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光敏色素:植物体内存在着的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具有可逆转能力的水溶性色素蛋白。

2.自由水:指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或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

3.束缚水: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性生物大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不能自由。

移动的水。

4.单盐毒害: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某种单一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这种单一盐溶液对植物的毒害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5.离子拮抗:若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者消除。

这种离子间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称离子拮抗,也称离子对抗。

6.平衡溶液:由多种盐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能使植物生长良好的溶液。

7.无氧呼吸消失点:指使植物体内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外界气体环境中氧的含量。

8.转移细胞:在疏导组织末梢存在的一些具有物质转移功能的特化细胞,其显著特点是:细胞壁向内伸向细胞质,形成许多褶皱,质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富含ATP酶,为跨膜运输提供足够的能量。

9.第二信使:又称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是指细胞感受胞外环境信号和胞间信号后产生的、将细胞外信息转变为细胞内信息的胞内信号分子。

10.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的现象。

同时这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11.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刚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尚存的水分含量(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数)。

达到永久萎蔫时土壤所含的水分植物不能利用,属无效水分。

12.生长大周期:指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总是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

如果以植物生长的体积、干重等参数对时间做图则可得“S”形曲线。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称为生长大周期。

13.生物钟:也称生理钟,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测时系统,由此系统控制生物在无重力、光照、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下,按其原有的时期呈周期性运动。

接近24小时周期性、节奏性的变化现象。

14.光周期现象:指植物生长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即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对植物有利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科学领域,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代谢、运输、激素调控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
些植物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的生物化学过程,产生氧气。

2. 呼吸作用,植物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以产生能量和维
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3.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释放水蒸汽,以保持水分平
衡和调节温度的生理过程。

4. 激素,植物内部分泌的化学物质,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开
花结果、休眠等生理过程。

5. 营养元素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用于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6. 生长素,一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

以上是一些植物生理学的名词解释,这些名词涉及了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 ):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

在适宜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2、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

3、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 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绿色植物的功能叶,种子萌发期间的胚乳或子叶,春季萌发时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块根、块茎、种子等。

4、代谢库:接纳消耗或贮藏有机物质的组织或部位。

又称代谢池 。

5、光合性能:是指植物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生产能力。

光合生产性能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是:光合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光合面积、光合性能与光合时间三项因素。

农作物经济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 X 光合能力 X 光合时间)— 消耗] X 经济系数6、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常用单位12--∙∙h m mol μ,12--∙∙s m m ol μ 7、光和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 ):又称净同化率(NAR ),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产生的干物质质量。

常用单位12--∙∙d m g8、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过程,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 与无机磷合成ATP 的偶联反应。

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9、质子泵: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

质子泵的驱动依赖于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 梯度和电位梯度。

10、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

11、呼吸跃变(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吸涨吸水:由衬质势所决定的吸水过程称为吸涨吸水。

2、渗透吸水:由溶质势所决定的吸水过程称为渗透吸水。

3、根压:由植物根系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可使水进入根内部的根系内外压力差。

4、吐水:从未受伤叶片的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

5、伤流:从植物体受伤或折断处的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6、蒸腾拉力:由植物蒸腾失水而形成的吸水动力称为蒸腾拉力。

7、主动吸水:由根压产生的吸水过程称为主动吸水。

8、被动吸水:植物依靠蒸腾拉力所进行的吸水过程称为被动吸水。

9、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现象。

10、内聚学说:由于水具有很高的内聚力,它足以抵抗张力,保证了导管中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11、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12、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方式快。

13、蒸腾速率: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内蒸腾失水量。

H2O g / h•dm214、蒸腾系数:(或称需水量)每形成1g 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

15、蒸腾比率:每消耗1Kg H2O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

16、皮孔蒸腾:通过皮孔的蒸腾17、气孔蒸腾:通过气孔的蒸腾。

18、角质层蒸腾:通过角质层的蒸腾。

19、水势:每水的化学势称为水势。

即水溶液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

20、水分临界期:植物对缺水特别敏感时期。

21、气穴现象:纹孔阻挡气泡扩大;水分从相邻导管分子绕过气泡;不同木质部分子形成交叉网络;蒸腾降低、根压可使气体重新溶解;木质部更新。

22、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达到一定数值)23、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土壤含水量。

[汇总]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汇总]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 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11、C02补偿点:植物光合同化C02量与呼吸释放C02量达到动态平衡时,环境C02含量。

12.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的每个细胞均含有母体的全套基因,并在适宜条件下均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13、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分子氧和生成水,并偶联ADP和磷酸生成AT P的过程。

14、源-库单位: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二者之间的输导组织;或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的合称。

15.乙烯的三重反应:随着浓度的升高,乙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以及茎的横向地性生长的现象。

16、P680:光合作用中光系统II(PSII)的中心色素分子,主要特征是吸收680nm的红光,并进行光化学反应。

17、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为C4循环途径中C02的受体,与C02结合形成草酰乙酸。

18.RQ:为呼吸商,指植物呼吸过程中,放出的体积与吸收O的体积之比。

19.逆境蛋白:逆境环境,如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病原菌、紫外线等诱导植物体内形成新的蛋白质的统称。

20诱导酶又叫适应酶。

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21、光饱和点:在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光强进一步提高时,光合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当超过一定光强时即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光饱和现象。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绪论及第一章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质转化: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及利用。

能量转化:植物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储存,释放和利用的过程。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产生生理反应的过程。

形态建成:植物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植物体大小,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植物体内各种分生组织的活动。

原核细胞: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之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生物膜:细胞中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即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他内膜。

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共质体: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一体。

质外体: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壁间的间隙以及细胞间隙等互相连接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细胞质:由细胞质膜,胞基质及细胞器等组成。

胞基质: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细胞浆。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指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壁。

微管: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肌动蛋白纤维。

中间纤维:一类由丝状角蛋白亚基组成的中空管状蛋白质丝。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微小颗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1.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2.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3.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高化学势)区域向低浓度(低化学势)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4.集流: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5.水通道蛋白:生物膜上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6.自由能: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能够做最大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7.化学势:在等温、等压下,1mol的组分(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

8.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在体系中的化学势与纯水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的化学势之间的差。

9.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水)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

10.渗透势:溶液中由溶质存在所产生的水势。

11.细胞的压力势:原生质体、液泡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称为膨压,细胞壁在受到膨压作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种与膨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壁压,即压力势。

12.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

13.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14. 跨膜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15.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7.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8.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19.引起气孔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20.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21.蒸腾效率:植物每蒸腾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g数。

第二章1.溶液培养法(水培法):将植物的根系浸没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指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2、水分临界期: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3、光形态建成:光形态建成是指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

4、三重反应:用乙烯处理植物幼苗后,出现的抑制伸长生长、促进茎增粗、促进茎横向生长的现象称为三重反应。

5、末端氧化酶: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H+或e-传递给O2,从而形成H20或H2O2的氧化酶。

6、临界日长:临界日长是指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长度或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长度。

7、临界夜长:临界夜长是指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暗期。

8、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植物受无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

9、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外界单方向刺激产生的生长性运动。

10、向光性:向光性是指植物向光照入射方向弯曲的反应。

11、自由水:自由水是指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含量制约植物的代谢强度。

12、束缚水:束缚水是指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13、溶液培养法:又名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14、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15、同化能力: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CO2的同化,因此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同化能力。

16、光补偿点:光补偿点是指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时的外界光照强度。

17、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这个数值称为光饱和点。

18、CO2补偿点:CO2补偿点是指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量与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

伤流:又称为溢泌。

将植物的枝或干切断时,从伤口流出水液的现象称为伤流。

伤流液:掐断植物的嫩茎,断面流出汁液,这种现象称为伤流,流出的液体即伤流液,是伤口的输导组织(木质部)的汁液,受根压作用使其在导管中向地上部移动而流出,此外不可避免的还有细胞液,组织液和韧皮部流出的有机物。

因此流出的汁液以水为主,其中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有机物,以及植物激素等。

吐水:植物通过水孔、吐水组织、排水毛等以水滴的形式排出水分的现象。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植物矿质营养:植物为维持生长和代谢的需要而吸收利用无机营养元素的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原初电子受体:原初电子供体:直接向原初电子受体提供电子的电子传递体。

由于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提供电子的,因此反应中心色素又叫原初电子供体。

光合磷酸化: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将ADP和无机磷(Pi)结合形成ATP的生物学过程。

是光合细胞吸收光能后转换成化学能的一种贮存形式。

同化力:ATP和NADPH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一方面这两者都能暂时将能量贮藏,将来向下传递;另一方面,NADPH的H+又能进一步还原CO2并形成中间产物。

这样就把光反应和碳反应联系起来了。

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的CO2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成为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 Rubisco:Rubisco,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 boxylase oxygenase).是光合作用C3碳反应中重要的羧化酶,也是光呼吸中不可缺少的加氧酶.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度值。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一、绪论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de)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de)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de)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二、植物(de)水分生理1. 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de)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de)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de)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de)水势定义为零,溶液(de)水势值则是负值.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de)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de)过程.2.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de)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de)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de)数值.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de)存在而引起(de)水势增加(de)值.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de)存在而引起(de)水势降低(de)值.5.渗透作用:溶液中(de)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de)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de)现象.6.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de)现象.7.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de)现象称为吸胀作用.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de)力量称为吸胀.8.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de)压力.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de)证据.9.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de)现象. 10.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11.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de)g数,它是蒸腾效率(de)倒数,又称需水量.12.气孔蒸腾:植物细胞内(de)水分通过气孔进行蒸腾(de)方式称为气孔蒸腾.13.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de)液泡水势(de)调节,但调节保卫细胞水势(de)途径比较复杂.14.保卫细胞:新月形(de)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de)气体和水分(de)量. 形成气孔和水孔(de)一对细胞.双子叶植物(de)保卫细胞通常是肾形(de)细胞,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de)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15.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de)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de)力量.16.水孔蛋白:存在在生物膜上(de)具有通透水分功能(de)内在蛋白.水通道蛋白亦称水通道蛋白.17.内聚力(the cohesion value)又叫粘聚力,是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de)相互吸引力,这种相互吸引力是同种物质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力(de)表现.18.蒸腾拉力-内聚力-张力学说19.萎焉:水分亏缺严重时,植物细胞因失水而松弛,靠膨压维持挺立状态(de)叶片和茎(de)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叫萎焉.20. 暂时萎焉:当蒸腾作用强烈,根系吸水及转运水分(de)速度较慢,不足以弥补蒸腾失水时,发生暂时萎焉,当蒸腾速率降低时,根系吸水(de)水分足以弥补失水,消除水分亏缺,即使不浇水或者通过荫蔽能恢复,这种靠降低蒸腾就能消除(de)萎焉.21.永久萎焉:如果土壤中缺少植物可利用(de)水,永久萎蔫: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恢复原状(de)萎蔫.22..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de)时期.一般而言,植物(de)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作物(de)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de)一种依据.23.三、植物(de)矿质与氮素营养1.灰分元素:亦称矿质元素.当干燥(de)植物体经过充分燃烧后,会留下一些呈灰白色(de)残渣,这就是所谓(de)灰分.矿质元素以氧化物(de)形式存在于灰分中,将灰分进行化学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含有磷、钾、钙、镁、铁、钴等多种元素,通常将这些元素称为灰分元素.2.必需元素:若生物体在缺少某种元素(de)情况下不能维持正常(de)生命活动,重新补充该元素后,生命活动恢复正常,则该元素为必需元素.3.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de)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植物必需(de)大量元素是:钾、钙、镁、硫、磷、氮、碳、氢、氧等九种元素.4.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约占植物体干重(de)、600.001—0.00001%(de)元素,植物必需(de)微量元素是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等七种元素,植物对这些元素(de)需要量极微,稍多既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5.有益元素:6.溶液培养: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de)溶液中栽培植物(de)方法.7.砂基培养:8.简单扩散:是被动运输(de)基本方式,不需要膜蛋白(de)帮助,也不消耗ATP,而只靠膜两侧保持一定(de)浓度差,通过扩散发生(de)物质运输.简单扩散(de)限制因素是物质(de)脂溶性、分子大小和带电性.9.杜南平衡:细胞内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等于细胞外液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de)状态.10.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de)膜蛋白(de)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de)一种运输方式.11.被动运输:是指由于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进行(de)吸收,是不消耗代谢能量(de)吸收过程,故又称为非代谢吸收.12.主动运输: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de)能量作功而逆着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de)过程.13.生理酸性盐:对于(NH4)2SO4一类盐,植物吸收NH4+较SO4-多而快,这种选择吸收导致溶液变酸,故称这种盐类为生理酸性盐.14.生理碱性盐:对于NaNO3一类盐,植物吸收NO3-较Na+快而多,选择吸收(de)结果使溶液变碱,因而称为生理碱性盐.15.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de)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16.离子拮抗: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可消除单盐毒害现象,这种离子间相互消除毒害(de)现象为离子拮抗.17.自由空间 free space 指植物组织内(de)某个空间,其外液中(de)物质通过代谢产生(de)能量无消耗地进入这个空间,称此空间为自由空间.18.生物固氮:微生物自生或与植物(或动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de)作用,将大气中(de)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de)过程.19.工业固氮:20.硝酸还原酶:一种氧化还原酶,可催化硝酸离子还原成亚硝酸离子(de)反应.可分为参与硝酸盐同化(de)同化型还原酶和催化以硝酸盐为活体氧化(de)最终电子受休(de)硝酸盐呼吸异化型(呼吸型)还原酶.同化型存在于高等植物、藻类、菌类及细菌,小(de)含有2个亚基,大(de)含有8个亚基,是由含钼复合体(Mo-Co)、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正铁血红素(de)亚单位所成(de)酶,即分子内具有小(de)电子递体.21.需肥临界期:对某种元素(de)要求虽然不多,但生理作用强,敏感迫切.此期缺肥将严重影响或抑制植物生长,即使以后弥补,也很难挽回损失.四、植物(de)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de)能量,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de)过程.2.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de),由光引起(de)光化学反应.3.碳反应: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de),由若干酶所催化(de)化学反应.4.荧光现象:指叶绿素溶液照光后会发射出暗红色荧光(de)现象.5.吸收光谱:6.作用光谱:7.光合电子传递链:在光合作用中,由传氢体和传电子体组成(de)传递氢和电子(de)系统或途径.8.光系统Ⅰ(PSI):能被波长700nm(de)光激发,又称P700.包含多条肽链,位于基粒与基质接触区和基质类囊体膜中.由集光复合体Ⅰ和作用中心构成.结合100个左右叶绿素分子、除了几个特殊(de)叶绿素为中心色素外,其它叶绿素都是天线色素.三种电子载体分别为A0(一个chla分子)、A1(为维生素K1)及3个不同(de)4Fe-4S.9.光系统Ⅱ(PSⅡ):吸收高峰为波长680nm处,又称P680.至少包括12条多肽链.位于基粒于基质非接触区域(de)类囊体膜上.包括一个集光复合体(light-hawestingcomnplex Ⅱ,LHC Ⅱ)、一个反应中心和一个含锰原子(de)放氧(de)复合体.D1和D2为两条核心肽链,结合中心色素P680、去镁叶绿素及质体醌.10.双增益效应:如果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和短波红光(650nm)同时照射植物,则光合作用(de)量子产额大增,比单独用这两种波长(de)光照射时(de)总和还要高,这种增益效应称为双增益效应.11.量子产额:指每吸收一个光量子所合成(de)光合产物(de)量或释放(de)氧气(de)量,又称为量子效率.12.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de)过程.13.解偶联作用:所有破坏生物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de)作用,即抑制氧化磷酸化(de)作用即解偶联作用.14.卡尔文循环:15.Rubisco: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通常简写为RuBisCO)是一种酶(EC 4.1.1.39),分子量约为53kD,由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组成,是光合作用中决定碳同化速率(de)关键酶.它在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里催化第一个主要(de)碳固定反应,将大气中游离(de)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体内储能分子,比如蔗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可以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与二氧化碳(de)羧化反应或与氧气(de)氧化反应.同时RuBisCO也能使RuBP进入光呼吸途径. 同时,它(de)活性也由光照影响,在暗处,rubisco(de)活性受到抑制,这也是为什么在黑暗时,碳反应难以进行(de)原因.16.磷酸运转体:17.光呼吸:)是所有使用卡尔文循环进行碳固定(de)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de)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卡尔文循环中一个损耗能量(de)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18.C4途径:有一些植物对CO2(de)固定反应是在叶肉细胞(de)胞质溶胶中进行(de),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de)催化下将CO2连接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上·形成四碳酸:草酰乙酸(oxaloacetate),这种固定CO2(de)方式称为C4途径.C4植物每同化1分子CO2,需要消耗5分子ATP和2分子NADPH.19.CAM途径:即为景天酸代谢途径.景天科植物晚上气孔开放,吸进CO2,在PEP羧化酶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de)苹果酸便运到细胞溶质,在NADP苹果酸酶作用下,氧化脱羧,放出CO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这种最初CO2固定和碳水化合物合成(de)反应分别在夜间及昼间进行,苹果酸合成日变化(de)代谢途径.20.CO2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加时(de)CO2浓度称为CO2饱和点.21.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de)CO2量与呼吸释放(de)CO2量相等时,外界(de)CO2浓度.22.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de)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加时(de)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23.光补偿点:指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de)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de)CO2等量时(de)光照强度.24.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de)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累积(de)有机物中所含(de)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de)日光能量(de)百分比.五、植物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指生活细胞内(de)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de)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de)过程.2.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de)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e)过程.3.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de)氧化产物.4.发酵作用:指微生物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厌氧(de)条件下以某些有机化合物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氧化降解有机物获得能量(de)过程.5.糖酵解:是指在细胞质内所发生(de)、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de)过程.6.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de)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生成CO2(de)过程.又称为柠像酸环或Krebs环,简称TCA循环.7.戊糖磷酸途径:简称PPP或HMP.是指在细胞质内进行(de)一种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de)酶促反应过程.8.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由一系列可作为电子载体(de)酶复合体和辅助因子构成,可将来自还原型辅酶或底物(de)电子传递给有氧代谢(de)最终(de)电子受体分子氧.9.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作用一系列反应(de)最末端,将底物脱下(de)氢或电子传递给氧,并形成H2O或H2O2(de)氧化酶类.10.抗氰呼吸:某些植物组织对氰化物不敏感(de)那部分呼吸.即在有氰化物存在(de)情况下仍能够进行其它(de)呼吸途径.11.交替氧化途径:12.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de)氧化过程,伴随着ADP被磷酸化为ATP(de)作用.13.巴斯德效应:氧可以降低糖类(de)分解代谢和减少糖酵解产物(de)积累(de)现象叫巴斯德效应14.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以单位鲜重千重或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de)CO2(de)重量(或体积)或所吸收O2(de)重量(或体积)来表示.15.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2(de)摩尔数与吸收氧(de)摩尔数之比.16.磷氧比;指呼吸链中每消耗1个氧原子与用去Pi或产生ATP(de)分子数.17.能荷:能荷是指细胞中可利用(de)高能磷酸化合物(de)摩尔数与细胞中总(de)腺苷磷酸(de)比值,细胞中能荷高低对呼吸速率具有(de)调节作用称为能荷调节.18.呼吸跃变:指花朵、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其呼吸强度突然增高,尔后又逐渐下降(de)现象.19.种子含水量:六同化物(de)运输、分配及信号(de)转导1、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de)整体.2、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de)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及导管等.3、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de)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de)叶片.4、代谢库:指植物接受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de)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正在发育(de)种子、果实等.5、胞间连丝:是贯穿胞壁(de)管状结构物,内有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6、转移细胞:7、同化物分配:8、同化物再分配:9、压力流动学说:压力流动学说:又叫集流学说,是德国人明希提出(de).该学说认为从源到库(de)筛管通道中存在着一个单向(de)呈密集流动(de)液流,其流动动力是源库之间(de)压力势差.10.比集转运速率:比质量转移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切面积运输(de)干物质量:比质量转移率(SMTR)= 运输(de)物质干重/韧皮部(de)横断面积×时间七植物生长物质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本身合成(de),数量很少(de)一些有机化合物.它们能从生成处运输到其他部位,在极低(de)浓度下即能产生明显(de)生理效应,可以对植物(de)生长发育产生很大(de)影响.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de),在很低浓度下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de)化学物质.它们具有促进插枝生根,调控开花时间,塑造理想株形等作用.3、植物生长物质:是在较低浓度(de)情况下能对植物产生明显生理作用(de)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内源(de)植物激素与人造(de)植物生长调节剂.4、生长素燕麦测定法:以燕麦芽鞘(de)伸长,来表示对生长促进物质(de)敏感反应,生长素(de)定量法.5、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de)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6、吲哚乙酸酶:7、酸生长理论:“酸生长理论”(de)要点是:①原生质膜上存在着非活化(de)质子泵(H+-ATP酶),生长素作为泵(de)变构效应剂,与泵蛋白结合后使其活化;②活化了(de)质子泵消耗能量(ATP),将细胞内(de)H+泵到细胞壁中,导致细胞壁基质溶液(de)pH下降;③在酸性条件下,H+一方面使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de)键(如氢键)断裂,另一方面(也是主要(de)方面)使细胞壁中(de)某些多糖水解酶(如纤维素酶)活化或增加,从而使连接木葡聚糖与纤维素微纤丝之间(de)键断裂,细胞壁松弛;④细胞壁松弛后,细胞(de)压力势下降,导致细胞(de)水势下降,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酸生长理论用来解释生长素(de)作用机理.8、吲哚乙酸结合蛋白:9、赤霉素:赤霉素,是广泛存在(de)一类植物激素.其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可刺激叶和芽(de)生长.已知(de)赤霉素种类至少有38种.赤霉素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某些方面有较好效果.例如提高无籽葡萄产量,打破马铃薯休眠;在酿造啤酒时,用GA3来促进制备麦芽糖用(de)大麦种子(de)萌发;当晚稻遇阴雨低温而抽穗迟缓时,用赤霉素处理能促进抽穗;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调节花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等.10、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TK)从玉米或其他植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de)植物激素.一般在植物根部产生,是一类促进胞质分裂(de)物质,促进多种组织(de)分化和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有协同作用.是调节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de)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中起活化作用,也包含在细胞生长和分化及其他相关(de)生理活动过程中,如激动素(KT)、玉米素(ZT)、6-苄基氨基嘌呤(6-BA)等.11、激动素:激动素是一种非天然(de)细胞分裂素,化学名称为6-糖基氨基嘌呤(或N6-呋喃甲基腺嘌呤),分子式C10H9N5O.不溶于水,溶于强酸、碱及冰醋酸中;除具有促进细胞分裂(de)作用外,还具有延缓离体叶片和切花衰老,诱导芽分化和发育及增加气孔开度(de)作用.12、脱落酸: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de)植物激素.一种抑制生长(de)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可能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de)延长也有抑制作用.13、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de)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de)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de)条件下转化而成(de).生理作用是:三重反应、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衰老、诱导不定根和根毛发生、打破植物种子和芽(de)休眠、抑制许多植物开花(但能诱导、促进菠萝及其同属植物开花)、在雌雄异花同株植物中可以在花发育早期改变花(de)性别分化方向等.14、油菜素内脂:油菜素内酯又称芸薹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de)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由于其生理活性大大超过现有(de)五种激素,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激素.属新型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15、乙烯利:乙烯利,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淡棕色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用作农用植物生长刺激剂. 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性别转化等效应. 16、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不仅对植物,例如水稻、蔬菜等,而且对动物,例如家蚕、小白鼠等具有优良(de)生理调控作用,是一种新型(de)动、植物双重生长调节剂. 17、三重反应:乙烯可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de)伸长生长,促进其加粗生长,地上部分失去负向地性生长(偏上生长).18、激素受体: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结合特异激素并引发细胞响应(de)蛋白质.19、结合蛋白:结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de)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de)非蛋白部分(辅基).按其非蛋白部分(de)不同而分为核蛋白(含核酸)、糖蛋白(含多糖)、脂蛋白(含脂类)、磷蛋白(含磷酸)、金属蛋白(含金属)及色蛋白(含色素)等.20、乙烯受体:21、生长素:即吲哚乙酸,是最早发现(de)促进植物生长(de)激素.22、生长延缓剂: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是指那些对植物茎端、亚顶端分生细胞或初生、分生细胞(de)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de)人工合成(de)有机物.23、生长抑制剂: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组织生长,使植物丧失顶端优势,植物形态发生很大变化(de)物质.八植物(de)生长生理1、生长:2、分化:分生组织(de)幼嫩细胞发育成为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功能(de)成形细胞(de)过程.3、4、发育:5、极性:极性:指在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中在不同(de)轴向上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de)梯度差异.6、生长大周期: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无论是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de)生长速率都表现出慢——快——慢(de)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后又减缓以至停止.生长(de)这三个阶段总合起来叫做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坐标,则植物(de)生长呈“S”形曲线.7、生长曲线:如果以植物(或器官)体积对时间作图 ,可得到植物(de)生长曲线.生长曲线表示植物在生长周期中(de)生长变化趋势,典型(de)有限生长曲线呈S形.如果用干重、高度、表面积、细胞数或蛋白质含量等参数对时间作图,亦可得到同样类型(de)生长曲线.根据S形曲线可将植物生长分成三个时期,即指数期(logarithmic phase)、线性期(linear phase)和衰减期(senescence phase).在指数期绝对生长速率是不断提高(de),而相对生长速率则大体保持不变;在线性期绝对生长速率为最大,而相对生长速率却是递减(de);在衰减期生长逐渐下降,绝对与相对生长速率均趋向于.8、三基点温度: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de)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de)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de)危害,直至死亡.9、相对生长:相对生长 relative growth 指生物体(de)整体生长与部分(器官)生长、体重与身长、或某一部分(de)生长与其他部分生长(de)相对关系.10、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de)现象.11、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de)鲜重或干重(de)比值.它(de)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de)相关性;在作物苗期,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营养生长条件,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具体措施有:创造良好(de)土壤条件、中耕断根、蹲苗等措施,肥水措施是:施磷肥,控水.12、营养生长:营养生长指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de)发生、增长过程.13、生殖生长: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植物(de)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de)生长,叫做生殖生长.14、昼夜周期性:植物(de)生长速率按昼夜变化发生(de)有规律(de)变化,为昼夜周期性.影响植物昼夜生长(de)因素主要是温度、水分和光照.在一天(de)进程中,由于昼夜(de)光照强度和温度高低不同,体内(de)含水量也不相同,因此就使植物(de)生长表现出昼夜周期性15、生物钟:又称生理钟,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de)近似24小时(de)周期性变化节律.16、向性运动:由外界刺激而产生,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de)刺激方向.17、感性运动:由外界刺激或内部时间机制而引起(de),外界刺激方向不能决定运动方向.九植物(de)成花生理1、花熟态:植物能感受外界刺激而诱导开花(de)一种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2、一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是植物生活型(de)一种,指在一年期间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死亡(de)植物.此类植物皆为草本,因此又常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3、多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是寿命超过两年以上(de)植物.由于木本植物皆为多年生,本词通常仅指多年生(de)草本植物,又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草等.。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01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02.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如叶片等),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03. 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缺水最为敏感,最易受害的阶段。

04.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05.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矿质营养。

06. 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

07.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

08.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来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叫离子对抗。

09. 平衡溶液——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作用的溶液10. 还原氨基化——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11.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12. 通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构成圆形孔道的内在蛋白。

13. 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养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14. C3途径——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

15.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的过程,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它离子所置换,所以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16. 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的初产物是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17. 光系统——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

18. 反应中心——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19.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绪论1.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

2.生长:就是指增加细胞数目与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与质量得增加、3.发育:就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4.代谢:就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如生长、繁殖与运动等)过程中化学变化(包括物质合成、转化与分解)得总称、第一章植物得水分生理1.水势(ψ):每偏摩尔体积水得化学势差、2.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得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得系统移动得现象。

3.渗透势(ψs):由于溶质颗粒得存在,降低了水得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得水势下降值。

4.压力势(ψp):就是指细胞得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得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得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得反作用力。

5.质外体途径:就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得移动,阻力小,所以这种移动方式速度快、6.共质体途径:就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得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得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得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7.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得压力称为根压。

8.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得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得学说。

9.蒸腾作用:就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得表面(主要就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得现象、10.蒸腾速率:即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得水量、11.蒸腾比率(TR):蒸腾比率=蒸腾H2O摩尔数/同化CO2摩尔数,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得H2O得摩尔数。

12.水分利用效率(WUE):就是指光合作用同化CO2得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得速率得比值。

13.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得时期。

第二章植物得矿质营养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得吸收、转运与同化、2.溶液培养法:亦称水培法,就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得溶液中栽培植物得方法。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生物膜: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它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生理功能.2.水通道蛋白:存在生物膜上的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

水通道蛋白亦称水孔蛋白。

3.必需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直接的必不可少的作用的元素。

4.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有适当的电子受体存在时,光下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5.糖酵解: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6.比集转运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积上所运转的干物质的数量。

用其来衡量同化物运输快慢与数量。

7.偏上生长:指植物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乙烯对茎和叶柄都有偏上生长的作用,从而造成茎的横向生长和叶片下垂。

8.脱分化: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9.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10.逆境:亦称为环境胁迫,是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1. 共质体: 由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不含液泡)连成一体的体系,包含质膜。

12.水分代谢: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13.灰分元素:14.第二信使:细胞内容易扩散传播分子,它们参与将细胞外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靶酶的过程。

15.呼吸链:即呼吸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16.韧皮部装载: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运输进入筛管的过程。

17.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

18.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分化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19.光周期现象: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

20.活性氧: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

21.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林木遗传育种:指在遗传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林木的特性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座位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突变子:它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

即一个基因内部能造成可遗传的表型变化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重组子: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

一个交换子只包含一对核苷酸。

连锁不平衡:指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元型上的频率与预期的随机频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周期蛋白:指是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累积与分解的蛋白质,它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共同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

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

转座(因)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非编码RNA:指的是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如tRNA, rRNA等,这些RNA不被翻译成蛋白质,但是参与蛋白质翻译过程。

RNAi:(RNA interference) 即RNA干涉,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生物学现象,是由双链RNA(dsRNA)介导的、由特定酶参与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它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阻断基因的表达。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染色质: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由核内的DNA与组蛋白、RNA、非组蛋白蛋白质等结合形成。

广义遗传力:基因型方差与表现型方差之比。

狭义遗传力:加性效应方差与表现型方差之比。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最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最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一、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二、1.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5.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6.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7.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8.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9.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10.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11.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4.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 g·kg-l表示。

15.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 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 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16.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17.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18.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

2.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3.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4.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5.诱导酶:又叫适应酶。

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6.三重反应:是指乙稀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其横向生长(加粗);上胚轴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

7.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往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8.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9.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与一些植物的开花有关。

10.光周期诱导:是指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开花,这种现象成为光周期诱导。

11.水势: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下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12.抗氰呼吸:指在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这种呼吸成为抗氰呼吸。

13.呼吸骤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最后又下降的现象。

此时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

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渗透调节。

14.平衡溶液:几种盐类按一定比例和浓度配制的不使植物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

这种配制的溶液是使其中各种盐类的阳离子之间表现它们的拮抗作用。

15.单盐毒害:如果将植物培养在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即使这种离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钾离子,而且在培养液中的浓度很低,)植物也不能正常生活,不久即受害而死。

16.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作用,像漏斗一样把光能聚集起来,传到反应中心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分子、全部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名词
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个方面。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即水溶液的化学势(μw)与纯水(μ0w)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Vw)所得的商。

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恒为负值。

由于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主动吸水。

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上升原因的学说。

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化,称为矿质营养。

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植物在含有适当比例和浓度的多种盐分配制成的溶液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样的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foliar nutrition)
指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这种酶。

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其中包含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

现象。

化合物还原为低铁化合物,并释放氧。

PSⅡ和PS Ⅰ之间几种排列紧密的电子传递体完成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的质子动力势,质子动力势就把ADP和磷酸合成为ATP的过程。

O2和放出CO2的过程,被称为光呼吸。

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光呼吸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CO2的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递系统最后传递给分子氧并形成水或过氧化氢的酶类。

电子到氧合成ATP的数量
抗氰呼吸电子传递的末端氧化酶,将电子从UQ传给O2,对氧的亲和力较高,易受水杨酸氧胯酸所抑制,对氰化物不敏感。

= 放出CO2/吸收O2
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仅局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之间;主动运输。

,促进横向
生长(加粗),地上部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偏上生长)。

黄化幼苗对乙烯的这三种反应被称为“三重反应”。

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细胞不均等分裂;极性一旦建立,即难于逆转。

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亦即光控制发育的过程。

暗中生长的植物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和叶片小而呈黄白色,
化作用。

温,低温效果会削弱甚至消除的现象。

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称为光周期。

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开花,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然后又下降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

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生理上成熟的过程,称为后熟作用。

理功能衰退,趋向自然死亡的时相。

括生物胁迫(biotic stress)和非生物胁迫(abiotic stress)。

力,称为植物的抗逆性,简称抗性。

植物抗性有两种形式,一是避逆性;二是耐逆性。

旱或盐渍条件下,能提高植株对另外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与不良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植物中的交叉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