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复习题
《土地信息系统》考试重点【缩印版】
1.地理信息特征1空间分布性2数据量大信息3载体的多样性。
2.信息系统有采集管理分析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由哪些要素构成?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智能化信息系统还包括知识。
3.根据系统所执行的任务,信息系统可分为哪两类?事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4.完整的GIS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软硬系统,空间数据库反映了GIS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5.地球表面几何模型哪几类?1地球的自然表面 2 相对抽象的面,即大地水准面。
3是地球椭球体模型。
4 数学模型。
6.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空间,通常就是指经过投影变换后放在笛卡儿坐标系中的地球表层特征空间,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旋转椭球体、地图投影变换。
7.在地图学上,把地理空间的实体分为哪几种要素?分为点、线、面三种要素,分别用点状、线状、面状符号来表示。
8.描述空间实体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分别是以下哪几种?显式描述也称栅格数据结构,隐式描述也称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和矢量结构是计算机描述空间实体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9.土地数据误差来源包括哪几个方面?1. 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
2.空间现象的表达3 .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 4.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10.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包括几个阶段?数据收集前、数据收集中和数据收集后。
11.数据管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数据管理指的是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
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12.信息和数据的关系信息来源于数据(Data)。
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数字、文字、符号、图像都是数据。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信息与数据总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没有数据则不能表达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但不是信息。
土地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单项选择(16*2=32)、名词解释(6*3=18)、简答(6*5=30)、综合分析(2*10=20)1.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2.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
4.空间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土地空间数据的集合。
5.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称为缓冲区。
6.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
7.缓冲区查询-----------缓冲区查询与前面介绍的缓冲区分析有一点差别,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8.游程长度编码的数据结构-------------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逐个记录各行(或列)代码发生变化的位置和相应代码。
9.顺时针方向构多边形-------------指多边形是在链的右侧。
最靠右边的链--------------指从链的一个端点出发,在这条链的方向上最右边的一条链,实质上它也是左边最近链。
(1)从Pl结点开始,起始链定为P1P2;从P2点算起,P1P2最右边的链为P2P5;从P5算起,P2P5最右边的链为P5P1。
土地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考核试卷
4.随着技术的发展,GIS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请谈谈您认为未来GIS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些发展趋势对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和维护的影响。()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D
4. D
5. B
6. 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地理
2.地理信息系统
3.矢量
4.比例
5.缓冲区
6.空间
7.地理信息系统
8.遥感
9.测量
10.输出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遥感技术
B. GPS技术
C. CAD技术
D.互联网技术
11.在GIS中,哪种操作可以将不同数据源的地图数据进行整合?()
A.数据导入
B.数据转换
C.数据整合
D.数据叠加
12.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GIS中的数据维护方法?()
A.数据备份
B.数据更新
C.数据压缩
D.数据删除
13.在GIS中,哪种图层类型的显示顺序通常最底层?()
A.基础图层
B.线图层
C.面图层
D.标注图层
14.在GIS软件中,以下哪个工具不用于地图的编辑?()
A.选择工具
B.绘图工具
C.测量工具
D.打印工具
土地复习
1、什么是土地信息系统?常用的土地信息系统有哪些?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常用的土地信息系统有土地登记系统、土地统计调查系统、土地评价信息系统、地产交易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
2、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特征:空间定位的精确性;显著时态性;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并重以及属性信息的主体地位;信息多层次性和分散性。
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21 世纪是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世纪,是人类信息化、知识化的世纪。
土地信息系统将随着计算机、网络、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数据库技术、航天遥感和数字地球的发展崭露新姿。
可以预见,数字地球就是未来的土地信息系统, 21 世纪的土地信息系统也是国土数字神经系统,21 世纪的土地信息系统能真正实现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
3.简述土地空间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1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2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3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4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5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6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
4.简述土地信息系统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储存土地信息,适时更新图件数据和文档;查询检索,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状况;数据处理,支持土地管理的业务运行;信息支持,开展专题管理活动;分析研究,提供土地、管理、生态和经济的辅助决策;科技信息,支持土地科研、技术实验和高新技术引进;土地工程指标、方案的拟定和工程设计;汇聚地价信息,分析市场运作;数据联网,信息资源全国共享。
5.简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各自有哪些特点?栅格数据的特点:用离散的量化栅格值表示空间实体;描述区域属性明显,位置隐含;数据结构简单,易于与遥感数据结构结合;难于建立地物间拓扑关系;图形质量低且数据量大。
矢量数据特点:定位明显,属性隐含;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变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题库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题库一、名词解释1、数字地籍数字地籍是指地籍调查、测量、管理、应用全过程的数字化。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与广泛使用,常规的图、表、卡、册都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存贮介质中,管理与应用均依赖计算机,地籍管理工作通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
数字地籍是现代地籍的发展方向。
2、面分类法面分类法是把给定的分类对象,依据其本身固有的各种属性,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中都包含了一组类目。
即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依每一属性(或特征)划分成一组独立的类目,每一组类目构成一个"面"。
再按一定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使用时根据需要将有关"面"中的相应类目按"面"的指定排列顺序组配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复合类目。
它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代码方案的常用编码技术,在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中应用。
3、地政管理信息系统地政管理信息系统,也称土地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以地政管理、统计分析、综合事务管理等信息子系统为核心,以数据中心为枢纽,以土地政务信息、土地基础信息、基础地理信息以及其它领域相关基础信息为数据源,以数据库和网络为基础,以管理制度、信息化标准和信息化机构为保障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从系统层次上看,地政管理信息系统由国家、省、市和县四层次所构成,通过政府专网或国土资源信息网实现各级系统间连接。
每一级系统均在数据中心支撑下运行,数据中心为本级各类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和软硬件支持,通过对各类数据库和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所生成的数据进行信息提取、挖掘,实现基础性、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并通过国土资源信息网,实现信息的远程交换与共享。
4、线分类法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划分为若干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土地信息系统试题举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土地信息
2、土地信息系统
3、图形数字化
4、空间数据质量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一个完整的土地信息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人,其中__________
是土地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
()
A、硬件
B、软件
C、数据
D、人
2、大比例尺地图编号方法有图廓西南角坐标法、流水编号法和行列编号法三种,其中
___________最常用。
()
A、图廓西南角坐标法
B、流水编号法
C、行列编号法
3、90年代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中,编号“J50C003003”中的字母“C”代
表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
()
A、1:50万
B、1:25万
C、1:10万
D、1:5万
4、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__________,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__________。
()
A、属性明显,位置隐含;位置明显,属性隐含
B、位置明显,属性隐含;属性明显,
位置隐含
C、位置明显,属性隐含;位置明显,属性隐含
D、属性明显,位置隐含;属性明显,
位置隐含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土地信息分类与分级的区别。
2、土地数据的获取途径有哪些?
……
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分析利用ArcGIS平台将一幅栅格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成矢量格式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工作过程。
……。
土信考试
土地信息系统考试一、填空:1、地理信息一般具有三维基本特征,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
2、1962年,加拿大政府的土地资源调查机构中开始了地图数字化的试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土地信息系统。
3、土地信息系统空间参考系是指地球椭球、地理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和高程参考系统等。
4、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
5、J50C003003的含义是什么?J50:1:100地形图图幅行列号,C:比例尺代码,003003:图幅行列号。
6、土地数据的类型两类: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或三类:空间数据(定位数据)、时间属性数据(尺度数据)、专题属性数据(非定位数据)。
7、衡量数据质量的相关概念:误差、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精密度、不确定性、空间分辨率、比例尺精度。
8、数据误差(四类):几何误差、属性误差、时间误差、逻辑误差。
9、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是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0、五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时空数据模型。
11、ArcGIS软件的组成及功能级别:Arcmap提供数据的显示、查询和分析;ArcCatalog提供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生成、管理和组织;ArcToolbox提供基本的数据转换。
二、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就是对客观事实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3、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管理与资产管理为管理对象,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土地资源与资产相关数据(遥感、地面测绘、土地大调查等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分类、管理、检索、操作、分析、统计、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结合专家经验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土地管理模式,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考试题目及答案
8、数据库系统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三级模式。
三、简答( 30 分)
1 、土地数据结构的类型及其数据组织方法。 2 、土地数据的主要来源及土地数据获取途径。 3 、土地信息标准化体系。 4 、时空模型的类型。 5 、土地评价模型有那些。 6 、土地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步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 — 2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土地信息系统》试卷 B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15 分) 1、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 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数字高程模型:简称 DEM。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简称 DTM)的一个分支。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 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3、LIS 工程:LIS 工程是在系统论和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规划国土部门的实际应用要求,统筹设计、开发建设、优化、评价和维护 LIS 系 统的全部过程的总称。 4、地图数字化:将纸质地图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光——电转换量化为点阵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和曲线矢量化,或者直接进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后,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修 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的过程。 5、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根据作用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1)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2)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3)空间和 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 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二、 填空(8 分) 1. 区域分布性、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土地信息的动态特征 2. 拓扑关联性、拓扑邻接性和拓扑包含性 3.基于对象的模型、网络模型和场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经典考试题(含答案)复习
一、填空题(1)在GIS中计算机硬件包括___,___,___,___等。
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
(2)规划工作中空间信息源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图件、实地调查资料、统计资料和科研报告、遥感资料、实测资料。
(3)地理数据库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层次结构、网络结构、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目标模型。
(4)栅格数据宏运算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扩张、侵蚀、加粗、减细、填充。
(5)在GIS中计算机软件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数据输入子系统、图形与文本编译子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子系统、数据输出子系统。
(6)城市与区域空间信息制图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网络结构、等值线结构、网络结构、离散点结构、多边形结构、三维立体结构。
(7)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等。
间隔取点法、垂距法和偏角法、道格拉斯——普克法、光栏法。
(8)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包括___,___,___等。
栅格图像的平移、两个栅格图像的算术组合、两个栅格图像的逻辑组合。
(9)GIS的英文全称是____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_。
(10)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为___,___,___,___等。
空间定位特征、时间特征、层次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1)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___,___,___等。
专题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GIS工具。
(12)布尔逻辑组合包括___,___,___,___等。
或、异或、和、非。
(13)几何数据获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外业测量获得、由栅格形式的空间数据转换获得、对各类地图跟踪数字化获得、扫描获得。
(14)GIS中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信息系统试题(参考答案)
单选题1. 以下哪一个特征不是土地信息独特的区别于一般信息的特征_______。
(A) 区域分布性(B) 数据量大(C) 可传输性(D) 动态变化参考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专题土地信息系统_______。
(A) 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B)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C)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D) 环境信息系统参考答案:D3. 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
(A) 硬件(B) 数据库(C) 软件(D) 人参考答案:B4. 土地信息系统_______占整个系统建设投资的70%或更多,并且这种比例在最近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A) 系统功能设计(B) 系统模块设计(C) 系统逻辑设计(D) 数据库的建设参考答案:D5. 一个完整的L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用户,软件,硬件,数据,其中_______是L IS处理对象。
(A) 用户(B) 软件(C) 硬件(D) 数据参考答案:D多选题6. 信息的特征包括_____。
(A) 客观性(C) 共享性(D) 可传输性参考答案:A,B,C,D7. 数据库管理软件(DBMS)可以实现数据查询、更新和修改,是为了保持数据的_____。
(A) 现势性(B) 安全性(C) 完整性(D) 稳定性参考答案:A,B,C8. _____是土地信息系统以及许多其他自动化土地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分析功能。
(5分)(A) 筛选(B) 统计(C) 计算(D) 查询参考答案:B,C,D9. 土地信息系统功能有_____。
(A) 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B) 数据的存储与组织(C) 空间分析(D) 输出参考答案:A,B,C,D10. 土地信息系统可提供的服务有_____。
(A) 地籍管理(B)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C) 耕地保护(D) 土地定级估价参考答案:A,B,C,D判断题11. 土地信息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土地信息系统开发考核试卷
6. Web GIS需要用户在本地安装GIS软件才能使用。()
7.在GIS中,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是基于栅格数据进行的。()
8.无人机航拍是获取GIS数据的高成本方法。()
9. GIS软件可以直接从卫星接收实时遥感数据。()
10.在GIS中,空间插值方法可以用来估计未知区域的属性值。()
2. GIS中常见的空间分析类型包括哪些?()
A.缓冲区分析
B.叠加分析
C.网络分析
D.统计分析
3.下列哪些是GIS数据的主要来源?()
A.地面测量
B.卫星遥感
C.航空摄影
D.网络下载
4.在GIS中,哪些操作可用于数据查询?()
A.选择
B.查找
C.筛选
D.分析
5.以下哪些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矢量数据结构?()
8.下列哪种投影方式适用于土地信息系统?()
A.方位角投影
B.圆柱投影
C.球面投影
D.投影无关
9.在GIS中,以下哪个概念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点?()
A.坐标
B.线
C.面
D.实体
10.以下哪个单位用于表示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A.米
B.度
C.分
D.秒
11.在GIS中,以下哪个操作符用于查询特定属性的数据?()
A.地图样式
B.地图符号
C.地图注记
D.地图元素
(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地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
土地信息系统整理终极版
土地信息系统 DJF填空题:1.1964 加拿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城市土 地相关信息的管理。
在我国:80 年代全面试验阶段;90 年代中后期广 泛推广使用;1999“数字国土”工程;2005“金土工程” 2006 土地数据库。
。
2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的三种方式:原始数据采集、地图数据采集、 综合数据处理。
3 地理信息一般具有三维基本特征,包括空间位置、属 性特征及时域特征.4 土地信息是描述一块土地的空间属性、自然属性、 经济属性和权能属性以及这些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信息。
5 土地信息系 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方法。
土地信息按特征分类为:空 间信息、时间属性信息、专题属性信息。
数据来源:野外测量、遥感调 查、实地调查、已有资料。
6 空间关系(1) 拓扑空间关系: 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 拓扑包含(简 单包含、多层包含、等价包含) (2)顺序空间关系; ; (3)度量空间关 系。
7 数据库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三个抽象级:用 户级、概念级、物理级。
两层映射: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概念模 式到内模式的映射。
8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 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误差分类:几何误 差、属性误差、时间误差、逻辑误差。
9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土地数据模型有五种:层次模型、网络模型、 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时空数据模型。
10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个条件: (1)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2)人们容 易理解; (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网络数据的基本组成:链(弧)\ 结点 障碍 拐点.11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特点:抽象性、封装性、多态 性、重载性、继承性、概括性、聚集性。
12 时空数据模型包括:时间快 照模型、 叠加模型、 时空复合模型和全信息对象模型。
MapGIS 中: 13 .tif 栅格文件;.msi 影像文件;.mpj 工程文件;.wp 区;.wl 线;wt 点;pnt 控制点;cln 裁减工程;.wb 表;.dbs 地图库.14 ArcGIS 中:.shp 空间 数据文件;.shx 空间数据索引文件;.dbf 属性数据文件;.sbn,.sbx 地理 数据索引文件;.shp.xml 元数据文件;.mxd 地图文件;.sxd 三维场景文 档;.mdb Geodatabase 数据;.adf Coverage 或 grid 文件;.aux 保存 栅格文件自身不能保存的辅助信息的文件。
【西南●最新版】[0724]《土地信息系统》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724]《土地信息系统》第一批次名词解释[论述题]地理数据参考答案:地理数据也可以称为空间数据(SpatialData)。
地理空间是指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形式在形态、结构过程、功能关系上的分布方式和格局及其在时间上的延续[论述题]土地信息参考答案: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的图形等的总称。
[论述题]土地信息系统参考答案: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论述题]土地数据质量参考答案:是指土地数据适用于不同应用对象与目的的能力。
[论述题]元数据参考答案:描述数据的数据,在空间数据中,元数据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论述题]土地数据库参考答案:是一个空间数据库,土地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与应用相关的土地空间数据的集合。
[论述题]数据的准确性参考答案:数据的准确性被定义为结果、计算或估计值与真实值或者大家公认的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系统结构是指?[论述题]数据参考答案:有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
[论述题]地图投影参考答案:建立地球椭球表面(或球体表面)与地图平面之间点与点或线与线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论述题]矢量数据结构参考答案: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论述题]缓冲区分析参考答案:是研究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
[论述题]地理坐标参考答案:地理坐标系是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系。
土地信息系统 LIS 与 CAD 和 CAM 的主要区别在于: (1)、CAD、CAM 不能建立地理坐标系和完成地理坐标变换。 (2)、LIS 的数据量要比 CAD 和 CAM 的数据量大得多,数据结构、数据类型亦更为复杂; 数据间联系紧密,这是因为 LIS 涉及的区域广泛、精度要求高、变化复杂、要素众多、相互关 联,单一结构难以完整描述。 (3)、CAD、CAM 不具备 LIS 具有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
请说明操作步骤。
第六章 土地信息分析模型
1. 土地评价中应用了哪些数学方法。 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及步骤。 3. 关联法分析法的概念及其核心内容。 4.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有哪些方式。 5.试推导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 6.简述人口预测的方法。 7. 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方法有哪些。 8.简述灰色预测及马尔可夫链预测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 9. 应用灰色-马尔可夫链方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LIS 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因此,LIS 在 数据管理上借鉴了数据库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操作和管理数据库 的计算机系统。它提供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软件系统,具有对数据库的建立、 更新、查询和维护功能。有时,对非几何属性数据也可采用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或在其上开 发的软件系统进行管理。
第三章 数据输入与输出
1、数据的涵义是什么?与信息有何区别和联系? 2、土地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空间数据的测量尺度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数据的获取有哪些方法?并简述各种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或适应范围。 5、土地数据输入时需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6、试述采用数字化仪和扫描仪进行数据输入的工作过程。 7、土地属性数据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何进行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接? 8、在对空间数据进行编辑时,如何处理图幅拼接时产生的“裂隙”? 9、数据输出的形式有哪几种?举例介绍几种输出设备。 10、论述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及其内容。 11、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地信信息系统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地信课后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2.地理信息的定义及特点?地理信息是指表征与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特点:空间特征:区域性属性特征时序特征:现势性3.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①硬件②软件:系统库软件,数据库软件。
③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④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⑤应用模型: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址模型、洪水预测模型、人口扩散模型、水土流失模型等4.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5.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①数据采集与编辑②数据存储与管理③数据处理和变换④空间分析和统计⑤产品制作与演示⑥二次开发与编程6.根据你的了解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GIS的应用资源管理、区域规划、灾害监测、作战指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宏观决策、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交通运输、环境评估等发展前景:7.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①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②GIS产业化③GIS网络化④地理信息科学的产生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
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②属性特征: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投影。
(A)正轴切圆锥;(B)正轴割圆锥;
(C)横轴椭圆柱;(D)方位
C
高斯—克吕格投影下3度分割条带中,投影误差最大的部位在。
()赤道与分割经线交叉处.
D
高斯—克吕格投影下6度或3度分割条带中,投影误差最大的部位在.
(A)赤道;(B)经线;(C)纬线;(D)赤道与分割经线交叉处。
(C)改动一个面的地类编码会影响多个面;
(D)两个图斑合并或一个图斑分割成两个图斑会影响多个弧段;进而影响多个图斑。
C
两个相邻的图斑,其边界数据存在着关联关系,改动共同弧段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坐标数据,会影响图斑的面积。
(A)一个; (B)两个;
(C)两个或两个以上; (D)图上所有。
C
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的排序法工作可以分为以下步骤,但不包括。
B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计算图斑面积的误差是由以下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不包括.
(A)图件录入数据的精度;
(B)面积计算公式带来的误差;
(C)图件各图斑的复杂程度;
(D)图件各图斑平均面积的大小。
B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面积平差与传统求积仪面积平差在概念上之所以不同,其原因在于前者。
(A)面边界弧段数据只输入一遍,后者却是两遍;
(C)栅格格式与经纬网格式;
(D)矢量格式与经纬网格式.
B
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统计叠加分析可以使用在以下场合,但不包括。
(A)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B)耕地质量多因素评价;
(C)行政区划自然条件分析;
(D)洪水淹没区原有土地利用类别统计分析。
A
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A)空间型信息系统;(B)与地理有关的政府部门组成的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3)--《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期末考试(试卷)1、简答(40)1、简述土地数据的主要来源及土地数据获取途径。
2、简述空间数据管理的几种模式及实现方法。
3、简述土地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步骤。
4、简述土地信息系统工程文档的作用以及有哪些主要文档。
5、简述表示项目进度的常用方法。
6、土地数据质量从哪几方面来考察?简述土地质量控制的方法。
7、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8、简述WebLIS 的解决方案。
2、对图1所示图像压缩成线性四叉树的过程(十进制的Morton 码)及具体编码。
(10分)图13、对图2所示矢量图形进行拓扑结构数据组织。
(10分)4、空间分析(15)从城市规划区内选定某些地块,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选址,选址的标准包括:B 0B 1A 4A 5A 2A 3B 6B 7A 8A 9B 12B 13A 10A 11B 14B 15N1N2N4N3N5P1P2P3P4a8a4a6a1a5a2a7a3图21、地块的规划用途为住宅用地;2、地块面积规模介于20000㎡—25000㎡;3、地块的地价不超过2000元/㎡;4、地块所处地段相对安静(离主干道0.2公里之外)且交通方便(离主干道0.8公里之内)5、周围500米以内不能有工厂等设施,以免受到工厂的影响。
试述操作的具体步骤。
5、土地信息分析与建模(25)某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区面积30平方公里,通过外业调查,收集到某城市住宅用地1000个地价样点数据如下,内容包括样点所在处的地价及地价影响因素的状况。
样点空间分布均匀,地价已通过修正统一内涵。
请问通过这1000个样点的数据能挖掘出何种信息,阐述处理过程。
土地信息系统-题库
土地信息系统-题库1、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答案: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组织、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和显示等。
2、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源有哪些?答案:社会经济数据3、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已经较普遍地应用计算机、网络、空间信息技术(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完善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答案: 1.提高认识2.加大投资力度3.加强软硬件建设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5.规范和标准制定6.信息共享研究4、举例说明什么是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答案:拓扑邻接是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相邻宗地、地块等之间的关系。
拓扑关联是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界址点、界址线与宗地之间的关系。
拓扑包含是指面与面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之间的关系。
如地块与插花地之间的关系。
5、土地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它有哪些应用领域?答案:应用领域:1)地籍与房产管理;2)农业、土地和水资源规划;3)林业资源清查与监测;4)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5)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环境保护; 6)大型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实施控制; 7)公用事业管理; 8)市政建设与管理(包括城市规划)6、土地信息输出设备有输出设备及评价指标:答案:输出设备及评价指标: 1)显示器:尺寸、分辩率、点距、刷新频率、带宽等; 2)打印机:精度、速度、色彩; 3)绘图仪:幅宽、采彩、速度。
7、什么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硬件: 1)主机:计算机、图形工作站和主内存; 2)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数字化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3)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4)存贮设备: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5)数字测绘设备: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仪等。
软件: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2)GIS/LIS软件:Arcinfo、Mapinfo、MapGIS、SuperMap、Erdas等; 3)辅助软件:Autodesk CAD、Photoshop、Illustrator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土地信息的含义,构成和特征。
概念: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构成: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特征:(1)区域分布性:土地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
(2)数据量大:土地信息既有空间特征, 又有属性特征, 并包括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段, 因此其数据量很大。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描述土地实体可以用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形式以及纸质、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4)土地信息的动态特征:主要是指某些土地信息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波动性变化。
4D图: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2、什么叫土地信息系统?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概念: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构成:1、土地信息系统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设备,计算机软件,数据和用户。
硬件设备:主要取决于系统功能的要求和数据存储量,一般包括输入设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等)、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显示器等)、计算机系统,数据存贮设备(如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以及数据传输通讯设备。
计算机软件: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3.中间件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和信息载体,包括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
用于存贮各种空间位置、拓补关系和非空间数据。
数据库配有管理软件DEMS,实现数据的查询、更新和修改,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输入、编辑、分析、开发、输出2、土地信息系统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和编辑。
主要用于获取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检验和编辑保证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所谓的无缝数据库)、数据值逻辑一致、无错等。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
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通常称为数据操作。
数据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的变换,是一种耗时、易错、需要大量计算的工作,应尽量避免。
数据转换包括数据格式化,数据变换。
在数据格式的转化方式上,矢量到栅格的转换要比其逆运算快速、简单。
数据变换涉及数据比例尺缩放、坐标变换、投影变换等方面。
最为重要的是投影变换。
数据概化包括数据平滑、特征提取等。
(3)数据存储与组织。
栅格模型、矢量模型或栅格\矢量混合模型是常用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
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有层次结构、网络结构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数据库系统。
在土地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为一体。
(4)查询、统计、计算。
查询、统计、计算是土地信息系统以及许多自动化土地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分析功能。
(5)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土地信息系统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根本区别。
分析模型指在土地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它是土地信息系统应用深化的重要标志。
(6)显示(产品输出)。
土地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许多用于显示的地理的数据的工具,其表达形式既可以是计算机屏幕显示,也可以是诸如报告、表格、地图等硬拷贝图件,尤其强调其地图输出功能。
地图投影:利用一定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
土地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1)线分类法,又称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次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级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类目互不重复、互不交叉。
(2)面分类法,是将给定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互不依赖、互不相干的若干方面,每个面中又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这些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符合类目。
1、简述土地信息的分类与分级的区别与联系。
(1)分类把研究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组,分级则是对同一类组对象再按某一方面量的差别进行分级;(2)分类描述地物间的分类关系、隶属关系,而分级描述地物间的等级关系。
2、土地信息的空间参考系有哪些?简述其各自的特点。
空间参考系:主要指大地参考系。
大地参考系的基础是地球椭球。
常用的大地参考系有:地理坐标系、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主要是前3个。
地理坐标系:以经纬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系。
地理坐标根据参考基准不同可分为:大地经纬度、天文经纬度。
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以椭球中心O为笛卡尔坐标系原点,OZ轴与椭球的旋转轴一致,OX 轴位于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的交线上,在赤道方向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O~XYZ构成右手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点,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表示。
高程参考系统:空间点的高程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的,由于地球重力场的复杂性,大地水准面不能惟一确定,各国或地区均是选择一个平均水平面来代替它,以建立高程基准。
设备坐标系:又叫物理坐标系,是指绘图仪、数字化仪、显示屏等图形输入。
基本比例尺与大比例尺地图如何分幅?矩形分幅:每幅地图的图廓都是一个矩形,因此,相邻图幅是以直线划分的。
可分为拼接的和不拼接的两种。
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地形图和大区域的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图就是以经纬线分幅制作的。
大比例尺(比例尺大于1:5000地图)地图的分幅一般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或40cm×50cm矩形分幅,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多采用矩形分幅5、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中,J50C003003 代表什么含义?J——1:100万地形图图幅行号;50——1:100万地形图图幅列号C——比例尺代码,1:25万;003——图幅行号;003——图幅列号各种比例尺的代码大比例尺地图编号方法有哪些图廓西南角坐标法、流水编号法、行列编号法,其中图廓西南角坐标法最常用。
1)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法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1:500地图取至0.01km(如10.40-21.75),1:1000、1:2000地图取至0.1km(如10.0-21.0);(此法最常用)(2)流水编号法: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编定;3)行列编号法:一般以代号(如A、B、C、D……)为横行,由上到下排列,以数字1、2、3、……为代号的纵列,从左到右排列来编定,先行后列。
1、土地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空间特征:表示地块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及其与相邻地块的拓扑关系。
位置和拓扑特征是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
(2)属性特征:是土地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等。
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3)时间特征:指土地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
即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段内得到或计算的。
(4)土地信息数据的获取方法:1,空间数据的获取途径:野外实地测量、GPS技术采集、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采集2,属性数据的获取方法:地图资料提取、社会经济统计、行业资料调查、网络信息采集。
什么是图形数字化?将纸质地图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光电转换量化为点阵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和曲线矢量化,或者直接进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后,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修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的过程。
空间数据输入的两种方式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
数据输出的三种方式硬拷贝输出、软拷贝、电子输出数字化采用的两种方式。
通常,数字化仪采用两种数字化方式,即点方式(Point Mode)和流方式(Stream Mode)。
点方式:由数字化作业员自行选择采样点和确定采样密度,逐点地对目标进行数字化的方法。
优点:减少手动敲击键盘的大量劳动流方式:作业员只需仔细保持使游标的十字丝沿待数字化的线段连续移动,而由计算机自动地按等时间间隔或等距间隔来控制点位的数据录入。
优点:易于操作,数字化速度较快,工作效率高。
手扶跟踪数字化的步骤:1)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连接和参数设置通过RS-232(串口)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进行通讯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以及坐标原点、分辨率、采点方式、数据格式等参数的设置。
为了保证数据录入的正确,必须设置数字化软件的参数与数字化仪相一致。
2)地图的预处理首先要确定需要数字化哪些信息,输入哪些图层,以及每个图层包含的具体内容。
3)确定控制点控制点的作用是进行地图配准,用来将数字化后的数据校准(配准)到一个指定的地图坐标系,以便这些数据与其它的数据集成。
控制点的选择对于空间实体地理位置的确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于控制点的选取•控制点可以是经纬线网格的交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或者一些典型地物的坐标;•控制点的数目取决于你打算使用哪一种数学方法来实现坐标转换;•但是,过多的控制点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高精度的配准。
要尽可能使控制点均匀分布于整个栅格图像,而不是只在图像的某个较小区域选择控制点;•通常,先在图像的四个角选择4个控制点,然后在中间的位置有规律地选择一些控制点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4)选择数字化方式通常,数字化仪采用两种数字化方式,即点方式(Point Mode)和流方式点方式:由数字化作业员自行选择采样点和确定采样密度,逐点地对目的进行数字化的方法。
流方式:作业员只需仔细保持使游标的十字丝沿待数字化的线段连续移动,而由计算机自动地按等时间间隔或等距间隔来控制点位的数据录入。
5)曲线离散化(对点方式数字化而言)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对曲线进行采样简化,即在曲线上取有限个点,将其变为折线,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的形状。
下面介绍Douglas-Peucker(道格拉斯-派克尔)算法:①在曲线首尾两点A、B之间连接一条直线段AB,该直线称为曲线的弦;②找到曲线上离该直线段距离最大的点C,并计算其与AB的距离d;③比较该距离与预先给定阈值ε的大小,如果小于ε,则将该直线段作为曲线的近似,该段曲线处理完毕;④如果距离大于阈值,则用C将曲线分为两段AC和BC,并分别对两段曲线进行①-③步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