页实验3-3】沉淀溶解平衡
7、(1)【第64页实验3-4】沉淀转化
(2)【第64页实验3-5】沉淀转化
四、电化学基础
1、【第71页实验4-1】原电池原理
2、【第79页实验4-2】电解原理
3、【第85页实验4-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第87页Leabharlann 学探究】4、(1)【第26页实验2-5】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第27页实验2-6】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第28页实验2-7】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第40页实验3-1】
2、【第42页实验3-2】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4、【第57页科学探究】
5、【第58页科学视野】
李家中学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化学实验报告18个汇总
![李家中学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化学实验报告18个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bfa6b09cfc789eb162dc81b.png)
实验仪器及试剂
6支试管、胶头滴管、秒表、酒精灯、火柴;5%H2O2、0.1mol/L FeCl3溶液、0.1mol/L CuSO4溶液、0.01mol/LKMnO4溶液、0.1mol/LH2C2O4溶液、MnSO4固体、淀粉溶液、碘水、2mol/LH2SO4溶液、唾液
阳极
阴极
溶液颜色
试纸颜色
(说明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A
B
C
D
评价时间
李家中学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铁的吸氧腐蚀实验
实验时间
年月日
班级名称
授课教师
实验小组
小组序号
第______小组
组长姓名
成员名单
实验目的
探究铁在中性环境中的腐蚀
实验原理
铁生锈时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中压强减小,因此导管中的水柱高度有变化
实验原理
Na2S2O3+H2SO4 Na2SO4+S↓+SO2↑+H2O
实验仪器及试剂
4支试管、试管架、大烧杯、玻璃棒、秒表;0.1mol/L Na2S2O3、冷水、热水、蒸馏水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Na2S2O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 H2SO4;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试管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搅拌,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李家中学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锌铜原电池
实验时间
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间
年月日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
实验小组小组序号第______小组组长姓名成员名单
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热效应)
实验原理1、0.50mol·L-1盐酸和0.55 mol·L-1NaOH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g·cm-3,所
以50mL 0.50mol·L-1盐酸的质量m
1
=50g, 50mL 0.55mol·L-1NaOH溶液的
质量m
2
=50g。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L
-1盐酸与0.55mol·L-1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
+m
2
)·c·(t
2
-t
1
)=0.418(t
2
-t
1
)kJ又因50mL 0.50mol·L-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
0.025molHCl与0.025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
2
O,放出的热量
是0.418(t
2
-t
1
)kJ,所以生成1 molH
2
O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H =-kJ/mol
实验仪器及试剂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防止
造成热量损失)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表格中。
5.重复实验步骤2至4三次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温度实验次数
实验起始温度t
1
/℃终止温度
t
2
/℃
温度差
(t
2
-t
1
)/℃HCl NaOH 平均值
1
2
3
7.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计算依据。
起始温度t
1/℃终止温度t
2
/℃温度差(t
2
-t
1
)/℃
8.计算反应热△H=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A B C D 评价时间
李家中学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锌铜原电池实验时间
年月日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实验小组
小组序号第______小组组长姓名
成员名单
实验目的探究锌铜原电池
实验原理Zn-2e-=Zn2+, Cu2++2e-=Cu
实验仪器及试剂烧杯2个,铜片,锌片,导线,电流表、盐桥;CuSO
4
溶液;ZnSO
4
溶液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CuSO
4
溶液、
ZnSO
4
溶液,两烧杯用盐桥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现象;锌片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