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指标
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风险的关系
本 研 究 检
测的各种骨转换指标 与腰椎 、 股 骨颈 和髋 部 B MD呈 显 著 负 相 关 ( r =一 0 . 2 3 8~ 一 0 . 5 2 8 , P均 : 0 . 0 0 0 ) 。调 整 年 龄 、 身高 、 体 重
和体重指数后 , 血清 B A P 、 O C和 s C T X 与腰 椎 和 股 骨 颈 B MD的 偏 相 关 系 数 仍 然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多元 线 性 回归 分 析 显 示 , 这 些 骨转换指标对腰椎 B MD是 一个 有 意 义 的 负 性 决 定 因素 , 大 约 可 以解 释 腰 椎 B MD 7 . 6 % 一 2 7 . 9 % 的 变 异 性 。各 种 骨 转 换 指 标 水 平 最 高 的 四分 位 组 ( Q 4 ) 与 最 低 的组 ( Q 1 ) 比较 , 腰椎 、 股骨颈和髋部 的骨质疏松 患病风险 , 分别显著 增加 4 . 6一l 5倍 ( O R=
关 键 词 :骨 转 换 指 标 ; 骨密度 ; 骨质疏松 ; 骨质 疏 松 风 险 ; 中 老 年 女性
The r el at i Ons hi ps be t ween bo ne t ur no ver m ar ker s and bo ne m i ner a l dens i t y a nd r i s k f o r
结论
本 研 究 揭 示 了 中老 年 女 性 骨 转 换 指 标 与 B MD 和 骨 质 疏 松 患 病 风 险 的 关 系 , 提 示 骨 转 换 指 标 水 平 变 化 是 中 老 年 女 性
骨转化指标
骨转化指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骨转化指标的定义与重要性
2.骨转换指标的分类
3.骨转换指标的临床应用
4.骨转换指标的检测方法
5.骨转换指标的局限性
正文
骨转换指标是一种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的指标,它在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骨转换指标的异常可以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因此对骨转换指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转换指标主要分为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
骨形成指标主要包括骨密度、骨形成速率等,而骨吸收指标则主要包括骨吸收速率、骨转换率等。
在临床应用中,骨转换指标可以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监测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预测骨折的风险等。
例如,骨密度的降低可以提示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而骨形成速率的增加可以提示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
骨转换指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测。
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骨代谢产物来评估骨
转换指标,而影像学检测则可以直接测量骨密度和骨结构。
尽管骨转换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1页共1页。
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D I N G Hu i . ( S h a n g h a i C h a n g n i n g D i s t r i c t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2 0 0 3 3 6 ,C h i n a )
f u n c t i o n a l X- r a y d i g i t a l b o n e d e n s i t y me t e r . A t o t l a o f 7 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3 g r o u p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B MD:
MI D是诊断骨质疏松症 、 预测骨折风 险的理想 指标 。
S ud t y o n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b o n e me t a b o l i s m ma r k e r s a n d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T O NG Mi n g h o n g, X I AO G u o p i n g,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n o ma r l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b o n e — ma s s — r e d u c t i o n g r o u p,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h a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b o n e m e t a b o l i s m m a r k e r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Me t h o d s B o n e m i n e r a l d e n s i t i e s( B MD) o f v e r t e b r a l c o l u m n a n d f e mu r w 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d o u b l e
btms骨转换指标
btms骨转换指标BTMS(Bone Transformation Morphological Structure)骨转换指标是一种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指标,它可以通过计算骨骼形态学结构的三维参数来提供对骨骼库区域的定量化描述。
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骨质状况,进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相关内容供参考: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通过骨密度测量进行诊断。
然而,仅仅依靠骨密度测量往往不能全面反映骨骼健康状况。
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骨转换指标,用于提供更详细的骨骼形态学信息。
BTMS骨转换指标是根据计算机处理技术,通过对骨骼CT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从而得到准确的骨骼形态学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骨头体积、骨皮质厚度、骨角度、骨微结构等。
第一个骨转换指标是骨头体积(Bone Volume, BV),它代表了骨组织的总体积。
BV可以用来评估骨材料的总量,并进一步计算骨密度。
骨密度是指骨组织中骨矿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评价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参数。
第二个骨转换指标是骨皮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 CBTh),它代表了骨骼的外层皮质骨的厚度。
CBTh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CBTh越大,骨骼越强壮。
第三个骨转换指标是骨角度(Bone Angle, BA),它代表了骨组织之间的角度差异。
BA可以用来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和骨骼变形情况。
第四个骨转换指标是骨微结构(Bone Microstructure, BM),它代表了骨组织内部的细微结构。
通过对骨骼微结构的分析,可以评估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骨骼质量。
除了这些主要的骨转换指标,还有一些辅助的指标可以用于全面评估骨骼健康状况。
例如,骨文法指数(Bone Texture Index, BTI)可以用来评价骨骼的组织结构的粗糙程度,骨骼生物力学参数可以用于评估骨骼的力学性能。
在临床应用中,BTMS骨转换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和预测骨折风险。
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x线 吸收 测定 法( E A  ̄ 量峰 值骨 量为 参考 标准 ,高 于一 D X )0
1D 为 正 常 ,一 S S 1 D至 一 S 之 间 为 减 少 ,低 于 一 S 为 骨 质 2D 2D 疏 松 。本研 究 治 愈 标 准 为 骨 量 高 于一 D。 1S
12 治 疗 方 法 .
() 1疗效 比较 :两 组 患 者经 过 1 治 疗后 评 定 疗效 ,观 察 年 组 治 愈率 为 9 .4 4 /9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的 6 .0 . o 1 %(5 ) 8 4 2 % ( / 5 3 4) 8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1 。( ) P 00 ) 2 观察 组骨 转 换 生化 指 标 情 况 :患 者 平 均 骨转 换 生 化 指 标 水 平治 疗 后 与 治 疗前 相 比 均 显 著 降 低 ( < .1 ,达 到 了 临 床 标 准 范 围 。 其 中 PN P 00 ) IP和 O C从 治 疗 后 3 月 起 与 治疗 前 相 比差 异存 在 统 计学 意 义 ( < 个 P O0 ) 一 T .1 , C X从 治 疗 后 1个 月 起 与 治 疗 前 相 比差 异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 . P 0 5或 P 0 1 ,见 表 1 ( ) 发症 :治 疗 期 0 <. ) O 。 3并 间 观 察 组 出 现 骨 折 2例 , 占 40 %,对 照 组 出 现 骨 折 4例 , . 8 占83 _ %,观察 组 骨 折 率 低 于对 照 组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3 P 00 ) . ,治疗 过 程 中未 发 现 其他 不 良反 应 及并 发 症 。 5
过 程 中不 做 骨 转换 生化 指 标 检 查 ,且 维 持原 常规 治 疗 方 案 不 变 。 疗 效 标 准 :骨 质疏 松症 诊 断 标 准 认 为 以汉 族 女 性 双 能
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是指能够评估骨代谢的特定生化物质,其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可以用来预测骨疾病的发生或骨密度的变化。
这些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发现,并根据它们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浓度来评估骨代谢情况。
骨转换标志物有助于诊断骨疾病,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评估骨吸收和骨形成的活性水平。
这些物质的浓度能够反映出破坏性骨疾病的存在,例如骨质疏松症,而它们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骨折的可能性,以及骨病变的活动性。
常用的骨转换标志物有胱甘肽、碱性磷酸酶、骨蛋白和共轭类固醇等,它们可以在血液和尿液中检测到。
胱甘肽是一种细胞因子,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并参与骨折愈合过程。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酶,可以检测骨吸收的活性,并可作为活动性骨病变的指标。
骨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它可用于监测骨的形成情况,主要参与骨细胞的分裂和结构的定义。
共轭类固醇是一种激素,它可以抑制骨细胞的分裂和凋亡,这可以用来监测骨的损伤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多种骨转换标志物,这些试剂盒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用于识别多种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甲状腺素异常等。
总之,骨转换标志物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有效评估病人骨代谢的状况,帮助诊断骨疾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重度骨质疏松指标参考值
重度骨质疏松的指标参考值包括骨密度检查T值、骨折史、骨转换标志物等。
骨密度检查是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进行的,T值是评估骨密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骨密度T值≤-2.5为重度骨质疏松。
在-2.5和-1.0之间为骨质疏松,而正常人的骨密度T值在-1.0以上。
除了骨密度检查,骨折史也是诊断重度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
多次骨折,尤其是无明显外力作用下的骨折,如腕部、髋部、脊椎等部位的骨折,都可能表明存在重度骨质疏松。
另外,骨转换标志物也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物质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只是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诊断依据,确诊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有骨质疏松的症状或体征,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骨转换标志物临床意义
骨转换标志物临床意义以骨转换标志物临床意义为主题,我们将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意义。
骨转换标志物是指在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生物化学物质,包括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主要是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尿酸、骨钙素、骨骼Gla蛋白等,而骨形成标志物主要是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前胶原肽等。
骨转换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评估骨代谢状态和骨质量。
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反映骨代谢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帮助医生判断骨质量的变化和骨疾病的发展。
例如,骨吸收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可以提示骨质疏松症、骨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存在,而骨形成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则可以提示骨折愈合、骨质增生等情况。
骨转换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包括评估骨质量和预测骨折风险。
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反映骨质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医生评估骨质量的好坏。
例如,骨吸收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可以提示骨质量下降,而骨形成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则可以提示骨质量增加。
此外,骨转换标志物还可以用于预测骨折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与骨折风险有关,例如骨吸收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可以提示骨折风险增加。
骨转换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包括评估骨疾病的治疗效果。
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反映骨疾病的治疗效果,从而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骨吸收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可以提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好,而骨形成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则可以提示骨折愈合效果好。
骨转换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代谢状态和骨质量,预测骨折风险,评估骨疾病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重、饮食、药物等,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
临床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症实验室检查临床应用、指标分类及作用和运用
临床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症实验室检查临床应用、指标分类及作用和运用骨质疏松症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和肾功能,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尿钙、尿磷和尿肌酊等。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或酶类,称为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TMs)。
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
BTMs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但在多种骨骼疾病的鉴别诊断、判断骨转换类型、骨折风险预测、监测治疗依从性及药物疗效评估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TMS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如果BTMs水平显著升高,需排除高转换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或其他代谢性骨病的可能性,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畸形性骨炎及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在常用标志物中,推荐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血清I型胶原交联竣基末端肽(CTX)分别为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表1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Tab1e1C1assificationOfbiochemica1indicatorsOfbonemetabo1ism分类中文名歙英文名称来源代磷代谢调节指标甲状旁腺素panι1h)∏M<1∣M)∏nt>nr*PTH甲状旁腺主细胞降钙素ca1citonin.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维生素Dj Vi1dminD?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吸收骨形成标志物件特异性能性磷酸的IMmrjφrc∙i∏c∙a1ku1inrPhmwU11a M∙∙BA1T成骨细胞骨的素OMGX∙a1<∙in∙0C∕1xm「giapnMnn∙B<4,非靖殖期岐胃福胞I型前胶原段基末1⅜∣>eI∣>r<M'<>11ι∣ζrnCariIoEITermiINII型前皎原端肽PrPti<1e∙PICPI型前股Ki软基末端肽IyprI∣WM∙011agrruιmin0Mrπnin4∣1∣w-f>t∙<k∙.PINP I皇前较原骨保护素S1orprNycrhi.OPG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脩酸筋IartnUrrr¼is1an1arid]dι<ιsp1utMk∙TKACP巨噬掴胞、破骨细胞、小∣H∙hrr细胞、红细胞,Ifi1小板、脾脏毛状细胞以及取核存喏细胞I型胶理交联C冰端肽IyJK e ICOUa^rt1Caf1MnvHrnuina1PC1Mi'k∙仃工1千股原I型胶原交联Nd端肽1y∣*∙1c,c∣11u{ζrιιiirnin<*Mf*πninu1∣>rρ1i<1r∙NTX I型胶原激素与细胞因子生长激素pι>w1hhoπn<wιr«(;H腺垂体雌激素ZrufE・E卵巢、泄泡、黄体、妊娠胎度Icatubtrmnr∙T窜丸间质细胞白细胞介素T IiHrrirukin-I.I1-4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腿等有核细胞白细胞介素《ιn1rr1rukin-∕>∙11.∙^>活化的T细胞和B细脆、单核电噬细胞等多种细胞转化生K因手Imftsfocniiiiggn>w1hk<'h>r∙TGF骨、If1小板、肾、总疑组织、T和B淋巴细胞等肿病坏死因fP tumor∏r<τnκisfact<ιr∙T、FP活化的维核巨噬金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ιi!<u1in-4ikc即IWthGκ∙1<>r∙ICF成骨细胞和骨81基质细胞表I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Tab1e1C1assificationofbi<M a1ιrιnica1in<Ii<*at<>rsofIxHien⅞eta1M>]i>ιn分类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来源代项代谢调节指标甲状旁腺素fxdτa11ιyr<ιi<1h<>∏!iυ∣>r.PTII甲状旁腺主细胞伸林素ca1citonin*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雉生素DS∖iIamtnDJ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吸收骨形成标志物骨特异性被性磷酸的1w>nrs∣>r<∙ifir-IkMinrPhnsPIUi1asr・BAIP成骨细胞甘钙素<H∣r<M-d1<*itι∙0C∕I M>IK∙^Ia∣>π∣trin∙BGP非增殖期成骨细胞1壁前胶原核基末端肽1y∣M∙1PrKK a oHjIgr11rar∣NtxyMrrmin∙dPt T tide・PICP I型曲般原IM前股股⅛1墙末端肽tyjwIjwτκ∙o11agrnamιrM>"⅛rrmina1∣x*ρ1i<1<∙.I,IM,I里前艘原骨保护素SkM a PrO(C a grrin.OPG骨88基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怅Iai1rutrrrsi%1∙ιιιt JCK I ph<κρ∣M∣∏M∙∙TKACP巨噬细脆、破骨细胞JXshrr细胞、红细胞、It小板、脱脏毛状细胞以及单枝吞噬细胞I型股原交联CTi端肽ty∣wIm11agrn<*ar∣M>xy-⅞rπnιna1∣>qrtidr∙CTX IR股期I型胶原交联、"端脓h,∣M∙I<∙<J1agrnannnoHrniiiiid]ρ<a∣)ti<1r∙NTX I型胶原激京。
骨标志物OC、CTX—1、BAP、tP1NP的检测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
骨标志物OC、CTX—1、BAP、tP1NP的检测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异常,从而导致骨脆性及骨折易感性增加的疾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本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目前估计,在英国每年因为这样的骨折花去的医疗费用超过20亿磅,由于骨质疏松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因此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医疗负担成倍增长。
目前骨密度检查(BMD)是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但是由于其敏感性低,如果单独使用,潜在的骨折可能无法检出。
过去的10年里,在代谢性骨病的生化标记物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检测性能,快速、可靠,且具有非侵入性,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骨吸收治疗开始之前测量骨吸收标志物是有用的,并且可以在3~6个月后复查以监测治疗反应并坚持治疗。
同样的,骨形成标记物可以用于监测骨的形成。
骨转换指标也可用于患者治疗期间的监测,并且有于决定何时进行重新治疗。
现将骨吸收的特异性标志物CTX-1、骨形成标志物tP1NP、BAP及骨代谢标志物OC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标签:骨质疏松症;骨转化标志物;临床应用骨骼是一种专门的结缔组织,主要由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
骨纤维主要是由Ⅰ型胶原蛋白形成,含大量的矿物质(羟磷灰石)。
骨架功能的完整性和强度是通过骨纤维高度交联的结构来维持的。
骨代谢的速率、小梁连接的程度、皮质及骨膜骨大小及骨骼形态均参与形成骨的质量[1]。
骨代谢活跃,不断地修复和重建,高度同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
正常情况下骨形成和骨吸收通过各种调节信号紧密相连。
当骨吸收增强导致骨组织的骨量减少、微结构变化时,骨质疏松便发生了,最终导致骨的易脆性增加从而增加骨折风险性[2]。
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比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口服抗惊厥药或糖皮质醇类药物及酗酒等。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据报道,由于受雌激素缺乏影响,在女性绝经后的最初几年骨流失更快[3]。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背景介绍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是指在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生化分子,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
随着人们对骨代谢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生化标志物来评估骨代谢状态。
二、骨形成标志物1.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酶类,其中肝脏和肠道是主要来源。
但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也能分泌出ALP,因此在评估骨代谢状态时常用作一种辅助指标。
2.前胶原Ⅰ型氨基端前肽(PINP)PINP是在胶原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前体蛋白,在成骨细胞分泌到外部基质后被剪切为单体蛋白。
因此,PINP水平可反映出新生的胶原合成量,即反映出了新生成的骨量。
3.卟啉(Pyr)卟啉是一种由破坏红血球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骨吸收过程中由破骨细胞释放。
因此,血液中卟啉的水平可反映出骨吸收的程度。
三、骨吸收标志物1.尿胶原Ⅰ型交联肽(NTX)NTX是在胶原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
因此,尿液中NTX水平可反映出骨吸收的程度。
2.血清钙调素(sCTX)sCTX是一种由破坏胶原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骨吸收过程中由破骨细胞释放。
因此,血清中sCTX的水平可反映出骨吸收的程度。
3.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5b(TRACP-5b)TRACP-5b是一种在破骨细胞分泌到外部基质中并参与去除无机盐的蛋白质。
因此,血清中TRACP-5b水平可反映出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状态。
四、临床应用指南1.评估骨质疏松症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可以用来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和进展。
例如,血清中sCTX和尿液中NTX的水平可用来评估骨吸收状态,而血清中PINP的水平则可用来评估骨形成状态。
2.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常常需要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可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
例如,在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时,血清中sCTX和尿液中NTX的水平应该降低;而在使用促进骨形成药物时,血清中PINP的水平应该升高。
骨转换标志物临床意义
有效预防骨折
• Meta 分析 • 防骨折12RCTs 患者42,279例 ;
防髋部骨折8RCTs 患者40,886例
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需达到的维生素D浓度: 29.6ng/ml(74nmol/L) 有效降低髋部骨折风险 需达到的维生素D浓度: 31ng/ml(78nmol/L)
Bischoff-Ferrari HA et al (2009) Prevention of nonvertebral fractures with oral vitamin D and dose dependency: a rec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ch Intern Med 169 (6):551-561
120715诊断骨质疏松开始治疗前检测标志物的基础值crosslaps抗再吸收治疗totalp1np合成代谢治疗个月后监测骨标志物totalp1npcrosslaps抗骨吸收治疗后crosslaps无明显降低抗骨吸收治疗后crosslaps明显下降促骨形成治疗后totalp1np无明显升高促骨形成治疗后totalp1np明显上升维持目前治疗继续监控每隔612个月一次询问依从性胃肠道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iofp1npcrosslaps监测op治疗的推荐流程骨测定相关免疫测定临床化学测定ctxnmid25ohdcaapbap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高血钙症nd
(25-OH) Vit D3 测试
Vit D total 测试
检测值比较和意义
一般患者
补充Vit D3 患者 补充Vit D2 患者
(25-OH) D3 可检测
(25-OH) D3 可检测
(25-OH) D3+(25-OH) D2
骨代谢指标解读
OC 升高见于 Paget 骨病、CKD-MBD、甲旁亢、 CKD-MBD、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骨转换加快的疾病。 OC 降低见于 Cushing 综合征、甲旁减等。
注:OC 水平受到血清 1, 25-(OH)2D3 的影响,并具有 整明理ppt显的昼夜节律。
10
骨转换标志物的测定
骨转换标志物的测定 骨转换标志物(BTM)分泌多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其它代谢性骨病:部分特殊的代谢性骨病可有标志性的 BTM变化,例如,Paget 骨病通常有ALP的显著升高,并 以 ALP 水平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低碱性磷酸酶血症 则表现为 ALP 水平的特异性降低;破骨细胞功能障碍引起 的骨硬化症常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的显
整理ppt
著升高。
P1NP 升高提示成骨活性增加,见于甲旁亢、Paget 骨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绝经后骨质疏松等。
注: P1NP 经肝代谢,故其水平受到肝功能的影响。
整理ppt
8
几种常见的骨代谢指标
β-CTX 反映骨基质降解速率CTX 和 NTX 为细胞外基 质中成熟的胶原纤维降解产物。CTX 有多种形式,其 中常用的 β-CTX 进入血液后不被降解,由肾脏直接排 出。
整理ppt
4
No
标常 用 骨
代
Image
谢 指
整理ppt
5
内容
几种常见的骨代谢指标 BALP PINP β-CTX OC
骨转换标志物(BTM)的测定 BTM的应用
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及分型 整理ppt 药物疗效监测
6
几种常见的骨代谢指标
BALP 反映成骨活性 ALP 可以在肝脏、小肠、骨骼、 肾脏及胎盘等部位合成,血清中 ALP 有 6 种同工酶, 其中肝脏和骨来源的最多,成人血清中比例大约为 1: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 为成骨细胞的特异性 产物,BALP 升高提示成骨活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转换标志物的应用
——监测药物治疗反应
骨吸收指标通常3-6个月出现下降
骨形成指标落后于骨吸收指标,治疗6-12个 月出现变化
下降幅度取决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双膦 酸 盐:静脉快于口服)、具体检测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的应用 ——监测药物治疗反应
据荟萃分析多项随机临床试验:
骨吸收指标下降70%,非椎体骨折风险下降 40%
骨生成指标下降50%,非椎体骨折风险下降 44%Adapted from Hochberg MC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87:1586-1592; 2002
骨质疏松症和骨转换生化标志 物
BMD and BTM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定义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分解与合成)产 物,简称骨标志物。
骨标志物分为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代表成骨细 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后者代表破骨细胞活动 及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
骨转换标记物反映了骨重塑的动态情况
骨代谢四项
破骨细胞 骨衬里细胞
骨
骨衬里细胞 矿化骨
骨重建过程
骨吸收陷窝
成骨细胞 类骨质
高骨转换造成穿孔和应力集中点
破骨细胞
骨衬里 细胞
骨
穿孔
应力集中点
骨转换与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一个特点是骨转换加速,高骨转换是骨 折风险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高骨转换率可导致骨重 吸收超过骨形成。 骨转换率的改变会对骨矿化、骨微结构及骨量产生影 响2-4 – 骨骼关键特性的改变会导致骨强度及骨骼抗骨折能
骨转换标志物的局限性—— 变异度
2. 个体间差异: 年龄、性别 月经状态及绝经(骨形成:黄体期>卵泡期) 局限性骨病、卧床、骨折
骨转换标志物的局限性—— 变异度
3.检测误差 不同实验室的不同检测方法为比较带来不便
4.标本保存变异 骨钙素及酸性磷酸酶尤不易保存 碱性磷酸酶较耐降解 吡啶啉对光敏感,强紫外线下分解
2011年中国指南推荐的骨转化标志物 (医院将要使用的三个个新指标)
骨代谢三项
骨代谢四项
• 1.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 • 2.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 • 3.血清骨钙素 • 4.总维生素D(TOTAL VD)
优点:光化学法测定,快捷方便当日出告, 指南推荐使用,敏感性强,对于临床监测 意义更大。
骨转换标志物的应用 ——监测药物治疗依从性
抗骨吸收药物疗程长,尤其双膦酸盐等服 用过程严格
口服剂型的改变(周服或月服),仅轻度 改善患者依从性
骨标志物的抑制程度,反映患者是否中断 治疗或治疗不规范
骨转换指标IOF推荐检查频率
在治疗开始前检查一次骨转换指标 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一次
Source: Delmas PD, et al. Osteoporos Int. 2000;6:S2-S17.
Daily calcium (1000mg) and vitamin D (400IU)
Alendronate 70mg weekly
Risedronate 35mg weekly
Endpoint: BMD and BTM change after 12 month
Clifford J Rosen, et al. JBMR 2005;20:141-51
骨转换标志物的其他应用
BTM
恶性肿瘤的诊断、随访 牙周疾病评估、预后
……
前列腺癌 乳腺癌 肺癌
脊柱科病人管理 (病人基础信息的记录及治疗方案的讨论)
骨转换标志物的局限性——变 异度
1 生物变异度: 昼夜节律 凌晨峰值→清晨下降 → 午后谷值 血清CTX降幅最大 碱性磷酸酶例外(半衰期较长) 季节节律——与维生素D变化有关
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的 HEAD-HEAD 研究(FACT STUDY )
Randomised, double-blind, active-controlled, BMD and BTM change in PM women with low BMD
PM (at least 6 months) women 40 years of age (≥25 years if surgically menopausal). Low BMD defined by a BMD of ≥2.0 SD below young normal mean bone mass in at least one of four sites
力的变化
ler PD et al J Clin Densitom 1999;2(3):323–342 6.Bone HG et al N Engl J Med 2004;350(12):1189–1199 7.Hochberg MC,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 Apr ;87(4):1586-92. 8.Hosking D et a:383–394 9.Sambrook PN et al J Intern Med 2004;255(4):503–511.
骨转换标志物的应用 ——预测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
•可作为独立于BMD的指标预测,并对BMD起到补 充作用
•骨吸收指标较骨形成指标的预测更可靠
骨转换标志物的应用 ——监测药物治疗反应
• 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大于骨 密度
• 骨转换指标的变化往往发生在骨密度变化之前 • 骨转换指标的变化和骨密度的变化存在相关性
骨转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 骨丢失速率监测 2 预测骨折风险程度 3 监测治疗反应 4 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骨转换标志物的应用 ——预测绝经后女性骨量流失 • 骨吸收指标较骨形成指标预测效果更佳 • 实际应用中,仍受限于骨密度检测的敏感 性、骨转换指标的变异等影响
Adapted from Christiansen C et al. Osteoporosis Int ,1990,35-40 AP:碱性磷酸酶 Hpr:羟脯氨酸 BGP:骨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